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十一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11
請掀開經本第十三面第三行,繼續看發心二義,「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這個世間人大多數貪求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們現在所謂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貪圖這個享受,這也是障礙菩提心。真正修道的人,佛在一切經裡頭常常提醒我們,常常教導我們要念「苦空無常」。常常念苦空無常,觀察這個世間苦空無常,對於這些享受的心才能夠淡化,才能夠把它止住,這樣覺心才能夠生得起來。菩提心的反面就是迷,菩提心就是覺,所以就是覺與迷這是修學的基礎,決定不能夠迷失了自己。這一段所說的依智慧、慈悲、方便,遠離貪著、無安眾生、供養自身。經文很明顯的看得出來,貪著自身就是障礙智慧,所謂是「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所有障礙都現前了。因此菩薩法裡面,你看無量法門縮成六度,六度第一個法門叫布施,布施就是對治慳貪的,這個地方也把它擺在第一。有了貪心就沒有智慧,所以這個一定要遠離,要把它捨棄掉。不求自樂,實在講真正能夠安貧樂道不是普通人,那是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得到。實在在我們佛門裡面來說,我們不難體會,心地果然清淨平等了,他的生活就是安貧樂道。安貧是我們凡夫的概念,在他有沒有?他這個觀念都沒有,所以他才樂道。樂道是真的,安貧他沒有這個觀念,為什麼?人家貧富一如。不要說在世間了,在十法界裡面,他天堂跟地獄也平等,苦樂二邊都不受,他還有什麼貧與富?沒有了。所以樂道是真的,道就是自性,這是真樂。
從哪裡修起?從菩提心修起。菩薩所以不捨方便度化眾生,這個動力就是慈悲,他為什麼這樣子不辭辛苦普度眾生?這叫大慈悲心。度眾生沒有智慧、沒有方便是決定不行的,方便就是我們講的方法、手段。如果求一切眾生對自己有相當的供養,這個不能弘法,為什麼?會叫許多眾生退心,不來了。今天講到佛門供養,台灣是世界第一,連外國的出家人都喜歡到台灣來,台灣來一趟他一年都吃不完。外國沒有,外國沒有供養,我聽一個斯里蘭卡的法師告訴我,他到英國倫敦那兒去弘法,往返旅費自己拿的,沒有人家給他出旅費。辛辛苦苦在那邊給他們講一次經,講了三個多鐘點,他說口都說乾了,講完之後大家鼓掌向法師致敬。幸好還有一個人送一朵花供養法師,所得到的供養就是這樣的。如果說是要求供養,就沒有人聽了,不像在台灣。我聽說過去在香港,法師去講經還先談好價錢,講一部經需要多少供養,沒有了就不講,還有討價還價的。這些統統是不如法,應當要捨離的,障礙菩提心。方便法門非常非常之多,總而言之,必須令大眾對於佛法要認識、要理解,知道佛法究竟是什麼,使他能夠在佛法裡面生歡喜心、生尊重心,進而能夠信受奉行,這個目的才能達到。
下面三種,這是第二個意思「順菩提心門」。前面三個教我們遠離,這是三種順菩提心門;換句話說,一定要修學的,這個三種都是清淨心。實在我們學佛如果這三種心不能現前,我們所學的就不如法。這個三種心能夠現前,能夠不斷的增長,我們在佛法修持就功夫得力了,這是一般常說的;經論裡面名詞叫相應,我們的修學有幾分相應了。這個三種心很重要,我們有沒有得到,是不是常常在增長?如果這三種心沒有,那要認真的去檢討,我們的學佛雖然下了很多的功夫,用了很多的時間,沒有成就、沒有結果。
第一個就是「無染清淨心」,這一句看起來很容易,實在也相當之難。但是這個事情是自分的事情,就是自己本分的事情,不是從外面來的,反求諸己,沒有一個人達不到的。染是染著,我們在一切法裡面,不但是世間法,連佛法都不染著,你的心自然就清淨了。
祖師非常的慈悲,唯恐我們找不到下手之處,我們的修學從哪裡下手?底下告訴我們,「不為自身求安樂故」。由此可知,為自身求安樂就是染著。此地說話確實要善聽,要懂得佛的說法義趣之所在。如果有意去躲避那也是染著,我不為自身求安樂,我一天吃一頓,我去住一個小茅蓬,去修一些苦行,這對不對?這也是染著。為什麼?他染著那個苦行,還是染著。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怎樣是不染著?心清淨了就不染著;心不清淨,沒有一個不染著的,貪圖物質享受是染著,有意去標榜苦行還是染著。所以有人染著利,有人染著名,他利不要,他要名,他要人對他恭敬,統統是染著。