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631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三一集)  2014/2/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631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千零八十九頁,我們從第四行看起:

『種修福善』,「即修善種福,本經廣勸捨惡行善,《觀經》勸修三福」,就是這個三福是淨宗根本。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在淨業三福裡頭,第一福是普世教育,對誰說的?對所有一切六道眾生說的。在六道裡頭一定要懂得種福、修善,一定要懂得,你才能夠保住六道裡面人天的身分,如果沒有善、沒有福就變成三惡道。阿修羅道裡面有福沒有善,所以福享盡了還要墮落,他墮落得比一般人還要慘,大概都是地獄,不是餓鬼、畜生。所以,嚴格的來說他不能算是善道,這一世善,下一世就惡報。第二福才是佛法,小乘法,修出世間法了,小乘的果報是脫離六道輪迴,在正法時期,修戒律就可以能達到這個目的。最後一條是大乘福報,大乘福報,淨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淨土,生淨土就一生圓滿成佛,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種修福善」這樁事情看輕了,那就錯了。

從起心動念,什麼叫福?愛護眾生叫福。眾生都要愛護,人能不愛護嗎?對我們有恩、有利,這個人我們愛他;對我們沒有恩、沒有義,甚至於毀謗我們、羞辱我們、批評我們,乃至於陷害我們,這些人對他怎麼樣?不能用惡意對他,為什麼?他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沒有說善人、惡人,沒有說聰明人、愚痴人,沒有,一律平等。一切眾生,包括蚊蟲、螞蟻、餓鬼、地獄、畜生,全都包括在其中,本來是佛。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他迷失了自性,造作染淨、善惡的業,業所感到六道輪迴的果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沒有學佛,無知,不曉得,現在我們學了佛,我們明白了。明白,真正明白,心態就變了,對於造惡業的眾生會生憐憫心,就是慈悲心;對於造作重業,乃至於陷害我們自己的人,我們都同情他。為什麼?我們雖然不計較,沒有放在心上,他這個念、他這個行為,將來會受報的。為什麼?這是性罪,本性就是不善。

人在惡道裡頭,絕沒有別的力量去制裁他,不是的,業報是自己業力變現的。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他的老岳丈,就是章太炎先生,他是章太炎的女婿,老岳丈在世的時候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東嶽大帝就是泰山,山東泰山,東嶽,鬼王,大鬼王,聽說他管五、六個省,這五、六個省裡頭人造業、生死都歸他管。是不是真的是他管?不是,他是執行的,你沒有造業他管不上,就等於說他是執行法律的。判官地位很高,相當於現在人所說的祕書長,東嶽大帝,除這一個高高在上,第二個有權力的人就是祕書長,這麼高的地位。他是代理,期限只有一個月,可能是判官有事情,不能夠上班,請他出來代理。所以他這一個月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白天在人世間,晚上到鬼道裡上班。有兩個小鬼抬著轎子來接他,天快亮了就送回來,日夜都不得休息,很辛苦。

他是虔誠的佛教徒,讀佛經裡頭有說到地獄,地獄裡頭有炮烙地獄。那是將一根柱子,銅柱,當中燒火,完全燒透了,讓罪人去抱這個柱子。這是什麼罪過?邪淫的罪過,淫欲擁抱,叫你去抱這個柱子。太炎先生認為懲罰是要懲罰,這種懲罰太殘忍了,現在講不仁道,能不能把這個刑罰取締,求東嶽大帝行慈悲心。東嶽大帝就派兩個小鬼帶他去看,他說你先到現場去看,這個事情回來再談。小鬼帶他到刑場,指著地方告訴他,你看到沒有?他看不見。才恍然大悟,這不是閻羅王設的地獄,是你自己造作的罪業變現來的。就像作夢一樣,那個夢境,惡夢是自己變現出來的,於別人不相干,這才完全明白。

地獄道是這樣的,其他的五道也是這樣的。我們今天在人道裡面,好像煞有其事的樣子,如果我們是真的頭腦清楚,想一想,不要想別的,想昨天、想今天上午,不像做一場夢一樣嗎?上午、昨天還能有第二次嗎?不可能。分分秒秒我們都是在作夢,分分秒秒都不可思議,都是了無痕跡。前一秒,後一秒追念前一秒,前一秒不見了,痕跡都找不到。上午沒有了,昨天沒有了。所以佛法常常講就在當下,這句話講得非常現實,現實是什麼?現實就在當下,一秒鐘之前不是當下了。當下就是這一念,這一念變現出的境界你自己去欣賞,無論是清淨的環境、染污的環境,是善是惡,全是自己心裡變現的。有沒有這個事情?根本就沒有,如果有,它應該在。前一秒鐘在,前一秒鐘我找回去,我再回去看看,回不去了。這是什麼?這叫事實真相,佛經上講諸法實相,這叫真如,這叫自性。真如、自性是能現能變,所變所現的境界了不可得。真如呢?真如裡頭一無所有,自性裡頭一無所有,但是它能現萬法。惠能大師最後一句說「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一念,這一念不可得,不要以為這一念可以得到,不可得。

