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二一集) 2011/8/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2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百六十一面第四行,從當中看起,從「魂神命精」這句經文:
『魂神命精』,見《漢譯》。「《魏譯》」,《魏譯》是康僧鎧的本子,「作魂神精識」,意思是一樣的。「《無量壽經鈔》曰:有云第六識名魂神,第八識曰精識。今此命精,即第八識阿賴耶,乃去後來先作主人者,故稱命精」。這是個很高深的哲學問題,我們要問宇宙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這就講到阿賴耶。賢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講得很清楚,也很簡單,不複雜。用簡單的文字,就能夠把這麼大的問題寫清楚了,實在是不容易。《還源觀》一共有六段,前面三段是講宇宙萬有的來源,後面三段偏重在修行,第四段是修四德,那是修行的總綱領;末後兩段,五止六觀,那是《華嚴經》修行的方法。特別重要的是第四段,第四段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法門,它那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你要是違背這個原則的話,你修學就不能成就,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他告訴我們,宇宙確實像哲學裡面研究的本體,一切法都是從它生出來的。這個體有,但是我們沒辦法接觸到,它真有,真存在,它不是無,它也不是空。因為它不是物質現象,我們就八識來說,前面五識,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能接觸,它不是物質,你接觸不到;它又不是精神現象,精神現象我們可以思惟、可以想像,它不是;它也不是自然現象。我們心意識都接觸不到,所以科學跟哲學就變成有限,有侷限。
阿賴耶變現的範圍,科學跟哲學都能接觸到,為什麼?它有現象。阿賴耶有相分,就是物質現象;有見分,是精神現象;有自證分、有證自證分,那是自然現象。只要有現象,科學就有辦法去探測它,因為它有自然現象、有精神現象,第六意識就能夠有辦法緣得到。所以,自性清淨圓明體,它能生這三種現象,它本身沒有這三種現象,這是佛法最難理解的地方。怎麼知道?大乘經裡面佛常講「唯證方知」,只要你證得,你就知道。什麼人證得?每個人都可以證得,怎麼證法?佛教我們,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證得。為什麼?因為起心動念就是阿賴耶,分別執著就是前七識。所以八識不是真的,八識叫妄心,假的,不是真的。妄心能緣妄境,大乘經上常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虛妄的境界,妄心能緣得到,它都有辦法。妄緣不到真,自性清淨圓明體是真的,什麼叫真?永恆不變,這是真的。
為什麼說阿賴耶是妄?阿賴耶是剎那生滅,我們在前面讀到一句話,我還特別提醒大家要注意,叫不斷之無。它確實是無,但是它不斷,就是念頭,彌勒菩薩講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前面念頭沒有了,後頭又來了一個,所以說不斷之無。為什麼?那一念也是無,那一念你抓不住,馬上就沒有了。可是第二念絕對不是第一念,第三念決定不是第二念,可是它一個一個,就像那電影底片一樣一張一張的,不斷之無。所有的現象全是不斷之無,只要有這三種現象,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統統是不斷之無。我們從讀到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對這樁事情才真的搞明白了。我們今天所差的,差在沒有把這三樣東西放下。執著放下,諸位要知道,執著放下,六道就沒有了。你執著有沒有放下?還有六道,你沒有放下;執著真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就像作夢一樣,醒過來了,夢中境界全沒有。分別要是放下,四聖法界就沒有了,這四聖法界下面的聲聞、緣覺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連四聖法界裡菩薩、佛都沒有了,這又是個夢,這個夢醒過來了,是什麼境界?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說實在話,是自己的實報莊嚴土,跟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這是宇宙萬有的真相。