所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世出世法統統不染著,這個心才能得清淨,這是我們要修學的。如果從根本上來觀察,就是所謂我、我所、我執、我見,我所就是我所有,有我當然就有我所有,這是染著的根源。所以學佛的人要真正做到不染著,大乘法比小乘法要高明得多,它的確有善巧,菩薩起心動念不想自己,想一切眾生,這樣的確染著就沒有了。為什麼?沒有我、沒有我所,念念想眾生、念念想佛法,沒有念頭則已,有念頭就想如何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如何能夠把佛法發揚光大、普度眾生。這個我與我所不要斷,自然它就沒有了;這個無染清淨心不要修,自然就現前。這個法子非常之巧妙,我們講善巧方便確實在大乘。
第二個「安清淨心」,使一切眾生得到平安。眾生為什麼不安?就是不平,所以平是因,安是果報。為什麼不平?不和。和、平、安、樂,上一個字是因,底下一個字是果。世出世間法都注重和,和為貴,孔老夫子也說「禮之用,和為貴」。佛法僧團裡面基本戒條就是六和敬,大家和才平,平了才安,安之後才有樂。所以這後面是「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樂是法喜充滿。要達到這個境界,一定是念念拔一切眾生苦,看到眾生有苦,如同自己有苦,要盡心盡力幫助他解決。苦從哪裡來的?從迷來的,迷了才有苦,悟了就不苦。我們讀孔子書,讀《論語》,《論語》裡面大家曉得,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學生顏回,顏回的物質生活條件很差,「一簞食、一瓢飲」,連孔老夫子都說,如果在別人,這憂慮極了,「人不堪其憂」,可是顏回「不改其樂」。他樂在哪裡?他樂在心清淨,他樂在這裡。樂在什麼?心安、理得,道理得到了,宇宙人生的理明瞭了。儒家講這個理得就是我們佛法講的實相,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他徹底明瞭,這個快樂!所以貧富苦樂他二邊都捨棄掉。顏回的境界,就是大乘法裡面講菩薩中道第一義的境界,不是平常人能夠理解的。他所看到的苦,是看到一切眾生苦,苦在哪裡?沒有明白這個道理,雖然是富有還是苦,不管他在社會上有多少的財富、有多麼高的地位,苦。做皇帝有做皇帝的苦處,發大財有發大財人的苦處。那個沒有苦,那高,那比他們高多了,他們不能比!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苦是理沒有搞清楚,就是迷惑顛倒,這是真苦。由此可知,我們要幫助人,我們要救濟人、幫助他離苦得樂,從最根本處就是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他永脫苦輪。不但現前他不苦,來世更不苦,為什麼?超越輪迴,不再搞生死這些把戲了。這叫大慈大悲,這真是最殊勝的善巧方便,得到是無染、安靜的清淨心。只有清淨心才真正的安,只有清淨心才真正之樂。
「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菩提就是覺,大菩提是大覺,徹底覺悟,一個真正徹底覺悟的人,沒有不肯發心求生淨土的。在菩薩裡面,我們所熟悉的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行願第一的普賢菩薩,都是發願求生淨土。你要問他,他為什麼要發願求生淨土?他徹底覺悟了,這大覺。蓮池大師晚年說出,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那個兩句話是徹底覺悟,從今之後不再夾雜、不再間斷了,一心一意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徹底究竟的覺悟,這是樂,真樂在這個裡面。所以清淨、安樂都在這一句裡面圓滿,全都得到了,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我們應當要覺悟的。大菩薩能得到,我們同樣可以得到。如果說無量法門來講,我們比不上那些大菩薩;最上的一著,我們也不亞於這些大菩薩,這個法門不可思議!當然這個裡面有許多殊勝的因緣,這是每位同修自己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這是你自己的因緣;你的緣成熟,彌陀、世尊、十方諸佛如來自自然然加持你,使你的善根加速成熟,這是外緣。內因外緣成熟,我們才遇到這個法門,遇到之後在這個法門生歡喜心,信受奉行。這個解與行都可以與文殊、普賢媲美,這是要珍惜的、要理解的。
