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法師主講 2020/9/26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8-068-0015
成德法師:尊敬的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這幾個禮拜一起在探討師父在二O一六年這一篇開示,將他跟李炳南老師修學十年的因緣和盤托出,來指導我們。印光祖師常常強調,「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有個同仁,他的母親七十多歲了,當時候有讓老人家學習師父這個「十年因緣」的開示,她很認真連續看了十幾遍,很恭敬的看。這位老人家剛好也姓孔,孔子的後代。然後十幾遍的時候,她突然浮現了李炳南老師送老人家去火車站的情景,就浮在她的眼前,她還描述了那個情境,確實是她的誠心感通,看到當時候的情境了。我們佛門也有這樣的例子,天台宗智者大師,他念《法華經》非常恭敬,後來他就念到入定,還參加了法華的法會,好像還聽了兩品經才出來。所以確實這個誠心是可以感通的。
尤其老和尚都說到,李炳南老師給他最重要的教誨就是「至誠感通」這四個字。我們的一念遍虛空法界,所以這一念誠心,就像《淨修捷要》第三十一拜,「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我們的一念遍虛空法界,這感應的是十方三世常住三寶,還有龍天護法的加持。我們有這個信心,相信這個真相,就會很有力量,從事弘護的工作就不會膽怯。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老人家是勸勉我們要多承擔,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很重要的,我們在弘護的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尤其提醒自己,誠心能感通,但我們要正念分明,都要用經教、師父上人教誨來做事、來講學,這樣就能把我們弘護的工作做好。所以不用怕能力不夠,多少能力我們就盡力去做,就是圓滿的。只要警覺性很高,不隨順煩惱習氣,就對了。當然還要善友為依,互相護念、互相提醒。
我們上一次是講了師父上人這段開示,講了第一段,我們接著來看下一段。老人家提到,「來到台灣後,雖然無依無靠,但很幸運,在我二十六歲的那一年認識了方東美先生,方老師為我講哲學概論、佛經哲學,把佛法介紹給我」。上一次還跟大家提到,老人家的法緣,他學佛的過程,以至於弘法的過程,很多的緣分都是很關鍵,缺一不可。比方說,就要方教授來把佛法介紹給師父,不然他不一定能夠接受,因為老人家最佩服方教授。因為先入為主,從小覺得佛法是宗教、是迷信,先入為主要轉變,那得要他很佩服的人才辦得到。回到我們身上,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有沒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情況?很可能有。那怎麼辦?那可能我們得做到讓他們很佩服,他這個先入為主才能夠轉變。所以每一個事情,它的一些原理原則拉到我們身上,其實都有學處。
而我們看方教授是一對一指導老和尚,包含章嘉大師也是,這麼殊勝的師生緣是結果,有果必有因。最近常跟大家提印祖有開示到,在理上不外心性,事上不出因果。印祖總結佛陀的教誨,這兩句話總結得很精闢,從理上講不會超出心性,從事上不出因果。這兩句話我們常常拿來觀照,會有很大的受用。我們說從理上講不離心性,心性就是真跟妄,我們是用真心還是用妄心,用真心,生活、工作、處世待人都是功德;用妄心,生煩惱,用妄心就迷惑、就造業,還得要受報,自跟他都沒有益處。妄心也是輪迴心,輪迴心又要造輪迴業。所以我們說觀心為要,這個不能馬虎。靈芝禪師說道:「用心皆名定業,能牽來報。」起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阿賴耶識裡面就有這個種子了。「能牽來報」,一定會有未來果報。「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這些話其實都在提醒我們,對於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要有高度的警覺性,不能隨便起妄念、起惡念,未來都要受報。
所以師父上人在(也是二O一六年)香港的清明祭祖法會,講了一個因果專題,給我們詮釋這個因果的影響力。還舉了一個目犍連尊者前世的例子,他被太太挑唆,然後居然要殺害他的父母。因為他父母都已經瞎了,然後就把他們要帶到外面傷害,結果就假裝有盜賊來了,就打他父母。在那一刻,他的父母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就趕快大聲的喊:「孩子,你趕快走,不用管我」,一下把他的良心給喚醒了。所以我們從這些故事也深刻體會,「人之初,性本善」。父母奮不顧身的慈愛把他良心喚醒了,他就跪下來懺悔。雖然他懺悔了,但是畢竟在那整個過程,老人家說了,半個小時,三十分鐘再乘以六十秒,這一千八百秒,可是每一秒我們算一千六百兆次的念頭,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彈五次的話是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還要乘以一千八百,那有多少個念頭?但是每個念頭都是一個種子。所以他到地獄很長的時間,又到餓鬼道、畜生道,後來轉生為人,五百世都是被打到整個骨頭粉碎而死。你看半個小時的時間,招感來的果報是這樣。所以老人家也是非常善巧,用《菩薩處胎經》這個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讓我們來警覺,決定不能小看念頭的力量。所以靈芝禪師講的:「用心皆名定業,能牽來報,縱懺不亡」,縱使懺悔它也不會消失掉,它可以化小,但是它因已經種下去了,因緣成熟它還是要結果。「以此自量」,以這個真相來考慮,我們就不能輕易動,連念頭都不能輕易動。
顏回是孔子最認可的學生,顏回問仁,孔子回答什麼?「克己復禮為仁。」顏回很好學,他進一步說具體怎麼做,「請問其目」。大家看孔子的弟子跟他老人家的互動,是不是我們的學處?我們看這弟子都會,那具體我從哪裡下手?這個道理講了,理事圓融,有理,事相我該怎麼做?就像老和尚問章嘉大師,他知道佛法很好,要怎麼樣很快的可以深入?章嘉大師回答師父上人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師父接著問什麼?「從哪裡下手?」這個跟顏回問的請問其目,意思就是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告訴師父,從布施下手。
所以諸位同修,師父上人跟章嘉大師這個對話我們都聽過,跟我們有沒有關係?我們有沒有更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就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看得破是明理、是解,放得下是功夫、是行;看得破是知過,放得下是改過;看得破是觀,放得下是止,止觀兩個字就包含一切佛法。所以這些高僧大德他們都是入境界的,六個字就含攝一切佛法。師父很善學,說那我具體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說布施。