真正徹底明白搞清楚了,你覺悟了,你明白了,你回頭了,你知道事實真相。知道事實真相怎樣?心裡頭痕跡都沒有,過去的事情沒有,未來的事情沒有,現在也沒有,說現在,現在過去了。一念,什麼叫一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裡頭有多少個一念?我們根據他說的來計算,一千六百兆次的一念,一念不可得。《金剛經》上說得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個心就是念頭,就是一念,一念不可得。但是這一念起作用,這個幻相是一念現的,現了它馬上就滅了,第二個幻相又來了,念頭一個接一個。念念都是獨立的,所以它不是相續相,相續相是念念是相同的,這就是相續相,它不是相續相。

在我們眼光,我們看得近,就看一點點,就看這個小房間的事情,這是什麼?相似相續。這一念通整個宇宙,從整個宇宙來看,變化就大了。所以這一念當中絕對不是大同小異,是什麼?小同大異。你從整個宇宙來看是小同大異,從我們身邊來看是大同小異,你得把事實真相看清楚。看清楚的人叫菩薩,菩薩有天眼、有法眼、有慧眼、有佛眼。我們這個肉眼靠不住,肉身不可靠,肉身所感觸的非常粗顯的業報。而且這個業報現在我們知道,是由許許多多細念,微細的念頭糾纏在一起。這個糾纏是科學的名詞,是不是真糾纏?不是真糾纏,好像是糾纏在一起。

像我們電視螢幕,頻道打開,影像現起來,這個色像你為什麼能看見?其實懂得電視原理的人知道,這個像怎麼現的?是從一條一條線上變現的,它速度太快了,其實我們看到,它早已經不存在了。統統重疊在一起,好像是有這麼回事情,如果不是重疊,我們的眼根本看不見。我們就用過去那個電影來做比喻,過去電影是動畫組成的,拍攝的時候是動畫,一秒鐘拍二十四張幻燈片。放映機跟它的速度相同,把這個幻燈片打在銀幕上,我們看到好像這個事情存在。其實我們要問,二十四分之一秒是一張,一張幻燈片,我們把幻燈片,一秒鐘二十四張,其他的二十三張都抹黑,只留一張。只留一張在放映機裡面打到銀幕上,那個時間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打到銀幕上。問你看到沒有?我們都會說看到了,看到什麼?光閃了一下。還有沒有看到什麼?沒有看到,就是光閃一下,為什麼?它太快了。

那我們就知道,這一張,再一張、再一張,大概總得七、八張,我們講重疊在一起,其實它不是重疊,第二張出來,第一張根本不在了。好像這樣重疊在一起,我們看到裡頭有人、有房子、有樹木。應該怎麼?三分之一秒、二分之一秒才看到這個,二十四分之一秒,只一道光,什麼都看不見。現在電視頻率比那個高多了,一秒鐘不止二十四張,不止,速度快多了,所以你根本就看不見。它是在一秒鐘裡頭集合幾百張、幾千張,你看到好像是真的。那我們現實環境一秒鐘多少張?是一千六百兆次。一千六百兆次在一秒鐘裡頭,我們看到好像真的有人、真的有事,真有這個東西。其實你把它分開,一秒鐘分成一千六百兆次,什麼都沒有了。那叫真相,諸法實相,清楚了。

這種諸法實相誰能看見?大乘經上佛說過,八地以上。科學家要用儀器,因為他還有心意識,他有妄想、分別、執著,八地菩薩妄想分別執著大概都沒有了,全沒有了。不但妄想分別執著沒有,習氣都沒有了,剩下非常薄的習氣,所以他不礙事,他能看清楚。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上的人統統能看到真相,那個真相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能看見。所以才曉得,整個宇宙是假的,沒有一樣真的。這些人他現身說法,在十法界、在六道普度眾生,他自己痕跡都不沾。《金剛經》上說得好,「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而得度者」,這句話裡頭,自性體、相、德用圓滿具足。《華嚴經》上佛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在一念顯示無餘。