再看底下這一條,「元曉師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心有二,一隨事發心,如四弘願;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元曉是高麗國人,就是現在的韓國,他出生在中國唐朝時代,就是唐朝時代高麗的一位出家人,在我們中國留學很久,他修學很有成就,對於《無量壽經》有註解傳世。他說這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往生成佛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他又說發心有兩種,一種是隨事發心,這是最普遍的,中下根性的人菩提心是從這兒生起來的,隨事就是佛經上常常講的四弘誓願。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在因地裡面所發的弘願無量無邊,像阿彌陀佛就發四十八願,藥師如來發十二大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不管發願多少,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條。所以這個四弘誓願是諸佛菩薩在因地上所發的總願,總綱領不出這四條,我們依照這個四願來發心,這叫隨事發心,這個是發菩提心。同時這個四弘誓願又是我們修學的指導原則,所以非常非常的重要。我曾經說過,一部《華嚴經》就是這四句的詳細說明。四願第一個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看看前面所講的發心二義,相違門的三條跟順菩提心的三條,統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都是為度眾生的。後面的三願,實在講是完成第一願的,度眾生絕對不是空口說白話就能把眾生度了,要度眾生先要度自己,這個度自己就是講學佛修行,從哪裡修起?先要斷煩惱,斷了煩惱之後才能學法門。
所以現在人修學為什麼修不成功?有人修一生、修幾十年、修一輩子都沒有成就,煩惱不斷,妄想很多,這就是沒成就。諸位要記住,他修學錯了,錯在哪裡?沒有把煩惱斷掉,就開始學無量法門。這個不斷煩惱學的無量法門,他所得到的是什麼?得到叫邪知邪見。一生搞幾十年、搞一輩子都搞邪知邪見,邪知邪見裡面怎麼會生智慧?所以我們看看《高僧傳》、看看《居士傳》,古時候學佛無論在家、出家的,絕大多數五年到十年人家就開悟、證果了,時間都不長。為什麼他們有成就,我們沒有成就?你再仔細去研究研究,他們的方法是先斷煩惱、後學法門,按照這個順序他沒有顛倒。我們在一部《華嚴經》,特別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善財童子做一個修行的樣子給我們看,這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怕我們不會修,表演給我們看。他的修學方法,先斷煩惱。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這一會裡面,文殊菩薩教給什麼?諸位仔細去念《華嚴經》,文殊菩薩好像沒有給他開導什麼法門,這個叫啟蒙的老師、根本的老師。根本老師教什麼?根本老師是什麼都不教。根本老師教你個什麼東西?教你無知,不要有知,教這個東西。《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根本老師教你這個,無知,心就清淨了;有知是什麼?有知是妄想。所以他只教你,在旁邊看著你斷煩惱,去一切知見,這是根本老師教給你的。
這個方法在印度用了幾千年,我們中國古代的教學法也用這個方法。古時候的小學,小學生從七歲上學到十二歲,這個階段期間去念四書五經,去念這個東西。老師教什麼?老師教句讀,就是教你字怎麼念的,到哪個地方是一句,教這個。不講解的,就是教你念、教你背,會背了還要盯著你、看著你背一百遍、背兩百遍,教你這個。現在我們談到教育,絕對反對這個方法,不知道這個方法之妙,妙在哪裡?從小培養他的根本智、培養他的清淨心。小孩一樣,不這樣子去督促他,他也胡思亂想,每天叫他念五、六個鐘頭的時候,他至少五、六個鐘點不胡思亂想,他心清淨的。所以這種方法跟我們佛門教學完全相同,是訓練他無知,不要知,般若無知。心清淨了,到心真正清淨之後,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是無所不知,所以他一下就開悟,一接觸就開悟、就證果了。由此可知,中國從前的小學,在四弘誓願裡講斷煩惱。我們看看文殊菩薩教善財就是如此的,所以沒有說法。到他清淨心現前,老師不留他了,叫他出去參學。參學就是叫他接觸外面的世界,六根接觸六塵這個時候他無所不知,這才成就真正圓滿的智慧。所以五十三參是後得智,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他在文殊菩薩這一個老師,一個老師成就什麼?「煩惱無盡誓願斷」;五十三參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遇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是「佛道無上誓願成」。它的次第擺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我們今天要不會,沒有看出來,那是很冤枉。