我們聽完這一段再回到自己身上的受用,我們現在還有沒有捨不得的東西?要練布施。還有沒有哪個東西太捨不得了,不願意送別人,這個就有罩門。所以什麼都放得下、都能捨,這樣阿彌陀佛隨時來接都能走。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有一個同修喜歡吃水果,有提過吧?你看他念佛念得很好,結果在那個境界當中,就一盤水果出現了,佛相都不見了。所以娑婆有一愛之不輕,臨終被此愛所牽。大家一聽到臨終,不能起一個念頭說,那三十年以後、四十年以後,不一定,「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所以師父指導我們每一天當最後一天,每一天上床,這個算是假死,就躺過去了,都是一個練無常的境緣,要這樣去提醒自己,可能這一睡過去就沒起來了,那得什麼都放得下才好。再來,每一天是最後一天,什麼沒有做會遺憾,當下就要趕快去做,不能等明天。前一陣子有個同修,他也生病很重,他對他太太一直不好,後來去給他太太懺悔,後來走得挺好的,他懺悔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往生大分兩種人:一個積功累德,圓滿;一種就是靠懺悔的力量。其實最重要的,人懺悔,那個真心會透出來,所以它力量大。
所以靈芝大師說到的:「用心皆名定業,能牽來報,縱懺不亡。以此自量,何容輕動。」所以不能亂動念頭。所以顏回是問的從哪裡下手,孔子指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個動用佛家講不能亂動妄念、惡念、邪念。等於也是提醒我們,看什麼、聽什麼、說什麼,會讓我們受染污的,那都不能去接觸。所以《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這是自受用,得從清淨下功夫,心淨佛土淨,不能染污。保護好自己的清淨心,這個就是自愛,真正自愛。所以師父上人說他幾十年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就是不去染污,這個很重要。
比方說現在打開電視,假如是新聞,那現在報導很多都負面的也會報導。其實這個媒體的原則應該是隱惡揚善,這樣大家接觸是增長善根。包含以前的藝人,他們所演的都是忠孝節義。我們說每個行業都有它的道,醫學界醫道,教育界師道,為人領導、當官的人要有君道;同樣的,古代演藝圈的人也有他的規矩,你不能演不好的東西,但是現在這些道在各行各業傳承得不足了。所以為什麼師父一直強調「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說到這一點,我們馬來西亞的同修要很感謝政府,感覺馬來西亞的媒體還是比較乾淨的。你們都沒什麼反應,我不知道我的判斷對不對。因為這個畢竟是有宗教信仰的國家,他倫理道德這些還是守得比較好。所以我們是從政者,我們就要懂得保護人民的清淨心、善心,這是責任,叫父母官,父母當然要愛護子民。很多地區現在變成商業掛帥,只要能賺錢就好了。所以這些都是偏離了正道,一偏離道,《左傳》說「棄常則妖興」,棄了常道,很多怪現象就出現了。
所以講到這裡,以後大家假如遇到電視台、傳播媒體找你去跟他們講講傳統文化,大家去不去?你們都沒反應?比方老和尚說,現在有兩種人可以救世界,一個是國家領導人,其實他只要,比方說他是一方首長,媒體是他可以要求的,這個力量影響都很大,這第一種人;第二種人,媒體負責人。不知道大家聽到老人家這段話內心生起的是什麼念頭,會不會想,這兩種人我都不是,所以這句話跟我沒關係了。有沒有想一想,你身邊有沒有當官的,有沒有在媒體工作的?你說有,可是他又不是媒體的老闆,他在那個領域他不會去造緣?慢慢影響他的老闆。
我們佛門常說要造緣,緣分是可以經營的。比方說我們一聽到佛不度無緣之人,大家想,無緣之人,那個人沒緣,度不了。那沒緣可以造緣嘛,所以佛是沒善根給他種善根。佛不度無緣之人,是不能強求,但是面對無緣的人,也要「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趕緊跟他結善緣。所以師父指導我們,你在你的汽車後面貼一個「南無阿彌陀佛」,你今天開車出去跟多少人結緣,他停在你後面,那個字他就看一遍,心裡就默念一遍,一歷眼根,他自己心裡又默念,那就變成他的道種了。所以我們的心態,往往在一接觸東西的時候容易觀察出來。所以能救世界是這兩種人,我假如有認識的,那我應該怎麼去造這個緣?我真的這兩個領域的人我一個都沒認識,那你也可以發願,假如過去生跟我有緣的,這個緣分也能夠現前,我好好去經營、去促成。我們不去攀,但是我們真有了,我們應該盡力去做。所以這個緣分是可以慢慢去經營的,我們不攀緣,但是還是很珍惜,然後透過自己的心來經營這個緣。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善用心,這些善的緣都會出現。我們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師父講的這些開示都很精闢,都跟我有關係,我雖然沒有去攀緣,但是這些事我覺得有緣我會盡力去做。有這樣的心境,佛菩薩加持得上,佛菩薩才好派任務給我們。
靈芝禪師說的:「能牽來報,縱懺不亡。以此自量,何容輕動,識心之士,豈不畏乎。」就是我們現在看懂心的作用了,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我們必須提起對一個念頭、一言一行的敬畏之心。這個就像《太上感應篇》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都是我們的身口意去感召來的,沒有一定的門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以靈芝禪師這一句話,也讓我們對念頭、對因果產生敬畏的心。
所以印祖講理上不外心性,就真跟妄,這個提醒我們,我們隨時都要用真心,要善用其心,那這樣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處事待人接物都是功德。舉個例子,大家去爬山,你要爬山的時候,往上看,「還要爬那麼高!」這個是妄心,這是抱怨的種子。假如你要爬了,你跨上去,「見昇高路」,你往上坡爬,「見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就是你在爬山往上爬的時候,你的心量就是當願眾生統統都出三界六道輪迴,要跨出去,永出三界,心不要膽怯、不要懦弱,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所以你看爬山是不是修行?你看他善用心,爬山的時候心量都是包太虛,當願眾生都一起出輪迴。有上坡就有下坡,下坡的時候,「當願眾生,其心謙下」,能夠謙卑低下,「長佛善根」,一謙卑就是五十三參,他善根福德都會增長。這個是在《華嚴經.淨行品》,它整品都是菩薩穿衣也是功德、也是修行,吃飯也是,生活的種種情境都是,因為他善用心,他用真心。所以師父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他說道:「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那其實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應酬是功德,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功德。但是假如用的是妄心,生活是造業、工作是造業、應酬是造業,處事待人接物都是造業。所以差很多,聖狂在一念之間。
