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29集/刘素云老师主讲

admin 无量寿经专题评论2阅读模式

《無量壽經》專題講座  第29集  八 釋迦如來 創建佛教 02  劉老師 講於2019年3月8日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這節課接著講第八個專題的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的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創建的佛教是什麼樣的佛教。

簡而言之,釋迦牟尼佛創建的佛教是教育的佛教,不是宗教的佛教。

 

這麼多年以來,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多次講過。為什麼要多次講呢?

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重要了。

我們的同修學佛多年,有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一點的時間,我們不能不說有些老同修學佛是虔誠的,但為什麼這麼多年下來不見效果呢?就是基本的問題沒有搞清楚。

比如說,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對佛法有個認識,而且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假如我們把佛法認識錯了,即使是費了很長的修學時間,也是事倍功半,得不到什麼效果。所以,我曾經多次向同學們介紹《認識佛教》這本書。無論是新學佛的還是老學佛的,多看幾遍這本書,有益無害。

佛教究竟是什麼?

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老法師說,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這是我們學佛必須要知道的一個重要理念。

佛陀教育,是智慧教育;是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是幸福美滿的教育;是獲得圓滿解脫的教育。

老法師數十年來,力倡要把宗教的佛教回歸到教育的佛教,這是老人家對佛教最重要的貢獻。

釋迦牟尼佛創建佛教,歸根結柢要解決什麼問題?佛為什麼要創建佛教?

如果這個問題讓你來回答,你給的答案是什麼呢?想一想上節課我們講的悉達多太子向父王——淨飯王請旨,要出遊四門,去看看皇宮以外的世界。因為他在皇宮裡,過的是榮華富貴的生活,他不知道平民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他出遊四門,看到了什麼?看到了老,看到了病,看到了死,還看到了修行人。這是他出遊四門所看到的景象。他看老人、病人、死人是那麼的痛苦,他立志要尋找一條解決這些痛苦的路,這就是佛陀創建佛教的最原始點吧。

那麼回到我們剛剛提到的問題,佛為什麼要創建佛教?

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可能是這樣的,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這個答案對不對?對,沒錯。可是它不究竟、不圓滿。

可能有同修會問,那什麼樣的答案是究竟的、是圓滿的呢?

我給大家一個這樣的答案:

佛陀創建佛教,就是為了幫助眾生解決生死的問題。這是佛陀創建佛教的根本目的。

換句話說,這也是終極目標。重點在哪句話上?在解決生死問題,在這句話上。大家想一想,有誰能解決生死?除了佛陀,沒有第二個人。

以後如果有人再問你,佛陀為什麼創建佛教?你給他一個準確的回答是,佛陀是為了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

大家想一想,什麼是人生的大事?

生死是人生的大事,而且是第一大事。

你排排號,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生死是人生的第一大事,還有什麼事能比生死這個事更大呢?沒有了。

讀到這裡,我們想一想,佛陀,至高無上的佛陀,偉大的佛陀!

為什麼說是至高無上的佛陀、偉大的佛陀呢?

是因為,只有佛陀能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除佛陀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

大家想一想,佛陀創立佛教之後,靠什麼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靠講經教學。

佛陀證悟之後,四十九年就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講經教學。

佛沒有打過佛七,沒有打過禪七,也沒有做過任何經懺佛事。可以這樣說吧,佛陀是純一的教學,不夾雜、不間斷,四十九年辦的就這一件事情,從來沒有放過一天假。佛陀給我們留下來的,是這樣的佛教,是教育的佛教,不是宗教的佛教。

大家想一想,我們現在的佛教是不是變質了?