《無量壽經鈔》有云第六識叫魂神,那我們這一個人,第六識是自己的分別,第七識是自己的執著,第八識呢?第八識也叫藏識,含藏一切法的種子。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的種子都在阿賴耶。阿賴耶是個倉庫,阿賴耶是個資料室,裡面含藏著什麼?遍法界虛空界種子,好像是個大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不是我一個人專有的,是所有一切眾生共有的,每個人的起心動念的資料統統收藏在裡頭。所以你要是見到第八識,每個人生生世世他所想的檔案,你全都知道,為什麼?它是共同的資料室。所以第八識叫現量,第六、第七叫比量,不是現量,前五識是現量。我們眼睛看,看外面的境界相,是看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耳聽的是阿賴耶的相分,音聲,它們能接觸到。但是我們今天對這些現象裡頭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這個阿賴耶裡頭沒有,阿賴耶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第六、第七識緣不到外面,它是封閉的。它怎麼分別外面境界?譬如眼見色,眼是我們現在攝影機,它確實對著外面真的境界,它把相攝到裡頭去了。攝進去之後,傳送給第六識。第六識的見分緣第六識的相分,第六識的相分從哪裡來的?是外面五根傳遞給它的。第七識的執著,它又傳送給第七識,第七識的見分緣第七識的相分,是這麼回事情!我們現在叫轉播,不是現場。六、七、八這三個識都緣不到現場,就好像我們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眼睛,你只能看外頭,看不到裡面。你能夠看到自己,那是傳播,你才看得到;不是傳播,你看不到自己。末那執著阿賴耶的相分,執著什麼?微乎其微,所有一切身都是阿賴耶變現的,阿賴耶變現這個身,我們執著它是我,執著那個身是你,那個身是他。其實在阿賴耶裡面是平等的,絕對沒有分別的,這是什麼?末那的執著,第六意識的分別。
佛給我們說這是事實真相。了解真相之後,曉得什麼?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跟自己是一體,無二無別。所以,你放棄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放棄分別,你就成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見到阿賴耶,你就成佛,轉八識成四智,就成佛了。這個真相,我們用我們凡人的境界來說,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表演給我們看。佛學的名詞叫什麼?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用這個名詞。用現代的話來講,他見到宇宙萬物的真相,就這個意思,真相他見到了,我們全迷了。迷了之後,這迷得到家了,只認識阿賴耶這麼一個相分是自己,其他的都不是。在這個裡頭分自分他,分好分醜,不曉得全是自性變的。上面是諸佛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統統是自己阿賴耶變現出來的。自性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
阿賴耶為什麼能變?就是分別執著妄想,我們今天講的,因為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阿賴耶的作用。真心裡頭沒有這個,真心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換句話說,我們分別執著這個念頭愈薄,我們跟自性就愈靠近,就愈近。我們的分別執著愈嚴重,就跟自性的距離就拉遠了。這用《三字經》上的話能體會到,「性相近,習相遠」。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習性,不是本性,本性確實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本性是佛,佛家起個名字叫佛,就是覺,佛就是覺悟的意思。徹底覺悟了,所以覺上面加個圓,圓滿的覺悟。不起心不動念,圓滿的覺悟;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起心動念沒有了,起心動念習氣還在,那就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佛,覺了,沒有圓滿。為什麼?習氣沒斷。習氣斷盡了,完全回歸自性,這叫圓滿,叫圓覺,圓滿的大覺。所以,他在迷的時候,迷的時候就六道輪迴出現了。在六道輪迴裡面,「去後來先」,去是死了,人死了之後,阿賴耶識最後離開。人一來投生,阿賴耶先來,它最先來,它最後去,所以「去後來先作主人」。我們把這個東西當作自己,故稱之為命精,是這麼一回事情。
