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42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净土大经解演义评论阅读模式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四二集)  2010/9/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42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六十四面第四行,從第一句看起。

「唯此經中之淨宗一法,既是最奇,又是最特。下依經中寶蓮佛光品從依正、因果、主伴、一多等說明之。依常情而論,池中蓮花,應是依報。若說是依,但一一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可見佛從花現,故云花外無佛,故不能說是依」。我們就從這一段看起,這是解釋經文裡面一句「住奇特法」,前面已經說得很多了。大乘教裡面說奇的有,說特的也有,可是奇特連在一起很少。所以祖師大德特別給我們分析,為什麼這個經上有這種奇特的句子。而完全回歸到《無量壽經》,只有《無量壽經》,這淨宗一法,確實它是最奇也是最特。本經在二十一品「寶蓮佛光品」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從依報、正報,或者是從因、或者是從果,或者從主、從伴,乃至於一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華嚴經》上講的,一即無量、無量即一,都出現在經文裡頭。

下面就舉例說,「依常情而論」,我們一般世俗間的見解來說。「池中蓮花」,七寶池中的蓮花應該是依報,十方世界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蓮花化生,所以蓮花是十方菩薩往生的處所。極樂世界沒有胎生,很特別,蓮花化生。蓮花也是表法的,唯獨這種花是因果同時,在所有植物裡頭,我們所看到的,一定先開花後結果,因果不同時,花落掉之後果實才長成,唯獨蓮花,因果同時,你看花才開的時候,蓮蓬裡面就有蓮子。這是說明什麼?念佛的人,古人說得好,一聲佛號就一尊佛,念念跟佛相應,這是因果同時,其他法門裡面沒有。為什麼這個法門有?這個法門就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本來是佛是是心是佛,你現在念佛是心作佛,因果同時,這個法門奇特就在此地。蓮花同時表出污泥而不染,蓮花的根是生在泥土裡面,這個泥土是代表六道,六道叫染土,蓮花的莖在水中,水代表淨土。這個水代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花開在水上面,這代表什麼?染淨二邊都放下,不但染放下,淨也放下,完全回歸到自性,表這個意思。

就世俗來說,蓮花確實是依報,依報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必須要依靠它生存。「若說是依」,經上告訴我們,「但一一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這就是蓮花放光,每一朵花都放光。而光中有佛,「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這個數字都是表法的,這是密宗裡代表大圓滿,三十六百千億,表這個意思。說明這部經裡面的教義有大小乘,各個宗派的教義統統具足,有宗有教、有顯有密,所以這是表示這個經與密有關係。像前面我們講的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密宗最早的傳人。「可見佛從花現」,所以說「花外無佛」。佛是正報,花是依報,依正不二,依正同時。「若說是正報」,單從佛來講這是正報。「經中說花有百千億葉,明明說是花葉」,並沒有講到佛身,所以也不能說它是正。實在講是依正不二,依正同時。「若說是因」,這都從凡情上說,先開花後結果。「但此乃如來果德之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用五劫的時間修成的,修成的果德,所以它不是因。這樁事情到以後後面的經文上我們還會念到。這就是有一段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這個世界怎麼來的,阿彌陀佛在因地上怎麼發心,怎麼樣修學,才能得這個果報。這一段也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示,我們應當要向阿彌陀佛學習。

一個人發真心會感動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大家都樂意幫助你、成就你。阿彌陀佛發的是普度十方世界一切苦難眾生,這個苦難眾生是指六道裡的三惡道,這最苦的眾生,發這樣的大願。他的老師,他有個老師,自在王如來,很歡喜他,很佩服他,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去看。他看了之後,把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最優秀的、最好的都選擇出來。他看到是從果上看到的,這個善果是什麼因修的,他也要像諸佛如來一樣去修,五劫的時間完成了。所以西方世界是諸佛剎土裡面的精華,諸佛剎土美好的集大成,這個多難得!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在因地裡也是像孔子一樣,學無常師,見到人家好的都學,見到別人不好的他就反省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修學態度,他具足,圓滿了。所以極樂世界確確實實,固然是往生淨土的人集結無量的善根善行成就的,它主要的因素是阿彌陀佛發廣大心、無上心造成的極樂世界。

