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0一集) 2010/8/7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39-01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一十七面,倒數第七行,我們從「安住一切」念起:
「安住一切者,《會疏》云:安住者,不動義。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在前面我們也講過這一句,從這裡看起,這是一個段落的起頭。安住,無論是初學、還是老參都非常重要,古人所謂「身安則道隆」。我們想到近代這一個世紀,沒有高僧大德出現在世間,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不但在中國,在整個世界幾乎所有的地區我們都看到。原因是什麼?這一個世紀「安住」兩個字沒有,整個世界的社會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所以人心定不下來,這就很難成就。而實際上這個問題,大環境不好,這社會動亂,個人如果真的有善根、有福德,還是會有成就。善根是堅定的信心,福德是能受苦受難,這樣的人很少,不是沒有。所以佛當年滅度的時候,阿難尊者曾經問佛,佛在世,我們依你為老師,你不在世,我們依靠誰?佛說了一句話「以戒為師」,還有一句「以苦為師」。換句話說,在當前這個時代,我們能持戒、能吃苦就會有成就。具足這兩個條件,無論是處順境、處逆境,都能夠如如不動。成功的祕訣就是古大德教導我們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譬如在今天這個環境當中,自己能夠找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很落後的地方,落後的地方平安,大家不爭,沒有人來爭,肯定物質條件很差。但是好,愈差愈好,蓋個小茅草蓬,你送人家,人家不要,瞧不起你,這平安。
能夠安定下來十年不動,你在這個地方安住,一部經教學到底。人只要有這麼兩個條件,持戒落實《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是屬於持戒,必須要學。沒有這個,那就是沒有根,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的根基,就在這三樣東西裡頭。這三樣東西不難,一年的時間足夠。這三樣東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是要每一條、每一條要把它做到的。《弟子規》一百一十三條;《感應篇》也不算多,善惡因果總共有一百九十五條;《十善業道》就是十條,前面兩個根紮下去,《十善業道》就沒有問題了。也就是說,《十善業道》的細目就是《感應篇》跟《弟子規》,這個根紮好,那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條件取得。十年,這一部《無量壽經》好,每天讀一遍,如果有緣分能夠聽講更好,聽講我們現在有光碟、有網路、也有衛星電視。所以有這個緣分可以收聽,一天能夠聽四個小時以上,不能少過四個小時。其餘的時間專念阿彌陀佛,你心是定的,定上個三年、五年就得念佛三昧,再有個二、三年就很可能開悟,得三昧就是得定,定能開慧。所以真正想成就,任何環境都能修行。
在亂世大家在一起共修比較困難,像民國初年,確實那個時候真的有高僧大德真正想辦學培養後起的人才,由於戰爭,都沒有辦法做得圓滿。應慈法師辦華嚴大學,不到一年就關門;歐陽大師辦支那內學院,算是最有成就的,也只辦了兩年,就辦不下去了。戰後我在台灣,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蓮社裡面成立一個經學班,培養講經人才,同學有二十多人,我是最後參加的,也只辦了兩年就沒有再辦,緣不容易。我學經教就在李老師這個班上學的,如果沒有這個班,確實那我們連經教這個都學不到,時間雖然不長,我還碰上了。所以,安住一切比什麼都重要。沒有機緣,我們得想辦法找機會,一個人過ㄧ個簡單清苦的日子,護持不需要很多,有一、二個熱心的護法來照顧你,就沒有問題,生活愈簡單愈好,人真正修行一天吃ㄧ餐可以,日中一食。
李炳南老居士他大概是三十多歲遇到佛法,比我還晚,我遇到佛法是二十六歲,他告訴我三十多歲。他遇到佛法不久他就過午不食,吃兩餐,又過了二、三年早餐也斷掉,一天吃ㄧ餐,一生都不變,這個很不容易,省事。自己照顧自己,吃飯自己燒,衣服自己洗,自己照顧自己,一直到九十五歲都自己照顧自己。最後的兩年,才同意由兩個學生發心照顧他,他才接受;之前有人想照顧他,不接受。我在台中跟他學教,也受他身教的影響,所以我在台中那個時候三十幾歲,我也學他一天吃ㄧ餐,我吃到第八個月我才告訴他。我說:老師,我現在一天一餐。「多久了?」八個月了。「怎麼樣?身體有沒有變化?」我說: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保持下去,一生不求人。」生活簡單,需要很少,一個熱心的護法就夠了,不需要攀緣,古人講「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定要知道節儉、惜福,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有決心、有毅力,在動盪的社會當中,自己可以如如不動。學四大天王的廣目天王,他就是表這個意思,在動盪的時局裡,自己保持不動,一樣能成就。所以這個意思,我在此地給諸位表出來,就是「安住者,不動義」。
