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悟视思明,听思聪/成德法师主讲

如何體悟視思明,聽思聰   成德法師主講  2020/10/4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9-002-0004

MP3下载

有同修有問,達摩祖師說「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這三句話是什麼意思?所以那是禪宗講的話,自己去悟。你們有沒有曾經經歷過一件事,甚至於好幾年以後突然想到這一件事說,「啊,我知道了!」有沒有這個經驗?那件事你已經看了,你也聽過了,你怎麼突然說「啊,我知道了」?當然那個「啊,我知道了!」最好有同參道友探討一下,怕你悟錯。因為達摩祖師的片子裡面說,「啊,我知道了,天竺的僧人講經不用口」。你看他總結得對不對?然後旁邊的人說:「不用口怎麼講經?」所以有時候我們總結會總結錯。修行的路上我們會總結多少經驗?那假如總結錯了,會不會走偏?

所以以前為什麼像我們黃念祖老居士他有悟處,寫出偈子來了,他得拿給夏老看,給那個已經有境界的高僧大德看,印證他開悟沒有。不然悟錯了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就偏出去了,所以善知識他是護持我們的道業。你看老和尚說的,「好老師真負責任」,有沒有?你看老和尚怎麼做的?出國前匯報老師;出國後回來,做了什麼匯報老師。老和尚說:「老師不知道你的情況,他怎麼指導你?」其實最重要的是一個態度,有這個「出必告,反必面」的態度。有時候老師知道我們的狀況,他不跟我們講,因為我們沒有這個態度。沒有這個態度,他講得再好,態度就好像一個器皿,法器,它才能裝得住,我們連這個態度都沒有,他就先講,我們還不當一回事,不是白講?再等等,等有機緣,我們態度轉變了再講。那我們沒有「出必告,反必面」,他就表達了什麼?沒有恭敬心。「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其實不要說善知識,我們這個「出必告,反必面」沒有建立起來,父母的話都不會放在心上。對父母傲慢,怎麼可能對善知識恭敬?用的是同一個心。我們的老祖先通達人性,老和尚講過這個話,很有哲理的。所以他那些教誨都是順著人性的發展,那個都是在境界當中,現量境界,他入了境界,他見性了。現在很多的理論是人自己想出來的,大家要注意,他想出來的,請問他有沒有分別?他有沒有執著?他好心,可是他好心他沒有智慧。

比方有一本書,它的書名叫《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有這麼一本書。請問大家,你看到這個書名,而且是畫冊,然後他就畫那小朋友頭上頂了好多書壓在他的頭上,你說他畫得對不對?真的有父母這麼壓孩子的,父母把他的面子壓在孩子身上,孩子喘不過氣來了,看起來畫得對。可是這本書一出去了,小朋友一看到會怎麼想?都是我父母害的。你說我分析的這個事很正確的,他這些心理的問題都是因為他父母家庭給他的影響。可是問題是統統把責任推給誰了?推給父母了。那所有看的人他無形當中都把責任歸給誰?歸給父母、歸給家庭,他已經習慣這個模式,他會歸給任何一切境界。所以佛法這是徹底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自己要為自己負完全的責任,要修忍辱,要轉化緣分。所以很多的說法會讓人不知不覺的把責任往外推。可是你說這個畫書的人他是惡意的嗎?他說我這個書就是要畫給大人看的,你們不要這樣對待小孩。可是問題是你畫出來之後,你那個書你能控制嗎?你能控制都是大人看嗎?

現在有人說我想學學誰誰誰的理論、誰誰誰的理論,好像現在很多人學。我就提醒他,我說你要學他的理論,請問他開悟了沒有?他徹底覺悟了沒有?他講的東西有沒有他的分別執著?一個心理學家四十歲寫了個理論出來,然後剛好妳剛生孩子,妳就照著他教的做了。結果他六十歲的時候,妳兒子二十歲,然後他六十歲的時候說,我四十歲那時候講的有點不對,妳現在要這樣做才對。那這個媽媽怎麼想?我當初相信你。這個專家八十歲又寫了一本書,他說我六十歲講的不對,妳還是看我八十歲的吧。那請問大家,是要看四十歲的還是看六十歲、還是看八十歲的?除非你看的這個人他證阿羅漢的,還可以。所以《四十二章經》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是正見,不是正知正見。所以佛度有緣人,你看佛都講那麼清楚。連孔子這樣的聖人他都沒有說你們聽我的,孔子說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跟著古聖先賢學。現在的人一領悟什麼,就是我的理論,那很多人過去生跟他緣又好,他講啥就信啥。那也只有他們的緣,你也不能硬拉他,你還得順勢而為。

