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50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净土大经解演义评论阅读模式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五0集)  2010/9/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50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七十三面第七行,第七行經文看起: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

這是第一段。我們接著看:

【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這一段我們在小科題裡面標的是「法報德用」,就是如來的三身三德。前面四句,覺智不可思議,這是三德裡面的般若德;『能於念頃』到『究暢無極』,這是法身德;末後這一句,『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解脫德。法身、般若、解脫,如來果地上證得的。先說出這一段經文,用意很深,我們先看黃念老的註解。『正覺』,「正覺者,證悟一切諸法之真正覺智,即如來之實智。故成佛曰成正覺。如《淨影疏》曰:如來正覺,總舉佛智。可見如來正覺四字,全表佛智。此智甚深,故曰難量」。如果我們要不知道如來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覺悟,我們對他所說的就沒有信心。世出世間一切法,最重要的就是信,如果沒有信心,一切事都不能成就。所以《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你看這句話說得多重要。信心是成佛道的根源,是所有一切功德之母,這個意思就是說,能生無量無邊的功德。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真的嗎?全知全能在一般宗教裡頭是讚歎上帝的,神才有,釋迦牟尼佛是人,人怎麼會有?大乘教裡頭告訴我們,全知全能,神未必有,人有,你能相信嗎?在佛法裡頭契入一定的程度,你就相信了,你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聽明白、聽清楚,你就知道了。古印度,現在也不例外,不過現在是佛教衰了、婆羅門教也衰了,這個世間宗教普遍都呈現一個衰象。這個現象不好,宗教呈現衰象,這個世間很可能有災難。

印度一些宗教、學派都重視禪定,佛法裡面所說的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的。學佛的人也得要學,為什麼?佛法是科學,科學是講證據,不是隨便說的,你得把證據拿出來,人家才會相信。沒有證據,誰相信你?普世的教育都在六道,所以對六道不能不清楚。佛法裡面的小乘法,全是講六道,比一般宗教講得高,高在哪裡?六道了解之後,如何出離六道,這就高了。怎麼樣出離?六道怎麼樣認知?怎麼證得?那就得修定,四禪八定。你修得四禪,換句話說,四禪天以下的你全清楚;如果再修四空定,這六道裡面狀況你就一清二楚。禪定裡面沒有空間維次,全突破了,所以修成四禪八定,上面你能夠看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你可以跟他們接觸,了解他們的狀況,往下看能看到阿鼻地獄。也就是說,六道裡面這個範圍,這個裡面理事、因果,那你就是一清二楚,你全明白了。這不是想像出來的,也不是推測出來的,是事實真相。

古印度經教學術裡面都講得很多,所以在禪定裡頭知道六道之當然。那六道之所以然?這問題就不能解決,這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是什麼原因出現的?六道以外還有沒有世界?這個問題,古印度的宗教、學派都不能解決。釋迦牟尼佛出生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文化水平就達到這麼樣的高層次,世界其他地區都沒做到,中國也沒做到。中國古聖先賢也曾經說出這些話,但是說得不詳細。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他原先也學這個,這些玩意他都學得很圓滿、很有成就,然後把所學的放下,入更深層次的禪定。不放下呢?不放下,它對於禪定產生障礙。佛講障礙有兩大類:一類是煩惱障,一類是所知障。他學了十二年,如果不把這十二年放下,這叫所知障,障礙你得定,障礙你開悟。所以煩惱、所知統統放下,不但分別、執著放下,起心動念也放下,自性本定就出現了,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自性本定。一切放下,回歸到自性,中國大乘教裡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境界現前,六道之所以然明白了。

為什麼會有六道?原來六道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六道叫世間,叫世間法,你能把見思煩惱斷掉就超越六道,六道就不見了。所以,六道主要是從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從哪來的?從分別來的,從妄想來的。沒有分別妄想,哪裡會有見思?見思就是執著。六道之外有四聖法界,這是之前沒人知道的,佛發現了,四聖法界。四聖法界叫出世間,這個世間以六道為界線,這出世間了。怎麼樣超越四聖法界?起心動念斷掉,四聖法界也沒有了。所以我們果然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十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之後,還有沒有境界出現?有,一真法界出現,叫一真。換句話說,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一點都不錯。大乘教常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主要就是講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是真的,為什麼?佛家講的真妄,它的定義是,它會變異就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永遠不會變,這才叫真的。你看看哪一樣東西不變?你在這個世間能找到嗎?大概只有見到虛空不變,除了虛空之外,你再找不到一樣東西永恆不變的。會變的全是假的,不變的才是真的。虛空是真的嗎?不能說它是假的,那就是真的?也不是真的。《百法明門論》裡面就講得很清楚,有為法就是有生滅,會變的。佛菩薩把它分類,把一切法分類、歸納,九十四法,九十四大類都是會變的,都是有生有滅的;六法,只有六種,我們看不到它生滅,好像它是真的,這六法叫無為法。無為就是它不會變,它不生不滅,不會變。可是無為法裡頭有真有假,真的只有一個,真如無為,那是真的不會變。其他的呢?其他的還是會變。所以像虛空,屬於無為法,不是真的無為,可以說相似的無為。

