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开敷夜神章 (第二十六集) 1986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12-004-0026
请掀开经本,第八百一十五面,第二行。
【昔时世界众生类。好相杀害起怨仇。饮噉血肉恣无厌。今悉慈心互相视。】
这首是将烦恼、冤仇转化为相亲相睦,这就是翻十恶业变成十善业。这首偈意思非常的明显,对杀业来说的。展读经文使我们有很大的感慨,就是现前这个世界杀业实在是太重了,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担心着核子大战引起世界的毁灭,这种情形是一年比一年加重,实际情形也是如此。所以学佛的同修既然有了这个殊胜的因缘,必须要有高度的警觉,要把握最宝贵的光阴,在短时期要能有个真实的成就,这点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再看下面第十首,第十首是转盗业,杀盗,转盗业。
【昔时国内诸众生。贫穷裸露无衣服。饥渴衰羸如饿鬼。以草蔽身受寒苦。大王今既兴于世。稻粱甘果自然生。劫波树藏出妙衣。一切男女皆严饰。】
这个两首是转盗业。这底下还有一首,我们把它念下去:
【昔日多求纵非法。为竞微利相陵夺。今时严具悉丰盈。自在欢乐如天处。】
这个文比较长,有三首偈。在过去这个大王没有出兴于世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人不仁不义,杀生就是不仁,偷盗是不义,所以果报是贫穷,是灾难丛生。国王不但是领导一个国家,他还要教育老百姓,所以这个责任是非常非常的重大。在佛法里面,以及我们中国固有文化当中,都把教育看得非常的重要。《学记》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统治老百姓,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要把教育办好,使每个人都能够知道忠孝节义。在我们固有文化里面所说的五伦十义、四维八德,这是教育。人人都能受良好的教育,自然不会为非作歹,自然就能够转十恶为十善,果报当然就不相同。
这个十二句经文里面,『劫波树』是比喻,「劫波树」不在人间,佛经里面讲这是在忉利天,忉利天主他那个地方才有这个树。这个树真正是一个宝树,树能够出生衣服,能够出生种种庄严具。这种种庄严具树会生长出来,这真正是个宝树,所以此地讲『劫波树藏出妙衣』。底下一句也是的,『一切男女皆严饰』,「严」是庄严,「饰」就是装饰,所有的装饰品你也不必去花钱买,这树它就会出。这是说教育办好之后能够转业,能够转果报,每个人生活欢乐都像在天堂一样。近代有一些学者,有些科学家、哲学家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尤其近代的科技日新月异,所以他们怀疑上帝的存在,甚至于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了。有些佛教徒看到这个文章很高兴,基督教、天主教毕竟是没落了。诸位要知道,他这种说法对佛教来说没有好处。为什么?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固然是迷信,是不究竟,否定上帝的存在,给诸位说更是邪知邪见,也是个错误的。这种错误所引起的严重的后果,还不如迷信上帝存在,还不如那个时候。尤其是佛经里面所讲的,上帝有没有?有,真有;有没有天堂?有,但是不是像宗教里面所说的天堂只有一个,上帝只有一个人,不是的,他们所讲的上帝就像佛经里面所讲的忉利天主(帝释天王)。不要说别的世界了,就单单讲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里面有多少个忉利天?如果要是依照佛经里面讲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个数字来说,有十亿个;换句话说,天堂有十亿,天主有多少?也有十亿个,不是一个。这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一个单位世界有一个忉利天,一个小千世界里面就有一千个忉利天。
佛经上所说都要我们去证实,当然这桩事情实在讲在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并不是很重要的一桩事情。我现在能证明、不能证明不要紧,这是佛教的宇宙观,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断烦恼,这个重要;如何将自己的菩提心现前,就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经典里面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这个重要,这是一切大乘法里面修学最重要的主题。