這是佛經裡面講的科學、哲學,真正是科學登峰造極。科學家為什麼達不到這個境界?因為他沒有離開心意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他沒放下,他要放下就成佛了,沒放下。利用科技,科學技術製造這些儀器,用儀器來觀察發現了。這個事情佛在經上有說,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是執著,就是用分別心、用執著心,佛說,對內可以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對外可以看到宇宙的邊際,實際上宇宙的邊際是無量無邊的。對內能看到阿賴耶,阿賴耶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這個東西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科學家也是把整個宇宙分為三大類,物質、信息、能量,他分為這三大類。物質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信息是阿賴耶的轉相,能量是阿賴耶的業相,這三細相。業相實在講,就是大乘經上常說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業相就是一念不覺。不覺它就動,覺心不動。動是無明,叫無明,就業相起來了;換句話說,業相就是造業,自性是不造業的。一念不覺而起無明,這是能生萬法的根源,這個根源沒有理由的。為什麼沒有理由?這是在做夢,做夢沒有理由,因為夢都是假的,沒有一樣真的。整個宇宙、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根本就沒這回事情,但是迷在夢中的人很苦。佛度夢中人,自己不著相,夢中也沒有真相,全是假的,所以叫遊戲神通。這個東西玄妙不可思議。

明瞭這樁事情,佛勸導大家要種福、要修善,修善種福對你有決定的好處,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因為你還是夢中,你沒醒過來,這個讓你去做美夢,不要做惡夢。所以,不但是佛法,所有宗教沒有一個宗教不勸人斷惡修善。真正搞通、搞明白,實在講,所有宗教是一樁事情,都是諸佛菩薩在那裡示現,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就這個意思,佛菩薩能現無量無邊身。應該說什麼法自自然然流出來,沒有通過思考的,通過思考的就落在意識裡頭去,造業了;沒有通過思考不造業,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事情都解決了,事情辦得圓滿,痕跡也找不到。

所以,人生在世絕對要用真心,要用真心的利益好處太大太大了。真心是真誠,沒有一個妄念,沒有一個雜念。真心就是自性,自性能生萬法,當然明瞭萬法。在東方,佛教、中國的儒跟道,它們這三家非常接近,根據的理論是相同的,方法也是相似的,只有淺深不一樣。最深的是佛法,佛法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儒跟道大概到大悟,他沒有徹悟,他能到大悟。所有的功夫全在放下,怎麼能徹底放下?明白了,事實真相搞清楚了,就這麼一樁事情,沒有一樣是真的。一樣都不是真的,捨惡行善還是要做,不能不做,不做眼前吃虧、眼前受報、眼前受罪,那就變成惡夢了。

「《觀經》勸修三福」,淨宗三個根,「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我們真的要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很重要,應當要修三福,不從這裡開始,往生極樂世界沒把握。理上講,萬修萬人去,事上亦如是。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孝養父母學起。對父母都不孝,你對老師就不會尊重,對人不會有恭敬心。這是怎麼回事情?這叫煩惱現前,煩惱障礙你往生,往生心要清淨,你的心不清淨,它障礙在此地。所以你愈想愈有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

怎麼樣孝順父母?佛經上講得很多,散在一切經文裡頭,你必須要讀很多經文,你才能夠知道。儒家有個方便法,教小朋友的《弟子規》,很簡單,一千零八十個字,一百一十三樁事情。你真正能做到了,變成自己日常的生活、思想、言行,淨業三福第一條你就做到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它的根是孝,奉事師長是敬,這是恭敬。孝跟敬是諸佛菩薩他能夠修成妙覺果位,他的大根大本就這兩個字。不從這兩個字上紮根,成就很困難,有人修一輩子不能成就,生生世世修無量劫都不能成就,什麼原因?根上沒有紮穩。所以學佛的人必須要學《弟子規》,《弟子規》沒有做到,往生沒把握。《弟子規》就是教我們孝親尊師,真學好了,對一切人都是用孝、用敬來待人接物,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所以講倫理、講道德,佛講盡了,真的講到登峰造極。

早年方老師把佛教介紹給我,他學哲學的,他說大乘是佛經哲學的登峰造極,他那麼肯定。我們今天學了六十多年,看到今天科學家的報告,我們很清楚,它不但是哲學的登峰造極,也是科學的登峰造極。所以很多人問我,大乘是什麼?佛法是什麼?我很簡單的告訴他,大乘佛法是普世教育,裡面不外乎三大類,倫理、道德、因果,普世教育。往上去,高等的哲學、高等的科學,科學、哲學在大乘裡頭是究竟圓滿。我們有理由相信,不管現在人用什麼心態對付,我相信三十年之後,科學家會承認,就像方東美先生一樣,他承認了大乘是哲學的登峰造極,最高峰。三十年後科學家會證明,大乘是科學的登峰造極,佛教變什麼?佛教變成科學、變成哲學。