所以我是一再勸勉同修,你們要想真正學佛,古人期限是五年,我們怕你五年等不及,所以我又打了個折扣,打了折扣是三年。三年能不能再少?再少恐怕不能成就。就是說你要忍耐三年、定三年,我三年當中我修清淨心。我什麼都不要看,我也不要聽,所以說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統統不要接觸,念這一本《無量壽經》,也不要求解意,修什麼?修清淨心,心地清淨,煩惱就沒有了。如果三年都忍不過去,那就沒希望了,你這一生學得再多、讀得再多,清涼大師講的,不是我講的,「增長邪見」。你天天都有進步,什麼進步?邪見進步,搞這個東西,不是智慧。所以「隨事發心」,要依照這個程序來修學,確實中下根性人很得利益。
第二種是「順理發心」,順理,理是什麼?理是諸法實相。換句話說,這是明心見性以後才做得到,沒有見性的人這一條沒分。見了性之後,那個發菩提心是真發了,為什麼?他是順理。由此可知,他說這兩種菩提心,實際上是菩提心的增上,先從隨事發心,隨事發心到見性之後,自自然然事就變成理,理事不二,那是無上大菩提心。在念佛法門裡面講,「信解諸法實相」,就是理一心不亂,此門確實勝過餘門,就是勝過其他的法門。因為這個法門簡單、容易,只是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夠幫助你達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不要再用別的法門來幫助。大勢至菩薩說得很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是藉,藉別的法門來幫助,不用、不假,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這個心開就是見性,明心見性,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下去,決定成功,而且還非常快速的成功。這個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就看到太多太多了。這是元曉師給我們講的發菩提心。
再看底下一段,「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行」。這是他們這些,這都是淨宗大德他們的看法,實在講他們都有成就。可是「善導、靈芝」,善導大師是唐朝時候人,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我們台北有善導寺,你只看到善導這個名字就曉得它是修淨土宗的,善導寺是修淨土宗的。日本人對於善導大師特別崇敬,原因就是當年日本有許多的高僧在中國留學,都是善導的學生。所以他們回去之後,對老師的恩德念念不忘,一直到現在,善導大師的塑像,在日本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寺院裡面都有善導大師的像。很多寺廟都用善導大師的名字做寺名,像台北這個善導寺也是日本人建的,由此可知,日本人對大師的崇敬。靈芝是宋朝人,「與日淨宗諸家」,這個日是日本,日本淨土宗的大德們,「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這是古今兩派的講法不一樣,但是諸位要知道,這裡頭並沒有什麼衝突,正助雙修這兩個都少不了,一個發菩提心,一個念佛。所以不必因為他們的說法不同而起爭執、而起懷疑,那就錯了。但是在中國歷代大德們看法,還是以善導為主,善導畢竟是專修淨宗的一位大德。在古代傳說裡面,他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善導是彌陀化身再來的,那麼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這是我們決定不能懷疑。
