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07)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0七集)  2013/11/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07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四十八頁,第一行最後一句看起:

「又天眼有二種:一者從報得,一者從修得」。這一段是說五眼圓明,肉眼我們大家都有,第二講的是天眼,前面《大智度論》跟《淨影疏》裡所說的兩種,兩種意思都好,所以念老在此地說,「天眼實具以上兩義」。又天眼有二種,這也都是《淨影疏》跟《智度論》說的,一種從報得,一種從修得。報得是生天,生到天上自然就得天眼,這是報得的。人修上品十善,這個世間沒有跟你福報相應的處所,你的福報太大,人間沒有,會到哪裡去?會到天上去。天上福報不相等,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色界天有六層,有四王天、忉利天,這兩層是人間最容易去往生的,修大善大福多半到這邊去。我們聽人家說孔子在忉利天,我們有理由能信得過;佛經上說的,修上品十善,果報就在忉利天。孔老夫子一生的言行,跟上品十善真的相應,也就是說他老人家真做到了。弟子們對老師德行的讚歎,說夫子有五德,溫良恭儉讓,對人、對事、對物,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我們從這五德來看,佛法裡面講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五德全包括了,確確實實是上品十善。

佛法給我們講的因果,因果是大自然的法則,與這個因行相應,果報當然在天上,在欲界天。色界以上要修禪定,夫子有講到禪定,儒家講到禪定。欲界向上去的四層天,夜摩、兜率、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都是十善加上禪定。這個禪定功夫沒修成,沒修成,功力也不相等,所以層次不一樣。禪定真正修成,得到初禪,他就不在欲界,到色界去了,那個福報就更大了。色界上面還有無色界。色界天有十八層,無色界天有四層,總共二十八層天。確確實實講得很詳細,什麼樣的因感什麼樣的果報。但是我們要記住,二十八層天不錯,是好,沒出六道輪迴,這要記住。天上福報享盡了,還是要下來。下來下到哪一層?是到人道?還是到惡道?不定。從天上墮落下來的人很多,不是少數,落到人道是最好的,很多人都落到三惡道去了。什麼原因?原因是多生多劫累積的一些惡因。阿賴耶裡面有善惡種子,善的種子是因為你在天上享福享盡了,墮落下來的時候善種子已經很少了,惡的種子非常多,所以多半都落在三惡道。這個不是由什麼人主宰,不是的,我們說一句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話,那就是大自然的法則。業因果報完全掌控在自己,不是別人掌控,自己要認真、要努力,要斷惡修善,要積功累德。

我們遇到淨土法門真正不可思議,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一門一生可以成就,除這一門之外,很難。為什麼?門門都要斷煩惱才能提升。斷煩惱太難了,唯獨淨宗不要斷煩惱,叫帶業往生,你帶著煩惱、帶著習氣,統統可以往生。可是話不是那麼簡單的。話沒有說錯,不能產生誤會,帶業是帶舊業而不是帶新業。舊業是過去造的,過去沒學佛,造了很多罪業,自己不知道;學佛之後道理搞清楚,因果搞明白,就不能再造罪業。再造罪業,那是明知故犯,這個是很難叫人原諒的。可是阿彌陀佛慈悲,阿彌陀佛告訴我們,只要臨命終時最後一念,你是真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還是來接引你,你還是能往生。這個事情是真的,我們可不能僥倖,現在造罪業不要緊,我臨終還是有救。如果你臨終得了老人痴呆症怎麼辦?你糊塗了,你頭腦不清楚,助念都不能往生。往生的人條件,經上講得很清楚,臨命終的時候頭腦清楚,一點都不迷惑,真信有極樂世界,真信有阿彌陀佛,真正發願想求生淨土,以阿彌陀佛為老師,跟他學習,清楚。我們能保證臨命終時不糊塗嗎?平時修行就是為臨命終時保持頭腦清楚,沒有痛苦,平平安安、歡歡喜喜捨掉這個身體,跟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就為這個,不為別的。

