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一二八集) 2010/8/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2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四十七面第二行,從第二句看起:
「又《甄解》曰: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結歸念佛三昧也」。這是《無量壽經甄解》上的一段話,「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的解說。它說一念之頃,這個時間很短暫,前面我們學習過了,有這樣的神通能力周遍無量佛土,經上說「一切佛土」,就是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實際上說一切諸佛剎土依正果報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樣。西方世界比其他諸佛剎土殊勝的地方,就是在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這個願力是在因地發的,我們後面會讀到。諸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發願不一樣,共同的一個大願,就是經教裡面常常講到的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是總綱領,那每一尊佛都有。可是細行就不一樣,以阿彌陀佛所發之願,我們可以說他是究竟圓滿,非常的微細,找不到缺陷。願大,悲心懇切,願以平等的方法普度一切眾生,各種不同的根性都能用一個巧妙的方法都度了,這個方法就是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真正不可思議,這是彌陀淨土特別殊勝之處。如果沒有阿彌陀佛願力加持,這些菩薩神通也挺大的,但是不圓滿,肯定不圓滿。周遍也是無量,無量裡頭也有數字,無量裡頭沒有數字的那是真的無量。這個我們在大乘經裡面常常看到,一尊佛他教化的區域,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個大千世界,有二、三個大千世界,有十幾個大千世界,你看他作佛教化眾生的緣不一樣,真的是總在遇緣不同。唯獨阿彌陀佛,與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眾生都結了善緣,真的做到了。所以彌陀國土無量無邊,無有窮盡,哪個地方都是的,極樂國土在哪裡?這個地方也是,沒有例外的。問題我們見不到,見不到是我們自己有業障,我們業障要是除掉了,當下便是。而且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這邊說的是所到一乘,一乘是一佛乘,不是菩薩乘。清淨無量壽世界,這講果,怎樣證得的?念佛三昧。
老居士說「此說甚妙」,這個說說得好。「以念佛故,得生極樂,即可乘阿彌陀如來一乘願海中第十一願之加被力」,第十一願就是遍供諸佛,就這一願,「而出現如是不可思議之神通妙用,於一念頃」,這一念之間「遍遊佛土」。前面跟諸位提示過,一個人在世間不能沒有福報,經上我們看到諸佛如來,有些佛教化的國土很大很大,福報大;也有的佛他教化的國土很小,一個大千世界,那個福就薄。福為什麼有厚薄?在因地上修積不同。好像我們現在到這個人間來,在這個時間、在這個地區我們都得人身,生活在一起,引業是相同的,引導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引業相同,過去世修的有五戒十善這個善因。可是滿業不一樣,滿業是什麼?過去生中每個人修的福慧不相同,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賤,就不一樣,不是老天爺不公平,是我們各人修的不一樣。所以總而言之,遍法界虛空界裡,所有一切眾生的依報跟正報,沒有一個不是自作自受。真懂得了,就搞清楚了,再不會怨天尤人,過去世疏忽了沒有認真修,現在明白了,現在認真修,來得及來不及?來得及,永遠來得及。現在我們希望財富,修,修因,修財布施肯定就得財富,我們希望聰明智慧咱們修法布施,希望健康長壽就修無畏布施,沒有得不到的,很快就得到,只要你真幹。大家都修,得的也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信心不相同,願力不一樣。有人修半信半疑:真的嗎?試試看,會得一點小的;有人一點都不懷疑,他一修真的大富大貴就得到,用心不一樣。這個心就是念頭,念頭念念都不相同。
