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22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净土大经解演义评论阅读模式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二二集)  2011/8/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22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百六十二面第七行,經文看起: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淫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讎。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神明剋識。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這是五惡裡第二段盜惡,前面第一段是殺生,這是偷盜。我們看念老的集註,「二」,這第二段,「明盜惡」,說明偷盜之惡。「於有主物」,這個物只要是有主人的,「若多若少」,不論是多是少,「不與而取」,沒有得到主人的同意,物主的同意,你隨便取用,都叫做盜。所以這個盜戒很不容易持,一定要很小心謹慎。為什麼?有意無意,有時候習慣了,不知道這個罪過有這麼重。盜心,我們常說,佔便宜的念頭就是盜心。很難持!經商的人很多,居家的人也很多,總想走法律的漏洞少繳一點稅,佔國家的便宜,這個過失比偷盜人的財物更重。為什麼?偷一個人的財物,你只欠一個人的債,你漏了國家國稅,這個國家有多少人口,全都是債主,將來還債還不清,這個事情麻煩。所以佛法裡面講,盜戒裡頭最嚴重的叫十方物,寺院庵堂是十方道場,每個出家人都有分。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十方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的出家眾,這是佛法僧,他統統都有分。所以佛在經上說的是實話,不是嚇唬人的,你造五逆十惡,佛都有辦法救你,盜常住物,佛不能救。常住物是寺廟庵堂的,你盜它一分錢,你盜它一個物品,那個罪過佛沒有辦法救你。為什麼?太重了,你的債主太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出家僧眾他都有分,你都欠他的,這個債怎麼還法?沒法子還。到什麼地方消這個業?無間地獄,苦不堪言。這個話我不能多說,不能細說,點到為止,諸位自己要細心去體會。要尊重常住物,那是修行人所有的資財,滋養他的身命,滋養他的道業,十方善心人士供養的,這個罪過太大太大了,不能不知道,《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

「盜惡之行,源於三毒。貪欲慳吝,易生盜心」。人不貪他就不會盜取別人的財物,總是貪心很重,貪財、貪名、貪利,貪的對象可多了。有意無意,有意是起盜心偷盜財物,無意多半是一般小事,常常疏忽了,隨便的挪用,隨便的把它移動,這是人不良的習氣,叫習慣。「諸惡相資」,作惡不是一個單純的,大概是貪瞋痴慢疑一種惡念起來,其他的都融合在裡頭。諸惡是這個經上講的五惡,全都犯了,這成了盜的過失,好像判決,這就定案了。

以下從「不順法度」至「不顧前後」,這個裡頭,我在科判裡頭判了三個小段,到「結忿成讎,破家亡身,不顧前後」,這一段「表貪欲之過」。現在是貪欲氾濫,超過了飽和點,所以感得地球的災變。個人疾病這是小事,家庭的興衰比個人的業力就大,能夠讓整個地球產生災變,這是多麼大的惡業才會出現這個現象。這不是一個人的,叫共業,現在整個社會,所以常說人心壞了,人心壞是什麼?人心全部都是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疑的反面就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現在全沒有了,全部變成貪瞋痴慢疑,對應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誨就是仁義禮智信。諸位想想,這五個字現在在社會裡誰具足?這五個字沒有了。這五個字的反面就是貪瞋痴慢疑,貪瞋痴慢疑表現在外面就是殺盜淫妄酒。所以我們要曉得,現在人身體多病多災,地球災難重重。

同學們好心,因為我平常不看這些新聞,他們把這些新聞的標題給我列出來。全世界這些地球上的災變、社會的災難,三月份一共有八十二條,四月份有五十九條,五月份有六十七條,六月份有一百五十五條,七月份有一百七十六條,節節上升,八月份恐怕會超過二百條,一次比一次嚴重。一般人看到這種現象,心裡擔憂、害怕。能不能解決?不能解決。什麼原因不能解決?他不相信,認為這是地球上的災難,跟我們的起心動念,跟我們的貪瞋痴慢、殺盜淫妄沒關係,甚至於有人看到這些災難現前,反正來日不多,有一天盡量快活一天,把殺盜淫妄酒再加上幾倍,這都是自作孽不可活。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現象?說實實在在的話,就是我們把傳統祖宗的教育丟掉了。古人說的話是非常有道理,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這個世界就是不聽老人言,瞧不起老人,以為老人沒用、落伍了,趕不上時代,過去的老祖宗無能,沒有智慧、沒有創造、沒有發明,過那麼窮苦的生活,都是這樣的心態。錯誤的心態就幹出錯誤的行為,就造下嚴重的罪業,他就得感受今天的果報。