這個事情能行嗎?我們聽了之後能相信嗎?能。為什麼?世尊在大乘教裡常常講,十方世界依正莊嚴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心想生的。現代量子力學家,對於宇宙之間這些物質現象跟自然現象也覺察到了,所有一切現象都沒有離開意念。物質現象是什麼?這講到物質的本質,是意念累積連續發生的幻相,我們誤以為是真實。所以任何物質都可以回歸到能量,這個能量是精神的能量,就是意念,都能回歸到意念。所以佛經上講的我們能相信,既然相信,我們就應該要發心向阿彌陀佛學習。阿彌陀佛起心動念可以講是純淨純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叫淨土,那個世界的美好是純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那個地方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我們明瞭,不只上善,上上善人,我們可以這樣說法。那個地方的人民心態好,一絲毫不善的念頭都沒有,哪裡會有不善的行為!

無比殊勝奇特之處,是十方剎土六道眾生煩惱習氣很重,也能往生,這就真正是奇特。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如果煩惱習氣不斷,你不能成就,小小果都不能成就。小小果,《華嚴經》上講的十信位的菩薩,初信、二信這是小小果;聲聞裡面的須陀洹,初果,都要斷惑才能證得,你的煩惱習氣一品沒斷不行,你不可能證得。這個法門它無比奇特之處叫帶業往生,你煩惱斷了沒有?沒有,只要你能夠把煩惱控制住,它有,但是它不起作用。在什麼時候控制?往生最後一念,這一念你能夠控制,你就往生了。帶業往生是最後一念,不是講平常,那是個關鍵的時候,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沒想別的東西,他就去了,他就成功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知道,無論是善是惡,果報現前一定要具四種緣,善惡的因你有,這叫帶業,但是緣,我們這個世界有,極樂世界沒有,有因沒緣它不會起現行,獨特在這個地方,這真正是稀有。

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講的,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大概多半都是像我們這些人,念佛往生的。生到那個地方,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看智慧、神通、道力都跟阿惟越致菩薩平等,這是講凡聖同居土,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的待遇是實報土的待遇,這不可思議。凡聖同居土都是實報土的待遇,那方便有餘土就不必說了。我們也能這樣說法,西方極樂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的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這講得通。但是裡頭還是有三輩九品,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的境界在極樂世界完全出現了。這麼樣一個好的地方,我們現在明瞭,能不能去是最後一念。每天念佛是在幹什麼?像練兵一樣,臨終那一念是打仗,就是希望念熟了,這佛號不要忘記,到臨命終時還是阿彌陀佛,這就成功了,就這麼個道理。為什麼要時時刻刻念?就不要有其他的雜念,到臨命終時起了個妄念,那就麻煩了,隨業流轉。

念阿彌陀佛也是業,隨業流轉講得通,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的話,你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最後一念貪心起來,不管貪什麼,貪名、貪利,只要貪心起來,餓鬼道去了;如果瞋恚心起來,最後一念是瞋恚心,地獄道去了;愚痴,糊裡糊塗,那就到畜生道去了;最後一念念的是仁義道德、是五倫五常,人道來了,上品十善業道生欲界天,你看都在最後一念。這就是讓我們在平常去修養心態,也要像極樂世界的人一樣,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什麼環境,順境也好,是逆境也好,我們周邊的人,善人也好,惡人也好,都能保持一個正念,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擾,你就決定得生。那是什麼?無論什麼環境裡頭,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也不要想著這是善人、那是惡人,都不想。善人,阿彌陀佛,惡人,也是阿彌陀佛;順境,阿彌陀佛,逆境,也是阿彌陀佛,你就快樂無比了。這種念佛叫功夫成片。念佛人還會隨著境界轉,這個事情麻煩就很大了,順境你生歡喜心,逆境裡頭有怨恨,這樣念佛,極樂世界去不了,念一輩子佛,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這不能不知道。