所以你看江本博士做水實驗,他告訴我,十年上百萬次的實驗,沒有看到兩個圖案完全相同。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自己的念頭,你看念念都不一樣。這就講一念頃,每個一念頃都不相同,所以這果報不一樣。總的來說,不能沒有福,不能沒有慧。所以佛,無論是在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都教我們要福慧雙修。佛對我們每個人非常愛護,佛沒有辦法把福慧賜給我們,給我們,那他不可能的,他修永遠是他自己的,對我們再好也沒有辦法賜給我們,這個道理要懂。佛把因地修行的理論方法告訴我們,你如理如法的去修行,果報自然得到。我們這個世界是依報,我們的身體是正報,也是剎那剎那都在變化,這個剎那就是經上講的一念頃。正報是身體狀況,無論是肉體、無論是精神天天不一樣。依報是我們的環境,現在環境不好,很不好,什麼原因?這個一定要曉得,環境是隨著業力感召的,境隨心轉。我們多數人的心不善,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是名聞利養,都是五欲六塵,這個念不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都這種念頭,這個念頭造成社會的混亂,依報的災變,造成這個情形。從前的人,不要說遠,中國人講一甲子六十年前,六十年前我們居住這些地方,環境比現在好,人民淳樸,自私自利的心沒有現在這麼嚴重,普遍還都有愛心,見到困苦的人隨時能伸出援手,真幫助你,人還有一點情義。現在沒有了,這就是什麼?不修福了。現在人有沒有福?真有福,他天天在享福,他在糟蹋他的福報,享受太過分。從前人不一樣,享福,他修福,古人修福,所以他那個福享的時間長,世世代代。現在人享福不修福,那福享盡了怎麼辦?現在這個時候就是福快享盡了,享盡災禍就現前,沒福了,福享盡了。
修福到哪裡修?經教裡面告訴我們,諸佛如來是第一福田。我們要種福,到哪裡去種福?供養佛,供養佛的福報大了。用什麼供養?用財供養,不是的,佛不要財。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生活多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所有財產三衣一缽,所以不需要財供養。那用什麼供養?用法供養。法怎麼供養?依教修行就是供養,你要是依佛陀教誨認真去做,你的福報可大了,佛不騙人。你那些福報是不是佛給你的?不是的,佛什麼也沒給我們。我們所得的福報是哪裡來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惠能大師見性他說了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句話證明佛在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法布施,你所得的智慧是自性裡頭的,本有的,沒有開發出來。布施這個方法就是開發的工具、開法的方法,你用這個工具、用這個方法去開發,把自性的智慧開發出來,把自性裡面的德能開發出來,德能是能力,我們今天講才藝;福報開發出來,後面講的相好,相好就是福報,我們今天講的富貴,全是自性本自具足的。我們迷了自性,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是隨順煩惱習氣就壞了,煩惱習氣跟性德是相違背的,性德是善,人性本善,煩惱習氣不善。所以教育就變成非常重要,在中國古聖先賢非常重視,佛菩薩更是重視。
佛菩薩心目當中只有一個想法、一個願望,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這是佛菩薩,他沒有自私自利,他已經得大自在,已經圓滿的離苦得樂,所以他來幫助我們。可是苦樂畢竟是自作自受,你做善的因你得樂,這個正確的,佛菩薩鼓勵你。你造作一切不善,你遭遇到災難,你得的是苦受,佛菩薩憐憫你、幫助你怎樣脫苦、怎樣得樂。諸佛如來慈悲到極處,愛護一切眾生超過父母,這是真的,我們要有感恩的心,要認真努力去學習。災難現在現前,如何能夠化解這個災難?世間人在講如何能夠逃過這個災難?佛法不講逃過,佛法講化解。真正有定慧的人,他化解的力量大;定慧不足的人,會得到佛菩薩加持,像經上講的一樣,佛菩薩肯定加持。但是佛菩薩的加持,我們要知道,我們在這麼多年學習過程當中知道,諸佛菩薩加持我們,無論是智慧德相,他能加的全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我們有一分修持,得到他一分的加持,那感應就是這樣的;我們有十分的修持,就得到諸佛如來十分加持。不是佛有意對這個人好、對那個人差一點,不是的,你做得多他加持得多,你做得少他加持得少,他這是相對成正比例的,是這麼樁事情。做得多的不會加持少,做得少的也不會加持多,我們了解事實真相就要認真努力去修。這個去修就是去做,修是修正,把我們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所以修行兩個字,一定要把它搞得很清楚、很明白,它不是迷信,我們思想錯誤,把錯誤的思想修正過來;我們言語造作錯誤,依照佛所講的標準修正過來,這才叫修行。修行不是念經、不是拜懺,而是真幹,在哪裡修?在起心動念之處。這叫什麼?這叫從根本修,效果非常之大。
