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278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七八集)  2013/4/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78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聽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五十八頁倒數第二行。科題,「行寂植德」。請看經文:

【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

念老的註解註得很詳細,『行寂靜行』。《華嚴經探玄記》裡頭說,「無餘涅槃名寂靜。修彼名行」。那就是依無餘涅槃,這個境界高,法身大士,這不是普通人。又《資持記》裡面說,「寂靜,即涅槃理也」,涅槃的理叫寂靜。「又世尊釋迦牟尼聖號。牟尼譯作寂靜或寂默」。本師的名號釋迦牟尼,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釋迦翻作能仁,牟尼翻作寂靜,或者是寂默,名號確實是世尊在這一次教化眾生當中主要的宗旨。

世尊住世八十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的影響一萬二千年。這影響,佛門稱為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論影響。正法、像法、末法有好幾種講法,通常說兩種。剛才說的是世尊滅度之後遠近而論的,距離佛滅度很近的,正法還保留著,所以第一個一千年正法還能保留,能修戒律的人,能持戒的人,都能證果。第二個一千年去佛遠了,大眾對佛的那種誠敬,溫度降低了,單靠持戒不能證果,必須要修禪定,所以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正法時期是戒律成就。到第三個一千年,這是末法,末法長,有一萬年。末法時期距離佛愈來愈遠,大眾對佛敬仰的心愈來愈淡薄,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這個時候修禪定也得不到定,不但不能開悟,連禪定都得不到。這說什麼時候?說我們現代。我們早兩代,虛雲老和尚早我們兩代,是我們祖父輩的,他那個時代還得定,不能開悟,虛老和尚得定。現在連得定的人都沒有了,這是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黃老參禪,他的禪就是跟虛雲老和尚學的。他告訴我(倓虛法師也是這麼說法),他一生,他參過禪,他所知道修禪的人,有得禪定的,沒有開悟的。黃念祖老居士跟我說過,也是這句話,「末法成就,只有淨土」。

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成就,這個成就比禪宗開悟、比正法證果還要殊勝,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還是佛對眾生一種安慰?這個問題必須要把這部經非常認真的學習,學習的心態,要有孝順心,要有恭敬心,要用真誠心,否則的話,這部經你看不懂,你也聽不懂,你不能得利益。印光大師的話千真萬確,我這一生把它證明了,確確實實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就看你有幾分誠敬心。如果你沒有誠敬心,你怎麼用功,你所學的就是現在人所講的佛學常識、佛學知識。為什麼?戒定慧這三個字,你邊都沒有沾到。

現在大家對這三個字不重視,這個問題真是嚴重,不重視就是再好的老師不能教你。如果你非常重視,沒有老師,你自己都能成就。它需要的條件沒有別的,最重要就是真誠恭敬。以真誠心、恭敬心,絲毫懷疑心都沒有,你去讀經,讀一千遍、二千遍得三昧,得定了。得定之後不放棄,依舊每一天還是照樣去讀誦,讀一段時期就豁然大悟,明心見性。佛菩薩來教你,也是這個成就,你自己悟入也是這個成就。

這種成就,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示現,你看他老人家持戒修定,開悟了,三十歲在菩提樹下。它本來不叫菩提樹,畢缽羅樹,印度畢缽羅樹,因為佛在這個樹下開悟,所以叫它做菩提樹,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世尊在這個樹下開悟的,入定開悟的。所以佛告訴我們,自性本具有無量的智慧,人人皆有,不是他一個人有,他能開悟,大家個個都能開悟。他把開悟的方法告訴我們,怎麼樣會開悟?修定。怎麼樣修定?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悟,智慧現前就是開悟,一開悟,這些經教全通了。佛滅度之後六百年,印度出了一個龍樹菩薩,學大乘的人都知道,他非常有名。他開悟之後,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學了一遍,我們今天講《大藏經》。他這一遍怎麼樣?全都懂了,全都通了。用了多少時間?三個月。你能相信嗎?我們這一部經學一年沒學通,他將世尊的一切經三個月就學完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看到六祖惠能大師,惠能大師開悟了,他沒有學過《涅槃經》,逃難的時候,路途中遇到無盡藏比丘尼,這個比丘尼是受持《大涅槃經》的。她在讀經,惠能大師在旁邊聽到,等她念完之後,惠能大師就把她剛才念的這一段意思講給她聽。她聽了非常歡喜,非常高興,捧著經來向他請教。能大師說,我不認識字。「你不認識字為什麼會講?」這個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有關係。他就聽了個幾句,他全經都懂了。這《壇經》上記載的,這第一次。

