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67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净土大经解演义评论阅读模式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六七集)  2010/10/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67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一百九十三面最後一行,經文: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讚佛。發廣大願。頌曰。】

這一段經文是見佛的禮節。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這是說法藏比丘來到世間自在王的座下。「詣者,往也,到也。所者,處所也」,就是佛所在的處所。佛沒有住處,諸位要知道,他的教區(教化的地區)是遍法界虛空界。所以我們在經上看到,你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稱「在」,他現在在哪裡,不能說他住在哪裡,因為法界虛空界都是他的住處。在古時候,國王、皇上,中國過去歷朝歷代,這個國家是他管轄的,這個國家就是他的住處。在這個國家不能說他住在哪裡,「行在」,皇上現在他在什麼地方,稱「在」,不稱「住」。中國這個文字意思很深。

實實在在講,我們跟佛沒有兩樣,佛不能稱住,我們能稱住嗎?我們也是你在哪裡,這是正確的。說你住在哪裡,這個話是假的,為什麼?你在這個世間,住在世間幾十年而已,幾十年之後你又換了地方,六道一轉,你轉到哪一道去,你到別的地方去了。每一道都不是長久的,都是暫住的,所以講真話,我們跟佛沒兩樣。佛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自己也如是,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跟佛沒有兩樣。只是佛自在,他自由,我們不自在,我們受業力的拘束。像我們現在在人間,居住在香港,我們就不能同時居住在他方世界,佛能做得到。我們要是成佛了,我們跟他就沒有兩樣,也能做到。所以從理上講,一切眾生跟佛是平等的,大乘教上佛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麻煩就是你現在有妄想,你有念頭,這個念頭害了你,讓你不能見性,不能像佛那麼樣的自在,還有嚴重的分別執著。能把這些東西放下,你就恢復你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那你就是佛,你跟十方諸佛沒有兩樣,無二無別。學佛最終極的目標就是回歸自性,也就是回到我們佛的本來面目。這部經就是教導我們怎樣回歸,我們學經教目的在此地。了解整個宇宙的狀況,然後找到我們真正的歸宿,不要在六道裡流浪,這才叫真正學佛。

法藏比丘給我們做榜樣,你看他到了佛的處所,見到佛,這有禮節,先向佛行禮,頂禮。梵語「南無」,我們現在南無是用東南西北的南;無,我們用有無的無。用這兩個字,這是古時候中國的古音,好像廣東的音,福建有些音還是古音,念這個無念謨,「那謨」。南無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頂禮,我們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頂禮;南無阿彌陀佛,向阿彌陀佛頂禮。南無是「歸命,稽首,頂禮」,有這麼多的意思。簡單稱就稱作「禮」,我們禮佛,禮拜,簡單稱禮拜。它有這麼多的意思。原文是印度文,南無是印度文。這裡面這麼多意思,是以歸命這個意思最好,歸命就是我們一心皈依佛陀,完全接受佛陀的教誨,是這個意思。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一心向佛,接受教誨,這個意思好。「常云,頂禮佛足。」在佛門裡面這個常識大家都知道的。人在這個世間,頭是頂,最尊貴的,足是最下的,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頂去禮拜佛的雙足,這是最敬禮,這是敬禮裡頭是最敬禮。「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之所尊,恭敬彼之所卑,表禮敬之極。」所以頂禮是在禮貌當中,我們今天講的最敬禮,表這個意思,真誠、恭敬,裡面的含義是真誠的接受佛陀教育,這是頂禮的真義。

「伽他」也是梵語,「舊作偈」。這個舊,新舊的舊,是指玄奘大師以前所翻譯的,這稱為舊譯,玄奘大師以後叫新譯,這是翻譯有新舊,以玄奘大師為界限。新譯翻作「頌」,讚頌這個頌,古時候翻作偈,但是現在這兩個字都通用,而且用得非常之廣泛。「頌者,讚也,歌也」,偈也是這個意思,偈也就是讚歎、詩歌。採用偈頌的意思有兩種,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偈文少字之中能攝多義」。偈頌跟中國的詩歌非常類似,它也很整齊,下面我們看到經文上的偈頌是七言,像中國的詩一樣,詩歌一樣,一句七個字,四句是一首。一首裡面有講很多事情,有講四樁事情、六樁事情都有,也有四句講一樁事情。它很活潑,而且押韻,押韻沒有中國詩詞裡頭那麼嚴格,沒有那麼嚴格,它也不講求平仄的對仗,這些它都不講求。在佛法裡面,這是一種體裁,前面十二分教裡面我們都已經讀過。這是少字含多義,「易解易持」,讀起來很順口,所以容易記得,也容易理解,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偈音美妙,用之讚詠」,可以把它譜成曲來演唱,偈頌都可以演唱,這是說這麼兩個意思。