首先這第一句話,佛就說了,『世間人民不順法度』,法度是什麼?這下面有解釋,「法者法軌、法則」,軌是軌道。在中國這個法度是什麼?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古聖先賢,不是他們創造的,不是他們發明的,他們定的這些法則根據什麼定的?根據大自然的運行,取法於大自然。換句話說,順法度就是順大自然的規則。在佛法裡面講,宇宙的源起、眾生的根源,佛說的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阿賴耶,阿賴耶裡面生起三種現象,業相、轉相、境界相,這就是法則,它有次序的,它不能顛倒的。隨順這個法則,這是健康的,這是安穩的,是吉祥的,是幸福快樂的;違背法則,災難就來了。

現在講科學,大家崇尚科學,科學是什麼?不順法度,要改變自然,那災難就來了。最明顯,大概現在有不少人破壞自然生態,是什麼?美容。你父母生下來的面孔是自然的,偏偏要破壞它,到美容院去改造一下。改的是不錯,是挺漂亮的,可是十年之後災難來了。我在澳洲的時候,我在鄉下小精舍裡,有一個好像是越南的同修,是我們的義工,在我那裡住了幾天,我每天看她愁眉苦臉,非常難過,我問她是怎麼搞的?年輕的時候美容鼻子,現在毛病發生了,苦不堪言。我就告訴她,妳不應該破壞自然生態。這就是破壞自然生態環境。自然是美好的,自然是最健康的、最幸福的,為什麼破壞它?這是個人身,我們現在很多吃的東西、穿的東西都是破壞自然的,所以你吃它、你穿它,你一身的病態,你不知道病從哪來的。特別現在破壞自然破壞到極處,改變基因,讓蔬菜水果長得特別好看、特別肥大,可是裡頭營養沒有了,養分遠遠不如從前人工栽培的,連稻米都要改造基因。人很能幹,破壞大自然,帶給你全身的疾病,帶給大地的疾病,為什麼?大地有農藥、化肥,耕種過之後它就不能再長東西,土地被毒了,水源被毒了。科學家告訴我們,可能將來過個幾十年之後,空氣都有毒,連呼吸都會得病。科技發展,人定勝天,破壞自然生態,要去改變它,最後的代價是整個人類滅絕,這找死!輕慢祖宗,毀謗祖宗,侮辱祖宗,祖宗給你最好的東西,叫忘恩負義,你該受什麼果報?所以全都是造作地獄罪,你想想看不是嗎?

為什麼要改變這些自然基因?都是貪瞋痴造的。他自己曉不曉得這個後果?他知道。為什麼還要幹?只要自己得利益就好,別人死活與我不相干。他哪裡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他不知道,迷惑顛倒、沒智慧,他才會幹出這種傻事。回過頭再看看古人,古人有真智慧,決定是隨順自然。《還源觀》上給我們講的四德,第一個「隨緣妙用」,隨緣就妙,不隨緣就不妙。今天社會幾個人隨緣?現前的教育,幼兒園的小朋友已經開始教他要競爭了。看隨緣是落伍的,看競爭是進步的。這往哪裡進?往無間地獄精進,他是精進。現在這些事實真相都擺在我們面前,還能不覺悟嗎?我們實在說很幸運,生在這個時代遇到佛法,如果不遇到佛法,我們也是無知,也跟著社會大眾一樣盲從,造無間地獄罪業。你冷靜細心觀察,幾個人不造罪業?你才想到這個事情多麼可怕!

所以要救自己,要救家庭、救社會、救地球,從哪裡下手?隨順法度,不順法度就完了,要隨順,要隨順古聖先賢的法度,要隨順佛菩薩的法度。為什麼?他是聖賢、他是佛菩薩。佛菩薩、聖賢是什麼意思?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白人。聖賢是明白人,我們是不明白,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一無所知,佛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瞭的人,我們迷惑顛倒,跟著明白人走就不會走錯路,讓他在前面,我們跟在後頭。我們不服氣,我們一定要帶頭,讓他們跟在我們後頭,統統都受罪。不過說老實話,我們走在前面我們受罪,一群糊塗人跟我們一起受罪,明白人不受罪,明白人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解脫了,他得大自在了。

