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三十集) 2018/12/17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WD20-037-0030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雪庐老人的《论语讲记》,「为政」篇第七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音声与意义有大关系。吾讲华严讲到佛的六十四种梵音,很有感触。吾以为从前是大作文章,那是错了。吾从前七、八岁便学诗,诗为文章之祖,不学诗无以言。诗之吟诵,我们不能。佛家的梵音,听闻后能让人落泪,虽然不知其中意义,但一听梵音的高低,就能感动人」。这段雪庐老人给我们讲,首先给我们讲音声跟意义有很大的关系。以前他讲《华严经》讲到佛的六十四种梵音,佛的梵音有六十四种,很有感触。以前雪庐老人讲到这个地方,以为是大作文章,以为是从前大作文章,那是错了。雪庐老人七、八岁就学诗了,诗是文章之祖,也就是说文章都是从诗来的,从诗演变来的,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之吟诵,我们不能,我们现代人不会。佛家的梵音,我们在寺院里面做法会唱诵,听闻后能让人落泪,让人感动。虽然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但一听梵音的高低,就能感动人。我们做过法会的同修,很多人有这种感触。「诗有诗眼,文章也有」。诗眼,这个眼就像眼睛一样,那个是很重要的地方。「这章经文的诗眼在『能』字上」,在能这个字上面,「意义可以省略,何必这么多争吵」?这是雪庐老人给我们讲,自古以来,注解这章书也有很多的纷争、争吵,各有看法。
下面给我们讲,「一般人耕读传家,耕连带必须采薪,所以人子生病了称『采薪之忧』」。采薪这是到山上砍柴,耕种连带砍柴。「伐冰之家、畜马乘,不问鸡豚,否则是国家待官员太薄了。若一般人做官就称『犬马之忧』,所以为人办事叫做尽犬马之劳的缘故」。这个一段是比喻。「朱子采『喻父母』,这个说法太不恭敬,不恭敬的像待父母如犬马,话太粗野。唐以前《皇侃疏》采『喻子』,吾采取《皇疏》」。朱子是指宋朝朱子,朱子的《注解》,犬马比喻作父母。雪庐老人给我们讲,这个说法太不恭敬,把父母比喻作犬马,这个话太粗野了。《皇疏》的注解比喻儿子,所以雪庐老人他采取《皇疏》注解。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子游问孝,孔子答复,现今行孝的人,不是指不行孝的人。能行孝的人说,指为人子者说」,就是指做人儿子的人讲的,「我能孝养我的父母。以上是说现在行孝的人,以为能养就是行孝了」。以为能够奉养父母,能够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就是行孝了。「以下为议论,佛家说体相用,宋儒却斥为异端」。这个佛家讲的宋朝大儒排斥,认为佛家讲的是异端。『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你能养父母,犬马也能养牠的主人。犬有义,看屋照顾主人,马拉车,犬马的主人死了,也有人以马殉葬的。说到犬马上,牠也是『皆』能养主人」。所以这个意思我们不能错会,就是把父母比喻作犬马,这个意思不恭敬。这个地方雪庐老人给我们指点出来,这个意思是犬马也能养主人,是这个意思,不是视父母如犬马。
『不敬,何以别乎!』「人能养父母,犬马也能养主人,但是犬马不懂得敬。《礼记》云,唯有人能学礼,『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犬马跟人不同的地方,人能学礼,但是犬马牠不懂礼。「鹦鹉、猩猩能言,不离飞禽走兽」。鹦鹉、猩猩也能学人讲话,但是牠没有离开飞禽走兽。「禽兽与人不同,在于牠们不懂得『敬』,没有礼节」。「若不学敬」,恭敬的敬,「不懂礼,则与犬马有什么分别」?这雪庐老人给我们讲,如果我们人不学恭敬,恭敬父母师长、长辈,恭敬一切人,不懂得礼貌,那我们人跟犬马有什么两样?
「出家人接受供养,若没有财物,只要敬礼也是供养,这是敬养」。这是恭敬供养,所以不一定有财物,恭敬就是一种供养。「所以必须具有为对方种福田的资格」。
好,今天这一章我们就学到此地,这当中如果有字念错音的,也欢迎我们同修可以提出来改正,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今天早上就要到香港去了,今天下午香港佛陀教育协会举办戊戌年冬至祭祖系念法会,下午是洒净,明天开始三天三时系念。二十一号上午有祭祖,下午有讲座,一共四天的活动,全程都有直播。也非常欢迎我们诸位同学,大家看网路直播,来随喜功德。祝大家福慧增长,六时吉祥,身心安康,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