所以諸位同修,現在要幫一個人,你真心要幫他,挑戰就來了。但你也要感謝他,因為他讓我們修一個科目,就是不變心,幫他的心不能變,「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大家有沒有講過這句話:算了,不理他了。講這句話,火燒功德林,前面做的統統燒掉了。假如我們一想,我早上才說。那沒關係,從頭再來。你真想幫一個人,第一個,他有他的業力,不止他的業力,他整個家庭都有業力;再來,還有我自己的業力,我想幫人,可是我的情緒也會起起伏伏,我也有業力。所以這個都要歷事練心,練出不變的心,練出一心一意為對方好的心出來。歷事練心、歷事練心,這句話不可須臾離也。

所以我們剛剛說的,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我們有沒有聽過意在言外?那是不是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看那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看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他的心?

跟大家舉個例子,有一個同修,他沒有當場見過老人家,知道老人家要去黃金海岸,他就跟悟行法師說:「這次老和尚來,我可不可以親近親近?」結果悟行法師也很慈悲,沒問題。當天到了飯店,給他安排在老人家的旁邊。結果他來了之後嚇了一跳,「你怎麼給我安排這麼近?」悟行法師說:「你不是說要親近親近嗎?」結果他一坐下來,在老人家旁邊,然後他就忍不住了,這個也是很直率的人,他就說了一句話,說:「哇,師父你真是天生麗質」。對面有一位護法,聽了他的話,馬上很嚴肅的跟他說:「是法相莊嚴,不是天生麗質」。你說這個護法聽他的話,有沒有聽執著了?他只聽到什麼?聽到「天生麗質」那個詞,他沒有聽到這位同修已經用了他的詞彙裡面最高級的,因為法相莊嚴他還沒有學過。他看師父的皮膚白裡透紅,他能想到最高的一個成語叫「天生麗質」。我們有沒有聽到他的心?假如能聽到他的心,你也會很歡喜,他對老人家的讚歎是已經到了最極處了,這個詞是他認識的最極處,加est的,是吧?那就變成你聽不到他的心境,你又著在他的言說,然後你還要拿一個道理壓他,天生麗質。那個人被你罵得搞不清楚狀況,因為你很凶,他也搞不清楚。

結果接著場面就很尷尬。場面尷尬你感受到沒有?可能在座的人都感覺到了。可是也沒有言說,可不可以感覺到?可以。所以人的覺性隨時都在起作用。你們記不記得小時候回到家裡,今天爺爺心情怎麼樣、爸爸心情怎麼樣,知不知道?請問他們有跟你說我心情不好嗎?你看我們的覺性都在起觀照,都能感受到。你看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只能看一個角度,有的人八面玲瓏。所以老法師不是說,跟在李炳南老師身邊,有些事本來不懂,看著老師怎麼做的,看著老師怎麼機會教育的,懂了。

其實人的心愈靜,這個靜是安靜、清淨,還有恭敬的時候,你會去感覺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六塵在給你說法,看你的心恭不恭敬。比方說今天下雨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會下雨,這裡天氣都是無常的。請問這個打雷有沒有在給你說法?有。真是一真法界好,「一心觀禮,圓滿報身,所居之處,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也不會有新冠肺炎,「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也不會熱到你非吹冷氣不可。那六塵有沒有在說法?

那一天聽到有一個同學說,說有一次他的伯父生日,小孩給他慶生,買蛋糕來了。結果他的爺爺輕輕講了一句話:「我不給晚輩過生日。」這個老人家就回屋裡去了。諸位同修,你看到什麼?你聽到什麼?大家可以發言。這有可能都是身邊發生的事,你們不要想,用感受一下,有體會就有體會,沒有體會不要硬想。

黃居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黃居士請說。

黃居士:之前父親有告訴學生,如果生日,就是小輩的盡量不要做生日,會折福報的意思,就是會把我們的福報折掉,是這樣。就沒有對晚輩這樣好,盡量不要做生日,尤其是生日、節日當時,我們最好不要請客,請客也最好不要用那些鮮的,就是殺生的,會真的折我們的福報,是這樣。是父親告訴我們的,就盡量不要。老人家也是盡量不要,好像六十歲之類,就不要做壽這些,會折福報,是這樣。