中國人講法,合情、合理、合法,還有個名詞叫義,仁義,義是合情、合理、合法,仁是愛人,仁義道德都要以聖賢為標準,在佛法裡一定是以佛為標準,佛是覺悟的人,他在世間的時候,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我們學習的標準。他為我們示現的是個覺悟的狀況,我們凡夫是迷惑的狀況,迷惑的人跟覺悟的人走不會錯。在中國,平民百姓跟著聖賢人走沒錯。古代這些帝王沒有不跟聖賢走的,如果他不跟聖賢走,他肯定是家破國亡,他保不住。你看看每一個朝代末代的帝王,他不順法度,所以他的王朝就被別人推翻,被別人取而代之。那個取而代之的人肯定他是順法度,順天行道,他才能夠建立一個新的王朝,把人民再帶回到幸福、帶回到和諧。祖宗這些法度傳到今天不止五千年,五千年以前沒有文字記載,不能說它沒有法度。我相信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古老的聖賢,沒有文字之前,至少是一萬年之前傳下來的,世世代代都遵守,沒有出亂子。開始懷疑,這是西方文化傳到中國來了,西方講究科學。雖然西方文化衝擊到中國,中國人還是相當保守,所以前一百年懷疑,慢慢懷疑了,懷疑中國文化好像比不上西方。最近這一百年,逐漸逐漸把祖宗的法則拋棄掉,不要了,完全學外國的,現在出事情了,社會亂了,地球災變這麼多,著急了,怎麼辦?這個災難已經遍及全世界了。外國人也沒法子,外國人到中國來找方法,到印度去找方法,我們自己還沒醒過來,還在所謂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祖宗這麼好的東西,佛法這麼好的東西,不肯學,真正應驗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個虧可吃大了!今世生活在痛苦之中,來世墮落在三途,這虧吃大了。

「度者軌度、規度,即常規也」。規是規矩,度是有節制。告訴我們,規矩是個標準,越軌不離開軌度的極限可以,離開軌度的極限就要出事情了。常是永恆不變叫常,佛法的三皈五戒十善永恆不變,叫常規,中國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常規,不能不遵守,不遵守就出事情,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不能不學習的。現在我們常說的倫理、道德、因果,最近我們提出孔孟學說是什麼?仁義忠恕;大乘,真誠慈悲;日本的稻盛和夫所說的敬天愛人,敬天是仁義,愛人是忠恕。我們要救自己、要救家人、要救社會、要救國家、要救地球,不回頭做不到!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這些東西不是念的、不是講的,是要做到,它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所以叫常規。你不能一天不吃飯,這個規矩你不能一天不遵守,它跟吃飯一樣重要。所以要把常規變成我們自己日常思想行為,真做到!

最近我們將《群書治要》印出來了,《國學治要》印出來了,這兩種都是常規。《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治國的常規。中國在歷史上,大家都說唐朝政治最清明、最好,它怎麼做出來的?《群書治要》的規矩。有人告訴我,現在有不少人在學習、在讀、在講。讀跟講比不讀不講好,值得讚歎。能不能救你自己?能不能帶給你家庭幸福、帶給社會和諧?告訴你,不能。為什麼不能?法度不是講的,法度不是念的,法度是行的,法度是生活、是工作、是處事待人接物,你得把它做出來。做出來你是聖人,你是賢人,你是佛,你是菩薩。如果光是念、光是講,做不到,你還是凡夫,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你沒有辦法解脫,關鍵在這個地方。

我們得到這部書,為什麼把它大量的翻印?目的是保存它,讓這個書在世間不至於消失,目的在此地。印一萬套,一萬個人家收藏,世界災難再多,總會留幾個,這個書不會失傳,我們目的在此地。落在哪些人手上會開花結果?好善好德,像孔夫子所說的,信而好古的人他得到就會開花結果。一萬人當中至少也會有幾個好善好德的,到他手上就起作用。所以很多人問我,要選些什麼樣的人來培養?我說我沒有這個意思,我沒有這個福報,也沒有這個能力,我不能培養人才,我只能把這個印出來到處去散,播種子,撒種子,種子撒下去之後,什麼人去耕耘,什麼人去收成,都不是我,與我不相干,種子撒下去我就沒事了。