第二次,法達禪師到曹溪去參訪,那個時候災難已經過去了,他在曹溪傳法,法達禪師去見他。法達禪師是學《法華經》的,讀《法華經》三千多遍,難得。《法華經》很長,雖然只有七卷,每一卷都很長。一天,讀得很熟的人,一天讀一遍,三千多遍就是念了十年。見到六祖,拜三拜頭沒有著地。六祖看到了,等他起來問他,他說,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你禮拜頭沒著地,你什麼地方值得驕傲?他就說出他誦《法華》三千遍。六祖點頭,說很難得,《法華經》講些什麼?他說不出來。他向六祖請教,六祖說行,你念給我聽。那背得滾瓜爛熟。《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只念到第二品,六祖就給他說,行了,不要再念了,我全懂了。把《法華經》大意跟他講,他開悟了。

我們從這個案例就知道,龍樹菩薩開悟了,他學經教不是一部從頭到尾學,不是的。當中也好,前面也好,後面也好,隨便幾句,他就能把全經意思都明白了。所以像這樣學,一部《大藏經》一天翻個幾頁,三個月當然就翻完了,全懂了。這種讀書的方法,現在人不懂。你經歷過的你全懂,你沒有學過的、沒有接觸過的也全懂,只要有人提起你就懂了,不提起你不知道,一提起你全懂了。這種經驗我們有,我們沒有學過的東西,別人突然來發問,發問的時候我們能答得出來,答出來的時候,他聽到也很滿意。所以開智慧重要,得清淨心重要。這個經,經題上五個字「清淨平等覺」,太重要了!你有清淨平等覺,覺就是開悟了,清淨平等是定。清淨,二乘的定,就是阿羅漢跟辟支佛的定;平等是大乘菩薩的定,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地球上,地球上這些眾生是什麼根性?不是很好的根性。教他什麼?這個世間的人缺乏慈悲,心不善,所以他的名號用釋迦,釋迦就是仁慈的意思。釋迦教什麼?教眾生要仁慈。所以古人有說,什麼是佛法?最簡單的答案就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是佛法。釋迦牟尼佛一生確實是這樣教的。釋迦牟尼佛自己呢?自己是寂默,也就是說,自己永遠安住在大般涅槃當中。他的心住在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就是寂靜。自己寂靜,才能幫助別人得定、得智慧;自己要不住在寂靜裡面,就不能教人。自己住在寂靜裡面,沒有不開悟的道理。這是他名號給我們的啟示,他為什麼用這個名號。諸佛菩薩都沒有名號,名號從哪裡來的?從眾生那裡來的。所以從佛菩薩名號知道當時眾生的根性,知道佛用什麼方法來教他們。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相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教學的工具。我們從釋迦牟尼佛這個地方完全看出來了。佛一生的教化,就是他的善巧方便,讓我們回歸自性。

下面引用《理趣釋下》,理趣波羅蜜,這解釋,下卷裡面講,「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這個對牟尼有一個清楚的解釋,牟尼是梵語,什麼意思?身口意都寂靜。身寂靜,沒有妄動;口寂靜,沒有言語;意寂靜,沒有念頭。佛不開口說話的時候,不在教學的時候,他都是這樣的,常常盤腿坐在那個地方,表什麼?表身口意寂靜。他是真寂靜,不起心不動念,當然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不起心不動念,無明煩惱斷了,塵沙煩惱、見思煩惱自然也就斷了,這叫牟尼。