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上講的三細相,現在物質現象被科學家揭穿了,所發現物質的真相跟經上講的完全相同。精神現象還沒搞清楚,精神現象就是信息、就是念頭。念頭這樁事情,科學家發現它有,存在的時間太短了,物質現象是從它這裡發生的。所以,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物質是從念頭產生的,這個情況在經上講得很清楚,講得很多。「相由心生」、「境隨心轉」,色、相都是物質,「色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些都會被科學證明。所以心能改變物質,因為物質是心生的,物質現象是隨著心在變。地球是物質,身體是物質,我們身心的健康完全在念頭,念頭善、念頭清淨,這個身體絕對健康;念頭常常想不善的,常常想邪惡的,這人肯定有病。居住的地球也一樣,居住地球上的人,心地要是清淨、善良,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如果心行不善良,所想的統統都是負面的,所造的都是罪業,地球上的環境那就是餓鬼、地獄、畜生,就變成這個樣子。於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完全要自己負責任。

所以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慈心不殺是因果,十善是釋迦牟尼佛教的。善惡的標準是什麼?佛說了十條,不多,很好記。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個相應,善,與這個相違背就不善。具足十善,那就是佛經教裡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常常看到這個字樣,那個善是有條件的。十善做到了,跟諸位說,孝親、尊師、慈心統統具足;沒有這個條件,學十善有名無實。我們最近十幾年,提倡《弟子規》、提倡《感應篇》、提倡《十善業道經》,這個念頭從哪來的?就從這兒來的。我們如何落實這四句?把這三個根,我稱它做三個根,儒釋道的三個根本教義,《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樣真的落實了,善男子、善女人,這個人念佛能往生,修善往生,他有善根福德因緣。《彌陀經》上講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修善積德做得多,這保證你往生,你不用懷疑。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就是什麼?進佛門了。前面第一福四句是對一切眾生說的,不是對佛門弟子;但是沒有前面這個條件,不能做佛的學生。受持三皈就是拜老師,我們俗話說拜師,我們拜佛做老師。佛不在了,佛留下來的經典就是佛的言教,我們依照這個修行,就是法是老師。依照佛的經教修行的人是我們的老師,他是我們的榜樣,就是出家人。佛陀在世是以佛為主,佛不在世了以經為主,三寶當中以法寶為主,出家人必須要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去修行。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修正錯誤的思想,從這兒下手。思想正了,行為就正,思想從起心動念處下手。淨土宗的修行方法,落實在一句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沒有第二個,這就是淨土宗的正知正見。

所以要受持三皈,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用佛法僧做代表。佛陀當年在世如是說,可是佛滅度之後,這個法往下傳,愈傳愈訛,慢慢的就變質了,大家把佛法僧這三個意思完全坐實在形像上。佛在哪裡?泥塑木雕的叫佛,皈依佛就皈依這些佛,這個錯了,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這個一定要知道。因此大乘教裡頭,皈依講得很詳細,要皈依自性三寶。佛像、經書、出家人這叫住世三寶,這個三寶有沒有作用?有作用,你看到它提醒自己,看到佛像提醒自性覺,看到經書就提醒自己自性正,法叫正知正見,看到出家人提醒自己自性清淨,這就有作用了。如果沒有這個形像,常常會忘掉,忘掉怎麼?自性迷了,自性邪了,自性被染污了。所以,三寶起這個作用,這是三寶住世的功德。對誰起作用?對一個通達佛法的人起作用,如果對佛連經教都沒有學過,對他不起作用。不起作用,會起副作用,那就是迷信。迷是錯誤的,迷信的人多,佛法就衰了,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三皈是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修什麼?修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清淨,覺正淨三個字,自性的覺正淨,它本來是覺。要在這個上下真功夫。

具足眾戒,戒律必須要遵守,從哪裡開始?從五戒、十善開始。不犯威儀,威儀講規矩。戒律裡面說威儀的地方很多,也就是說坐有坐的樣子,站有站的樣子,臥有臥的樣子,行住坐臥都有規矩的。這些規矩形於外,裡面沒有,外面就不會形成,裡面心是覺正淨,顯在外面的就是戒定慧。在我們這個經題上,內裡面是清淨平等覺,就是戒定慧,戒是清淨,平等是定,覺就是慧。裡面充滿了戒定慧,外面威儀就具足了,自然具足。不犯威儀,讓人家看到對你生起恭敬心、仰慕的心。這是屬於小乘,初學的,小乘教佛講了十二年,也叫阿含。

