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第2集
▲视频下载
老師:諸位同學好。剛剛有同學問到「先天」、「後天」,這裡就有寫到「先天」,先天就是先天之道,就是自然規律或客觀規律;然後「後天」就是後天之道,就是一般的規律。我們大致上來說就是,先天之道大概就是指天地,天地的形成有天地形成的規律在裡邊,就像我們講到混沌初開那樣的一個情形,由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生八卦,這樣子的一個生成,有它的一個規律在。後天就是指天地產生之後的規律,像四季變化、辦事的規律、處事之道這一些。歸根究柢到最後,我們人就是要能夠去隨應的按照這樣的天地之德,然後來做事情,就不會出差錯了。
我現在就覺得在生活當中一直有一個,我覺得很可怕的一個問題就是塑膠袋,非常非常的可怕,好多好多好多,多到不知道該怎麼講。每次去菜市場的時候看到一堆塑膠袋,我就想到這些東西也不容易腐壞,不知道到哪裡去;而且那些又都是有毒的,所以你看這些東西最後又會產生一些毒氣,最後還不是回歸到自己的身上來。我覺得就是我們自己沒有按照規律來走,最後還是我們要去承接我們沒有按照規律來做的後果。我就覺得像古代包東西就是香蕉的葉子,然後要串魚大概就是用稻草把它串起來,就非常非常的天然。現在大概大大小小就是塑膠袋,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最後我們也要去承受這麼多的塑膠帶的一個環境。不過上次倒是有次看到一篇報導說是,哪一種蟲吃,幼蛾的蟲還是什麼,可以把塑膠袋給吃了,好像有人無意間發現這樣。
剛剛跟各位介紹到的是王陽明的《大學問》裡邊講到的,剛跟各位分享到「草木皆有情」。我們再往下看,我在講像這樣一大段文字的時候,我先把它念過一遍,我就會停下來,需要跟大家一起再做進一步的解說的時候,我就會停下來。講完的時候,我會說我們再往下看哪邊,各位可以再回到那個地方的位置,我會再把它念過一遍,然後再看。因為這份資料你們也今天拿,所以沒有辦法做事先閱讀,你們可以今天過後,明天早上還有跟大家的課,你們就可以先做閱讀一下。好,OK。因為裡邊我也引了原來的典故大概都是引原文,你們可以順便也讀一下那篇,就是原文,就一篇文章,就節選的一小段文言文。
好,我們繼續再往下看到「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這一段話。現在我就是要解說這一段話了。「見到草木之摧折」,摧折就是指折斷,被摧毀折斷了。你的心,「必有憫恤之心」,會不忍。「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就這樣的一個情形。講到這個就讓我想到,我曾經家裡邊種了一株玫瑰花,然後鄰居就在那邊打球,打球就把玫瑰花給折斷了。折斷了我就看到它好不忍,不忍我也沒有馬上把它折掉。結果沒想到過大概差不多一個禮拜時間,竟然發現那棵被折斷的那邊又長出了一個,多出好像我們腳受傷,在復原過程當中會多出一塊肉出來,它就長出一塊我們所謂人理解叫肉瘤,一個瘤多出來的,然後就把它包住,它就固定住了。那根原來我要把它剪掉的,就因為覺得還有一朵花在那邊,就捨不得,然後就覺得,真的是怎麼花就這樣,就留著,它竟然又復原好了,讓我覺得生命好神奇、好神奇,就是這樣子。
好,我們繼續再往下看,「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王陽明繼續舉例子,當我們看到瓦石之毀壞,就是指這些瓦石壞掉了,然後我們就會產生憐惜之心,是其仁跟瓦石是在一起的。所以下邊我特別用黃色的把它mark起來,「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這樣的一個情形,小人之心也是有的。「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他就舉例了這些例子,即使貪欲很重的,或者是有一些舉止不是像大人之境這樣子天地合其德的,這樣的一個表現的,但是在這些小事情,我想不僅指,應該很多人會看到就是說,他上邊所舉到的小孩子要落入井了,然後鳥獸受傷了,大概都會產生這樣的一個憐憫心出來,所以這個是一體的。這邊這一段話,黃色的這個就是指到說,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也是有的。這是「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昭是亮的意思,不昧就是不暗。「是故謂之」,叫做「明德」,這是叫明德。我們就可以看到王陽明對明德這句話的一個解釋,每一個人都是本有的。