「蓮池大師和會之曰」,蓮池大師這是淨土宗中興的大德,《彌陀經疏鈔》就是他老人家的註疏,這一生當中最偉大、最了不起的著作,就是《疏鈔》。他把古德講的,把它和會圓融起來說,「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這就把念佛跟發菩提心合而為一了,這個和會很有道理、有見地。真正覺悟的人沒有一個不念佛的,《華嚴經》可以做證明,《華嚴經》上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華嚴》是圓教,圓教登了地,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通常我們叫十一地,始終,始是初地,終是等覺,這些菩薩不離念佛。他為什麼念佛?因為他徹底覺悟了,覺悟就是發菩提心。他那個覺悟不是隨事發心,是隨理發心。隨事發心不一定念佛,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認真修學的,都是隨事發心;到這個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那決定是隨理發心,比隨事的高得多了。這個事實我們要把它認清楚,然後你才知道蓮池大師說這個話的分量、說這個話的見地,不是普通人能夠說得出來的,他要不真正契入這個境界,這話說不出來的。所以真正發心的人必定念佛;真正肯念佛的人,二六時中不間斷、不夾雜,這個人必定是發無上菩提心的,所以這是一而二、二而一。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清楚,不能有懷疑,我們在這裡才能夠建真正的信心,堅固不搖。
「徹悟禪師云」,《徹悟禪師語錄》裡面也是處處勸人念佛,他是在禪宗大徹大悟之後,回過頭來專修念佛法門,這也是往生西方的一位大德。他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實在講這是念佛標準的態度,念佛怎麼樣念法?他這個四句說盡了。一個人真正知道生死可怕,這個心就是菩提心,他覺悟曉得生死太苦、太可怕了,知道輪迴可怕。輪迴是死了以後過不了幾天又投胎又來了,來了再死、死了再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完沒了!這個輪迴不是生生世世都是人,不一定,所以六道輪迴,六道裡面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
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地獄是最長的,地獄裡面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多年,我們中國人號稱五千年的歷史,在地獄裡還不到兩天。地獄的壽命最短的都是萬歲萬萬歲,你怎麼得了?不得了,這怎麼能去?太可怕了!所以地獄一去的話,要想再出來不曉得到什麼時候。餓鬼道,鬼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所以祭鬼神,初一、十五去祭祀他,正好早晨吃一餐,到中午吃一餐,恰恰好是如此。他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他的壽命是千歲以上,都是千歲千千歲,餓鬼道。畜生道愚痴,墮到畜生道之後,死了以後還做畜生,很難得超越。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祇樹給孤獨園蓋房子的工程的時候,地下爬的有一窩螞蟻,佛看了之後笑一笑。旁邊這弟子就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笑牠?佛就說了,這一窩螞蟻,七尊佛出世過去了,牠還是受螞蟻身。一尊佛算三個阿僧祇劫,二十一個阿僧祇劫過去了,牠還沒有離開螞蟻身。這個不是牠壽命那麼長,牠死了以後又投胎又做螞蟻,這就是一種堅固的執著,牠認為那個就是牠的身,牠不想改變一個身相,沒有意思出離,這就不得了,這是講畜生愚痴。所以三惡道非常非常的可怕,經上常講「頭出頭沒」,它把六道比作苦海,生到三善道得個人天身,就好像頭冒出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再一下去沉到海底,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所以人要想想這個事實真相,他就覺悟、他就害怕了。我們趁有生之年身體還健康,牢牢的要把握這個大好光陰,認真的修行,不要讓這一生空過了,決定求生淨土。淨土很容易修,人人有分,個個都可以往生,為什麼不求?這是真正覺悟。所以想到生死事大,這個心就覺悟、就不迷了。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就是往生淨土的條件,前面兩句破迷開悟,後面這個兩句具足往生淨土的條件三資糧:深信、發願(這個發願就是願生淨土)、持佛名號,老實念佛,要想快速成就,那就一定要堅守不間斷、不夾雜,這個成就是指日可期。所以往往年輕人修行比不上這些老公公老太太,比不上他們。為什麼?他們心沒有雜念,他們知道生死事大,晚年了來日無多,他的願心懇切,他的佛號真正能夠做到不間斷、不夾雜。這個世間五欲六塵他已經看得太多了,不願意再看,這個花花世界對他已經失去誘惑的作用,他心清淨了,容易成就。
