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六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06
▲MP3下载
請掀開經本第七面,倒數第三行看第二小段:
「二、三根普被,聖凡齊收」。這是本經興起的第二個因緣,這個因緣也非常的殊勝。佛說一切經,從契機上來講,都不是圓滿的,唯獨此經是契機周圓,就是一切根機收攝盡了。
「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徹下,則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這一段很重要,如果真正明瞭,我們對於往生西方的心就堅定,再也不會疑惑。諸位要曉得疑心是很大的障礙,不但障礙菩提,直接障礙了往生。從這段文我們來看,仔細去看它,一切眾生,就是除佛之外,九法界眾生最高的,就是跟佛最接近的,等覺菩薩。等覺菩薩裡面以文殊、普賢來代表,是等覺當中可以說是第一上首。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嚴海會等覺菩薩無量無邊,《華嚴》只舉普賢、文殊做代表,這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菩薩。這是講到最上的,他們還要發願求生淨土。如果這個法門不殊勝,我們想想,等覺菩薩何必要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要不殊勝,為什麼文殊、普賢還要修信願行三資糧,念佛往生?文殊、普賢沒有別的,也是信願行。我們今天一下手從信願行,他也是信願行;換句話說,我們所依據的理論、依據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跟他平等,就是理論方法都相同。
雖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形相上是平等的,內裡面功夫還是有高下,為什麼?人家煩惱斷盡了。等覺菩薩只帶一品生相無明去往生;換句話說,帶業帶得最少的,少到不能再少,只帶一品業。我們帶的業帶得太重了,四十一品無明完全帶著,塵沙煩惱、見思煩惱一品也沒斷。所以從內證的功夫來說,人家去往生,是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我們運用同樣的方法理論,一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生的是凡聖同居土,可能是中下品往生。九品四土都是內證的功夫,好像我們大家在一起程度不相等,除程度不相等之外,其餘的一律平等。衣食住行,西方極樂世界容貌都相等,沒有一樣不相等的,這個不等的就是內裡面的功夫不等,這是一定要記住的。這個事實,是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裡面沒有的,因為十方世界你裡面的功夫不相等,容貌就不相等,我們世間法常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們兩個人面貌為什麼不一樣?心不一樣。如果你們的心是一樣,面貌就一樣;心不一樣,所以面貌不相同。十方世界跟我們娑婆世界都差不多,相貌相同的很少。
可是西方極樂世界相貌都是相同的,那是什麼原因?諸位一定要記住,統統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他心裡有什麼東西?心裡就是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也沒有。心同、念同,相貌相同,所以往生的跟阿彌陀佛的相貌都一樣。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這一句佛號至少要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什麼叫功夫成片?也就是我們常講功夫得力了,所謂的得力是煩惱不起來了。煩惱有沒有?有,煩惱沒有斷。雖沒有斷,他佛號的力量強能夠把煩惱壓下去,雖有煩惱,煩惱不起作用,就是不起現行,這個功夫叫做成片。如果引用經文上的話來說,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淨念相繼」,那個淨就是功夫,心清淨了,淨是功夫;如果沒有那個淨字,單單講念不見得有功夫。念到心清淨了,所謂心清淨就是煩惱不起現行,這個時候清淨,剛剛開始清淨,所以叫成片。
功夫再要深就是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斷,塵沙、無明沒斷,伏住,塵沙、無明伏住,見思斷了,這個叫事一心不亂,往生方便有餘土。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煩惱沒有斷乾淨,伏住的。無明煩惱有四十一品,文殊、普賢已經斷了四十品,四十一品無明已經斷了四十品,還剩下一品這是文殊、普賢,那一品斷掉就成佛了。這一品不好斷,他還要信願持名,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才斷,我們曉得西方世界之殊勝。我們想一想,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功德,文殊、普賢比一比如何?他尚且要求生西方,我們怎麼能不求西方?或者有人要問,他這個功德大,求生西方大概沒有問題;我的一身罪業,恐怕阿彌陀佛不讓我去。有很多人是這個想法,想想自己一生造的業太重了,想求生西方,恐怕阿彌陀佛排斥我,不讓我去。