我們讀了《華嚴》,我們學了《妄盡還源觀》,對於宇宙真相了解一些,聽到佛說這些話,我們相信,不懷疑。佛所說的,不是他一個人有,你看這裡所說的,『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佛怎麼說?一切眾生統統都有,佛有、你也有、他也有、我也有,都有,一點都不稀奇。這是什麼?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我們中國老祖宗也說,你看《三字經》上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那個善的意思是樣樣都具足,你一點缺陷都沒有。就像什麼?你智慧跟如來一樣,德能也一樣,相好也一樣,沒有一樣跟他有差別的。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出現,有障礙,他為什麼能出現、能用得上?他沒障礙。換句話說,我們把障礙除掉,我們的智慧德能就現前。這個話是真的,一點不假。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三大類的障礙。你只要能把這個東西放下,這障礙也不是真的,妄想分別執著也是假的,它起作用,作用什麼?障礙自己的智慧德相。佛教導我們,把事實真相講清楚了,後面的問題是你自己的,你得把這三種障礙放下,你就成佛,你跟他完全沒有兩樣。所以佛對眾生,真的就是老師教學生,教給你了,你得真幹才行,你不真幹,你永遠得不到。不真幹,就變成知識;真幹,那就智慧現前。我們學佛,關鍵就在真幹,真幹就真能成就。真幹,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什麼災難都沒有,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沒有差別,這些話都是真的。

由此可知,「如來之實智」,就是真實的智慧,這不是假的,是我們自性裡面本來具有的實智。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的時候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一句裡頭含義很深。本自具足,本來自己全都有的,有什麼?有真正覺知,有真正的德能,有真正的相好,哪一樣都不缺。成佛,什麼叫成佛?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叫成佛。不能完全放下,放下執著叫成阿羅漢,放下分別叫成菩薩,放下起心動念叫成佛,就這麼個意思。所以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三個學位的名稱,每個人都有。你現在三樣都沒有放下,就叫你凡夫,你的名字就叫六道凡夫,你出離不了六道的範圍。你能把執著,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那恭喜你,你拿到第一個學位,你成了阿羅漢。證到阿羅漢,給諸位說,六道就沒有了,不見了。為什麼不見?它本來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就像作夢一樣,你從夢中醒過來,醒過來之後夢沒有了。你再能把分別放下,分別是塵沙煩惱,分別放下,那你又提升一級,你拿到第二個學位,菩薩,你成了菩薩。最後,六根在六塵境界裡不再起心動念,如如不動,那恭喜你,你也成佛了。成佛是拿到最高的學位,像博士學位。佛、佛陀是佛教育裡面最高學位的名稱,每個人都可以拿到。而且佛在《華嚴經》上講得很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怎麼迷的?你是自己迷的。所以自己迷的,還得自己覺悟,佛沒法子幫助你覺悟。怎麼會覺悟?放下就覺悟,得真實受用!這樣我們對佛法才產生信心,原來自己也是,佛、菩薩、阿羅漢沒什麼稀奇,我們自己有分,好好學習。

「如《淨影疏》曰:如來正覺,總舉佛智」,「如來正覺」是經文,這句經文是總舉,就是總說佛的圓滿智慧。「可見如來正覺四字,全表佛智」,這句話完全是表佛的智慧。「此智甚深」,這個智慧是究竟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所以說「難量」,難量這個意思就深了,沒有法子去衡量,深到什麼程度沒法子說。現代的科學是向兩極發展,向大的方面發展是太空物理,研究我們的大宇宙;反過來,從最小的地方去研究是量子力學,研究原子、電子、粒子,現在講到量子,比粒子還要小。我們中國古人有兩句話說得好,宏觀發展則是「大而無外」,沒有邊際,宇宙找不到邊際;從小的這邊來講,微觀世界叫「其小無內」,小到沒有內。我們老祖宗也很了不起,可是宇宙的起源就說得很含糊,「混沌初開,乾坤始奠」,很模糊。四空天人把這個境界就認為是宇宙的源起,誤會了。古印度宗教裡面所講的大般涅槃,他們就把這個境界認為是般涅槃,不是的。釋迦牟尼佛在自性本定裡面看清楚了,真的明白了。