佛在大乘經裡面用大海作比喻,大海比喻什麼?大海比喻自性,大海比喻阿賴耶。自性是完全覺悟,阿賴耶是完全迷惑,一迷一切迷,一切迷就叫阿賴耶,全迷了;一覺,全覺了。迷了之後,智慧沒有了,妄想產生了。從妄想產生分別,從分別產生執著,愈迷愈嚴重。不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執著阿賴耶相分這麼一分稱為自己。佛在經上做比喻,把大海比喻阿賴耶,大海裡起個水泡,那水泡就是第七識執著,執著是阿賴耶的這一分認為是自己。原來是個大我,就變成個小我,小我造罪業,念念都是為這個小我。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造無量無邊罪業,就產生變化,這就變什麼?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什麼時候真正覺悟,了解事實真相,我不再執著這個水泡是我,我知道大海裡頭所有水泡都是我,連大海的本體都是我。遍法界虛空界全是我,一切諸佛從哪裡來的?我變現出來的。一切有情眾生哪裡來的?我變現出來的,全是我,就像作夢一樣。你看作夢,夢到很多人,那些人從哪來的?都是自己變現出來的。夢裡頭有山河大地,那個山河大地也是自己自性裡頭變出來的,不是外頭。
法界虛空界,自他是一不是二,這叫真正徹悟,大徹大悟。這一覺悟,所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沒有了,自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現前,在佛法稱之為佛性。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的現象是自己,這叫法身,你證得法身了。山河大地是自己,樹木花草是自己,芸芸眾生是自己,這叫證得法身,一切法都是我的身。這叫清淨法身,為什麼?不再有染污,就是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貪瞋痴慢,叫清淨法身。從法身現報身,法身沒有相,法身能現一切相。不現相的法身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這是沒有相的法身。現相的法身就是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這個裡頭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所有的,我們今天講眾生,所有的這些眾生,都是在圓滿覺悟之中,沒有一絲毫迷惑。這個境界我們前面學過很多,他們以很長的時間居住在這個境界裡,這個境界永恆不變,為什麼?它沒有相續。所以講沒有相續叫真的,叫一真。阿賴耶是相續相,一個接一個接一個,相續相,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這個時候轉阿賴耶,也就是阿賴耶這個妄的心,妄的境界沒有了,現出來是真的,真是永恆不變。它與自性相應,它跟阿賴耶不相應。
我們今天迷了自性,完全跟阿賴耶相應。我們的念頭,自己知道,前念滅了,後念就起來。我們知道的是非常非常粗的念頭,那個微細的念頭自己不知道。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怎麼會曉得!彌勒菩薩要不說的話,我們根本不知道。所以這個心叫什麼?叫生滅心,生滅的速度太快了。生滅心所變的境界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包括六道,全是假的。這個裡頭現象都是幻相,這現象怎麼來的?是我們善、不善念頭所感的,就是感應變現出來的。我們善念、不善念也是假的,所以天堂跟地獄也不是真的。人的心善、行為善,晚上作夢也善,人的念頭惡、行為惡,作夢也做惡夢,就這個意思,都不是真的。如果我們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世間有什麼災難什麼災難,你還會放心上嗎?沒有,不會放在心上了。我們雖然沒證得法身,也得到稍許的解脫了。解脫是什麼?用現代的話說,自在,得到少許的自在。真正明白之後,佛的話我們理解了,我們體會到了,佛教我們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為什麼?這個法門,這個門路,是真正可以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圓滿證得無上菩提。也就是說,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
我們到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習,要相信阿彌陀佛,不能懷疑。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都稱讚的一個人,諸佛稱讚阿彌陀佛,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能夠跟他學習,這是無比的殊勝。大乘佛法裡再找不到第二個,我們能把這個機會放棄嗎?什麼人有智慧我們就明白了,念佛求往生的人第一智慧,真有智慧。搞別的,差遠了!為什麼?搞別的你成就不了。為什麼成就不了?你自己去想想,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能放下嗎?你放不下,怎麼搞,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那就是這經上講的,太苦太苦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幹這種事情。雖然都不是真的,夢不是真的,但是夢中有感受苦樂,那不是假的。做個惡夢,嚇得一身冷汗,醒過來,還好是一場夢,要不然連命都丟掉了。你看貪生怕死,這是妄念現前。所以這個夢做了這麼久,無量劫了,應該要醒醒,不要再作夢了。還老是念著夢中境界,這就錯了,大錯特錯!夢中境界不要再去掛念了。