多少年前我就講過,人生在這個世間,每個人的善根福德不相同,智慧不相同,際遇不相同,我們所做的行業也不相同,這就是多元文化。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的本分事情做好,大家互相合作,社會就和諧。我們這個行業幹什麼的?講經教學。釋迦牟尼佛做出最好的榜樣,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一直教到他離開這個世間,他是七十九歲走的,三十歲開悟就開始教,四十九年沒有一天空過,叫負責盡職,我這個行業做到了。每一個行業都做得好,大家能夠互助合作,這就是共同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禮義和諧的社會。做本行,不要干涉別的行,好像我們身體,你看外面五官,眼耳鼻舌身各有各的任務,眼睛只管看,耳朵只管聽,眼睛不要干涉耳朵,耳朵也不能干涉眼睛,個個都第一,身體健康。如果你要競爭,我眼睛要第一,你們其他都不行,結果怎麼樣?病了,這人只有眼睛好,其他都不行了,那多悲哀!健康的時候個個都第一,我在這行第一,你那一行也第一,統統都第一,你說這社會多美好。文化是多元的,從我們自己本身,你看外面眼耳鼻舌身和諧,裡面五臟六腑和諧,這人健康長壽。只有一樣好,別的都不行,肯定走向死亡的道路,他活不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不懂那你走的是死路;你要是懂得,你走的是生路,生生不息。

『奢淫驕縱』,「奢者奢侈」,這個不是好事情。「淫者」,這個地方引用《等不等觀雜錄》,這裡頭說,「經中淫多從女旁,專指男女事也。淫行無節,故曰奢淫」,節是節度,這過分了。所以淫這個字不是專指男女,凡是過分都叫淫,雨下得太多叫淫雨。無論做什麼事情,過度了,超過需要的分量,統統叫淫。貪瞋痴慢疑有,凡夫都有,不能太過分,過分就錯誤了。「驕者驕橫,謂恃己凌人」,就是驕慢、傲慢,我們常說貢高我慢,自己以為高出、超過別人,別人都不如自己。這種煩惱人人皆有,與生俱來的煩惱。從哪一天開始有?從一念不覺那個時候就有。末那識,末那從阿賴耶變現的。末那是什麼?我見,執著身是我,這就錯了。跟著這個錯誤,底下三個大煩惱跟著它來了,首先有我見,從我見就有我愛,我愛是貪,有我痴,愚痴,有我慢,傲慢,傲慢是瞋,就是瞋的根。所以說「四大煩惱常相隨」。我,這我是我見,我見、我愛、我痴、我慢,這就是末那識,末那叫意根,非常執著,第六是意識,善於分別,妄想太多,妄想多是第八識。第六意識轉過來就是阿羅漢,第七識轉過來就是菩薩,六七一轉,五八跟著轉,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成就所作。成就所作指什麼?指普度眾生。第六意識變成妙觀察,第七識變成平等性,為什麼?我沒有了就平等。所以四大煩惱,我見、我貪、我痴、我慢全都變成智慧,一轉就變成智慧。這是根本煩惱,根之根就是我,沒有我,什麼事都解決了,就是執著這個我,麻煩了。執著阿賴耶見分裡面的一分,認為是自己的心,這妄心;執著阿賴耶相分的一分,這身體,阿賴耶相分遍法界,相分都是阿賴耶的,執著這裡頭一點點,認為是我身,這是開始錯了,這一錯就錯到底,在六道裡頭輪迴,搞生死,搞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什麼時候覺悟?什麼時候醒過來?這個話說起來容易,真正覺悟,真正醒過來,太難太難了!什麼原因?堅固的執著。

這個東西只有你自己把它解開,佛菩薩再慈悲,沒有辦法幫助你。佛菩薩幫助人只是把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讓你覺悟,回頭一定靠自己。回頭什麼?放下,把這個根本的錯誤放下,就是「我」。有沒有我?有我,有真正的我,常樂我淨四淨德,自性裡頭有我。那我們要問,這身是不是我?當然是我,是我的一分,就是我的一個細胞,這個細胞是我,那個細胞也是我,眼睛是我,耳朵也是我。我總不能承認眼睛是我,其他都不是。我們今天犯的過失就是這樣的,只認得這個是我,其他都不是我,這個是錯誤的根源。所以我們也常常提醒大家,人自愛他就會愛人,為什麼?人跟自己是一不是二,他真愛。不自愛,他怎麼會愛人,哪有這種道理!他真不自愛,執著這個是我就是不自愛。《楞嚴經》上的比喻,佛把自性比喻做大海,把我們人的執著比喻大海一個水泡,執著大海水泡是我,不知道大海是我,這就迷了。只愛這個小水泡,不愛整個大海,叫不自愛。什麼時候他才證得?水泡破了,原來大海是自己。破了什麼?把這個觀念放下,就破了。破我執證阿羅漢果,再破法執就成無上菩提,就成佛了。