信心不足怎麼辦?那要聽經,要讀經。古人教給我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目的是其義自見。自見是道理明白,義是義理,事實真相清楚,不再迷惑。由此可知,學習經教、聽經是為這樁事情。為什麼要千遍?一遍二遍、十遍二十遍不管用。為什麼?煩惱習氣伏不住。真的念上一千遍,煩惱習氣伏住了。有沒有煩惱?有。有沒有習氣?有。雖有,它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就是一句佛號,一切時、一切處念頭才起就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其他雜念,這個叫功夫成片,你功夫打成一片。功夫成片的人,決定往生。功夫成片好的人,功夫真正得力的人,他想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就走得了,就是說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就來接引他。這就說明什麼?生死自在,想去就去,想留就留,不礙事。這個法門到哪裡去找!念佛比這個功夫高的人,所謂事一心、理一心,那個難,那確實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得到的,凡夫能做得到的就是功夫成片。因此古大德告訴我們,遇到這個法門,你就遇到這個機會。什麼機會?脫離生死輪迴的機會,稀有難逢!我們這一生可以脫離生死輪迴,不再受苦了。佛度眾生終極的目標是幫助我們離苦得樂,沒有出輪迴不叫做離苦,輪迴真苦,脫離六道輪迴叫離究竟苦,真的離苦了,往生極樂世界是得究竟樂。可見得,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真正的目標就一個,勸大家念佛往生淨土,佛度眾生大事就圓滿了。但是這個法門真難信,難信之法。真難信,不是假的,是真的。

五眼,生天就有天眼,這是從報得的;另外一種修得,修行。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真正證得小果,小乘須陀洹果,初果須陀洹。須陀洹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入流,他入聖人之流,他不是凡夫,從此之後他是聖人,聖人裡面地位最低的小小聖,這個時候他就得天眼,他有天眼通、有天耳通,這是修得的。修什麼得的?修定得的,也就是說你的心清淨了。清淨的程度不一樣,最淺的程度就得天眼、天耳;功夫再深一點,得他心通、宿命通。宿命通知道自己過去生,相信輪迴了。為什麼?你自己知道,知道你前生是幹什麼的,再前世是幹什麼的,生生世世,至少十幾世、二十幾世、三十幾世清楚。如果證得阿羅漢,知道五百世,過去五百世的事情清楚。知道過去,也知道未來,這叫宿命通。他心通,別人起心動念你知道,你看見了。別人睡覺在作夢,你能看到他夢中的境界,等他醒來,你剛才做什麼夢,你講給他聽。夢中有色,自己知道,普通人看不見,二果聖人,四果,小乘四果,第二果有這個能力看到別人。你作夢,或者是你想,你想一個人、想一個地方,那個境界在你腦海裡浮現出來,斯陀含能看見,二果是斯陀含,他可以看見,心清淨。

除這個之外還有心地清淨,什麼呢?日本江本博士實驗的水,他搞了十幾年,水知道。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有相,我們作夢也有相,人沒有看見,水看見了。水為什麼看見?水清淨,沒有污染。去年美國修.藍博士到我們這裡來訪問,在我們這個攝影棚裡告訴我們,我們起心動念桌子知道、椅子知道、牆壁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它們沒有妄念,它們沒有雜念,自性裡頭本具的功德,見聞覺知它們全有,所以它全起作用。全起作用為什麼做桌椅板凳、做這些植物礦物?因為它有無明,原因在此地。我們有無明,無明就是妄想,加上分別,加上執著,所以我們會造業。它們不造業,它們確實有生住異滅,有成住壞空,礦物有成住壞空,植物有生住異滅,但是不管它是植物、是礦物,統統有見聞覺知,它會看,它會聽,我們起心動念它知道。古人有所謂,這話講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要想不讓別人知道,除非你自己不要做,你自己只要起心動念,別人都知道。這都是事實,都不是假的。我們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佛怎麼會不知道?當然知道!念得愈多愈親切,跟阿彌陀佛建立關係,建立緣分。我們得真正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緣分就在現前,就在這一生,就在此時此地。放下萬緣,心地清淨,我們的天眼就現前,這屬於修得,這不屬於報得。