所以經上的標準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在經題上,標準是什麼?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念佛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念出來,這就能往生。要多久的時間?每個人根性不一樣,利根的人,幾天、幾個月他就成就;根性差一等的人,我們從《往生傳》、從《淨土聖賢錄》裡面去看,一大半以上,不超過三年,能到這個境界。尤其現在,同學們你們知道比我多,我不接觸媒體,很多事情不知道,我都聽你們說的,這個世界上到處災難很多,有什麼值得留戀?在現在講移民,為什麼不移民到極樂世界去?好事情!阿彌陀佛歡迎我們去,沒有拒絕。這一部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依照這個裡面所說的,你就決定去得成。而且時間不會太長,我們在災難沒有爆發之前肯定就能去得成,它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記住,清淨平等覺,記住,把這個世間逆境、順境、善緣、惡緣統統放下。

我們的念頭放不下,念頭叫它統一,叫它歸一,就是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真的阿彌陀佛,無論遇到什麼事,也是阿彌陀佛,我們把心態轉過來了。阿彌陀佛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這是什麼?這是真如自性的德號,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同號,都有這個名號。這個名號翻成中國意思就知道了,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智慧、覺悟,阿彌陀佛合起來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你想想看,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都是。所以他真的是阿彌陀佛,不是假的。現前我們面對的,也是真的是阿彌陀佛,不是假的。為什麼?他自性是無量覺,現在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他迷了,迷是假的,不是真的,一時糊塗,他會覺悟的。所以諸佛如來心目當中看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阿彌陀佛,這不是講的空理,這是事實。我們要了解,從今把心態換過來,一切人事物都是阿彌陀佛,遇到蚊蟲螞蟻也是阿彌陀佛。我們這個心態達到尖峰,達到圓滿,哪有不成佛!

所以我們看,這是講到因果,這個花是如來果德的成就,非常不可思議,所以它不是因。「欲言是果,然此花是十方世界所生之物,不待行人果覺功圓」,這果的意思也不能成立;這個不成立是因果同時,因果不二,這花本身它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你看花中就有蓮子,蓮蓬周邊就是蓮花花朵,它同時出現的,它跟別的花不一樣。「若說是主,則能含十方三世無量慧,含攝一切,其伴甚多」。佛家常講主伴圓融,他的伴很多。「若言是伴,則心外無法,唯是如來正覺。極樂之依正主伴一切一切,唯是阿彌陀如來自心所現。」這個地方最重要的,阿彌陀佛自心所現,阿彌陀佛自心跟我們自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所以中峰禪師在《繫念法事》上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句話你要認同,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包括極樂世界,一切法從心想生,包括整個宇宙。大宇宙,《華嚴經》裡面「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說得非常詳細。我們今天現代的天文學裡面所發現的,所做的報告,跟《華嚴》做個比較,還差很大的距離。佛經裡面有高等哲學、有高等科學,無論是講倫理,講五常、四維八德,講微觀世界,講宏觀世界,都講得透徹,講到究竟圓滿。所以經文說到這裡,希望大家都能直下承當,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欲說是一法,但一花中有無量光,其中出生無量法」,這是什麼?一即無量。「若說是無量,則只是一句名號。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你要說它是無量,說它是一法,確實心性具無邊的妙用。我們在《還源觀》上看到,顯一體,起二用,底下很精彩,示三遍。無論是一念,這一念是精神法界,一塵,微塵,是物質法界,一念、一塵都是周遍法界。什麼周遍法界?現在我們講的波動,這個波動周遍法界,一念就是一個波動。這個一念,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我相信有人身體很健康,年輕人彈得很快,至少一秒鐘可以彈五次。要以一秒鐘五次來說,一秒鐘裡有多少念頭,我們講這個波動,多少次?一千六百兆,太微細了。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一念立刻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這是佛家的宇宙觀,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樣微細的念頭,十方諸佛如來他統統收到,我們自己都不曉得,佛菩薩清楚。這個細念都清楚,何況粗念?粗念是細念的累積,哪有不曉得的道理!立刻這個信息就送到十方世界去了,沒有人不知道。我們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不敢有惡念,為什麼?有惡念是個羞恥的事情,你如何面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什麼?他們能夠很清楚的接收到你的信息。其他的,我們講什麼?十法界的,十法界裡的聲聞、緣覺、菩薩,他們也有這個能力,但是他們是接收到了,接收到他的妄想分別沒有斷乾淨,所以他還是有障礙,是接收到,他沒起作用。但是對法身菩薩那就不一樣,那完全清楚。《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再加上妙覺(如來),這樣的人在大宇宙裡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我們這個剎那剎那的念頭統統都發出去,他們全都接收到,你怎麼好意思面對這些大眾?這是如來在大乘教裡給我們講真實話,這一點不假。這是自性真實智慧的開顯,都是真實之際的妙用。所以歸一句名號,這一句名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三種莊嚴」,這是《往生論》裡講的,佛莊嚴、菩薩莊嚴、道場莊嚴。這個道場,經論裡面講的是國土,我跟諸位講道場,就是他所教學的區域,這個區域是很大的。釋迦牟尼佛的教區,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他的教區。我們現在能理解,整個宇宙就是意念構成的網,像現在的網際網路一樣。網際網路不能跟它比,那個太粗了,速度太慢。我們自性裡頭,這是德相,就像一個互聯網一樣,遍法界虛空界,上跟一切諸佛,下跟十法界眾生,沒有能超越這個網路的,統統在網路之中。我們有這樣的認知,有這樣的肯定,對我們現前的修學幫助太大了。不是儒家古德所說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不止,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都在那裡看著我們。我們學佛,以佛為師,我們一個不善的念頭,能對得起老師嗎?對得起自己的自性嗎?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自然就放下了。煩惱習氣放下,自性裡面般若智慧就現前。「入一法句」,這一法句就是名號,就是阿彌陀佛。