微觀世界裡面,現在可以說科學相當有成就,他們研究的結果,跟大乘教裡面講的阿賴耶完全相同。這是佛在經上講的,講第六意識的功能,第六意識分別,在八個識裡頭,六識的功能最大,對外能夠緣虛空法界,對內能緣到阿賴耶。換句話說,外面講法相,它統統能緣得到,就是緣不到自性。我們知道,物理學家的研究到現在是已經,跟佛經上講的,到了盡頭,微觀跟宏觀都到了盡頭,往後發展難了,沒有辦法。宏觀,宇宙上告訴我們,科學家他們研究的結論,能夠觀察到的宇宙,他說只是全宇宙的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見了、沒有了,這是他們看到的。微觀的世界,講到原子、電子、量子,看到這個地方,可是佛經裡說極微之微,也許就是他們講的量子,這個裡頭有世界,這個科學沒有發現。微塵裡頭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頭還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其小無內,科學沒發現。只知道遍法界虛空界,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是小光子變現出來的。所以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只有三樣東西,能量、信息、物質,只有這三樣東西。而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從信息來的,是能量跟信息變現出來的東西,不是真的,是阿賴耶的三細相。佛說的阿賴耶的業相,就是科學家講的能量;科學家講的信息,就是阿賴耶的轉相;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阿賴耶的三細相被他們發現了,這很了不起,佛在三千年前講的,三千年後被科學家也發現了,說的完全相同,一樁事情。

我們把這些搞清楚,才真正曉得如來的智慧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從哪裡發現的?從定發現的。所以佛法的教學,三個重要的綱領、層次,你一定要遵守,你要不遵守,你學到的是知識,不是佛法,佛法是智慧。這三個就是戒定慧。戒就是方法,你一定要依照這個方法去學,你沒辦法創新。戒是什麼?給諸位說,戒就是放下,因戒得定。釋迦牟尼佛學了十二年,為什麼放下?他要不放下,他得不到定。煩惱障放下,所知障也要放下,這二障。所知障講到什麼程度?講到佛法。你看《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要捨,何況非法?佛法也要放下,假的,不是真的,哪來的佛法?你執著個佛法,就變成所知障,沒有佛法。佛法是什麼?《金剛經》的比喻很好,你過渡,你要到對面去,河那邊去,佛法是一條船,你坐上這條船,你過去。你上岸,必須要離開船,要捨掉,你才能得度;如果你執著在船上,那就是所知障,你上不了岸,說「如筏喻者」,這個比喻好。你沒有得度的時候,你需要它,需要它幫助你;到彼岸的時候,統統要放乾淨。我們想想,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你看這麼多經論,天天在學習淨土,真正往生全放下,真正往生就靠一句阿彌陀佛。你還要想這個經裡頭怎麼講的,什麼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那全叫打閒岔。

四十八願是什麼?四十八願提升我們的品德,我們自己的智慧德能相好就在四十八願裡頭。我們要真的智慧德能相好,不能要假東西。學東西,佛法裡面常常說,祖師大德天天叮嚀,「消歸自性」,就是真的;這些現象全是假的,你不能不知道,不能著相。你這一著相,你自己想想看,妄想分別執著全有。妄想分別執著全有,你是什麼人?你是六道輪迴裡面的人,你怎麼能超越六道輪迴?佛超越了,佛的智慧能不能說得出?說不出來。他知不知道?他知道,他知道的跟我們知道的沒有兩樣。知道是什麼?其智難量。就像我們這萬花筒一樣,這萬花筒裡頭有多少圖案?變化難量。真的,不是假的,就這麼簡單。你不相信,去記錄,你天天在轉,你轉一年看看,沒有一個相同的。自性法爾如是,別去打妄想,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因為你動這個念頭就錯了,自性裡頭沒有念頭,「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我們今天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來的?波動現象裡頭產生的。自性裡頭沒有波動,所以自性裡頭沒有依正莊嚴,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動才有,不動沒有;動就現相,不動就不現相。萬花筒是個比喻,比喻只能比喻彷彿,沒有辦法比喻得那麼真實。因為萬花筒你拿出來看,它還是有相,不轉它還是有個相在;自性不動的話,它沒有相,動的時候才有相。

