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成德法師 2019/5/20 檔名:16-003-0009
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這些課程都在跟大家一直交流修學的觀念和心態。我們複習一下,第一點是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第二,老實、聽話、真幹。我們談到老實,首先有提到守這三個條件。
有學長有問到問題,這個問題有提到,如果上課中老師有提到一本書很重要,自己就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想法,而不知如何抉擇。一種想法是要馬上去學習或了解;而另一種想法則是不去了解學習,因為師長講經時說過,要先得根本智,然後再求後得智,廣學多聞,學習中總是會有些問題。
這個能提出來非常好。當然,從理上講我們很清楚,先求什麼?根本智,再求後得智。根本智是般若無知,這個是根本智,所以很強調的就是要放下我們的習氣。那天師長在《太上感應篇》有講格物,格除物欲,你煩惱輕,智慧才會長。所以老子說:「為道日損。」你看這個目標都是要求根本智。那師長給我們的方法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而我們這個方法之前,師長老人家是說你一部經深入,求根本智,但前提是還要扎根。那大家覺得扎根跟一門深入有沒有衝突?扎根也是一門深入。其實一門深入就是不斷淘汰習氣,三根是淘汰習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也是淘汰習氣。
當成德在課程當中提到的,比方今天師長老人家說「遏惡揚善」。「遏惡揚善」,會舉一個公案,「昔舜在雷澤」,舜在雷澤,他當官的時候在雷澤,那個地方老百姓不是捕魚嗎?然後都互相爭奪好的位置。大舜看到了,怎麼樣?「惻然哀之。」大家有沒有印象?惻然哀之。大舜有沒有見人家過?他是惻然哀之,他哀愍眾生隨順習氣了。結果他是主動去以身作則,他都沒有批評任何人,是吧?然後就自己主動去讓,見人家在那裡爭,他都不說話;見人家讓,他就讚歎那個讓的人。結果一年的時間,「皆以深潭厚澤相讓矣」,他做了一年,就轉了這個地方的風氣。「以舜之明哲」,舜智慧那麼高,道理這麼明白,「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
好,那請問大家,你沒有看過這段話的人,今天回去要不要翻一下?翻一下。要不要整部《了凡四訓》都看?看你的時間。有一個重點,《了凡四訓》也是屬於扎根的部分。但是你不能今天看看這一本、明天看看那一本,你的心也會亂。比方說,這個時間你是來扎根的,那你現在專攻《太上感應篇》,假如課程裡面念到哪一段話,你沒有聽過,你最起碼要去翻一下,是吧?但是你不能一翻,一下子又轉到那本書去了吧?你還是回到《太上感應篇》。比方成德又講到某一部經,《楞嚴經》裡面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那你今天要不要回去翻《楞嚴經》翻一遍?不用吧,但是這一句你要了解什麼意思。就是課程裡面有的你要把它消融掉,你就在扎根了,你就在一門深入,你就在深入扎根的經典;或者是你根基已經扎好了,你要一門深入了,那你也在深入這一部經。因為古人說,心中不能無書,但桌上不可多書。那書很多,這邊摸摸、那邊摸摸,一本也沒有深入,而且可能又變成一個知識性的學習。所以我們現在學習,都是要把它領納在心中,然後就像這個「老實」裡面說的,學一句做一句。
比方說剛剛我們念完舜王這個表演,從此刻開始,我們的人生有沒有變化?那就要看我們有沒有突破那個慣性,是知識的學習還是解行相應的學習。為什麼佛陀那個時代很多人聽經聽到一半就開悟了?為什麼我們開不了悟?我們的聰明能力有比古人差嗎?師父強調,沒有,重點是他們在聽的時候聽懂了,當下就放下了,他可能執著就放下,就證阿羅漢;分別放下,他入菩薩果位;妄想一放下,他入法身大士。