釋迦牟尼佛在世給我們做了表演,十九歲捨棄家庭、捨棄王位、捨棄榮華富貴,那是什麼?破我執,就是破煩惱執。出去參學,學了十二年,菩提樹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不要了,破所知障。兩種障礙都破了,成佛了,明心見性了。沒見性的時候學了這麼一大堆的東西,要知道佛叫你學是幫助你放下的。你不了解它,你不肯放下;了解之後你肯放下了,放下就是!所以世尊當年在世表演的完全是知識分子,這個社會上知識分子佔大多數,他用這個身分來表演。惠能大師在中國不是表演知識分子,表演一個農民,只知道幹活不知道讀書的,沒讀過書,不認識字。中國是農業社會,農民的人數最多,他用這個方法,這叫隨緣。印度釋迦牟尼佛出現的那個時候知識分子最多,是印度古典文化最輝煌的時代,單單宗教,佛經上記載,九十六家,其他的學派很多,不在宗教之下。那個時代很像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這都是現在講知識爆炸。佛出現在那個時代,示現一個知識分子,年輕有為、好學,做這個榜樣。所以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代,他用不同的身分,這個用意很深!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用什麼方法去教他就用什麼方法,讓大家正信、正解、正行,這才能真正回頭,明心見性。

所以法度、規矩一定要懂,一定要遵守,為眾生做好樣子,威儀有則,對自己來講是隨緣妙用,對外面大眾來講,利他來講,是威儀有則。這個時代人他得的是什麼病,他哪些地方有問題,要把它糾正過來,糾正,我們先做好樣子給他看。這個好樣子還是老樣子,沒有新花樣,新花樣搞不出來的,還是老樣子,那就是要把三皈、五戒、十善、六度做出來,也是四門,在中國傳統裡也是四門,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也是四門,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了,這就叫威儀有則,能度眾生,能救地球。做不是做給自己的,做給別人看的,沒有自己,你做得才自在,做得才快樂,為自己,錯了!什麼是自己?大眾是自己,社會是自己,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這個道理、這個事實不能不知道。

這特別指出來,奢淫驕縱這個東西是重病,先把它治好,一定要把它遠離,決定沒有驕傲。驕傲知道是與生俱來。以前李老師跟我講,證明什麼?人都有傲慢。街上討飯的叫花子,我們剛剛到台灣來的時候還有,還有討飯的,現在我們到印尼去看,很多,街上很多,這種人叫貧賤到極處,貧是沒有財,賤是沒有地位,淪落到乞丐。他有沒有傲慢?有,你不要看他窮,坐在地上拿個破碗,有錢的人從旁邊走過,坐著汽車從這邊走過,他還在那裡哼一聲,「哼!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有幾個臭銅錢而已」,你看看,他還有傲慢心,這說明傲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傲慢這個習氣破壞我們真誠恭敬,世出世間法是建立在真誠恭敬的基礎上成就的。聖學、佛學,要是沒有真誠恭敬,你學不到。所以孔子感嘆的說,這句話應該是孔子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矣」。我相信這個話是孔子說的,他老人家一生最佩服的是周公。假如有個人像周公一樣那種才華、那種德行,但是什麼?但是他有驕傲、他有吝嗇,他小器,夫子說其餘就不必看了,假的,不是真的。確實大聖大賢待人接物謙卑。我們在古籍上看到記載,周公處理政務的時候,吃飯,有個人來報告有人要來見面,馬上停下來去見客,而不是說等我吃完了再說,不是的。這恭敬,真誠恭敬的態度。為社會辦事,為大眾辦事,這要排在第一,個人是小事,都是值得後人去學習的。所以有傲慢,有小器、吝嗇,這種人不會有大的成就。

「縱」,放縱。「恣」也是放縱的意思,自恣。「男女共居,不順法度,放情縱欲,但圖快意,不懼罪譴」,故云『任心自恣』。這是今天社會、整個世界社會,你到處都能看到的。所以讓我們想到,社會的動亂從哪裡來的?就從這裡來的。現在這四個字,貧富貴賤他統統幹,那就感得我們居住地球的災變。天氣反常了,居住的環境也反常了,沒有一樣不反常。反常的根源在哪裡?我們的心反常了,奢淫驕縱不是常規,常規是仁義禮智信,常規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常規。飲酒在佛的戒經裡面開緣最多,酒屬於遮戒,本身沒有罪過,不像前面四種,殺盜淫妄本身是罪過,那叫性罪,酒屬於遮罪。遮是什麼?防範的,酒醉了你會幹前面殺盜淫妄,會犯這個罪。所以佛把酒制定在五戒當中,就是根本戒,為了防範殺盜淫妄,是這個意思,所以酒的開緣就多了。