所以印祖這些話我們都要放在心上,從事上不出因果,那我們就會深信因果,不怨天、不尤人;再來,也不會羨慕人,因為都是因果,他是如是因才有如是果,那有什麼好羨慕的?更重要是什麼?我們修好的因,我自然能感那個果。我們也不會去羨慕師父運氣好好,世間沒有運氣的,都是修來的,都是自求多福的,都是感應來的。所以老人家遇到三位好老師,都是他的恭敬心感召的,恭恭敬敬寫了一封信給方教授,方教授才約他到家裡來見面。成德在想,其實約來以前就已經應該是決定要教這個學生,因為方教授閱人無數,他可能看到這封信就看到這個學生的恭敬了。
方教授把佛法介紹給師父上人,「又受到章嘉大師的教誨,我的人生才有一個目標、才有一個方向,目標是大乘佛法,方向是學習經典」。這個目標、方向很重要,「勸發菩提心文」說的發心為首、立願居先,你有個方向、目標,你走的每一步才會往這個方向、目標去走;目標不明確,有可能是背道而馳,反方向了。當然老人家的目標、方向是因為他學了佛法,佛法是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那我們也要思考,我們現在自己的人生有沒有目標、有沒有方向?相信大家都是有的。師父說的,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所以這個方向、目標很確定。師父上人這裡是講到他的目標是大乘佛法,方向是學習經典,因為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有智慧才幫得了人。佛門強調,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我們都想幫親人、朋友、有緣的人,大家都有這個心,才會在淨宗學會相聚,才會在這些弘揚文化的團隊相聚,這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但我們有利人的心,佛門這句話對我們的提醒就很重要,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不可能。「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所以自己深入經藏,然後能夠智慧增長,這是幫人的前提。所以徐醒民老師講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明明德是自覺,親民是覺他。用什麼去覺他?是用明明德去親民,比方說我們勸別人放下貪瞋痴,那一定是我們用我們調伏貪瞋痴的領悟、心得去供養他,這個才能攝受他,因為你是娓娓道來,下過真實的功夫。所以我們要利人必須先自利,尤其是恢復自己的智慧,那就要深入經典、學習經典。不是說弘法的人才要學習經典,護法的人一樣。你想要去幫助身邊的人,你一定要深入經藏,一經通一切經通。
「我好像研究經教的時間比較少。」其實我們在工作當中、甚至是照顧家庭當中,都是用經教來思惟,那當下有沒有在薰習?比方我們在廚房煮飯,都是用禮敬諸佛、廣修供養的心在那裡煮,邊煮還邊念佛,你看行中有解吧。你的孩子還小,你在那裡引導他,可是你每一次引導他,想到的都是儒釋道的教誨,那我們有沒有在正思惟?有沒有在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又沒有規定說要對很多聽眾才是講經說法,對一個孩子你是真誠心,那個講經說法的功夫也能練出來。所以現在假如一心一意把她的孩子教好的人,等她的孩子十來歲了,很懂事、獨立了,她很可能就是一個很好弘揚女德、弘揚文化的老師,甚至於是不用等到她孩子十幾歲了,她偶爾就可以出來把一些心得、領悟供養供養。但是主伴要圓融,她主還是家庭主婦,還是把家裡的角色要扮演好,妳不能一講課受歡迎了,統統跑去講課,敦倫盡分忘記了,那就陷在名聞利養裡面去了。所以修學能不能得力、提升,就在安住當下,安在我當下的本分,安在我人生的這些因緣際遇。人很難安在自己當下的緣分,他會產生攀比,我假如不結婚就好了,我假如能像他那樣就好了,然後自己的心常常都在這些不平當中、比較當中、煩惱當中。能夠安住的,他就隨緣消舊業,隨緣修忍辱,隨事發菩提心。在人生際遇當中,我經歷這個苦,可能跟我有同樣人生際遇的人還很多,我得過這個關,以後就能夠幫助這些跟我有同樣際遇的人。大家要了解,你發的是真心,你真的過關了,觀世音菩薩會派很多人來給你協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我們真有能力了,有真實功夫了,一些緣分會來找我們。
師父接著說:「三年後章嘉大師圓寂了,我對佛法生起信心,認為這一門值得一生去修學。」我們看到師父說我對佛法生起信心,這個不是一時激動,而且是隨時隨地不懷疑,都有信心。而我們對佛法的信心,表現在佛法講的我們不懷疑,那我們會遇事生煩惱,就是對佛法教的沒有完全信。比方大家深不深信因果?那佛法事上不離因果,不出因果兩個字。那既然都是因果,應該逆來順受,怎麼還有抱怨?那還是不信因果。所以遇到境界還會生煩惱,我們對佛法教的其實還沒有達到都信。其實我們比較容易信誰?還是比較容易信自己的習慣,慣性思惟。
所以李炳南老師很有智慧,老和尚出家了,兩年後受具足戒,去拜老師、去謝老師,李炳老他還出來外面。師父上人看到李炳老,遠遠的,李炳南老師就:「你要信佛!」指著他,你要信佛。師父說當時候都愣住了,心裡想,我都學佛這麼多年了,而且我還出家,還受具足戒了,怎麼老師還叫我要信佛?那個機會點抓得非常好,終身難忘。結果李炳南老師牽著師父的手,讓他坐下來,好好給他講:很多名山寶剎方丈住持一生都不一定能信佛。這個信不是一時激動在嘴巴上講,是我們遇到境界能不能提起佛法的教誨,你相信它,你就會用它來思惟、用它來處理事情。所以我們可以有一個觀照,只要有煩惱了,就是不夠信佛,趕緊調整一下,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我們很多煩惱都是不相信自己,一懷疑自己就氣餒,有時候就兵敗如山倒。所以這個時候就還是要趕緊念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正念能提得起來就好了,沒事了,邪念就污染不上。
其實我們冷靜去觀察,世間覺得晴天霹靂過不去的事,其實就是個念頭而已,沒那麼複雜。但是為什麼他這麼痛苦?因為剛好碰到他最不能忍受的事。他最不能忍受,其實還是他最執著的那個點出現了。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怎麼樣,那就還有個罩門。而且告訴大家,我們發願要弘護正法,來考試一定要考那個最嚴重的,最不能放下的,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音增)益其所不能」,他還有放不下的,就還有做不了的,得把這個突破了。比方說我們還有很不能忍受的,突然你弘護正法幹到一半,這個罩門出現了,然後過不去,搞得人仰馬翻,那咋辦?所以佛菩薩有智慧,他要安排我們去做事,他看得很遠,得先把我們這個罩門考一考,看我們能不能練成金鐘罩、鐵布衫,怎麼打、怎麼考都如如不動,這樣去弘護正法,佛菩薩就不用再操心了。所以今天假如你遇到我最不能忍受的事,你不要生氣,你反而要告訴自己,老天爺瞧得起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就是老天爺瞧得起我。你看換個念頭,轉個念就過去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障礙也不在外,在念頭。