那當然,其實大家假如仔細去觀察,我們七十幾個人,在學習過程當中,有些人他學了之後他就發大心,他就肯去放下,他的相貌在這四十多天就有一個比較大的轉變。大家去注意看,有些人比較瘦的,現在那個臉就比較圓,雖然他體重不一定增加。《大學》裡面講「心廣體胖」,是吧?像我們陳學長,他晚餐不吃,早餐也吃得很少,我們那天一起吃飯,他早上吃一點點。然後他說也沒瘦,我說你是心廣體胖,因為相由心生。所以大家學聖教,讀書貴在變化氣質。其實我們陳學長取這個名字現在還活著,就是他的功夫了。你們不知道名字有磁場?這是確實的,不然你改一下名字叫堯帝試看看,你一個月就生病了。「名亦福也」,名就是福報。講到這裡,我有點背後冒冷汗。大家知道我想到什麼嗎?因為我想到我自己的法名,人家這麼叫啊叫啊,我不成的話,那我就有災難。你看想別人、講別人很容易,一想回來,冷汗都快流出來了。所以我們陳學長這個名字就是跟阿彌陀佛同樣的志向,治理宇宙,叫「一切皆成佛,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
比方說舜王,陳也是舜王的後代,哇,怎麼今天怎麼講都跟他有關。我們胡學長,這個胡姓、陳姓、田姓都是禹王的後代。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去在四書裡面,在你所熟悉的經典裡面,只要提到舜王的,這個後代都應該把它列出來,一條一條效法,這個得舜王最大的加持。你看以學習態度來講,舜王有什麼好榜樣?《孟子》裡面有,其實就是老實、聽話、真幹。那舜王可以學的東西太多了,包含我們師父在其中一集說,舜王的行誼用我們佛門講叫什麼?普賢行,他完全做到了。其實你看《了凡四訓》,包含《弟子規》,你念著念著,你會覺得每一個字都放光,都很有意境。「惻然哀之」是什麼心境?那麼多人在那爭來爭去,人家也沒有發火,也沒見他什麼過失,就是憐憫他,這個就是法身大士的什麼?見性不著相,他時時見人家的本性。
所以今天師父「遏惡揚善」這一集,禪宗說「莫思善,莫思惡」。什麼是第一義?「人之初,性本善」是第一義。孟子性善、荀子性惡已經是什麼?第二義了,是賢人,不是聖人的境界。
那假如我們今天聽了舜王這些樣板,我們馬上說,我從今天開始做人處事就效法舜王,那我們這一生障道最嚴重的習氣就調伏掉了,就這個公案裡面就調伏掉了。什麼是最嚴重的?容易見人家的過。
你看舜王不只是在對老百姓給我們表演見性不著相,他在孝順父母。所以我們的孝道要跟誰學習?二十四孝第一的舜王。你看父母有過失,旁邊的鄰里鄉黨都看不下去了,都要替他出氣,舜王怎麼說?我的父母沒有過,都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他「負罪引慝」,就覺得不是父母的錯,是他自己的錯,慝就是過失、過錯,都是攬到自己身上。然後就是舜王他都已經成年了,他那個心境就像一個赤子、一個小嬰孩一樣,父母打他,他更往父母的懷裡鑽,他那個天性都一直保持。然後他做了天子,他也沒有快樂,他覺得父母還不能跟他恢復那個親愛;他娶了堯帝的兩個女兒,他也不快樂,就是外在這些財色名利不會讓他快樂。然後父母能接受他,能跟他恢復那個親愛,這是他最快樂的事情。所以孝子心中只有父母。而這種親愛恢復了,他就會以這個親愛再去對一切的人。
所以舜王這一段話大家領納了,我們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這個是良工苦心也。而且還很精彩的是,《了凡四訓》藉由這個公案,又進一步護念所有我們處在末法時期的眾生,怎麼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看到了凡先生這個表演?我們古聖先賢很會隨緣妙用,有沒有?比方說別人的一句話出來了,他就藉這一句話來利益眾生,藉這句話來護念整個國家。比方舉個例子,魯國國君問孔子,房子往東邊建吉不吉祥?那你看我們的念頭會怎麼回答?你知道吉祥就說吉祥,知道不吉祥就說不吉祥。你看孔子的接話是,天下有五個不吉祥,房子往東邊建不包括。你看他心裡面是什麼?蒼生,所以任何一個緣他都是來點化蒼生的。
其實師父給我們表演很多這種,藉一個因緣,然後就把一個最重要的道理開出來了。比方說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大家說傳統文化有糟粕。我們沒學以前受影響,學了以後聽到這句話就挺難過的,有沒有?你看師父藉這一句話來啟發所有的眾生,這又是一個隨緣妙用,你說糟粕我隨你說。那主持人問師父:「傳統文化有糟粕,您老人家怎麼看這句話?」師父說:「對,有糟粕。」我們當時候在底下都愣住了,那是在香港一個公開的論壇,都傻了,看著師父。師父說:「因為他們都看不懂,就覺得是糟粕。」就是我們看不懂老祖宗的東西就說是糟粕,就敲我們一棒。他真正了解了,那是好東西。那當然,師父也不是把話說到這裡而已,因為說到這裡還有人不服氣,所以接著師父說:「這些文化傳了五千年,我們的老祖宗欲望都少,心地清淨,假如有糟粕,那還輪不到我們去找出來,早就被淘汰掉了。」那請問,我們的心會比幾千年前的祖先清淨嗎?