「所以說此乃奇中之奇」。這是真的,像剛才所說的,這就是安住一切眾生於佛正道,心裡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這就是如來的正覺,這就是佛的正道。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無法稱說,所以說之為「不可思議之法」,你沒有辦法去想像,你沒有辦法把它說清楚。老子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是說不出的,名可名,非常名,不但說不出,你想都想不到。為什麼?想是第六意識。佛在相宗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六識它所緣的境界非常非常之廣,在宏觀世界裡面它能夠緣到虛空法界,在微觀世界裡面它能夠緣到阿賴耶,就是緣不到自性。為什麼?因為自性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它不是物質,你眼耳鼻舌身緣不到它,它不是精神,你第六意識也緣不到它。所以只說了這麼一句不可思議之法,沒有辦法去想,沒有辦法去說,這個議就是議論,語言達不到,思想達不到,那是自性。所以科學、哲學的發展,就跟佛家所說的,特別跟法相宗相應。

今天的科學向著兩極化的發展,宏觀是太空物理,微觀是量子力學。確實量子力學講的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緣不到自性。所以科學家到登峰造極的時候,後面就打個問號。這現象,精神跟物質現象是波動出現的,波動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波動?你再追究就是問號了,他答不出來。佛在這個地方說了一句話,「法爾如是」,我們也很難理解。法爾是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好像這是含糊、搪塞的話,你沒把它說清楚。真的說不清楚。所以佛後頭有一句話說,「唯證方知」。這是佛的科學,你自己親證,你就明白、就知道了。怎麼樣親證?那就是佛所講的,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知道,你就證得。所以到最後一著是唯證方知。佛不會騙人,佛教我們所有的人統統都要親證這個境界,那是你自己的。聽別人講的不算,在佛法裡面叫解悟,不是證悟。解悟,你沒證得,你不得受用。真正證得了,自己有受用,那個受用是圓滿的五止、六觀,《還源觀》上所說的。所以「只是勉強名之為奇特法」。到這裡是一段。

