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 |第107集|MP3文字|悟道法师主讲|华藏净宗学会

admin 每日论语评论阅读模式

每日论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一O七集)  2019/3/9  澳洲  档名:WD20-037-0107

MP3下载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雪庐老人的《论语讲记》,「公冶长篇」第五章。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现今是依次讲,到了乡党讲究考据,就要跳着讲。讲书,一者在研究学问,一者在实行的方法,注重实行。古书今讲,若只为实行可以略去其中今日所不必用的部分。若讲研究学问,必须全部都要研究,都必须讲。实行是注重人的行为,没有考据等等的事。讲学固然是以改善行为为主,若不懂就讲学著书,就不能被允许。」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或曰,不知道是什么人,或者有人批评冉雍,古来就有批评。雍是冉雍,看考证,有人说是冉伯牛的儿子,有人说是冉伯牛本家的人,说法没有肯定,吾也不指定是哪一种,只要知道是冉家的人就可以了。冉求、冉伯牛几个人的道德都很好。」「刘氏《正义》说,冉雍是孔门四科中的德行科」,他是属于德行科,有德行。

「你们的学问必须扎根,你们到莲社或图书馆的时间并不长久」,这是讲台中莲社、台中慈光图书馆当时跟雪庐老人学《论语》的这些莲友,「后来能再接续的那还可以,如果不能接续学,那你也看过一遍了」。雪庐老人讲,学了一遍,后来接着继续学也可以,最少也看过一遍。「今年死了三四个,只有我还没死,说不定今天说了明天就死。」雪庐老人讲这个话也是警惕这个世间无常、人命无常,的确是无常。「总而言之,你自己必须预备,你们不预备出来人才,在这里拖延不是办法,总是要自己先把学问扎住根柢,要扎根柢必先改心理,心理一改,品行一好,尘埃不受、封住,心理就放晴光,就开智慧,如泥沙沉淀,智慧便显出来。」「儒佛都是以智为首,愚人不能办好事,智慧不是世智辩聪能及的」,这个跟世智辩聪不一样,智慧是智慧,世智辩聪是世智辩聪。「聪明人听了,当时就改心理,心理若不改,现在、未来都会害自己,但是要听人说了能立刻改心理,才是真聪明。」「佛自己的儿子也教不了,全在自己」,改心、修学全在自己。

「智开始时为好事,若没有智而只有世智辩聪」,没有智慧只有世智辩聪,「这种世智愈多而害处愈大,危害他人,将来是永远害自己」。

「冉雍在德行科中,孔子没有说他是仁人,其他人不懂仁,说冉雍他是一位仁人,只是缺乏佞字。古书的讲法、读音,因为时间久不免有变化,例如台湾南北口音就有差异,古今更是变异很大。」

「有人说,冉雍仁而不佞,光有仁而没有佞。孔子说:焉用佞,有佞要干什么?这个佞单指一方面,单指多才多艺和口给的巧,意思是冉雍不大能说话,但是很温厚,有仁德,可惜没有口才,也没才干,呆板板的。」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孔子说: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孔子先批评他这个佞字,人不必一定要口若悬河,或是多有能力,不一定要如此。」「孔子讲究言寡尤,言语少,少找怨尤」,话说多了,就会说错话。「行寡悔,行事少作,免得后悔。若不如此,对方一说便以言语抵御人,用口给来抵挡人」,用他的口才来对付人。

『屡憎于人』,「屡憎于人,招惹人讨厌,人不愿意跟他说话」,因为他说话如果不让人,「我说一句,他说四五句,我辩不过他,我怕他,即使说的是好话,人的心理也不喜欢」。「君子不欲多上人,不以言语多而伤人,这是毛病。吾年轻时学过雄辩,驳斥对方,造了很多两舌、绮语、妄语等无限的口业,后来反悔改掉,再不雄辩了。」这是雪庐老人讲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犯了这个毛病,造了很多口业,后来改掉,不再跟人雄辩。「我读过佛经,才知道佛经也有一答一问,却不是雄辩。」「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没有这个佞不要紧」,就是说没有那些口才也没关系,人只要有德行、有仁德就好了。