「德成不退」,此地講這個德就是戒定,我們能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學好,完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永遠不退心。然後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專修淨土,這一個方向是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個目標是見阿彌陀佛,這個心要定,決定不改變,德就成就,成就不退,那就叫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能夠把一切放下,那就是無德不具。我們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不但不執著,最好分別也沒有。怎麼能做到?專心在經教,一心念彌陀,這就都做到了。《華嚴經》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一部經具足,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教,同時圓滿具足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法身菩薩的教誨,都在這個當中。特別在像現前這種社會,抓住這一部經,一句佛號,沒有一個不成就。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要明瞭,真正發心依教奉行。「前引《行願品》中,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者」。前面曾經引《行願品》這句經文,這個地方解釋,「即是一念中,圓成行願」。圓是圓滿,成是成就,一念當中圓滿成就普賢大行、彌陀大願。「故能安住於如來一切佛果功德之法」,念佛法門圓滿代表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前面這一句,是講我們修行自行的成就;這一句是化他,我們成就之後,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那就不能住在一個地方。前兩天日本的一位法師來訪問,中西隨功,我跟他認識大概也有十年。前些年我到日本去過六次,我訪問過日本的比叡山,這個山日本人稱它為佛教的母親,日本人稱這個山。日本佛教有十三個宗派,比中國多,這十三個宗派開山的祖師都在這個山上修行。所以我一定要到這個山上去看看,去拜訪,去了解一下。這些祖師大德當年在山上修行,他不下山的,住得最長的多少年?告訴我,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不下山。最短的?十四年,所以他有成就。我們中國古人常說「十載寒窗一舉成名」,沒有十年以上的功夫不行,這都是我們很好的典型。我移民到澳洲,辦了一個淨宗學院供養大眾,希望大眾在那個地方真正安心修行,能有點成就。那個時候我訂了一個修學的期限,九年,有人告訴我,九年時間太長,能不能縮短七年?我也拿不定主意,剛好這個機會到日本去開會,比叡山看了回來之後,九年不能再少了,人家山上修行最少是十四年,我們這個九年那還能減少嗎?就確定九年。
今年九年滿了,明年就是十週年紀念,我們學院有沒有成就的?給諸位說,沒有。什麼原因?沒有能照規矩去做。儒釋道三個根,我們教了不少年,沒有人真正肯幹;再有一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也沒有做到。所以我告訴大家,因為他們的年齡還不算大,大概也將近五十歲了,還行嗎?行。大陸上有個例子,五十五歲開始學習,是個在家居士,五十五歲(以前沒有接觸過佛法)才開始,六十五歲成就了,他在家可惜沒剃頭,一剃頭升座就是大法師。他告訴我,他十年就學一部《無量壽經》,他怎麼學?他每天聽我講《無量壽經》的光碟聽一片,應該是十年前我所講的,沒這麼詳細。全經一共是六十個小時講圓滿,六十片光碟,他一天聽一片,一片是一小時,但是重複聽十個小時,每天聽經十小時。他說聽經對他非常受用,為什麼?他妄念沒有了,除了聽經之外就是念佛。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聽圓滿了,從頭再聽,聽完了又從頭再聽,聽了十年他成功了。不但經文他背熟,可能連註解也背熟了,現在升座講經他不要書本,也不需要參考資料,而且什麼?觸類旁通。講得非常圓滿,真正讓人看到,你不能不佩服他。他生活在一個很辛苦的家庭,物質條件極差,能吃苦,吃苦耐勞,一生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成功了。這是我們好榜樣,他五十五歲開始,我看我們淨宗學院的同學,大概還沒有到五十五歲,還來得及。如果到六十五歲沒有成就,那就完了,那個問題就嚴重了。