空老法師今年是入佛門六十七年,講經教學六十年。

就看這一點,可不可以說:

他是佛教史上的第一人?獨一無二。老法師遵師教誨,學釋迦佛,走釋迦路,弘揚釋迦法,做釋迦佛的第一弟子,淨空老法師做到了。他當之無愧是一位當代佛門的高僧,一位名符其實的大德,一位可遇不可求的聖僧!他是一位學釋迦佛學得最像,走釋迦路走得最正,弘釋迦法弘得最圓融無礙,做釋迦第一弟子做得最合格,他是一位有修有證大徹大悟的佛門高僧!他在佛教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無人可以撼動,無人可以取代的。歷史是最公平的。

同修們你們仔細想一想,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創建的佛教,如果沒有佛陀的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我們怎麼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怎麼能離苦得樂?我們會永遠在生死的大海裡沉浮,頭出頭沒,不得出離。

現在有釋迦牟尼佛的大法救度苦難眾生,你能不能得度,就看你認不認識這個大法,接受不接受這個大法。認識了,接受了,照做了,你就得度了;不認識,不接受,你就繼續在六道裡輪迴,長劫難出。

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淨空老法師講經教學六十年,如果說是空前絕後的,大概也不為過分

這些教學對眾生來說,是平等的教學。每個眾生的機會都是平等的,釋迦牟尼佛沒有給誰開過小灶,也沒有給誰辦過補習班,大家的機會是一樣的,就看誰能把握得住。

前幾天,老法師在澳洲淨宗學院做了幾次開示,我聽了很有感觸。

老人家慈悲至極,度眾之心溢於言表,語重心長,含義頗深。這是老人家的金口箴言,有幾個人聽懂了?老人家在開示中說了幾個『隨它去吧』。

這麼多年,我很少聽老人家說這樣的話,這一次是說了幾次。有一次說的時候,把『隨它去吧』的那個『吧』字拉得很長。

我隱隱約約感覺到,老人家對我們很失望,似乎是在說,我都講了六十年了,你還沒有聽懂,那就由他去吧。

那個『吧』呀,不信你們自己查一查,上網上看一看,幾次說的口氣是不一樣的。

聽了師父這句話,我慚愧萬分,覺得對不起師父老人家。我想,我怎麼這麼笨,師父都講了六十年,我這個榆木疙瘩腦袋怎麼就不開竅呢?聽師父講經,待聽不聽的,好像是聽了很多年,隨幫唱影地聽,搞點花架子,弄點虛的,不來實的。還大言不慚地說,我讀了多少經,我念了多少佛,我聽了多少經,我是個修行人。

我問我自己:這麼多年,你修了什麼?你行了什麼?自己把自己問得啞口無言。

搞虛的,搞花架子,糊弄誰呢?連鬼神你都糊弄不了,你能糊弄得了諸佛菩薩嗎?這樣修行法,你該上哪道還上哪道去吧。

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我一定能去極樂世界。我讚歎你的發願,但你的行呢?

口號喊得多麼響,那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做出來呀!

既然佛教是教育,那麼都教了些什麼呢?

老法師真的是慈悲至極,他為了讓我們這些愚笨的眾生,能夠聽得明白,學得明白,給你點得明明白白。老法師把佛陀、佛教都教給了我們什麼,他把這個具體化了,讓我們有抓撓,一看就明白了。

老法師說了修學的五個科目:三福、六度、三學、六和、普賢十願。

有同修說,老師啊,這個我們都知道了。知道了,你明白了嗎?你做到了嗎?別不耐煩,我們還是再來複習一下,加深你的印象。對照一下自己,做到了幾條。

第一個科目:淨業三福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這是人天福,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

二、受持三皈,具足重戒,不犯威儀。

這是二乘福,淨業三福的第二福。

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是大乘福,淨業三福的第三福。

聽了這兒,有沒有一個新的啟示?過去可能我們不太知道,也可能不太注意,這一次說得特別明確、明瞭,什麼呢?我給大家再說一說這個重點。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二乘福,第三福是大乘福。

第二個科目:六度

一、布施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二、持戒

持戒就是守法。不單指受持五戒十戒,這幾個戒是根本戒,不單要守這根本戒,其他的戒也要守。

三、忍辱

就是忍耐。『一切法得成於忍』。成功永遠屬於有耐心、有毅力的人,所以耐心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

四、精進

『精』是專精,『進』是進步。佛法不是保守的,佛法是天天都求進步的。現在有人說,儒家是落後的,佛教是應該淘汰的。這是他對於佛法六度中的精進,對儒家的日新又新完全不了解,而引發的謬論。