「又《大日經疏》」,黃念老在這個註解裡頭,引用《大日經疏》用得很多,《大日經疏》是密宗最主要的一部經典。「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這個註解註得很清楚,牟尼是什麼意思?寂默之義,意思是寂默。常寂之土,常寂之土是常寂光,四土裡頭最上的。常寂光裡面,身、心都沒有了,只是一片光明。進入常寂光,身體沒有了,世界沒有了,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就是一片光明,它不是物質,它不是精神,不是心法,它也不是自然現象。今天科學上所說的三種現象它都沒有,不是物質現象,不是心理現象,不是自然現象。所以常寂光裡頭什麼都沒有,你什麼也得不到。

大光明藏當中,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它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一切法,應緣的時候它會現相,沒有緣的時候它就是一片寂光。這個光不是我們肉眼看的光,我們眼睛看不到,這個我們要懂,真的,有很多光我們見不到。譬如說醫療上的X光,我們見不到。真有,不是沒有,紫外光真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光太多太多了,在我想,所有一切光中,大概常寂光是真實的,永遠沒有改變的,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它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它都在。如果沒有它,一切法都不能建立,因為它是一切法的本體。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一樣,所有的畫面都要靠屏幕才能現得出來,沒有屏幕現不出來。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就是自己的真心,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缺。眾生有感,佛有應,佛應的時候就現相。跟阿彌陀佛相應的時候,你就見到極樂世界;跟釋迦牟尼佛相應的時候,我們就見到這個地球,見到這個太陽系、銀河系。你跟哪一尊佛有緣,跟哪一尊佛起感應道交。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是釋迦牟尼佛應身所現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淨土,是阿彌陀佛報身所現的,這不思議的境界。

我們知道,常寂之土,微妙寂絕,非有非無,幽深玄遠,這是說理太深了。經上告訴我們,「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就是徹底明瞭要成佛。法身菩薩知道,也明瞭,不究竟,法身菩薩證得究竟就成佛了,證得究竟就不叫菩薩,妙覺如來,就成佛,佛的果號。菩薩最高是等覺,等覺上面就是佛,稱妙覺。不可以言說之,這個境界說不出來,佛也說不出來。佛說,菩薩點頭,菩薩能體會,但是不能體會到究竟。就像印祖說的,你有十分誠敬,你體會到十分;你有百分恭敬,你體會到百分;你到有萬分恭敬,你就能體會到萬分。

恭敬心絕對不是說,我要起就起,要生就生,不行,你有業障,你恭敬心生不起來。誰不想生恭敬心?誰都想,他就生不起來。可是這個東西要練,要知道誠敬心是真心,能入佛境界,能證菩薩果位。從哪裡修?要在日常生活當中修,穿衣吃飯裡面去修。修什麼?修不著相。前面給我們講了,修不動心,在一切境緣當中去修,遠離貪瞋痴欲諸相。你能把這個放下,不貪了,沒有貪心,沒有瞋恚,沒有愚痴,沒有傲慢,沒有懷疑,沒有任何欲望,唯一一個欲望就是成佛,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對這個世間什麼欲望都沒有,這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對外面境界,外面境界你不能叫它沒有,眾生跟我們有共業,共業所感,對外面境界不執著。我們俗話說,決定不能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那就錯了。要真正明瞭,外面所有的境界相統統是虛妄的。《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知道一切境界是虛妄的,就不會放在心上。不會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會清淨平等。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我們的真心就現不出來。

真功夫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練,在你工作裡頭去練,不管你是幹哪一行,你在這一行裡頭。為什麼?你天天要接觸的人事物,對人、對事、對物都不起貪瞋痴慢疑,都不把它放在心上,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做得非常好,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人,這是真正彌陀弟子。如果還把外面拉里拉雜東西都放在心上,這不是彌陀弟子,這個跟阿彌陀佛距離很遠很遠,臨命終時恐怕不能往生。為什麼?業力牽著你走。功夫在平時,平時不練來不及,所以讀經非常重要。不能讀經,聽經,為什麼?讀經、聽經都在勸自己,不是勸別人,是在勸自己,勸自己看破,勸自己放下,這就是諸佛、祖師對我們的恩德。佛不辭辛苦,說法四十九年,祖師大德們學習這些經典,把他們修學的心得寫成註解,寫成論文,留傳後世給我們做參考,這是真正的恩德。