所以修行要找到根,不從根上修效果就不大,怎麼用勁都不大。根是什麼?世出世法的根都是孝道,孝順父母,所以我們真正修行的人從這個地方開始。人要不孝父母,等於說你的德行沒有根。淨業三福前面兩句話,佛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為什麼?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這父母給的;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老師幫我們破迷開悟。你看一個是孝,孝親;一個是敬,敬師,尊師重道。中國人對老師看得很重,把老師看著跟自己的父母沒有兩樣,諸位在中國《儀禮》、《禮記》裡面可以讀到。這個社會上,如果人人都是孝子,人人都是好學生,這個社會祥和,這個地區沒有災難,真的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樂,家家幸福美滿,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把兩個根修好。佛菩薩、聖賢人給我們提個綱,孝親怎麼落實?我們能夠把《弟子規》做好,不但孝親做到,尊師也做到;如果再能夠把《感應篇》也能做到,你的根就深了,《感應篇》幫助你這個根深;《十善業》能幫助你那個根會成佛,更深的根,我們想想這多重要!中國自古以來這幾千年都是紮三個根。所以在歷史上這個國家、地區長治久安,這個族群是個和睦的族群,愛好和平,真正能發揚性德裡面所講的「仁愛和平」,沒有侵犯別人的念頭,沒有傷害別人的行為,儒釋道都是這樣教人的。儒釋道是中國立國的精神,如果我們把它失掉,災難立刻就會現前。從我們的正報身體來講就會有疾病,我們個人的災難就是病苦,社會的災難就是不安,山河大地的災難就是災變。今天我聽說印尼蘇門答臘的火山爆發,也相當嚴重。地震、海嘯、旱災、水災、瘟疫全都出現了,我們違背聖賢教誨,聖賢教誨全是自性的性德,違背性德什麼災難都出現。
所以不能不修福,不能不修慧,儒釋道三家都是教我們求福求慧。最後求生淨土你的福慧才能圓滿,不求生淨土福慧總是不圓滿。得佛威神加持,這才出現如是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這真的是不可思議,真實的神通妙用。「於一念頃,遍遊佛土」,遍遊佛土這是真實的修慧修福。因為你去見佛,你供養佛,用什麼供養?恭敬心、真誠心,用這個去供養。你得佛力加持,是得福報;恭恭敬敬聽佛講經說法,依教奉行,你智慧開了,這是求慧。所以,無量的福慧,最大的福慧在哪裡修?佛門當中修。離開佛門,你怎麼能修這麼大的福報?怎麼能成就這麼大的智慧?佛教在印度,當年是我們的老祖宗,國家的帝王漢明帝,在歷史上有記載,派特使到西域去尋求,到處去打聽哪個地方有高僧、有大德,禮請到中國來。來到中國,帝王拜他做老師,帝王做為弟子,所以到中國來是國師的身分,幫助帝王教化眾生,中國人才有這麼大的福報,這個不能不知道。到極樂世界這個福報圓滿了,為什麼?他能夠遍遊佛土。在我們這個世間見一尊佛好不容易,到極樂世界,每天你都能夠遍遊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你說你一天修的福報多大。在我們這個世間修千萬年,都抵不上在極樂世界修一天,我們要想修真正的大福大慧,在極樂世界,這個可不能夠輕易放過。以前不知道那情有可原,現在知道了,這真的不是假的。末後一句說,「非二乘所能測」,二乘是阿羅漢、辟支佛,這是小乘。他們對於這些菩薩,與會的這些大菩薩他們的智慧福德,二乘人無法去測量,到底有多大他們不知道。經文到這個地方,這些大士們自利德,我們就學到此地。
向下經文這是利他,你看自利而後才能利他,自己沒有得到怎麼能幫助別人?我們把這一段經文,這是一大段,一大段裡面有很多小段,我們念的時候都帶出來。這是利他,利他德一共有六段,第一段「妙行顯實」。經文: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妙行顯實。下面第二段: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這是第二段「作不請之友」,下面第三段「護佛種性」: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底下是第四段「悲演濟度」:
【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底下這一句「德慧齊佛」,你看德就是福德,智慧差不多跟佛相等,這個齊就是相等的意思。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後面這一句是總結: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這裡真話說出來,來參加法會的菩薩不止一萬二千,一萬二千是我們人間看到的。我們肉眼看不到的諸大菩薩無量無邊,從十方世界來了,統統都來參加這一次的活動。釋迦牟尼佛來給我們演說《無量壽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樁大的活動。下面是黃念老居士的註解,首先經文裡『得佛辯才,住普賢行』,「辯才者,善巧宣說法義之才能」,這是解釋什麼叫辯才。善,我們今天講非常好,很巧妙,把佛法的義理能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讓大家都能聽懂、都能生起信心,這叫辯才,不是一般的辯才,佛的辯才。我們看老居士引用的經論,「此則《淨影疏》所謂:言能辯了,語能才巧」。言能辯,辯別,了是明瞭,言語,語的能力顯示出他的才華、他的巧妙,這是讚歎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我們雖然沒有親自參加這個法會,我們看到所翻譯的這些經典,能夠略略體會到這個意思。世尊當年說法,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諸位一定要知道沒有教科書,沒有經本,什麼都沒有。只是每天面對大眾,他老人家就講,講了四十九年沒重複的。他講的是什麼?我們用一句話來說明,他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為什麼講得那麼好,講得那麼有條理,記錄下來就是好的文章,是什麼?他證得了。他給我們介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他不曉得去了多少次,很熟悉,他給我們講還用得打個草稿嗎?不需要了。這個法會就特別介紹極樂世界的。
經典的由來,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他老人家過世了,這些學生們從記憶當中寫出來留給後世,這成為經典。四十九年所講的東西很多,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阿難就是結集經典主要的一個人物,因為他擔任複講,他記憶力好,聽的都能記住,都不會忘記,用現在話說,這也是一個天才,不是一個普通人。負責主持這樁事情是大迦葉尊者,擔任這個活動中心的主任。阿難是主講,主講的;五百阿羅漢都是同學,都是佛的學生,他們來做證明,他們來聽,天天來聽。聽阿難所講的,沒有一個人反對,這記錄下來;如果有一個人反對,這句話就刪掉,取信於後世,阿難所說的真的不是假的。「如是我聞」,如是就是我所講的都是我親聽釋迦牟尼佛說的,沒有敢在釋迦牟尼佛說的話加一點、減一點,沒有,完全照樣,佛怎麼說他就怎麼說,這記錄下來成為經典,這個事情我們得搞清楚。所以佛陀是教育,不是像其他宗教,經文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那個現在人不相信,為什麼?現在天上不掉下經文來,很難相信。佛法這樣說就沒有話說,老師說的結集成經藏。以後後學的人,第三代以後都是依照經典來學習,聽上一代的人指導,代代往下流傳,正法久住世間,佛法的興旺靠這個;不是靠建佛像、建寺廟,不是,與那個不相干。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個道場都沒有,連個小茅蓬也沒聽說,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學佛才能學到真的東西。
「又《嘉祥法華疏》曰」,這《法華經》嘉祥大師的註解,他解釋辯才,他說「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此則以能迅速應機方名辯才也」。這是說法,這是我們今天講應變的能力,別人提出問題不必思索,立刻就給你解答。這說明他有智慧,他有豐富的學識,所以才有這種這樣的能力,辯才敏捷。「《會疏》曰」,這個註解引《會疏》的引得很多,「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無不皆出於聖智」,這個解釋得好,「三疏之中,此說為上」。佛給我們所說的字字句句都幫助我們開智慧,開惑,惑是迷惑,開惑就是破迷惑這叫辯,隨機巧妙這是才。