通常在大乘教裡面,也有說兩個意思,跟這裡講的不太一樣,這個地方講的兩個意思,實際上就是大乘教裡面講的一個意思,舊譯裡的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特別對重頌來說的。佛講經教學,學生不固定,不是像現在學校很整齊,都是報名來參加的,佛講經法會不是如此的,所以就有先來後到。先來的,佛講的他都聽到了,那後來的,後來的沒聽到,前頭講的意思沒聽到。佛常常用偈頌這種方式再講一次,讓後來的人也能夠了解佛前面講的什麼意思,這種偈頌叫重頌。長行文講了,後頭用偈頌又講一遍,用意在此地。說明佛的教學很慈悲,連後來的、後到的這些學生,他統統都顧到,都兼顧到。顯示出佛法所說的不捨一人,「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在講經教學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

「法藏比丘到佛前禮佛讚佛,並發以下廣大誓願」,這個誓願就在這些偈頌裡面,「現在當來一切眾生,皆依此一乘願海而得度脫」,這是說他在此地讚佛發願,對遍法界虛空界許許多多眾生產生的影響。大願,實在就是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發這個大願,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特別是六道的眾生,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悟一定要講到究竟悟,也就是徹底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麼;離苦,永遠脫離六道十法界,這真正叫離苦,沒有脫離六道十法界,你的苦是沒有辦法真正擺脫的。這是佛法的教學主要的目標。我們現在看下面偈頌,前面兩首這是讚佛,兩首是八句。

【如來微妙色端嚴。一切世間無有等。光明無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

這八句,前面一首是讚佛的光明相好,這個世間沒有能夠跟佛相比的。第二首是講佛的音,言音、身相,用這個來教化眾生。我們中國人常講的身行言教,法藏比丘統統做到了,佛做到了,他也做到了。這兩首偈頌的大意,我們看黃老居士的註解。此頌在漢譯每一句是五個字,魏譯是四個字,唐宋兩譯都是七個字,吳譯沒有這個偈子,缺了這個偈子,這是先交代會集這四句偈是從哪裡來的。「唐宋兩譯義理文字均較勝,故今會本亦為七言」,是取唐宋兩種譯本。「本頌首段」,這就是光相無等,首段是「讚歎佛德」。「微」是細小的意思,精妙的意思,「妙」是好、善的意思,精的意思,這都是「讚美之辭,具不可思議、無比之義」。「佛之報土報身,色相不可思議,稱為妙色。」佛所居住的,有形相的,實報莊嚴土。佛有實報莊嚴土,我們每個人都有實報莊嚴土,這個諸位要知道。身跟土也不是真的,從哪裡來的?用現代科學家的術語來說,是從你心態變現出來的;用佛法的術語來說,佛在大乘教裡面常說,很多同學都非常熟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佛講得很多。《華嚴經》上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現象怎麼來的,這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簡單,這一舉就道破了。

可是,我們學佛的人,我們的根性很鈍,能聽得懂嗎?聽了好像懂得,實在似懂非懂。你說真懂,你說不出所以然出來,你能說出來為什麼是心現識變?你把這個道理講給我聽聽,你說不出來。到近代的科學家,也不過是最近的二、三十年,量子力學家說出來了,跟佛講的一模一樣,他給我們說出個道理出來。我們才翻翻佛經,佛三千年前所說的,他們現在發現了,不能不佩服。這發現得好,發現了說明一樁事情,什麼一樁事情?佛教不是宗教,他們是科學,那佛教是科學,它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所說的,三千年之後科學家完全證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此,只要是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都不是真的,現在科學家也肯定了。到底什麼是真的?這真的科學家現在還沒講清楚,佛講清楚了,佛說真的叫自性,真如、本性,這個東西是真的。《百法明門論》裡面所講的「真如無為」,這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真的。科學家沒法子,發現不了,為什麼?因為它不是精神現象,它也不是物質現象,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本體是哲學的名詞。它雖然什麼都不是,它能現精神,它能現物質,物質、精神是由它所生所現,它是能生能現。因為它不是物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到它,眼看不見,它不是色法;耳朵也聽不到,它不是音聲;鼻也聞不到,它不是氣味;舌也嘗不到,它不是五味;身體接觸不到,摸不到它,這就是它不是物質現象。我們這個六根,前五根對它不起作用,這個科學家就沒有辦法了。因為它不是精神現象,所以第六意識也緣不到,第六意識是我們的思想,你想不到。它確實存在,無時無刻不存在,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體。