好,我們再往下看,「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體之仁,猶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動於欲,而未蔽於私之時」。這句話就講到,小人的心既已分隔隘陋,「隘」就是狹隘的意思,「陋」就是不好。而其一體之仁,但是他的一體之仁,就是我們剛剛前面一直講到這個詞彙,一體之仁本自具有的。猶能不昧若此,就是一樣是有這樣的,「不昧」就是不暗,就是都本自具足的。這個在什麼時候?「在未動於欲,而未蔽於私之時也」,就是指說在他還沒有被欲、沒有被私所蒙蔽的時候,他是有的。那言下之意,小人什麼時候沒有這個,這個東西不顯了?這個一體之仁還是有的,只是它不顯而已,是在什麼時候?是在你的欲動了、私動了。欲跟私就是我們的貪瞋痴慢疑,就是這個東西,顯現了之後,那個一體之仁就被隱在裡面了、不見了。那我們現在要明明德,就是要把,這個明,動詞,把這個明德、這個一體之仁要讓它亮起來。
我們再往下看,所以你看「及其動於欲、蔽於私」,就是到他動於欲,就是欲動了;然後這個私心,被私心給蒙蔽了。「而利害相攻」,利害相攻就是大家在那邊爭權奪利,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就可能因為怎麼樣子,然後就忿怒相激,兩個就互罵起來了。「則將戕物圮類,無所不為」,結果就造成什麼?戕物圮類。這個「戕」就是傷害的意思,這戕是傷害,「圮」是毀壞的意思。戕物圮類意思就是說,當動於欲、蔽於私,就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就傷害這一些物類也好、人也好,這樣子到無所不為。「其甚至有骨肉相殘者」,有更嚴重的是骨肉相殘。「而一體之仁亡矣」,就一體之仁就沒有了。這個沒有其實就是沒有彰顯出來,你看到的他就是一個很不好的狀況。
「是故苟無私欲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這句話是指到就是說,如果能夠沒有被私欲給蒙蔽,私欲就是我們的貪念,「則雖小人之心」,小人的心,「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就是跟大人其實是一樣的。「一有私欲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這邊講到,如果是一有私欲之蔽,就是有私欲蒙蔽他了,這時候大人的心,大人的心也分隔隘陋,跟小人是一樣的。這邊一直在跟我們講到,就是大人、小人的分別在於誰沒有被私欲給蒙蔽,就是這樣子。當你原來是大人,然後結果貪念一起就變成小人了。
所以,「故夫」,現在是接下來是黃色的,這個下邊黃色的這一段話了。「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這句話,後邊這句話很重要,所以特別把它用不一樣的顏色,把它標識出來。所以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然後復其天地萬物一體的本然而已,而不是本體之外還有所增加。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東西就是在,就是我們本有,不是要在本體之外還要再加一個東西,沒有,這是本自具有的。重要就是不要讓我們所謂的貪瞋痴慢疑跑出來了,這句話指的就是這樣子。
所以王陽明用天地萬物一體的大人之心,來解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從這邊就可以知道,人的天賦是一樣的,只是受物欲之私所蒙蔽,就變成小人了,就是這樣子。所以要把自己的明其明德,明,第一個明當動詞,明其明德,這個明德是本自具有的這個東西,要把它彰顯出來。所以要先革除私欲之蔽,這就是明明德修己的功夫,就是要把私欲給去除掉。
