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八十五集) 2019/2/15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WD20-037-0085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雪庐老人的《论语讲记》,「里仁篇」第十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士志于道。』「士,凡求学的人,他的志向在修道上。志,有如佛学的发愿,发了愿就不能更改。周利槃陀伽修行,之所以成功,就在专。你们修净土,因为净土胜妙,纵使不妙,发愿后也不能改,否则今天发愿,明天改愿,脚踏两船,不会成功。修净土就要立住仁道,这等于佛家的慈悲,那就决不会当小乘了,对于修净土法门也有助力,可以带业往生,乘愿再来。若已断惑,不再生生死死,想投胎就须留惑润生。」这一段雪庐老人注解,志就是发愿。
下面这一句,『而耻恶衣恶食者』。「有没有立住志,从哪里看?心在道上,外物都摇动不了。或许可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最平常的反而最难办,那就是不耻恶衣恶食。」
「而耻恶衣恶食」,这句就是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粗衣粗食」,粗就是粗鄙,吃的不是很好,衣食都不是很好,「藏起来,怕人看到」,自己以为这是羞耻。粗衣粗食就怕人看到,这是虚荣心的作用,「这是虚荣的心理,也就是好名好利」。这个心就是好名利的心,恐怕人家知道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东西不如人,没有别人吃得好,怕人家知道,这样的心理就是好名利。
下面讲,『未足与议也』。孔子讲,「这类人未足与议也」。这样的人「与他谈道那是枉然,因为道与名利相反,存有名利心则道必不成,或许有人以为人生为了享受,那就更不能议道了」。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人生各人他的价值观不一样,有人认为人生是为了要享受,得到名闻利养,那跟他谈道,那就枉然了,就是白谈了,谈了也没有用。
「改外头的过失已经不容易了,要改内心的过失更难。」我们改过,外头就是身、口。身业、口业的过失要改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改内心的过失就更难了,这的确是这样。「人生不要贪名图利,子路衣食很阔绰,见了孔子以后,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也不觉得羞耻。」这是讲子路,他吃的穿的都很好。但是见到孔子以后,跟孔子学习以后,穿的衣服如果不好,与穿很好衣服的人站在一起,他自己也没有觉得羞耻。这就是我们现代人,自己穿着一般的衣服,跟穿名牌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自己也没有觉得羞耻。觉得自己怎么穿一般的衣服,没有穿名牌,比不上人家,感觉到羞耻,子路就没有了,跟孔子学习以后就没有这样的心态。这一段也很值得我们现代人要好好去体会的,现代人都要攀比,人家穿名牌,我也要穿名牌,这个就是名利心在作祟。
「莲池大师一生成功,全得力于遍融大师的开示,不要贪名图利。」莲池大师三步一拜,拜到遍融大师的座下,请遍融大师给他开示。遍融大师就给他讲了一句话,你不要被名闻利养把你害了。旁边的人听到,以为他这么虔诚请示遍融大师,结果遍融大师给他开示的话,就是遍融大师平常给大家开示的话,对莲池大师也没有特别开示其他的。这个话老生长谈,遍融大师常常给大家讲,讲得大家都耳熟了。所以旁边的人就笑了,说他这么虔诚,结果遍融大师给他开示的,就是平常大师给大家讲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旁边的人是这么看,莲池大师他一生就得力这句话,不贪名图利,所以成为一代的祖师。
名利,「应受则受,不该受则不受」,合理的应该受就要受,不应该受就不能接受,「若讲享受的,是种地狱种子」。现在人大部分是这样的心理,赚钱为了什么?为了享受!这是种地狱种子。「原宪不想太多俸禄,孔子也不允许,要他拿去救济邻里,范仲淹就是拿俸禄设置义田、学田;有官运的风水宝地,便用来设置学校,让大家都可以做官。」这里雪庐老人举出历史的例子,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不想有太多的薪水、俸禄,他不要,孔子也不允许,他说该你得的你要拿,拿了你自己不用,可以拿去救济邻里,帮助有需要的人,范仲淹就是拿俸禄设置义田、学田。这举出宋朝范仲淹他当到宰相,俸禄非常丰厚,他自己当然用不了,但是把这些钱设置义田、学田,有官运的风水宝地,他便用来设置学校,就是帮助大家读书、种田,让大家有得吃,让大家都可以做官。
好,我们这一章就学习到这里。祝大家新春吉祥,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