再往上升,這就大乘,大乘從方等經、《般若》、《法華》、《涅槃》,這一類是大乘。大乘就是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如來真實教誨。菩提心是什麼?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什麼是覺悟的心?大乘教裡面說體、相、作用,一切法都有體相用三面。菩提心的體是真誠心,《觀經》上說至誠心,《起信論》裡面講直心,經論合起來看,直心就是真誠心,真誠心就是直心,直心是道場。中國人講至誠,真誠到極處,沒有一絲毫虛偽,這是菩提心的根。它起作用,作用有對自己、有對別人,真誠對自己會是什麼?清淨、平等、覺,因為它都是兩個字,我給它加一個字,正覺,對自己是這個,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動搖。清淨是戒,防非止惡,平等是定,正覺是智慧現前,就是戒定慧,這是自受用。他受用,慈悲,一片慈悲,無量的慈悲、無盡的慈悲,用慈悲心待人接物。慈悲就是愛,其他宗教裡頭沒有說慈悲,說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古蘭經》說「真主確實是仁慈的」,仁慈博愛,這是自性的核心,自性的第一德。換句話說,至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一切眾生的真心,一切眾生各各都有。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點都不假。

我們現在的真心失掉了,失掉之後用什麼?有一個妄心代替,我們現在全用妄心,不知道用真心。妄心是什麼?自私自利。至誠心裡頭沒有我,妄心裡頭有個我。沒有我的時候,它是個什麼概念?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換句話說,遍法界虛空界就是我,這叫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遍一切處,一切時一切處,所以《華嚴經》上有句話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華嚴》說的一法身,在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就是圓滿法身,遍一切處。統統變成光,身沒有物質、沒有思想,沒有精神現象,根本就沒有起心動念,這是真心,真正的法身。所以,法身跟一切諸佛融成一片,跟一切眾生也融成一片,確實融成一片,眾生並不知道。我們在哪裡?全在如來法身之中。我們起心動念他怎麼會不知道?你沒有離開他的身,全知道。

這叫菩提心,應當要發,為什麼?我們想成佛,我們想證得法身,那就得走這條路。我們走的是捷徑,走的是快速通道,先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超前的速度我們無法想像。所以遇到這個法門真正是大幸,大幸中的大幸。起心動念常常替別人想,不要想自己,想別人,自己在其中,想自己,別人不在其中;想自己心量小,想別人心量大。盡量往大的上去發展,你的心胸開闊,法喜充滿,真得大自在。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不會干擾你,為什麼?全放下了,不受干擾了。

「深信因果」,這句經文寫在這個地方意思很深。如果它寫在第一福,第一條裡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深信因果」,我們一點問題都沒有,那就是普通所講的因果。放在這裡不行,這什麼?這是對菩薩說的,對大乘講的,大乘的因果跟我們一般講的因果完全不相同。我們六道輪迴裡頭,善因三善道果報,惡因三惡道果報,是講這個,此地不是的。此地發菩提心是大菩薩,《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法身大士。聲聞、緣覺沒有發菩提心,三乘菩薩也沒有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與性德相應才叫菩提心。所以這個不是一般的意思。

在淨土經典裡頭,用淨土的教義來觀察,這個因果是什麼因果?念阿彌陀佛是因,往生極樂世界是果,專門指這個因果的,不是其他因果;或者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無論你念什麼佛,最後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就行。念阿彌陀佛就不需要迴向,那本宗的;不是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迴向求生極樂世界,行,阿彌陀佛統統接受。所以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把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統統念到,阿彌陀佛代表一切諸佛。《無量壽經》代表一切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不出《無量壽經》,所以讀這一部經就是讀一切經,這多簡單、多方便。這個因果難信,真難信之法,釋迦牟尼佛說的,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說的,決定不假,我們對這個不能有絲毫懷疑。

下面叫我們「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讀是對著經本看的,誦是能背誦。大乘經教,沒有開悟之前,老師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開悟之後,廣學多聞,十方參學。像善財五十三參,那是什麼?開悟之後,沒有開悟之前,一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道理要懂,你的心就定了。一門就是一切門,一句佛號就是一切諸佛名號,我這個心才能定得下來,這真信,這是真佛弟子。一句佛號、一部經,在這部經裡面開悟了。因為一門容易開悟,一門心是定的,精神是集中的,他不會散亂,容易得定。定叫三昧,在淨宗叫念佛三昧,容易得到。涉獵宗教太多了、經論太多了,不容易;換句話說,佛學常識很豐富,心不定,依然是心浮氣躁,心不安,還有畏懼、還有恐怖、還有懷疑,這個都是煩惱習氣。