我們再往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明朝憨山大師釋德清《大學綱目決疑》裡邊講到的一句話。有一次他就在山中有人問他,聊著、聊著問他說,「師父,這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啊?」於是當下憨山大師就做了這樣的一個開示。那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憨山大師怎麼來告訴我們「明明德」,然後「親民」跟「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
那一樣,我先念過這一段文字,他說,「大學者,謂此為沒量大人之學也。道字,猶方法也」。他說大學者就是這個沒量大人之學。什麼叫沒量大人之學?其實它是無可去分別的。我們繼續往下看,你就會逐漸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道字就是方法。「以天下人見的小,都是小人,不得稱為大人者,以所學的都是小方法,即如諸子百家、奇謀異數,不過一曲之見,縱學得成,只成得個小人。若肯反求自己本有心性,一旦了悟,當下便是大人。」各位看到這一段話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憨山大師對剛剛前面講到的大人跟小人,有不一樣更深一層境界的理解,他講到的什麼叫做大人,什麼叫做小人,什麼叫大學、小學。這邊就講到以天下人見到的那個小,都是小人,不得稱為大人者,以所學的都是小方法。什麼都是小方法?他後面就講到像「諸子百家」,還有這一些「奇謀異數」。諸子百家知道,就我們所謂的莊子、老子這些,荀子、孟子這些就是諸子百家;奇謀異數,一些《戰國策》裡邊的這些人所談的這些奇謀異數,「不過一曲之見」,都是一個小小知見而已,「縱學得成」,如果學得成,「只成得個小人」。他這邊講到的就是指世間的這些學問的意思,這些諸子百家之說,諸子百家之說都是個小人。「若肯反求自己本有心性」,反求自己本有的心性,「一旦了悟,當下便是大人」,就是求自己的心性,這個就是大人。
「以所學者大,故曰大學。」各位看到了,這邊「以所學者大」,就是指這些反求自心本性的了悟,這個就叫做大人。因為他所學的這個是大的,這樣可以理解這個大跟小。憨山大師所講到的小,就是指世間的這些諸子百家、奇謀異數,這些東西這個都是小術,都是小人之學;大學就是指能夠找回自己本有的心性,能夠了悟,這個就是大人,因為他所學的這個是很大的,所學者大,所以就叫做大學。
「大學方法不多些子,不用多知多見」,這個大學它不需要多知多見,「只是三件事便了」,三件事情便了了。哪三件事便了?第一,「悟得自己心體」,能夠悟得自己的心體,「故曰在明明德」,所以他講到明明德是悟得自己的心體。第二個,「其次要使天下人個個都悟得與我一般」,進一步要使天下的人都能夠也悟得與我一般,就是指讓別人跟我也能夠一樣,「大家都不是舊時知見,斬新作一番事業,無人無我,共享太平,故曰在親民」。所以這句話裡邊解釋到了親民,特別也用黃色的把它標識出來。前面這一句是解釋到「明明德」,就悟得自己的心體,自己本有的心性。接下來是「親民」,親民是什麼?就是讓別人也能夠跟我一樣,都能夠悟得這個心性。好,再其次,第三件,「其次為己為民不可草草半途而止」,這個就是要持之以恆,「大家都要做到徹底處,方才罷手」,要做到徹底處,不能今天做明天休息這樣子,一定要做到徹底處才能夠罷手,「故曰在止於至善」。我們看到憨山大師所謂的止於至善,做這樣的事情不可以草草半途而廢,一定要做到徹底,這樣就叫做止於至善。「果能學得這三件事,便是大人」,能夠把這三件事做好,這就是大人。所以我們看到憨山大師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一個解釋。
我們再往下看,往下看這一段,「兩個明字,要理會得有分曉,且第二個明字乃是光明之明,是指自己心體」,就是自己的心體,光明之明是自己的心體,第二個明。
第一個明字有兩個意思:若就明德上講,就是自己下的功夫,「便是悟明之明」,就是能夠悟得這個道理。「謂明德是我本有之性,但一向迷而不知,恰是一個迷人,只說自家沒了頭,馳求不得,一日忽然省了」,這個省通我們現在所寫到的醒,酉字邊那個醒,忽然醒了,意思一樣。「當下知得本頭自在,原不曾失,人人自性本來光明廣大自在,不少絲毫。」這句講到就是我們每個人都不缺少的,這句的意思王陽明也解釋了,這也是我們都本有的,不曾有減少,不少絲毫就是一點點都不會少的,每個人都一樣的。「但自己迷了,都向外面他家屋裡討分曉」,現在往下這裡,這一句,但自己迷了,都向外面他家屋裡討分曉,這句話很有趣。我們就到處去那邊找,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看到家裡邊那株梅花拿來一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就是這樣的,我們一直到外面去,到別人家裡邊去問自性在哪裡?就在這裡,自己的心裡邊,這樣的意思。好,OK,他說,「件件去學他說話,將謂學得的有用,若一旦悟了自己本性光光明明,一些不欠缺」,一點都不欠缺,一些不欠缺就是一點都不欠缺,「此便是悟明了自己本有之明德」,悟了自己本有之明德,「故曰明明德」,故曰明明德。「悟得明德,立地便是聖人,此就功夫為己分」,就是自己分上說。