「此第八識相似相續,捨命之際隨重投墮」。捨命是人在你這一報,壽命長短這是果報,你報盡的時候,這壽命終了,壽命終了的時候,你投胎,墮落,故云『隨罪趣向』。這個投胎,真的個個都墮落嗎?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自己問問自己就知道,我今天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這一天,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善惡怎麼個講法?為自己念頭多,是為別人念頭多?為別人是善,為自己是惡。為什麼?為自己增長我執,這個惡是根本的惡。為別人為什麼是善?為別人,常常為別人,把自己忘掉了,不知不覺我執淡化了,我執沒有了,善!所以佛法是應當常常想別人,別想自己。常常想自己,糟了,常常想自己,修什麼法門都修不成。常常想眾生,常常想大乘,或者是我們今天講的常常想阿彌陀佛,常常想極樂世界。念頭要轉,轉不過來,還是老是常常想著自己的,這個麻煩可就大了!這個事情誰都不能取代,是你自己起心動念,哪個都幫不上忙。佛菩薩慈悲,幫不上這個忙。佛菩薩只有把事實真相告訴你,讓你自己轉過來,我不想自己,專想別人。不為自己了,專為眾生,這就好,問題解決了。學佛沒有這個念頭,這佛學不成,怎麼學都不像。
「隨罪趣向」,趣向什麼?在六道裡頭投胎。你到哪一道?是隨你的業,你造的業。一生善惡習氣很多,最後死了之後投胎是最後一念。那個最後一念,念頭特別強,譬如你喜歡一個物,或者喜歡一個人,你很喜歡,情執非常重。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離不開,纏著他,變成他的兒子,變成他的孫子。這是情執重,你愛他。可是有寵物,愛寵物可麻煩大了!你養的寵物,非常喜歡牠,來了之後怎麼?來做寵物的兒子,最後一念。如果你是有個人對你對不起,他跟你結的冤仇,你恨他恨透了,來了也會到他家,幹什麼?去報仇去的。幹這種事情去了,叫冤冤相報。別人欠你錢,你念念在心,不能放下,你到他家做他的兒孫,去討債去了。就在那一念。學佛的人,出家法師也不例外。我過去在美國舊金山,那個法師可能不在了,他有個嗜好,收藏佛像。他有個收藏室,我去的時候,特別打開給我看,全是古董。這個像唐朝的,魏晉南北朝的,收很多佛像,珍惜得不得了!平常那個門都是上鎖,鎖著的。這樣的人死了之後他到哪裡去了?不到極樂世界,這佛像沒放下,一定還在那個房間裡頭。那個房間投什麼胎?有螞蟻、有蟑螂、有老鼠,他到那裡去了,肯定的,他捨不得離開。你想到這些地方,就很可怕了!喜愛經書的,都是古董,哪個朝代的版子,喜歡這個東西。將來死了以後,書裡有蛀蟲,就做那個東西去了。你要都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曉得可怕!這些東西統統是假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要它幹什麼?
我一生不收藏,為什麼不收藏?我自己沒有地方放,一生都在流浪,沒有地方放。所以別人送我的東西,說這個東西很名貴,像我們後面這張佛像,華嚴三聖,多少人來看,這個佛像是個傳下來的東西,細心去觀察它,應該是唐朝時候作品。可是古人他沒有寫名字,他也沒有寫年代,也是一個收藏家收藏的。收藏家過世了,不知道怎麼傳到一個同修手上,他拿來送給我。我就叫他複製,我用複製品,原版的我不要。複製品很好,誰喜歡要,拿走就是,我再去印一張。所以對於古董這些東西,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別人看得很寶貴,很珍惜,在我面前是一文不值。操這種心幹什麼!只要有心裡所愛好的,你就有念頭,就放不下。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念極樂世界,好處可大了!現前的好處,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身心自在,法喜充滿。將來的好處,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們要把這個擺在第一,不可以擺在第二,什麼都要放下。生活所需要的,有很好,沒有也很好,你就得自在了。