科學家現在把精神跟物質的源頭找出來了,從哪裡來的?他說無中生有。這講的也是道理,自性它什麼都不是,只好說無中生有,說得也好。物質現象是無中生有,精神現象也是無中生有,物質現象無中生有他講得很明白,我覺得比佛法講的好懂。他說是意念,就是念頭,念頭累積連續產生的一個幻相,物質是這麼來的。科學家知道,所有物質都可以還原到能量,能跟質很早很早就發現了,能跟質是可以互相轉變的,能量會變成物質,物質可以恢復到能量。量子力學家講得清楚,他認為什麼?能量的背後還有一個操縱它的力量,就是意念,就是念頭,發現這個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的發現,對現代的人有非常大的貢獻。這個貢獻是什麼?我們今天遇到困難了,什麼困難?災難。自身的災難是疾病,現在人的病痛很多,沒法子治;居住環境的災難,是地球上的現在所謂是自然災害。我們遇到這兩種,沒法子解決。科學家這個發現帶給我們一個喜訊,我們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精神跟物質都是從意念發生的,所以他說只要我們把心態改變,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就隨之改變了。

我們身體疾病是心態不好,什麼樣的心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貪瞋痴慢,這個心態不好,就是佛法裡講的煩惱,分別執著。這個東西要能夠放下,恢復到好的心態,好的心態與自性的性德相應。中國古人,老祖宗教導我們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些思想好,這個念頭好,如果有這樣的念頭,我們身體的病就復原。身體病是我們的細胞變成病毒,這個病毒的根源就是不善的念頭;換句話說,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樣的念頭帶給我們的疾病,我們念頭一轉變,身體就好了。同樣的道理,地球今天出了麻煩,根源在哪裡?根源還是我們不良的心態,如果我們的心態轉過來,地球上所有的災難都沒有了。這個我們今天放下佛法不談,科學家告訴我們的,佛告訴我們也是這樣的,我們不信佛,佛是宗教、是迷信,人家科學這樣講法你相不相信?三千年後的科學跟三千年佛法講的一個樣子,一個道理,一個方法。所以科學家現在大聲疾呼說「我能做到」,我把心態改變,我就能做到,恢復健康長壽,居住的環境恢復安定和平。我們也把大乘佛法的信息傳給這些科學家,告訴他們,你們所發現的,三千年前大乘經上都講過,比你還講得清楚,讓這些科學家重視大乘佛法。那真正是湯恩比博士所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解決二十一世紀地球變異的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說得一點都不錯,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如來微妙色端嚴』,色是物質,這是說他的身相,他的相太好了。那是什麼?純善,沒有一絲毫的惡念,沒有一絲毫自私的念頭,他有這麼樣的相好。諸位要記住,我們每個人本來的相好跟此地經文上所說的一模一樣,佛有,我們都有,我們為什麼不恢復?良心良心,你的心本來是善良的,純淨純善。現在你的心是什麼?現在你的心是垃圾桶,你把自己跟別人所有骯髒的東西全裝在心裡頭,垃圾桶。你要知道,你是錯用了心,應當把這個垃圾桶清除,洗刷乾淨。別人一切的善法可以放在心上,一切不善法都要把它拋棄。如來,告訴諸位,不但不善的拋棄,善的也不要,那什麼意思?連善也不執著,這叫真善。心裡還有個善,還有個善法,你出不了十法界。心善行善而不著相,完全回歸到自性。剛才不是說過嗎?自性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真正回復到自性,善惡都沒有了,純淨純善,那是自己的自性。諸佛如來回歸自性,對我們六道這些眾生,天天造作惡業的,乃至於畜生、餓鬼、地獄,他用什麼眼光看?用真誠、慈悲、恭敬的眼光來看,為什麼?他知道這些眾生本來是佛,跟他沒有兩樣,一時迷惑,他覺悟、回頭了,跟他沒有兩樣。我們是瞧佛菩薩,現在的人:佛菩薩那是宗教,那是迷信。他對我們不是這樣的,他對我們是真誠、慈悲、恭敬,為什麼?他知道我們迷惑,知道我們在胡說,他了解,他度量很大,他不會責怪我們。我們修學契入境界之後,才知道我們從前錯了,對不起他,現在改過自新,就像法藏比丘一樣,見到佛要頂禮膜拜。這是什麼?這是懺悔,從前錯了,現在明白了,要向佛學習。

經文上說他是「妙色端嚴」,「微妙者,精妙之極也。色端嚴者,色相端正莊嚴也」。經文,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學習經教最重要的,你要知道回歸自性,古人講的話叫「消歸自性」,跟回歸是一個意思。這經教你學了能消化掉,消化掉回歸自性,你真得受用,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覺悟之後,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會跟諸佛一樣,你用真誠、慈悲、恭敬,你不會輕慢任何一個人,包括蚊蟲螞蟻都不會輕慢。再更進一步,你才曉得樹木花草、山河大地跟自己也是同根生,是一體,你的真誠、慈悲、敬愛就到山河大地了。這個時候你看一切法、看一切人,「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佛經上講的「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你能看到事實真相。