酒用在佐料上沒有過失,你燒菜的時候用料酒可以,為什麼?它不會醉人。飲酒有節制,這個節制什麼?就是一杯,不會喝醉,在應酬的時候一杯,表示敬意,這要看個人的酒量。李老師以前給我們講《禮記》,講《禮記》就會講到鄭康成,他給我們大家說,如果每個人的酒量都跟鄭康成一樣,釋迦牟尼佛這條戒就不要了。鄭康成很厲害,中國常講三百杯,那就是鄭康成的故事。馬融辦學校,那就是私塾,他在那裡求學三年,學成離開了,老師帶著同學到十里長亭送行,每個人敬他三杯酒,大概有一百多人,他就喝了三百杯,三百杯酒喝下去之後,小小的禮節都不失,那真叫海量。所以三百杯的典故是從鄭康成來的,這漢朝人,漢朝的大儒。一般人酒醉是亂性,他喝不醉。所以要知道佛這個戒律是防範的。

在佛門裡面,有病的時候,因為中醫很多地方用酒做藥引子,這個可以用,這是治病的,或者是保健的,都可以用。七十歲以上身體衰了,血液循環緩慢,酒能夠幫助加強血液循環,所以七十歲以上的開緣,在吃飯的時候可以喝一杯酒。我們那時候年輕不知道,看到五戒裡殺盜淫妄酒,可是在寺廟裡看到老和尚吃飯的時候放個小杯子,沒有人在的時候去聞聞看,是酒,怎麼老和尚每餐吃飯的時候喝一杯酒?我們也不敢問。以後到台中跟李老師學,我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看到某個老和尚每餐飯他都有杯酒。李老師說那是開緣,他七、八十歲了,需要幫助血液循環,這個可以。才知道戒律裡有開遮持犯,那個開緣一定要懂得,該開不開也是犯戒,該持不持也犯戒。持是什麼?不准你開的,你一定要遵守的。不懂得開遮持犯,你沒有辦法持戒。所以戒律是活潑的,活活潑潑,一點都不呆板。

我有一次在北京,那個時候我常到美國去,遇到美國一個華僑,跟我同姓,徐先生。他在旅館裡辦喜事,剛好我也住在那個旅館,下樓梯的時候碰到了,他說他兒子娶媳婦,請程思遠做證婚人,他臨時看到我,把我拉去也做個證婚人。媳婦是日本人,所以來的賓客都是日本政界的、商界的,政府官員很多都參加。程思遠那時候是政協副主席,給他們做證婚,也把我拖去證婚,兩個證婚人。證婚人可以說話,要致詞十分鐘。我說好,我去,趁這個機會把佛法給大家介紹一下。程思遠的女兒是電影明星林黛,他是林黛的爸爸,林黛長得很像她爸爸。所以我就給大家講了十分鐘,大家聽得很歡喜,這是機會教育。臨時拉的,也沒有給我做素菜,把我拉上桌,我也陪大家喝一杯酒。旁邊有一位叫廖承志,廖仲愷的兒子,他們大概都是部長階級的,跟我坐在一起:出家人可以喝酒?我說可以。那這個我們也都可以學,他馬上就不一樣了。我只盛一杯,你不要給我添。所以大家歡歡喜喜。我吃肉邊菜。他說學佛這麼自在,這麼瀟灑!我說是!他說那這不難。他們以為很難,以為戒律是吃人的禮教。我說活活潑潑,給他講開遮持犯。臨時遇到的這種場合。所以皆大歡喜。

念念幫助眾生,幫助他們認識佛法,幫助他們了解佛法,幫助他歡喜佛法,然後再幫助他們學習佛法,這就對了。你說我犯戒墮地獄,我願意墮地獄,我要救這些人,我要成就這些人,這是菩薩道!這戒決定不能破,破了我要下地獄,我不破戒我會上天堂,自私自利。所以這個裡頭中國古人講的情理法面面都顧到,大乘菩薩,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菩薩生活得才快樂、才自在、才幸福。一般人為什麼不敢學佛?看到戒律定得那麼嚴,我要一學佛,我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他怕這個。給他講清楚、講明白,酒決定不能喝醉,喝醉亂性,這就有罪過。