五、禪定

『禪』是外不着相,『定』是內不動心。《金剛經》裡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禪定。『不取於相』是禪,『如如不動』是定。

六、般若

對宇宙人生一切事物沒有一樣不透徹,不明瞭,這是『般若』。

第三個科目:三學

一、戒:戒學是對治惡業的藥。戒學是調身的。

二、定:定是對治散亂的。定學是調心的。

三、慧:慧學是對治愚痴的。慧學是調行的。

第四個科目:六和

一、見和同解

就是建立共識。在一個團體裡,我們對於修學的理論和方法,要有共同的見解,這是大眾共修的基礎。

二、戒和同修

建立規矩。在家僧團,以五戒為基礎;出家僧團,以比丘戒、比丘尼戒為基礎。

三、身和同住

就是大家在一起共修。建立道場的目的是為了成就共修的每一個人,絕對不是逃避社會責任,到佛門討生活的。如果是帶著這樣的觀點來道場,那就錯了。

四、口和無諍

大家住在一起沒有爭論,真正能夠用功向道。

五、意和同悅

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法喜充滿』。

六、利和同均

在一起共修的人,物質生活是平等的。

第五個科目:十願

一、禮敬諸佛

諸佛指的什麼?《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諸佛。佛包括所有一切,把我們對佛的那種恭敬心,轉而對一切眾生,這就是普賢心,跟一般的菩薩心不一樣。

二、稱讚如來

『禮敬諸佛』是從形象上說的。

從相上來講,一律要恭敬。見到善人恭敬,見到惡人也要恭敬。不分善惡,不分邪正。正法恭敬,邪法也恭敬,沒有不恭敬的。

『稱讚如來』是從性上講的。

善的,我們稱讚;不善的,我們不稱讚。恭敬而不稱讚,這就是差別。比如說,勝熱婆羅門,他是個外道,代表愚痴;甘露火王,代表瞋恚;伐蘇蜜多,她是妓女,代表貪。對這個我們是恭敬不讚歎。

三、廣修供養

普賢行的特色,就是心量無比的廣大,在大乘佛法裡,就是圓滿的性德起作用。普賢菩薩的供養是一供一切供,這就是我們常講的華嚴境界。『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依教修行供養』為第一。

四、懺悔業障

業障是所有人都有的。人起心動念就造業,造業就產生障礙。

怎麼樣消業呢?慈雲大師說,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消一切經咒消不了的業障。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正的懺悔。

但是,念的時候,心,要跟阿彌陀佛的心相應;願,要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應;解行,也要與阿彌陀佛的解行相應。

如何做到相應呢?

我們會念《無量壽經》,要能圓圓滿滿地從《無量壽經》的道理、教訓,認真努力地做到,這就相應了。這才是真正的念佛人。念佛人絕對不是有口無心,口裡念佛,心裡打妄想,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一定要做到念這一句佛號時,我心跟佛心一樣;我願跟佛願一樣,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變成自己的本願,這才是真正念佛,才能消除一切罪障。

五、隨喜功德

是對治凡夫很重要的一個煩惱——嫉妒。

有嫉妒心的人,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也不願意成就他人之美。這種心境嚴重傷害自性,必須連根拔除。拔除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隨喜功德』。你如果肯隨喜別人的功德,別人的功德有多大,你的功德就有多大,你何樂而不為之?

六、請轉法輪

我們佛弟子,受佛的教誨,得到了真實利益,我們用什麼來回報老師呢?真正能報答的,就是我們怎麼樣把佛的願望實現。佛的心願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聞到正法,依照佛法修學,早日圓成佛道。滿足佛的心願,以佛心為己心,才是真正的報佛恩。真正報佛恩就是『請轉法輪』,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禮請法師大德講經說法,弘法利生。

這裡面有幾個問題,提醒同修們注意:

不要輕慢初學的法師。

對初學的法師要特別小心謹慎,關心愛護,扶持鼓勵。當他們講課的時候,盡可能每堂課都去聽,幫助年輕的法師增強信心。

但是老法師告訴我們,我來聽你的經,但我不讚歎你。

為什麼呢?老法師告訴我們,不可以輕慢初學的法師,要栽培年輕的法師。

愈是年輕愈是講不好的年輕法師,我們愈要去給他捧場,讓他覺得有這麼多人來聽我講經,大概我還可以,能學得成。這就是給他鼓勵。如果初學講經的人講得不好,我們就不去聽了,他就洩氣了。他會想,講經真難,算了,我不學了,還是去讀經念佛吧。

那為什麼聽年輕法師講經,只聽不讚歎呢?