一定要把心定下來,一門,到真正開悟,有悟處,你再看其他的經典,一看就懂;如果一看不懂,別看,不要去理它。到什麼時候一看全懂,這時候可以看,那一部經要不要從頭到尾看完?沒有這個必要,看幾行、看幾頁全通了,這講什麼全知道了,這真開悟、真見性了。我們測驗自己有沒有見性、有沒有悟處,可以用這個方法。真正開悟了,就這一部經上你會看出無量義。讓你來講解,你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深說淺說,得大自在。對什麼根性用什麼方法說,活活潑潑,沒有一字一句是死的。我們常說,這經典被你講活了,就這個意思。活學活用,不但講活了,在日常生活當中統統起作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經的義理完全相應,沒有一樁相違背。這叫得自在,解脫,解脫就是自在。所以我們看到此地讀誦大乘,要記住,沒有開悟之前,選一部大乘經。這部經經題上就寫出它是大乘,經題上寫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經題上就顯示了,這是大乘,這不是小乘。

末後這一句,勸進行者,勸是勸別人,進是進步。我們同參道友,修行這個法門的人,要常常勸導大家,要常常幫助他進步,這就是要真正有慈悲心,為人演說。勸進裡頭包括言說、包括身行,我們真正依教奉行,做出樣子給別人看,他看到歡喜了他就會想學,他就會向你請教。你勉強送給他,有時候他不接受;他看,看了很久,看了生歡喜心,向你請教,這時他就很容易接受。我早年住在加州,住在三藩市的時候,我們在那裡買了房子,有好幾家住在一起,是四家住在一起,在一個社區。這個社區外面就是公園,每天早晚我到公園散步,我們的鄰居,這些當地人,常常見面,我們都打招呼,我們都非常歡喜。

有一天有個鄰居來找我,問我們是做哪個行業的,從事哪個行業,為什麼你們這麼歡喜?你們這麼快樂?他覺得他們自己的生活都好像有沉重的負擔,你們怎麼會這麼輕鬆、這麼快樂?問我們哪一行,我們就告訴他,我們是學佛的。問佛是什麼?佛就是快樂,你給他們這樣講法就行,有根據的,極樂世界,快樂;佛是清淨的;佛是長壽,健康長壽、無量壽,健康長壽。他說這三樣東西我都要,都想要。要的人多了,鄰居們都想要,那我們就正式開班,星期六。我們在那裡有個小佛堂,星期六就請他們來,專門替他們講,介紹淨土法門,介紹佛法,完全對初機,讓他們生歡喜心。我告訴他,學佛跟信仰宗教完全沒有違背,你們星期六到這個地方來學佛,學什麼?學快樂、健康長壽、身心清淨,學這個,星期天你們上教堂,一點障礙都沒有。應機施教,幫助他跟佛結緣,跟佛、對待佛法生歡喜心,慢慢把佛教的教義明白了。釋迦牟尼佛是個有智慧的人,智慧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有智慧才能真正看得懂經典,不管你學的是哪個宗教,為什麼?那個真神心是清淨的,你心不清淨跟他不相應。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淨業三福這三樁事情,三樁事情叫淨業。「其第一福中,已兼十善」,第一福中四句,最後一句是修十善業。「《觀經》指示,欲生彼國,當修三福。由是可知,修善種福,於修淨者」,就是修淨土的人,「實不可忽」,實實在在不能夠疏忽,一定要認真。要重視修善、種福,要認識福田,無上的福田是三寶。今天三寶出了問題,問題很嚴重,三寶什麼?有名無實,三寶的形象被破壞,社會大眾離三寶愈來愈遠,出家人真正修行愈來愈困難。這是現實,不能不知道。

我在年輕的時候,我就不相信佛教。在台灣,年輕的時候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承蒙他非常愛護,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我記得好像是分五個單元,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我當時就很困惑,我說佛是宗教、是迷信,而且社會一般大眾公認,高級的宗教只有一個神,創造宇宙主宰神,只有一個。佛教是多神教,到寺廟裡看,佛像太多了,我們那時不知道,認為是泛神教、多神教。這在宗教叫低級宗教,什麼都拜,迷信當中的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你還年輕,你不知道,他說「釋迦牟尼」,他沒有說佛,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這從來沒聽說過,我們學哲學找這些人,找大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學了這個單元,把從前對於佛法的誤會澄清了,搞清楚、搞明白了。