我們再看底下第二段,前面一段是講盜惡之因,這一段講盜惡之法,也就是哪些行為是盜,這個不能不知道。『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這些句子,這下面接著是,『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這舉例來說,這些全是盜惡。第一句,「在位者利用權勢,巧取豪奪,損人利己,誤國殃民,種種惡業也」。他有這個機會,利用他的權力,利用他的勢力,真的是巧取豪奪。你有事情求他,不能不賄賂,就是不能不送禮,送禮少了不高興。現在這個風氣全世界都有,你要找這些在位的人辦事,你不懂得這些道理你就辦不通。我們不懂,處處碰壁,碰多了,明白了,只好放棄不幹了,回歸到本位,學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教學,幹本行。所以說有緣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苦難眾生,幫助社會,沒有緣不要去攀緣,攀緣是錯誤的。這個緣,用現在的話講是機會,有機會要做,沒有機會不要去找,心永遠是定的,這叫妙用。決定沒有為自己,絕不想幫助別人自己想得到什麼利益,沒有這個念頭。

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建道場,有道理!印光大師一生不做住持、不做當家,寺院這些執事他都不幹,不收徒弟,出家徒弟他不收,這個裡頭有大道理在。自己生活雖然是苦一點,苦一點好,對世間沒有留戀、沒有貪戀。老和尚生活在近代,給我們近代人做了榜樣,十方的供養他沒有拿去改善生活,他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而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們細心去觀察這個老人,他是把印經布施擺在第一。這個有好處,沒有過失。印出來的書人家拿去賣都好,只要有人買的話,他也種了善根。所以我就學印光大師,十方供養統統用在印經書、善書,經論善書,我都做這個。我在台北早年辦了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專門做印送經論善書,不但是佛經,中國的道、儒都印,只要是有利於社會的我們都印,其他宗教的典籍我們也都想印。

前年我在新加坡跟哈比哈山長老見面,他送我一部《古蘭經》,中文註解的。我常常在看,我也非常喜歡。這是民國初年的本子,很好,排還是直行排的,不是橫的,直行排的,我都很有意思把它翻印,因為中國伊斯蘭教的信徒很多。不是伊斯蘭教,像我們不是伊斯蘭教,想了解《古蘭經》,這個本子是很好的本子。所以我都有意思翻印,幫助他們流通。好書不厭百回讀,有利於世道人心,我們心量要拓開。佛法講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其他宗教也不例外,統統是一體。早年我在新加坡團結宗教,所以看了一些中文翻譯的不同宗教的經典,我都很喜歡,好的句子用筆記記下來,節錄下來。我有個筆記本,印出來之後我題個名字,《世界宗教是一家》。宗教可以團結,我們團結很成功,對於和諧社會很有幫助。可是宗教團結的根一定是互相了解、互相認識,衝突矛盾就不會發生,會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幫助社會安定,也幫助地球化解災難。

下面引用「《嘉祥疏》」,這《疏》裡說,「宰相之宦,縱放臣下,用取萬民賄,枉取人物。是為居上不明之義」。這是解釋居上不明,講得很清楚。宰相掌握政權,他要是放縱他的部下收取賄賂,這就錯了。我們要細心去讀歷史,朝廷從這裡開始腐敗,它的滅亡日子就近了。快的,在他這一代就亡國了,慢的,大概二、三代就保不住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前面講得很清楚,不順法度,這是因。因,那要講求教化,所以最後還是歸到教育。宰相是閣揆,他要不正下面全都歪了,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自己不貪污你下面的人不敢貪污,你自己不接受賄賂底下的人就不敢。你只要一接受賄賂,下面就大膽的接受,而且還強取豪奪,這政治能長久嗎?