老法師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讚歎害人,比誹謗害人。人受到誹謗,雖然很生氣,對於有志氣的人,誹謗反而成為他的逆增上緣。要是讚歎多了,他覺得自己不錯了,一驕傲自滿,就不會再往上提升了。所以對年輕人,初學的人,一定不要讚歎。

另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怎樣如理如法地供養法師。

被供養的財物多了,知名度高了,馬上就墮落了。

年輕的法師發心出家,被信眾讚歎、供養而墮落。誰叫他墮落的?信眾的讚歎、供養把他推墮落了。將來他受果報,你們一個個誰都逃不掉。

老法師告訴我們,對什麼樣的人可以大力供養?對那些八風吹不動的人。

這種人,你讚歎他,他不生歡喜心;你誹謗他,他沒有懊惱心。他的心永遠保持平靜,這樣的人才值得讚歎與供養。為什麼呢?這樣的人,讚歎,不會害他。所以,要幫他宣揚,使更多的人能夠認識他、相信他,使他能度更多的眾生。

老法師告訴我們,供養,接受供養,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佛門常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所以供養怎麼接受呢?怎麼能拿去享受呢?你有多大的福報,你能擔得起嗎?連諸佛菩薩都不享用這個供養。

如果供養者是來種福報的,應當要接受,接受之後一定要轉供養,不要據為己有。

那麼,什麼樣的供養最如理如法呢?

世尊給我們留下來的是四事供養,就是飲食、衣服、醫藥、臥具。不要把『四事』供養變成了『事事』供養,那就變味兒了。

老法師有這樣一段話,說得非常精彩,他是這樣說的:

在佛門裡面修福,要有真正的智慧,這是應該要說明的。很多法師不願意說明,因為說明白了,信徒便不供養了,跑掉了。那我呢?我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不想在這裡受罪,所以我跟大家講真話,我不怕你不供養,你們不供養最好,我省事啊。所以大家一定要曉得:不求供養,不求道場,什麼都不求,心就清淨,這就是道心。自己修清淨心,幫助別人修清淨心,絕對遠離名聞利養,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老法師的這一段話,真是精彩,精妙!不知道大家聽了有何感受?縱觀眼前,佛門亂象,人人耳聞目睹。但又這遮著、那掩著,這也不許說,那也不許說,純粹是掩耳盜鈴。

去年,我複講《無量壽經》,第五集掛網之後,有人對我提出了批評、警告。兩條:第一條是在家居士不能說出家人的事;第二條是,你這樣說,會給老法師帶來麻煩的。就這麼兩條。說真心話,對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比如說第一條,在家居士不能說出家人的事。但是你不要忘了,我是複講《無量壽經》,不是我編出來的。我可以不說,你可以不說,他可以不說,但總有人會說的。誰說?佛說,菩薩說,天地鬼神說,閻羅王說。等到閻羅王說話那一天,麻煩可就大了。

是不是我專挑出家眾的毛病?不是的。對於真正的出家眾,我是發自內心地禮敬、讚歎,尤其是對年輕的法師,我是倍加呵護。因為他們是佛門的法器,承擔著佛法興衰的重任。

有同修可能會問,劉老師,你剛才提到了真正的出家眾,難道出家眾還有真的和假的嗎?還真讓你問著了,我真是這樣認識的,出家眾有真的、有假的。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呢?