所以,「隨罪趣向」這句話很嚴重,不能不留意。嗜欲,嗜好、欲望就是罪,因為它能夠把你留在六道輪迴。在六道輪迴,肯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這下面說,「依其罪報,投入惡趣,若陷無間獄中,永劫難出,是名或長」,這壽命長,離不開地獄。「或為微菌」,微菌是眾生,微是微細,菌是細菌,牠的壽命短,甚至於壽命只有幾分鐘這麼長,那就是牠的一世,「則剎那生死,是稱或短」。為什麼這樣短命?殺業太重,他殺多少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欠了命債,要還命債,怎麼個還法?叫萬死萬生。「《會疏》曰:如八大地獄及長壽鬼云或長。」鬼道裡面的壽命都很長,這個長壽鬼是鬼道裡壽命最長的。經上告訴我們,鬼道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他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但是每一天是我們一個月,最長的壽命一千歲,你墮到鬼道你什麼時候能出來?人道的壽命短,短是我們這個時代。佛給我們講的,人道壽命最長的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十歲是壽命最短的,平均年齡。從十歲,每一百年再加一歲,這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釋迦牟尼佛出現這個時代是減劫,當年,世尊在世當年,一般壽命是一百歲。世尊滅度之後,到我們現在三千年了,那就減三十歲,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人民壽命是七十歲。所以古人講「人生七十古來稀」。也有短命,也有長命的,那是各人的業報不相同。這是六道裡頭的一般狀況。「如飛蛾蜉蝣等」,這些蜎飛蠕動的小動物,「云或短」,牠們的壽命只有幾個小時,那牠是一生。「其中壽命無量差別,皆是宿業所感」,過去生中你所造的善、不善業所感招的。「善趣(這是善道)以壽長為福,惡趣則以壽長為巨禍也」,你在地獄裡壽長,這是災難。人天壽長是福報,餓鬼地獄壽長,那不是福,那是罪,這個我們都必須要知道。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表冤冤相報無有窮盡」。所以佛教導我們,佛教我們斷惡修善。可是他還有個重要的教誡,我們可不能忘記,叫三輪體空。幫助別人,再大的幫助,再多的幫助,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若無其事,沒有牽掛,就不會感果報。如果常常想到,我對人多好,那是什麼?將來那個人要報償,你也會接受他的報。還是離不開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這就是人為什麼不能脫離輪迴。《會疏》裡頭有這麼一段話說,「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殺生的人,下面念老有解釋,例如被殺者為索還命債,必追逐其冤家對頭,他要找這個人,同時出現世間他才能報償,是故冤家債主「相從共生」,他又來了。今生人殺羊,來生人死為羊,羊死為人,這個羊又被人殺了。又如貓死為老鼠,老鼠死了又變成貓,貓吃老鼠,來生老鼠又變成貓,牠又變成老鼠,又被牠吃掉,這冤冤相報。「世世同生,討命償債」,這個事情不能幹,「故云更相報償」。「因討債之人,往往報復過甚」,他不會討到剛好,他總要想多加一點,這樣「又結新冤」,冤愈結愈深,真正是沒完沒了。
這些事情我們全都有分,都幹這事情。不讀佛經不知道,讀了之後,天天都要作還債想,一定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要迴向給他們。無論是有意無意造的這些業,為什麼?將來自己往生的時候沒有障礙。擺在我們面前,看到念佛人往生,往往看到很多附體的,那都是什麼?都是來討債的、討命的,他來障礙。你欠他命,他記得很清楚。過去你殺害他,今天他索命;過去你欠他債,他來討錢,他不讓你走。佛門有善巧方便,有法師、有同參好友看到了出來調停,幫他和解,對方接受了,他障礙就沒有了。只要有人出來調解,絕大多數都願意化解,為什麼?明白了,覺悟了。
早年我們在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往生的時候,我們在場。這個老居士雖然是佛教徒,什麼是佛教他不知道。他在新加坡也是名人,也是富豪,銀行的董事長,哪有時間去看經、去聽經?沒有。晚年生病了,不能上班,在家裡養病。這個時候也覺得無聊,正好遇到我在居士林講經。他很少到居士林去,大概一年只去個一次,開董事會他去,其他時間他都不去。聽說我在那裡講經,他就向李木源要光碟,好像那個時候還沒有光碟,錄像帶,那時是錄像帶。拿回家他放來看,他看得很用心,每天看八個小時,真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除了看帶子之外,他就念阿彌陀佛。兩年,他告訴李木源,他想往生了。李木源就求他,你不能走,居士林的人事不穩定,沒有你,居士林維持不下去。要求他再住兩年,他答應了,好吧!這又過了兩年,他也沒有說他哪天走,有一天在一張紙上寫日期,八月幾號,我忘掉了,寫了十幾個。也沒有人敢問他,也不曉得什麼意思,就是那天走的。三個月前,這預知時至,他沒有告訴人。就是他寫在紙條上,寫了十幾個日期,那天走的。