不但是祖師的話,我們可以看,別放在心上,釋迦牟尼佛說的話也別放在心上。佛自己說的,《金剛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指的《金剛經》。佛所說的一切法放在心上,你就被染污了,被法塵染污了。意根對的是法塵,你被法塵染污了,你心不清淨;不放在心上,清淨,心清淨。也就是聽過了別去想它,聽懂了就開悟,沒聽懂不要去問它,再聽。一遍一遍聽,聽上個千遍萬遍,豁然懂了。佛法妙,妙在這裡。所以你得有耐心,沒有耐心不能成就。

有能力讀的,天天讀;沒有能力讀的,聽講一樣的,天天聽。你問為什麼?幫助你修定。你要去研究它講的什麼意思,那你所得到的是佛學常識,是佛教的知識,不是智慧。智慧要開悟才有,沒有開悟沒有。千萬不要搞錯了,把知識當作智慧。智慧跟知識搞不清楚,這種人很多。但是你要曉得它的源頭,你完全明白了,智慧是從戒定來的,他有定、有戒;知識不從戒定來的,從讀書來的,從聽講來的,自己並沒有定,自己心裡頭妄念一大堆。讀的經讀多了,看註解看多了,也會講,那是知識不是智慧,與了生死不相干。換句話說,死了以後,你還是受業力牽引,去輪迴去了,你自己做不了主宰。如果你有定、有慧,你自己能做主宰,你可以自己選擇諸佛剎土去往生。有戒的人沒有定慧,因為他有福報,這些人多半生天;次一等的,他又到人道來了。這是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學佛的人真的,最低限度,生從哪裡來,死了以後到哪裡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畏懼,沒有痛苦,走得自在。

「今經所云行寂靜行,是大菩薩入無餘涅槃之行,是法界大滅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靜行也」。這要分清楚,二乘的寂靜,他只有清淨,沒有平等。二乘的定是心清淨,大乘菩薩的定是心平等。所以小乘他所生的地方是四聖法界,沒有出十法界;大乘的般涅槃是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他生到諸佛實報莊嚴土。實是真實的,報是智慧所感的,報土就是實報土。實報土是法性身、法性土,圓滿的轉識成智,所以他脫離了阿賴耶,也就是他的身不是阿賴耶的相分,他的心不是阿賴耶的見分,跟阿賴耶沒有關係了,這才叫真實智慧。

科學家今天所研究的是用思惟,用意識,也能發現阿賴耶的三細相,但是對阿賴耶的原理他不知道,這只有菩薩知道,科學家還是凡人。佛法修學的跟他們所發現的是同一個境界,受用不同,菩薩有受用,科學家也有小受用,不是究竟的受用,不是圓滿的受用。我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念力的祕密要是被所有科學家承認了,它可以用來緩化衰老。人真有這個方法,讓我們人活在這個世間,壽命延長,衰老減慢,不是不老,減慢。這是念力的關係,可以做得到。念力可以療病,自己有毛病的話,自己可以治療,用清淨心。像現在美國修.藍博士,他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他的醫療原理就是清淨心,這個地方講的清淨寂滅,就講的這個。心清淨,我們的身自然就清淨了,為什麼?叫境隨心轉,就是外面的環境,身體也是環境,都是隨著念頭在轉。念頭不清淨,身體就受染污,身不清淨,身不清淨才會感染疾病;身心都清淨,疾病就沒有了,細菌雖有,你不會感染。細菌生存也要它的環境,心地清淨善良,這個環境當中,細菌不能生存。所以,科學家真正把阿賴耶三細相找到了,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在此地,人的壽命可以延長,疾病可以消除,老化可以減緩,地球上的災難大幅度的減輕,這個都能做得到。但是不能往生淨土,也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是大事!心地清淨善良,大概就是人天兩道。這是我們看到科學能夠帶給社會的利益,這也是大家非常歡迎的。