「若就親民分上說」,第二層意思,如果就親民的分上說,親民,「第一個明字,乃是昭明之明,乃曉諭之意,又是揭示之義,如揭日月於中天,即是大明之明。二意都要透徹。」
所以我們看到,憨山大師在解釋這個明明德的意思的時候,這個明字他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明」字是指找回自己本有的本心;第二個「明」就是親民的那個意思,就是能夠讓別人也知道,就前面黃色的這個地方的親民的意思,就是要讓自己找到了,然後也希望別人也能夠去找到它,這種所謂的發菩薩心。這二意都要透徹。
好,然後再接下來,「至善」。「問:如何是至善。」「答」,就是憨山大師的回答。他說「自古以來,人人知見,只曉得在善惡兩條路上走,只管教人改惡遷善,此是舊來知見,有何奇特?」好,這段話,現在是我的解說,這段話憨山大師的意思是指,自古以來人人的知見,就是大家的一般見解、看法,只曉得在善惡這兩條路上走,只管教人改惡遷善,就是改掉惡的,然後遷善,就是移到去做善事。這是舊來的知見,有何奇特,有什麼奇特的?意思就指說沒有。諸位看到紅色的地方來,憨山大師說,「殊不知善惡兩頭,乃是外來的對待之法,與我自性本體,了不干涉。」好,這個境界又更高了。我們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還有對待法。現在憨山大師說,這個是舊來的知見,無何奇特,殊不知善惡兩頭是外來的對待之法,與我自性本體其實是了不干涉的,到最後其實它是無善惡之分的。這邊講到就是都沒有善惡兩端的這樣子的一個差別分法。
好,再往下黑色的字,現在我們要從這邊,「所以世人作惡的可改為善,則善人可變而為惡,足見善不足恃也。以善不到至處,雖善不善,故學人站立不住,以不是到家去處,非可止之地。以此看來,皆是舊日知見習氣耳」。好,前面黑色的都是指我們一般的知見,憨山大師就先跟他的弟子們講一下,他說世上所看到的,世人作惡可改為善,然後善人也會變成惡的。可以想見,善是沒有辦法去依恃它的,不足恃,恃就是依靠。以善不到至處,就是指這個善還會再變成惡,那就是代表還不到處,還不是至處,所以叫做雖善不善。故學人是站立不住的,以不是到家去處,就是指還沒到家的意思,我們常講說沒到家,就是還沒有做透徹。「非可止之地」,還不到達,還不是止處。「以此看來,皆是舊日知見習氣」,都是以前的舊日習氣。
現在所謂的他所講到的今之至善是什麼?這邊第二段的紅色的字這個地方。「今言至善」,是什麼?「乃是悟明自性本來無善無惡之真體」,就這一句。所以讀到,以前我在大學的時候,讀到思想史的時候會覺得很妙,就是妙在這個地方,讀到一句話,哎呀,原來是這樣!不過這哎呀一聲,距離做到還有一大段距離,只是明白而已,但是真正去做到,還需要不斷不斷不斷的努力。所以前面憨山大師有講到要徹底,不是只有今天做了,知道,哦,開心一下,法喜一下,然後明天可能又忘記了,看到有人路上車子橫衝直撞,可能就,喂!你開那麼快幹什麼!大概怒氣又上來了,這又跑掉了。
好,我們再看一下,往下。所以他說,「只是一段光明,無內無外,無古無今,無人無我,無是無非,所謂獨立而不改」,它是不會改變的,獨立而不改。所以所謂的至善,「今言至善,乃是悟明自性本來無善無惡之真體,只是一段光明,無內無外,無古無今,無人無我,無是無非」。其實這邊舉了這麼多也很多,無善無惡都包括在裡邊,這都是對立的兩邊,這個兩邊都要把它撥掉,這對立的兩邊都要把它撥掉,才能夠獨立而不改。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黑色的字,往下。「此中一點著不得,盪無纖塵,若以善破惡,惡去善存,此猶隔一層。」就是指以善破惡,惡去善存,這個都還隔一層。「即此一善字,原是客塵,不是本主。」他就進一步講道,這個善字它只是一個客塵。客塵是指旅客他是今天住了這個,隔天就又換了一個地方,我記得這好像是在《楞嚴經》裡面有一段這樣的譬喻,然後塵就是塵土,這個就是飄忽不定的。「不是本主」,就是不是本體,本體是不動的,獨立而不改的。所以,「故不是至極可止之地」,所以這個善其實不是至極可止之處。