下面引《法華經序品》裡一段文,兩句話,「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這是《法華經》上說的,說佛的身相,佛的相好像金山一樣。金山是形容、是比喻,為什麼不用別的比喻,用金山?黃金在一切貴重金屬裡被人稱讚的就是它不會變,銀會變、會氧化,金不會變,取這個意思,圓滿而永恆不變。報身真的是這樣,報土也是這樣的,永恆不變。不像十法界,十法界真的叫無常,你看我們這個身體,剎那剎那在變化,世間所有一切萬物也是剎那剎那在變化。如果真的能看到不變化了,那就像金山一樣,它永恆不變。佛菩薩在經典裡面給我們介紹,一真法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那裡面的身跟土都沒有變化,真叫永恆不變。但是那個永恆是方便說的,不是真實說,它時間很長,真叫無量壽。大乘教裡面跟我們說時間多久?三大阿僧祇劫,你看這麼長的時間,永恆不變。我們今天講,人的壽命多久?億萬歲。那是多少億萬歲?不是一個億萬歲,三大阿僧祇劫,人不老!世俗裡面所謂「菩薩菩薩,年年十八」,他不老,山河大地永遠是那麼美好,它不變,沒有任何災害,極樂世界就是這樣的。所以你要是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是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不是,那不必說了,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那個同居土也跟實報土一樣,這個真不可思議。我們現在居住這個地方,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這裡頭有變化。可是阿彌陀佛的凡聖同居土沒有變化,跟實報土一樣,為什麼?我們看到一句經文就明白了,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既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成為阿惟越致菩薩。佛沒有妄語,阿惟越致菩薩是什麼身分?別教是地上身分,地上菩薩,圓教是初住以上的菩薩,《華嚴經》上我們學過,住實報土。極樂世界有四土,四土都是實報土,這是真正端嚴甚微妙,四土都是實報土。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再也看不到變化。

下面有幾個字,「匿者,藏也,隱也,亡也」,就這個意思,一個比一個深,隱比藏深,亡比隱還要深。「曜」是明,光明的意思,像太陽。它這裡有比喻,『日月火珠皆匿曜』,這是說佛身的光明超過日月火珠。光明也表智慧,所以「首四句義」,前面我們讀的四句義,「如來微妙難思之色相端正莊嚴,一切世間所有諸物無有能與等比者」。等是跟他相等,沒有跟他相等的,沒有能跟他相比的。這是用白話把四句偈翻譯出來。「亦即讚佛偈中」,讚佛偈中有兩句話說,「十方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跟這個意思相同,讚佛偈只有兩句,此地這個四句。「佛放無量之光明,普照十方國土,其中日月火珠四者之光焰悉皆隱蔽不現。火者,燈火、火燭,兼指一切火光。珠者,摩尼也,又作末尼」,這是印度的梵語,音譯的,「具足為震跢末尼」,這是梵文的原音,都作音譯的,翻譯成「珠、寶、離垢、如意」。這裡頭離垢跟如意意思非常深,我們世間的珠寶,這個意思還不具備。如意珠就稱為寶珠,這在什麼地方有?天道裡有,欲界天、色界天裡有,諸佛淨土裡有。人間以下沒有這種珍寶,這是福德不具足,因為這些東西也是心現識變的。我們如果真的能把所有不善的念頭統統放下,這些珍寶都會現前。為什麼天人擁有這些寶珠?天有二十八層,愈往上面去,珍寶愈稀奇,就是愈往上面去,心地愈清淨,心地愈善良,就這個道理。都離不開意念,科學家所謂的心態,離不開心態,心態是一切法的主宰。

合之,這是把它的翻譯,用我們現在普通話來翻譯,「合之可意譯為如意寶珠,有大光明,超諸世品。」在這個世間的物品裡找不到。「《會疏》曰,天下至明,無大於日月。」能放光的物體,在我們這個世間能看到的,只有太陽、月亮。太陽是放光的,月光是反射的,是太陽光照的反射到地球上來,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的,也有相當的明亮。「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在物品裡有這些光采的,那是摩尼寶珠,我們只聽說,也沒見到過。也有人告訴我,確實有夜明珠,他們看見了,在夜晚燈光統統熄了之後,看到它放光。我們相信它放的光沒有電燈放的光亮,如果有電燈放的光亮,就可以不必用電了。由此可知,摩尼寶珠縱然有,也很難跟電光相比。