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在大乘佛法里面,最稳当的、最可靠的无过于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我们把这句佛号念好,真正能取得西方极乐世界,百千三昧,无量法门,同时证得,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到你得一心不乱,到你智慧现前,宇宙之间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是你的现量境界;换句话说,你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但是这是要有相当的功夫,没有功夫是做不到的。如果一味去求神通,能不能证实?也能证实一部分,很微弱的一部分。但是纵然能证得这微弱的一部分,与自己了生死出三界依然是无济于事。由此可知,老实念佛重要!下面两首是翻邪归正。
【昔纵迷心造诸恶。放逸非分生贪染。于他妻妾起邪婬。乃至种种相侵夺。】
这里面就是杀、盗、淫、妄全都包括,这是邪,邪迷心窍,所做的恶行。
【今时所见他女人。色貌端妍妙严饰。心恒清净无染著。知足犹如兜率天。】
现在不一样了,这都是得力于教化的功效。由于大王这个教育办得好,能够化迷归正,所以纵然在五欲六尘当中,人人心地清净而无染著。特别提出『兜率天』,「兜率」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知足,就是知足的意思。知足就有福报,身心清净,这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身心清净,自在快乐,兜率天人一样。由此可知,不知足都是从邪见发生的。所以破邪归正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修行三大纲领当中,也有这一条,「皈依法」,法就是正,将我们邪知见,邪知邪见,就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反过来,要依正知正见,这是翻邪三皈之一。底下一共是有九首颂,我们一首一首来看。
【昔时世界诸众生。妄言粗恶多离间。】
这是语业,妄语、恶口、两舌,『离间』就是两舌。
【恒起邪思灭正法。】
知见不正就是灭佛法。前面我们容易懂,也容易觉悟,『恒起邪思灭正法』,往往我们自己做了自己不晓得,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这一点也就是自己没有破无明,相信自己的知见,才会发生这样的偏差、这样的过失。佛在《遗教经》里面告诉我们,他教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相信自己的见解,不要相信自己的想法、看法,证得阿罗汉之后就可以相信自己。佛这个教诫非常非常的重要,为什么?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我们的思想、见解会有偏差,自己不晓得。如果说得明显一点、粗一点,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舍掉成见,俗话讲成见太深。证得阿罗汉果,这时候就是正觉。由此可知,这个世间所谓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乃至于我们学佛的同修们,我们都已经觉。觉怎么样?觉还不正。三果以前的圣人都叫做觉,但是不能叫正觉。我们想到这一点,自己真正是非常的恐惧。一定要断了见思烦恼,证得四果罗汉,如果在圆教来讲,必须要证得第七信位的菩萨,这时候他的思想、见解才能算是正觉,这是照大乘《华严经》的标准来说。初信位以上,只能说觉,还不能讲正。我们想想,我们连初信位都没有到,这是自己真正要警觉的,自己天天胡思乱想,把佛法灭掉了还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有好大的功德,这怎么得了!
我们实实在在没有办法到正觉,可是佛给我们讲,这个经也讲得很清楚,我在讲席前面曾经多少次的贡献给诸位,《华严经》的宗旨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读完了才恍然大悟,原来净土法门是从根本法轮里面建立的。真正能够相信净土,能够发愿往生,这个知见就是正知正见,这个觉悟就是正觉。你虽然烦恼一品也没断,在往生讲带业往生,你这是带业的正觉,这个不可思议!你搞其他的法门,觉,但是不能叫正觉;你深信净土法门,执持名号,自己修这个法门,劝别人修这个法门,你一品惑也没有断,你是正觉,决定不亚于阿罗汉,这是《华严经》给我们的启示。在《华严经》能看出这个门道,《华严经》就算毕业了,给诸位说,满分的毕业;读《华严》要是连这个门道没看不出来,那《华严经》白读了,那念得很冤枉。所以这一句我们要重视,因为往往自己不知不觉在那里灭佛法、灭正法,自己完全不晓得。尤其是先入为主,门户之见,自赞毁他,都是灭正法,今天在这个社会当中,这种现象太多太多了。