下面,「《淨影》所云」,《淨影疏》所說的,「是指修得」。「生於色界諸天自然生得之淨眼」,這是講「報得」,生於色界諸天自然生得的淨眼,這是報得,「謂從果報而得,不賴修成」。天人有,鬼神也有,鬼神有五通,他不是修得,他是報得,他的能量比天是要小很多。「又通達者,如《智度論》曰: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這是肉眼,我們的肉眼,我們看近,遠了看不見;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眼在前面看不到後面;見到外面看不到裡面,眼睛怎麼樣?看不到身體裡面;白天看得見,夜晚看不見;見上不見下。「以此礙故求天眼」。這個障礙,肉眼的障礙太多了,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希望天眼。「得是天眼」,真得到天眼,遠近都見到了,前後、內外、上下統統沒有障礙,叫通達。「又穢土」,我們現在所住的這個土,「天眼所見,不出三千大千」,娑婆世界的人。這天眼什麼?四禪以上的,能見到三千大千世界。「彼土菩薩天眼」,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天眼,那是報得的,不是修得的。你生到極樂世界,你的眼能見多大的量?「見十方恆沙世界及其中眾生生死。」十方恆河沙是比喻,恆河沙很細、很多;換句話說,就是常講的無量無邊無數一切諸佛剎土,諸佛剎土裡面所有的眾生生死輪迴,統統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能量,我們講要修得,修行當中得到這個,要修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才有這個能量,修得的。像惠能大師這些人是修得的,到極樂世界是報得的,生到極樂世界你就獲得,這個能量跟法身大士平等。

再看底下一段,「法眼」。望西大師說:「緣俗諦智,能照法故,名為法眼。」憬興法師說:「法眼即以有智為體,能見眾生欲性心及諸佛法,故名法眼。」能知事相,指一切萬事萬物。它是緣俗諦智,我們講世間法,對世間法完全通達沒有障礙,能見到眾生欲性心。「欲性」,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第十六頁,「眾生種種之欲望為其本性,佛說法必隨此欲性也。」這就是恆順眾生。「《法華經.方便品》曰: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人有欲望,因欲望生煩惱,因煩惱就現輪迴,輪迴是這麼來的。實質上給你講,給你講真話,輪迴是假的,就像我們做一場惡夢,輪迴是一場惡夢。什麼時候醒過來?證得阿羅漢果就醒過來。阿羅漢真的把見思煩惱放下,放下見思煩惱,輪迴就不見了,你才曉得輪迴真的是一場夢。醒了以後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輪迴,釋迦牟尼佛的穢土。穢土、淨土都是一場夢,都不是真的。穢土是染業所感的,淨土是淨業所感的,清淨心所現的。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阿羅漢得清淨心,所以現淨土,穢土沒有了,永遠出離六道輪迴。他能不能再回到六道輪迴?他有能力,他可以回來。回來,他不是輪迴的眾生,不是六道眾生,我們稱他作菩薩,稱他作阿羅漢。他來幹什麼?他來度眾生的,他來幫助有緣眾生,來教化眾生的,他不是來受報的。我們是來受果報的,造的善業得福報,造的惡業得苦報,不一樣。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合起來,佛在《華嚴經》上叫執著,總而言之叫執著。放下執著,不再執著,六道就沒有了。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有堅固的執著,這就是此地講的欲性心,就是欲望,有所求。我們今天把這個欲望改過來,對世間,人間、天上的欲望統統放下來,我們只求西方極樂世界,把這個當作我們欲性心,我們決定生淨土,這叫帶業往生。

底下一句很重要,「及諸佛法」。一切諸佛所說的法能不能執著?不能。為什麼?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佛法別執著,執著也是生死輪迴。佛法用它,不能執著它。佛法不是真的,執著佛法就錯了。佛教我們放下執著,不是教我們放下執著的對象又換一個執著,還是搞六道輪迴。這個六道輪迴裡面是善法,執著佛法,輪迴到人道、天道,不墮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不能執著。要執著呢?我們執著慣了,不執著不行,你看阿彌陀佛多慈悲,教我們執著阿彌陀佛,執著極樂世界。這個好,這個執著可以脫離六道輪迴,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教我們,把那個也要放下,你真正成就了。不但執著要放下,分別也要放下,起心動念統統都要放下。大乘教裡講得很好、講得很多,放下起心動念成佛,放下分別、執著是菩薩,單單放下執著是阿羅漢。菩薩除了放下執著,還放下分別,不分別了,再能放下起心動念就成佛。

下面舉《箋註》,《箋註》是丁福保的,《無量壽經箋註》,「分明觀達緣生差別之法,謂之法眼。」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觀察通達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叫緣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中觀論》上講的,這叫法眼。《魏譯》的本子說:「法眼觀察,究竟諸道。」這個諸道就是十法界,菩薩的法眼觀察十法界。「今經云法眼清淨,其義」,這個意思,「應如《三藏法數》所云:法眼者,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他能證菩薩的果位,「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種種眾生根性不相同,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行這個法,你就得如是道。像我們今天念佛,我們遵守經裡面所教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行這個法,將來能證的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就是證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法門,菩薩知道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不是叫八萬四千法門統統要學,不是這個意思,你要想成就,你只能學一門,一個法門。《金剛經》上說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每一門都能夠成無上道,所以平等。只要一門深入,入淺不行,要入得深。深到什麼程度?深到見性,見性就全通了。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夠明心見性,只要明心見性,八萬四千法門全通了。一門通,一切門都通,這是佛法,這是大乘,妙極了。