成就之後,要報佛恩、要報眾生恩,怎麼報?「遊步十方,行權方便。此二句初讚大士之權德」,這些菩薩們善巧方便。「遊步是遊行與遊化之義」,遊行是尋師訪道,自己還沒有成就的時候,哪個地方有高人、有大德去親近,向他請教,這是遊行。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十九歲離開家,那就是遊行、去參學,到三十歲參學十二年,印度宗教裡面的高僧大德,學術界裡面的高人都親近過,德行、學問成就了。雖成就,問題沒解決,在一般人他就停止在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他不甘心、他不情願,他在恆河邊上畢缽羅樹下,現在叫菩提樹,在那個地方入定,把十二年所學的也放下,入更深的禪定,以前所學的四禪八定,這再入更深的禪定,終於成就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三十歲。見性之後,見性就成佛了,就不是遊行,那是遊化,化是教化眾生,自己成就之後,一定要成就別人。成就自己是為什麼?是為了教化別人。也就是四弘誓願裡面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要落實,不能說話不算話。十方,他老人家一生確實是遊化,沒有一定的住所,可是學生對他佩服到極處,他到哪裡學生跟到哪裡。跟他這些學生人數不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麼大一個團體。晚上休息在樹林底下,每個人找棵大樹,在樹下打坐入定休息。白天也在樹林裡面講經教學,只是白天還有一堂功課,要出去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輩子過這樣的生活。所以他教我們「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他做到了,做出榜樣給我們看。真的是萬緣放下,心裡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才能成就。
「十方者,東西南北四方」,下面「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是四維,這叫八方,再加上上方、下方,這叫十方。「蓋表空間之一切處所」,佛門常講十方三世,十方是我們現在講的空間,三世是我們現在講的時間,用十方跟三世把活動的範圍全部都包括了。「遊步十方,表大士神通遊戲,自在遊行,化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見性之後有這個能力,見性之後,六種神通具足了;具足,前面講圓滿了。見性之後,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全都沒有了,時間跟空間在他境界裡也沒有了。時間沒有了,人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進入未來。你看這些菩薩有本事,能教化過去的眾生,也能教化未來世的眾生,他有這個能力。這些能力是什麼?本能。這能力哪來的?本來就有的。惠能大師在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種智慧、德能,六種神通是屬於德能。相好,相好就像《普門品》上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他能現無量無邊身,眾生喜歡什麼身他就能現什麼身,千變萬化。所以化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他沒有障礙。
「行權方便者,權,對實而說」,實是真實,權是權變,真實是體、是自性、性體,權是起用,從體起用。從體起用不是自己有意思,這個諸位要曉得,諸佛菩薩、法身大士應化在世間,六道裡頭無論是哪一道沒有起心動念過。像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是,他應化在世間沒有起心動念過。沒起心動念,他怎麼能現相?他怎麼能說法?這就是他的行權方便。我們看到佛的相,佛自身不著相;我們聽到佛說法,實際上佛並沒有說法。所以《般若經》上說,誰要是說他講經說法那叫謗佛。無說而說,說而無說,他真的是無說,他為什麼會說?眾生有感,他自然的反應,這個應是法爾如是。這樁事情,曾經有人問過佛陀,佛弟子當中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向佛請教,舍利弗的智慧從哪來的?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智慧?佛用一個鼓做比喻,鼓大家都見過,古老的樂器,他說:鼓你知道嗎?知道。鼓的肚子裡有沒有東西?沒有,空空的,就兩張皮包著空空的。他說:舍利弗的心就像鼓一樣,裡頭什麼都沒有,可是你叩它,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無論什麼問題你問他,他對答如流。他有沒有動個念頭?沒有。所以真的叫說而無說,那個說是應。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他說的是什麼!同樣一個道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說了沒有?一個字也沒說。我們有說,為什麼?起心動念,想想這個話怎麼說法,就有說了。人家不起心、不動念,他怎麼會說法?所以說是無說而說。我們凡夫不會聽,會聽的人怎麼聽法?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那就會了,跟佛完全對應起來。所以我們聽佛說法,往往把佛的意思解錯了,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很不容易做到。權實我們要懂得,證到實才有權,沒有證到實,我們沒有善巧方便,我們有方便,裡頭沒有善巧。