居士林那個時候正好辦一個弘法人才培訓班,有十幾個同學,大家四個人一班輪流助念。有一班同學助念回來,我們都不曉得,很正常,回來了。回來了,居士林有個居士就被靈鬼附身,說他們是老林長的冤親債主,人數很多。他說他們看到老林長念佛往生非常歡喜,他說我們來,不是找麻煩的,是來求皈依,求超度的。這個我們大家都放心了。他跟著法師一起到居士林,居士林的護法神准許他們進來。那個時候我在香港講經,打電話給我,我就告訴他,可以,給他們做皈依,請他們在講堂聽經。他們回答說,講堂的光太強了,有佛光,他們不敢進去。最後要求希望在齋堂,吃飯的地方,齋堂,在齋堂裡面放一個大的電視,他們要聽《地藏經》,要聽《十善業道經》,就指定這兩部經。我們就在齋堂播放,他們在齋堂聽。好像連續播放三個月,全都走了。所以心正行正,縱然是冤親債主,你有護法神守護,他們也不敢來找麻煩。看到你真正念佛往生,他歡喜,他也想求往生,所以來求皈依,來求聽經。所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接著底下說,『殃惡未盡,終不得離』。懺除業障多重要!天天要修懺悔。章嘉大師當年告訴我,懺除業障這樁事情,他說大乘重實質不重形式,像這些儀規不要緊,什麼叫真懺悔?後不再造,叫真懺悔。懺悔了,還幹,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知道是錯,就能改,知道是善,就能夠學,這是真懺悔。所以我們才明瞭,佛家懺悔跟儒家講的不貳過是一個意思。我們無始劫以來冤親債主可多了,久遠劫前的也許遺忘了,我們忘了,不是深仇大恨的話忘掉了,他也可能也忘掉了。可是愈近那個報復的心愈強,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對於冤親債主的化解,要由近及遠,在眼前的要擺在第一位。真誠心去對待這個事情,慚愧心,我做錯了事情,對不起他,一定要有修學功德迴向來補這過失。別人對不起我們的地方一筆勾銷,絕不放在心上,也要把功德迴向給他,希望他能三寶加持,他也覺悟,能斷惡修善。總要時時刻刻想到將心比心,希望大家都好。過去所做的這些惡業,都是迷惑顛倒,總是貢高我慢,意氣用事,不了解事實真相。今天明白、覺悟了,知道錯了。我覺悟了,他沒有覺悟,那覺悟的人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這些有緣人?自己就知道了。
下面解釋,「殃」是禍,就是災殃,罪是罰,是懲罰。「所作之殃惡未能償盡,則必輾轉惡趣,無有出期,痛不可言」。我們過去生中所造的惡業,要把它懺盡,什麼時候能懺盡?我執破了就懺盡。為什麼?我執破了,你就證阿羅漢果,你就超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的冤親債主永遠找不到你,你不見了,在六道裡不見了。如果你還有我的話,你生生世世總在六道裡頭,你出不了六道輪迴。我們怎樣能夠學到阿羅漢的功夫?用念佛法門,念到事一心不亂,就跟阿羅漢斷證功夫就平等了。理一心不亂那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境界,事一心不亂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我們只要這一句佛號,就能把這個事情解決,用別的方法很難很難。所以念佛確確實實能消罪業。這個業障不消,就是跟六道的業緣沒斷。
下面,『自然有是』,義寂大師說,「作惡雖不樂欲苦果,苦果自應。修善雖不希望樂果,樂果自應」。這是講因緣果報。作惡不希望將來得到苦果,哪一個作惡的人希望將來有惡報?他要有這個念頭,他不敢作惡。曉得作惡後頭有惡報,他怎麼敢?所以,因果教育重要。倫理道德的教育能幫助一個人羞於作惡,他作惡不好意思,覺得很慚愧,這是倫理道德的約束。可是還有人不顧倫理道德,他敢去作惡。曉得因果的不敢,為什麼?因果有報應,這個害怕了!所以中國這個社會幾千年的長治久安,實實在在講,得力於儒釋道的教育。儒家用禮樂來教化眾生,讓眾生明理,講究仁義、忠孝、廉恥,講這些東西。他願意做個好人,願意在社會上做個好樣子。儒家的禮教。道家的因果教育,就是城隍廟。儒家的教育在祠堂,敦睦倫常;道教的教育在城隍廟,城隍廟屬於道教的,因果教育,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佛是覺悟的教育。你看倫常的教育,因果的教育,覺悟的教育,了解事實真相,他不會作惡。斷惡修善,真正覺悟的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但是在事相上,決定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四種,《還源觀》上四種基本的德行。隨緣妙用,隨緣,隨善惡緣,隨惡緣,斷惡,隨善緣,修善。斷惡修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清淨心現前,這是覺悟,清淨心生智慧,不生煩惱。也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法,這是佛講的,講得圓滿。三教把人都教好了,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家庭幸福美滿,社會長治久安,中國人懂得教育。