日常法师在美国写封信给我就非常感叹,几个人能像善财童子、能像这五十三位善知识?这是我们修行的榜样,修行自己,绝不谤他,这是《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告诉我们的修学态度。没有一个法门不好,没有一个法门不能成就众生,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如果以《华严》这个观点来看,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是妙法,统统是法门。一切法展在我们面前,问题就是觉与迷,迷了就叫世间法,觉了就叫佛法,所以说佛法无边。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觉了都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迷了,没有一法是佛法,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迷悟不一样。
所以说一切悟,就是一切法里面你得清净心、你得平等心,这是一切悟。无论在什么法,三藏十二部里面,各宗各派,无量法门里面,世间一切法,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全展现在你面前,觉不迷,净不染,就是没有一法不是佛法,这是我们要深深的去体会、去思惟。别的人,我再告诉诸位,决定不错。错的人在哪里?自己,别人没有错处。如果你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个意思,人家没有错,错在我自己,你这一生就有救了,你决定有成就,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善财五十三参所以能够一生圆满菩提,肉身成佛,成的是圆教佛,他凭什么?就凭这一点。所以他的眼睛当中看一切人,这五十三个人就代表全体社会,这里面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出家在家,他的眼光里头人人都没有错。所以在这个社会里面,在一切大众里面历事练心,见闻觉知里头锻炼自己的清净心。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就是,看到合自己意思的,很好,合掌恭敬欢喜;不合自己意思的,起瞋恚心、起分别。所以我们就是念佛,功夫成片达不到,一心不乱更不必说了,修禅不能得定,学教不能开悟,就是不会这个门道。这个门道就是善财在《华严经》上显示给我们的,别人统统没错,错在自己。我们中国古时候大舜,这真正了不起,舜王,舜王能够成为圣人、能够成为天子,他有什么本事?他就跟善财一样,就是这么一点本事,爸爸、继母、弟弟没有一个人对他好,他觉得别人都好,别人都没错,错在自己,天天反省,天天改自己的过,他变成圣人。善财是更了不起,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都没有错,他们都是菩萨,他们都是佛,他们以种种不同的姿态示现在我面前,教我面对着这个境界,我的心清不清净,我的心迷不迷惑,你要学这个。
这个经告诉我们,我们一生肉身成圆教的佛做得到,不是做不到。你进来看这个环境,这环境不好,看那个人我不满意,你怎么能成佛?你这一生没成佛的希望。勉强行,带业往生还可以,还能办得到,一生成圆教的佛没指望。如果你能够学善财,你修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你在这一生当中上品上生花开见佛做得到,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法身大士。真正能把善财学得很到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是十地菩萨、就是等觉菩萨,实实在在不得了!这个要在自己觉悟,一个人能够觉悟到这个层次,是实实在在不简单。你们诸位在这里听了几句话也觉得不错,我讲完了,你也就忘掉了,也就完了。难,实实在在是难。我们所以不能成为佛菩萨,就是不能以清净、平等、慈悲面对着这个社会、面对这个现实,佛菩萨与我们没有什么差别,不同就这么一点点。再看底下经文:
【谄曲杂秽随人意。】
『谄曲』就是谄媚巴结。『杂秽随人意』,这是讲七种恶。
【今时一切群生类。悉皆舍离粗恶言。音声柔软悦人心。一切听闻无不喜。】
这首非常明显就是把身口七支的过失统统转过来了,把妄语转变成诚实语,把粗恶语转成柔软语,把两舌、间离转成为和睦团结,一定要把这些境界转过来。转是自己转,不是别人转。佛法自始至终都不干涉到外境,对外面境界不取不舍,你就得自在。外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境界现前马上就回光返照,所以禅家讲的功夫,叫观照。观,换句话说,不用心意识,观是智慧,观是没有用分别心,用观。照是什么?反过来照自己,见色闻声的时候立刻回过头来照顾自己,看看自己用的是什么心。如果用分别执著,立刻就觉悟我错了,外境没有善恶。外境好不好?好,没有外境怎么提得起自己观照功夫?正因为有外境,所以能提起自己观照功夫。所以外面境界统统是善知识、统统是诸佛如来,只要你会用心、会用观照。