真正的出家眾,是為了續佛慧命、普度眾生、了生死出輪迴發心出家的,他們是身出家,心也出家,這是真的出家。

那假出家眾是什麼樣呢?假出家眾是為了佛門的錢好掙,佛門的日子好混,輕輕鬆鬆,他是為這個而出家的,為了這些,他剃了頭髮,穿上了僧衣,進了佛門。這樣的出家人,心不在道上,他的心在錢上,心在享受上。這樣的出家眾,在佛門裡也只能是算個混混兒而已。對於這樣的出家眾,我的態度是,仍然要禮敬,因為他身穿僧衣代表僧寶,但是我決不會讚歎他。

對於那些正法道場,對於那些真修實幹的出家眾,我們不但要禮敬,還要讚歎,而且要向他們學習,要護持,要供養。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我女兒是修禪的。從二O一二年到二O一八年,連續七年到某一個寺院去坐禪,每一次是四十九天。我對女兒去坐禪,都是積極支持的,從來沒有阻攔過。

我的女兒有點小倔巴脾氣,說話直來直去,可能是接受我的遺傳吧。前些年,女兒對我的修學方式方法,是比較排斥的。有時候說出來的話,就像利劍一樣直戳心窩。坐禪七年,倔脾氣在改,年年有進步。從她的言談舉止的變化,你能感受到她心態的變化,境界的提升。每次坐禪回來,她都要和我聊聊寺院的事情,每一次她都非常讚歎那個寺院,讚歎那裡的法師。這讓我感覺到,雖然那個寺院我從來沒去過,但是從我女兒的談話當中,我可以感覺到,那是一個正法道場,那裡的法師是有正知正見的法師。女兒到這樣的道場去修學,我非常放心。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了那個寺院的一位法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法師威儀有加,舉止穩重,談吐大方得體,使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什麼樣子,這才是真正的僧寶,真正的佛陀弟子。

我的女兒能有這麼大的變化,真的是她這七年去坐禪沒有白坐,因為那裡的法師們,給了她良好的影響。她經常跟我說,那裡的法師是怎麼樣怎麼樣開示的。

可以說,去一個正法的道場修學,一些有正知正見的法師們,對這些修行者,是有很深刻的影響的。

你看我的女兒,她的小倔巴脾氣我是知道的,一般人是說不動她。但是通過這七年的坐禪,通過那個道場的影響和法師們給她的開示,尤其是我前面說到的,我見到了那一位法師,我就深深感受到了那位法師很了不得。我的女兒告訴我,那位法師出家二十多年,唯一的一次下山,是因為他的父親去世。這才叫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我的女兒非常讚歎那個寺院,讚歎那個寺院裡的法師。

我在這裡祈願:這樣的正法道場愈多愈好,這樣真正的僧寶愈多愈好。這樣,我們的佛法就興旺了。

七、請佛住世

前面講到了『請轉法輪』。『請轉法輪』的主要目的是宣傳佛教,把佛教普遍、廣泛地介紹給大眾。

我們在這一生中,修學想要得到真正的成就,『請轉法輪』還是不夠的。請轉法輪之外,一定要真正發心『請佛住世』。如果我們自己是一個虔誠的佛弟子,真正得到了佛法的利益,我們自己要帶頭,禮請法師大德長住在這個地方,並且盡心盡力供養。真正的大德,生活都非常簡單,很容易照顧,這是一定的道理。

最近,我們這個道場,我講《無量壽經》專題講座,這個可以說是道場同修們的發心吧,如果不是大家這麼齊心協力,可能我這個專題也講不成功。

前些天,聽了老法師的幾個開示,我剛才說了我深有感觸。我希望我的同修們,把老法師的幾次開示,反反覆覆地多聽幾遍,看看師父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不要糊裡糊塗,聽了就過去了。仔細聽聽,老人家的話是箴言。

我在這裡又說一遍,老人家的話是箴言。你們聽懂我這句話了嗎?