這智慧真的是深了,「因佛極證涅槃甚深法性故」。「涅槃」是個名詞,佛學裡的名詞術語,它的意思是滅,我們在四諦法裡講的苦集滅道,那個涅槃就是滅。滅什麼?煩惱習氣統統滅掉,沒有了,叫涅槃。在大乘法裡面,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滅掉就叫涅槃。涅槃就是圓滿的自性,因為自性能生萬法,所以自性是一切萬法的本體,稱作法性。這個理太深,現象太複雜了。而如來「極證」,圓滿的證得,這個話是對菩薩講的,菩薩證得,沒有圓滿;聲聞、緣覺也證得,少分。「《嘉祥疏》曰:如來正覺其智難量者」,解釋這一句,「明真智妙絕」,這是真智慧,自性裡頭本有的,妙絕,「照窮法界,非下情所測」。這個下情是什麼?情是眾生,叫有情眾生,菩薩稱為覺有情,所以這個情字裡頭包括等覺以下,他們沒有辦法測量。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真智妙絕,照窮法界,什麼人能夠感受到?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他就感受到了。雖然他無始無明習氣還在,沒斷,但是那個影響不大,他起心動念確實斷掉了,確確實實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他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裡面不行,十法界裡面的佛他還起心動念,所以他用的是阿賴耶,他不是用的自性。自性是真心,不起心不動念,這就用真心,那不是用阿賴耶,叫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就轉識成智,十法界這個夢醒了,十法界不見了。真智妙絕,它的作用在,作用照窮法界。這個窮在此地當徹底講,法界裡頭再深密的東西他都看到,所以說全知全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個「下情」就是兩個說法,一個是等覺以下,一個就是圓教初住以下,這個以下就是十法界,十法界決定沒有能力去測度自性的智慧德能。

「又《甄解》曰:如來正覺者,乘彌陀一如來成正覺故,此應身即本地身也。其智難量……,念佛三昧為所住,住此發勝妙智故」。《甄解》裡面的解釋也非常有道理,因為它解釋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決定離不開阿彌陀佛。「如來正覺,乘彌陀一如」,這個一如就是性德,自己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一如」兩個字全包括了。「來成正覺」,這來示現的。乘彌陀一如,這是阿彌陀佛加持的,他來示現的。這也給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阿彌陀佛實報莊嚴土裡面的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有能力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無論現什麼身,都是乘彌陀一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加持,給我們透這個信息,沒錯!所以從極樂世界來的這些法身大士,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他們無論現什麼身,智慧德能跟阿彌陀佛沒兩樣。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對我們歷代祖師大德就產生信心,這些祖師大德很多都是極樂世界來的,阿彌陀佛加持他來的,他沒有用來成正覺的身分,釋迦牟尼佛是來成正覺的身分。那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也是乘彌陀一如來成正覺,講得通。因為佛經上說過,無量劫前,在大通如來的時候,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是同學,是大通如來的弟子。所以現在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佛了,釋迦牟尼佛到此地來示現,怎麼不能說是乘彌陀一如來成正覺?講得通!

「此應身即本地身也」,本地身是什麼?就是他在極樂世界的身,法身、報身,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是應身,眾生有感,他來應的。「其智難量」,這應身如來的智慧,跟法身、報身沒有兩樣,「念佛三昧為所住,住此發勝妙智故」。念佛三昧不可思議,佛在經教裡常常讚歎「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這讚到頂點,沒法子再高了。你看讚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都是讚到極處。這兩句話,釋迦牟尼佛講的,我們能相信,釋迦牟尼佛代表一切諸佛如來講的,釋迦這樣讚歎,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是這麼讚歎,提起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最可貴的是要在這個經教裡頭,聽聞經教裡頭建立堅定不移的信心。要發願,我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能不能往生就在你的信願。蕅益大師講得好,我相信蕅益大師也是乘彌陀一如,來我們中國應化的,這能假得了嗎?印光大師都是的,都是住念佛三昧,「發勝妙智慧」,都是這樣的。勝是殊勝,妙是微妙,真智慧,不是知識。在我們現在看這一句話,「乘彌陀一如」,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真加上了,不是假的。這是《甄解》裡面的一段文字。我們看黃念老的解釋,「蓋謂釋迦如來正覺,乃乘彌陀一如之乘而來成正覺,故與彌陀同一真如,亦即同一法身」。我剛才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看,「當前現瑞之應身佛,實即法身(本地身)如來」,本地身就是法身,法身如來。這是於我們這個世間所現的身,實實在在講就是法身,阿彌陀佛加持的。「一如彌陀住於念佛三昧,由於住此三昧,發勝妙之智慧,故其智難量」。三昧,這些名詞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三昧是梵文音譯的,一般翻作正受,就是正常的受用。正受反面就是不正常的受用。不正常的受用是什麼?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五種:苦、樂、憂、喜、捨,都是不正常的,叫凡夫五種受。身有苦受、有樂受,心有憂受、有喜受,捨是什麼?捨是身暫時沒有苦樂,心也沒有憂喜,這叫捨。為什麼叫捨?時間很短,一會兒又起來,苦樂憂喜又起來了。如果捨受永遠保持,永遠住在捨受裡頭,沒有苦樂憂喜,那就叫正受。所以正受就是禪定。