「今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這就是《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機緣成熟了,把極樂世界介紹給大家,「最奇特之法,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這兩句話好,我們真要學,學什麼?住彌陀之所住。這就是淨宗講的常寂光,哲學裡面所說的宇宙萬有的本體,佛法叫常寂光,要住在這裡頭。「佛佛相念」,念佛就是作佛,《觀經》裡面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佛就是真正作佛,念菩薩就是作菩薩。現在我們完全明白了,一切諸佛裡頭,阿彌陀佛無比殊勝莊嚴。這個經裡頭釋迦牟尼佛對他的讚歎,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的讚歎,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讚歎到極處了,再沒有比這個圓滿,再沒有比這個高了。我們了解,不念彌陀還念什麼?念什麼都不如念彌陀,念什麼樣的經教都不如念這部《無量壽經》,真的是第一裡頭的第一。你搞不清楚,沒有透徹的理解它,心裡還有妄想,這個不能怪人,為什麼?在對佛法沒有真正認知之前,這是一個很平常的現象,正常的現象。

我初學佛的時候認識李老師,那個時候我對阿彌陀佛不認識,我的興趣是廣學多聞,所以對於大乘經論有濃厚的興趣。學佛三十年才明白,雖然明白了,不透!認真的修淨土了,不透。學了多久才算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五十年,我學佛到今天五十九年,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是最近八、九年的事情。這個搞清楚,我沒有別的,就是大乘經教天天薰習,沒有一天離開經本,沒有一天離開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天在講台上是跟大家分享,把我學習的一點心得、一點感想,給諸位做報告。我學得很歡喜,愈學愈歡喜,愈學愈快樂,真的像經上所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老師當年介紹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現在得到了。感恩老師,要不是老師指出這條路,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會活得很辛苦,哪有真正的快樂幸福!很多,我們也看到,這麼多年來,許許多多學佛的人,他沒有真正得到幸福快樂。為什麼?他沒有真學。所以這個東西要真幹才行。方向要正確,目標要堅定,長時薰修,一天都不能放過。所以我常常跟同學說,我是中下根性,不是上根,如果是上根,早就跟歷代祖師平起平坐。我們跟歷代祖師比還相差很遠,可知佛法的殊勝。

「故曰:住奇特法」。念阿彌陀佛就是住奇特法。可是今天有幾個人真的住奇特法?我們這一觀察,不多,你看看他平常言談舉止,他心裡拉雜東西很多,沒住奇特法。如果他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我告訴你,什麼境界?無論別人跟他講什麼話,他聽的都是佛號,他眼睛看的、心中所想的,所有一切眾生統統是阿彌陀佛,這個人住奇特法。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都知道,大概我還要幾年,我就能到這個境界了,我現在對這個一絲毫懷疑都沒有。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向下解釋這一句經文,佛所住,我們看佛所住哪裡。「《淨影疏》曰: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化是教化眾生的作用。他講得沒錯,這也是菩薩應當要學習的。涅槃常果,諸佛同住,這句話什麼意思?涅槃是不生不滅,前面我們讀過,一般都用圓寂兩個字來解釋,圓是圓滿,寂是清淨寂滅。我們聽了,特別是初學,無法體會這個意思,還是用我們最淺顯的話來說,大家好懂。圓滿的清淨寂滅是什麼?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的、意的接觸,接觸外面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又清楚又明瞭,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涅槃常果的境界。不是離開,離開你還會起心動念,你還在打妄想,你還在造業。你念好事,利益眾生的事情,造善業,損害眾生的事情,你造惡業,還是在造業。

如何能夠學到像法身大士一樣不起心、不動念?難,真難!不得已而求其次,佛所住做不到,學菩薩,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比佛容易多了。再不行,再不行就再其次,跟阿羅漢學不執著,阿羅漢有起心動念、有分別,但是他不執著。給諸位說,不執著就沒煩惱了。所以在經題教導我們修行這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阿羅漢就得到清淨,為什麼?他沒有煩惱,執著破了,於一切法不再執著。阿羅漢的不執著,菩薩的不分別,諸佛如來的不起心、不動念,要怎樣才能練成?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想知道,用什麼方法能夠練成功?給諸位說,就是住奇特法,你就練成功了。心裡面什麼?就是阿彌陀佛,除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無論學聲聞、學緣覺、學菩薩、學佛,你都能成就,而且會很快的成就。這法子很祕密,我今天在這裡是揭密,諸位要知道,這是大乘的密法,會非常有效果。諸佛同住,今天釋迦牟尼佛住彼所住,就是住諸佛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化是教化十法界有緣的眾生,身行言教,他真做到了。這個道理要懂,你入這個境界,你得大自在。