「若映佛光,皆悉隱蔽」,它們要跟佛光比,那就差遠了,連太陽的光都沒有辦法跟佛光比。太陽光是什麼?現在我們完全了解,那是物質所放的光,現在人知道是核子爆炸發的光,整個太陽就完全是核子爆炸。由此可知,太陽上的能源很大,但是它會燃燒盡的,它燒完了,燒完就沒有了,所以太陽它是有壽命的。太陽的能量消失了,圍繞太陽的這些行星統統都出了麻煩,這就是佛經上講的成住壞空,世界的成住壞空。一般說起來,它也是有週期性的。無論怎麼樣的一個變化,要知道,根在意念,我們要掌握住這個原則,深信不疑。我們只要能夠把念頭轉過來,轉到純淨純善,我們的活動範圍就大了,遍法界虛空界是我們生活的範圍。宇宙之間星球那麼多,我們隨便哪個地方都能住。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統統是自性變現的,包括太陽也都不例外。

後面這一首,「後繼四句,均是《唐譯》原文。讚歎世間自在王佛圓明具德,事事無礙,不可思議之妙用」。「其義為」,它的意思是這麼說法的,「世尊演說妙法」,演是表演,說是言說,這兩個字我們學佛的同學要特別留意,為什麼?我們常常只著重在說,沒做到,演是做到。什麼時候做到?你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你一天所有的活動全做到了就是的,你才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念不行,講也不行,那叫說食數寶,你自己沒得到。你要真做,把經典裡面字字句句都變成我們的思想,都變成我們的行為,你那叫真學佛,你真得受用,超凡入聖!經上所說的都是你自己日常生活,佛在這裡演說,你也在這裡表演給大家看,講解給大家聽。你沒有做到,講什麼?講別人的,講別人很容易講錯,誤會了,為什麼?我們聽話曲解了、誤解了,那你也說錯了。真正做到了是自己的,真正做到了,是什麼人的《無量壽經》?是自己的《無量壽經》,那還會講錯嗎?一個字都不會講錯,自己的《無量壽經》。自己的《無量壽經》跟十方諸佛如來的《無量壽經》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祖師大德常常教給我們的消歸自性。我再補充一句,消歸在日常生活,現在人所謂是活學活用,你才法喜充滿。

我們把他這翻譯的意思念一念,「世尊演說妙法,能於一音聲之中,普使九法界、六趣、四生種種異類眾生,各各隨其品類根性,而能聞能解佛之所說」。這就是「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就是這兩句的意思。他所做的,九法界一切眾生看到之後能體會到,他所說的能聽得懂,這不是一個容易事情。可不可能?這表演,我們大家看了,也是隨著人的程度,你領略的淺深不一樣;你講解的音聲,每個人聽到的時候,感受的意思也不一樣,有人領悟得很深,有人很淺顯,有情各各隨類解。佛能演說一音聲,不同族群的人,不同國家的人,聽佛講法都能聽得懂,而且聽的都像是自己的語言,佛有這個能力,不需要翻譯。不但我們人沒有問題,道場聽眾還有許多鬼神,鬼神語言也不一樣,他也聽得懂,畜生、餓鬼、地獄、諸天統統能聽得懂,我們很羨慕。同學們要知道,這是我常常提醒大家,佛所具有的這些能力,智慧、德能,我們個個都有,只是他能顯出來,我們還顯不出來。這是什麼原因?佛說得很清楚,我們有障礙,他沒有障礙,障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學佛功夫是什麼?功夫在放下,你能不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把障礙放下,那叫真功夫,不是你經念得多、佛念得多,不是這個意思,要放下。你能放下一分,你自性的性德就透一分,你放下兩分,它就透兩分,你放下愈多就透得愈多。不能放下,學一輩子沒用,還是六道凡夫,還是生活在煩惱、苦難的世界,那不是佛對我們的期望。佛期望我們最好能在這一生當中超越,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能不能?決定可以做得到,只要你老實、聽話、真幹,你就能做到。老實、聽話、真幹,這是學佛的三寶!你具備這個條件,你的一生就成就,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你的,你真行!

「世人言語,常因方言問題、知識水平問題而不能解」,這把問題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世尊則妙用無窮」,他有能力「普使一切眾生隨類得解。更為不可思議者,乃於任一音聲,圓具如是無邊不可思議妙用」。我們讀到這些經文,明瞭這個意思,一定要知道,這是我們自性的本能。佛代表了我們自性本能,為什麼?他障礙沒有了,所以他有這個能力。我們把障礙丟掉、放下,我們的能力恢復了。佛經裡面所講的,最淺顯的意思是教你認識自己,它講的全是自己。認識自己難,認識自己本來面目,我們就要下定決心恢復自己本來面目。