所以師父這裡講,對佛法生起信心,認為這一門值得一生去修學,「所以我就把工作辭掉,專門學佛」。這裡也看到,老人家他人生懂得取捨。所以人生的智慧表現在哪?其中就是表現在取捨。人生的輕重緩急在哪裡?有沒有看清楚人生的意義在哪?曾經有跟大家提過,有一位法師夢參長老,好像是虛雲老和尚的侍者,他有講到,人生假如先把最後一刻看清楚,再來經營人生,那感覺不一樣了。這個是用智慧來觀察人生,看那最後一刻,雙手、雙腳一攤,真是萬般將不去,什麼都帶不走,尤其什麼?身體都帶不走,身外之物更不用說了。看清楚這一點的人,對世間就不會有去貪求了,還要貪求古董嗎?還要貪求豪車嗎?這些東西都帶不走。我是舉例,假如你們家裡覺得買一台車子很高級的比較安全,你家裡的人他們的考量也都不是說是為了去炫富的,你可這個時候不要持反對意見,說成德法師說不能買豪車。所以大家聽了之後不要出現執著點,要領會那個意思,得要理解人家的考量。我那天遇到一對父母給孩子買車,他的考量就是安全性,而且有一些車子雖然確實是貴,但是它品質非常好,所以這個都要就事論事。
所以看清楚了什麼都帶不走,不會去苦苦追求。再來要思考,什麼是留得下來的?所以經典開我們的智慧眼,「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三字經》說:「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你要把經典倫理、道德、因果這些教誨傳承給你的孩子,這個家道才能長長久久傳下去。而這個《三字經》是宋朝的經典,那個時候的社會風氣也已經在提醒,大部分的為人父母者留什麼給孩子?錢。所以「惑道者眾,悟道者少」。所以格言說的:「勿以嗜欲殺身」,一些不好的習慣,熬夜這些不好的習慣傷害身體;「勿以財貨殺子孫」,你留一大堆錢財,結果造成他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執,不是害了他們?古人這些句子都有人生的智慧哲理。所以留得下來的是家道,留得下來是陰德。你看孔子他的功德太大了,他子孫二千五百多年之後都受到他的庇蔭,這是我們應該效法的。
大家看老人家他取捨,他把工作辭掉專門學佛。佛《遺教經》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愈專注愈好。當然每個人他的情況、他家庭的情形種種不一樣,但是我們已經明白了宇宙人生這些道理,我們就不再搞輪迴業,我們就不再為這些世間沒有意義的事在那裡蹉跎光陰。以至於我們縱使家庭、工作有我們的責任,我們都是在敦倫盡分,我們都是在行菩薩道,那這樣也是專門學佛,在各行各業行菩薩道。所以我們要把這個精神抓住,不是說這段話看完大家就去辭職。所以大家都要圓融的去理解,因為就有一個人跑去找師父,說:「師父,我工作也辭掉了,我家裡妻小我也都放下了」,然後就跑到師父面前:「我全部都放下了,接下來要怎麼樣?」師父說:「我叫你心上放下,沒叫你事上放下。」事上沒有障礙的。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枉。所以大乘佛法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來領悟。
接著,「朱鏡宙老居士介紹我認識懺雲法師,懺雲法師在埔里住茅蓬,我跟他住了半年,懺雲法師說我是個講經的材料,勸我發心講經」。師父很尊重長者,所以這些長者都特別照顧他,你看朱鏡宙老居士也都是師父爺爺輩的長輩。我們看到懺雲法師功德很大,他勸請老人家發心講經。諸位同修,你們有沒有曾經觀察哪一位同修很適合弘護正法,然後你勸請他出來做?為我們佛門舉薦弘護人才也是我們的本分,是不是?所以敦倫盡分不簡單,你為一個單位,你要幫忙推薦人才,甚至你要幫忙培養人才、帶人才,不是說我自己的事幹完就沒事,這個都要很有責任感,這個心量要大。甚至要考慮得遠,當我不能做了,我得推薦甚至培養出幾個能做我工作的人,這個是真正盡忠。五倫關係裡面有個君臣關係,其實我們都是臣。成德在英國漢學院,老和尚是我們的領導,勝妙法師是我的領導,我就有我為人臣的本分要去盡。跟諸位同修交流,那我們方會長、顏會長他們是校長,他們辦學,成德是教員,也要常常請示他們、請教他們,這些上課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都有他角色的應對本分在裡面。所以敦倫盡分對我們在家修學很重要,當然出家也是一樣的。李炳南老師有兩句話:「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等於李老把敦倫盡分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敦倫盡分好,積功累德;敦倫盡分我們沒有好好做,也會造業,不說別的,鐵定會讓領導多操心。明明我們來弘護正法是來幫忙的,結果變成得操我們的心,那就情何以堪。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讓父母放心、讓領導放心的子弟。
懺雲法師就進一步勸師父,「講經去跟誰學?最好就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李老居士正好那個時候在台中開了一個經學班,專門訓練講經的學生。所以我離開茅蓬去台中親近李老師,和老師的緣就是這麼結下來的。」就介紹了一下去見李老的緣分。
接著這一段是「首重師承」。「到台中那年我三十一歲,李老師七十歲。跟老師見面,老師就跟我約法三章:第一條,你到我這裡來,依我為師,從今天起,一切法師、居士大德們講經說法不准聽;第二條,從今天起,你想看的書……都要經過我同意,包括經書,我沒有同意不准看;第三條,你過去所學的」,包含跟方教授、跟章嘉大師學的,「我一概不承認,統統作廢,從今天起,一切都從頭學起」。這是三個條件,「你能夠接受,你就留在這個地方好好學習;不能接受,你就另請高明。我想了二、三分鐘,接受了。因為老師這些話,乍聽起來好像很跋扈……但是我知道,李老師是個真善知識,答應他了。」因為李老也是朱鏡宙老居士、懺雲法師推薦的;再來,老人家師父上人也是很會看人。所以我們要看懂善知識。師父上人還推薦了幾個人去親近李炳南老師,但是都沒有留下來,所以要看懂真善知識,真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炳南老師最後告訴他,「有期限,多久?五年,五年一定要遵守。他老人家說,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後我介紹一個老師給你,你好好跟他去學,那是誰?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往生了,印光大師的書,《文鈔》在。」
這一段大家看完有沒有什麼體悟?可以談一談。首先要跟顏居士道歉一下,好像上一次妳有舉手,我都沒有發現,阿彌陀佛。這一段大家有沒有一些感悟,或者一些心得要分享?沒關係,順著來,大家有感悟都可以互相探討一下。