好,成德講到這裡,你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比方說跟同事之間在談話,有沒有有時候覺得說,他們又在那裡聊了,現在那件衣服在哪個百貨公司幾百塊錢,就開始在那裡聊,可是你又走不開,然後坐在那裡又很痛苦,又聊這些沒用的東西,你們有沒有遇到這個情境?然後你在當下幹什麼?念佛。那也挺厲害的,當下念佛也挺好,但是你可以再加個意念,念佛的時候佛光都照著他們。不然你只是在想,在那裡念佛,又在那裡想:「講那些東西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是無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還是跟人家對立,你那個利眾的心沒有時時保持。你說「阿彌陀佛,佛光照他,阿彌陀佛,佛光照他」,挺好的。甚至於你可以順他一句話,就像舜王,就像孔子。你可以順著一句話,然後把他恆順眾生,順到一個很好的教理當中,而且又是他們挺關心的,比方說教育孩子,比方說事業怎麼做得好。當然,你要對那些同事也了解,出言要順人心。那你對他了解,前提也是你有沒有常常在關心你的同事。人要惜緣,這個都不能是口上講的。
所以了凡先生用心良苦,這個都是真佛弟子,時時不忘護念眾生。成德也跟你們分享過,我們可能修行的過程當中,所有的問題可能根源都在哪?跟父母的相處。其實《了凡四訓》也講得很清楚,在「敬重尊長」這一段,「家之父兄,國之君長,與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皆當加意奉事」。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我們扎根得從大根大本。「皆當加意奉事」,這個就是敬重尊長。在家則孝順父母,你看從這裡下功夫,「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接著,「習以成性」,他內化了。你對父母都不會挑他們毛病,都是輕聲細語,都是「怡吾色,柔吾聲」,那你內化之後,「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你到哪跟人家相處,不會在言語當中跟人家衝突、摩擦。《了凡四訓》了凡先生這段話精不精彩?所以《了凡四訓》要念三百遍,是師父的教導,它幫我們明理。
那了凡先生,從大舜這一段話拉過來,大舜這個表演,他接著說,「吾輩處末世」,就是末法時期,「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你看這個話也跟今天師父講的「不彰人短,不炫己長」,因為不做到的話,人與人不可能和睦。家和萬事興,一不和了,這個家、這個團體興不了,統統捲在人我是非裡面。所以這一段話對於我們修學已經有年限的人,或者本身才能比較出眾的人,這些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所以人長處多了,會不會增長傲慢?善事做多了,會不會去要求別人?所以我們的這個習染,它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增長的。所以我們沒有高度的一個觀照警覺性,什麼時候被自己賣掉,說實在很難說。
那怎麼觀照?這三根是很好的觀照,包含「勸發菩提心文」,也是很好的觀照。你看「功勛不忘」,我們做過的事常常放在心上,見到人就喜歡講,我以前做什麼,我挺厲害的,這個就是無形當中我們做過的這些事都留在我們心上,其實我們就會增長慢心。真正會用功的人,他經歷過的事情,他奉獻過的他不放在心上,但是那個經驗他要放在心上,經一事,長一智。甚至於不是自己提出來,是別人在讚歎他的功勞的時候,他馬上什麼?這是老祖宗的,這是師長老人家的威德,他絕對不居功。其實師父老人家就給我們做表演,他老人家一生對眾生、對世界貢獻那麼大,任何的讚歎,我們在旁邊觀察,老人家從不去說自己好在哪,都不講,做過哪些有貢獻的事情,他讓功於眾,讓功給祖先、佛菩薩,他馬上那個功勞就讓掉了。所以我們在身邊觀察,都是很難得的一個學處。
所以這一段話提醒我們,了凡先生講「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你知道了不說他,他心裡有數,他覺得你都能包容他。我們要了解,我們修學要有自知之明,還有要自知,接著進一步能知人。
上次有跟大家提到,我們說學心理學要跟佛菩薩學,佛門有法相唯識的課程,那個就是很透徹的心理學理論。我們現在去學其他的心理學,他的心理學的始祖不見得是開悟的人。所以為什麼說佛法難聞?因為佛是覺悟的人。世間的人看了那麼多書,假如他不是覺悟的人,他所看的書,那個人的妄想,尤其是分別執著,他看著看著就受他影響。所以為什麼要開這三個條件?你不守這三個條件,你一去接觸其他的東西,他又有分別執著,你隨時隨地都在受他影響,在增長分別執著。
那當然,不是今天成德一講到法相唯識,你們馬上到圖書館去找法相唯識的書好好來看。我們現在是學哪一部經、學哪一門課,我們就安在當前的因緣,把它學透。學透一本再學第二本,這個也是師長老人家在李炳南師公那裡學習的精神,學一部學透了再學第二部。