「《會疏》曰:佛所住,不(非)二乘菩薩所能及」,這個不就是非的意思,就是非二乘菩薩所能及。古人翻經常常用不二,不二乘菩薩,我們不太好懂,用現在說,不就是非的意思,大家就好懂了,就是不是二乘菩薩所能及,加一個字也行,就很明白。這真的,剛才我講的意思都講出來了。你看佛不起心不動念,菩薩、聲聞、緣覺做不到,他們起心動念。菩薩比聲聞、緣覺高,菩薩沒有分別,聲聞、緣覺有分別,沒有執著。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有,這是六道凡夫,六道裡頭包括色界天跟無色界天。色界、無色界天的煩惱好像他不起現行,他那是定功,把它控制住,定功如果失掉,他的煩惱習氣就又會冒出來。所以他那個定不是真的定,佛家不叫它做三昧,為什麼?它會失掉。得到之後永遠不喪失才叫三昧。阿羅漢所得的定就不會失掉,所以在楞嚴會上佛稱它叫九次第定,這講定功淺深,他是第九個層次的,四禪是前面四個,四空定就是四禪往上。所以總共四禪、四空一共是八個定,我們通常叫它做四禪八定。這八個層次不叫三昧,因為它會失掉,定功一失掉的時候煩惱習氣馬上現行,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輪迴,到第九定,超越了,超越六道輪迴,他生到四聖法界去,不在六道裡頭。如果我們把心定在阿彌陀佛上,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想,像我剛才所說的,那都是修行的祕訣,無論善緣、惡緣、順境、逆境,統統是阿彌陀佛。在生活裡面、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念念全是阿彌陀佛,我所看的是阿彌陀佛,所聽的是阿彌陀佛,所接觸的一切全是阿彌陀佛,這什麼?這是念佛三昧,這三昧中王,這是無上深密禪。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上講的,如果說密,這是無上乘的密法,一點都不假。所以這個真正是奇特法,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這是「唯佛與佛住之」,不起心、不動念是唯佛與佛。

「又佛說三乘隨他教時,各住三乘法,今住佛隨自所住,故云住佛所住。後說甚好」,這是最後這說得是真好。因為佛示現在世間,講應化在世間,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無有法可說,他所說的法完全是眾生心態的反應,眾生的心態,自性自然的反應,這才是佛度眾生的真相。佛沒有說法,佛是永遠住大涅槃,為什麼?從來沒有起心動念,在十法界教化眾生也沒有起心動念,這真是奇特。可是佛教化眾生的時候,見人,你的程度是人道,他給你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你的程度是小乘根性,他跟你講小乘經教;你是菩薩根性,他跟你講大乘經;你是一乘根性,他跟你講《華嚴》、《法華》。但是淨土呢?淨土什麼樣根性都適合,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是一個沒有障礙的法門,任何人接觸都得利益,只要有一點點善根,遇到之後都有可能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淨土。這要用我們一般話說,太幸運了,你在這一生當中就可以成佛了。往生就成佛,為什麼?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成佛。那成佛不是你真成佛,你的神通、智慧、道力是阿彌陀佛他的願力加持你,等於說他給你的。他加持,你可以起作用,但是不是你真正證得的。所以你也有能力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像其他諸佛一樣,沒有什麼兩樣的,這個法門是太了不起。