我們看看下面這一句,徹下,就講到最下面的,則五逆十惡,這是講造罪業極重之人,我們大概還沒有造這麼重的業!五逆,第一個是殺父親,第二個是殺母親,你們哪個人殺了自己的父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種罪這是沒得救,必定墮阿鼻地獄。佛在一切大小乘經裡面所講,這是沒法子救的,你翻開《地藏經》,地藏菩薩也救不了。五逆十惡這個罪是極重之人,沒得救的,阿彌陀佛能救。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造很重的罪業,還沒有造這麼重吧,這樣重的罪業都能度。但是造極重罪業的人,必須要有幾個條件,下面就給我們開出來,臨終得遇善友,這是第一個條件,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這善知識就教他念阿彌陀佛。這個條件還得附帶兩個條件才行,哪兩個條件?附帶第一個條件,臨命終時他這個頭腦要清楚;如果臨終的時候迷惑顛倒,人事不醒,遇到善知識也是枉然,也沒用處。所以這個附帶條件非常重要的,神智清楚。附帶第二個條件,聽了善友的勸告馬上能接受,立刻就相信,立刻就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肯念佛。給諸位說,臨終他只要信願行三個條件具足,這就是懺除業障,他的業障就懺悔了,所以這個叫懺罪往生。
諸位要知道,一般人信願行為什麼生不起來?罪業蓋覆住,障礙了你這個三資糧。三資糧一現前就很清楚明瞭,罪業輕了;如果罪業重的,信願行決定生不起來,業障覆蓋。所以具足信願行,業障就消除了。我們自己常常想,知道自己業障很重,念念想消除。有人來問我,我們去拜山,三步一叩頭去拜山,聽說這個可以消業障;拜梁皇懺可以消業障,來問我。我反過頭來問他,我說什麼叫業障?你拜了山之後,你的業障是不是真的消除掉了?妄想執著就是業障,你拜了山之後,你的妄念是不是都沒有了?如果妄念沒有了,就真的消了業障;如果妄念還有,業障沒消掉。拜七天梁皇懺,還會不會打妄想?還是胡思亂想;換句話,你的業障還沒有消除。可是諸位要知道真信切願,淨念相繼,業障真的就沒有了,心裡面阿彌陀佛一句一句接著,妄想生不起來了!這麼好的消業障方法,他不會用,他去搞別的方法,別的那些方法又沒有效。
所以一定要認識什麼叫業障,知道業障消除的現象,我們有沒有消除?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這個臨終之人,縱然一生造很大的罪業,他在臨終的時候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句佛號一句一句接著念,經上講十念就成功。這個十念是念到他斷氣,就是他斷氣之前,只念十句佛號就成功了,也能往生。我們想想這樣的人都能往生,在我想想,我們這個罪業還沒有他那麼重,他能往生,我們還有什麼話說!應當信心具足。何況本經末後一章又說,經文裡明白告訴我們,有「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這是釋迦牟尼佛講我們娑婆世界,我們娑婆世界往生的人有這麼多。這些是什麼人?「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不就是說我們這些人嗎?無上菩提就是求生淨土這個意念,以前我們沒動過這個念頭,沒有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想去見阿彌陀佛。現在讀到這個經、聽到這個經,我們才發了這個心,豈不是經上講的,就是我們這一等人!
「種諸善根」,怎麼種善根?我們相信,我們想去,我們從今天阿彌陀佛一句一句淨念相繼,這就叫種諸善根。不用其他的方法種善根,就是這個方法。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就是你有個堅定的信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念超過供養恆河沙數的諸佛菩薩。世尊在《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話,不是騙人的,句句都真實。「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這一段經文等於給我們授記,給我們做往生成佛的授記。末後兩句是成佛,「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前面給我們授記往生,後兩句給我們授記作佛。所以這一段的確堅定了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對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點懷疑都沒有了,真正學佛人應當求生淨土。
我們再翻過來第八頁,「本經云: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是《無量壽經》上的一句經文,是佛說,將來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在這個世間滅盡,這一部經獨留世間。所有一切經都沒有了,《無量壽經》還在這個世間,還可以流通一百年;換句話說,佛法滅,《無量壽經》最後滅。經上常常比喻說這個眾生都是病人,都是害了重病,佛為醫王,佛是大醫王,法就是良藥。眾生害的這些病,釋迦牟尼佛所有這些良藥都不靈,怎麼不靈?治不了這個病。到最後只有一副是最好的藥,還能夠治,所有一切藥都治不了了,這一副藥還能治。這是什麼藥?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副藥,這副藥還靈。我們就能想像得到,所有法門都度不了的,這個法門可以度,這個法門的功德、這個法門的力量,自然超過一切法門;如果不是超過一切法門,文殊、普賢何必要修這個法門!