後面老居士引用《華嚴經》上的話說,「正顯超情離見之《華嚴》事事無礙境界」。這是講到究竟處,沒有一樣障礙。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要開始真幹,要讓自己逐漸逐漸走向無障礙的境界。我們今天觸事成障,處處障礙,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為什麼?你沒放下。順境,做事一帆風順,好,生歡喜心,歡喜心裡面帶著傲慢心,煩惱!順境生煩惱。善緣,遇到都是好人,我們今天講達官貴人,處處對你能照顧,你也很得意。統統生煩惱,為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起這些東西。逆境惡緣生負面的煩惱。你的心什麼時候恢復到清淨?這部經在經題上教給我們修學的三個標準,「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我們完全沒有。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平等、覺很難,至少我們要恢復清淨,只要有清淨心,決定生淨土。淨宗裡面常常講「心淨則佛土淨」,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就相應。怎麼樣清淨?必須把世間這些順逆的境緣統統放下,不要再執著了。

我們辛辛苦苦在這裡賺了一些錢,被人騙了、被人坑了,心裡很難過,這個念頭不好,這個念頭什麼?將來會到餓鬼道,會去討債。這是因果報應,生生世世沒完沒了,糾纏不清,這個事情麻煩。你真正搞明白了,放下,想到什麼?想到他是未來佛,他本來是佛,我本來是佛,我拿這個供養他就好了,那不就心開意解、歡歡喜喜的,有什麼了不起!是善是惡都在念頭,你只要把念頭放下,善惡二邊都不著,清淨心現前,這才是大利益!然後你會感激,那個騙我的人、坑我的人他是菩薩,要沒有他,我怎麼會放下?他這一示現,我明白了,放下了,不但不怨恨他,還感激他,他幫助我提升境界,他幫助我回歸到清淨心。我們要問,他還有沒有報應?他有,他要不回頭,不像我這樣一樣的回頭,他有性罪。因為什麼?欺騙別人、侮辱別人、毀謗別人、陷害別人,這都是有罪的,這個罪他逃不了,他必須會要受。除非懺悔,真正懺悔,徹底放下;如果不能懺除,這都是三惡道,很麻煩!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真正明瞭因果,心就會有約束,決定不敢為非作歹;不但不敢做,念頭都沒有,不善的念頭都沒有。這樣的人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為什麼?慢慢的遠離這個世界了,這世界染污,不乾淨,遠離穢土,我們將來生淨土。

這個染污要從心地上放下,不是事相,事相放下沒用,要從心裡放下,心裡面痕跡都沒有,你真的回歸清淨。自己心目當中,跟世間自在王一樣,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我們對諸佛如來應該恭敬供養,這個心生起來好,這是佛心,你跟佛菩薩沒有兩樣,你入了他們這一流,現在人講入他們的俱樂部,你就提升到佛菩薩的境界裡去了。不要有怨恨,也不要有狂歡,那個都不好,那都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統統要放下。在這個世間,你看看佛菩薩他們是怎麼演的,演說嘛,他們所表演的就是娑婆世界眾生修行的好樣子。表演出來的十善業、三皈五戒、菩薩六波羅蜜、普賢十願,最圓滿究竟的是這部經上講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說得詳細。我們的願要跟四十八願相同,你跟阿彌陀佛同願,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你到哪裡去?遍法界虛空界,只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跟你相應。

所以我們往生淨土不要問別人,問別人全是假的,問自己,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一不一樣?向下的偈頌就是阿彌陀佛的心,下面一品四十八願那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同心同願,然後再問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跟阿彌陀佛一樣。怎麼個一樣?《還源觀》上的四德就一樣,「隨緣妙用」,一點都不攀緣,隨緣裡面修清淨心、修平等心。「威儀有則」,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榜樣,那就是我們要把十善業做出來,把三皈做出來,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總綱領、總原則,真要做出來。淺而言之,我一般初學從哪裡做起?《弟子規》做出來,《感應篇》做出來,《十善業》做出來,儒釋道的三個根。你能把這個做出來,老祖宗教給我們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你全做到了,都在其中。中國傳統文化說你是聖人、是賢人,在佛陀教育當中稱你是菩薩、是佛。都要真幹才行,光說沒用,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真的是超情離見,這個情是什麼?情識。世間人的麻煩,為什麼造罪業?情識太重。要把情識變成智慧,把見解變成覺悟,像《心經》裡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照見」,照見是覺悟了,照見什麼?照見萬法皆空,五蘊皆空就是萬法皆空。五蘊的範圍太大太大了,包括所有的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科學家跟我們說明,我們對於佛法認識就更清楚、更明瞭。ㄧ個小光子,量子力學裡面所講的,非常可能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極微之微,它具足五蘊色受想行識,它有物質現象,它有受想行識的現象,跟彌勒菩薩所說的完全相同。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念念成形」,念念就是我們意念、念頭的累積,這念念,念念才成了形,這個形就是物質現象,我們拿這個來解釋好懂。「形皆有識」,那個物質現象裡頭有受想行識。所以量子學家看到阿賴耶了,證明佛所講的宇宙的源起一點都沒錯。現在大爆炸也被量子科學家推翻了,那是講不通的。

