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六十一集) 2019/1/22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WD20-037-0061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雪庐老人的《论语讲记》,「八佾篇」第十二章。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一章的官司也打得很大。上头无祭的对象,推论下句说的是神,上句说的必为鬼。家中祖先,名鬼,也称神,外头的也是如此。」这是把鬼神的意思给我们说明。
「吾讲了半天,你们不开智慧,什么缘故?私欲重的缘故。昨日讲经讲四种作意,当知『见』为最重要。唯有将私欲放下,而后可以开智慧,开智慧而后知见净。」这一段雪庐老人对当时的莲友讲,他讲了很长时间的经典,看看大家都没有开智慧。什么缘故?私心、欲望太重的缘故。四种作意以见(见解这个见)为最重要。所以重点,唯有将自己的私心,自私自利的心,自己的欲望、五欲六尘、贪婪放下,而后可以开智慧;开了智慧,而后知见就清净了。这个是非常重要!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鬼,要恭敬,是报恩,本分中应作的事。」这个祭要恭敬。祭鬼,就是祭祖先,这是报恩,本分当中应该做的事,本来就应该要祭的,但是要恭敬,有报恩的心。「祭,得福。」祭,你就会得福报。反过来讲,你不祭,不祭拜祖先那就没福报。「佛家明说有鬼神,儒家则不说鬼神。」在佛教的经典,很清楚、明白说有六道,有鬼神道,这个方面儒家没有说。没有说,不代表他说没有鬼神,儒家只是没说,但是他并不否定说有鬼神,没有否定。「但宋儒硬说无鬼神,所以受很多人骂。」儒家只是没有像佛家讲得那么清楚,比较含蓄,但并不是说没有鬼神。但是宋朝的大儒,他们硬要说没有鬼神,所以受很多人骂。
「参加祭礼要想得降百福,必须斋戒,斋者,斋心,心中唯有这一件事,无他念。」参加祭祀典礼,想要得到祖先降百福,必须要斋戒、清净。这个斋,重点是斋心。心要清净,心中没有其他的杂念,没有其他的事情,唯有这一件事情,就是祭祀祖先这件事情,没有其他的念头,这个叫斋。「你们吃素,并非吃斋。」这个给我们说明,吃素跟吃斋它是两回事。斋跟素它的意思不一样,斋是清净的意思。在佛门八关斋戒,那个斋是过中不食,不一定吃素。像南传佛教国家,他们都过中不食,但是他们吃三净肉,没有完全吃素。「祭时如在,这个就是观想,不论到哪儿」,不论到哪里,「观想祭时鬼神如在目前,靠观想的力量」。就是我们到哪里祭祀,不管到哪个地方,祭的时候要观想,观想祖先、鬼神就在目前一样,这个是靠观想的力量。「如祭关公时,眼前就是关公。」这里雪庐老人举出一个例子,关公我们民间很多人拜。我小时候,我父母都有拜关公,也带我们兄弟都去拜的。你祭拜关公,要观想眼前就是关公,关公就在我们眼前,要靠这个观想。「你们烧香,如打电报给佛菩萨,要观想,才得感应。所谓神其来格,如此,早晚课才灵。」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烧香、上香,好像打电报。现在是上网,好像跟佛菩萨要连线,要怎么连?怎么上佛菩萨这个网?要观想才能得到感应。儒家讲神其来格,就是佛家讲的感应,佛家讲感应道交。如此,早晚课才灵。这也给我们讲了,我们现在早晚课做这么久了,怎么都不灵?因为都没有观想,心里杂念、妄想很多,所以就不灵了。这个是我们要好好来学习的。
「上祭鬼,下祭神,祭祀不是祭自家的鬼,叫谄,外神也祭为谄。故孔子说:泰山不如林放乎?用这话来说季氏的谄而无礼。祭什么,行什么礼,有一定的,而且祭时须全神贯注。故孔子说他祭一定得福,我祭则得福,我战则克。」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如上祭祀场面,他当作主祭,但是或许忙,或生病,由我代表,他没参加祭祀,则这一场祭礼像没办一样。看看人家的诚心。」这一段就是讲祭祀。这些年,我们净老和尚提倡祭祖。祭祖都有主祭官,如果这场祭祀,他被选作当主祭官了,但是这个当主祭的或许这一天很忙,或者生病了,或者有些其他的事情,请别人来代表,他没有参加祭祀,那这一场祭礼就好像没办一样。所以看看人家诚心。所以印祖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没有恭敬心,都得不到利益。
下面雪庐老人讲,「怎么如不祭?」主祭的人他没有亲自来祭祀,请人代表,怎么会如同没有祭一样?「吾学佛,故懂中国文化。自己不参加,就是没祭。他人如何观想法?所祭的对象如在目前,才能感召,别人代替则祭不如在,神不来格,不等于不祭吗?」这就是为什么当主祭的人没有亲自来参加,就没有感应的缘故。雪庐老人讲,他学了佛,所以才懂得中国文化。因为自己不参加,就是没祭,那别人代替,别人怎么能代替你观想?这个没有人能代替的。主祭的人,要去观想,别人不能代替,别人不能代替主祭的人观想。所祭的对象如在目前,才能感召。祭的对象就好像在我们眼前,那种恭敬至诚就有感应。别人代替则祭不如在。别人代替,主祭的人他没有去,神不来格,就没感应。不等于不祭吗?有祭好像没祭一样。所以祭祖,当主祭官的人,不能请人代替,或者事情忙,或者生病,请人代替,那一场等于没办。
「阿弥陀佛,光照十方国,无奈你不接受。」雪庐老人在这里又举出《阿弥陀经》,阿弥陀佛佛光普照十方国,没有地方不照的,无奈我们不接受。我们没有接受佛光注照,这个就是我们的业障。所以这一章书对我们念佛人非常重要,要好好来学习。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