也許諸位要問,文殊、普賢,為什麼不早一點修這個法門?為什麼到華嚴會上成等覺菩薩,才修這個法門?我老實告訴諸位,文殊、普賢過去沒有緣,遇不到這個法門,不曉得這個法門;如果曉得這個法門,他早就成佛了。那些人辛辛苦苦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修到等覺菩薩才碰到這個法門,才曉得這個法門殊勝,才知道這個法門是第一,不修這個法門不能成佛。我們在今天很幸運,文殊、普賢比不上我們,我們在初學就碰上、就遇到了,這是多麼幸運,沒有比我們更幸運的人,所以我們在一生當中的成就,就超過普賢、文殊。《無量壽經》末後有偈子說「行超普賢」,那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前面是等同普賢,後面是行超普賢,哪些人超?我們這些人超過了。我們一學佛就遇到了,他學佛修了多生多劫才遇到,這是每個人的緣不一樣,緣不相同。所以末後行超普賢,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法滅後最後的一百年,佛說了「值斯經者」,值是遇,你有緣遇到這部經,「隨意所願,皆可得度」;換句話說,遇到這個法門能滿你的願。你想求人天福報,一定能得人天福報;你想證阿羅漢果、證菩薩果,想成佛,都能夠隨你的願,都能夠滿你的願,這個不可思議。當然最聰明的人,拿著這個方法一定要求無上菩提,這是最聰明的人;求當菩薩、當阿羅漢,這是第二等人;求人天福報,那是第三等人。「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我們常聽說,但是好像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見得是真的,為什麼?天天想求,求不應。是不是佛法裡頭這一句話有問題?實在是沒有問題,確實是有求必應。你為什麼有求不應?這個不應的原因,是你所求不如理、不如法,這就不會感應了。所以這個求要如理如法,懂得理論、懂得方法,我們的求合理合法那就有求必應。那理是什麼?給諸位說,理就是清淨心,法就是大乘佛法。我心地清淨,依照大乘佛法來求,沒有一樣沒有感應的,真正是有求必應。所以清淨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
再看底下一段,「末法眾生,福薄障深,唯此一門,但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退。」這些話句句都是實話,我們生在釋迦牟尼佛的末法時期,尤其看我們現代這個社會,走遍全世界,跟經上所講的「五濁惡世」這四個字,確實是現代我們這世界的寫照,完全相應。濁就是染污,不但全世界環境有嚴重的染污,人心的染污比環境還要嚴重、還要可怕,這是世間有大災難要來臨的預兆,這就是福薄。福怎麼薄?因為障深,障深福就薄;障要是薄,福就厚。個人如此,家庭也如此,團體、社會、國家、世界無不如此。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我們有歷史所記載的,信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可以追溯到禹王,再往前面追溯,可以追溯到黃帝。五千年來古聖先王,小心謹慎、兢兢業業護持眾生的福德,用種種方法保護使大家有福。用什麼方法?用教育,聖人的政治,他一定把教育擺在政治第一位上,最重要的位置,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它的目標,是讓人知道人生的價值,知道人生的意義,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如何相處,才能夠得到圓滿的幸福,這是教育。
今天這個堤防崩潰掉,像洪水氾濫崩潰掉了,沒有法子收拾了。民國以來,對於倫理的教育就不重視了,人與人的關係沒有人再去想想,倫理崩潰了。所以父不父、子不子,不知道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不知道與家族的關係,不知道與社會的關係,這怎麼得了?這天下大亂的根源就在此地。外國人過去維護社會靠宗教,中國靠教育,比宗教高明多了。今天中國把教育捨棄掉,那外國人宣布上帝死亡了,所以我們在美國許多教堂都出賣了,為什麼?沒有信徒去了,教堂不能維持,很便宜就賣掉。我們中國、韓國、越南有很多法師到美國去,就買教堂,教堂十字架拆掉之後就安上佛像,就變成佛教道場了。在美國到處可以看得到,宣布上帝死亡,他們不相信上帝,所以社會也動亂了。所以今天人心的染污是全世界的,這不得了!