念一句阿彌陀佛行不行?行。眼前的例子就很多,古人的例子那就不必說了。《淨土聖賢錄》、《大藏經》裡面的《往生傳》,記載歷代念佛往生的人;眼前我們所見到的,諦閑法師的徒弟鍋漏匠,倓虛法師所看到的修無法師,這些人給我們表演,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自己親眼看到的,在美國見到兩個人。在華府佛教會看到周廣大居士,他不能稱居士,他沒有宗教信仰,臨命終的三天前才聞到佛法。這個人有善根,他得的是癌症,癌症的末期,沒救了,他的家人找到我們,問我們有沒有救?我們派了幾個人去看,看到打電話回來告訴我,真的不行,沒有辦法拯救了,勸他念佛求往生。這一勸他念阿彌陀佛,他馬上就接受,念了幾句阿彌陀佛,告訴他家人,念佛好,念佛不痛了;癌症很痛,念佛不痛了,有這麼個好處。叫家人別求了,統統全家人念佛,幫助他念佛,幫助他往生,念了三天三夜,他走了。這就是一句佛號。你看,《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講的,臨終十念必生,他是屬於這個。這不是偶然的,過去生中肯定是念佛人,要不然怎麼一說他就相信、他就接受,而且馬上就有效果。這我們親眼看見的,這不是假的。

第二個在加州舊金山,甘老居士,老太太,甘老居士。我年輕的時候在台中學教,她護法,她找了十五個佛友,念佛的朋友,每個月叫大家出十塊錢,十五個人就是一百五十塊錢,給我做生活費用,每個月寄給我。十五個人,這負擔不重,一個人十塊錢,幫助我十年。我在台中十年,沒間斷。以後晚年,移民到美國去了,兒女在美國。她有一個老朋友,也是老太太,念佛的,跟她情形同樣的,兒女把她接到美國去了,照顧家庭。兒子結婚,生了一個孫子,請她到美國去帶孫子,照顧家事。住了幾年,她是念佛人,小孩慢慢長大,能上幼稚園,四、五歲就送到幼兒園去,晚上兒子、媳婦下班回來,把小孩接回來,所以那個家就她一個人,白天就她一個人,念佛修行好,哪也不去。念了幾年之後,她往生沒有告訴任何人,家人也沒有告訴。因為她在家裡每天早晨起來煮早餐,這一天她的兒子、媳婦起來沒有看到她,沒人起來燒飯,覺得很奇怪。推開她的房門一看,她穿著海青,端端正正,手上拿著念珠坐在床上。再一看,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走的。旁邊有遺囑,她寫了遺囑,寫得很詳細。把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統統不知道什麼時候做好了,都放在面前,後事她統統預備好了。根據這個情形來看,至少三個月,她預知時至,她就把她所有的事情都辦好了,不要家人操一點心。她的兒子、媳婦打電話給甘老太太,甘老太太聽了之後,大家來看她,幫她助念。真了不起!給大家做證明,一句佛號真有效果,不能不相信,這事情不是假的。

這些人都能做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要做到,首要的條件就是你要放得下,一切人事物統統放下,別再管了,心裡面只放著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才行,這叫真放下。工作沒有關係,勞心、勞力都沒有關係,工作完了,全放下,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早年在台灣,四十年前,台南將軍鄉的一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四十多年了,現在在南部提起來,還有很多人都知道,她往生轟動了台灣南部。她往生也是沒有告訴家人,怕擾亂,不說。吃晚飯的時候,兒子、媳婦挺孝順,她告訴大家,你們先吃飯,不要等我,我去洗澡。她真的洗澡了,洗完澡之後換了一身衣服,穿著海青、拿著念珠,在佛堂站著走的。家人等了很久,老太太沒出來,去看看,叫,沒人答應,進屋看到,她真的洗了澡,衣服都換了。在小佛堂裡看到她,站在那裡,叫她不答應,仔細一看,走了,站著走的。三年,有這麼好的成就,為我們念佛人作證。台灣南部念佛人多,影響從這來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菩薩有能力自度,有能力度他。眾生無論修哪一個法門,只要你真的喜歡,你就一門深入,你一生不要改變,你會成就;學多了,學二門、學三門,不行。二門是岔路,你一個人進房子裡,你只能從一個門進來,你不可能從兩個門進來,三門就更難了。所以只能修一門,好好的選擇,選擇之後一生不要改變,功夫一定要得力。「由上可見,菩薩於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種種所行之法與所證之道」,這是自度;「復知種種方便門以普度眾生」,這是利他,「名為清淨法眼」。「極樂菩薩之法眼亦復如是,故云法眼清淨。」往生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那不必說了,智慧、神通、道力看起來好像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是無比的殊勝、無比的稀有,希望大家對於這個緣分千萬不要錯過。故云法眼清淨。