眾生根性不相同,佛經上常常用上中下三根,上根是利根,這人很聰明,點到他就悟了,他就明白,中下根就差一點。所以佛教學也用這三種方法,對上根人指示,他就明白了;對中根的人你指示他不懂,必須要講明白、講清楚,他懂了;下根人講得再多,他不相信,這下根人。怎麼辦?拿出證據來,這叫三轉法輪,示轉、勸轉、作證轉,他相信了。如果證據拿出來還不相信,就沒法子,那就跟佛沒緣,佛就沒法子度他。所以佛用這三種方法接引三種不同的根機,這是如來的辯才。無論是示轉、勸轉、作證轉都是依智慧,沒有智慧做不到。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跟大眾的這些對答,你看人提出問題,佛怎麼解答。特別在楞嚴會上幾乎從頭到尾都在辯論,提問的人提得妙,佛答得更巧妙。所以《楞嚴經》古人稱為開智慧的《楞嚴》,很有道理,你聽他們辯論,你就開智慧了。
黃念老說,前面這三種,三個註解裡面說法,以《會疏》講得最好。換句話說,佛法最重要的,我們要記住,破迷開悟,《會疏》就講到這個地方,破迷開悟。不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這不是好的辯才,一定要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每天都有點小悟,這一天沒有空過,古人所謂是積小悟就成大悟,再積大悟就會有大徹大悟。在教下叫大開圓解,大開圓解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層次,一個是從參禪當中見性了,一個是從聽教當中見性了,聽教當中明心見性就叫做大開圓解。念佛或是念咒,也能夠到大徹大悟,所以這在淨土宗裡叫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所以你看看,宗、教、淨土名稱不一樣,境界是一樁事情,都是明心見性。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先要審查我自己是什麼根性。參禪要上上乘根性,什麼叫上上乘根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看得很淡薄,也就是說他沒有什麼分別執著,這樣的人能參禪。分別、執著、計較很多的人,參禪是決定不能契入的。學教這最普遍的,絕大多數人,這中等人的根性,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禪那種的教學方法只傳給大迦葉,極少數人得到的;大多數人都是在教,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根性亦是如此。還有些人,教太繁瑣、太多了,所以古人有個比喻說「入海算沙」,這太麻煩了,有沒有能簡單一點的?這簡單一點就是淨土,密跟淨土比較簡單一點。密跟淨土都是修一心不亂,我們講覺正淨,只有禪宗是講的覺、覺悟;教下講的是正,正知正見;淨土跟密是講淨,修清淨心。
而淨土宗比密宗還要殊勝、還要方便,密宗的儀軌很多,學起來也很麻煩。沒有淨土宗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看多方便,什麼時候都可以念,大聲念、小聲念、在心裡默念都可以,這是最方便的一個方法,最容易學,成就最高。這念,諸位要記住,要把這一句阿彌陀佛代替我們所有一切的妄念,念佛真正的目標在此地。不念佛就胡思亂想,把這些雜亂的念頭用一句佛號取而代之,這叫念佛。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別的妄念,別的妄念才起來,不管它是善念、是惡念,沒有關係,都不要理它,馬上換成阿彌陀佛,妙就妙在此地。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念佛成佛的,這他自己說的。跟教下所講的道理完全相應,「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心裡面想佛他就成佛,心裡想菩薩他就成菩薩。心裡面天天想發財這不好,為什麼?發財的果報是餓鬼道,貪財是貪心,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你看這個是我們正報,這個三毒煩惱,如果我們念念跟三毒、跟貪瞋痴相應,你的前途是一片黑暗,你到三惡道去。所以佛教我們這個方法多妙,無論是貪念、瞋念、痴念,念才起就阿彌陀佛,念到不起念也是阿彌陀佛,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成功了,你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平常不念佛的人,或者念佛功夫很差,差是什麼?