我們這個時代,會無形當中形成一個心態,我自己是這麼感覺的,可能你們沒有,感覺我在成長過程,會覺得我們這個時代最進步,以前好像比不上我們。後來遇到師父,我覺得我以前這個想法是很嚴重的錯誤。但是雖然知道錯誤了,可是畢竟它已經不知不覺形成了這種認知,好像都覺得好多東西會不會落伍了?所以師父上人有一次在香港參加企業家論壇,那個主持人就問師父上人說:「傳統文化有沒有糟粕?」師父說:「有。」我當時候坐在第一排,我都傻了,我說師父怎麼說有?所以老人家說法是無礙,他那個幽默裡面他有智慧的,他說:「有,因為他們不懂,就說有糟粕,看不懂,所以就說有糟粕。」因為老人家這麼一講,我看在座的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而且進一步要把一個道理闡述,老人家接著說:「假如有糟粕,這幾千年我們的祖先早就把它拿下來了,不會留在經典裡面,所以還輪不到我們去說它有糟粕。」而且師父又強調,我們祖先的心比我們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以前的人真的欲望少,清心寡欲;我們欲望一重,欲令智迷,利令智昏。為什麼覺得它是糟粕?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深意在哪裡。古人他在判斷事情,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在看起來好像不是很歡喜,可是影響的是後世的人。
你看現在這個環境問題,假如我們現在的人不好好檢討、改善我們自己,那我們後世的子孫他們就遭殃了,這個都要考慮長遠的。師父講經的時候說的,他不能看一百年不能做宰相,因為他下的決定會殃及後面的人。所以師父這一段話修正我自己這種態度,就對祖先要恭敬、要信任,進一步也要去了解祖先的深意在哪裡。你看祖先他也在整個歷史當中他都會去調整的,比方說商朝,夏商周,商朝喪禮之後慰問喪者家屬,什麼時候慰問?是這個亡者埋葬了,就在墓地慰問家屬。周朝呢?周朝是喪禮結束之後,這個亡者的家屬回到家,到他們家裡去慰問家屬。學生就問孔子:「夫子,商朝跟周朝的做法不一樣,您老人家怎麼看?」孔子就講了,說他還是比較認同周朝,因為失去至親的家屬在什麼時候會比較悲痛?是埋葬完比較悲痛,還是回到家裡的時候比較悲痛?你還在喪禮的時候,他一直在辦事,在料理這些後事,他的心都還繫在這些事情當中;可是等他回到家裡,事已經辦完了,結果一回到那個熟悉的環境,可能看到那個椅子,可能看到那個餐具、看到那個物品,就會想到誰?想到亡者,這個時候是特別容易睹物思情。所以周朝他就修改,就是都辦完喪事了去慰問家屬,是回到他的家去慰問,他睹物思情的時候,特別需要人家安慰。所以你看兩個朝代的做法有調整,我們就感覺這個禮特別它有人情味在裡面。所以我們古人這些制度,它也是一直在修正,因時因地在調整。所以都是有歷朝歷代這些聖賢人在把關,所以還能夠留那麼久的,都是精華才會在經典裡面。
當然現在世間有很多的人會說,你看傳統文化裡面有裹小腳,有什麼做法,重男輕女。你具體給他講出來,那些都不是經典裡的東西。我們看《群書治要》裡面講:「妻也者,親之主也。」所以有一句話叫家庭主婦,這個是有經典依據的。你們有聽過家庭主夫嗎?那為什麼古人說妻子是一個家最重要的,主,最關鍵、最重要的人?因為這個家興不興旺就看這個女子的德。所以怎麼可以不尊重自己的太太?這個好像是在《孔子家語》裡面的。裹小腳那個都不是經典的。所以人面對一些他覺得不對的,統統都推到傳統文化來,這個實在是很冤枉。老人家提到的,古人智慧比我們高,所以我們進一步了解古人這些考慮,那個恭敬心自然就增長了,所以反而是愈學,我們會愈佩服我們的祖先。
師父說了,這三個條件是不是李炳南老師規定的?不是,它是祖祖相傳的。請教大家,為什麼要定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對學習有什麼重要性?這個就是我們要去真正認清楚這些傳承下來的方法,它的智慧在哪、它的深遠意義在哪?你了解了,你就肯去依教奉行了。就好像佛為什麼要講四十九年的經?他講、講,講到我們明白了,肯去做了。但師父善根厚,李炳南老師沒有跟他講這三個條件為什麼要這樣定,他老人家就願意守了,這個善根更厚。就像鍋漏匠,諦閑老法師叫他,你就念阿彌陀佛,他說好,他就念了,他也沒有說,為什麼要念?念了有什麼好處?到底要念多久?我念了沒什麼作用怎麼辦?沒這麼多念頭,單純,可能他們的信念就是,我認你做師父了,你咋說我咋幹,比較簡單。大家想一想,這三個條件意義在哪?大家有沒有思惟過這個問題?大家有想到的可以表達,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我們請黃居士。
黃居士:阿彌陀佛,尊敬的德師父,早安吉祥!
成德法師:謝謝,阿彌陀佛。
黃居士:諸位同學早安吉祥!學生在這週裡邊聽了「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德師父問了這三個問題,就是說第一要守,其他的居士大德講的經都不准聽;第二,沒有雪公太老師批准的經書都不准看;從那天起,一切所學的都不承認。就是老師給我們守這三個條件,就是我們跟定一個老師,這是學生的理解,跟定一個老師,什麼都不想,就是跟著老師,老師說什麼就做什麼,就一直這樣子做下去的話,做到最後就會知道說……因為如果是說去聽了好幾個老師的話,其實這邊聽聽、那邊聽聽,那個思路會不清,然後會一直在想;如果是跟定一個老師,就什麼都不想,老師說什麼就做什麼,老師說聽什麼就聽什麼,那心清淨,心清淨了以後那個感應和思路會比較清楚。這個是學生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一個學習的整個過程,就是一直以來都沒有離開過師父老人家和成德師父,以前我們蔡老師到現在成德師父,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兩個老師,其他的都沒有聽。所以老師說什麼、師父上人說什麼,回到家裡就做什麼,所以在這十年過來,跟以往十年前都不一樣,就是自己的感受清淨,然後沒有那麼多煩惱,然後也看得到效果,因為一門深入,做老師講的東西,就是這樣而已。感恩德師父。
成德法師:好,謝謝黃居士。她自己有所體會,我們佛門講信解行,去行自己會有體證、有領悟。
我們再請林居士。
林居士:阿彌陀佛,法師、各位師兄,大家下午好。學生看到這一段的體會就是說,其實學生覺得李炳南老師之前應該知道淨空老法師這個人了,應該知道多少的,見面就是說可能也知道他是一個可造之才,所以他就以師承的方法,先提出這三個條件。學生的體會就是說,這三個其實不僅對當時的淨空法師有很大的幫助,其實對我們目前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就是剛才黃師兄所講的,我們現在如果跟這個老師學,就跟著他的方法。因為每個老師,不是說其他的老師講得不對,但是只是說其他的老師講法可能不太一樣,用的那些字眼也許也不一樣,他們那種心態也許不一樣。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老師到底他們有沒有真正修行。因為我們學習我們要跟對老師,這個老師應該是一個真正落實教誨的人,如果我們連對方的這些不清楚的話,我們可能會走錯路。所以學生認為,人要認識一個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學生現在的目前情況也是像黃居士一樣。其他的話,因為學生的朋友多,有些是南傳的,有些是北傳的,常常會有介紹各種各樣那些講座,學生都沒有參與,因為學生覺得絕對這條路是這樣走的。在念佛法門本身老實說,學生也沒有聽其他法師講,就這樣跟著老法師和成德法師的這條線路走,學生覺得比較安全、比較可靠。所以覺得這三個條件對學生也非常重要,所以就這樣修行下去。謝謝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林居士。提到《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的重點,「從明師受戒」,這是明白的明,所以我們是都要依止老和尚的教誨。成德講得跟老人家不同,你們一定要護念我,不然我這個因果就背大了,我們一起跟著老人家學習。而且剛剛林居士講的,你聽其他的老師講,有時候他遣詞用句不一樣,可是我們容易分別它了,那不是到時候自己也亂了嗎?