再看後面,第四,「慧眼」。望西法師說,「緣真諦智」,前面法眼是緣俗諦智,世俗的智慧,慧眼是真實的智慧,「能照空理,故名慧眼」。見性是慧眼,見種種法叫法眼。知道種種法的性相、理事、因果,這是法眼;從法相當中見到自性,這是慧眼。所以它能見空理,也就是能見到一切法相有性空、事有理無。所以說萬法皆空,這是慧眼,萬法皆空是慧眼。萬法的有是假有、是幻有、是妙有,這是慧眼所見的,能知自性,能知萬物的理體。憬興法師說:「慧眼即以空智為體,照真空理。」它能照見萬法皆空,了不可得。「又《大乘義章》曰:言慧眼者,觀達名慧,慧能照矚,故名慧眼」。

「又見真者。《淨影》曰:能見真空,故名見真。《大乘義章》曰:慧眼了見」,了是明瞭,「了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也就是說它在相上能見到性,相是假相,空是真空。這個空假怎麼個說法?大乘教裡頭,凡是有變化、有生滅的叫假;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永遠不變的,這叫真。性空是真的,它不生不滅;一切現象都是假的,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不是真的。但是有生有滅的諸法從哪裡來?真空裡頭變現出來的。真空是自性,所以不能叫它空。但是它什麼都沒有,自性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就是沒有念頭的現象),沒有自然現象,所以叫空。這個空不是無,它真有,它真存在,而且不生不滅,所以把空上加一個真字,它是真的。它能生萬法,能生萬法不能說它空;雖生萬法,法是假的,無有一法可得,所以叫它空。實際上說空、說有都沒有辦法說出它的真相,是不得已用的這個名詞。對於這個名詞不能執著,執著就產生誤會。所以說這個境界沒有辦法想像,也沒有辦法說出來。稱為真空,稱為妙有,都是不得已假設的名詞,萬萬不能執著,讓你了解事實真相,就對了。

《大智度論》裡頭說,「為實相故,求慧眼」。實相是見性、真相,為真正明瞭一切法的真相,要求慧眼。慧眼是法身菩薩才有。什麼叫法身?明心見性這樣的人他有,他有慧眼。沒有見性的菩薩,他有法眼、有天眼、有肉眼;見性,他有慧眼,他才能見到真相。「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一相、異相這個概念沒有了,這是真正慧眼現前。大乘經上常說的「諸法實相」,一切諸法的真實相他見到了。真實相是什麼?體是真的,相是假的,相有性空,有是幻有,空是真空,這是慧眼所見的。所以一異,一異是一對,相對的,一的對面是多,多的對面是一,那個異就是多。一跟多這個概念沒有了,真正把對立消失了。一異是對立的,人我是對立的,所有一切對立的概念全消失,沒有了。對立是錯誤的,有對立就生煩惱。對立沒有是什麼?對立沒有就統一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就是異,異就是一,一異不二,真正見到整個宇宙是一體。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跟我是什麼關係?一體,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大乘教裡頭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心生出來了。無緣是什麼?沒有條件。慈就是愛心,慈愛之心,對一切眾生、一切人事物是平等的,沒有任何條件。