這是講物質跟精神都是從意念產生的,意念從哪裡來的?這量子學家沒說清楚,佛法講得清楚。意念從哪裡來的?佛法裡面講一念不覺,從這兒來的。這個一念不覺的意思很深,現在科學也講,宇宙是一個弦的定律,好像彈琴一樣,弦,波動的一個狀況。這是真的,這一念不覺就是波動現象。宇宙既然發生了,我從哪裡來的出現了,跟宇宙同時出現,而且是一時頓現,沒有先後的,不能像大爆炸慢慢膨脹,這講不通的。科學家看到了,宇宙的膨脹看到了,這膨脹從哪來的?我們在大乘佛法受了這麼長時間的薰陶,慢慢的,聽到他們說這個話,我們懂得一點意思。這大爆炸是什麼?是我們念頭在膨脹,就產生這個現象。什麼念頭?貪婪的念頭,沒有止境,所以讓科學家研究宏觀宇宙的看到它的膨脹。可以說,用佛法的名詞來講,貪瞋痴慢疑都在膨脹。如果息心達本,我們把這些妄念統統放下,你才能看到真實的宇宙,佛法講的諸法實相你才能真看到。科學家們,他們還摻雜著雜念,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用數學來推理、引導,用精密的科學儀器來觀察,發現了。那我們要問,佛菩薩、祖師大德他們怎麼知道的?我們曉得,他們用禪定,禪定境界裡面觀察到的,禪定的境界是可靠的。

這樁事情從前李老師給我們講,世間這些預言,這預言可靠不可靠?李老師很簡單的說一句,不太可靠。為什麼?預言根據都離不開數學,離不開數字,它有數。人有念頭他就有數,《了凡四訓》裡講得很清楚,有數當然可以推測。可是,數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如果小數點後面有一個字錯了,它就不準,完全準確的那很稀少。像袁了凡遇到的孔先生,那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他那個推算非常精確,一點錯誤沒有。了凡先生,他給他算命,你看從算命那一天起二十年,每一年他的狀況算定的一點都不錯,那個一點都不假。所以了凡先生命被人算定了,他就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我想也沒用,乾脆不想,聽天由命,一生命都算定了,壽命到五十三歲。碰到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把命理的道理給他講清楚了。命從哪裡來的?命從意念來的,你過去生中所造的。你這一生擁有多少財富,了凡先生是個讀書人,你將來做官做多大的地位,清清楚楚。他的官做到最大,四川一個小縣分的知縣,壽命五十三歲。雲谷禪師給他一分析,詳細說明這個道理,命是自己造的,不是別人造的,過去生中造的。但是這一生當中為什麼有很多人的命算得不準?他有加減乘除,你生一個善念就加,加分,起一個惡念就減,減分,所以不是那麼樣的標準。了凡先生真是個老實人,可以說是老實、聽話、真幹,聽命運的話,他什麼念頭都不想,善念惡念都沒有,所以他那個命就平平的,完全吻合。所以雲谷禪師笑他,你二十年來完全被命運算定了。他是個標準凡夫,善惡念頭都沒有了。他講給他聽,起惡念,你的財會少,你的官會降級,你的壽命會縮短;你如果行善的話,你的財富一年比一年多,官位也升高,壽命也延長。了凡先生懂得這個事實真相,他恍然大悟,他真幹,從此之後斷惡修善,天天懺悔,改過自新。第二年參加考試,跟命裡算的就不對了,命裡算的這次考試他考中第三名,結果他是第一名,馬上就變了。每一年收入也增多,官也做大了。沒有兒子,他求兒子,真的有求必應,得了一個好兒子。官也升了,壽命也延長,壽命是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四歲,多活了二十一年,壽命他沒求。一點都不假,命由自己造。

今天我們生在這個環境當中,不但能改變自己,我們也能夠幫助別人。科學家給我們一個數據,全世界人口百分之ㄧ的平方根,這要算起來大概不到八千人。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八千人真正回頭,真正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地球可以保住。作惡的人很多!沒有關係,中國古人說了一句話說得很好,邪不勝正。六十多億的人造惡,這八千人行善,造惡的人沾行善人的光,地球上是有災難,不至於毀滅。可不可能?可能,這要看什麼?我們看宗教徒。他罵宗教是迷信,宗教徒救了他們,他們並不感恩,宗教徒也不需要他們感恩,宗教徒認為是好事情,應該要做。全世界的宗教徒,雖然每年都在減少,但是還是有可觀的數字。我訪問梵蒂岡,陶然主教告訴我們,他們非常重視「2012」這樁事情。梵蒂岡號召全世界的天主教徒,每天為這個事情要祈禱,祈求和平能夠降臨在這個世間,天主教這樣做,其他宗教也都在做。我們淨宗同學提倡一百個七的三時繫念佛事也是祈禱,一百個七就是七百天,現在很難得,到處都在做,好事情!我說得很清楚,宗教裡面所做的這些事情,好事,但是要知道它治標不治本,這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不是根本辦法,根本在教學。我跟他們在一起,我特別強調,宗教要回歸教育,這是治本,天天上課,而且宗教要互相學習。