成德法師:謝謝,黃居士講的你小輩不要過生日,過生日叫什麼?祝壽。你這個孩子才七八歲,祝什麼壽?而且你要知道,那麼多人為你一個,那你得有功勞,那是藉這個機會讓大家念恩德,你個七八歲的,大家為了他花那麼多錢、花那麼多精神。其實古人做什麼事都有道理的,我們又不明白,然後又隨著現在的風氣走。所以面對境界要清楚,那得很多人生的道理我們得懂。

像剛剛黃居士提到她的父親,說妳祝壽的時候不要殺生。祝壽是希望他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可是你殺生不是種的就是短命的因,那不是跟你所求是相違背的嗎?無畏布施才得健康長壽。所以不明理的話,好心都會做壞事。所以現在不要急著要幹什麼,現在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到時候真的有你可以服務的、可以發揮的機緣出來了,才能真正服務社會大眾。

因為剛剛這個例子,有可能這個當事人已經六十多歲了,也是老人,可是他還有父親。

我再舉個例子給大家聽,大家念過《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沒有?其中末段,後面有一段,無盡意菩薩把他身上的好像是瓔珞拿下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沒有接受。後來釋迦牟尼佛說:「觀世音菩薩,你應該接受無盡意菩薩代表大眾對你的供養。」然後觀世音菩薩接受了。這整個過程,為什麼前面不受,為什麼後面受?要看那看不到的東西。來,大家說說。

林居士請。

林居士:謝謝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剛才那個跟小孩子慶祝生日,學生有想到,我們應該看那個情況如何。譬如說,一個小孩子的只是買一個小蛋糕,跟家裡的人一起吃個蛋糕,學生覺得可以,應該可以接受。而且要藉這個機會向小朋友解釋,慶祝生日什麼意思,譬如說我們可以講這是母難日,我們要有感恩的心,我們要告訴我們的小朋友,沒有爺爺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就沒有你。這是一個機會教育,學生認為說,就小小一個蛋糕,應該是可以接受。如果我們一轉身,像這個長輩,我們一轉身就說,好像我就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整個家庭情況就變成一個對立的情況,不和諧了。這是學生一點點體會,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好,謝謝林居士。我剛剛說的話,他不是拿來背的,他是去感受的。假如說他是用背的,聽完成德剛剛那段話就說,小朋友統統不能過生日了。我剛剛什麼都沒說。做什麼事都有一個度,那個度沒有了,或者沒有那種精神、沒有那種道理在,就愈做愈偏。你看現在小學生還得約個麥當勞,幾十個同學來,然後父母請客什麼的,就變成在攀比。所以林居士剛剛說的,藉由一個機會點,買個小蛋糕,不花什麼錢,也藉由這個機會告訴他母難,這麼多的恩德你才能成長,你看你都幾歲了。甚至於他假如從小有佛法薰習,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生日最有意義的發個願。就看你怎麼去引導,法沒有定法,這是正確的。

還有沒有其他的領悟的?來,顏居士。

顏居士:師父好,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顏居士:剛剛師父提到的講觀世音菩薩的,無盡意菩薩要獻給觀世音菩薩,但是開始沒有接受,過後釋迦牟尼佛就叫他接受他才接受。學生的體會是,觀世音菩薩是一開始他幫助了人,可是他做了什麼好事他不要求回報,他一開始就沒有接受。過後釋迦牟尼佛就叫他接受,他就在表法,表一個尊師重道的現象,老師就叫你接受了,你就聽話的去接受,而且你接受了也讓眾生歡喜。菩薩希望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樣子菩薩他們也會看到觀世音菩薩做的這個榜樣,也會力行在自己的生活上。末學的體會就是這樣,阿彌陀佛。有說錯的地方請師父指導。

成德法師:謝謝顏居士。我們學習有一點很重要,叫神交古人、神交佛菩薩。文天祥先生有四句話很有哲理:「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哲人就是歷史當中這些聖哲人,有的離我們幾百年,有的離我們幾千年的都有,可是他們的典範我們常常放在心中。「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你現在把《無量壽經》打開來讀誦,古道照顏色,阿彌陀佛的心、行有沒有照到你的心田上來?所以慕賢當慕其心。剛剛顏居士分享的,是她從這個經典的整個情景,她去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心境,尊師重道。所以沒有標準答案。