父母對於嬰兒之愛,小孩長大了,你不見得喜歡他;小孩剛剛生下來,不滿一百天,我常講人生百日,父母對這個嬰兒愛,那個裡頭沒有條件。你會為他服務,你會很小心仔細去照顧他,那是真愛,沒有條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悲是憐憫,他有苦難要幫助他化解;同體,他跟我是一體,是一不是二。在嬰兒一百天之內,完全顯露出來,真正的愛就是那一段時期。以後慢慢長大起變化了,小孩知道你是他的媽媽、是他的爸爸,他有分別、有執著,他心不清淨了。一百天之內清淨,他不認生,什麼人去逗他,他都喜歡,他是用真誠平等的愛心。清淨的愛心,他沒有分別,一認識爸爸媽媽,分別執著起來了,爸爸媽媽抱他才喜歡,別人抱他他拒絕,他就哭了,已經被染污了。中國古人的教育確實是從這裡生起來的。教育的目的在哪裡?如何把這個天真的愛,讓它永遠保存。永遠保存,這個人就是佛,就是神聖。上帝愛世人,上帝的愛,神愛世人,神的愛,佛菩薩的愛,那是真,一點都不假。你要了解佛菩薩的愛,你就從這裡去觀察,你就明白了。我們每個人都有,現在迷了。不是真迷,並沒有丟掉,只是現在迷在物欲上、欲望上。能夠把自私自利放下,把一切欲望放下,回歸到自性,回歸到嬰兒的愛。菩薩裡頭有嬰兒行,就是於一切法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是天真。天是天然,真是不是假的。宇宙的核心就是個愛字。你看哪一個宗教不講愛?所以宗教可以團結。為什麼?它的中心概念完全相同,沒有差別。

「捨離諸著」,把一切執著統統捨離了,「不受一切法」。我們把裡頭加兩個字就好懂了,不受一切法影響,不受一切法干擾。我們今天麻煩,就是受外面境界干擾,受外面境界擾亂,聽到音聲,我們起心動念,生起妄想、分別、執著,起這些東西,受干擾。法身菩薩不受干擾、不受影響,財色名利擺在面前不動心,如如不動。他眼睛看到什麼?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他看到這個。真性跟我是一體,萬相千差萬別,體是一個。從哪裡變現出來?都是自性變現出來。自性怎麼變現出來?起心動念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滅了,一切法就不見了,就這麼個道理。你見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所以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這就是《心經》講的「無智亦無得」,還說智慧,那是妄想。真智慧,不能有智慧的名詞,不能有智慧的相,名詞是假名詞,假名,他所得到的是真相,這叫慧眼。

又《思益經》裡面所說的:「慧眼為見何法」,這個慧眼見什麼?「答言:若有所見,不名慧眼」。你還有所見,這不是慧眼。慧眼,連慧眼這個名相都沒有,才是真的慧眼;說一個慧眼,就已經不是慧眼了,著相了,分別、執著了。所以這個只可以意會,不能言傳,說不出來。說出來,錯的,說出來,你就有執著,你就有分別。慧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所以者何?有為法皆虛妄分別,無虛妄分別是名慧眼」。有為,有生有滅,叫有為法。有生有滅全是從虛妄分別變現出來的,這個我們前面學得很多。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有多少個生滅?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所以一切法不是真的。這個一切法包括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的念頭,都是有為法,它的發生都是在高頻率當中產生的幻相,不是真實。前一個念頭滅了,後一個念頭生了,前一念跟後一念不是一樣的,所以它不是相續相,每一個相都是獨立的。經上也說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相,所以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下面說,「無為法空無所有,過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見無為法」。有為、無為統統放下了。

「以上廣引經論以釋慧眼見真之旨,內中以《思益經》與《大論》之說最為精妙。蓋了了見,無所見,不見有為,不見無為,方名見真」。見真就是見性。「智慧自內滅」,就是《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乃了因佛性之所了。」了了見,了因佛性,參考資料裡頭有,我們可以看看。「了了見」,在第十七頁,「人眼根清淨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果,了了分明」。這是經上所說的,眼睛很好、清淨,看自己手掌裡頭菴摩羅果(這個果,台灣叫芭樂,香港我不知道它叫什麼),你看得清清楚楚,看得了了分明。「菩薩見於菩提涅槃之果,亦復如是」。菩薩見菩提涅槃,菩提是智慧,涅槃是圓寂,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圓滿的,沒有一法不是清淨寂滅的。換句話說,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因果,菩薩統統看見,沒有絲毫執著,這叫了了見。

「了因佛性」,這是三因佛性裡頭說的,參考資料第十八頁,「梵語佛陀」,翻成中國意思叫覺,「覺即三智圓明」,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種智慧圓滿、明瞭,「遍一切處,無不照了,名大圓覺」。如來的智慧,實在講就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如來智慧。佛在《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是自性,人人都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的。一切諸佛如來從哪裡來?我們自性變現的。到你真正契入境界,你才曉得,一切諸佛如來跟我們自己同體,不但同一個性體,也同一個相體。相是什麼?相是法性身、法性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見到。極樂世界的人身體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現在這個身體、居住的環境,不是法性,是阿賴耶。阿賴耶的相分,我們叫它物質現象;阿賴耶的見分,我們叫它心理現象。假的,不是真的。因為什麼?它有生有滅。