那什麼叫做至善?下邊講到「只須善惡兩忘,物我跡絕,無依倚,無明昧,無去來,不動不搖,方為到家時節」。所以真正的至善是這樣的,善惡要兩忘,就是兩個都要忘掉,然後沒有物跟我之別,無依跟倚,沒有明跟昧,沒有去跟來,然後也不動也不搖,這個才叫做到家之處。這個很容易,像我們在布施的時候,你會不會想到我今天布施了什麼,還記得,那就是還有那個我在裡面,那個善還不是純善。就是這樣,這其實很容易解釋的。
好,我們再往下。「到此」,下來是這個紅色的字。「到此,在己不見有可明之德,在民不見有可新之民,渾然一體,乃是大人境界。」所以這邊大人境界就是這樣。前面他已經有跟我們講到明德是什麼意思,新民是什麼意思。剛開始的明德是要把自己的本心,把靈明不昧的那個本體彰顯出來,親民就是讓別人也能夠去找到他那個本心。好,現在更高的境界是在己不見可明之德,你已經不會看到自己有那種,就是說「在己不見有可明之德,在民不見有可新之民」,你做的事其實有做,但是你不著在那個地方,這樣的意思,渾然是一體的,這才叫做大人之境。
「無善可名。乃名至善。」這句諸位也可以把它畫一下。所謂無善可名,叫做至善。所以什麼叫做善?沒有善可以說了,這就叫做至善;還需要再言說,那都還是隔一層,這樣的意思。「知此始謂知止」,知道這個那才知道止。知道這個道理你才知道,那個止就是至善。好,這個就是憨山大師跟我們講到的。諸位有看到那個層次又更高了,那是心完全無所掛了,不會掛在那邊,很自然的做出來。孔老夫子有講過從心所欲而不踰矩,你怎麼做怎麼做都對了,完全不會掛在上邊了。
所以「孔門大學之道,非是禮樂射書,不墮太過不及」,不墮太過與不及,都不墮入這一些,「常住中道之理」,中道觀,中道,不偏二邊。我這邊這個應該是祖源禪師的。再下來,另外一個,清朝康熙年間的臨濟宗祖源禪師講到的,另外一個講到,這個說法跟憨山大師是滿相近的,只是用的詞語不太一樣而已,理是相似。
講到「孔門大學之道,非是禮樂射書」,不是禮樂射御書數那些,然後「不墮入太過跟不及」,太過就是超過了,不及就是不夠,「常住中道之理」。「在明明德,分作二釋」,在明明德分作兩個解釋:「上明即悟,下明即心」,上明是悟,然後下明是心,下面那個明字是心,「真心虛靈,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純善無惡」,就純善無惡,「三綱五常,禮樂刑政,總出妙明一心德用」,所以這些東西都是出自於一心,心體的發用,但是無所著的。「只因眾生,無始以來,逐境隨情,染污已久,故反德用,顛倒錯亂,遮障本明,漂流生死,一朝悟明本心,方知賢愚無二;自悟已後,須要新民,使人人發明妙明真心,離兩頭止於至善之地;如上是頓悟……」這個就叫做頓悟。就講到這裡,跟憨山大師所談的是相似,到這邊。我們後來把那個應該是本心是明的,之後的他講到三綱五常、禮樂刑政,這都是心發用出來的,但是後來眾生無始以來逐境隨情,染污已久,而把這個給反過來了,心丟掉了,然後結果在那個枝微末節上去做,這個是顛倒錯亂。所以一定要悟得本心,然後當你一朝悟得本心之後,你就知道賢跟愚是沒有差別。所以師父上人一直在講到,也沒有什麼逆境跟順境之別,所以沒有賢愚之二,沒有賢跟愚這樣的一個分別,這樣的意思,然後最後就止於至善。
前面的憨山大師所談到的大家應該,文字比較文白一些,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剛剛有跟各位介紹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把那個終把它找出來。
再接下來現在特別跟大家介紹一下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這是最底的,要先做好本。好,我們來看一下。致知在格物這邊,我們先講第一段的地方,第一段,司馬光《致知在格物論》,所以你看古代做學問,一句話然後去理解,然後去闡釋它,他說「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第一個,好善而惡惡。那個惡,第一個字是當動詞用,這個字,討厭的意思,這個惡。這字念作ㄨˋ,這個念作ㄜˋ,就是善惡兩個是對等的,善跟惡。「慕是而羞非」,慕是而羞非,這個是跟非對應。「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都很羨慕、很喜歡這個對的,但是會覺得,羞非就是指認為這個非是不好的,覺得它是羞恥,但是很奇怪,然善且是者蓋寡,卻很少;惡且非者,就惡跟非卻很多。大家看得懂這段話的意思嗎?可以,好。這邊是人莫不好善而惡惡,大家都很喜歡善,很討厭惡;很喜歡是,然後不喜歡非,但是做出來卻常常是怎麼樣子?善跟是的少,然後惡跟非的卻比較多,就這樣。
