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245)
印光大师开示:勉行人努力
伦理道德:卧冰求鲤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85)
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本期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世间,应当如何与大众相处?世尊教我们要用四摄法、四悉檀,这是菩萨在日常生活中接引大众的原理原则,是世尊真实的教诲。请看本期专栏。
凡夫时常误以为性体之空,是什么都没有。但佛说的空,是什么都有。说空,是因为它了不可得。此经末后,比喻为“ 梦幻泡影”,虽有,而不可得,故称之为空,并非没有。若当作空无就错了。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本期专栏:怎样与大众相处(上)
我们生活在世间,应当如何与大众相处?世尊教我们要用四摄法、四悉檀,这是菩萨在日常生活中接引大众的原理原则,是世尊真实的教诲。
“悉檀”这个名词叫梵华合译,“檀”是梵文檀那,即布施;“悉”是华文,是普遍之意。也就是四种普遍的布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真正是对一切众生不分界限、不分族群,普遍的布施。
四悉檀中第一是“世界悉檀”,其内涵即为欢喜。大乘教中佛常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就是布施。所在之处,我们怎么样让大众欢喜?是不是随着众生的爱好?佛在《华严经》中说,“有妙三昧名随乐”,这就是普贤菩萨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可是菩萨跟我们凡夫不一样,菩萨随顺一定要与性德相应,让众生生欢喜,不能引起众生的烦恼习气,把贪瞋痴慢引起来就错了,菩萨不能做这个事。菩萨要从正面引起大众的欢喜心,譬如我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经教,大家都很欢喜,这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的好样子。
第二“为人悉檀”,意思是生善。我们对待人,一定要启发他的觉性,要帮助他生起善心,先从这里下手。其实我们中国古人教学也是如此,隐恶扬善。譬如见到人,这人虽然不是好人,作恶多端,但是他也有善的一面,你赞扬他那个善的,不要提那个恶的,这个人受到鼓励,他会生惭愧心,他会回头,他会学好。佛门很重视这种教学,首先就是要帮助他生善,鼓励他向善。
第三“对治悉檀”,这是灭恶。灭恶,最主要是对自己来说的,正如同佛家的戒律一样,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的,别人守不守与自己不相干,自己守戒就对了。对治是对自己的,对治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对治自己的嫉妒、瞋恚,我们要把这些东西统统改过来,改过就是真正的忏悔。佛法里面忏除业障,重视在改过自新。做这些仪式并不重要,仪式是做给别人看的,就跟唱戏一样,唱给别人看的,用意在哪里?用意是劝别人回头,劝别人改过自新,是这个意思。你自己真正悔改,又何必搞这些形式?用不着,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拜《梁皇忏》、拜《水忏》,劝别人的。所以,像这些地方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你才晓得佛法教学的善巧,它的方法用得非常高明,用得很巧妙。
第四“第一义悉檀”,这是讲入道。第一义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四种悉檀是以这个为主要目标。前面都是诱导,诱导到最后,必须要帮助他成佛,要鼓励他,要启发他的自信心。很多同修不相信自己能作佛,甚至有些同修,我都见到过,学佛学了很多年,觉得自己业障太重,罪业太深,来生只要能再得人身就好了,极乐世界不敢指望,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帮助他建立信心,造再大的罪业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你看《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讲的五逆十恶,遇到好的因缘,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把这个理论方法讲解,你真正明白了、觉悟了,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决定能往生。那我们造的罪业还没这么重,为什么不能?决定能!无始劫再重的罪业,没有不能悔改的,就是在一念回心转意,破迷开悟,业障就能消除,福慧就现前。第一义悉檀是最主要的一门,这就是把真正的大乘佛法介绍给他,劝勉他修学,所以这是入道。
四摄,“摄”就是摄受,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接引的意思,四摄法就是引导大众学佛的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所以四摄法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公共关系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法。我们现在也把它用到与小动物交际、与花草树木来交际,都能用得上,效果卓著。下面我们着重谈谈与人交往,如何学习运用四摄法。
首先是“布施”,就是我们常讲的多请客、多送礼,这样才能建立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叫世间法。但是四摄法中的布施与六度的布施不一样,六度是要度自己,布施的意义是要把自己的悭贪舍掉,目的在此地,而四摄法中的布施是常常施舍众生一些小恩小惠,慢慢感情深厚了,我们将佛法介绍给他,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四摄中布施的目的,就是跟大众联络感情、布施恩惠,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先让他对我们能够欢喜和信任,然后再把佛法介绍给他。
续载中……
恭录自jingkong老和尚讲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