可是佛法更殊勝,殊勝到究竟。誰能得利益?那就像宗教裡頭說的一句話,「信的人就有福」,不信你就沒辦法。外面宗教都說信上帝的人有福了,真的,佛法,你相信你就有福,你不相信,你跟它沒有緣。因為你真信,你就真能聽得懂,能看得懂,你真正能夠依教奉行。不相信沒辦法,佛來教你也沒用處。不是佛不來教,而是我們不肯學。古時候人肯學,佛菩薩都來了,這就是歷朝歷代的祖師大德,他們應化身來了,來教大家,指導大家,給大家做榜樣。不肯學,他就不來了,為什麼?他要來,眾生造罪業,因為眾生毀謗,眾生不信,罪上加罪。所以佛菩薩對眾生,決定不能因他讓眾生造罪業,這個是佛菩薩不願意看到的,佛菩薩只是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眾生心裡不歡喜,他就離開了,他就不來了。眾生心裡生歡喜心,他才會來。

這個經上所說的「行寂靜行」是大菩薩,大乘經上常講八地以上,這些人真正是行大乘寂靜行。入無餘涅槃,大滅度法。第二句,『遠離虛妄』。「無實云虛,反真云妄」。虛妄就是虛假,不是真的,這叫虛妄。「《圓覺經》曰: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圓覺經》上這兩句話,人是妄心,用的是虛妄心,浮,我們今天常講的心浮氣躁,這樣的人也有很聰明的人,很機靈的人,所以多諸巧見。像現在這些科學家們,他們有很多的發現,科學的儀器愈來愈進步,對他們發現宇宙奧祕有很大的幫助,常常有新的發現,這就是多諸巧見。但是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圓覺是圓滿的覺悟,這個他達不到。圓滿覺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為什麼他做不到?圓覺要用真心,真心是寂靜的。這個虛妄的心是不靜的,它是動的,浮動的,研究物理可以,研究心理不行。為什麼?心是寂靜的,心不是動的。惠能大師見性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他見到性了,性怎麼樣?不動。這個本無動搖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自性本定」,他見到自性本定了。見到自性本定也要八地以上(七地菩薩還達不到這個境界),才能見到圓覺。

又《涅槃經》三十八卷說,「一切惡事,虛妄為本」。這就是一切不善的,從虛妄來的。我們如果要用真心,那就是一切善事,真實為本。這句話的啟示深廣無際,我們想真學佛,想這一生在佛法真有一點成就,你看,千經萬論、千言萬語就是教我們用真心,不能用虛妄的心。但是什麼叫真心?沒有人知道。這個經上太好了,明白的告訴我們,清淨平等覺這是真心。清淨,這是剛剛接觸到真心;平等,這進入真心;覺,是圓滿的真心。覺是佛,平等是菩薩,清淨是聲聞、緣覺,這都是用真心。二乘,真心裡頭有摻雜,摻雜無明。大乘菩薩裡面,無明斷掉了,不圓滿。為什麼不圓滿?他還有習氣沒斷。所以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就是帶著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相同。帶得厚,他地位就在前面,十住、十行、十迴向;帶得薄,他就是十地,他品位就高;到最後等覺,只帶一分,那一分斷掉了,他就入常寂光,就證得究竟圓滿佛,這大覺,徹底覺悟了,就是圓滿的覺悟。不能用妄心,虛情假意不可以,對別人傷害小,對自己傷害太大了,不值得。虛情假意對別人,如果別人是個修行人,不放在心上,對他一絲毫都沒有妨礙,用盡了心機沒用。那回過頭來,百分之百的害自己,這就大錯特錯了!可是這個世間,幹錯事情人太多了,你所看到的都幹錯了,所以你也習慣了,大家都做,我也這麼做,所以你不知不覺走錯路了。

佛有個標準,最高的標準是淨業三福的指導。「孝養父母」你有沒有做到?「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就是標準。這什麼標準?小乘的標準。這樣的心態修五戒十善,或者是用中國傳統的方法修倫常道德,得小乘果。大乘要平等心,要真心,真心裡頭不夾雜妄念,這是大乘;夾雜妄念,小乘。不怕吃虧,不怕上當,你才敢放下,不怕了。生怕吃虧,生怕上當,這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中國古人常說「量大福大」,諺語也有所謂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世間法。在佛法裡面,防人沒有必要,他把我害死了,我感謝他,我提早往生了,他不是害我死,是送我往生,我還得感謝他。那他造的那個業,他有他的因果,他有他的報應,與我不相干。一生只問自己,念頭正不正?言行正不正?不問別的,這就對了。