老師有一堂課裡頭特別告訴我,佛經哲學不在寺廟。我說在哪裡?在經典。為什麼不在寺廟?他告訴我,兩百年前的佛教的寺院庵堂,裡面出家人有道德、有學問,真的是哲學家,你去找他會得到智慧。他說現在出家人他們不學了,你問他們,他們不知道,他們只有念經,沒有去研究經典。所以你到寺廟去找經典看。因為在那個時候,佛教的經書一般市面都買不到,只有寺廟裡頭有收藏,很多的經典我們想要,還得去抄寫,假日到寺廟去抄經。不像現在,現在印刷術發達,經典普遍流通,對我們來說這是樁喜事,價廉物美,可是一定要認真學習,不認真學習等於你沒有學過。

我們那個時代講經的人很稀少,天天講經的沒有,只有幾家佛學院。佛學院我也去教過,我對它很了解,能不能學到東西?可以學到一些佛學常識,甚深的義理沒有涉及到,怎樣修行也沒有學到,這就造成真正想修學有一定的困難。我總算是很幸運,在真正明瞭、認識了,對它起信心,起一念嚮往的心,這時候我遇到章嘉大師。這個人也很了不起,對我們年輕人很愛護,像方東美先生一樣,每個星期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時間。所以每個星期見一次面,我這一個星期看的這些書,有一些問題我記錄起來向他請教,他跟我解釋。我跟他三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他圓寂之後,又過了一年,我認識李炳南老居士,這是個通宗通教、顯密圓融的大德,我跟他十年。我跟他那年他七十歲,我跟他的時代是他七十到八十。

善知識難遇!我對老師感恩戴德,如果要不是遇到這三個老師,三個老師少一個都不行,就不會有成就。方先生是啟蒙,不是方先生,誰勸我搞宗教我都不會接受。哲學概論裡頭最後一個單元講到佛法,這可以接受了。以後在李老師會下的十年,才把自己修行,就是《觀經》後面所說的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章嘉大師教我,勸我出家,叫我學釋迦牟尼佛。我第一本佛書他送給我看的,《釋迦譜》、《釋迦方志》,他說你要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對釋迦牟尼佛不認識,會走錯路,會走偏了、會走邪了。讀了這個之後才完全明瞭,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人?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人,要用中國人來說,他是聖人,他是賢人。

所以才真正曉得,它跟宗教不一樣。但是事實上,它已經變成宗教,這是後人的事情,不是佛法的本質,佛法的本質不是宗教。就像方東美先生說的,他告訴我,佛教是無神論,他這個話講得很多,著作裡頭都常提到。但是佛教,佛教與神不相干,佛沒有說這個宇宙是神造的。宇宙從哪裡來?是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由心想生的,這個跟現在量子力學家所說的非常接近。所以我們相信,量子力學不斷的在發展,現在年輕人朝這個方向去走的也很多,會被他們發現。物質現象的謎揭穿了,將來起心動念這個謎也會揭穿,完全印證大乘經典所說的宇宙的奧祕。

佛教是科學,為什麼是科學?佛教講求實證,你要沒有證明,不算是你的,佛教講開悟。沒有證得,這個悟叫解悟,你是從佛經經典上來的,別人講給你聽的,你知道了,這不能算自己的。怎麼算?親證,那算自己的。親證是什麼?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你自己的,那不是別人的。你所證得的跟佛所講的一定完全相同,佛講的這些經是做什麼用處?印證,看看佛講的跟我證的是不是一樣,做為證明。沒有祖師大德給你做證明的時候,經典作證,經典在你看起來一絲毫障礙都沒有。這是科學精神,科學裡頭最重要的是拿證據來,佛經是給你做證明的。所以在沒有證得的時候,它的作用是啟蒙、是引導。你要真幹,真幹真證得的時候,再翻開經典,它給你做證明,果然是一樣,那就不是假的。極樂世界能證實,什麼時候?清淨心現前的時候,跟佛起感應,感應的時候你會見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跟經上講的一樣。那麼這就是科學。

道聽塗說不許可,真正是有實證,有定、有證,叫真善知識。這樣的人也很難遇,也很難求,真是有緣碰上了;沒有緣,雖然遇到,最後機會錯過。章嘉大師在台灣,懺雲法師就非常後悔,認為什麼?認為他是政治和尚,親近的機會可惜了。到他明白了,想親近,他已經過世了。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二十六歲跟他,那年他是六十五歲,他六十八歲走的。所以我親近懺雲法師,把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所學到的常常說給他聽,他很羨慕,非常惋惜緣錯過了。這也是給我們一個教訓,不親自親近,聽別人說的不可靠。這個人是善人是惡人,是有修還是沒有修,必須自己親近,別人說的靠不住。我們在那個時候真叫是一張白紙,一絲毫污染都沒有,帶給我們這一生,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我們對老師感恩,對父母感恩,我們修行,念佛求往生,真正報恩。父母、老師對我們期望的,好好的把學佛之道成就,這個很重要。