不会用心,用的什么?贪瞋痴。顺心的、满意的境界起贪心,不合自己心意起瞋恚心,不善用心。不善用心,外面的境界统统是魔境界。怎么是魔境界?佛菩萨来了,心里很高兴,魔,你被他迷了;这些外道们来的时候,你起瞋恚心,他是外道,那也是魔,你起了瞋恚,被它牵着走,使你的心永远不能平静,念念都在起贪瞋痴慢,这样不能成功。修行没有别的,转境界而已。转什么境界?转自己心地的境界,绝对不是叫你转外头的境界,你要转外头境界,那叫大错特错了。转你自心的境界,求自性的觉正净,这叫佛法。佛法叫觉悟之法,佛者觉也,这就是觉悟之法,我不再迷了。你真正能这样修,修上个三、五年,这是真正功夫得力的话,你就得解脱、就自在了,你烦恼轻、智慧长,自自然然就入了十大愿王的境界。再看下面一首:
【大王今演妙法音。众生闻者咸欣悦。迦陵频伽梵声相。诸天音乐无能及。】
这首是翻口业,这是总说。『妙音』,总说就是宣扬佛法,宣扬佛法讲经说法的音声都称之为「妙音」。妙音里面第一妙音,给诸位说,就是念阿弥陀佛,这是第一妙音。这一句佛号给诸位说是无所不包,正如莲池大师所说的,「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这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无所不包,莲池大师将《弥陀经》后面再附上「往生咒」,这个意思就是取显密圆融,《弥陀经》是显说,「往生咒」是密咒,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显密圆融,无上的妙音。从最粗浅的,是讲五戒十善,人天法门,再往上,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都是大王在那里演说的妙法音。众生听了之后没有不欢喜的,因为众生听了菩萨说法,个个都破迷开悟。末后这两句是赞叹,赞叹说法内容、音声、仪态之美,像『迦陵频伽』一样;『诸天音乐无能及』,没有能够相比的。再看下面这一首:
【大王顶上殊胜盖。一切妙宝所庄严。琉璃藏宝吉祥竿。覆以众妙摩尼网。金铃自然出妙声。其音超世无伦匹。宣扬一切诸佛法。除灭一切众生惑。】
我们先看到此地。这个后面有七首偈颂,都是说国王的大德自自然然能令众生离一切过失,所以这是德行的感召,或者说感化。先说大王所用的『盖』,这些地方我们读了之后,一定要明了佛法教育手段上运用得非常非常的巧妙。不仅用言语来教学,所有一切设施统统是为了教化众生,佛门里面想得实实在在是周到,没有一样不是启发你觉性,叫你破迷开悟。这是先讲伞盖,伞盖里头也有表法的意思,「盖」是遮尘土的,盖制作的方法以及上面的装饰品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是为好看的,不是的,统统都是有意思。现在人不讲求这些,我们中国古人的服装叫章服,章是文章的章,叫章服,所绣的花纹都代表很深的意义,不是随便绣的,不是随便制作的。现在人奇装异服,它究竟代表什么不晓得。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你在生活当中,你所见、所闻、所接触的都叫你破迷开悟。你不认识传统你不晓得,真正能认识传统,你才晓得传统之可爱,传统的尊贵,传统应当要发扬光大。
这个宝盖真正是宝盖,它是用珠宝造成的,上面用的是『琉璃藏宝』。盖有个竿,好像伞一样撑起来这个,『吉祥竿』,「竿」代表吉祥的。上面再覆以网缦,以网缦装饰著,摩尼网,『众妙摩尼网』。盖的四周系的小铃子,铃风一吹就有声音,都是取警觉众生的觉性。『其音超世无伦匹,宣扬一切诸佛法,除灭一切众生惑』。这个铃被风吹得响,它是不是在讲经说法?不是的。不是的,怎么说它在宣扬一切佛法?那就是各人感受不一样,你要入那个境界一听那个音声就开悟了,那不是说法是什么?你自己要是愚迷,你自己有业障障住了。所以实在说,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眼前何尝不是六尘说法?一样的,没有两样;问题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清净,没有障碍,所以他们这个六尘境界感受不一样,他所接触的六尘境界,他这个感受当中能够断烦恼,能够得清凉自在,能够悟一切法。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业障深重,六根入六尘境界里头真是一塌糊涂,迷惑颠倒,不但不能开悟,而且在这个里面胡思乱想,生出种种妄想、邪知邪见,造作一切恶业感受的恶报。要不然释迦牟尼佛难道真的比不上阿弥陀佛吗?佛佛道同,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问题是两个世界的众生迷悟不相同、染净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经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净则土净,我们心不清净去不了西方世界。要想心清净,你就好好的修信愿持名,用这个方法叫自己心得清净,与西方净土感应道交。所以它确确实实是在说法,确确实实是灭我们的迷惑业障。
【又此铃音广宣说。现在十方诸刹土。所有劫海一切佛。具大名称诸眷属。】