這是從因果上說,作惡不想得苦果,苦果自然相應。感,苦果它就應。修善不希望得樂報,我們講不希望福報,它福報自己來了,樂果自應。「義同影響」,這個影響,括弧上寫「如影隨身」,在陽光之下,我們站在那裡,旁邊就有影子,它不離的。「如響應聲」,這個響是什麼?在山谷,我們長嘯一聲,就有回音。都是比喻善惡的果報自然的。「然此經多言自然者」,前面我們讀過,講八個自然,「為顯因果決定法爾」。法爾就是自然,法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法爾就是這個意思,本來就是這樣,叫法爾如是。法是一切法,一切法都離不開因果,我們起心動念是感,決定有回應,這法爾自然。我們現前這個地球有了災變,從三月份,有同修匯集這一個月當中有多少起災難,把這些新聞標題節錄下來給我看,沒有內容,標題。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這五個月,一個月比一個月多,一個月比一個月嚴重。這說明什麼?報應。我們看到報、看到應,那我們就得想想,這報應從哪來的?是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之所感。我們起心動念是什麼?我們言語造作是什麼?我們細心去核對一下,善心善行感應的是福報,惡念惡行所感的是災禍,這個事情法爾如是。
所以我常常跟同學們說,決定沒有自然災害,自然永遠是美好的,自然就是正常的。古人說得好,「人棄常則妖興」,人把正常放棄了,正常的是什麼?孝順父母是正常的,尊師重道是正常的,友愛兄弟是正常的,與朋友交講信用是正常的。所以倫理道德就是正常。今天我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不要了,這叫反常。反常的結果是什麼?是妖魔鬼怪、天災地陷全來了,這反常,天地反常了。現在好像新聞上也常常報,氣候反常,什麼都反常。反常怎麼來的?是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反常,感得來的報應。這個報應這麼頻繁、這麼嚴重,現在每個人著急了,連外國人都來問我,怎麼辦?怎麼去應對這些事實?
這個事實很不好應對,什麼原因?因為現代人善於懷疑,總以為科學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真的是迷信科學。懷疑祖宗,祖宗所說的倫理道德他懷疑,他不相信,祖宗所講的因果報應他不相信,佛菩薩善言勸導,不相信,那就沒救了。這些東西,祖宗所講的,佛菩薩所說的,都是常道,是真理,你要不相信,你把它丟掉,災難來了,報應就現前。你用科學方法來解決吧!為什麼科學不能解決?科學研究的範圍是物理,物理的範圍是有限的,就像佛經上說的,物理可以緣到阿賴耶,緣不到自性。這些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是從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科學家不承認。可是現代的科學家,有一部分人承認了,而在這上下很大的工夫。
佛法講物質的起源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阿賴耶,無明裡頭有三種現象出現,第一種業力,科學家稱它作能量。能量從哪來的?能量從振動來的。近代的科學家有人認為整個宇宙是個波動現象,他用弦來代表,弦的定律。所有一切現象都是這樣產生的,這跟佛法講得很接近。由能量產生信息,信息是精神現象,佛家講的受想行識,從受想行識變現出物質現象。所以,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從心想生。如果你要懂得這個道理,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心想生,我們現在的心想不好,所以物質現象變壞了。我們換個念頭,我們現在心想都是善,都是好的,地球上災難就沒有了,我們身體上疾病就能恢復正常,恢復健康。所以,今天解決問題不是物質,要用心理的問題來解決。意念的科學,用這個新興的東西來解決,才能夠化解這些災難。所以經上都講自然,所有報應是自然的,自然這個意思很深。
「《會疏》曰:因果必應,故云自然。」因是感,果是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連我們學習都離不開這個道理,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跟大乘佛法,怎麼學?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想學,指導的老師沒有了,學習的環境沒有了,這個時候怎麼辦?讓我們回想當年孟子在世的時候,他遇到的困難跟我們很相似,他仰慕孔子,孔子過世了,不在了。孟母雖然三遷來幫助他,讓他有個好的學習環境,產生了一點效果。搬到學校的附近,讓他能夠親近聖賢教誨。孔子雖然不在,孔子著的書在,他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得很像,似乎孔子又出現在世間,後世尊他為亞聖。