我常跟我國中生的孩子講,他們有人有去過日本,跟我提到說日本很乾淨、很好,好乾淨、好羨慕;但是你叫他們打掃教室,隨便給你打掃,這就是這樣的道理。都很羨慕好乾淨,但是卻又不願意去做,就是這樣。就像我們常在抱怨路上的狀況不好,有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一下或者有沒有遵守交通規則。我們都希望是這樣的一個好的境況,但是我們所做出來的卻常常很奇怪,善的比較少,惡的比較多。
好,他說「何哉?」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這個物誘之,都是因為物所誘惑、所引誘,然後物所迫讓你這樣。「而旋至於莫之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莫明其妙。「富貴汩其智」,這個汩字是亂的意思。富貴汩其智,亂其智。對,當人面對一堆錢在前面的時候,我常問自己,如果現在一百萬擺在我面前,在路上撿到的,我一塊錢可能不會撿,一百萬我不知道會不會去撿?這就是考驗自己的地方。他說富貴汩其智,富貴讓人心智都亂了,「貧賤翳其心故也」。貧賤,翳是遮蔽的意思。這個翳原來是什麼意思?長在眼睛的一個障蔽視線的薄膜,這邊就當動詞用,就是遮蔽。貧賤這樣遮蔽了我們心的緣故。然後「格,猶扞也」,格,猶扞也,就是格的解釋就像扞,「御也」,御就是抵抗的意思。「能扞御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他就講到鄭氏鄭玄所解釋到格是來的意思,他覺得他還未盡古人之意,他覺得格字應該是扞衛它、扞御外物。下邊有一段很可愛的話,順便,我看了覺得很可愛,這個司馬光的故事。司馬光大家應該熟悉,有一個故事,就是打破水缸那一個。小時候一群小朋友在那裡玩,然後一個小孩子掉進大水缸裡邊。其他小孩子就很緊張、很害怕,他非常的冷靜,拿起石頭就往那個缸砸下去。缸破了之後,水流出來,小孩子就不會被淹死。這個就很機智。
剛講的是司馬光的,OK,打破水缸的是沒錯。好,這是王陽明的,有一天他爹就跟他講,你不如我。王陽明就跟他講,自然,兒子未中狀元。你們看一下他爹怎麼回答,他實在是太可愛了,他爹說,非也,他說我有你做兒子,你沒有。我覺得這些很機智,這很機智,真的很有趣。
王陽明他就是學習朱熹講到的格物致知那個格物,就是要窮究一切事物的理這樣子。所以他有一次跟他父親去任官,就跟他爹去,外面有竹子,他就坐在竹子外面,就在那邊格物了。剛開始其實他有記載到,最先格的還不是他。我把這一段念一下,他在《傳習錄》裡邊追憶到,他說,王守仁早年跟錢德洪,他的一個同學一起切磋學問。他們所追隨的就是朱熹的。錢德洪就去格物,前面有竹子,去格物一下。他一入夜就去窮究竹子的一個道理,三天三夜之後就積勞成疾,沒所獲,結果卻格出病來了。後來王守仁就親自去做了,也換他去格格看。結果七日亦勞思致疾,最後也格不出東西了,然後還生一場病。最後他發現,朱熹講的這個不太對。後來他才去了解到,進一步去理解到,看到其實是要從心性裡邊找,不是從外面去找。這就是憨山大師前面所講到的,大家都不往內找,然後到處跑到別家去找。所以他們兩個很可愛,這個也是做學問很踏實,他想朱熹講到要窮究萬物之理,家外面剛好有一叢竹子,就去格格看,結果格了格出病來。我們現在再看到第二句,第二句的地方。這兩個我把它兩句並在一塊:「修容固宜合度,出言尤貴有章。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這句話的意思就指到,「修容固宜合度」,修容就是指我們人的儀容舉止要合度,合度就是要適合,這個度,度量,就要規矩的意思。「出言尤貴有章」就是說話應該要有條理,章就是條理,條理分明。「智欲圓而行欲方」,就是智要能夠圓通,品行要端正。然後膽欲大,膽量要大,但是心要細。這邊下邊的注釋,這個「章」就是條理、次序的意思。然後「方」是正直,行欲方。智要圓,智就是我們的智,處事要智,要能夠圓通,然後行要能夠方,方是正直,就是端正。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句話裡邊,就很清楚看到,它就是一個行門,要去做到。一個人修容必須要合度,然後出言,在講話的時候要有條理。然後智要能夠圓,行要能夠方,這個智要圓就是指要能夠靈活的意思,靈活,能夠靈活。我們所展現出來的這一些行為,必須是要正直的、要端正的。然後膽量要大、心要細,所以我們常講膽大心細就是這樣子。太怯懦的話,大概就什麼事都辦不成,就會很怯步;心要細就是當你決定這樣去做了,那你在處理的過程當中心要細緻,有一些細節都要注意到。