我們看歷代亡國,亡國的因素是什麼?一個是淫,一個是貪,就這兩個字,亡國了。中國五千年來,你看改朝換代,末代皇帝為什麼會亡的?就這兩個字,身敗名裂,國破家亡。他具有權勢的時候能有多久?他縱欲行樂沒有幾年,這幾年所造的罪業,行樂是在造業,來生是三途。人民送賄賂不是甘心情願的供養你,是不得已,是你勢力壓迫著他,不是甘心情願,換句話說,你將來要還債的。甘心情願送給你的,不要你還,不甘心不情願,來生還還債。所以真正懂得因果報應不爽,敢幹這個事情?不敢!害人要償命,收賄賂要還錢,你敢嗎?收得多還得多,得罪人多你的冤親債主報復的就多,全都是自作自受!什麼人有福?大公中正的人有福,他為人民做事不收人民的賄賂,國家有俸祿養活他,他生活能過得去,生活有節制,懂得惜福,那麼他的一生,他是為人民造福,為國家造福,來生的福報大了,他來生不是在三途,他來生在天上。所以居上位可以上天堂,可以下地獄,得好好想想是天堂好還是地獄好,由你自己選擇。你要是縱欲、享受,那就地獄去了;你要真正是居在這個位置,為人民、為國家造福,你天堂去了。

「受賄已屬盜行」,這就是偷盜的行為,這就是造的盜惡。「況復陷人冤枉,損害忠良」,「陷」是誣陷、陷害。好人!為什麼陷害他?大概送的賄賂不夠多,來找麻煩。「枉」是邪曲。「忠」,敬事直行,奉公忘私。「良」是善良。他在上位,下面真的有好人,好人要把他趕走,那就得用陷害,所謂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陷害這些人,這些人都是好人,都是正直的人。如果被陷害的,他不明因果,他沒有學佛,怨恨在心,這個怨恨就是來生要報復的。你這一生陷害他,來生遇到的時候他陷害你,叫冤冤相報,生生世世這個冤仇解不開的,麻煩可大了!佛菩薩常常教導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過去愚痴沒有智慧結的這些怨,一定想辦法都把它化解,再不跟人結冤仇了。你要遇到個學佛的人,遇到個明白人,你陷害他,他不記仇,他退下來就算了,或者是遠走他方,絕不記恨。你有沒有罪?有罪。跟誰結罪?跟眾生結罪。因為這個好人他是為眾生服務的,現在講他為人民服務的,你陷害他的時候,人民失掉一個真正能幫助他的人,他如果說是也在位也做事情,他能夠利益多少人,這個面有多大,利益的時間有多久,人民能夠享他的福,現在你害了,人民失掉了,帳從這裡算。跟被害的那個人,那個人是個菩薩,無所謂,不記仇,跟他沒有關係,但是跟人民這筆帳的時候,因果責任你要背。如果他做事情,做好事,影響的面愈大,時間愈長,你的罪就愈重。你將他幫助人民的這個機緣給他斷絕了,因果責任要負,這個帳,將來死了以後到閻羅王那裡去算這個帳,那才叫可怕!怎麼能幹這種事情?

真正是個好人,你把他的前途斷了,我們講真好人,不但不怨恨你,感激你。為什麼感激你?他的心盡到了,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心盡到了,但是事,事被你把它整垮了,換句話說,他心盡到了,事情不必做了,你不給他機會做,他不必做了。對他有利沒有弊,做事很辛苦,他不必辛苦了。所以你多方面去觀察你就了解,你造的罪業是什麼樣的罪業,跟哪些人結罪。我們用古人來做比喻,秦檜殺岳飛,岳飛是個凡人,沒有學佛法,他會恨你,他將來會報復你。岳飛受了倫理道德的教育,知道忠君愛國,被殺沒有怨恨,那結罪從哪裡結罪?你不殺害岳飛他能保護這個國家不受恥辱,他是個好人,你把他殺害了,後面的結果是什麼?你向金稱臣,那個時候的金最怕的就是岳飛。你把岳飛殺了之後,國家受了恥辱,民族受了恥辱,這個罪過可重了。所以前前後後你要想通了,你就不敢幹這個事情。在位這個地位愈高,前後這一道門,門前門後,往前面走是天堂,往後面走是地獄,問題你在這個當中你走哪個方向,你不能不知道。

「如是惡人,嫉妒賢者,陷害忠良,其人之言必巧佞不忠,阿諛取榮,誹謗良善,枉陷人非,心口不一」,故云『心口各異,機偽多端』。他肯定是這種人,嫉妒賢能。惡人當道,賢能的人到哪裡去了?在古時候都隱居了。這也是祖宗教的,在這個時代只有明哲保身,過隱居的生活。隱居這個期間當中,把自己所學的東西傳授幾個學生,古時候的私塾,教幾個人隨緣,三、五個人,十幾二十個人,把一生所學的傳下去。自己沒有機會為國家民族效忠,希望將來自己的學生,給下一代,這積大德!這條路走不通走那一條,起心動念為國家、為民族,還是在做,這是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德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21日15:45: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5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