現在佛教給我們,念佛三昧是正受,我們的身禮佛、念佛,心裡面憶佛,心裡面想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現在。我們現在懂了,真搞明白了,我這一念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我就是阿彌陀佛,這一點都不假。稍稍契入華嚴境界的人懂!你給他說,他點頭,他承認。念佛的時候,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叫什麼?這叫相應,古德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本來是佛。再給你說親熱一點,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你現在念阿彌陀佛,你怎麼不是阿彌陀佛?你怎麼會不往生?哪有這種道理!所以蕅益大師講,「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這話說得好!到極樂世界的品位,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淺深。實在講,功夫淺深是什麼?在放下,那才真正叫功夫淺深。你放得少,功夫淺;你放得多,功夫就深;徹底放下,你功夫就圓滿。胡小林這幾天,天天教導大家懺悔、改過,懺悔改過就是放下。你要不放下,你拿什麼去改過?拿什麼去懺悔?放下就是!《還源觀》上講的五止、六觀,五止就是放下,六觀就是佛知佛見,《法華經》上講的「入佛知見」。

「由於住此三昧,發勝妙之智慧」,要不要學?不需要,真正念佛,這一句佛號,用這種方法,讓自己真正念佛三昧現前,智慧就現前了。念佛三昧是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你就會發殊勝微妙的智慧。勝妙智慧,連自己也不曉得,什麼時候發現?聽經的時候發現,為什麼?真聽懂了,真聽出法喜,真聽上癮了,那是智慧發現。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世都能做到恰到好處,也不是自己有意做的,他就做得恰到好處。更明顯的,大庭廣眾當中,像現在答覆同學的問題,幾百人坐在下面,提出問題問你,隨問隨答,好像沒有一個問題把你難倒,勝妙智慧。你也從來沒去準備這些問題,也沒有去看這些資料,都沒有。「故其智難量,因此非地上及等覺諸大士所能稱量測度也」,這句話說得好,地上菩薩、等覺菩薩沒有辦法測量妙覺佛果。

「由於勝妙真智,照了真如,並能通達一切諸法,無有阻礙,故曰無有障礙」。真如就是實智,通達一切諸法這是權智,兩種智慧都得到了。兩種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外面沒有。佛在大乘教常講,我們都能夠耳熟,「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講絕了。智慧德相全是自己本有的,所以不能向外求,向外求太辛苦了,求不到。不求,不求就來了,就現前。所以我們學佛,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什麼?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若有念頭,念眾生苦。我們怎樣幫助他?我們自己成佛就幫助他,我們自己真用功就幫助他了。真用功,我們想著他,那就叫迴向,真正能幫助他們消災免難;不能完全免,會減輕,肯定會減輕。我們自己沒有真實功德,那這是一個心願,苦難眾生得不到真實的利益;自己真有修的功德,他就真得利益。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德用圓融」,下面講的是法身德,前面講的是般若德。「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身及諸根,諸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無有增減,這是講什麼?法身如來。你看前面兩句,時間是假的,時間突破了,念劫圓融,一念就是無量億劫,反過來說,無量億劫就在一念。什麼人能做到?真正覺悟的人,為什麼?真正覺悟之後,知道時間跟空間都是假的。時間空間從哪裡來的?還是從意念裡面產生的,也就是說,分別執著裡頭發生的。有分別執著就有時間跟空間,沒有分別執著,時空就沒有了。所以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時空就沒有,我們今天講時空維次就不存在了。所以空間維次從哪來的?從分別執著來的。所以只要有定功,定功裡面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空間維次就突破,就這麼個道理。四禪八定就能把六道裡面的空間維次,就是時空,統統破掉,所以你才能看那麼清楚。六道之外他看不到,他沒這個能力,要更深的定,更深是什麼?再放下分別,那十法界就看到了,這範圍就大了。再把起心動念放下,十法界也沒有了,你可以看到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就跟《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你看到了。