正因為隨他教時,各住三乘法,跟人天,佛就住人天法,像孔子、孟子在我們中國示現的,住人天法,釋迦牟尼佛在印度教化眾生,住二乘法,聲聞、緣覺,到末後一個階段的時候,講到《般若》、《法華》時,那是住佛所住。這幾句話是講佛的示現。今,這個今是佛講《無量壽經》,今天講這部經,住佛隨自所住,他跟其他的示現那個時候不同,他不是住菩薩,也不是住聲聞,也不是住人天,他講這個法門是住自所住,住諸佛之所住,故云住佛所住。黃老居士說,後說甚好,為什麼?「今佛所說」,這是現在,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這個時候,「是佛果覺」,這經上所講的是他老人家修行證得最圓滿的果覺,大乘教裡面講妙覺位,「乃佛境界,故住於諸佛自之所住」。《金剛經》上有兩句話,惠能大師聽到就開悟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要把這邊對一對,第二行末後兩句,「住大涅槃」就是應無所住,「能起化用」就是而生其心。這是佛境界,這不是普通境界。所以此地說,「住於諸佛自之所住」,這就是應無所住,「而流出此殊勝妙法」,這是而生其心。雖生心,他也是無住,這一點一定要曉得。

所以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從真如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也就是說諸佛菩薩講經說法沒有經過思考的。為什麼?思考是什麼?思考是第六意識,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如果是通過思考,那就在十法界裡頭,十法界裡面是離不開思考的,因為什麼?他用識心,他不是用真心。十法界裡面的四聖用的是清淨心,六道凡夫是染污心。現在人心的染污到極處了,從哪裡看?從果上看你就明白,從果上看因。果上你看,社會的動亂,這是果,不清淨;清淨心,社會就很清淨、很祥和。你從依報上看,我們的地球到處有災難,這從果上看。如果我們每個人心地都清淨,地球跟一般宗教上講的天堂就沒有兩樣,跟西方極樂世界的同居土也應該很相似、相接近。所以因果這個道理很深,因果的事相很清楚、很明白。佛教導我們,對任何一樁事情,怎樣看才是正確的?你看它的性、看它的相、看它的事、看它的理、看它的因、看它的果,至少要從這六方面觀察,你才是正知正見,你沒看錯,這是學佛的同學不能不知道的。後頭這一句說得好,「以為眾生之因心」。這就是前面講的,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因果不二,理事一如,所以應化在我們這個地球上,跟我們講這一部經的時候,他沒有起心、沒有動念,自自然然流露出這部經典,以為眾生的因心。眾生用這一部《無量壽經》做為因,依教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

下面一段說,「又《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這是日本的一位祖師,說得好,住普等三昧,普是普遍,等是平等。什麼是普等三昧?剛才我把這個意思都說出來了,我說我在這揭密。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全是阿彌陀佛,這是普,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但是有起心動念,跟佛不平等,跟菩薩平等。如果連起心動念都沒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什麼?真的是阿彌陀佛,這就是普等三昧。一切眾生跟阿彌陀佛平等,一點都不假,為什麼?阿彌陀佛是自性流出來的,一切眾生也是自性流出來的,無二無別,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這就普等了。你怎麼會起分別執著?這不可能的。不但分別執著你不會起,你慢慢訓練,不要很長的時間,起心動念也沒有了,你真住普等三昧了。所以普等三昧,實在講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真的無所住,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是一個自體。所以底下他說,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講普等三昧,講大寂定,講念佛三昧,一個意思,是一不是二。諸位從這個地方要能有一些體會,你才曉得《無量壽經》不可思議。經的分量不多,講得這麼透徹,講得這麼明白,我們在一起分享天下第一等樂事。有很多人講,你年歲太大了,講經很辛苦。快樂無比!哪有比講經更快樂的。讀經、分享這種喜悅是沒有法子能體會的,套一句佛教的話來說,唯證方知,你自己沒入這個境界,你沒有法子體會。這個體會你才真正曉得孔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但是他那個喜悅比不上法喜。那也很難得,我們能夠理解它。

「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這個念佛下頭,底下有,要加個三昧,念佛三昧,「故云佛所住。今佛為說念佛法門,住念佛三昧」,底下這一句說出來了。三世諸佛,三世是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所有一切諸佛他住在哪裡?就住在這三昧裡頭。這三昧什麼?前面經上講過,佛佛相念。這裡頭給我們透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念佛成佛,這個不能不知道。這一句真正明白了,你會豁然大悟,念什麼成什麼,念菩薩成菩薩,念羅漢成羅漢,念富貴得富貴,念長壽得長壽,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誰給你的?你自己念力給你的。這個道理被現代量子學家肯定了,佛門裡面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從念力生。今天這世界為什麼變成這樣子,人們活得這麼苦,不應該。過去舊社會沒有科學技術,人沒有這麼富裕,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是他很快樂,生活在詩情畫意裡頭。現在人富裕了,得力於高科技,這多方便,他為什麼還過得這麼苦,原因是什麼?總的來說,這也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人把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疏忽了,也就是說你沒有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無論你創造什麼樣的財富,發展什麼樣的科學,你不快樂,你的社會永遠在動亂,你不可能做到和諧。

