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三一集) 2019/7/11 福州 檔名:WD20-037-0231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子罕篇」第四章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講《論語》不容易,這部《集釋》彙集三百餘家的注子,為什麼要先講考異、考證?從漢朝到今日的注解,這一章書或許有解釋的明白者,但是吾未見過。這一章經文不是講文章,而是講道。」
「必須先認識字,以《爾雅》、《說文》為主,但是《爾雅》在前,必須以《爾雅》為主多加致意。你們想要進步,必須自己來學才能進步。《說文》的注只說一個原則,各方面不能都說,但是必須以這一個原則來推演,若只依一個原則也講不通。宋儒講微言大義,漢儒講訓詁,人們以為漢儒囫圇吞棗,實在說這是漢儒他的好處,宋儒是妄作聰明,他們的微言大義是周濂溪教二程,二程教朱熹。他們只是懂一半佛學,但是私心作祟,說佛法的壞話,欺人實在是自欺而已。」
『子絕四』,「今天必須先講考證,先說考異,因為講不通,所以必須先校勘。考異說哪一本書多一字,哪一本書少一字,但是這也不可靠,只能守這個範圍,考查此本與彼本哪些不一樣,所謂不出其位是也,考異而已。考證比考異多,可以發議論,他說意必固我,卻沒有注重子絕四這三個字,而且說毋字是虛字,這就不行。子絕四、毋,這四個字都有關係,例如子不語、子罕言都有大關係。」
『毋意』,「先舉《經義述聞》,《少儀》云:毋測未至」,《少儀》這個注裡面講,「不叫你測度還沒有來的事情。注解說:測,意度也,測是以意思推度。毋意即毋測未至也,毋意就是不要揣測未來的事。《說文段注》云:意之訓為測度,為記,意是揣測事情,訓測度者,如《論語》毋意、毋必,毋意就是不要測度未來,那可以測度以前的事嗎?允許研究現在的事嗎?戴侗云:心之起為意,《說文》:意者,志也,但是意與志是相同還是不同?常說意見、意志,但是也有說志意的。志從意來,先有心,心是如如不動,心一起便為意了,意起動往一處,不亂去,就是志」,心起念,不要讓它亂跑,往一個地方,所以叫做志向。「孔子說:志於道。到志已經是第三步了,心一起亂跑就不是志,意要往一定的地方才是志。」所以心起念就是意,意要往一定的地方,那才是志,不能亂跑,亂跑就不是志。
「《集解》說:以道為度,故不任意也。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無專必。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也。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也。志於道,意往道上走,不能任意到處亂跑。」
「《朱注》」,朱子的注解:「絕,無之盡者。沒有到極處。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朱子注解這個意就是私意。「那公意就不是意了嗎?」私心是意,那公心就不是意嗎?這是雪廬老人的一個問辭。其實公私都是意。
「《朱注》:必,期必也。希望必得要做到。」
「《朱注》:固,執滯也。」他解釋固是執滯,執著滯礙,執滯。「那擇善固執該如何說啊?」擇善固執那怎麼說?
「《朱注》:我,私己也。處處為自己。」
「別解一」,另外一個注解講,「《論語》意原云:子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禁止之心絕,則化矣。程樹德採取這個解釋,《集釋》說:按此解最勝」,按照這個解釋最殊勝,「恰合聖人地位。蓋僅絕意必固我,此賢者能之,唯聖人乃能并絕其毋。姑以佛學明之,能不起念固是上乘功夫,然以念遣念之念亦念也,並此無之,乃為無上上乘。意就是念頭,一存這個心,這也是念頭,空也必須空。」
「這個說法極對,佛家的真理便是如此,所以要不思惡、思善,禪家的功夫是觀心,觀心的法子」,觀心的方法,「心一起念頭,觀察自己所起的什麼念頭,心就定在所起的念頭上,愈看就看沒了,這個念頭便消滅了,常常如此觀心。照顧話頭也是如此,因為觀心觀不去,所以改念話頭,隨便說一個話頭,不許分別,心裡口裡不許斷,這樣念話頭能證道嗎?」雪廬老人提出這樣的問辭,這樣念能夠證得道果嗎?下面舉出周利槃陀伽的例子,「周利槃陀伽念苕帚二字就證道了。」他就念兩個字。「這就是以念遣念的法子」,以念遣除念頭的方法。「把萬法歸於一個話頭,森羅萬象統統歸於苕帚上,那一歸何處?真如佛性當中無一,是真空,有一就不空。以念遣念,這個念也要遣除。」
「有人或許疑惑,那念佛又該如何?在此地所念不行,往生淨土以後聽聞眾鳥演法,風樹演法,所念的是音聲定。你們所看的《彌陀經》為實報土,得了定,再進一步為寂光土,生寂光以前念三寶,未往生前念佛,往生以後也念佛。念佛有四種方法,實相念佛才上寂光土,那是念而無念,以念遣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現今的人是真正不識字,字明明擺著,卻看而不認,這是不認」,不認識。「見而不見,那是瞎子。所以不可以無知而妄作。程樹德氏採取多少注子以後,才注重這個絕字。」