年輕人還放不下,世法也放不下,佛法也放不下,樣樣都想多學一點,耽誤了一生大事。說老實話,學東西學得再多,剛才講了,學的一些邪知邪見。邪知邪見,菩薩想盡方法把它抖擻掉、把它去掉,你不但不肯去,還要天天增長,還要天天去學習,這怎麼得了!所以千萬不要錯會了意思,四弘誓願明明說「法門無量誓願學」,沒錯,人家講得沒錯,你會錯了意思。你煩惱斷盡了,學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心地清淨,不礙清淨心,那就對了。不是叫你不學無量法門,什麼法門都要學,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都要學,學有時候的,有時節因緣,不是初學,是叫你第一個階段完成之後,那是第二個階段。譬如說大學要不要念?要念。你幼稚園還沒有念,就想上大學,這怎麼能成功?這不能成功。也許有人說,幼稚園、小學、中學不念可以,我大學多念幾年行不行?如果他多念幾年,念個二十年、念三十年可以念到,那國家何必再去辦小學、中學,不是省了多少事情嗎?做不到的。世法尚且做不到,何況佛法?所以大家才曉得這個斷煩惱多重要。
培養清淨心,是佛法的關鍵,也就是說你將來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憑什麼?憑清淨心。所以現在有很多,你們年輕人,什麼研討會,這個班、那個班,來跟我說,我也不能不同意,也不能不點頭,我參不參與?不參與。為什麼?我知道,我很清楚,都搞邪知邪見。已經那麼多邪知邪見了,還要在那裡搞邪知邪見,我說了也沒用處,說了什麼?不肯聽。要是真正修學,你們來說,我可能會參加,幹什麼?讀《無量壽經》。一星期有個幾次,大家在一塊讀經,讀兩個小時,那是什麼?修根本智,那真管用。我跟大家講真話,講真話很多人不相信,不但不相信還要毀謗,我都在外面聽說了:淨空法師不是好人,他自己學那麼多,叫我們不要學,吝法!我跟大家說老實話,還說我欺騙大家。如果我要說是,你們什麼都要學、什麼都要看,你們聽了一定很歡喜:這個法師是好法師,你看勸我們博學多聞。其實到後來你們墮落到三途的時候,才會罵我:你這個人不是好人,當初你知道這個祕密,正確的方法,不告訴我們!所以給你講真的不相信,現在人是什麼?是聽騙不聽勸、信邪不信正,你說有什麼法子?這沒法子。
所以我不得不把《華嚴經》端出來跟大家講,《華嚴經》就是四弘誓願這個層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總不是假的了。你要是問我,我過去沒有從這修,沒錯,我過去是盲修瞎練走了三十多年冤枉路,你們也跟我走這冤枉路,這個虧就吃大了。你今天肯聽我的話,三、五年就成就了;你要不肯聽我的話,恐怕到三十年、五十年,還到不了我這個程度,這是真的。肯聽話三、五年可能超過我這個程度,我跟大家講的句句是實話。以前,實在講我從小是個很講理的人,老師雖然勸我們念佛,沒有把這個道理講得透徹,所以我們半信半疑,還去搞無量法門,深入經藏,搞了一腦袋的邪知邪見。假如過去教我的老師,能夠像我今天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我絕對不會浪費那麼多時間。所以這些東西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不簡單,你要肯相信,至少省了三十年的時間。
我們翻過來再繼續看第十四面,「蕅益大師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先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蕅益大師是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這個人在早年也是搞博學多聞的,到後來他搞明白、搞清楚了,死心塌地專修淨土,成為淨土宗的一代祖師。這樣的人,說實在話不是普通人,菩薩示現的,什麼菩薩我們也不清楚,他的身分一直沒有暴露過。但是我們可以斷定,他是佛菩薩再來。為什麼?