師長老人家在講經當中有講到,我們的善心所只有十一,惡心所有二十六,所以我們學好終年不足。比方說,孝道重不重要?很重要。我們可能學了一二年,都還不見得得力,有時候跟父母講幾句又不耐煩了,還不見得能得力。可是學壞一日有餘,你比方說嫉妒、傲慢,或者甚至發脾氣,很可能一接觸、一看就會了。或者節儉,比方說今天你很尊敬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很節儉,你看了他的這個動作,看了他的這種生活狀況,印到腦子裡,反正某某人也沒有這樣,你那個學壞是很快的,但是學好不容易。所以護念自己的道業是大工程,很不容易。
尤其我們還要慎重,尤其我們現在有家庭、有孩子了,我們一言一行假如是不對的,小孩學得非常快。甚至於小孩的學習能力不是看到你的一言一行而已,連我們的心念,年齡愈小的孩子都能感覺得到。我不知道有孩子的學長們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比方說你那幾天,你的心裡就很煩躁,可能你就覺得孩子好像那幾天也不是很穩定,他會感應到這些磁場。
我們曾經有一個領導者,有一天帶著他的女兒到人家家裡面去,結果他的女兒好像那時候才三歲吧,她就自己跑到前面,然後跳到人家的沙發上,兩個腳就抬起來,在那脫襪子,脫得很悠遊自在,把襪子脫下來放在人家沙發上,然後再脫第二個放在人家沙發上。把他看傻了,因為他每天都做這個動作,他不知道他的孩子在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所以很可能走上家庭的修行人,你的孩子可能就是來護你的法的,因為為人父母的那種愛的力量是非常強的,只要念念想著說一定要給孩子好的榜樣,那我們就會謹慎我們的起心動念跟一言一行。甚至於有責任感的長者,以前我們大家族的話,師長老人家說一個大家庭裡面都有一個共識,在孩子面前不能做出不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這是一個大家族裡面所有身為長者的人有的共識。這一段大家聽過師長老人家講沒有?在小孩面前絕不給他們不好的影響。這一點,成德感覺我們的父輩還有,好像忍不住脾氣了,「進房間說,進房間說,小孩還在這裡」,都還有這種責任。包含我們在單位裡面,身為領導的人,也要有這樣的一種責任、態度。
所以「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因為這種行為一出來,下屬就學會了。「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因為現在人有這個善心善行不容易了,你去讚歎他,這個就是《弟子規》說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這一點老人家也表演得很徹底,因為老人家洞察到在這個時代,能發心、能願意走這條路已經很可貴了,所以老人家都更多的是鼓勵我們、肯定我們,很少批評。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走這條路、發這個心了,根基也不是很牢,一批評信心就沒了。所以老人家處事,對人心、對時代的情況,觀機都是很柔軟、很用心的。
那剛剛跟大家講的,這個問題回答到這裡。那我們在一門深入的時候,尤其在扎三根的時候,也是一步一步來扎。而且在聽經的時候,事實上講經的人,他已經把他所能領會的這些教理,包含他自己落實的心得,他都會在講這一部經的時候講出來,所以聽經是很大的福報。所以「講論得之最速」,他講的時候,可能他講一個小時,可能他準備很久,甚至於是他幾十年修學的心得。大家聽師長講經,應該這個感受就比較強烈。事實上老人家這一部《太上感應篇》,真的我們把它深入、聽明白了,每個道理了解之後,也鞭策自己一句一句去落實,請問大家,《華嚴經》有沒有在裡面?四書五經有沒有在裡面?都在裡面了。所以這一部《太上感應篇》真的用心去學了,你再把四書五經拿出來,會觸類旁通。所以「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師父這一部經,他是圓人說法,大乘經、四書五經都在裡面了。
上一次是跟大家講到「老實」這個部分,接著我們講「聽話」。聽話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有一段重要的開示,說到:「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聽話的人就是「從明師受戒」。你看經文就告訴我們,我們要找老師找什麼老師?不是很有名的,是他已經是明白的。所以這個字,比方說對成德來講,成德看到這句說「從明師受戒」,那我自己都沒學明白,那我自己沒有資格當老師。你看佛家講明師受戒,儒家《韓詩外傳》裡面講的,「智如泉源」,智慧像泉源一樣一直冒出來,「行可以為表儀者」,就是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符合經教,可以給眾生做榜樣的,「人師也」,這是人師的標準,這是儒家的標準。
成德為什麼要講這一個點?一來我們以後假如從事教育工作,那我們要當一個名符其實的老師,我們就要鞭策自己要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我們還不是這個目標的時候,我們還不是這個程度的時候,那我們不能以師自居。「啊,我有很多學生」,那我們自己都還沒有明白,一開口就說我有很多學生。那當然,你是在學校教書,那個都是小朋友,那是我在學校教書,我的這些學生。假如我們是說學佛,學佛是「從明師受戒」,那我們自己習氣還那麼重,我們都覺得自己是老師,這個在自知上就出現問題。那我們還沒有明白,我們就覺得自己是老師,這個意念會帶起我們什麼習氣?好為人師的習氣就被帶起來了。