古人說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切事不要求別人,從自己做起,才能做得出成績出來,求人太難了。所以我們今年開端,現在澳洲淨宗學院已經開課,開伊斯蘭的《古蘭經》,開基督教的《新舊約》,我們也請專家學者以教授的身分來開課。我們帶頭,學習不同宗教的經典,目的是彼此互相了解,才能夠和睦相處,才能夠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把這個世界帶向安定和平,這是好事。真幹,它就真的會產生影響,希望宗教教育它是屬於社會教育的一個主流,真正能幫助社會化解種種衝突,帶給社會安定和諧,這樣子會改變社會大眾對宗教的看法。宗教不是迷信,宗教對於社會有好處,如果沒有好處,早就被淘汰了,哪裡還等到今天?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讀書人都明白、都清楚,連外國人都讚歎。英國湯恩比博士說,中國古時候人心量很大,能包容異族文化,就是指佛教,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能包容、能接受、能認真學習,而佛教在中國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這話是英國人講的,他講得一點都不錯,用佛法的理論來解釋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把這些文化都提升了,提升跟大乘沒有兩樣。佛法講諸法實相講得透徹、講得清楚,不厭其煩,這是它的好處。中國古聖先賢的東西都是提綱挈領,沒有細說,所以容易產生誤會,得佛法的幫助,這就完全提升了。所以事事無礙的境界,這是事實真相。

「《華嚴普賢行願品》曰,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這首偈與本經「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之文,這個經文同一個宗旨。佛的音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微妙,這樣的稀奇?他只一出音聲,所有眾生都能夠理解,都聽得懂,這是什麼?自性本覺之音。只要你見性,你就障礙沒有了。真的嗎?你看看《六祖壇經》就明白了。六祖惠能大師廣東人,我們住在這個地區,這個地區對他很熟悉。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你把佛經念一段給他聽,他全懂,你念個一句、兩句,他可以給你講個一天、兩天,給你細說。不但佛經,所有一切文字你念給他聽,他沒有一樣不懂的,他都沒學過,他全懂。凡夫有語言的障礙,方言,各地方講話方言障礙,見性的人方言障礙沒有了,無論你講什麼話他都能聽得懂,妙,妙極了!眾生,眾生音是什麼?迷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障礙了自性,透出來的音聲不一樣了。障礙不相同,語言的能力不一樣,無論是說是聽都有差別。所以佛法教我們明心見性重要。「一一聲中有無量聲,無量聲中之一一聲」,這個在佛經上有比喻,一聲好比是水,大海水,無量聲好比海水裡面起的水泡,水泡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水泡裡面那個音聲就是水聲。「皆有無邊妙用,能隨眾生之意樂,一一流出無量之慧辯,使眾生得聞、得解、得度。」這個慧辯就是本經裡面所說的真實智慧,真實智慧是從自性裡生的。使眾生得聞是聞慧,得解是解慧,得度呢?慧能破迷,迷破了自然就放下。

「此即是十玄門中之主伴圓明具德門。」十玄前面我們學過了,佛法裡面講的主,一個主,其餘都是伴,但是這一個不是獨一,任一。好像在講台上面主講的人一樣,你們辦這些論壇,上台主講這個人是主,下面都是聽眾是伴。你這一堂講完了,下一堂又換了一個主,人人都可以做主,人人皆是伴,佛法裡頭主伴是這樣說法的。所以他不是獨一的,他是任一,任何一個人是主也是伴。圓明具德,圓是圓滿,明是明顯,這個德不是隱藏的,這個德都透出來了,這個德是性德。「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一法是智慧,一切法是知識,智慧裡頭有知識,知識裡頭不見得有智慧,「故曰圓明具德」。性、識本來是一體,這是說性是智慧,識是知識,智慧跟知識是一體,裡頭就是迷悟不同。悟的時候叫智慧,迷的時候叫知識,它的確是一體。迷悟不一樣,作用就不一樣,破迷開悟那就通了。「今一音之中出無量音,圓說一切法,普度無邊眾,是即圓明具德。」這四個字是大圓滿,在大乘教裡面,只有明心見性、大開圓解,在淨土宗講得理一心不亂的人,他得到了,就是他證得了。「可見本經實與《華嚴》一味」,證明這部經就是《華嚴》。古大德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這個意思還有,底下還有個意思,《阿彌陀經》即是小本《華嚴》,跟《華嚴經》完全是一個味道,同樣的法味,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20日14:49: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17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