八、常隨佛學

就是依照佛的經典修學,這就是常隨佛學。以前有同修有誤會,以為常隨佛學就得跟著佛的身邊。但是現在佛不在世啊,那我們怎麼學呢?按照佛的經典修學,這就是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一定要順。中國人講『孝順』,不『順』就不『孝』了。這個道理我們有多少人懂?我們經常說,孝道孝道,也說孝順孝順。如果你沒有這個『順』,你那個『孝』肯定是不存在的。所以以後我們要特別注意這個順。

十、普皆迴向

是把我們自己所修、所學的功德,毫不保留地、全部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把自己的心量拓開,拓到什麼程度?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到了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大圓滿。

我們修學淨宗所依據的經典是五經一論,修行的方法有以上所說的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非常簡單,非常明瞭,一點都不複雜,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留給我們的教育的佛教。

如果我們一生遵守這個原則來修學,決定成就。真是古德所說『萬修萬人去』。我們有了正確的理論依據,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遵守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就絕對不會錯。然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關於這一個內容我就講完了。

因為下面還剩一點點時間,我想跟大家說一點兒,別把這個時間浪費了。

第七個專題是講阿彌陀佛,第八個專題是講釋迦牟尼佛,這是我們的兩土導師。

兩土導師對我們的恩德,真是怎麼說都說不完的。

無論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一起說,都說不盡。通過這兩個專題,是不是大家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為什麼對兩土導師說了這麼多?

就是因為我姐姐往生之前,她告訴我,小雲,我往生的時候,兩土導師一接一送。

可以這樣說吧,這個事情是我第一次聽說,阿彌陀佛接引,這我知道。釋迦牟尼佛送,這個我不知道。這是從我姐姐那裡第一次聽到的。

然後我就問我姐:兩土導師一接一送,你是怎麼知道的?

她就笑了,她說:我該知道我就知道了。

我說:姐姐呀,你可是不打妄語的,這個事情以前我可是沒經歷過,你這麼說了,有把握嗎?

我姐姐又笑了說了一句:哎呀,沒有把握,我能說嗎?這都到關鍵時候了,我就把這個祕密告訴你了。

這大約是離我姐姐往生,也就還剩那麼一兩天、兩三天的時間了。

所以我就想,我們學佛人多幸運哪,多幸福啊!我們往生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把我們送出娑婆世界,阿彌陀佛把我們接引到極樂世界。上哪找這樣的好事啊?這樣的好事讓你碰上了,讓我碰上了,讓他碰上了,你說,這個你、我、他,是不是虛空法界最幸福、最幸運的人呢?!

如果聽了這兩個專題,我們還是稀裡糊塗的,順著時間,隨它過吧,你要是這個理念,我這兩個專題,你就沒聽懂,或者你根本就不信。我把話說到這個分兒上,把阿彌陀佛介紹得那麼詳細,把釋迦牟尼佛的整個生平,我都像講故事一樣給大家講了。

大家想想,我們拿什麼來感恩阿彌陀佛?來感恩釋迦牟尼佛?唯一能感恩,能報恩的,就是我們今生成就,去西方極樂世界作佛。

為什麼呢?我今天講了其中的一段,不有這樣的話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創立佛教?我給你們的那個答案,記住了沒有?

因為釋迦牟尼佛要幫助眾生解決生死的問題。這句話太重要了!

你一定要聽明白,佛來幫助我們解決生死的問題。把理念、方法,具體的怎麼做,能夠怎麼了生死、出輪迴,不說是掰著手指頭跟我們說,都差不多了吧。如果說到這個分兒上,你還沒有聽懂,那真的沒法救了。

我現在有一條,我不著急了。因為我姐姐告訴我,眾生緣沒成熟,不要著急,先等著。因為有這句話,所以我現在,心平氣和地跟大家說,我不急三火四的了。

但是,你要說,我心裡一點不著急,我還不能完全做到。為什麼呢?

我總覺得這一次機會,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這樣一個難遭遇的機會,讓我們遇到了,如果我們再擦肩而過,我真的替你們惋惜。

所以,不管你們煩不煩我,我逮著機會,我就得磨叨幾句。

大家一定要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

只有你今生解決了生死問題,你把阿彌陀佛的恩也報了,把釋迦牟尼佛的恩也報了,把老法師的恩也報了。這是我們報佛恩、報師恩最好的方式方法。

希望大家牢牢記住我最後這一段話。

這一節課時間到了。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29集/刘素云老师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13日13:00:0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850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