在台灣說老實話幸虧還有一點佛法,佛法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來說,像我們這種講經的方式,是佛法裡講經的末法,也快到滅法了。在我想像當中,我們台灣將來過了之後,全世界想集合這麼多人,這麼大部的經來講,不可能了。而後能夠講大部經在什麼地方?大概只有在佛學院、在學校,固定的學生要來學,大眾是不可能了。所以在外國,他們最喜歡的是什麼?聽講演,而且時間是愈短愈好,當然最好的半個小時,這是他們最樂意接受的。說一部經要講幾十個小時、幾百個小時,他根本聽的意念就沒有了。所以像這樣講經的方法,這個方式也快要到滅法了。大家現在還有這個緣分,這是值得慶幸的,真正不容易。這是說福薄,薄在哪裡要知道,薄在障深,就是妄想執著、邪知邪見天天在增長。
我這次回來,聽到簡豐文居士說了幾句話,我覺得他這幾年學佛很有進步。他給他的一些朋友們講,他說立法院,我們的行政院長、各部會的首長,在立法院被這些立法委員指著鼻子在那裡罵。他就問他們的朋友,他說你們還能瞧得起行政院長嗎?他的朋友們搖搖頭說,我們瞧不起。大家說瞧不起,我們國民瞧不起政府的首長。他就問,我們國民瞧不起政府首長,外國人怎麼會瞧得起?當然瞧不起。外國人瞧不起,所以台灣護照拿出去不吃香,連同著我們台灣人到外國,外國人瞧不起台灣人。他說誰吃虧?他說這些立法委員,把我們政府形象破壞了,吃虧的是我們老百姓。今天幸虧台灣有錢,台灣人到外面去,人家看到你是台灣護照,是看到你有錢的分上給你點個頭。如果沒有錢的話,誰瞧得起你?這是真的,不容易!日本人為什麼在全世界被任何一個國家尊敬,你們到日本去看看,日本老百性對他們政府官員恭恭敬敬,人家敬禮九十度。老百姓尊重政府的官員,外國人尊重你的國家。
簡居士告訴我,他說我也沒想到,我現在能講出這種話。過去他做他的生意,對這些事情從來不關心的,現在他有這樣深度的看法,這是智慧。這是什麼?障薄了他那個福慧增長,所以對於一切事情,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他講的還很多,我舉這一個例子告訴諸位,這是真正覺醒的人他懂得。在這個時代,環境跟人心嚴重的染污,說老實話其他的法門來不及了。所以拜山不是不能消業障,你那個業障太深了,拜山這個法門消不掉;梁皇懺也能消業障,你的業障太重消不了。就好像說那病太重,這個藥去沒有用處了,藥失效了。
還有一門特效藥,「唯此一門,但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可是這門特效藥知道的人真的不多,不要以為我們台灣念佛的人很多,講《彌陀經》的也很多,講歸講、念歸念,知不知道?不知道,不認識。只是聽說,聽說怎麼?沒有真正認識它;換句話說,沒有真正去信願持名,沒有真正幹。所以雖然是講經聽經,雖然是念佛,沒有效果,業障沒有減輕,福慧沒有增長。這就是雖然說聽、雖然念佛,沒效,沒有發生效力。真正對這個法門有認識的人,是依然不多,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正相信了,他就真發願,他就真正念佛,這樣的功夫就得力了。得力的現象,他的妄念煩惱會減少,一年比一年少,一個月比一個月少。煩惱、妄想一少,他的福慧就增長了,不但智慧增長,福報也現前了。這個福報是什麼?前面跟大家講的,有求必應,這是福。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真是功超累劫。你不用這個法門,用其他法門去修,至少要修兩個阿僧祇劫,才能生到華藏世界。生到華藏世界再遇到文殊、普賢,這才有機會遇到這個法門,才開始信願持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想看,我們現在就相信,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要拐個彎耽誤兩個阿僧祇劫才到。到那個時候再見面就說:老兄,你來得怎麼這麼晚?我們早就到了。來得太晚了!所以這個法門確實功超累劫,說兩個阿僧祇劫這是最少的,有人這個彎子拐得大的是無量阿僧祇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實際上就等於文殊、普賢。因為通常講,必須要證得等覺菩薩才是圓證三不退,圓是圓滿。如果把這個尺度放寬一點來講,也是圓教八地菩薩,八地是不動地。七地以前還是進進退退,八地才不退,這個真正是圓滿三不退。