我們今天想成就,可以說除了師法孟子之外,幾乎想不出更好的方法。那必須要用夫子的態度,你才能真正學得好。夫子是什麼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重要,這兩句話幫助現代人成聖成賢、作佛作菩薩,你學會了謙虛、恭敬。孔子一生沒有創作,沒有發明;換句話說,他一生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到後世的,全都是古聖先賢的東西,沒有自己的。這是學聖賢、學佛菩薩最好的態度,真正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圓滿了,所以人家有成就。現在學校教學,我聽說幼稚園的小朋友,老師都主張讓他們創新,那跟孔老夫子求學的心態是完全相背。這個有問題,背道而馳,能成就嗎?如果我們把孔夫子這種態度告訴現在這些學校老師,他們都會搖頭,他不相信。這個問題嚴重了。尤其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佛法的。佛法求學的目的是開發自性,它不是別的,它不是對外的。佛法告訴我們,古聖先賢也是這樣的,也有這個意思,智慧、道德、才藝、福報全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你能夠開發出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大乘講這個道理講得非常透徹,有事實給你看,話不是假的。
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上過學,在黃梅住了八個月,沒有進過講堂,沒有進過禪堂。老和尚分配他的工作是做苦工,在碓房裡,他的工作是舂米、破柴。他年輕,樵夫,有力氣,幹粗活。開悟之後,他開悟二十四歲,年歲不大,開悟之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開悟是什麼?開發自性,自性裡面智慧全出來了。你不問他,他心地清淨,《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你不問他,他心裡頭什麼都沒有;你問他的時候,自然跟你反應,他什麼都知道。他示現的是個出家身分,所以大家都問他佛經典裡面的東西,沒有人問他世間的東西。如果要有人問他世間的,他沒有不曉得的。如果惠能生在今天,別人問他原子彈怎麼造法,他會告訴你。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所以見性叫大圓滿,什麼圓滿?智慧圓滿、道德圓滿、能力圓滿、福報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跟科學不一樣,科學做不到圓滿。圓滿,為什麼圓滿?自然的,它本來是圓滿的,自性清淨圓明體,它本來是自然的。東方聖賢教學,他教的是這個東西,不是外頭的。
『暴應』,「暴」是猛、急、突然,有這三個意思,「應」就是指報應。「善人行善,惡人作惡,應受之果報」,這是自然的,「或不當時立即顯示,但因果不虛,於其後世,必受其報」。他造惡,現在沒有看到他的惡報,為什麼?這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清楚,他過去生中修的善太大了,他現在享的福是過去生中修善的福,沒有享完。善的福報享完了,他這個惡的就現前,就起來了,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現在這一生修福,可是一生非常的受苦受難,那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造的惡太多了,惡業沒消了,現在在受罪。雖然行善積德,他還是在受罪。等到他罪受完了,福報就現前。所以,果報通三世,你要能看到過去現在未來,就恍然大悟,才曉得絲毫不爽。現在一生修福,修善積德,但是遇到的災難都非常多,我們自己心裡就明白,這在消業障,好事!逆來順受。對於因果報應絕對不迷惑,有堅定的信心,知道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我有一次在北京,黃老居士往生之後,我到北京去過兩次。他老人家的學生來看我,告訴我,他老師說的,就是黃念老說的,跟他們講的。他說淨空法師,如果要不往生極樂世界,來生的福報他說不得了,不得了!他這樣的讚歎。我要不要來生福報?才不幹那個傻事。別說是人間,你要我做地球上的王我也不幹!你叫我去做天王,做摩醯首羅天王,我都不幹!為什麼?不出六道輪迴,這幹不得。你要不相信,打開歷史看看,歷代帝王,哪個帝王有好下場!你不就清楚了嗎!這些帝王一投胎再轉世,統統都墮落了。能夠再到人間變一個普通的人,那就算不得了,很難得了!所以這事實真相不能不清楚,清楚之後你的心就定了,我決定求生淨土,我要走這個路。我決定去親近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證得究竟圓滿的菩提。再到這個世間來,那就是佛菩薩乘願再來,這個好,不迷惑不顛倒,不會幹壞事,不會墮落。我們這一生遇到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要換取來生大富大貴,錯了,你拿黃金買一塊糖吃,就這個意思。這個事情怎麼能幹!黃老說這個話,傳到我耳朵裡,也是提醒我,不能幹傻事。
故云『善惡會當歸之』,這個會是兩個意思,一個是決定會有報應,第二個,因緣聚會的時候,果報就現前。也就是條件都具足,果報現前;條件不具足,果報不會現前。造作的這是因,因要遇到緣,果就出現,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好,今天我們就學到這一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