因為他註解的《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對他的讚歎,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我們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他這樣讚歎,那他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也是觀世音菩薩之流的。《要解》仔細看看確實是好,沒有話說。所以我們選修淨土宗的經典,我們只選了三部經,這個三部經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現在這個三部經我們都在講,此地講《無量壽經》、《彌陀經》,杭州南路講堂講《普賢行願品》。《彌陀經》我們取的註解就是兩種,一個《疏鈔》、一個《要解》,我們這講堂《疏鈔》講完了講《要解》,《要解》講完了再講《疏鈔》,兩個註解輪流講。所以蕅益大師所說的這個話,就是佛菩薩自己說的。
「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這些話都是《要解》裡面說的。他把《彌陀經》分作三分,三分就是信、願、行,序分裡面是信願行三分,正宗分裡頭也是信願行三分,流通分裡頭還是信願行三分。這是蕅益大師的科判,稱之為淨宗三資量,淨土三資糧,往生淨土三個必要的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能成就。第一個就是要信,要深信,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一心一意就是求生淨土;願要真正發願,一定要深知生死輪迴之苦,他這個真的願才能發得出來,要發真實的大願;要一心持名,這是《彌陀經》的宗旨。淨土三經在旨趣上講它不一樣,是以《無量壽經》最為完備,就是最完整。《無量壽經》就好像是淨土概論一樣,內容是面面俱到,對於西方淨土統統說到了,是最完備的一部經典,所以稱為淨宗第一經。《彌陀經》說實在話,它是勸修的經典,勸信、勸我們發願、勸我們持名,它是勸我們修行的一部經典,重點在此地,不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整個具體的說明,整個具體介紹說明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裡面的內容,它是給我們講理論,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說理論、說方法、說因果。因果就是九品往生,比《無量壽經》說得詳細,《無量壽經》只講三輩,它那裡講九品說得更詳細。所以它講因果、講方法、講理論,重點在這個三方面。所以要想對極樂世界全盤了解,這三經都需要讀,我們才能整個明瞭。《彌陀經》,尤其是《疏鈔》跟《要解》一定要讀,否則的話,經文沒有辦法理解。經文太短了,其實字字裡面都含著無量義,我們智慧不開,業障深重,看不出它裡面的意思,所以念了以後像念小說、神話一樣,不懂得裡頭什麼意思,所以一定要看註解。
這一段話蕅益大師說得非常之好,是古來的大德沒有說過的,他說「信願為慧行」,這是古人沒說過的。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對淨宗有誤會,認為這個念佛修淨土宗,充其量有一點定而已,這一心不亂是定,沒有智慧,說學淨土的人沒有智慧。那我們要問一問,智慧有什麼用處,智慧的作用在哪裡?實在說智慧的作用就在辨別真假,有智慧才能辨別,有智慧才能夠取捨恰當,他選擇才會選最好的。你能夠選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文殊菩薩選的、普賢菩薩選的,你這個選擇居然跟他們一樣,怎麼能說沒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這個法門就當面錯過了,那才叫沒有智慧。他還得去學智慧,等到智慧學到了,他才會選擇這個法門,所以他還早!這個修淨土的人,他現在就已經選到了。這是諸位冷靜仔細去想想,看誰有智慧。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給我們一語道破,你能夠相信這個法門,你能夠選擇這個法門,願生淨土,這是大智慧!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文殊、普賢是平起平坐,為什麼?因為我們智慧相同。說別的智慧我們比不上他,選擇這個法門,那我們選的沒有兩樣,你選這個,我也選的這個,我們智慧平等。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跟普賢、跟文殊是平等的,因平等,果當然平等,道理在此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你選擇信行願,大家都是這個因去的,所以果報相等、果報相同。這是智慧,是大智慧,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因為這個法門是究竟圓滿的法門,不是圓滿的智慧,就選不出這個法門。