「《集釋》發明,引用《焦氏筆乘》說:意者,七情之根,情之澆,性之離也。故欲滌情歸性,必先伐其意,意亡而必固我皆無所傳,此聖人洗心退藏於密之學也。第七識就是意根。前五識為第六所控制,而第六的根是第七識。要完全沒有七情才歸到性,這就是明心見性,以及所謂的業盡情空,情無,業也無了。想要如此,必須先伐除這個意,就是要不起念頭,如果意亡了,那必、固、我便不會傳轉生起。」
「心起謂之意。毋意,是不起念頭。心、意、志三字有所區別。憶佛念佛,雖然心已經動了,但是有有一個定向,這就是志。孔子志於道,又說:默而識之。《集釋》注《論語》沒了門,唯有出示佛學,所以說:禁止之心亦絕,空亦空也。」
「這一章離佛學不能講,所以下頭依佛學來解釋。但是吾若寫成書,吾不用佛學。吾現今說二種,一是依儒經解釋,一是依佛學解釋。」雪廬老人用兩種方式來解釋,一個依儒經,一個依佛學。
「毋意」,「《集解》:以道為度,故不任意也。孔子志於道,心定於道,所以毋意,心不任意跑。」
『毋必』,「孔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無專必也。這是說外在的,行藏都歸在對方,不如說內心。專必是一定執著這一條,不用第二條,《中庸》云:執其兩端,而用其中,這是自己做主,在兩端量量,採取當中的。」
『毋固』,「孔子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也。孔子採取中道。固是對某件事看對了,不一定要這種看法,孔子雖然講究主忠信,又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是從,若執著忠信就是硜硜然小人哉,孔子不固執。」
『毋我』,「孔子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也。這也是說外在。《易經》本來沒有字,只有畫畫,所說的文字都是注解,《孔子繫辭》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萬物的精華成為一種物體,如何成的?遊魂變化的。遊魂是什麼?既是變來變去,何我之有!這都是孔子之言,都合乎佛學,只是言詞不同而已。」
「毋意」,「意就是情識,但不必說第七識,因為唯有大乘佛法才說八識,小乘只說六識。十善的意三便是指第六意識,這一章的毋意就是不起念頭。」
「毋必」,「必是偏見,是斷見還是常見?是色還是空?非斷非常就可以不偏見,毋必便是非斷非常。必是偏見,這是見惑的邊見。」偏到一邊的見解。
「毋固」,「固是法執,因為下文有我,所以這個固是指法執。孔子對古人的書,如殷因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各代的興革,孔子只講其中的損益。麻冕改為純絲,因為可以節儉的緣故,孔子也是從眾。孔子對忠信也不執著,例如其父攘羊,其子證之的直,孔夫子不贊成,而是要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是沒有法執。」
「毋我」,「毋我,我就是我執。孔子不說我,因為我是遊魂為變。孔子講仁,都是依兩方面。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我的道你得到了嗎?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就是道,是道的用,而孔子所言的一以貫之,是道的全體。盡己之謂忠」,盡自己的能力這是忠,「推己之謂恕,這是自行化他。既然人是遊魂為變,魂會變形易貌」,魂會變,有變化,改變容貌,「張三投胎為李四,張三的魂沒了,成了李四的魂,哪一個才是我?有人說神我,這也是邪見。」實際無我,沒有我。
「誠者,毋自欺,如今的人都是自欺而已,各位功夫現今如何?明明要你們好好執持名號,你做了沒有?不執持,如何得一心?又至心念一句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什麼不說是斷惑?罪業盡虛空遍法界,消也消不盡,修淨土的人沒有一人把業消盡。業盡情空,情空便是業盡了。若要消罪業,可以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日光太微弱,罪業如何消得盡?黃河到冬至時要封河,天天出太陽,冰仍結著」,冰還是結著,「不用橋也能在冰上行車。日光能融化冰雪,但是冬日所消的冰很少,所謂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業消不了,罪業還有,萬般將不去,唯有業纏身,業不消也可以往生。若要消業往生,難矣哉!」要業全部消掉才往生那就很難了。「能夠斷惑往生更好」,那當然斷惑往生是更好了,「若斷了無明,一往生就是生常寂光淨土,像彌勒佛一下生,當天證道,當天成佛,那不是更好嗎?但是在此之前,彌勒菩薩也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