『不知其仁』,「不知其仁,这一句是针对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的答复,你说雍也仁,那我可不晓得。」

「仁,到了孔子提倡这一个字,但是孔门学生学到仁的没几个,这个仁字很难喔!」「志于道,道是本性不动的东西,心必定在道的上面,心一动没有善恶那是据于德」,心动了,但是没有善恶念,这个时候心是据于德,就是一动没有善恶,那是德。「心起作用,内里要据于德,外头要不害人,有人有我,所以要依于仁」,仁是两个人,有自己,有别人。「大小事都依靠仁,办的事一点也离不开仁。」「礼乐射御书数都是游于艺,属于民生主义,必得先有前面道、德、仁的根本」,后面那个艺才有真实的受用。「今日的教育先学艺术,前面的道、德、仁看得很轻」,以前雪庐老人那个时候看得很轻,现在是没有了,「社会便会混乱」。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社会这么乱,原因就在这里,没有道德仁,只有学艺术,「所以说仁字很难」。

「佞字,古时的讲法有好有坏,不能单执一义,凡事一知半解不行。如德也有好坏,《书经》云:秽德彰闻。佞也有两方面,佞,上头是仁,下加女字,是仁的一部分。」「不是纯粹的仁,就不能当仁来讲,部分是仁」,有一部分是仁,不是全部。「另外一部分要看考证,佞有巧、柔谄、高材的意思。巧、材、柔谄,孔子再加上口给,仁、巧、材都没坏的意义。」

「谄是谄媚哄人喜欢,不说实话,老油条,心不直,慝怨而友其人,是个乡愿,干什么都不直。所以学《论语》就要默默的改变心理,所谓希圣希贤,心不直就会害人,不能令人改过迁善,这一点我们不可以干。」

「口给是口才很快,思想快、反应快,答得很巧妙。好的一面是善巧方便,坏的口给就是苏秦、张仪,扰乱六国。」

「佞字好的意义被隐藏,只剩下不好的意义。以前好事也都加上佞,没有谄媚的意义,例如佞神、佞佛,今日有人自称不才,古时自称不佞,可见佞不是坏的意义。考证引《金滕》,予仁若考者,言予旦之巧若文王也。巧义即佞也。所以佞就是才,不佞就是不才。」

「仁字很难,孔门弟子,只准颜回三个月不变样,我们三小时也办不到,其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一定什么时突然办出一件依于仁的事情来。你们纵使三月不违仁,也不许为仁,必得要盖棺论定才可说仁或不仁。」这是一个人棺材盖下去了,才能论定这个人是仁还是不仁的人。「有些人很多年都是好的,却毁于一旦。三日不见就变样,必须学曾子三省吾身。」「我们时时刻刻都会变样」,这一点的确我们要提高警觉,「所以孔子说吾不知其仁,不知他仁行得怎么样」?

『焉用佞』,「焉用佞,要口才干什么?这个焉用佞与上面的焉用佞是加重其词」,就是要口才干什么呢?加重语气。

「你们不要以为已经学佛,又学《论语》已经不错了,只是希望大家听闻这个以后,抓住不摇动,上了路,往路上走,就不错了。」

「《反省录》:不必淫词诡辩而后为佞,只心口一不相应,此是不直」,这就不直了。「君子已窥其中之不诚而恶之矣,徒逞一时才能,取快于一时,而遂见恶于君子,亦何为哉!」这是《反省录》的一段话,这些我们要常常来反复的复习,来学习、来提醒自己。常常以这个来反省、改过,那这样我们就会提升、进步了。

好,这一章我们就学习到这个地方,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3月9日10:12: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77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