「具權宜與權變之義」,這個權有這兩個意思,權宜跟權變。「俗謂通權達變」,現在人所謂的,這個人的聰明智慧能夠隨機應變,就說這一類的,通權達變是隨機應變,應變的能力非常強。這些菩薩們他們應變是達到究竟圓滿,也是古人講的一句話,「以不變應萬變」,他們做到了,他們真的是不變,能應無量無邊的變化。這我們無法學到的,雖然學不到,如果我們通過戒定慧這些方法來修學,哪一天我們也能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智慧能力全就出現,不必要學,統統出現。為什麼?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具足智慧,智慧裡頭有實智、有權智,具足神通,具足相好。「權亦即方便之異名」,所以權巧方便常常連在一起說,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就是最恰當的方法。最恰當的方法就沒有一定,因人、因事、因時、因地不一樣,用得那麼巧妙,就叫方便法。所以它是方便的異名。
「《法華文句》曰」,這部書是智者大師的著作,他給我們解釋「方者法也」,方是方法,「便者用也」,用得很順暢沒有障礙。「淺言之,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按佛教義,則如《大集經》云」,這是佛陀在經上講的,「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這個意思深,你能夠調眾生,調是調教,中國人常常把調,下面就教學的教,調教眾生這要智慧、這要方法。眾生很容易接受,也能很清楚的明瞭,樂意依教奉行,他會成功。佛在這裡告訴我們這個目標,可以說這是佛法教學的宗旨。如果人家要問我們,佛教教的是什麼?千經萬論宗旨是相同的,無論是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都是這一個目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位要知道。這一句話是梵語音譯的,可以翻成中國意思,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它是釋迦牟尼佛教人的總方向、總目標,這太重要了,保存梵語,叫尊重不翻。翻成中國的意思反而簡單,六個字「無上正等正覺」,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這個三也是正,菩提是覺,你看合起來無上正等正覺,佛法就是這個東西。
這裡頭有三樁事情,從後面講第一個是正覺,三菩提,什麼人得到?阿羅漢得到了。他怎麼得到的?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斷了就證三菩提,正覺這稱為阿羅漢。再向上升一級,正等正覺就是三藐三菩提,菩薩證得的,比阿羅漢高了,正等。他怎麼證得的?菩薩不但是見思煩惱斷了,塵沙也斷了,無明也破了一品,這才能證得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還不到佛,差一個階級。最高的位次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所證得的,這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大乘教裡面常講的,無始無明、塵沙煩惱、見思煩惱全都斷掉,回歸自性,明心見性,這才叫離苦得樂。你看阿羅漢證得正覺,六道的苦他脫離了,他不再輪迴到六道,他到四聖法界去,聲聞、緣覺、菩薩、佛。證得正等正覺,這是四聖法界裡面的佛法界。四聖法界裡面的苦,下面離開了,聲聞、緣覺離開了,菩薩、佛他還在受,他還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無始無明,功夫還要往上提升,提升到不起心、不動念,那就真的安住了,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時候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成佛了,十法界的苦永遠脫離了,離苦得樂,有等級的,有層次的,真的離苦了。十法界都說是世間,真正出世間是要超越十法界才真的出世間,世間一切苦永遠擺脫了,離苦得樂。不是我們現在,沒吃的,送一點吃的來,我們離苦得樂;沒有穿的,送一點穿的衣服來,不是這個,這個事情太小了。這些事情佛也教給我們,讓我們自己去處理去,大的苦樂,佛菩薩來幫助我們處理,小事自己處理。
