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O二集) 2019/6/12 法國 檔名:WD20-037-0202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述而篇」第三十三章。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這一章書是孔子有疾病,學生子路去請禱,就是禱告、祈請,我們現在講祈請、禱告。「經文中誄曰的誄,應作讄。」這個誄,在這章經,左邊言字旁,言語的言,右邊一個木,上面兩橫,這個念壘;應作讄,這個讄就是左邊言字旁,右邊三個田(上面一個田,下面兩個田),這個字也是念壘。「漢以前的誄」,這個誄就是堆誄的意思,「是人死以後,將他一生的事跡累積起來,例如現今的人死後,說他的言行錄,或是定個諡號」,就是評定他一生的事蹟,這個叫誄。「讄,是生前的禱告,跟神說病人的事,祈禱神能免他的罪。」這就是向神明來祈禱,說這個病人他生前做了很多好事,祈禱神明能夠赦免他的罪,讓他的身體趕快恢復健康。「所以誄與讄」,就是右邊木,上面加兩橫這個誄,跟右邊三個田這個讄字,「原來有二種說法」。「《集釋》的考證引《說文》」,這是《論語集釋》這本注解,它的考證引用《說文解字》來說明讄這個字的意思,這個讄,左邊一個言,右邊三個田,「讄,禱也」,這個讄就是祈禱的意思。「鄭注也作讄」,這是鄭注這個注解,鄭康成,也是右邊三個田。「但是皇侃」,這又是一個注解,皇侃這個注解,「以為誄讄同音,可以通用」,就是這兩個字音一樣,可以通用,「不必分生前生後」,不必分在生前,或者是他往生之後。「朱注是遵循皇侃的注疏」,宋朝朱子他注解這章書,是遵循皇侃他的注疏。
『子疾病,子路請禱。』「《集解》包曰:譸,禱請。請字很要緊,朱注以為子路請孔子去禱告,孔子說,有這回事嗎?這個講法不通。」朱子的注解,注解這一段經書,他的注解是子路請孔子去禱告,孔子說有這回事嗎?雪廬老人講,這個注解的講法不通,講不通。
「《集解》,請」,《論語集解》注解請這個字,「請鬼神考察考察孔子的行為,以便免罪」。這是《集解》解釋請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子路去請鬼神考察考察孔子的行為,以便免罪。
『子曰:有諸?』「子曰,有諸,《集解》周曰」,在《集解》裡面解釋這一句,「言有此禱請於鬼神之事」,說子路有禱請鬼神的事情。「孔曰:子路失指。誄,禱篇名。孔子素行合於神明,故曰丘之禱久矣。」子路去請禱,孔子素行,素行就是他平時的行為,都是合乎神明,故曰丘之禱久矣。這是一個注解,解釋這一段的意思。
「子路在神前請神察考,孔子有德,為什麼會長病?」就好像我們現在講,這個人很有德行,做很多好事,但他為什麼會生病?所以子路在神前請神察考,是講這個意思。我們一般人也會有這個疑問,老師這麼有德行,為什麼他會長病?
下面雪廬老人就再給我們講現前國家的情況。「如今國家也提倡《論語》,是講文章?還是講理?《論語》的文章我們不能學,司馬遷也作不出來,現在人連中國白話也作不出來。」這一段,雪廬老人講,如今國家也提倡《論語》。當年他在台中,國家也提倡,但是提倡《論語》是講文章,還是講道理?《論語》的文章我們不能學,這個文章我們學不來,連司馬遷也作不出來。現在人連中國白話也作不出來,怎麼有辦法去學《論語》這樣的文章?「從前人讀《論語》,依朱子注解說法,得功名就了事。」宋朝以後的人讀《論語》,都是依朱子的注解說法,為了什麼?就是考取功名,得了功名也就了事了,讀《論語》主要是為了考試得到功名。「但是我們學《論語》是為了學道,學說話、做事,學聖人之道,學天道、人道,只要依道而行,不會有什麼毛病。」這是雪廬老人特別給我們提出來,我們學《論語》的目的是在哪裡。我們不是為了文章,還是講講道理;更不是考取功名,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也沒有考這個了,考試也不考這個了。學《論語》就是為了學道,我們學佛,學佛道,學說話、做事,學聖人之道,學習天道、人道,只要依道而行,就不會有什麼毛病。這一段話非常重要,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學《論語》我們的目的就在這裡,沒有其他,就是為了學道、說話、做事;依這個道來實行,就不會有什麼毛病。