《涅槃經》第三十八說,「一切惡事,虛妄為本。是故首應遠離虛妄,為止惡之本也」。修行人第一個條件就是遠離虛妄,遠離虛妄的心,這才真正是斷惡,把惡的本斷掉,根本斷掉了。「法藏菩薩所住是真實慧,所行是清淨行,故能遠離一切虛妄」。人家行,我們今天沒有真實慧,所以我們雖然很羨慕清淨心,就是不得清淨。那要怎麼能清淨?註解裡頭引的這些經論,提供我們非常好的參考資料,要統統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人事關係,物質關係比較好適應,人事關係,人事當中遇到冤親債主,你怎麼應付?這完全是功夫。世尊教給我們,對人,處人事關係的有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你能夠修四攝、六和敬,人事關係就處好了。再惡的人、再凶狠的人都會被你度化,四攝、六和敬真管用!首先在家裡用,家和萬事興。家不和,你還搞什麼,你還修什麼?一家人都不能和睦相處,你學佛你說你怎麼用功?你錯了,你沒有成就。服務機構,這是個團體,你真正學佛,把四攝、六和用在這個團體,你變成團體裡頭的和事佬,人人歡喜你,人人尊重你。為什麼?你用真誠心待人,人家會感動。你用虛偽的心、虛妄的心對人,別人把你看穿了,也不說你,不相信你,你做什麼事情,沒有人幫助你。

就在這一部經典裡頭,我們真正學會了,確實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這個裡頭的智慧、理念、方法能幫助我們解決一切現實問題,這佛法學了真管用。胡小林居士把佛法落實在家庭,家庭和睦,感動一家人;用在公司裡頭,感動所有的員工,員工的心態改變了;感動客戶,用他公司經銷的東西,客戶都安心。為什麼?這個老闆跟員工不騙人,講真話,售後服務非常周到,人也很和氣,沒有跟人爭論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下面兩句,『依真諦門,植眾德本』。植眾德本,我們都想幹,可是依真諦門這一句忘掉了,我們怎麼想幹也幹不出成績出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諦者,真實不虛之義」,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世間與出世間之道理,決定不虛妄者」,這叫諦,這是佛學的名詞。諦,就是世間人所說的真理,真實不虛。世間的道理,善因善果、惡因惡報,真實不虛;出世間的真諦,念佛成佛,念佛人生到極樂世界決定成佛,這是真實不虛的道理。

《二諦義》上卷裡面說,「諦是實義」,實實在在的。「有於凡實」,講有,凡夫以為它是實,我們也講實,「空於聖實」,就連小聖都知道空是真的,「是二皆實」。大小乘都知道萬法皆空,都能承認;凡夫認為一切法都是實在的,都是實有的,這就是世俗諦跟出世不相同。這個意思是說,「凡俗以有為實,聖智以空為實」,故有與空都是實,所以佛教學就立二諦。佛怎麼教化眾生?依二諦教化眾生,對世俗人講俗諦,對修學出世間的人講真諦,這是佛法的內容。俗諦裡面講什麼?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可以幫助社會安定,世界和諧,能做得到。對於志向高深的人,他不想再搞六道輪迴,不想再搞十法界了,佛就跟他講出世諦,空諦。出世法裡面最殊勝、最方便,一切眾生有把握的,無過於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在出世法裡頭就成為第一聖諦。我們可以做得到的。別的法門也行,要斷煩惱,要消業障。煩惱業障消不掉,你沒分。這個法門只要你把煩惱業障控制住,有,沒斷,但是有能力把它控住,叫它不要發作。貪瞋痴慢疑沒斷,用什麼來對付?用一句佛號。想發脾氣,發脾氣才起來,馬上就想到阿彌陀佛,把這個脾氣壓下去,這叫會念佛,念佛真解決問題。貪心起來了,阿彌陀佛。善、不善的念頭是第一個,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人,會念佛,這個重要。