我們的念頭有生有滅,我們這個身體細胞也有生有滅。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人體,人的身體是細胞組成的,一個人的身體大概有多少細胞?科學家告訴我們,大概有六十兆,單位是兆,六十兆。這六十兆個細胞,細胞形狀不一樣,構成不同的器官。細胞的壽命長短不一樣,有一些壽命很短,只有三、四天,也有幾個月的,也有一二年的、四五年的,最長的腦神經細胞,腦神經細胞可以存在大概一百五十年。細胞每一天有新生的,有老化的、死亡的,叫新陳代謝。每一天新陳代謝,人體總的來說有多少個細胞?科學家告訴我們,有七千億,單位是億。每一天新陳代謝有七千億,這身體是不是自己?不是自己。每一天新陳代謝七千億,整個身體細胞是六十兆。換句話說,我們的身體確確實實佛眼看,這是佛的慧眼,慧眼觀察,剎那生滅。真的一秒鐘生滅的次數是一千六百兆,在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現在科學家證明了。這也就是說明,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不是宗教,是什麼?高等科學,科學所發現的,佛經上全有。

六十年前我學佛,方老師告訴我,大乘佛教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我跟他學哲學,他把佛教介紹給我,這是哲學最高峰。現在通過六十年,又得到一個結論,不但是哲學最高峰,還是科學最高峰。科學家今天報告,沒有佛經上講得這麼詳細、講得這麼清楚。科學、哲學能不能達到佛法的高峰?告訴諸位,達不到。這個大乘經上講得很清楚,它能達到的只能達到阿賴耶。阿賴耶講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講這三種,科學可以達到。再往上提升就是自性,自性,科學家達不到。為什麼?科學家用思考,思考的極限是阿賴耶。向上一著,不用思考,用什麼?用禪定。也就是說用清淨平等覺可以達到,要放下用思考這個方法。思考的方法,它是有極限的、有範圍的,它沒有辦法超越;放下這個,不用思考,所謂是直覺,他就見性。這就說明佛法比科學、哲學還要高明,真正把宇宙的真相完全顯示出來,用科學的方法是達不到。

現在科學家看到佛經上所說的,他們就懷疑,科學用了四百年的時間,累積四百年的經驗,研究、觀察的效果,發現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沒有科學工具,沒有這樣的高深數學,他怎麼會知道?怎麼會說得這麼清楚?跟他們發現的是同樣的。所以他們提出一個新的觀念,他說可能人類有一種本能。禪定真的是本能,現在人把本能喪失掉了,古人有這個本能。這個本能就是什麼都不要想,你什麼都懂得。想就是障礙,不能想,你障礙沒有,就明心見性。妄想就是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妄想斷了。妄想叫無明,無明煩惱斷了,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你看到的是真相;起心動念看到的是假相,就把這個相變成阿賴耶,變成一個生滅相。不起心不動念看到真相,看到現象的生滅,也就像彌勒菩薩所說的,看到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頻率的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現象,阿賴耶的業相。業意思就是動,自性不動的。不動裡面產生一個動的相,不是自性動了,那是幻相,不是真相。真永遠如如不動,幻相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把這個東西搞清楚、搞明白,不再去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你的心,真心現前,真心就是清淨平等覺。覺就是一切都明瞭,一切都通達,這就是如來的五眼圓明,這叫見真,三因佛性裡面叫了因佛性。

「三智圓明,遍一切處,無不照了,名大圓覺」,大圓覺就是佛。「性」,佛經上性這個意思,是「不改之義」,就是它不會改變。生滅就是改變,不改,不生不滅。惠能大師見性,在《壇經》上記錄,他見性的時候,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話。第一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是清淨的,所以自性是清淨心;「本不生滅」,自性沒有生滅;第三句話說,「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佛在《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本自具足。換句話說,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無量智慧,宇宙之間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你不知道的。智慧是你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外面沒有智慧,自性裡頭有智慧。佛法求什麼?求智慧,求智慧不能向外求,向內求,所以佛法叫內學,佛經叫內典,不向外的。怎麼個求法?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清淨平等是真心。我們把智慧丟掉了,為什麼丟掉?心被染污了。我有我的想法,我有我的看法,想法、看法染污了清淨心;把想法、看法,統統丟掉,統統放下,清淨心現前,智慧就現前。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平等心不見了。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心是平等的,平等是真心。佛法所要的,就是要清淨平等心。那個覺,覺就是智慧,自然就出來了,清淨平等是定。所以佛家的教學,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認識字不認識字、讀書不讀書沒關係,只要心清淨,只要心平等,就成佛。清淨心成阿羅漢,平等心成菩薩,清淨平等合起來就是佛,佛就是這麼回事情。