這個世間,我們前面都講得很多,求財富得財富,求聰明智慧得聰明智慧,求長壽得長壽,沒有一樣你求不到的,你只要依照佛講的道理、方法你去求,有求必應。可是我們有時候求不應,那怎麼回事情?這些法都是我在二十幾歲跟章嘉大師學的,他老人家很慈悲,常常教我。你求,沒有感應的時候,老師說不是沒有感應,是你自己有業障,把這個感應障礙住;如果把業障懺除,感應就現前,不是沒感應。我向老師請教,這業障怎麼個除掉的法?他告訴我懺悔。講到懺悔,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教我這個法門,形式上的懺悔不重要,要是從實質上,實質是什麼?實質是後不再做。我知道自己做錯了,我也能懂了,就是中國人講的「不貳過」,那就真懺悔,不在形式上。孔夫子的學生,不貳過只有一個人,夫子常常讚歎的顏回。可見得別人都不行,都還常常有過失,只有顏回這個人很了不起,他做到不貳過。所以老師告訴我,懺除業障,然後有求必應。於是我們就明白,如果我們求財、求智慧,都是自私自利去求,恐怕都沒有感應;如果我們求財、求智慧是為眾生服務,幫助這些社會上苦難眾生,那就有感應。你看,不為自己才行,為什麼?這個理我們能想得通,不是很深。如果說為自私自利,去求佛菩薩都有感應,那佛菩薩不是鼓勵我們自私自利嗎?不是在教我們為非作惡嗎?那哪有這種佛菩薩?妖魔鬼怪才幹這個事情,佛菩薩不會幹這個事情。佛菩薩肯定我們的心行要跟他接近,跟諸佛菩薩同心、同願、同解、同行,那就肯定感應,沒有不感應的。所以《大集經》上這句話意思很深,指出佛法修學的總方向跟總目標。
「又如《法華玄贊》云: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這個方意思講得深了,施為,施是布施,幫助別人。可則,這一句話標準高了,我們所作所為,能夠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這叫方。這個意思就是北京師範大學,好像是大禮堂前面有個牌子,上面寫了八個字,「學為人師,身為世範」這八個字,那就是施為可則。我那天到學校參觀,他們的副校長陪同我,我看到這八個字,我向校長報告。我說「校長,這八個字是佛教裡《大方廣佛華嚴經》。」他一聽就呆了,「《華嚴經》上說這個?」「是的,沒錯,一部《華嚴經》就講這八個字。」我把它改了一個字,它是身為世範,我把那個身改作行,行比身的意思廣。學校也接受,以後學校把這個字也改過來,「行為世範」,這是方的意思。「善逗機宜」,善巧方便能叫接受的人都生歡喜心,這叫善逗機宜,這叫便。可見得這個解釋的意思,比《法華文句》裡面的意思要深,都說得對,都沒有說錯。
「又《淨影疏》云」,《淨影疏》是《無量壽經》的註解,它說「化行善巧,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這是教化眾生,非常善、非常巧妙沒有定法,隨物所宜,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像佛門過去濟公長老,濟公是宋朝時候人,跟岳飛同一個時代,真有其人,也真有其事。但是小說裡寫的不可靠。《高僧傳》裡有,我記得他的傳記特別豐富,好像有六卷,別人的傳記只有一頁、兩頁,他有六卷,《大藏經》裡有。那是種種異現,大用無方,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真有神通,故事很多。可是我們在近代,發現一個也是這樣的,抗戰期間,叫金山活佛,是南京金山寺一個出家人。他的法號叫妙善,可是世間很多人不知道他的法名,都稱他作活佛,稱他作金山活佛。這個法師他一生的行誼,跟宋朝濟公差不多,也是穿一個破草鞋、一件長衫,大概裡面就一套小褂褲,一年四季就是這個樣子,衣服從來也不洗的,衣服也有破的,也很骯髒他都不在乎。一生沒洗過澡,衣服領子油垢都是黑的,可是你去聞聞有蓮花香氣,而且會治病,你有什麼身體不舒服,你去聞聞他那個味道病就好了,非常奇怪。他老人家圓寂是在緬甸,到緬甸來教化眾生,在這個地方過世的。當地信徒對他非常恭敬,一定要讓他洗個澡,雨淋的那個沖澡,他就在沖澡那往生了,站在水底下往生,真人真事。
在台灣有兩個人給他寫傳記,金山活佛的事蹟,一個煮雲法師寫的,一個是樂觀法師寫的。樂觀法師曾經跟他在一起住過四個月,樂老是我們上一輩,曾經告訴我,他說:他真有神通,我們心裡想什麼事情,他知道,他在開玩笑當中就把你說出來。我們任何就起心動念,都沒辦法瞞過他,他都曉得,他有他心通。至少他有天眼通、有天耳通、有他心通,至少他都有這個能力。有沒有神足通?沒有明顯的證明,但是好像是有,大家在一塊聚會聊天談到金山活佛,話還沒說完他進來了。常常有這個現象,怎麼會那麼巧?這就是種種異現,這是權方便,大概這是阿羅漢以上境界才行。阿羅漢,阿羅漢有四果,從初果就有了,初果須陀洹,須陀洹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六種本能有兩種恢復了,就天眼、天耳。我們一般人看不見的,他看見;我們一般人聽不到的,他聽到,他有這個能力。我們在這個樓上講經,他往下面看,每層人在那活動他都清楚,他能看見,沒障礙。如果證到二果,他能力更大了,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事情他知道。到三果就有神足通,就能變化,能分身,這些小乘聖者能示現。在大乘,像圓教《華嚴經》上講的,初信位的菩薩他的六通能力跟須陀洹完全相同。