「持名為行行」,無量行門當中這是第一行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所以信願行非常重要,缺一個不可,有信、有願決定往生,十念都能往生。十念是平常工作非常忙碌的人,沒有時間念佛,怎麼辦?持名很重要不能少,可以少念幾句,沒有時間多念,少念,早晚課的時間用十念法。十念法是盡一口氣叫一念,這一口氣不拘多少,每個人氣長短不一樣。如果家裡面有佛像,就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佛,盡一口氣,念四個字、六個字都可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口氣叫一念,念十口氣。早晚都一樣,一次不缺,這就符合一向專念,沒有缺過一次課就對了。平常有時間多念,那叫散念,早晚是定課,定課不能缺少。散課那是多少、有無都沒有關係,定課是決定不能缺少的。養成一個習慣,早晨一起來念佛,晚上睡覺之前一定念佛。當然佛號念得是愈多愈好,為什麼?念佛的時候就不胡思亂想了。念佛就是修戒定慧,戒律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裡面念佛,憶佛念佛,他就不會想壞事情,諸惡就不作了;佛號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所讚歎的,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所以念佛就是眾善奉行,你看戒律具足了。諸惡莫作是小乘戒,眾善奉行是菩薩戒,統統具足了;念佛心地清淨,沒有一個雜念,是修定,定有了;這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字分明,這是修慧,這就修的根本智。所以是戒定慧三學,就用一句佛號圓圓滿滿都修了。所以你念的時間愈多、念的時間愈長、念的佛號愈多,就是你修戒定慧的時間愈多,這個要知道。所以念佛是修戒定慧的,是戒定慧一次完成,不必分開來學,一次完成。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蕅益大師沒有說持名之多少,沒有,沒有講多少,與多少不相干,與深淺有關係。什麼叫深?深淺都是清淨心,就是你心地清淨的深度是多少,心愈清淨品位就愈高。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從哪裡分的?從清淨心的程度上分的。其實《無量壽經》真正不可思議,不要說經文,單看看經題,功德就圓滿了。經題上「無量壽」,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法身理體;「莊嚴」就是依正莊嚴,我們今天講的美好到了極處(無量壽是體,莊嚴是相,相是美好到極處);「清淨平等覺」是作用,是用,體、相、用統統具足。清淨平等覺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原則,我們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知道輪迴苦是覺,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大覺,覺而不迷。所以我們念佛修什麼?念佛是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這就完全正確。
「故慧行為先導」,慧在前面領導我們,「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後一句是比喻,把信願比作眼睛,把持名比喻作兩條腿,我看得清楚,我走得沒錯。沒有信願,等於人瞎了眼睛,雖然會走路,走到岔路上自己也不知道;有信有願,這個人有眼睛沒有腿,看是看到了,沒有辦法,走不到。由此可知,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一定要具足。所以講席裡面,目的是要教大家對於淨宗法門、對於大乘佛法,真正認識,真正理解,有所選擇,這是講席的目的。抉擇之後,就要認真努力來修學,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