夾雜太多,佛號裡頭夾雜許多妄想雜念,最後遇到殊勝的善緣他也能往生。有些人看到之後好像很不公平,我比他用功,天天念佛,一生早晚課都不缺,為什麼我沒有往生,為什麼他能往生?這個道理要知道,我們凡夫只知道這一世,不知道過去世,這個往生的人,可能這一生念佛不怎麼勤快,過去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深厚,所以他在臨命終時他遇到善緣,最後那一念清淨。真正能不能往生是最後一念,一念頃,你斷氣最後那一念是阿彌陀佛,肯定往生。這經上講得很清楚,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決定得生,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誰有那麼好運氣,臨命終時遇到這種善緣?不容易,太不容易,那比買彩券中特獎還難。所以我們自己平常還是要努力,好好的培養到臨命終時真有把握,那個關鍵都在平常能放得下,這點很重要;如果平常放不下,那是我們最大的障礙。平常什麼都要看淡,真正能做到像古人所說的「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就好。一生隨緣度日,沒有一樣不好,養成沒有一樣不歡喜,我們往生才有把握。對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我們尊重、禮敬,決定沒有貪戀,決定沒有怨恨。修什麼?清淨心、平等心,覺很難,只要修這兩樣就決定得生!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這叫什麼?這叫功德。佛門常說「持戒有功」,戒持得好,「三昧是德」,你得到三昧,三昧是定。所以因戒得定,戒有功,定就得到;定修得很好,修定是功,智慧開了,開慧是德,這叫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出六道輪迴,功德可以。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功德,經上講得很清楚,不是福德,《彌陀經》上跟我們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跟福德加起來就變真功德。如果只有福德沒有善根,那不能往生,脫離不了六道,這些我們都不能不搞清楚。
我們再往下面看,「又《淨影疏》謂如來得四無礙智」,這個四無礙智也叫四無礙辯才,「如來由無礙之智,興無礙之四辯」,他才有無障礙的四種辯才,所以四種辯才都是從智裡頭來的。我們要想得四種無礙辯才,從哪裡學?從智。智從哪裡來?智從定。定從哪裡來?定從戒。你就曉得,持戒是根本。所以現在佛教衰了,真的衰到谷底了。我們如果真正發心想做一個佛弟子,我們就有義務、有使命、有責任,把佛教興旺起來。怎樣才能興旺?一定要依教奉行,釋迦牟尼佛教我們怎麼做,咱們老老實實去照做,真的是老實聽話真幹就行,就能把佛教興起來。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阿難尊者問了四樁事情,當中有一樁問的是: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大家依佛為老師,佛不在了,我們依誰做老師?這與我們關係很大了。佛沒有指定哪個人,佛只說了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能持戒、能吃苦,就如同跟著釋迦牟尼佛的身邊沒兩樣。以前跟佛真的要不怕苦、要持戒,所以佛的僧團,我們在經上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個相當大的團體,他們能夠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照顧,互相關懷,互助合作,憑什麼?戒律。佛陀的教誡每個人都認真的遵守,都不違犯,這個團體是六和敬的團體。「見和同解」是天天聽經,從這上建立的,「戒和同修」,六和敬這兩條是基礎,沒有這兩條就沒法子和睦相處。每天聽經都能聽上八個小時、十個小時,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年的僧團一天十個小時聽經,世尊四十九年如一日,沒有一天空過。釋迦牟尼佛自己帶頭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學生跟老師都一樣,真正是萬緣放下了,心地清淨平等覺。我們常常要想到,每天我們供養佛看到佛像,就要想到他當年的生活,他在世的行誼,做給我們看的。