第七信的菩薩斷煩惱,我們現在用級別來講,他相當於阿羅漢,小乘阿羅漢。八信,那就相當辟支佛;九信是菩薩,十法界的菩薩位;十信,是十法界裡面的佛位,在那個位次上神通變化就很大了。這是我們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綜上經論」,我們綜合前面經論上所講的,「故知以善巧穩便之法」,善巧、穩當、方便這些方法,「妙契眾生根機」,妙就是善的意思,他使用的方法,用得太巧妙、太好了,讓這些眾生接觸到之後生歡喜心,又能夠覺悟,能破迷覺悟生歡喜心。「導向究竟之果覺」,這個究竟果覺,就是前面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究竟果覺。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了,什麼叫佛法?千經萬論,無量法門,決定那個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佛法。他的目標如果是正覺,這是小乘阿羅漢;他的目標要是正等正覺,這是菩薩,這是大乘;目標要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一乘法,這是究竟圓滿的佛果。我們如果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無量壽經》它是走哪個路子?直截了當教我們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在一切經裡它屬於一乘經,一乘經沒幾部,在中國除這部經之外,《華嚴》是一乘,《法華》是一乘。《梵網》雖然是一乘,沒有完全翻到中國來,到中國來只有「菩薩心地戒品」,只有一品。所以這個經的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這個法門,佛在這裡教我們,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名為行權或行方便」,這總結的這個意思,把行權方便解釋圓滿了。
下面「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者,《嘉祥疏》釋為:解契宗源」,宗源是什麼?宗是主要的、重要的,源是根源。我們就曉得宗源是自性,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裡頭,世尊把無量無盡的這些功德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個是智慧,第二個是德能,第三個是相好。智慧是通達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真的所謂無所不知;德能就是神通,善巧方便,無所不能;相好裡面有物質、有精神,圓滿的相好。在實報土,世尊為我們介紹,「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是像在我們世界上釋迦牟尼佛出現的,示現跟我們一樣的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經上常講的劣應身。在六道裡頭示現的,一定示現同樣的身,如果示現的差別太大一般人不敢相信,得要示現一樣的稍微好一點,大家才會相信。佛在天上示現天人身,在人間就示現人身,在畜生道就示現畜生身,要想度哪一類的眾生,首先要現跟他同樣的身。如果要度螞蟻,他也現螞蟻身,你不現那個身,你怎麼能跟牠在一起?跟牠在一起,才有辦法教牠,所以示現同類身。
解契宗源,這講入佛法藏的入,我們明白、理解了,與性德相應。換句話說,真實智慧相應,而不是與常識相應,不是與學術相應。現在人講學術、知識,不講智慧,講知識,與知識相應不行,那是世間法,那不是出世間法。為什麼要這樣說法?這四個字意思很深,確實在近代,有許多人把佛的經典當作一種學術來研究,它變質了,它變成知識,佛教的知識。在哪些地方?在大學,很多大學用經典開課,在歐洲最著名的,像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都有漢學系,漢學系裡面的學生,碩士生、博士生,拿著佛經去寫論文。他們相不相應?他相應,他不是解契宗源,他不是的。所以他們所學到的是佛教的知識,不是佛法裡面的智慧。我去訪問的時候,給他們也上了兩堂課,提醒他們,學佛那就要學祖師大德的門路,才真正得受用。走上學術也有用,像拿博士學位可以拿到,將來在哲學系或者在佛學系裡面擔任教授,做個漢學家,這都能做到。要想證須陀洹果沒分,要想往生也沒分,這就是學術的佛教。釋迦牟尼佛的佛教是教育的佛教,這個要懂,它不是學術。民國初年歐陽大師講得好,佛法不是哲學,佛法不是宗教,而是今人所必需。為什麼?它真能解決問題,幫助我們化解衝突,幫助我們恢復社會的安定和平,佛法做得到。幫助我們離開六道輪迴,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無上正等正覺,它能辦得到。這個解契宗源非常重要。