所以通途法門的修學,是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證須陀洹果這一天算起,算兩個阿僧祇劫,從這一天算起。如果沒有把八十八品見惑斷盡,這不算,為什麼不算?因為你還要六道輪迴。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你證得位不退,不會退墮三惡道,決定不會退墮三惡道。人間、天上,生到天上是進,再掉到人間是退,這個進進退退就是天上、人間的進退。這樣修兩個阿僧祇劫,才修滿七地菩薩,登八地了這才真正不退轉。這個法門一生當中完成,所以決定不是其他法門能夠相比的。不相信、不肯學那是福薄障深。你問他,為什麼不相信?這四個字最好了,這四個字答覆是最圓滿的,他福薄,他沒有這個福分;障深,他不信,他不肯修學這個法門。
「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這是一句千真萬確的老實話,沒有這個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能度眾生。我們學佛的人常常懷疑,佛的智慧、德能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佛雖然很有智慧、很有能力,但是,佛也有所不能,佛並不是全知全能。如果佛是真的全知全能,這個人造了重罪,立刻要墮阿鼻地獄,佛能不能叫他立刻成佛?假如佛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那沒有話說,佛的智慧能力是圓滿的;佛要是做不到,佛的能力還是有限的。其實佛能不能做到?佛是真能做到。佛憑什麼做到?就憑這個法門做到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問題不在佛那邊,是在眾生這邊你信不信?你真信,他真有方法,幫助你立刻成佛。就是這個微妙法門,如是微妙法門,這是讚歎到了極處,就是信願持名,往生不退的法門。叫一個博地凡夫,罪業極深重的凡夫,都能夠在一生了生死,成佛道。度此生死業海就是了生死,永脫輪迴,只有這個法門。而登彼岸,就是成佛道,這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所以這個法門是一生成佛。
真正想成就,那就得死心塌地老實念佛,所以老實就從此以後再不搞別的,這叫老實;還要去拜山,還要去拜梁皇懺,這就不老實。說老實話,再去念《金剛經》、念《法華經》也不老實。你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講的,念佛人最忌諱的就是夾雜。什麼是夾雜?誦經是夾雜。誦經就是《彌陀經》、《無量壽經》,以外的經,你念這個經都夾雜。尤其是與淨土宗不相應的經典,持咒也是夾雜,雜心閒話就更不必說,還要想一些神通感應統統是夾雜。連做法會,這些統統都叫做夾雜,為什麼?他心不專,佛號間斷了。所以經只念一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一部,所以叫大本、小本,大本講得詳細一點,小本講得簡單一點,這是一部經,不是兩部經,是同部。所以念這個經就是憶佛,持名是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可不能夾雜。
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得很好,「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個不假方便就是不夾雜,任何法門都用不著,只是老老實實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就成功了。自得心開,心開是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裡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用什麼方法?一句阿彌陀佛。你看多簡單、多省事!何必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去找麻煩?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的人,豈不是福薄障深嗎?哪一種人沒有障?哪一種人福報最大?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的人,這種人沒有障礙,這種人福報第一,諸佛菩薩都讚歎。所以要記住蓮池大師的話,三藏十二部是給別人悟的,自己用不著。也就是這個東西是別人去找路的,好像那個地圖一樣,不認識路的讓他們去找。我已經認識路,地圖不要了,給你們去用去!找到就不要了,這個東西沒有用處了。