現在的科學家,搞宏觀宇宙的,他們所看見的,實實在在講,還沒有看到四聖法界,他們發現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見了。這個現象是真的,他能發現,不容易。那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到哪裡去了?在佛經上告訴我們,回歸自性了。你看看,到等覺,等覺一提升妙覺就入常寂光,入常寂光就看不到,為什麼?常寂光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你就無法探測。這好像是個大循環,但是在《還源觀》上跟我們講三種周遍,這個意思很深,實際上我們還沒有把它參透。三種周遍第二種是「出生無盡遍」,這一句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遍法界虛空界裡頭,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現在我們懂得,這個境界是一念頓現,它不是次第的,它是一念頓現的,沒有先後的。可是裡面變化就太複雜,變化是什麼?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的念頭太複雜了。諸佛剎土裡面有淨土,有純淨,純淨是什麼?只有實報土,沒有同居土跟方便土,沒有,這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的,這個都是不思議境界。我們明瞭之後,對於阿彌陀佛,對於極樂世界,才真正體會到少分恩德,對待一切眾生的大恩大德。知恩報恩,如何報阿彌陀佛的恩,報諸佛如來的恩?只有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回歸到極樂世界是真正報恩者。不回歸到極樂世界,拿什麼報恩?佛對我們沒有絲毫的希求,希望我們早一天成佛,早一天證果,跟他一樣;成佛之後,也像他老人家,不捨法界虛空界裡面的苦難眾生,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上四句見《唐譯》」,《唐譯》是《大寶積經.無量壽會》,「顯本地法身之德」。「住無量億劫」,這個就是無量壽,極樂世界講的無量壽,「表佛壽命無量」,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無量壽。「《最勝王經壽量品》」有一首偈,也抄在此地,「偈曰:若人住億劫,盡力常算數,亦復不能知,世尊之壽量」,這是講佛的壽量。說佛,我們一定要知道,是說我們自己,一定字字句句要懂得消歸自性。這部《無量壽經》全是講自己的,乃至於一部《華嚴經》,講誰?講自己,我們學了真得受用。這部《無量壽經》全講的是極樂世界,講的是阿彌陀佛,與我不相干,我們學了什麼也得不到,像看小說一樣,那你就完全錯誤,你辜負釋迦牟尼佛一片好心。一定要記住,自他不二,是一不是二,全是自家的事情。

「今經云」,佛在這部經上講的,「能於一念,住無量劫,此即《華嚴》事事無礙法界十玄門中之十世隔法異成門」。十玄,我們在前面概要裡面講過,《華嚴》有十玄,《無量壽經》裡也有十玄,所以它跟《華嚴》是同一部。古德說這個經是中本《華嚴》,有道理,不是隨便講的。除《華嚴》之外,一切經裡頭沒有十玄,你找不到,但是《無量壽經》上有,一條都不缺。「如晉譯《華嚴》」,這是《六十華嚴》,「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無量劫」,跟這個本子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延促同時,正與今經一味,足證今經無異《華嚴》」,這是個什麼現象?實在而說,到西方極樂世界,空間跟時間都沒有了,時間沒有了,無量劫之前就在眼前,你全看到了,無量劫之後也在眼前;空間沒有了是什麼?距離沒有了,十方諸佛剎土在哪裡?就在當下,現前就是。

那我們要問,西方極樂世界不錯,是好,我要看無量劫前、看無量劫後,統統都在眼前,全看到了,不是想像的,是真的,看十方世界也都在眼前。我再告訴你,我們現前在香港不例外,跟在極樂世界沒兩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我們有障礙,人家沒障礙。我們的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想看看我們整個地球,看看他們現在一些狀況,不要這麼高的境界,阿羅漢就看到。換句話說,真正我們能把執著放下,這個能力就恢復,這是自性裡的本能。佛在《華嚴》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事情就在德裡頭,德能,為什麼?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你看《還源觀》上的示三遍,無論是精神,無論是物質,我們知道它是波動的現象,每一個波動周遍法界。多長的時間?立刻,這一動,整個遍法界虛空界統統都收到了。就像一個網一樣,我們今天講的網路,現在講叫網路一樣,這一動,全都知道了。我們自己不曉得,沒有障礙的人統統知道。這一動,出生無盡,出生什麼東西?法界虛空界,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能生萬法」。