这个铃声,国王宝盖的铃声,实在太奇妙了。除了宝盖那个铃声,给诸位说,任何铃铛发出的声音统统都是这样的,同一个表法。好像佛前面供花,花代表六度因行,不是只有佛前面供的花才代表,外面你看到花不代表了吗?一样的代表。如果看到佛前面这个花果,想到我们要修行证果,离开佛堂,别的地方看到花果就忘掉了,那这有什么用处?等于说课堂里所教的这个东西,离开教室完全没用了,所学非所用,一出去就迷了,这个不行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听到铃声就晓得这个意思;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花就引发自己要修行,要修六度万行;看到果,不管什么果实,就想到菩提涅槃。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可以说是一刹那都不中断,你这个觉性那真是念念都觉而不迷。一念觉就是一念佛,念念觉就是念念成佛。所以我们从早到晚待人接物,在一切境界当中学什么?学念念觉,万不可以念念迷。念念迷那个结果就是生死轮回,念念觉的结果就是菩提涅槃。从一切音声里面宣说,『现在十方诸刹土,所有劫海一切佛』,这就是宣扬佛法。
佛的名号是佛教学的宗旨,是他教学的方针。像释迦牟尼,这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本师、教主,他用这个名号实际上就是在娑婆世界教学的宗旨、方针。前面讲过,娑婆世界众生缺乏慈悲,所以这个宗旨里面特别有一个能仁,仁是仁慈;娑婆世界的众生污染严重,心不清净,所以名号里头有一个牟尼,牟尼是清净寂灭的意思。换句话说,对一切人要大慈大悲,对自己要清净寂灭,这是释迦牟尼佛现阶段的教学方针。我们要具备这个条件求生净土,那就决定没有问题,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清净,人人慈悲。所以一切诸佛的名号,就是他在那个世界教学的方针与宗旨。所以他这是宣说佛法。『具大名称诸眷属』,这句是讲大菩萨,像在我们这个世界,诸位晓得的,具大名称的,知名度最高的这些大菩萨们,佛的眷属就是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势至,这些人物。
【又复铃音次第演。过去一切十方刹。其中诸佛及刹名。所转法轮无不尽。】
前面说现在十方佛,这一首是讲过去十方佛,意义完全相同。『转法转』就是说法利益众生。
【铃中又出法轮音。其声普遍阎浮界。广说梵释及众生。所依诸业皆差别。】
这首偈里面的意思很广泛,它的重点就是要教我们明了因果报应。因果报应丝毫不差,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古人说得很好,「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到了,这个果报决定逃不了的,你要真正的相信因果。这个特别是对于阎浮提众生所说的,阎浮提众生就是我们这个地球,这是把范围缩小,特别为我们讲的。『广说梵释及众生』,就是刚才我跟诸位讲,我听到有人批评基督教、天主教,说他们上帝死了,那个教破产了,我听得很痛心。说老实话,科学家他也迷信,迷信科学,他说宗教徒迷信上帝、迷信神是迷信,他迷信科学也是迷信,两个分量一样重的,没有优劣,都迷信。将来科学再进步,证明了确实有天堂、确实有上帝,这些人又有什么话说?不但没有话说,你是毁谤圣贤,阿鼻地狱去受罪去了。虽然是科学家、哲学家,也不能说不堕地狱,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孔老夫子讲这个求学的态度很正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一个智者。不知的什么?我存疑,我这个事情没搞清楚,我决定不能够武断说它存在还是不存在,打个问号可以,我现在没证明,说它不存在也有不存在的证据。你自己做不到,你不能说别人也做不到,这个就太武断了。所以科学的精神,给诸位说,部分是正确的,另一部分是错误的,它那个正确性也是一半一半而已,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
这是「广说梵释」,梵是梵天(四禅天的境界),释是欲界天(就是帝释天),「及众生」,这一句里面就是讲六道,三界六道。『所依诸业皆差别』,他要不差别怎么会有六道?因为业有差别,所以才有六道。这个差别是非常非常的复杂,诸位要明了必须得广读大乘经论你才能够知道,一、二部经你还是搞不清楚的。我们细说,不但是办不到,时间也不够,我们只能够从佛法里面归纳,就是许许多多业因里头,哪个业因最重,最严重的业因,说这个。佛经里面讲十法界的因行,我们从上面说,佛是平等,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佛的法界;菩萨法界是六度,菩萨是六度心。存什么心?念念修六度万行,自行化他,这是菩萨心,佛是平等心。缘觉是因缘心,就是十二因缘;声闻是四谛心。这是四圣法界。六凡里面,天道是十善心,人道是五戒心,畜生道是愚痴心,愚痴就是是非善恶他搞不清楚,糊里糊涂过一生,没弄清楚,叫愚痴。畜生愚痴,好坏不分;饿鬼道,贪心;地狱道,瞋恚心,这是讲十法界业因里头最严重的。