我們請韓老師。
韓老師:早安吉祥,各位同學下午好。
成德法師:您好。
韓老師:法師好。針對這點,學生看到的是信任,對老師是絕對的信任。當一個學生對老師是絕對的信任的時候,老師說的東西他才能夠真的吸收,他才能夠真的做到。如果他不能夠信任的話,老師說一個,他就懷疑一點,再選擇一點,其實那是耽誤自己,也可能會誤導別人,還有辜負老師的教導。在當初,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是很慶幸的,無意中就走入了這個師承。後來想回來是很慶幸,因為當初很渴望要學習的時候,是想到說我要學習,但是不要去學那種要繳費有文憑的,要畢業,拿了文憑就學完那種,是想到我要去學那種是不需要畢業,永遠學不完的東西,也不需要說有一個名堂的,就是純粹想要去學,但是學什麼不知道的。
因緣巧合之下,就到了中心學習。那個時候也是面對一些困境,剛好看的書都是成德法師當初蔡老師講的課,剛好一連串都是看這些書,《幸福人生講座》、《小故事大智慧》、《人生不能等待的兩件事》,就是發現看了這些書之後,整個人就開闊了,跟以往看的種種的書是不一樣的。一直到現在,看的書都是跟著老法師的書去看,蔡老師的書,自己會覺得很踏實,不怕說我看了這個人的書會不會自己學偏了不知道,或者是自己的思惟被污染自己也不懂。可是跟著這個師承去學,跟著老師去學,老師說你看這本就看這本,你學這個就看這個,會很安心,就像剛才師兄分享到的很安全,就是確保你就是在那個正道上。而且會很專注,不會說那個心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東西都很多想學,不會,就是很專注,就這一篇,所以就會收到剛才黃老師說的那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效果,真的是有得到。學生的分享到這裡,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韓老師。我們剛剛強調這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從明師受戒,因為他是修學的過來人,他所教導的都是會依照經典來教。那我們看世間有一些書籍,很可能是他個人的看法,就是人還沒有到修學成就,他還是會用他的分別跟執著,那他假如用他的分別執著,我們又分別不出來,就被他的分別執著影響了。我最近也遇到不少,他們去學一些東西,然後就說,我這些行為、我這些煩惱就是因為家裡造成的,結果就變成怨父母了,而且現在學這個的還很多。你說統統也好心要去學習,怎麼都學到……這些本身他的理論就已經是偏頗的,所以師長老人家說這個時代是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
當然我們學習的一種發心很重要,比方韓老師應該是希望為這個教育盡一點心力,這個就會感召同樣相應的因緣。成德那時候接受到老人家的經教,就是我們也辦了課程,自己也去參加一些課程,費用都很貴。我記得是二十四年前,二十四、五年前,時間好快,都感覺好像不久以前,都已經是二十多年前,我們當時候還辦課程,我就是去教育訓練機構了,什麼潛能開發那些課程,我們都有辦。當時候辦三天,多少錢?台幣五萬五,邀請了一個美國的催眠師來上課。那個費用很高,有一些學員來上課,都是刷卡,刷完卡其實對他家庭都有負擔。然後我看他們上完好像效果也不顯著,我就覺得這個錢有點賺不下去了,不然我是top sales(按:銷售精英)。所以我感覺人生有時候會有一些情境,就是面臨你良心的抉擇,假如你沒有隨順名利,你的良心還把持住,就會有好的機緣出現了。我那時候就覺得這個還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人的問題,到底什麼才能解決?這個錢我也賺不下去了。就在那個時刻,就有人送老法師的錄音帶,那時候還沒有光碟,錄音帶給我聽了,然後跟老人家學習的緣分就接上了。後來才知道,不止不用交錢,連書、錄音帶都是免費的,所以這個才展現佛菩薩的慈悲。那老人家也都是效法釋迦牟尼佛,佛陀怎麼做,他老人家就跟著怎麼做。所以我們有利眾的心,希望為教育界做一些事,都會起感應的。
剛剛韓老師還講了一個特別核心的,就是你要信任老師,你對他百分之百信任,你跟他學。我們佛門,比方說諦閑老法師,天台宗的祖師,當時候有一個人來求教,應該大家聽過那個公案,一個是去參禪、一個是鍋漏匠。諦閑老法師看他的因緣是喜歡參禪,他就介紹去禪宗道場,很快的他就升到首座和尚了。都會看他的因緣,他的因緣在哪,他比較信任誰,他就推薦他到那個因緣。這些大善知識不會說一定要跟我學,他會看因緣,他不會勉強因緣。所以這個信任是個關鍵。
我們再請吳居士。
吳居士:成德法師好,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你好。
吳居士:學生時常在聽經的時候有聽到老法師說,一位老師一個方向,如果兩個老師就兩個方向,就變成三岔路口,如果三個老師就三個方向,就變成十字街頭。所以我們還是老實聽話一點,跟一位老師就好了,這一生一定會成就。謝謝,學生的分享就到此為止,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吳居士,他一發言就丹田很有力。因為他是做有機農耕的,都是做無畏布施,所以他身體狀況應該挺好的。所以都是因果,都不離因果。他提到的這個很重要,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岔路,四個老師就十字街頭。所以開的第一個條件其實就是最核心的,你相信誰就跟誰學,兩個老師不就兩條路了,你怎麼走?