「元曉師云: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元曉是唐朝時候,他是韓國人,在中國留學專修淨土,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也是很有成就的淨宗大德。他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說,四十八願先為凡夫,說明這個法門佛是用它來度誰的?度凡夫的,度五濁惡世業障深重的凡夫,度這些人的。不是度菩薩,度菩薩是附帶的,是專度凡夫的。我們聽了這個話也許就有疑惑,菩薩比我們高,釋迦牟尼佛用別的方法度他們。我們業障深重,拿這個法門來度我們,大概這個法門不是什麼很高的法門,我們在這裡起心動念,疑神疑鬼。佛為什麼不用這個法門去度菩薩?菩薩福薄障深,為什麼?他不相信,菩薩不信,所以難信之法。凡夫為什麼相信?你不要看到現在這凡夫,凡夫能相信是他多生多劫久植善根,他今天墮落在凡夫,佛這麼一宣說,他馬上就相信了。
所以凡夫有的時候福德超過了菩薩,菩薩慧比我們高,福未必有凡夫這麼厚,凡夫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菩薩還不曉得要經過多少阿僧祇劫,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前面講功超累劫,菩薩還在那累劫修行,這個已經就成功、超越了。所以你能夠相信是你多生多劫善根福德現前,你才會接受,你聽了才歡喜。絕對不是普通人能相信的,普通的凡夫多生多劫善根不能成熟。你看看我們大樓,我們大樓鄰居多少?從來沒有到這來聽過經。你們要跑好遠才跑來,他就隔壁他都不來,這就證明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絕對不偶然。所以元曉師這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給我們帶來很強的信心。三乘聖人當中,如果善根福德現前他能夠接受,這個接受有時節因緣的,看因緣早晚了,所以機緣各個不相同。你們今天聽我這樣講就接受了,你們的善根就比我深厚,為什麼?我當年老師極力勸我修淨土,我還半信半疑,我不能相信。
我跟同修們說的,我相信淨土,是因為講十七年《華嚴經》我才相信的。我從《華嚴經》裡面開悟,大徹大悟,悟的什麼?悟的一切諸佛都是用這個法門成佛的。所以我決定學這個法門,把《華嚴經》不要了,《華嚴》是工具,引導我入了淨土,過了河,船就不要了,所以《華嚴》不要了。很難得,在《華嚴經》裡面,發現諸佛菩薩的祕密,這發現了很不容易。我在美國常常勸大家也有收穫,現在在洛杉機印海法師相信了,印海法師以前不相信,現在相信了,現在也真正發心講《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在舊金山妙淨法師也相信了,很難得,過去這些法師,妙淨是學天台的,天台在那裡參禪打坐,現在念阿彌陀佛了。也勸人念阿彌陀佛,這不容易,相當不容易。加州有這兩位法師在弘揚淨土,加州人之福。「可見淨土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我們千萬不要輕視了這個法門,這個法門確確實實就是度我們這種根性的,依這個法門修學決定得度。
再看下面第三段,第三段是「他力妙法,善護行人」。我們在這個世間因為沒有智慧,不知道這個世間一切事理的真相,所以不能不懷疑,因為懷疑,這求佛菩薩、求鬼神來保佑。怎麼個求法?世間人求佛、求神、求鬼,這些佛、鬼神是不是真的保佑他了?很難講。這個地方,這一段的確能夠滿我們的求願,護就是保護,也就是保佑,行人就是依照這個方法修學的人。
「末世修行,多諸障難,陰魔干擾,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這幾句話正是現前社會的寫實,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妖魔鬼怪太多太多了,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沒有過這個現象。現在這個世間,任何一個角落裡面,都有妖魔鬼怪,這些妖魔鬼怪就是來障礙你修行的,不讓你成就的,障礙你往生,這是說現在修行難。哪些是妖魔鬼怪?現神通的就是的。總而言之,他用種種方法來誘惑你,不讓你專心修學,那就是妖魔鬼怪。我在這裡老實念佛,他說那邊有個密宗上師灌頂,我們一道去看看!這是誘惑你,把你念佛功夫打斷,叫你頭腦裡再滲透一點別的知見進去,不讓你成就,破壞你一心不亂,破壞你功夫成片,這就是妖魔鬼怪。甚至於這些妖魔鬼怪就是最好的同參道友,甚至於這些妖魔鬼怪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自己什麼?好奇心。這裡也想去去,那裡也想看看,所以你念一輩子功夫不得力。