我再講一個例子,這黃念祖老居士講經的時候有講到。在應該也是屬於東南亞那一帶,可能是不丹、尼泊爾那一帶,有一個王子他出家了。跟著他的上師在面對大眾,然後很多信眾在禮拜這個王子,他已經出家了。然後黃念祖老居士說,這樣是不恰當的。為什麼不恰當?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其實有時候大家聽到這裡,你們可以轉化一下變成什麼?假如我是那個王子,我現在跟著老和尚出去了,然後遇到信眾,他在禮拜自己,你會受嗎?為什麼不會受?其實這都是一種,你心靜下來,哪怕你也不一定想得清楚,但是你在那個當下你就會覺得怪怪的。有一些事情,在那個當下我們就會覺得這事有點怪,但不知道怪在哪。就是它跟性德不夠相應,甚至於它跟孝親尊師不夠相應,我們只是當場沒有辦法很準確的判斷,可是是可以感覺到的。

一個人很尊重他的老師,信眾面前,信眾拜他沒有拜他的老師,他是不能接受的,他會怪怪的。就好像許浚醫術不是受到大眾肯定,還幫了一個宰相的太太治好病了。然後他一個好朋友就對他說:「現在外面傳說,假如你跟你的老師柳義泰用扎針對決,還不知道勝負如何呢。」你看許浚怎麼反應?許浚馬上止住他:「不要亂說,我師父的醫術已經到了我沒有辦法觸及的境界,這些傳言都是因為大眾迷失在什麼什麼。」我們聽這段話是去感受到什麼?感受到許浚他對他老師的那種恭敬。所以這看電影,這每一幕那個心境有沒有留在我們心上?留在我們心上,我們就可以把它用出來了。

所以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觀世音菩薩表的他是學生,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哪有老師在,人家拿東西供養他,他還大搖大擺的接受?有一句成語叫目中無人,目中有沒有父母、有沒有老師?就好像你去觀察一個人成不成熟,你看他跟父母出來的時候,有沒有時時以父母為重去應對進退?你看他跟老師出來的時候,有沒有以老師為重?一個人成不成熟都在這些東西裡面看。一個人跟領導出來,有沒有以領導為重?你說這個是要求出來的嗎?他已經形成一種態度了,他已經是大人,要再教這個已經比較晚了。

但是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還是得教。你說,那我是辦公司的,怎麼辦到最後變補習班了?沒有關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情。現在年輕人很多都不懂,跟你有緣,你很用心教他,你也是功德無量。學校假如沒有教,家裡也沒有教,跟我們又有緣,當然我們要盡心盡力護持他。所以難行能行,不好教的員工你也盡心盡力教他了,也不吃虧。為什麼?你的菩薩心腸就練出來了,哪有吃虧?又增慧、又增福,哪有吃虧?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情。那可能我講到這裡,你說,「那我還要熬多久?」未來煩惱又出來了。「我還要熬多久?」你看,多少的煩惱都是因為未來煩惱,事情都還沒到,你就在想要算三年還是五年。說不定你當下一念真心,這個緣就轉過去了。所以安住當下,不要有未來的煩惱,也不要有過去煩惱,安住當下。應無所住,沒有過去心、沒有現在心、沒有未來心,應無所住,而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這樣就叫真的會歷事練心了。

所以師父常常引禪宗說,你會麼?那會不會修?會修的人一天可能等於不會修的人三十年。所以黃念祖老居士有說,他那些師兄弟跟他一起學、一起工作,可是他那師兄弟就說,奇怪了,又沒有看他比較用功,怎麼他進步得這麼快?內行人看門道,黃老都是直接跟佛菩薩、善知識的心境,從這個最根本的地方去效法的。所以佛門叫續佛心印,續佛慧命、續佛心印,傳佛的心。大乘佛法是慈悲為本,我們得從哪裡下功夫?慈悲為本。這個慈悲心時時提起來了,可能你讀經讀著讀著,我終於讀懂了阿彌陀佛的心境。釋迦牟尼佛那一句話:「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你讀到這裡眼淚自然流下來,就相應了。

但是真正能理解老師,還是建立在先理解父母。「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可是大家不要聽我這段話又執著了,因為法無定法。假如你今天到了一個孤兒院,這些孩子都根本不知道他父母是誰,被遺棄的,然後你面對他們就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你看他聽得進去嗎?那你說我們講的理對不對?沒錯,可是不契他們的機。依義不依語,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那個親一般是指父母親,可是也有特殊狀況。所以它那個精神是什麼?知恩報恩。所以我們到了孤兒院去了,誰對你們恩德最大?你要從這裡下手,同樣可以把他的善根喚醒。所以佛門這個法無定法,大家可要去體會,不能聽了法無定法就「那到底要咋學?」用心領悟、依教奉行。從哪裡開發性德?孝親尊師。從對我們最有恩的人,我們去知恩、去報恩,人的性德慢慢就透出來了。