我自己還沒有真正學師父經教以前,我曾經也參與,因為台灣的佛教團體還是很多,而且很多都很大,我當時候也有去參加,坐在火車上,去參加活動。結果就聽到有一些師兄、師姐,他開口就是:「某某人是我度的,某某人是我度的」。我當時候還不是很懂,但是我那時候聽的時候就覺得怪怪的。其實人講的每一句話有沒有磁場?我當時候聽只覺得怪,但我也不懂。後來讀《金剛經》,你看釋迦牟尼佛度盡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看佛度了那麼多眾生,他心上有沒有落一個痕跡:「我有度眾生」?沒有。而且佛也很清楚,眾生是自性自度,他本來就有佛性,其他的只是助緣而已,他是自性自度的,佛不會居這個功。可是我們接觸佛教了,把人家帶去道場,就覺得這個眾生是我度的,這個眾生是我度的,其實這個話當中他已經在增長他的慢心,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
比方我們曾經分享說,上等學子可以禁得起老師的折磨,好像是奮發努力吧,就這個意思。結果就有家長聽完課以後說:「好,我好好回去折磨折磨我的孩子。」就是他聽一個東西,他的心念就偏掉了。我們要去折磨孩子,那自己是不是上等學子?所以為什麼我們強調說聽課的一個心態。孟子提醒我們說,「人皆好為人師」。其實成德一直在強調這一點,也是成德自己犯得最嚴重的地方。然後你們是初發心,你們還沒中毒。因為成德已經中毒很深了,這一生不知道解毒還有沒有希望,但是已經中毒了,就希望年輕人走這條路別中毒,這個是真心話。但是藉由跟大家分享,也是在提醒自己。
好,這個是「從明師受戒」。所以我們自己擇師也是要找明師。所以一般來講,老師找學生,學生找老師,那是要有一段相處,互相都很清楚了,再結這個緣。因為這種師生緣不能是激動的,激動是什麼?情執,一激動了,他什麼都好;後來緣變化了,他什麼都不好。「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個在《論語》裡面說的,「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我們迷惑了,因為我們被情執障礙住了。但是不能怪這個人,「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什麼?我們藉這個緣心動。當然,當你恨得牙癢癢的時候,只要你肯一念回光,你的受益就大了,因為這一念回光就發現我們嚴重的情執了。那個一看清楚了,肯放下了,你最恨那個人,他就是你最大的善知識、最好的增上緣。所以我們講到這裡,又回到我們要帶走的,你會麼?會不會修?就像釋迦牟尼佛面對歌利王的這個例子。
我們再看,聽話者,「聞教便行,奚待更勸」。他聽了這個教誨,他馬上、當下就入心,要去做。有這種心境的人,那別人不用勸他用功,他自己就很精進了。剛剛跟大家說舜王的後代要學習,舜王就有這個善根。在《孟子》裡面說到,孟子說,舜王還沒有遇到老祖宗的教誨以前,他跟一般的農民差不多,他有時候走路的時候旁邊還跟著一隻野豬,旁邊很多大石頭,跟一般的農民沒有什麼差別。到什麼時候開始有差別?「聞一善言」,聞到一個好的教誨,「見一善行」,看到一個人家好的德行、榜樣,然後「若決江河」,就是他那個要效法的決心、毅力,就像大水、江河把那個堤壩都沖掉,就是他那個力行的勁很勇猛,誰也擋不住他斷惡修善的這種決心、毅力。所以,因為他的這個態度,他成為聖王。所以他改習氣或者依教奉行的決心毅力非常強,誰也不能障礙他斷惡修善的決心跟行為。成德反觀是可能遇到一些事情不順,信心就會動搖或者是會退心,這個就要想到舜王這個榜樣來效法。
聽話者,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這個是聽話的態度。聽話者,「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聽話者,七個及時當下就好好去做、好好去落實。
接著我們談到是真幹,老實、聽話、真幹。夏蓮居老居士對真幹有好幾句開示,也跟大家做供養。第一,真幹者,當然,我們可以隨文入觀,隨著這些法語我們觀照自己,有沒有相應,還是距離差在哪,我們就知道怎麼用功。「真幹者,向道之心過於飢渴飲食」,就是向道之心超過很餓的時候想吃飯的那個渴望,比那個還要強才行。接著講到,「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夏老還把真,什麼是真註解了一下,什麼是幹註解了一下。「有一毫夾雜」,我不是念佛,我不是正念了,那我夾雜了什麼?夾雜了輪迴心。大家要了解,一念起就是九界的種子,只要不是念佛,九界生因:貪心一起來,種了什麼種子?餓鬼道;瞋恨心起來,地獄又種一個種子。所以一個念頭的力量是很大的,不可小看。
《太上感應篇》師父舉了安世高大師的同參道友,是吧?出家人,明經好施,也算是慷慨。明經,也是有聰明的人,可是他也忽略了自己的念頭,有一次托缽怎麼樣?飯菜不滿意,生了瞋恚。那當然強者先牽,他應該脾氣也不是很好,強者先牽,他那一世結束,到畜生道當龍王,你看這一念帶他去當龍王了。也確實,他香火很盛,因為他喜歡布施,福報很大,很遠的地方都來給他做供養。然後來問他事的都很準,因為他明經,也很聰明,但是還是墮到畜生道。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夾雜就要想到,夾雜了分別執著的時候,那個都是輪迴心造輪迴業,就不是真。
