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无所缘境而着空。……|金刚经的智言慧语(第142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既不能無所緣境而著空。又不能取著於境而著有。又不能取著於境 而著有,著有則墮六道。要在不著兩邊,合乎中道。如此歷事鍛心,正大修行入手處  (第一四二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10集)  檔名:29-513-0142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既不能無所緣境而著空。又不能取著於境而著有。又不能取著於境 而著有,著有則墮六道。要在不著兩邊,合乎中道。如此歷事鍛心 ,正大修行入手處。】

江居士的註解好,註得很精要、很透徹、很明白,我們的確得到不少的受用。發大心就修大行,修大行要空有兩邊都不著。世尊為我們開示的,只是一個原理原則,如何把這個原理原則,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那才是功夫得力。否則的話,這些道理、這些方法,在我們日用尋常當中都用不上,這就是所謂功夫不得力。佛講的,如果沒有古大德細心為我們解釋,我們很難懂。

這個地方解得好,既不能無所緣境而著空,著空沒得修,還修什麼?所以修一定要有緣、要有境,緣境兩個字要認識清楚,緣是人事環境,境是物質環境。也就是說我們要修行,要修大行,不能離開人,不能離開社會,不能離開人群,不能離開五欲六塵的境界,這是物質環境,離開了就落空,離開了,你到哪裡去修!譬如,本經裡面講的忍辱波羅蜜,要是沒有那些人天天看你不順眼,天天罵你,天天找你麻煩,你忍辱波羅蜜到哪裡去修?沒得修了。你說我到一個人跡不到的地方,到深山找個山洞打坐修行,忍辱波羅蜜停止在那裡,沒得修了。可見得不能離開人群,布施波羅蜜更是如此,離開一切大眾,布施的對象沒有了,你施捨什麼?財、法、無畏布施都要對象,不能著空。但是又不能著有,著有就要墮六道輪迴,必須空有兩邊都不著。那就是說,在境緣當中度之不息,而心地清淨,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地一塵不染,這就不著有,這樣就是空有兩邊不著。佛菩薩給我們做了個好榜樣、好樣子,我們仔細去觀察,認真去學習,這就合乎中道。所謂中道,就是兩邊都不著。可是諸位要曉得,兩邊都不著了,如果你心裡面還有個中道,我現在走的是中道,好了,你又著了中道。中道又是一邊!兩邊是一邊,中道是一邊,你又著了一邊。中道也沒有,那才是真的中道。如果你執著有個中道,就已經不是中道了,還是著有。有個中道在,還是著有。所以這個念頭都不能起。這底下講,歷事鍊心,歷是經歷,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從初發心到成佛,你所經歷的這些事,在這裡頭去鍊心。歷事鍊心,事要是沒有了,到哪裡去鍊?事沒有了,沒有地方鍊,要歷事鍊心。佛門裡還有一句話,想必不少同修曾經聽說過:借假修真。什麼是假?事是假的,心是真的,借假修真跟此地歷事鍊心是一個意思,完全相同。我們要在人事環境當中、物質環境當中,去鍊心。鍊什麼心?鍊清淨心、鍊平等心,不著有;練慈悲心,不著空;空有兩邊都不著。慈悲心就是要幫助一切大眾,全心全力去做,清淨心、平等心,決定不污染,決定不分別,不分別就平等了,不執著就清淨了。境緣怎麼能離得開?如果說是離開境緣來修行,這講不通。離開這個境緣,找一個好環境去修行,那是修小乘,不是發大心的,不是大心菩薩,大心菩薩不可以離開境緣。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不可以離開。「正大修行入手處」,大修行人下手,是在這裡下手,一切境界裡面下手,在這裡頭鍛鍊。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0年2月6日11:28: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151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