所以這下面講,「順凡俗迷情之法」,這叫俗諦,或者叫世諦。「聖智所見涅槃寂靜真實之理」,這叫做真諦,或者叫勝義諦,或者叫第一義諦,有這麼多的名相,名詞術語。《大智度論》第三十八卷說,「佛法有二諦」,這個二諦就是世諦與真諦。《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真諦,也叫勝義諦,大乘上常說的。「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像《金剛經》念的人很多,《金剛》前半部佛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是真諦。對誰說的?對小乘、對權教三乘說的,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沒有出十法界的人,他們出了六道輪迴,為他們說這個法。如果是超越十法界往生到實報莊嚴土,佛跟他講的《金剛經》後半部,「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是什麼?念頭。念頭都沒有了。前面是破四相,後面是破四見,破四相是三乘聖者,破四見是大乘菩薩,不是三乘,法身大士。

由此可知,佛講經教學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事而異,佛沒有定法可說。這個一定要知道。佛沒有一定的形相,佛無相、無有法。眾生有緣,為眾生示現,有相,有法。這個相跟法從哪裡來?眾生心想生。因為佛菩薩沒有心想,他不會生,眾生心想,感應到佛現身說法,是這麼回事情。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地球上,在印度這個地方示現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沒有起心動念過,這個一定要知道。示現八相成道沒有起心動念,示現講經教學也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就是究竟自性流露,全是自性自然的流露,隨著眾生的心流露,眾生心裡想什麼,他就說什麼,不想他就不說,想就說。所以他講經說法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妙!

他教我們也是用這個法,這才對得起我們。他自己用的法不教給我們,用我們世間法來教我們,那他怎麼對得起?除非你不接受世間法,你真想學佛法,他就真教你;你不想出世間法,他不教你,他不跟你講。在《四阿含》裡面,我們見到很多很多,佛教你怎麼做人,怎麼與家人共處,怎麼與社會夥伴共處,教你這些;對於出世間的法,一句都不提。我們學佛,像這些都要留意。我們從早到晚接觸社會,一切人事物我們怎麼應對?如何在生活當中,在接觸當中,把這種無上微妙法影響他。要常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大慈悲心,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輪迴苦,離三界苦,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得究竟樂。

真正契入佛法之後知道,佛法度很多人,人之外還有很多眾生,花草樹木,山河大地,眾生真多!絕大多數的是我們人看不見的。這些年來,附體這個事情我們遇到很多。我們接觸不多,只有幾個光碟,但是從這些光碟裡頭透出來的信息告訴我們,眾生真的是無量無邊,生活的空間維次確實不一樣。我們看到這個道場很小,是普通住家的房子,但是在這些鬼神來看,這個道場很大很大。有些家庭道場,家裡幾個人念佛的,還有專門供養鬼神的,念《地藏經》的,念《十善業道經》的,念佛號的。有人問這個附體,這個對於鬼神來講有沒有干擾?他們說沒有干擾。他們世界裡頭,這個房子很大很大,你們在那裡放不同的經,播放不同的經,就好像有很多房間一樣,喜歡聽哪個他到哪裡去,不妨礙,在這一個房間裡聽不到那邊的。我們看到沒有障礙,沒有間隔,但是他們有間隔,鬼神他們有間隔。我們沒有障礙,他們有障礙;他們沒有障礙的,我們有障礙。讓我們聯想到,我們要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多大?無量無邊,沒有邊際。極樂世界包括我們地球在內,我們地球沒有在極樂世界之外,是在內。中峰禪師透了一點消息給我們,他說,「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透這麼個消息給我們。是我們本身有障礙,在這個地方見不到淨土。臨終往生的時候知道,為什麼?障礙沒有了,看到七寶蓮池,看到極樂世界的寶樹,就在面前。

下面,又《大乘義章》第一說,「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諦。真者,是其絕妄之稱」。把虛妄離開,把虛妄的放下,那就是真的。「門者,法有種種差別,能使人趣入涅槃,故稱為門」。門是比喻,門道、門類,道是走的路,從哪個道進去稱為門,門類,是這個意思。「依真諦門者,依第一義諦為門也」,真諦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絕對的,二是相對的,所以佛法將真理叫第一義,這真實的。「依真諦之勝義,植眾德之根本。故曰依真諦門,植眾德本」。植,種植,用植物來比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什麼你得什麼。你種善因得善果,你種的是惡因,你一定有惡報。