這一念頓現,念念頓現,念念都不一樣,所以它不是真的。包括諸佛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我們在《華嚴》裡面才明白,諸佛實報莊嚴土怎麼來的?無始無明習氣沒斷,那個波動,極其微細的波動形成的。如果無始無明習氣沒有了,經上講的到妙覺位,妙覺位習氣就沒有了,妙覺位在哪裡?妙覺位你看不見,妙覺沒位,回歸自性,回歸常寂光了。這就是科學家講的,怎麼宇宙會不見,沒有了?回歸常寂光了。常寂光起不起作用?起作用,作用可大了,實報土都起作用,常寂光怎麼會不起作用!我們可以說,實報土裡頭起作用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常寂光裡面起作用的是諸佛如來,眾生有感,他就有應。眾生,無論是肉體,這是物質,或者是精神,所以佛家講五蘊講得太好了,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講得真好,一粒微塵裡面都包含色受想行識。色是什麼?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永遠在一起,永遠不會分割,有物質就有精神,有精神就有物質,永遠分不開。所以再細小的物質,它都有精神現象。我們擺的這張桌子,我們起心動念,它知不知道?知道,它會看,它會聽,它有感受,它懂得人的意思。不是江本博士實驗的水實驗出來,所有物質現象跟水一樣,你現在沒把它測驗出來,統統有。

你真明白之後,普賢菩薩的「禮敬諸佛」,你才真正體會到那個味道,一切恭敬,對一粒微塵都恭敬,我們不能少它一粒,為什麼?它跟我們自性成一體的,沒有它,我們全沒有了。一有全有,一沒有全沒有,一樣東西沒有,統統都沒有了,一現一切現,一體,不二!這是事實真相,叫諸法實相。所以我們不能輕看一根小草、一片樹葉、一粒微塵、一滴水,都要合掌稱讚,那是什麼?法性。相不一樣,性完全相同,沒性哪來的相。性在哪裡?性在相中,性相是一不是二。你說對人能不恭敬嗎?能有傲慢心嗎?能自以為是嗎?錯了,那統統是生煩惱、起煩惱、造罪業。《地藏經》上講「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話講得真,一點都不假。誰不造業?證得法身的人不再造業,為什麼?我們這個經的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他得到了,他恢復,叫恢復正常。恢復清淨心,見思煩惱斷了,清淨心現前;塵沙煩惱斷了,平等心現前;無明煩惱斷了,不起心不動念,覺現前。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造業了。這麼個境界住哪裡?住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住念佛三昧,所以念佛三昧稱之為王,道理在此地。

我們不遇到這個法門,一生當中想契入這個境界,真不容易,真難,我們自己想想,沒這個能力。遇到這個法門,你緣成熟了。遇到緣兩種人:一種人善根深厚的,他遇到了,完全接受,依教修行,他很快就成就;另外一種人,接受過來還得研究研究,什麼原因?他還有懷疑,要把它搞清楚,知道這是寶,要好好分析、好好研究,他的信心一年一年的會增長,這一生也會有成就。成就的早晚,與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有關係。所以最可愛的、最可尊重的,就像阿公阿婆,阿彌陀佛好,好,我就念,一切真放下了,一天到晚就這一句佛號,真可愛,了不起!這是古人讚歎備至的。從前李老師也常常跟我們講,他也很想學,學不像,學不到!這什麼句話?大家都曉得,「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最上的智慧,一聞就大徹大悟,像惠能一樣,這樣的人;還有什麼?下愚,老太婆,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你教她一句阿彌陀佛,就念到底,她的成就跟惠能大師一樣,一個上上智,一個是下愚。你想學下愚,李老師講:我這一生就想學,就是學不到。不容易!