末後這句話,『求生淨剎』,修淨土終極的目標就這一句,「是為一大藏教之總歸」。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示現,為我們教誨,這是他終極的目標。如果你真正求生淨剎,他就圓滿了,四十九年示現講學圓滿了。「華嚴圓攝諸教」,這是佛門第一部大經。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我們講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不出《華嚴》,《華嚴》全都講到了。「而以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相信淨土,就這句話。我在這一生當中兩次講《華嚴》,都用了很長的時間,兩次都沒有講圓滿,經太長。特別是我第二次,講得很詳細,留下來很多光碟。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到「初住品」,整個《華嚴經》大概是五分之一,後頭還有五分之四,四千個小時。那要統統講完,四五二十,兩萬個小時。不細講,人聽不懂,那沒味道,細講有味道,那麼大的經,要兩萬個小時,哪一個大學課程有兩萬個小時的?兩個小時一個學分,一萬個學分,世界上沒這個學校。真正稱得上是世間的大學問。最後「普賢菩薩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跟這個地方總結最後一句話「求生淨剎」,一個意思。

所以古大德說了,「今經正是華嚴中本」,彭際清說的。彭居士也是了不起的人,他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人,人絕頂聰明。應該是童子的身分,古時候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就是戴帽子了,叫成年,沒有行冠禮之前都叫童子,就是你還沒成年,他在這個時候考中了進士。進士及第,那就是學位裡面拿到最高的學位,好像現在的博士學位。以前學位,中國學位是秀才、舉人、進士,分這三等。縣考秀才,縣長主考官;省考舉人;殿試,皇帝做主考官,叫進士。進士及第,他考中進士了,一生沒做官,對儒釋道很有興趣,他跟儒釋道有密切往來,很深的研究。用現在的話來說,他也是高幹子弟,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兵部尚書相當現在的國防部長,他爸爸有這麼高的地位。所以他的生活不愁,不做官。在佛法裡頭很有成就,《淨土往生傳》裡頭有他,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叫《無量壽經起信論》,是他作的,這個話就是他說的。

他說《無量壽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跟《阿彌陀經》是一部,他稱為大本、中本、小本,大本是《華嚴》,中本是《無量壽經》,小本是《阿彌陀經》。他說這個話也就根據《華嚴經》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因為這三部經全講的一樁事情,求生淨剎。所以稱為華嚴中本。我也是看到這個,我把《華嚴經》停掉了,《華嚴經》大本太長了,講中本的,這部經是中本華嚴。講一遍也要一千多個小時,但是這一千多個小時要用一年的時間,一天四個小時要講滿三百多天。這一年值得,真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你對這個法門生起信心,你真正發心求生淨土,你成就了,你真的得到大圓滿。

「於此經末」,你看,我們學的這部經,這到最後了,長行到這裡就為止了,後面一品是偈頌,這個經就結束了,「以求生淨剎,普勸有情,同歸極樂」。以這一句,也是佛囑咐我們的,我們自己學了這部經,要下定決心求生淨土,求生極樂世界。同時要在一切機緣當中,普勸有情,普遍的勸勉大家,同歸極樂,也是三福裡頭最後的勸進行者。我們的心量要大,像阿彌陀佛一樣,希望所有的眾生都有緣分遇到這部經典,遇到這個法門,真信、真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將來每個人都到極樂世界。以這一句做為總歸、總結束,迴向裡頭這是真實的總迴向。

「今所勸者,正是彌陀之本願」。阿彌陀佛最初發願,要度盡十方諸佛剎土裡面苦難的眾生,他發這個大願。向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請教,有什麼方法能幫助他圓滿。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教給他,你到十方世界去參學。他用了五劫的時間,就是去考察、去學習,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優點,好的、你歡喜的你採取,你覺得不好的你捨棄,取人之長,捨人之短,這樣建造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的建造是非常合乎邏輯的,不是從想像來的,不是佛告訴你的,不是的。是真的去考察,人家哪裡好處記牢,我們將來照做,不好的我們不要。這個世界建成之後,他五劫考察得到的結論就是四十八願,所以四十八願是他五劫考察的報告。這四十八願願願兌現,在極樂世界圓滿。令一切眾生求生淨剎,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他建立極樂世界就為這個,大家能到極樂世界他就滿願了,很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19日09:32:4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897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