我們再請吳居士。
吳居士:阿彌陀佛,法師好,各位同學、老師好。學生覺得這三條戒律是讓老法師那個心定下來,因為一個老師能夠知道學生學什麼,他不被外界的污染,他的心才能完全定下來,因為心定才能一門深入,然後才能夠專。這個跟章嘉大師教導老法師的方法有點相似,因為章嘉大師也是讓老法師定下來,他才跟老法師講話,然後每次送老法師出門口的時候,他都會告訴老法師「戒律很重要」。這個是學生所領悟到的,阿彌陀佛,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吳居士,他這個領會也是很可貴。就是心定,這個法才能夠入心;心浮動,這個法就不容易入我們的心。而且還提到,章嘉大師送師父都說「戒律很重要」,而且戒律不只是我們想的這個五戒、菩薩戒而已,戒律當中最重要的是孝親尊師,是聽老師的教誡。所以從明師受戒,那個戒不單是指五戒這些戒律而已,他主要的是你要聽老師的話。因為這個態度一提起來,他在任何情境,「我不能違背老師的教誨」,這個力量就很大了。
就像子路,他跟著孔子學習,他在臨終的時候,剛好是因為衛國發生內亂,他又重義氣,他就趕回去了。孔子其實在好幾年前他就已經講了,子路可能死的時候會比較慘烈,因為他性情比較重義氣,又在那種春秋比較戰亂的時代。所以他在衛國當官,衛國一內亂,他奮不顧身就去救人,結果就被人家殺害了。他臨死以前,他還記得老師說帽子隨時都要戴正,所以他臨死前都還調整好自己的帽子。他已經是面臨生死關頭了,他的念頭都是不能忘記老師教誨。所以這些學生有成就,就是這個態度。
另外一個學生高柴,也是在衛國當官,但是他就沒有犧牲掉,他就離開衛國了。他從衛國出來,子路反而從外面回去了。所以不要做無謂的犧牲,這個是高柴做得比較妥當。高柴也很老實,結果他逃啊逃啊就遇到了一個人,結果那個人曾經犯罪,然後被判刑把腳切掉,而且是他負責的,他下的這個指令。結果他一看到他,本來想他可能會報復我,結果那個人居然帶著他去避難,就讓他可以出城。就帶他到一個小洞,他說,「你鑽出去,就可以安全了」。結果你看他在生命關頭,這個高柴說:「君子不遂」,君子不能爬洞,有失威儀。結果那個人又找了一個地方,那個牆比較破損了,從那裡爬出去應該可以逃生了。結果這個高柴又說:「君子不踰」,君子不可以爬牆,有失威儀。後來那個人沒辦法了,把他帶到一個房間裡面,安全了。後來高柴就問那個人,我最後下的指令把你的腳切掉了,你怎麼還救我?那個人說了:「大人,你已經在整個判案過程盡力幫我能夠減罪了,實在沒辦法減了你才下這個指令,而且你在下這個指令的時候,我看到你是很難過的,所以你是有仁慈之心。」所以你看這個高柴,他雖然是在執行這個法律,但是他用的是仁慈心,還是感動了這些服刑的人。但是他在那個時候也沒有變通。這些孔子的弟子很難得的地方,就是他們面臨生死關頭,還是不忘老師教他們的。這個精神讓我們聽了都非常感動。
我們再最後請黃居士。
黃居士:阿彌陀佛,成德法師好,同修們好。
成德法師:妳好。
黃居士:學生所體會到的是,當懺雲法師說老法師是個講經的材料,希望老法師講經可以向李炳南老師學習。當老法師去找李炳南老師的時候,學生相信李炳南老師應該知道老法師會來找他的,就知道老法師是真的發心想學習佛法,就是講經。所以李炳南老師就應該是知道老法師是個可教之才,所以才和他約法三章,不是跟每個人、每個學生都可以這樣約法三章的,他看到老法師的真誠,真心想學習,才跟他約法三章,讓他好好的專心的學習。所以就也知道他是可造的、可栽培的一位學生。這是學生所體會到的。還有關於老法師他為何會答應李炳南老師的約法三章?應該是知道這位老師是非常可以相信的,可以把自己教得很好的,就可以在那裡專心的學習,不被染污。因為這個約法三章也可以讓老法師一門深入,不被外界染污,一門深入的好好學習,專跟一位老師學習。就是這樣,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黃居士。您提到了就是李炳南老師當時候他是七十歲了,這個是很有人生的智慧閱歷,他會觀機,觀察這個學生,他開出這個條件。所以佛菩薩,還有這些高僧大德,他也是不攀緣的,會觀機,開這三個條件。
當然幾位同修的分享,也都是強調到師生之間互相的信任,這個緣,所謂師資道合。我們讀完這一段,首先第一個條件,你一定要找你最信任的人,你跟著他走就對了。當然你信任他,他也是明白人、過來人才行,不然就是變成搞情執了。第二,你所看的書都要他同意。其實這個是什麼?保護我們的知見。我們知見要建立起來,我們在面對一切人事物就能分辨是非、善惡、邪正、利害、真偽了;在還沒有建立起來,我們去接觸這些書籍,很容易就被這些書籍的分別執著給影響了,所以這是在保護我們。成德是覺得自己還挺幸運的,因為一學佛就聽老法師講經,也沒有聽其他人的。聽了幾年,後來就到海口去分享傳統文化,就形成一個態度,人家一問什麼問題,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思惟師父教啥了,就很自然。所以是沒有善根,但是運氣好,剛好就跟著老法師學經典。然後慢慢體會,其實師父講得非常的圓融、非常的全面,你怎麼修身、怎麼齊家、怎麼經營事業、怎麼治國,這些道理老人家都講得很透徹。
所以去年有一個朋友,他是開企管顧問公司的,他在輔導企業怎麼經營,怎麼把傳統文化融進去,剛好我跟他有聯繫,他也就一些問題跟我探討。結果他一問,我就會想到老法師教的,所以是跟著一個老師很好。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他講這個企業挺大的,現在他的員工在學他講的話。我說這個不妥。我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老法師說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人家康熙皇帝怎麼治國?讓文武百官,讓他的皇子、皇孫跟誰學?跟三教的專家學。康熙皇帝有沒有說「來,你們都聽我的」?沒有。連孔子都沒有說聽我的,那我們還敢這麼說?孔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們看孔子怎麼學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然後還常常夢見周公,就是這些經教它有具體可以效法的人,我們常用一個詞叫亦步亦趨,就跟隨他。我們去看孔子的弟子也是,一直跟隨他、一直效法他。我們再隔二千五百多年,我們看老和尚跟著李炳南老師,也是亦步亦趨的去觀察、去向老師學習,這個世間話叫手把手帶。這個傳的是心法,李炳南老師的慈悲、李炳南老師的節儉,這些無形當中就潛移默化影響他的學生。所以我這個朋友他提到企業這一些,我們馬上就會想到老法師教了什麼,然後就給他回應。其實你說企業主讓他的員工學他的,除非他已經契入聖賢境界,不然他自己講的他還沒有做到,慢慢慢慢底下的人一看了就不認可了。而且實在講,叫人家學他的,他假如還不是聖賢人,那已經有一點傲慢、狂妄。不然世間好話聖賢、佛菩薩都說盡了,都比我們高,你不讓他們去學,還要來學自己的。後來成德就感覺,其實這些修齊治平的原理原則師父都教了。
這個是第二個條件,是護念我們建立起正知正見。大家要知道,一染污,一有錯誤的認知,就好像墨汁入了水,要把這個墨汁再去掉挺難的。
成德有觀察,我們縱使在道場裡面做事,有時候還是會用以前在社會的那些做法,因為我們習慣了。但佛門是不以人情做佛事,佛門是重實質不重形式,不能打腫臉充胖子,不能用佛法去做人情,這些世間的做法不能用在佛教。就是我們以前的那種染污或者慣性,有時候縱使已經學佛了,沒有很好的去反觀的話,都不知道其實還在用以前的習慣。所以這三個條件就讓我們要檢視,我們能不能完全信任老師?能不能把自己以前的這些知見要放下?不然我們那些慣性,一遇到境界都是它們先做主,不是老師教的先做主。