讲到天道,天道也相当复杂,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既然有这么多层次,有二十八个层次,当然这个业因也不一样。通常讲十善,十善心生天只能生欲界,这个二十八层天只能生六层,六欲天。往上这个十八层,色界天,那要修禅定,修四种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不但要修四种禅定,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单单修禅定,没有四无量心,他的果报在欲界。所以欲界如果是只有十善,完全没有一点禅定的功夫,凭十善只能到欲界第二层天,就是忉利天,夜摩天都不行。夜摩天以上都有一点定功,有一点禅定,看这个定功的浅深,它有四层天,定功浅深,没有四无量心。如果具足四无量心再有定功成就,他就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去了。所以要修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天,那这个定功就更深了,四空定。这个是六道的业因。
所以我们要能够像古德垂训所说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最上的是平等心。我们能够在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待人接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当中学什么?学平等,就是修自己的平等心,那你真是最高明的。平等心怎么修法?不管什么境界,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自己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平等心。用什么方法修?因为你那个念头总会冒出来,你要不冒出来那你不就成佛了吗?一定会起心动念的。这个念头才起,不论是非善恶,不管是什么念头,念头才起,「阿弥陀佛」。第一念妄念念头起来,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能够这样修,这就是修平等心,这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诸位说,上品上生。人人做得到,就看你肯不肯做?你要真正肯做,是世出世间第一大福报的人。只许有一念,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就转过来,转成平等,阿弥陀佛平等了,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是从教下一般来说。
所以一定要懂得什么叫修行?行就是自己的思想、行为,有念就错。真心离念,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跟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有念就错了,要保持心没有念头,心地像一面镜子一样。所以把它比喻叫大圆镜智,心地像一面镜子一样,照万物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镜子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决定没有染污。什么叫染污?起贪瞋痴慢就是染污。我看到这个境界,我一念欢喜心,被喜染污了;我一不高兴,被瞋恚染污了,这是举个例子说。所以烦恼无量无边,烦恼就是染污。佛把这个烦恼在百法里面归纳为二十六大类,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这个就是染污。我们果然六根对六境一天到晚保持着自己心地清净无染,这个人叫真修行人,这是真正修行人。
用什么方法?最妙的方法无过于阿弥陀佛,所以你要会用。把自己的心境从染污恢复到清净,心净则土净,心清净你看现前的世界就是净土,你看到现前世界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可爱,没有一个不值得尊敬,为什么?个个都是佛、都是如来,个个都是大菩萨。那你这个眼光看这些众生,就跟《华严经》佛看众生一样,「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我们才平等普遍的礼敬,平等普遍的称赞供养。怎么称赞?见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个个都是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不是阿弥陀佛,一切人是阿弥陀佛,一切物也是阿弥陀佛,一切事也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称赞,无量觉、无量正、无量清净,这就是十大愿王里的「称赞如来」,这叫真正称赞。