我的學生講到嚴長壽,講到一句話我覺得很讚。現在孩子常常很多事情都很隨便,我就跟他們講到,嚴長壽曾經講到過,魔鬼就藏在細微處,魔鬼他就藏在細微的地方。要膽大的去做事情,去從事、去做一些事,但是在處理的過程要非常的細。最常跟他們講就是,他們常常在放椅子的時候,磕磕磕磕,一班二、三十個,那個磕磕的聲音很可怕的。就會跟他們講,以後你如果去求職,當你一走進去,走進去別人就看你走路的姿勢;坐下來,請你坐下來,就在看你把椅子拉出來的那個樣子。我就跟他講,嚴長壽說魔鬼就藏在細節處,當你一去應徵的時候,別人就在看了,那個都是細節。
好,OK,我們再看到下一個,這邊有很多我們的慣用語。「閣下、足下,乃稱人之詞;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然後「恕罪曰寬宥,惶恐曰主臣」。
這個就有它的典故在。來,那我們來看一下。字面的解釋就是說,閣下、足下,就是都是對別人的尊稱。不佞、鯫生,這兩個詞彙都是謙稱自己的詞彙。恕罪曰寬宥,就是請求別人原諒叫做寬宥。惶恐就是自己惶恐不安就叫做主臣。很明顯,這個都有它背後一個典故在。
所以這邊來看一下這個注釋的地方。好,第一個我們看到「閣下」,閣下這個詞彙。好,閣下這個詞彙盛行在唐朝、唐代,最初是對高官顯貴者的一個稱謂,後來就泛為對一般人的一個敬稱。這原因在哪裡?我們來看一下,唐朝趙璘的《因話錄》裡邊記載到,「古者三公開閣」,三公可以開閣,所以我們常講行政院組閣、內閣,這都是屬於大官,三公可以開閣,閣是一個建築物。「郡守比古之侯伯」,郡守跟古代的侯伯相比,「亦有閣」,也是有閣的。「所以世之書題有閣下之稱」,所以在講到這些人的時候,這些高官顯貴者,古代的三公、郡守、侯伯,這些我們就稱他為閣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稱呼。「今又布衣相呼,盡曰閣下」,現在是連布衣,布衣就是平民老百姓。古代穿著衣服是有分別的,皇帝有皇帝穿的衣服,我們不要去穿皇帝衣服,那會砍頭的;三公有三公的一個衣服。到清朝有一個詞彙叫「補子」,一品、二品,一品官太少了,二品官有二品官的補子,前面的那個有一個貼圖,那個繡上的圖案非常漂亮的。這個一品官、二品官、三品官,那個補子是不一樣的。布衣就是指平民老百姓所穿的衣服,所以布衣就代稱為平民老百姓。現在平民老百姓也互相相呼盡曰閣,就是只要稱到別人,就叫做閣下,這樣的一個意思。
好,下邊古之高官官署,就是指他們做官的辦公地方有閣,閣是兩層的。官署常以閣稱,所以就稱為閣。像我們有一個很有名的《滕王閣序》,王勃的《滕王閣序》,在這邊這個滕王閣,這一段這裡。滕王閣這是唐高祖的小孩元嬰,當時候他任洪州刺史時,洪州刺史就是郡守、太守,洪州刺史的時候所建的一個閣。落成之日,就是落成蓋好那一天,適被封為滕王,剛好那一天被封為滕王,所以他就把他蓋好的這個閣叫做滕王閣。
我們再下來,我們再看一下「足下」這個詞彙。足下常用於對平輩或朋友之間的一個敬稱。根據劉敬叔《異苑》卷十裡邊的記載,這個典故是怎麼樣子?「介子推」,就是介之推,逃祿,就是逃亡之後隱跡,然後抱樹燒死。文公就是晉文公重耳,「拊木哀嗟,伐而制屐」,伐而制屐就是指把那個木,抱著那個。因為介之推後來就不出來做官,然後晉文公知道他跑到深山裡邊去,就把那個山給燒了。結果後來看到了這個介之推抱著他的母親,然後抱著樹活活被燒死。晉文公就拊著木,這個拊字通那個撫慰的那個撫,抱著木哀嗟,就是很傷心。伐而制屐,就是指就把那棵木還燒剩下的,就把它砍下來,然後以木做底的鞋,木屐。「每懷割股之功」,這邊需要跟大家解釋一下,每懷割股之功就是指重耳出逃的時候,當時候晉文公還沒有當上晉文公的時候,公子重耳出逃的時候,介之推曾經割下自己大腿裡邊的肉為重耳充飢。後來回來之後,當了晉文公之後,在封賞的時候卻忘了他,忘了介之推。介之推就,好,沒有封到我,他也不會去跟他要,於是就隱跡起來,到深山隱跡起來。好,我們再往下看。每懷割股之功就是指這樣子,意思就是說,公子重耳晉文公,穿著這個介之推所抱著,那個被燒死的那棵木,把它做成木屐,然後他穿在腳下,他就可以時時想起割股之功。就是指這一段。介之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讓公子重耳充飢,讓他沒餓死。「俯視其屐曰」,就低下頭看著這個木屐,然後就曰,「悲乎足下」,就講悲乎足下,就想到介之推割下大股肉給他吃這樣的一個情形。好,「足下之稱將起於此」,就是這樣子來的,足下。