一念自欺就不是真。大家這次學習,下功夫最多時間的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除了讀誦以外,還看了整部八集的電視劇,應該對整個不自欺的領會,包含怎麼扭轉這個不自欺,應該會很有領會跟方向。
接著,「有一毫懈怠」,就是懈怠懶散,就不是幹了;「有一毫自恕」,寬恕的恕,自我寬恕,就不是幹了。這些東西都很細微,自我寬恕是什麼?給自己台階下:哎呀,算了,還是隨緣,我們別太執著,隨緣吧。其實自己不夠毅力,想退縮,然後還加了一句:哎呀,隨緣隨緣。那這個就是自恕。「我又不是佛菩薩」,那這個話,是吧?人家在提醒你,「我又不是佛菩薩,那境界那麼高」。當然,假如說這個對方不是很歡喜的時候,「我又不是佛菩薩,你這麼高標準要求我幹什麼?」那可能假如我們是對方的話也要反省,「教人以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一個學處。
比方我們強調說,真心像鏡子,是吧?所以我們要學習不落印象,那是嚴以律己;但是別人落印象是正常的,寬以待人。所以這個就是法要心態對了才能把它用好,不然這個法就變成在讓別人生煩惱了。所以也曾經跟大家交流到說,我們以前學數學,有一個X軸、Y軸,坐標。學傳統文化也有X軸跟Y軸,X軸是什麼?寬以待人,X軸是寬以待人。Y軸呢?嚴以律己。那個要深到什麼程度?深到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有沒有控制、有沒有要求,那才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這個是夏老對真幹的註解。他下面還有一句講得很好,「真則三心圓發」,三心其實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心。三心圓發,我們師長老人家慈悲,怕我們對三心體會不是很理解,他老人家把這個三心再擴展,五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真誠是體,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這個五心讓我們對自己的真心、自己的菩提心很好觀照,我這個心念有沒有符合五心?沒有符合那就不是真,趕快「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轉過來。
「幹則六度兼修」,真則三心圓發,幹則所做的事都是菩薩行,幹則六度兼修,都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其實六度萬行在哪?請問大家,到廚房去幫忙,有沒有修六度萬行?在廚房幫忙,布施,內財布施;在廚房幫忙不能愈幫愈忙,廚房也有廚房的規矩,你要遵守,持戒;現在天氣愈來愈熱了,在廚房裡面那個溫度又特別高,要忍得住,忍辱;然後做菜要愈做愈好,要精進;做的時候心都不散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是禪定;煮飯的時候你都明明白白,知道在修菩薩行,這個是智慧。所以六度在哪?anytime、anywhere。你在教室裡上課,你馬上上課的時候都不打瞌睡、很專注,腰都挺得很直,這個就是做法布施,你做榜樣給人家看;上課有上課的規矩,你都在守著規矩;然後你聽課的時候也不會不耐煩,這個是忍辱;然後愈聽愈專注、愈聽愈發心,這個也是精進;聽的時候都不會開小差,很專注,很有定力,這個是禪定;時時刻刻知道隨時都要為人演說,那這個也是很有智慧了。這個是說到六度兼修。
接著下一句,夏老說:「真幹者,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寧肯碎骨粉身,死都不怕,就怕正念失掉了。死可不可怕?不可怕。我們不了解生死它才可怕,死其實就像換衣服一樣,這個身體壞掉了,再換一個衣服,但是要換更好的才行。等於是說用那種必死的決心去調伏妄念、邪念,不這麼用功突破不了。就像那個俞淨意公,你看他也是雜念紛呈,最後在觀音菩薩前叩頭到流血,他就下這個決心,是不是一樣?「願善念永純,善力精進,倘有絲毫自寬,永墮地獄」,他就下了這個決心,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這些都是我們的榜樣。
再來,真幹者,「節省時間,愛惜精力」,這又很具體了,真幹的人,一分一秒不浪費。「節省時間,愛惜精力,作鈍功夫」,這個鈍功夫就是依教奉行,就是老實念佛,這個就是作鈍功夫。「勿使一秒鐘空過,勿使一句話空說。」接著成德再整理給你們,我看你們抄得這麼辛苦。接著夏老講:「作鈍功夫是真捷徑,捨此而別求捷徑,皆是捨捷徑而自趨紆遠者也」,這個紆就是走彎路了。老子也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就是其實大道不是那麼複雜,是很平緩的,但是人就喜歡耍小聰明,是不是有更快的、更方便的?你看你就這樣「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不難吧?但是人就覺得:有那麼容易嗎?他就很多念頭,就不容易相信了。所以鈍功夫就是真捷徑。
這個是夏老講到真幹,最後還有一句,他老人家說,「習重者業重,習淨者」,清淨的淨,「習淨者業淨,是以真心學道者必自去習始」,就一定從改習氣下功夫,這個也是一個真幹的態度。不止是從改習氣,改哪一個習氣?最嚴重的、最難調伏的那一個。從最難的下功夫,那這個是真正想當生成就的態度出來了。