「《淨影疏》云:證會為入。可見入者,為契會證入之義」。這個「會」意思很深,你看禪宗語錄裡面老師教學生,常常有一句口頭禪說得最多的,看到學生就問他,「你會麼?」這一句話意思深,什麼是會?契入就是會,你沒契入你不會。契入就是前面解契宗源,你就真的會!不是在文字上,是由文字、由言說,你在看經、你在聽教契入自性,我們一般講開悟,看經開悟,聽講開悟了,那叫入。沒有悟入不算,真正悟入這叫入,所以這個入的意思是契會證入。「亦即《法華》中入佛知見中之入字也」。這個入是證,這個入是契入,佛知佛見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禪宗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說這個,說這樁事情;在教下裡講大開圓解,也是指這個事情。我們念佛人叫理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入佛知見,跟禪宗的明心見性是一樣的境界,教下裡面講大開圓解是同樣的,層次相同。事一心那是屬於解悟,那不是證,所以事一心生極樂世界,是生方便有餘土,等於我們這個世界裡面的四聖法界。要是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那不一樣,那成佛了。所以事一心還是菩薩,不是佛的位次,事一心它也有三輩九品,中下品這是小乘阿羅漢的地位,中上品是菩薩。這是我們從教理上來看,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而實際上我們要了解,它那個修學環境非常特殊,我們一般人無法想像。那是什麼?完全得力於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所以他統統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個也就是淨宗為什麼說是難信之法,原因在此地,真的是難信之法。
入佛法藏,下面解釋佛法藏,「佛法藏者,《嘉祥疏》云:名理為藏」,這先解釋藏的意思。「蓋謂佛法藏為法性之理體。法性含藏無量之性德,故名佛法藏」。入佛法藏,實際上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入佛法藏。我們念佛,哪一天念到理一心不亂就入佛法藏,就明心見性。所以這裡解釋也解釋得很好,很明白,名理為藏,藏是含藏的意思。佛法藏就是法性的理體,用這個藏,藏是含藏的意思,好像資料庫一樣,取這個比喻。法性這是真的,真的含藏無量的性德,這是真的無量。自性是每個人都相同的,在哲學裡面講宇宙萬有的本體,它是能生能現,阿賴耶是能變,阿賴耶也離不開佛法藏,離開佛法藏就沒有阿賴耶。佛法藏好比是水,阿賴耶好比是波浪,離了水哪來的波浪?所以浪的本體是水,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同一個本體。所以佛經、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跟我們是一體。你看我們常常聽到,經上說「生佛不二」,生是眾生,佛是諸佛如來,把眾生說在前面,佛說在最後。這是什麼?對眾生的尊重,對眾生的尊敬,佛尊重。為什麼?眾生是沒覺悟的佛,佛是已經覺悟的眾生。沒有覺悟的佛是個糊塗佛,他不知道尊重別人;覺悟的眾生,他對於什麼都尊重,覺悟的眾生就是佛。又說「自他不二」,我自己,他是什麼?他,上至諸佛,下至地獄眾生,是一不是二。咱們中國老子也說過這個話,「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跟佛講的意思完全相同。
現在我們很想聽聽現代的量子物理學家,聽聽他們研究所發現的,讓他們來證明,佛法上所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為什麼要愛人?一體。我們是一個身體,我為什麼要愛這手指?我為什麼要愛這根汗毛?它跟我一體,就是這麼個道理。世出世間法沒有界限,差別在哪裡?就是迷悟,迷了就叫世間法,覺悟了就叫出世間法。出世間叫佛法,覺悟了是佛法,沒覺悟叫眾生法,它是一不是二。所以真的法性裡頭,法性就是自性,含藏無量的性德。無量的性德,覺悟的人他要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覺悟又不是那麼簡單,為什麼?我們對他未必相信,對他沒有信心,對他沒有那麼尊重,所以不好教。可是眼前的困難,只要把性德拿出一點點就能解決,性德的根是什麼?中國人講孝,五倫裡頭頭一句父子有親,那是性德的源頭。性德,無量無邊的性德,統統是從這個根源流露出來的。在佛法講是慈悲,許多宗教裡面講的愛,它那個愛跟佛法的慈悲,跟中國五倫裡父子有親那個親意思完全相同,沒有附帶任何條件的,無條件的愛。我們中國人把性德,簡簡單單的說出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過得很幸福、過得很快樂,這十二個字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性德!這十二個字是不是無量無邊?是的。我們想一想,十善十條,十大願王也是十條,菩薩一擴張的時候,就把它變成八萬四千細行。我們中國這十二個字,在菩薩道裡是不是八萬四千細行?我相信有過之而無不及,它是性德。