而且第三個條件說,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要從頭學起。因為人一不歸零,他就不是法器,他覺得自己有東西,那可能老師一講,他還拿以前學的東西在跟老師抬槓、比較。那不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老師的時間了嗎?所以這一些條件都有它深遠的考量在裡面。
六祖大師有在《壇經》說了,威音王佛以前有無師自通的,威音王佛以後就沒有無師自通。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正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學佛一定要有老師引我們入門,所以師承重要。這個是可能我們要思考的第一個點。
第二個點,這是李炳南老師叫師父要守,請問我們要不要守?師父這麼有善根,要守了他才能得利;我們不如師父,假如我們不守,那有沒有可能得利?這個是我們要去思考的問題。
還有一點,成德想到,二OO六年十月,我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把廬江一些怎麼教學、怎麼建設一個傳統文化的城鎮,有去跟各國的大使們做交流,老法師做總結。當時候成德在台下聽老法師總結,他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談三個老師。我當時候在底下挺著急的,我說師父怎麼不多講一些其他怎麼治理這些、治理一個城鎮?後來好幾年以後,我突然覺得老人家有深意,就是你講得再多,假如沒有把根找到,就好像說你花瓶的花好像挺好看的,但是它沒有根。而佛法、傳統文化它是師道,所以在那個最重要的場合要強調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把師道展現在所有聯合國參與的這些大使、有緣的人面前。所以這三個條件,成德覺得是修學成敗的關鍵所在。
我們看下一段,老人家也展現他守的一個領悟。「守老師的規矩,好在哪裡?好在我們什麼都不能看、不能聽,大概三個月心就清淨了,煩惱少了,智慧增長。」我們讀到這一段就要問自己,我的心有沒有清淨?有沒有煩惱少了?假如真的有,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好好保持。因為初發心很猛,但是發心容易恆心難,還得保持下去。師父說:「到半年的時候效果就非常顯著」,假如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清淨心,那我們得好好乖乖的守這三個條件。「才曉得這個方法好。到第三年,我跟老師講,我很得受用,我跟老師的約定,我再遵守五年,所以我是十年遵守老師立下的三條規矩。」
大家想一想,李炳南老師聽了之後高不高興?《論語》有一句話叫孺子可教也。老法師守十年,諸位同修我們要守多少年?這個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師父說:這個方法是哪裡來的,我也沒有問,老師也沒有告訴我。我也沒有問,這個就是太老實了,老師怎麼教怎麼做。「一直到他老人家過世了,我在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師,聽說他小時候出家,諦閑老和尚也是用這個方法教他的,我才恍然大悟,這三條規矩不是李老師的專利方法,是中國老祖宗祖祖相傳的老辦法。」我又跟大家強調這個字「老」,因為這一百多年喪失民族自信心,這些老方法我們不深刻去了解,還覺得它落伍了。所以弘一大師也是要遵守老方法的,那個時代其他一些很有名的出家人,有時候用的方法就已經偏向一些西方的教育系統,就是比較重視學術、知識這一方面。
所以李炳南老師還是用私塾教法,「看到這個學生可以造就、可以栽培,就用這個戒律來限制你;至於不能造就、不能栽培的,老師就不用這個條件。我在台中同學當中一打聽,老師從來沒有這樣要求過其他同學,用這個方法只對我一個。為什麼不對別人,專對我?我能守,別人不能守。才明白這就是師承,能傳法的條件,就是尊師重道,這是基本的條件」。這是第一個點。「第二個,清白,沒有被染污。」我們現在我們馬來西亞芙蓉淨宗學會,還有各地淨宗學會,有很多子弟都是從小在學會學習的,像我們這次參與的也有好幾位都是二十多歲的,他們都是清白、沒有染污,他們的善根因緣都超過成德很多,我們小時候又沒有淨宗學會可以學。還有第三是肯學、好學。具足這幾個條件,老師會特別照顧你,他一生的行誼就給你做榜樣、做模範。所以老師不只把這些佛法教導我們,他自身還表演給我們看。
所以接著師父說了:「修學最要緊的是師承,你跟哪一個老師學的,老師只有一個人。」「傳人的資質沒有別的,就是完全聽話,百分之百的聽話。」師父講學六十年,他的經教都有錄下來,錄了不少,而他的行誼也記錄在《九十年譜》,包含宏琳法師很用心,還在蒐集很多老人家的弟子,他們從老人家的行誼當中、身教當中學習到什麼,我們就可以很充分的去了解老人家怎麼把佛法用在弘法上,用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上。接著師父說:「錯了也要聽。到哪裡去找?」很多人聽到這句話,他可能就會想,連錯都要聽?我們要知道這句話是依義不依語,就是你要完全信任老師,你不能懷疑,哪怕他看起來這個動作世間人看是錯的,他的考量深意在哪?舉個例子,有一個老和尚,他對他一個學生很凶,然後那個洗腳水就倒在他頭上,然後就把他趕出佛寺,說不要再看到他了,就把他趕出去。後來他年紀大了,他說:「我要傳法了」,然後對著大眾說:「你們去把窗戶底下那個人給我找過來。」所以你說他把那洗腳水往他頭上倒,你說那是錯嗎?在考他那個學生,就是老師怎麼對他,他那個信心都沒有絲毫減少。
所以老和尚說,傳法的資質,完全聽話,百分之百聽話,真找不到了!所以師徒之緣可遇不可求。諸位同修,我們看到這個「真的找不到」,我們看到這句話,我們應該生起什麼態度?不然聽師父說真找不到了,那沒辦法,那就沒人了。真找不到了,那我一定要是,要有這個志氣。就像師父講過,「我全世界走那麼多地方,我沒有看到過僧團」。那我們假如聽了以後,對了,不可能,四個人見和同解不可能,不可能有僧團。那師父講這句話的用意在哪?就是讓我們生起羞恥心,那麼多人聽佛陀的教誨,那麼多人聽他老人家的教誨,難道會沒有四個人願意完全聽話嗎?那就要發一個願,我一定要成就一個和合的團體,其他三個人是誰不管,其中有一個一定是誰?一定是自己。所以這個志氣很重要,不能讓自己的師父弘法的這些重要因緣前功盡棄,我們得發個願跟他老人家同台演出才行。感應是很快的,我們真發這個心,真去做了,這個因緣自有安排。
所以二OO二年,老法師到了彌陀村,跟所有這些淨宗的領導、幹部們勉勵,師父第一句話就說:「這個地方磁場很好,我們中國人說磁場很好,可能以後東南亞的佛法就從這裡弘揚開來了。」師父當時候他老人家已經七十六歲了,他講東南亞的佛法可能從這裡弘揚開,那我們弟子聽了,這個話能不能白聽?就要有一種使命,要去護持這個因緣。師父在七十四歲的時候,在新加坡講《太上感應篇》,師父就說了:「我隨時可以走,憑什麼?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了。」所以能不能去,最關鍵的是要放得下,不留戀這個世間。老人家修學很用功,他七十四歲的時候有講到他是可以往生的,可是他不捨眾生,他還留下來,過了幾年,還在彌陀村講了這句話。這個話都有深意,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大家要努力,然後時時想著念正法久住,老人家在整個馬來西亞甚至東南亞的緣分,就因為我們弟子願意承擔、願意同台演出,可能這個緣就會發展得很殊勝。
好,最後以一句孟子的話:「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我們一起共勉。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