「學佛就知道,人一下生便有毛病,但是還沒有造作。十二因緣說,識入胎,出胎以後有觸、受。出胎時沒有知識,痛癢好壞一概不知,到五六歲才有受而有感覺,到十歲漸漸有愛。下生以來還沒有造作,若是有好教育,萬法因緣生,雖有壞種子也不會起現行,前生的惑可以伏得住,如此一生便能無災無難,若是能斷惑就沒有惡報。」「佛斷惑了,為什麼還受金槍臂痛」這樣的果報?「其實這都是示現,不是真受報。不懂的人、不學佛的人」,看到這樣就「以為做好事卻受壞報,怨天尤人」。這段話也非常重要,就是我們人一下生就有毛病,但是小時候他沒有知識,一生下來一切不知道,長大了才慢慢有感覺、有愛。生下來沒有造作,這個時候有好的教育,前生帶來的壞種子也能伏得住,不會起現行,這一生就能平平安安,沒有災難。如果學佛斷惑了,斷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惡報也就沒有了。佛惑都斷盡了,為什麼還有這些不好的果報?這都是示現,不是像凡夫一樣真受報。
「孔子道德很高,又生病,又老來喪子,又在陳絕糧,又受桓魋的難,在樹下演禮,離去還被拔樹」,那是孔子生前遭了很多難。「我們比起孔子如何?我們不如孔子。學佛後,你的意業還不好」,意就是心,「只是口會念佛了,三業還有一業清淨。雖然心惡口善,也消了一點罪,但是心為主,所以消的罪業不多」。這段話也非常重要,我們的確要常常檢點自己心裡的起心動念。口會念佛了,但是這個意業還沒念,還起惡念。心有惡念,口念佛是善,當然也消了一點罪,但是心是為主導的,心沒有調過來,所以只有口念佛,雖然消業,消得不多。這段話也非常重要,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看這種時局,可以預知前途,就是受原子彈的時期。」當時雪廬老人在世,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局,他就預言,都是受原子彈的時期。「見因就知有惡果」,看到這個因,是什麼因,善因還是惡因?惡因後面就有惡的果報。「至誠之道可以先知,造惡因還能得善果嗎?」這個因果教育在現前非常重要。「他人不必論,你只要問自己,有沒有造惡因?」先問自己有沒有造惡因,這是最重要的。「你們幸好還有信佛,相信孔子,來這裡聽《論語》,算有一念的善了。」當時台中蓮社,去聽《論語》的蓮友有兩百多個。雪廬老人講,幸好你們還有信佛,還相信孔子,會來蓮社聽《論語》,有這個心來,算有一念的善了。諸位同學在網路上聽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也都算有一念的善才會聽,沒有善根他也不會聽。「因為這善是小善,必須累積,愈積愈多,才有用。」所以善要多累積。「從今日起,你們身口意三業,不要再造惡業,要自重前程啊!」這是雪廬老人的苦口婆心,勸大家從今天開始,身口意三業不要再造惡業了,自己要保重自己的前程。「否則至少也得長病」,如果造惡業,起碼也會長病。「吾長病,不吃藥,有吾的道理,所謂隨緣消舊業;若是吃藥病愈了,便不能消業。」雪廬老人生病了,他主張不吃藥,那有他的道理,他的道理是什麼?隨緣消舊業。因為生病是過去造惡業才會生病,現在生病了就是消業障,隨緣消舊業,他不吃藥;如果吃藥病好了,這個業不能消。所以他長病不吃藥,有他的道理。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孔子有疾」,孔子有疾病,學生「子路禱告,不讓孔子知道。孔子病愈後,問子路說,有向神禱告這件事嗎?子路說,讄中有說:有病禱于上下神祇」。這子路的回答,說在讄這個當中有說到,有病要去禱請上下神祇,這些神明,就是我們一般講天地鬼神,有病就要去祈禱,希望這個病趕快好。
『子曰:丘之禱久矣。』孔子回答:「丘之禱久矣」。就是孔子他自稱,說我祈禱已經很久了,不是現在生病才祈禱,平常都在祈禱,所以丘之禱久矣。
「管寧一生的過失,就是有一次進廁所忘了戴帽子而已,你們只是這樣嗎?你們不見人的時候做什麼?儒家說慎獨,獨處時要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這是舉出管寧,一生的過失就是有一次上廁所忘了戴帽子。這個意思就是人要慎獨,儒家講慎獨,獨處的時候就像有十個眼睛看著,十個手指頭所指著,就不敢隨便。「孔子說,我所作所為不違背鬼神,何須再向神禱告?」孔子說,我平常的作為都沒有違背鬼神,何必再向神禱告?「平時行為合乎神明,這就是禱告久了」,很久了,「等於是向神禱告,有罪才須要禱告」。
「三業清淨,念一句佛,心就是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念都念佛就有成就,如同吾欲仁,斯仁至矣。」這一段話也非常重要,三業清淨來念一句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念念相應念念佛,念念都念佛,就有成就了。如同我們上章講的書,「吾欲仁,斯仁至矣」,這個道理是一樣。這段話也非常重要,我們念佛主要要三業清淨。「可以參考尹會一的讀書筆記。」
好,今天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