好,那我們再下來。這邊另外跟諸位再補充兩個,這裡邊所沒講到,但是我們也常常會講到的這個詞彙,叫「陛下」。陛下、陛下,這個陛字實際上是指帝王宮殿的台階,帝王宮殿的台階叫做陛。東漢大文學家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親,曾經解釋說,為什麼會叫做陛下?他說皇帝派他的近臣拿著兵器站在宮殿的台階下,以防不測,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進一步的解釋說,「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因卑達尊就是指卑下,這個達尊就是指皇帝。這一段的意思是指到,就是說陛下為什麼會叫做,後來陛下,陛是台階,台階下怎麼會變成是指皇帝?真是奇怪。原因就是指到說,當時候要跟皇帝稟告事情的時候,皇帝會派他的近臣拿著兵器,站在宮殿的台階那個地方以防不測,萬一哪一個人要行刺皇帝,就請他也做一個傳話。之後像大臣在跟皇帝講話的時候,也不是在台階下面,有時候就有兩個比較靠近,他也就會講陛下,他不會直接講皇帝,就以陛下這樣子。意思是說,透過這樣,其實他剛開始只是一個喊一下,陛下,就好像那個拿著兵器的大臣也站在那邊,這樣的意思。所以引申到後來就變成,陛下就變成是一個皇帝這樣子的、帝王的這樣子的一個代稱。
再下來這個「殿下」。殿下一般是對皇太后、皇后、太子、諸王的一個尊稱。為什麼會這樣子稱呼?因為他們生活起居大概都在宮殿裡邊,所以就叫他們為殿下。
這是我們平常很常聽到的。
我們就再繼續把這一個部分,把它講一下。再往下這個「不佞」,不佞這個詞彙,不佞是不才的意思,自謙之詞。這個典故我們來看一下《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諸侯退矣。」就講到「君若不施大惠」,如果您不施大惠,那「寡人不佞」,我實在是不才,沒有辦法讓諸侯可以離開、退卻。這邊就用到不佞這個詞彙,在《左傳》裡邊我們就看到這個詞彙了,寡人不佞就是我不才。
《戰國策.燕策二》這個地方也提到了這個詞彙,「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這邊講到就是,我們就這邊的詞彙來講,這個「臣不佞」就是講到自己不才,然後不能夠奉承先王之教,不能夠繼承先王所教導的,「以順左右之心」,順左右的心,「恐抵斧質之罪」,斧質之罪,這個質就是人質,就是指被殺或當人質這樣子的一個罪名,「以傷先王之明」,就是指最後變成是這樣子,自己這樣的一個遭遇,傷先王之明,害了先王之明。就是前面講到的,自己未能承先王之教,「又有害於足下之義」,足下就是您,所以逃奔到趙國來。這是《戰國策》裡邊的。
《左傳》是春秋時代,《戰國策》是戰國時代的,這個詞彙在當時候就有了。
再下來看到這個「鯫生」。鯫生是小人的意思,指見識鄙薄的、鄙陋的人。這個鯫是小魚的意思,你看到魚字邊,這個小魚。《史記》裡邊記了這麼樣的一段話,《史記》的「項羽本紀」,「張良曰」,張良說,「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張良就問他,誰幫你出的這個主意?下邊這個可能,可以看一下下面備註的那個地方。這個是張良在跟劉邦所講到的一段,這一段話。他說誰為大王,這個大王就是劉邦,幫你出這個計謀的?「曰」,曰就是劉邦說,「鯫生說我曰」,鯫生就是有一個小人,就勸我說,「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那個王,稱王的意思,稱王佔,把它佔領的那個意思。這一段就是講到,有一個小人勸我,守住了函谷關,守住了函谷關不讓諸侯進來,毋內諸侯,就是不要讓諸侯進來,秦地就可以全部佔有了,這樣的意思。
所以後來文士就自稱以這個,後來的文士也把鯫生就自謙。像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裡邊就講到「歎鯫生不才,謝多嬌錯愛」,這邊鯫生不才指到就是文士。
好,我們時間到了,今天上午的時間就跟大家一起學習到這。好,謝謝大家,謝謝你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