那種人過去生中有善根的話,他只一接觸的時候,這我們一般想的頂多三年,他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學佛三年,可能信心還沒建立,半信半疑,真的差得遠。我跟同學們做過很多次報告,我對淨土死心塌地,大概是二十年才接受,人家二十年成佛了,我二十年才相信,你說糟不糟糕!二十年接受了,是不是真信?不是,真信不就早就走了嗎?給諸位說,真信是這幾年講《華嚴經》才真信。特別是學賢首國師的《還源觀》,《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才真信,這不是假的了。真假從哪裡看?從放下看,真信,他真放下了;不是真信,他沒有完全放下,他對這個世間牽掛,想控制、想佔有的還滿多。徹底放下的人,那是真信,連今天晚上有沒有晚飯吃也不在乎,他也沒想到,那是真信;晚上想吃些什麼,沒有放下,不容易!大乘佛法純真無妄,你怎麼可以玩假的!所以玩假的不會成功,一定要玩真的。這個地方,黃念老的這個結論,說明本經跟《華嚴》一味,這是一點都不假。

「釋尊」,這個釋尊就是釋迦牟尼佛,「即是毘盧,我土應身教主,亦即是法身無量壽佛」。這話說得好,你們相不相信?你們承不承認?「釋迦與毘盧、彌陀不一不異」。下面說,「身及諸根,無有增減,表佛身殊妙。由於住本地法身,示現之應身,即具圓滿報身德。」講得一點都不錯,字字句句都是給你講真話。讓我們回想,三時繫念法事裡面,中峰禪師給我們講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這話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為什麼見不到?迷失了自性,為什麼會迷失自性?因為你有煩惱習氣,你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障礙。這三大類的障礙,障礙你不能見性,障礙你自性裡頭的智慧德相,全障礙了。實實在在說,這種障礙是讓我們自性裡面智慧德相變質了,那不是沒有。智慧變成什麼?智慧變成妄想,妄想分別執著全是智慧變現的。所以佛法裡常講「煩惱即菩提」,菩提就是智慧,是一不是二。覺悟了,煩惱就變成菩提;迷了,菩提變成煩惱。德能變成什麼?德能變成造業,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相好,相好就變成六道輪迴,你看看,本來是極樂世界,變成六道輪迴。本來是個報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現在在六道裡頭隨類現這個身相,人現人的身相,到畜生現畜生的身相,到地獄現地獄的身相,你說多可憐。

這些,佛講得很清楚,我們要善於體會,全是自作自受,不是別人給你的。所以你真的明白之後,你再不會怨天尤人,你會自責,自責是懺悔。你曉得什麼?我自己錯了,與別人不相干,念頭一轉,別人全是佛菩薩,全是大慈大悲,在我面前示現來度我的,讓我覺悟。順境,讓我不貪;逆境,讓我不瞋。我必須在境界裡把貪瞋痴慢疑斷掉,這叫回頭是岸。同時,你自己回頭,你慢慢就發現了,看到什麼?每一個眾生都是住本地法身,都是在那裡示現的應身,這就入什麼?入善財的境界了。善財境界很簡單,凡夫只有我一個,除我之外都是佛菩薩,所以他一生成佛,他十大願王每一條做到。「禮敬諸佛」,一切恭敬,對一切人恭敬,善人恭敬,惡人也恭敬;對我有恩的人恭敬,對我有仇的人也恭敬;對一切眾生恭敬,對一切動物恭敬,對一切植物恭敬,對山河大地恭敬,對自然現象都恭敬,沒有一樣不恭敬。那叫什麼?那叫禮敬諸佛。

「稱讚如來」,一點嫉妒心都沒有,看到人家有一點好處,讚歎。別人示現好的地方,我們自己看到了,回光返照,我有沒有?我要沒有,向他學習,他提醒我;人家示現不善的,我想想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不個個都是老師嗎?不是人人都是佛菩薩嗎?你善財走運,好運氣,遇到那麼多善知識,我們從早到晚一個也沒遇到。就在你面前,你沒有看見,不是你沒有遇到,你遇到的比他多,不比他少,當面錯過了,你怪誰?「廣修供養」,放下是真供養。供養不一定在事,見到順心,順自己意思的不起貪心,供養;見到冤親債主,不再怨恨,這是供養,真供養。善財會,我們不會;善財看見了,我們沒看見,關鍵在此地。「懺悔業障」,天天改過,天天放下。改過,放不下,假的,不是真的。放下,真改過。讓自己的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現前,這是改過的功德。改過的真實利益,是你的清淨平等覺現前。所以全在眼前,這個世界是什麼?這個世界就是華藏世界,就是極樂世界,無二無別。你說這個社會混亂,我沒有看見;你說這個地球上災難很多,我也沒看見。有沒有?或者有的地方有,真正契入大乘,沒有了,沒在你面前發生。

所以諸佛的應身,沒有一法不是諸佛的應身。應身裡頭有報身的德,有法身的德。我們在眼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難道沒有法身德嗎?難道沒有報身德嗎?有,統統具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點都不錯。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20日10:11: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16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