你要称赞别的话,你是好人,你功德无量,给诸位说,那都是有漏的,与法性不相应;称赞阿弥陀佛,与法性相应,这叫真正称赞,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弥陀经》是第一经,不读《华严》不晓得,不知道《弥陀经》是第一,不读《华严》不知道阿弥陀佛这样妙。所以《华严经》是念佛法门起信的经典,真正不可思议。这些六道业果我们真正明白了,所以我们一切思想、见解、行为,你就要谨慎,不再迷了。真正能够警惕自己,怎么样?无非是不堕三恶道而已,还是免不了生死轮回,还是得不到一个究竟解脱;换句话说,问题还是存在。所以真正明白这个事情,好也好,坏也好,是也好,非也好,统统舍掉,一句阿弥陀佛取西方极乐世界,六道的果不要了,因也不要了,这才叫大彻大悟,这才是《弥陀经》里面所讲的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这个人一生成佛,这个人是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护念,这是真正大彻大悟,比禅里面大彻大悟、比教里面大开圆解要殊胜得太多太多了。
正如同倓虚老法师佛七开示当中讲的,参禅纵然得到禅定,能够在蒲团上一坐坐几个月不下座的,这个了不起,果报也不过是在四禅天而已,没出三界。那个是相当深的定力,一盘腿一坐就坐几十天,不是简单的功夫,果报在四禅天,没出三界。不如一个念佛的老太婆下品下生的,不如,差得太远了。下品下生是一了永了,往生四禅天还是六道轮回。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深深警惕的。经文绝对不是叫你断恶修善,不堕三恶道,人天两道去享福,不是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是教你了解六道的真实相,求生净土,这是本经的真实义,所以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再看最后这一首:
【人天闻此音声已。各各自知诸业藏。离恶向善勤修行。安住诸佛菩提道。】
这句话就说得非常的清楚,就很明了了。菩萨为人天说法,大家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对于六道轮回这个因果报应的事理,这个『藏』就含藏在里面,你统统都明白了。明白之后,应该是『离恶向善勤修行』。这个「恶」与「善」,跟诸位说不是相对的,如果是相对的,你离恶不堕三恶道,向善要生三善道,下头这一句行不通了,讲不通。什么叫恶?善恶二边都是恶。为什么说恶?不能出轮回,不能了生死。所以,善恶二边都离,那就是真善。所以底下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不是相对的善,咱们不得已说那是个绝对的善。相对的善不是真善,是恶。这样才能够『安住诸佛菩提道』。「诸佛菩提道」是什么?就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那就是诸佛菩提道。诸位如果细细的去研究蕅益大师的《要解》,你就完全明了了。通常在一切大乘经典里面讲诸佛菩提道,我们很难体会、很难懂,蕅益大师一句话给我们点破,使我们彻底明了了。他老人家告诉我们,讲发菩提心。平常大乘教里讲发菩提心,囉哩囉嗦说了一大堆,自己还没搞清楚,怎么个发法也发不出来。他老人家一句话说,发愿求生净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言语这么容易,这么简单!
你明白这个道理,这一句经文,「安住诸佛菩提道」,就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你心住在哪里?就住在阿弥陀佛上。起心动念,刚才讲了,第一念起来,第二念马上转成阿弥陀佛,这就是安住。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云何住」,住在哪里?住在阿弥陀佛里。「云何降伏其心」,一句阿弥陀佛把那个念头打掉了,就是降伏其心。那个心就是心里头的妄念,怎么样把心里头的妄念打掉,把它降伏住?一句阿弥陀佛就把一切妄念降伏住了,就安住在一句阿弥陀佛当中,安住在这一念里面你决定往生,决定是无上菩提。这个法门历代祖师苦口婆心,是教你一生成佛,快快成佛,可是业障深重的人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不能怪他,经上说得清清楚楚,「难信之法」,他没有这个善根、没有这个福报,决定不能责怪。甚至他毁谤也是应该的,为什么?他没有见到,就像现在科学家毁谤宗教,说没有上帝一样,宗教徒对他们要生怜悯之心,他还没见到。如果在五十年、一百年之前说人可以到月球上去,胡说八道,这个人神经病,这个人发疯了。如果他能够活上二百岁、三百岁,今天果然,我过去说错了,他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应当生怜悯之心,不应当责备。见到这个境界,心地要清净、要清凉,不能起念头,起念头还是阿弥陀佛,我自己得大自在,这个叫真正的修行。
好,今天时间到了,到这里是一个大段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