我們接著第三點。有沒有哪個學長說,我哪個最嚴重我還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有可能。夏蓮居老居士說,須打破兩關。哪兩關?第一個是自欺,第二個還要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這兩關不過,佛門進不了。這兩關前面還有一關,今天其實也念到了,就是習氣使然,渾然不知。就比方說,人家說你很傲慢。「我哪有傲慢,我沒有傲慢,我還挺謙虛的。」就是人家都覺得他很嚴重了。我們也有同仁,在我們這個大家庭,人家給他指出來,他不覺得。人家舉的一定是我們比較嚴重的。所以這個俞淨意公他也處於這個狀況,是吧?他不覺得,他還寫疏文,一直上到天庭,我已經那麼用功了,怎麼慘膺天罰?他也看不到自己有問題。
這個時候得有善知識護念,我們有受諫的態度,就有道友會提醒我們。誰最清楚我們?問父母,問最親的人。比方說已經結婚的人,你假如抵抗力不錯的話,還頂得住的話,問你另一半,我哪個習氣最嚴重?可能對方會說,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然後你就想到我是真幹的人,當然要聽真的。當然,面對自己的問題也是需要勇氣的,得要把這個面子撕掉,才比較能夠接受別人的勸,這個也不容易。
成德到現在都還突破不了,因為我媽媽就說我這個人好面子。所以成德自己回想起來,在相上很容易被自己賣掉,修學二十年了,講學也十六年,跟大眾交流,但是從小到大這個面子還是沒有調伏。所以有時候跟大家分享底氣也是很不足,但是畢竟大家初發心,因緣都比成德好,成德以這個慘痛失敗的經驗,盡一點微薄之力護念大家。這個理有頓悟,就是這些理我們能講,但事還要漸修,還得真幹才有辦法調伏得了。所以成德一直覺得自己是不會退縮的人,都覺得自己很有信心,不會擔心什麼,結果這一次身體一不好,兵敗如山倒,所以以前那個認知根本是錯的。為什麼?這一輩子都是遇順境,當然感覺良好,沒什麼問題。
我從小到大沒有吃過苦,你們看得出來嗎?三歲我就住在高雄市了,什麼好東西都吃得到,所以從小也不會羨慕人家說,人家家裡很有錢,然後什麼什麼……我從沒有羨慕過別人的家庭,因為我媽媽覺得什麼新出來的水果,哎呀,挺好的,就買回去孝敬老人,我們也沾點光,是吧?所以好像啥東西也都吃得到。我爸爸實在講也很疼我們,雖然家裡不是很有錢,然後就會打聽,哪個牛排,很貴很貴,然後去吃一吃。那可能一吃下去,可能我爸爸那個月的薪水就去一半了那種,都吃過。就也真的是很愛護我們,所以接受的是滿滿的愛。所以不能辜負父母這分愛,自己也期許自己要用這個不求回報的愛來處世待人,但是我還沒做到。因為我父母他們對我們都沒有一種索求,都是完全付出。像我姐姐去美國讀了博士,就問我爸爸意見,是留在美國好還是回來,我爸爸說妳怎麼好,那邊好找工作妳就留那吧,不過我姐還是回來了。就是我沒有感覺我父母對我們有絲毫的要求、控制,所以從我父母身上我是感覺什麼叫無所求的付出,很感謝他們給我的這個身教。
我們看第三,學習觀念、心態第三,聖教是內學。我再拉回來一下,就是這個真幹裡面,真幹的人還有一點就是他都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有的人幹得很努力,他一分一秒也不浪費掉,可是他幹到枝末上面去,就很可惜。罪從心起,還從心滅,一切善惡皆從心造,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知道,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配合一下嘛,徒然浪費時間。他也很用功,他在表相上。
所以師長老人家說章嘉大師教他從根本修,這個就是很重要的指導。師長老人家說,我學佛的根基是章嘉大師幫我打下來的。這句話跟我們有沒有關係?有沒有?師父都要打這個根基,我們要不要打?要。那章嘉大師教了什麼?我們有沒有思惟一下,所有師父講到章嘉大師教什麼,趕緊都把它寫下來,這個都是最重要的根基所在。
我是覺得這個一講又要下課了,你們自己把它寫下來好不好?去思惟一下,然後也去體會一下,這個最重要的我自己有沒有領納?有沒有在幹?我們再找時間再來探討這一點。比方說「從明師受戒」,「我是跟著老法師學的」,請問,你馬上能提得起來師父哪一句教誨你時時放在心上?現在你腦子裡有沒有?假如沒有,一句還想不起來,那就沒有受戒了,沒把他老人家教誨放心上。大家有想到哪一句?銀學長,用真心不用妄心,好。有沒有哪個學長還沒有講過話的?不要看別人,佛法是內學,不要看別人,請坐。
比方說成德想到的,「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師父那個法語為什麼讓我們很震撼?老人家這個話裡面都是實修的領悟,而且裡面還包含著人情事理在裡面。其實這一句話就能讓我們在菩提道中所有的障礙都去掉,只要我們能回到這一句法語,因為這句法是正念。我們有煩惱是妄念、是邪念,只要能回到這一個教誨,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還有師父很重要的教導,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那是代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統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逆境惡緣,也是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那一段話很精彩,那都是師父在一個很惡劣的因緣當中,他老人家突然上了一大階,他的心得匯報,都供養給我們。