教育這一塊在整個世界,說老實話,連外國人也承認,只有中國人有這個智慧,懂得教育,懂得方法,他有經驗、有成果。今天全世界,我們過去參加過不少國際會議,前兩天聯合國世界宗教和平組織有發邀請函來邀請我,這次的會議是個籌備會議,計畫在明年召開一個全世界的宗教大會。我收到這個,要給他講什麼?就是要提醒大家,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夠化解衝突,能夠帶給世界安定和平,因為宗教教育裡頭,普世的教育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比什麼都重要。早年我跟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見面的時候,第一次見面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他問我,這世界還會有和平嗎?我就告訴他,真正把教育辦好了,古聖先賢、宗教教育辦好了,這問題解決了,不可以疏忽宗教教育。宗教這兩個字在中文的解釋太好了。最近這十幾年來我跟世界宗教都有接觸,把中國對宗教這兩個字解釋講給大家聽,沒有一個不歡喜。什麼是宗?什麼是教?什麼是宗教?三個問題。宗這個字在中國字彙裡頭,你們諸位可以查字典,可以看到,它當作什麼解釋的?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三個是尊崇的,這宗的意思;教呢?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兩個字合起來怎麼講?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你看這個意思多好!

宗教是不是真的?是的,是真的。外國人宗教這個名詞裡頭的含義我不知道,我們中國老祖宗,你就從這裡看到他的智慧。這個解釋我們拿到聯合國,拿到各個地方去,沒有一個不歡喜,沒有一個不讚歎。所以今天宗教出了毛病,毛病出在哪裡?疏忽了教學,過分的重視儀式、祈禱,佛門裡面這些經懺佛事,包括我們提倡三時繫念,都是屬於祈禱。祈禱有沒有用?管用,不是不管用,但是它治標不治本。宗教的教育、宗教的教學,那標本都治。所以要提倡宗教教育,要辦宗教大學,團結宗教,宗教會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安定和平,要辦多元文化宗教,團結族群。每一個族群都有他們的文化,每一個族群都有他優秀的文化,都值得我們學習的,都能幫助我們提升生活的品質。現在大家一窩蜂的眼睛只看到科學,把這個忘掉,其實這個跟科學相輔相成,光看科學,把這一邊疏忽,不要了,麻煩都出來了。如果大家能把宗教教育看得跟科學一樣,等量齊觀,甚至於超過科學,這世界多美好!我們這個地球就是天堂,地球就是極樂世界。

需要人認知,還得要做出樣板來給人看,他才會相信,沒有一個好的榜樣,跟他講,他半信半疑。早年我們在湯池做了三年,那是樣板,做成功了。去看的人,聯合國有朋友們去看,相信了,中國傳統的文化跟宗教教育真的能解決問題。所以聯合國來找我,想想還得去一趟,為什麼?這事情重要,提醒他們重視宗教教育、重視傳統文化,你才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那什麼?人的問題。諸位要曉得,典章制度不是問題,典章制度屬於法,法要沒有人執行,那法是空的,不起作用。人要是好人,法不善,那個人還是做出好事,利家、利國、利益人民,他做出利益的事情來;人要是不好,再好的典章制度,他一樣幹壞事,禍國禍民,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佛陀的教育盡善盡美。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就提出來,佛陀教育是什麼?是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對佛法是這個看法。這個話五十九年以前我講的,不是現在說的。這個末後是,三世諸佛都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今佛為說念佛法門,住念佛三昧。「《甄解》之說,更切經旨」。所以在這個經上,我們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20日10:10: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15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