善惡因果不能抵消,這是一定要懂的。那怎麼辦?不能抵消怎麼辦?佛教導我們,對於善因加強;對於惡的,過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讓善的力量強大,惡的力量薄弱,將來往生的時候,力量大的業它先牽,它先受報,力量弱的是後受報。如果我們善惡業都造,天天在造,自己一定要清楚,是善念多、是惡念多?講話是好話多,還是妄語多、兩舌多?自己要清楚。行為是利益眾生的多,還是利益自己的多?常常去反省,常常改過,才真正能夠把惡因惡緣放下,正因正緣提起來。話說得容易,做起來都很難,沒有毅力的人,沒有高度警覺心的人,很不容易。

所以古人有句話說,我覺得說得非常好,一切法要從真實心中作。這個話說絕了,對人、對事、對物用真實,人生苦短,為什麼虛偽?為什麼作假?人生太短了,惡念惡行不值得。沒有遇到佛法,那另當別論;遇到佛法、遇到淨宗,這是你在六道裡頭得了頭獎,你怎麼會有這麼好運?遇到這個緣分就是說,這個緣分可以幫助你永遠脫離六道輪迴,就在你一生當中。所以真正有認識的人,真正明瞭的人,他全心全力來幹,真的像前面講,放下萬緣,一心專念,有壽命都不要了,不願意在世間多受苦。

這個是世間法,不容易!成就一個善業,一定是過去生中的善根,這一生當中的善緣,你的善業才能建立。那我們現在曉得,現在這個社會行善難,難在哪裡?作惡的人太多了,不善的人太多了,會讓這個行善的人灰心,會讓這些行善的人退轉,這是我們自己見到的。我們在一起同學的,就以我們台中經學班,李老師教的我們這二十多個人,幾個人成就?都退轉了,能夠一生堅持不退轉的很少。所以無論做什麼好事,培養的人才,將來他背叛你,他退轉、走邪道,你都要心裡知道,正常現象,不足以為怪,不要去責備這個人,也不要去批評這個人,他做的什麼,正常的。他要真正能不退,那是什麼?那是再來人,那是佛菩薩來救世的。他不是佛菩薩,他是凡夫,凡夫哪有不退轉的道理?哪有不變心的道理?

古時候人能夠不退轉、不變心,從小教出來的,社會環境好,社會上做不善的事情很少很少,他能維繫得住。現在沒有了,我們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住,這真的。要不是天天讀經,天天跟同學們來做分享,保不住,三個月不講經、不讀經,就下溜了。我這一生能保持到這個樣子,天天講經,每一天不中斷,就靠這個。這個東西靠得住,年年幫我們向上提升,年年有進步,信心會增長,願心會堅固。不是真幹難,真難,所以退轉正常的。這也就是說明,李老師所說的,我們念佛人,跟著他學的,一萬個人當中真正能往生只有三、五個。六十年前說的。六十年後的今天,大概只有一、二個,一萬人只有一、二個往生。什麼人?堅定不退轉的人往生。很簡單的解釋這句話,他為什麼不能往生?退轉了,放不下,還搞名聞利養,還貪戀著五欲六塵,不肯放下。所以能不能成就不要問別人,完全問自己。別人怎麼會知道?只有自己心裡有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真想往生就得真幹,不能幹假的,幹假的是決定靠不住。

這裡教導我們,依真諦門才能植眾德本。下面引《金剛經》的話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這就叫依真諦門。真諦門離四相,我們還把四相放在心上,這不是真諦門。「植眾德本」,就是修一切善法。植,是用植物來比喻,「種植」。「德者,善也。本者,根也」。那善本,「諸善萬行之功德」,這就是十善業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名號,「體具萬德,名召萬德,故曰德本」。修十善、六度不容易,念這句阿彌陀佛容易。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功德超過修十善,比十善還殊勝,真的一點都不假。念三年阿彌陀佛,決定得生淨土;修十善修上三十年,未必能往生,不一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11日14:57: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832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