陰魔干擾,陰魔是五陰色受想行識,你看《楞嚴經》,《楞嚴經》把這陰魔每一陰分作十類,一共五十類陰魔。這個五十類陰魔,在過去是偶爾現前,現在是統統都出籠了,這個麻煩大了。你看曇鸞法師註的《往生論》,就是《往生論註》,曇鸞法師是南北朝時代人,這是淨宗了不起的一位大德。《往生論註》上,末法時期就講我們現代,現在是什麼世界?「羅剎為君」。古聖先王,從前皇帝是佛菩薩再來的聖賢人;現在這個世間多少做領袖的,是羅剎、阿修羅來的。大而國家,小而團體,我們團體領導人是什麼?是羅剎、阿修羅,瞋恚心很重、嫉妒心很重、報復心很重,這就是的。所以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處處要小心,決定不要得罪這些人。佛菩薩得罪沒有關係,他不會報復的,他心地清淨平等。魔王、羅剎、修羅這個不能得罪,得罪他要重重的報復你,那我們就吃不消了。
行人正見稍失,什麼叫正見?依一部《無量壽經》、依一句阿彌陀佛這是正見。正見稍失,我還想看看人家怎麼參禪的,再看看那人家怎麼念咒的,這個正見就失掉了。這是什麼魔?這是你的心魔,你起了邪知邪見。外面妖魔鬼怪來誘惑你,你想看神通:我帶你去某某那裡大德,又放光,又離地三尺,趕緊去皈依,去拜他做老師去。內有五陰魔,外也有妖魔鬼怪,內外一結合就完了,便陷魔網了,這一生三界出不去了,還得搞六道輪迴,還得要墮三惡道。遇到了佛法沒有得到利益,這多可惜。
「《楞嚴》曰: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是《楞嚴經》教給我們,如何處現代的社會,不作聖心,見到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見怪不怪,我心不動搖,這就是善境界。他放他的光,他離他的地,他是不是真的放光、真的離地?給諸位說,是真的,這個不是假的。實在講放光、離地,現在變魔術的魔術師都會,有什麼稀奇?這不稀奇的事情。所以心裡頭不要有羨慕的心,不要有好奇的心,這是不作聖心。這個境界現前我還是如如不動,這就是好境界,我心地還是清淨,沒有被他污染,沒有被他動搖。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你看到:這個了不起,這才是真正修行人,真正有功夫,這是佛菩薩再來。那完了,你就上當,你就落在魔網裡面去了。
所以黃念祖老居士在《谷響集》,最後一篇告訴我們,末法時期的修行人,他教給我們同修,貴精不貴多。不要搞熱鬧,不要搞很多人,三、五個人在一起修行不算少。要的是什麼?真正志同道合,決定求生西方,要這樣的同參道友,貴精不貴多。道場重實質不重形式,什麼形式?道場莊嚴是形式,香火盛是形式,人眾多是形式,不注重這個。實質是什麼?實質是道場真正有方向、有目標、有理論、有方法,這是實質。像我們這個道場,我們提倡是一部經、一句阿彌陀佛,我們是有目標、有方向,我們的目標極樂世界,我們的方向是西方,重實質不重形式。所以我們現在外面招牌都拆掉了,都不要了,這些是什麼?形式。修行重悟心,他那是因為對學密同修說的。在我們淨宗人來講重在一心不亂,也就是修行重清淨心,不重感應。連感應我們都不求,你想這個心多清淨!什麼感應、禪定、神通、見阿彌陀佛、見蓮花,統統不要求,有這些念頭都是邪念,這是五陰魔在作祟,不求這個。只求心地清淨、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就求這個,其他都不求,這樣修行才能真正得利益。雖然是這個世間到處充斥妖魔鬼怪,他也沒法子害我們,所以自己要曉得如何保護自己。《楞嚴經》上這兩句話好!
「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外面誘惑力量雖然大,內裡面如如不動,外面誘惑再大,也無可奈何,也不能傷害。最怕的是什麼?是你自己內心有邪見,好奇、好勝、好強,喜歡奇奇怪怪的,這都是心魔,你心裡頭有魔,這個東西麻煩大了。所以說「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落在魔網裡頭了。「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泥犁是地獄,本來學佛是希望即身成佛的,沒有想到即身墮阿鼻地獄。你說這冤枉不冤枉?尤其是障礙念佛人、破壞念佛人,說念佛不能成就,要修他那個法才能成就,把念佛人退失了道心,這個罪過大了,這是墮地獄的。為什麼?他這是毀謗三寶。而謗三寶,這是三寶裡面最殊勝第一法門,這個法門成就最高,成就最圓滿、最究竟。你要是毀謗這個法門,墮落也最重,沒有比這個墮落更重的,那是五無間地獄。所以許多人不知道,造作這些重罪。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