所以剛剛跟大家說了,這個老人家輕輕講了一句話:按照傳統,我們不給晚輩過壽,然後這老人家就回房去了。這老人家有修養,這老人家是恆順眾生,你們還是要過,好,那我先回去了。你們以前看電視劇,不管是古裝戲還是現代戲,你們有看過,比方說五六十歲的人在過生日,然後他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也在場,你們見過這種場面嗎?這怪怪的。就好像老師在,不能接受人家禮拜,父母都還在,我還祝壽?有一句話說,父母在不言老。今天你父母在你面前,「媽,我覺得我最近老了」。你當場有沒有覺得說錯話了?你假如不覺得說錯話,那太鈍了。

大家有沒有經驗?這句話剛出去,覺得自己說錯了,那這個有覺性。最嚴重的就是錯了不知道問題在哪,他怎麼生氣了?有什麼好生氣的?那就是完全體恤不到人心了。所以我們學佛,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有時候這種人情事理還得要柔軟,念念為他人著想,念念能考慮人家的感受。就好像跟老人家吃飯,不能吃太快,甚至於不能在老人面前把筷子放下,你把筷子一放下,他心裡說:「他們吃飽了,我會不會拖到他們的時間?」那你看他吃得不是很緊張嗎?所以這種人情事理,古代他就是在大家庭裡面慢慢慢慢就體會到了、學到了。所以菩薩四德,柔和質直攝生德,柔和,柔軟,質直是真誠,「怡吾色,柔吾聲」。所以真的要念念為他人想。

我們上一次談到老人家守這三個條件,而且提到,能傳法的條件首先要尊師重道。這個每個人都有,尊師重道是真心,真心每個人都有。因為講每一段話,我們都要是當機者的心態,這些教誨才能納在我們心田,不能老人家邊講我們邊起念頭:「我不行,那不可能是我」,那就受用不了了。所以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也是指導我們,記得成德當時候學佛,有一段話師父說:釋迦牟尼佛講的每一句都是我們這個世間做得到的,假如他老人家講完告訴你,你做不到,那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嗎?這樣的引導很重要,印象深刻,把這段話聽進去了,那佛經每一句話我們都是做得到的。因為這個態度建立了,就會想著怎麼做到,就不會去預設立場,就不會自己設障礙了。尊師重道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肯不肯而已。不為也,非不能也。

第二要清白,沒有被染污。我們看到這裡說,那我們沒機會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肯放下就清淨、就清白了。《了凡四訓》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其實都是看我們肯不肯。

第三是肯學、好學。其實我們冷靜去觀察,好學的人為什麼?他的動力在哪?一般的人他做什麼事情非常投入,那你還得看他的動機。所以看那看不到的東西,動機看不看得到?你得去深入觀察你才看得到。同樣工作很認真,有些人在行菩薩道,有些人在追名逐利。所以「君子與小人,就形跡觀,常易相混」,從他的行為你有時候分不出來,但是你假如能看到他的存心,那就像黑白一樣好判斷了。大家覺得《了凡四訓》重不重要?你看幫我們明理。請教大家,老和尚為什麼好學?他的動力在哪?我們效法了沒有?我們也可以好學,老人家那一種心境我們真發出來了,就好學了。

具備這三個條件,「老師會特別照顧你」,因為這個是肯承擔的人。你說特別照顧,這個是不是不平等?不平等當中有平等,平等當中有不平等,但是最重要是真心。因為緣有不同,從外相上看,他是應那個緣的深淺,你不能說他偏心。大家有沒有抱過怨,我媽偏心,對我弟比較好、對我姐比較好?這個假如不放下的話,真的跟著老師、跟著領導,常常也會說老師偏心、領導偏心。我們得從根上把這些習氣去掉,要成熟一點。要站在君親師的角度,這樣才會成熟,才不會斤斤計較。

我們真有這三個心境了,那善知識一生的行誼就給我們做榜樣、做模範,聽他說什麼,看他做什麼,每天都有悟處、都有感動,就會不知不覺覺得,這個慧命是他老人家救的,他老人家講經一輩子,我不好好學,怎麼良心對得起他?這個念師長恩就出來了。

好,今天時間已經超過了,謝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

——恭錄自:弘護人才扎根班(第十六集)

2020/10/4 檔名:18-068-0016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1年5月29日04:01: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