我們今天說到務本是真幹,一談到根本,請問大家,你會想到什麼是根本?直接講出來,大聲一點,孝親尊師。還有沒有?心是根本;持戒,戒是無上菩提本。還有沒有?修身為本。這沒有標準答案。還有沒有?已經講得很全面,當然還是有了,信心是根本,信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好像退心了,絕對跟信心起了動搖有關,沒有很複雜。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受具足戒了,李炳老見到他要說什麼?你看又是一個機會點抓住了,是吧?所以你看大善知識,他都藉每一句話啟發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怎麼學,教學,李炳南老師、師父,那可讓我們太多學處了。
甚至《了凡四訓》裡面雲谷禪師厲害,他把《禮記.學記》用得淋漓盡致,「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你看他那個設問,設問就是開而弗達,啟發他,不是一次把答案都告訴他,開而弗達。他說:「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這是一個做法,接著會怎麼發展?「余追省良久。」這是《了凡四訓》上雲谷禪師這麼做。假如雲谷禪師說,你根本就不會有子嗣,你根本就不會有功名,因為你怎樣怎樣怎樣,你嫉妒心很重,你那個亂喝酒……給他講,那個人「哦、哦、哦、哦」,他服不服氣?不一定服氣。結果這麼一設問,他一反思,他自己講出來,那不一樣,他已經反省很深刻才講出來的,而且是他自己承認的。雖然他認錯了,雲谷禪師都給他很多勉勵,是吧?「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這個就是「強而弗抑」,強就是鼓勵他,不要否定他,不要壓制他。這個是跟大家講到真幹從務本。
再來,真幹的人不自欺,他會做勘驗,就是很認真幹的人,做完事了他會檢查,檢查自己到不到位,所以修行也有勘驗自己。這個勘驗,在《了凡四訓》當中就有勘驗的,看自己學對了、學不對。經文當中說了,他自己「發願改過,明須良朋提醒,幽須鬼神證明,一心懺悔,晝夜不懈,經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驗。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這個就是修學比較得力,「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最近大家分配到工作,有沒有本來想有點不耐煩,突然正念提起來,靈感也來了,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大家這幾天有沒有夢到聖賢、佛菩薩?「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接著又交代得很仔細,「然不得執此自高,畫而不進」。還舉了蘧伯玉,他一直改、一直改,一直提升,都是查自己不足。接著,「吾輩身為凡流,過惡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見其有過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這一段成德讀起來真的是很深刻,因為這一年多退轉,幾乎每一句都有感覺了。「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以前都很高興去見師父,這段時間都有點不敢見了,「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這一段話就是勘驗我們修學的狀況,這個很重要。
還有一段祖師的話,這段勘驗也很好。說我們修學會愈來愈簡單,簡單到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愈來愈謙虛,謙虛到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愈來愈慚愧,好事向別人,壞事向自己,這個句子也是很好的勘驗。甚至於是孔子他一生修道,也是提供給我們勘驗。他老人家是「三十而立」,志向很明確,我們志向明確了沒有?十五志於學,他這個學是什麼?就是學內聖外王,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王,就學這個學問。三十而立,這個立就是不會動搖,任何境界他都不會退縮。「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迷惑,不惑就是遇到境界無可無不可,他能權變,比方說遇到亂世,是進還是退,他都沒有礙了,機緣成熟,他去輔佐新的皇朝,讓百姓少受殺戮,這個進退他是自在的,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個也是我們可以勘驗自己有沒有不斷在提升的一個標準。
好,今天的課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