我們現在到末法時期,戒律沒有了,現在人不能吃苦,哪個不講求享受?稍有一點不如意這心裡就不高興,你看這貪瞋痴慢就起來了。可見得這個學佛一點功夫都沒有,也就是說這功德,毫無功德。所修的修一點福德,現在德都沒有了,就修一點福報吧,這是佛家有個名詞叫痴福,愚痴,痴福。那個德是福裡頭還有一點智慧,現在福報裡頭沒有智慧,裡面都是貪瞋痴慢疑,所以說痴福。我們要真幹,那就只有從《弟子規》學起,不能不學,不學不行。從《弟子規》,《弟子規》裡面一百一十三樁事情,這舉例舉出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學的人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古人所謂「聞一知十」。也就是現在人講的活學活用,你把它學會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待人接物,你做到了真得受用,這是什麼?這是戒律的基礎。再學《感應篇》把它紮實,這個根紮穩,《感應篇》是因果教育,也不長,裡面給我們說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總共舉一百九十五個例子,我們也要像《弟子規》一樣,用在日常生活活學活用。再學佛門的《十善業道》就不難,三個根紮進去了,戒有根了。佛教給我們以戒為師,我們可以做到了,三皈、五戒、十戒,在家的菩薩戒、出家的比丘戒都能做到,不是假話。因戒得定,持戒、學經會開智慧。我們現在研究經教,為什麼智慧不開?沒有戒的底子。有戒的底子,他心是清淨的,清淨心生智慧,這多重要。智慧開了就管用,我們就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苦從迷惑顛倒來的。樂從哪來?樂從覺悟來的,所以智慧一開就離苦得樂。所謂心開意解,世出世間一切法性相、理事、因果,你都通達明瞭,你怎麼會不快樂!依正莊嚴無窮的變化,你知道它為什麼會變,它怎麼個變法你全都知道。你知道、明瞭,你才能掌握,你才能夠幫助他。他迷了,幫助他開悟,幫助他回頭,頭一個用身教做出來給他看,引起他發問,你再給他解答,效果就現前。所以佛有智慧,我們懂得智慧從哪裡來,智慧的根、本我們都有,是自性裡頭的,本來具足的,佛教給我們怎樣把自性智慧開發出來,這些方法就是戒定慧。
從智慧就興起四種無礙辯才,第一個是「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故。」了是明瞭,知就是覺悟,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理,這義理,義理我們現在世間一般人講真理,古人講義理就是現在所講的真理,真實不虛。一切法從哪裡來的?一切法從自性來的。從自性什麼地方發生的?從一念不覺發生的,一念不覺就是一念迷了,不知不覺起了一念。這一念雖然迷,他還沒有分別執著,這只是動個念而已,這一念在大乘教裡面叫它做「無始無明」,根本煩惱,所有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它生的,就從一念不覺生的。如果你一念覺,無始無明根本煩惱斷掉,你就一切都覺悟了,就這麼回事情。釋迦牟尼佛表演給我們看,你看他是不是一切法都通達?這一切法他沒學過,沒人教他。他十二年,十九歲出去參學到三十歲,十二年當中,他所學的都不是他成佛之後所講的。他十二年所學的,我們用今天的術語來講,他所學的是知識,他老人家講經說法是智慧,不是知識,沒用上。怎麼會有無礙辯才出來?那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就是一念覺了,自性裡本有的智慧全都流露出來了。一念迷了,智慧還在,它不起作用,或者可以說它起作用,它起反面作用,反面作用是什麼?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叫煩惱習氣。所以說轉煩惱為菩提,不能從煩惱上轉,要從哪裡轉?從那一念上轉,一念覺了就轉,一念不覺怎麼轉也轉不過來。關鍵是在一念覺,這個不能不知道,我們如何再回到一念覺?這是個大問題。
佛給我們開這麼多法門,四十九年辛辛苦苦說的這麼多經教,只有一個目的,無非是教導我們找到一種方法,讓你快快的回到一念覺。眾生根性不相同,愛好欲望不一樣,所以佛就開很多法門,你喜歡哪個法門都行,門門皆成無上道。所以佛講得很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在你自己選擇。選擇怎麼會成功?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成功;你要同時學很多法門,那就壞了,搞雜了、搞亂了。修行這個事情最忌諱的、最怕的,就是個雜亂,一雜一亂全盤完了。再好的心、再怎麼努力,也是修一點人天福報,與了生死斷煩惱一絲毫都不起作用,你看這多可惜!