所以今天如何把我們的性德用上一點,在我們生活當中怎麼能用上一點。我們沒見性,可是見性的人他們明白,他們從自性裡頭拈出來。如果我們肯相信、肯依教奉行也用上了,沒見性的人也用上,那就得要聽這些諸佛菩薩、這些大聖大賢的教誨。所以我們常說,這是我們學習這麼多年的體會,這些東西不是他們發明的,不是他們創造的,而是自性的流露。在古代,我們有理由相信,佛菩薩應化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當時這些人根性沒有印度那麼利,根比較鈍,用這些方法來教導我們,是性德自然流露,我們要尊重。印度人根成熟,所以應化在這個世間,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教化之,佛在印度現佛身。佛在中國則現孔子、孟子、堯舜禹湯,現這些人身,聖賢身,這就是善巧方便,這就是大用無方。我們跟聖賢學、跟佛菩薩學,是跟誰學?是跟自己性德學,這個道理一定要懂。這些過來人,他們把性德展現給我們看,這些經論、典籍統統是性德裡頭流露出來的。所以大經大論這上面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絕頂聰明智慧的人能不能解佛經意思?不能解。什麼原因?它是自性流露的。什麼人能解?跟自性愈接近的人,他就愈能夠理解。怎樣跟自性接近?要把自性反面這些東西,這些虛妄都要把它淘汰掉。哪些是反面的?拿中國這個例子來說,不孝、不悌、不忠、不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這是反面的,這大家很明顯,這是什麼?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我們能把這些習氣遠離掉,洗刷乾淨,我們的性德就現前。再能夠不斷向上提升,我們也能達到聖賢的境界,再向上提升達到圓滿,那就是佛的境界。
「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這就佛法來說,真的,一切佛法都是從自性生的,離開自性沒有一法可得。《還源觀》上講「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這個地方講的佛法藏。出生無盡,周遍一切,這一切法,一切佛法是它出生的,一切煩惱、業障、習氣也是它出生的。怎麼回事情?覺悟了出生一切佛法,迷了就出生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些東西出現了。所以我們對於這一切非法的、反面的,也不要輕視他,為什麼?他體是真的,只是他迷了變成這個樣子,他要一覺悟就恢復正常了。所以諸佛菩薩對於地獄眾生恭敬,對於蚊蟲螞蟻不敢怠慢,什麼原因?你從另一面去看,他覺悟了他都是佛,他本來是佛,雖然在迷他本性沒有迷,這個要知道。本性永遠清淨,它不會被染污,不生不滅;那個迷是假的,迷有生有滅,迷有染、有淨、有善、有惡。我們能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在一切世間,這十法界一切世間,我們的平等心就生出來,無論什麼境界,我們看起來一視同仁,這叫佛知佛見。佛沒有分別心,佛沒有執著心,佛沒有起心動念;菩薩有起心動念,但是沒有分別執著。我們的學習要通過這個層次,所以這叫佛法藏。
「是故入佛法藏,即《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就這個意思。以善巧方便契入佛慧,佛慧就是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通達大智,這個大智是起用,是後得智,就是善巧方便。「又《甄解》據從果向因義,釋云」,這個意思來解釋,「如來一切功德寶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寶海,說言佛法藏」,稱之為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諸佛如來所證得的是一乘,一乘就是佛乘,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在一切經裡面,有小乘經、有大乘經、有一乘經,一乘經就這麼幾部,《華嚴》是一乘經,《法華》是一乘經,《無量壽》是一乘經。這一乘經裡面所說的,如來一切功德寶藏,這是菩薩修行證得究竟的佛果,裡面所具足的功德,這個功德大寶海,海是比喻,功德大寶海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所以說福報,誰的福報最大?世出世間福報沒有能跟佛相比的,智慧、福報究竟圓滿。但是要曉得,佛是我們的自性,我們要是明心見性,我們成佛了,我們的智慧、福報沒有人能相比。這就是佛法藏,這就是佛所得的一乘法,一乘法圓滿的智慧。所以佛法藏,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他講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能夠把妄想執著放下就證得。你看凡夫成佛,理論上講一剎那,你肯放下這經教全是你的。你只要一放下,不必去讀它,你已經完全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才真幹!知道這個利益太大了。不這樣幹,我們的損失太大,日子過得這麼辛苦。成佛得大自在,多快樂!許哲比不上,這個諸位要知道,沒人能相比。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