下面說,「以大覺性不增不減,非變非遷」,遷就是改變,「一切眾生,無不具此三因佛性」。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本來是佛,我們對一切諸佛要尊重。「此因若顯,即成三德妙果。」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你統統恢復了。法身本有的,般若智慧本有的,都不是外頭的,解脫是大自在,無有一切拘束,得大自在。一切眾生個個都有,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佛說了,妄想、分別、執著,變成這個樣子。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佛心,自自然然的佛,天真佛。

下面講三因,「一、正因佛性:正謂中正,謂中必雙照三諦具足,名正因佛性。」成佛的正因不外乎這三條,第一是正因,這是真正的因,所以我們用心不能不正。正是什麼意思?不偏不邪就叫中正。我們沒有偏心、沒有邪念,但是要曉得,有念都是邪念,有心都是妄心,這個境界很深。我們迷失太久了,所以我常常想到觀察嬰兒。嬰兒的心是中正,他還沒有受到染污,剛剛出生下來,他睜開眼睛會看,豎起耳朵他會聽,他已經在觀察。觀察這個世間很稀奇,他沒見過,他在觀察。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菩薩行裡頭有一個法門叫嬰兒行,教我們常常守住嬰兒,學像嬰兒一樣,對於一切萬事萬物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用純真之心,那就是我們的真心。慢慢逐漸長大,有了我的念頭,自私就起來。我這個念頭起來,煩惱習氣就開始有了,跟著我起來的,貪瞋痴。小孩還不會說話,兩個小孩在一起,一百天之內的沒有這個狀況,一百天以後有這個狀況,你看你要拿個小玩具、拿個糖,兩個小孩就會去搶、就爭,他不會相讓,他就相爭。這就是什麼?他有自私自利念頭起來了。這個時候要教,要教什麼?教相讓,不要教相爭,要彼此相讓,玩的東西一分為二,他就不爭了。慢慢長大學什麼?學讓。從那個時候培養他,仁義禮智信要從這培養,仁義禮智信是自性本有的,所以這個時候加強教育。真正教兒女,從懷孕的時候開始,胎教。一千天,就是從出生到三歲,這三年,一千天,誰教他?母親教他,母親是小孩第一任的老師。教他就是保持他的天真,這一千天當中不應該讓他看到的,不能讓他看到;不應該給他聽到的,不能讓他聽到;不許可接觸的,要防止,不讓他接觸到。這一千天,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中正,沒有絲毫邪惡,這就養成他的本性。古人講「三歲看八十」,三歲養成天性,八十歲不會改變。就是說三歲之後,他就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他就懂得。所以孩子六、七歲的時候,就有能力辨別是非得失,什麼是邪,什麼是正,他有能力判斷,他不走邪道。所以這是正因。

處事待人接物用真心,決定不吃虧,為什麼?我們想到極樂世界去。用偏心、邪心、不善的心,與三惡道相應,決定不能幹。現在能佔一點便宜,來生三惡道去了,吃大虧。我用誠心誠意待人接物,他騙我,我不騙他,他欺負我,我尊敬他,久久我佔便宜,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阿彌陀佛相應,決定跟三惡道是相違背的,這不相應。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他搞輪迴,我不搞輪迴。信願持名,就是本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走這個路子。這是一條康莊大道、成佛之道,我們走這個路。犧牲奉獻,成就功德重要。

「了因」,了是明瞭,「了謂照了。謂由前正因發此照了之智,智與理相應,故名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緣即助緣,謂一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故名緣因佛性。」緣是幫助,佛法是幫助,是我們的緣因。了因、正因是我們自己具備的,正因是真心,與真心相應的智慧是了因。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五戒、三皈、十善,落實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起心動念只要與這個相應,這是了因。念念是了因,正因就現前。用正因,決定沒有過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15日09:41: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858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