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 |第27集|MP3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每日论语评论阅读模式

《每日论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十七集)  2018/12/14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WD20-037-0027

MP3下载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再来学习《论语讲记》「为政」篇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这是「为政」篇第四章书,是孔子自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以前原来是六周岁上小学,十五上大学,更早以前是廿岁才上大学,所以有争执。神童如唐初四杰王杨卢骆,又如何说呢?」唐朝四个神童,很小就很有学问,那不是十五岁才学,「事情没有呆板的」。所以这是雪庐老人给我们指出来,这个事情不是呆板的。「孔子不到十五岁就上学了,十五岁就专心致志于学问上,心无旁骛。孔子年少幼时,以俎豆为游戏(他是很小的时候,这个俎豆就是祭礼用的祭器),可知孔子早上学了」。这里讲十五就是专心致志在学问上,所以不是说十五岁才开始学。

『三十而立』,这个「立」是「学有根柢,立住不摇动,如佛学的五根五力」。雪庐老人讲,「你们有三十岁的」,这个是在莲友当中学习《论语》已经有三十岁的这些同学,「扎住什么根啊?」这句话就是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了。

『四十而不惑』。「四十而不惑」,就是四十岁不疑惑了。「有人说,立而后不惑,应该是不惑才能立?如孔子另一章说:『可与共学,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权就是权巧方便的权。「权者可以变化通融,权便是不惑,来了好事还可以办,若来了坏事敷衍可以,这便是行权」。「孔子观察阳货不在时而回拜」,这个就是行权。「仅仅是可以办就可以办,不可办就不可以办;不惑的权」,不惑就是不迷惑的权巧方便,「则是无可无不可」,这个就是智慧了。智慧去分辨,懂得权巧方便,这个立了以后他才能不惑。

『五十而知命』,我们一般讲「五十而知天命」。「天的命令,进退都是由天的使然命令,不是由自己。这点一般人信,读书人不信,天是什么东西?宋儒说,自然的道理,孔子说的天不是如此,王孙贾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若天是自然的道理,如何祷告?宋儒口里逞强不信鬼神,说是阴阳二气的良能。『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诗》《书》《易》讲天命的地处很多(《诗经》《书经》《易经》讲天命的地方很多),我们闻天命,『乐天知命』,这是闻而不知。佛家讲天就太多了,多数人也是闻而不知。佛说圣言量,信这个人所讲的可靠,儒家也说:『群言扰乱,折中于夫子』」。以前诸子百家各有各的说法,只忠于孔夫子讲的,不然就无所适从了。「俗话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左传》历史记载观天象,就知道将要换朝代了,天象的星辰变化就是人事的异动,心变,星也随着变」。人的心变了,天上的星宿就随着人心变。「周敦颐、邵康节就是讲究这一套。孔子读《易》,《周易》全讲天道」。这一段是讲孔子他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在佛法讲,开悟了。

下面是『六十而耳顺』。「『六十而耳顺』,有人说,『耳』原作『而』」,而且这个而,「以为是韩愈改的,其实不是他改的,韩愈笔解这本书不可靠。天地间的事情很复杂,话听懂,本义却不懂,如一般人不懂诗。从前是亡诗旨,今日是亡诗文、诗法」。这个亡,就是没有了。以前亡诗的宗旨,今天是诗文、诗法都没有了。「孔子到六十岁,不论听到什么,好事、坏事,微义都听得明白。佛家的戒,有杀盗淫的方法,没有根柢的人,一看便学坏了。耳顺则是一听用意就都明白了」。经典上讲的众生造杀盗淫妄这些事情,没有根柢的人他不学好,往坏的方面去想。所以耳顺是听了就明白他真正的用意在哪里。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就是孔子到了七十岁。「从,有人说是『纵也』」,就是放纵的纵。「并不是如此,而是『顺从也』,顺从你的心。圣人必须慎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孔子心起念头,随顺这个念头而办,因为心念所起的没有不好的」,这个念头,都不违背规矩。所以顺从这个不违规矩的心念去办事,就是说七十岁心起的念头就没有不好的念头了,是这个意思。

「这一章书,在于令人求学不可错过年龄,过了年龄就来不及。但是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老来求学如秉烛夜游,也有好处,可以不堕入坑洞、坠到涧里」。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到老了来学习也有好处,就好像我们晚上走路拿个蜡烛能够照明前路,前面的路如果有坑洞,或者山涧、山沟都可以看到,就可以避免掉下去。以这个来形容、比喻求学的好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求学应当抢著学,过了年龄就不可以了」。「学很重要」,岳武穆,就是岳飞,他编的歌词《满江红》里面说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就是这个意思,要大家好好干」。

「清儒将这章经文分三段,如同佛学。『四十不惑』以前,是求学的因,求学的阶段。『五十而知天命』是开悟,『耳顺、从心所欲』是证」,就像佛法讲,证果了。「顾宪成《四书讲义》」,在顾宪成先生的《四书讲义》里面有讲到:「曰志、曰立、曰不惑,修境也。」他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是修学的阶段,修学的境界。「曰知天命,悟境也」,知天命是开悟的境界。「曰耳顺、曰从心,证境也」。六十、七十已经证入这个境界了,在佛法讲,证果了。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2月14日12:06: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64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