現在我們總算在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找到一個法門,現在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法門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年輕的,哪些是年輕人?五十歲以前的年輕人,要好好的學戒定慧,老實念佛。五十以上在中國人都叫老人,來不及了,專念阿彌陀佛,《弟子規》、《感應篇》都不需要念了,能行嗎?能。能夠把一句阿彌陀佛,把所有妄想習氣都取而代之,你成功,這叫什麼?這叫道共戒,就是這一句佛號裡面就具足戒定慧三學。你不要再找麻煩,就這一句佛號,圓滿成就了你的戒定慧,妙極了。什麼是佛法?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佛法。真能念十年,十年開悟了,五十歲到六十歲開悟了,開悟了你還有壽命,你再教化眾生,你再發心講經說法不難,你什麼經都會講。到那個時候你智慧開了,你大慈大悲給一切眾生講什麼經?肯定你講《無量壽經》。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這個末法時期九千年,只有這部經能度眾生;別的經都是好聽,做不到。這部經可以做到,末法這個九千年《無量壽》是第一經,《阿彌陀經》是第一經。
五十歲以上,我勸大家經就學這一部《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你就學這部經,一部經、一句佛號,把心定在這上面,決定不動搖,決定不改變,什麼時候能成功?十年。真定住,什麼都不要想,真能夠這麼幹,我們照一般這種效果來看,修學效果來看,應該在四、五年你就得三昧。三昧的樣子是什麼?清淨心,《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這你得到了,見思煩惱沒有了;再有個二、三年,你得定一定開智慧。這個智慧不是大徹大悟,是大悟不是小悟,是大悟,大悟你就能夠通一切法裡面的一部分,不是全通,你會通一部分。譬如講淨土宗,淨土宗跟淨土宗有關聯的那些經論你全通了。在這個世間再繼續努力下去會徹悟,大徹大悟那就全通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你的身分地位,就經上所講的這些大士,法身大士,你在一生當中證得,可能嗎?可能。有例子嗎?有例子,《華嚴經》善財童子就是例子,學他,他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善財怎樣鍛鍊自己?你看他在老師,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老師會下大徹大悟,這就畢業,老師不留他,叫他出去參學。在老師會下大徹大悟是根本智,明心見性,老師叫他參學是後得智。五十三參,不同的法門,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業,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叫他去參觀,叫他去訪問,這是成就他的後得智,無所不知,他一接觸就明瞭。
雖然參學,在整個參學過程當中,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他都能不起心、不動念,鍊這個功夫。這個功夫是什麼?這個功夫是真實的定慧,如如不動是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他沒一樣不知道。定慧等學,這才真的成佛,這不是假的。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學了不是沒有用的,真管用!我們得明白這個道理,這是真實的佛法,用在自己身上身心健康,快樂無比,佛法裡面講「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自己,自己得到的。幫助別人,我們說影響,這個影響是什麼?你居住在這個地方,你能轉這個地方的境界。這地方人造業,境界不好,像現在地球上這麼多災難,你住在這個地方,災難都沒有了,都化解,這是眾生得福。這個化解是什麼?是因你的福報。你還得教他,你要不教他,你將來走到別的地方,災難現前了,所以你要好好教他。教育是根本,治本,我覺悟了,大家統統都覺悟;我明白了,大家都明白了,這個世界就變成極樂世界。這真管用,一點都不是迷信。所以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福報,在哪裡學?在佛門學,在淨宗學。這麼好的東西我們能不要嗎?今天時間到了,四無礙辯我們明天得從頭學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