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47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四十七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047

第47集 A

MP3下载

第47集 B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五十一面倒数第三行。

 

【后形外义结。】

 

这一句是科题,就是科判的题目。

 

【疏。岂唯明逾朝彻等者。】

 

这是序文,这一句是序文,下面是解释。隋唐时代,距离佛法初传到中国,历史还不太远。佛法最初传到中国来,讲解经义,许多都是引用老庄。因为老庄里面确实有些思想跟佛法非常的接近。所以一直到唐朝初期,我们在注解里面还是看到广泛的引用。《华严经疏钞》里面就引用了不少,这个地方又是引用到《庄子》当中几句话。

 

【庄子中事。此有二意。】

 

当然老庄里面所说的与佛法接近,但是还是不同,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

 

【总意云。尚掩诸经。况于外典也。】

 

大师这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华严经》在一切经典里面是第一经,尚且超越所有的佛法,何况于外典?外典就是世间的典籍,佛法以外的典籍。如果严格的来说,佛法讲内外是讲心性。如果完全讲真如本性,这叫内;真如本性以外的,那都叫做外典。这个定义那就更为精深,更是精深。所以佛法称之为内学,可以说世尊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目的就是《无量寿经》里面非常明白的给我们说出来,「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这么一个目标。在《法华经》里头,说法虽然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经》跟《无量寿经》上讲的话讲得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如果你要是不懂得什么叫做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你想象《法华经》上这一句,《法华经》给它做了注解。那《法华经》上这一句也不懂?你看看《无量寿经》,可以互相做注解,合起来看意思非常之明显。由此可知,佛教学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每个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目的在此地。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那所说的经典都叫做外典。

 

实在讲这个内与外,是不是佛法里头有内、外?没有。内、外在于我们学佛的人之所用心。如果你把佛法向自性里面汇归,这就对了。如果在经教里,想这个文字里面的意思,那就往外面跑了。所以古德教给我们一个原则,听教要在消归自性。听教就是听讲、听佛经,或者你看佛经、读佛经,要紧的是要知道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修行的目的就达到了。识是什么?识就是分别执着,情识。要把这所有一切分别执着转变成智慧。这是佛法里头把这修学的纲领,跟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一个善学、会学的人必须要守住,要牢牢的记住。所以他这两句说得很好,『尚掩诸经,况于外典』。

 

【言朝彻者。庄子第三。】

 

就是《庄子》第三卷。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庄子》是一部可以说在中国是第一流的文学作品,文字是第一流的,那个内容也非常之有趣味,寓言很多,不见得真有其事,这是庄子没有事情,自己想出来的。那这两个人也未必真有这个人。这桩事情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问他说,你的年纪很大了,你的年岁很老了,为什么你这容髯还像一个很年轻的人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讲的,长生不老。现代人非常关心这个事情,驻颜有术,为什么会不老,看起来不老?问这个话。这女偊就答曰。底下说:

 

【曰。吾闻道矣。】

 

这为什么不老?我闻道了。这一句就非常的动人。那没有闻道之人,逐渐就会衰老;闻道之人,他就不老了,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叫做道?下面要跟我们谈这个问题。

 

【子葵曰。可得学耶。】

 

『子葵』也想不老!就向他请教,我可不可以学?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

 

这个『恶』,就是拿现在讲不,不可,你不行,你没有法子学,你不是一个学道之人。为什么不是学道之人?底下讲得很清楚:

 

【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

 

这也是举出当时的名人,他有『圣人之才』,没有『圣人之道』。才,拿现代的话来说,他有聪明智慧,他有才艺,他有能力,能够在世间做大事,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某人是有才华,没有圣人之道。这个道是什么?简单讲,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我们今天讲清净心。他很有才华、很能干,事业做得很大,心不清净,心定不下来,静不下来,无圣人之道。

 

【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

 

他可以修道,他有圣人之道,他心很静,但是他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

 

这底下有个小注,「圣人之才,谓其有慧;圣人之道,谓其有真;以真教之,能成彼之道矣。」这个注解就注得很清楚。所以他这个地方讲的真,就是佛法讲的定。他此地讲的慧,不是佛法戒定慧之慧,是佛法里面讲,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是说的这个。由此可知,学道跟世间求学的确是不相同的。老子也说得很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益是什么?增加。我们求学,希望我们的常识,希望我们的技能,天天都有进步,天天都有增长,这是你要增加。为道怎么样?为道要求心清净。心清净,你把心里面那些妄想、杂念天天要减少,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到完全没有了,那你就圆满成功了。所以他的两个路是两极端。今天许许多多学佛的人,是拿为学的方法来学佛,结果学了多少年,所得到的是非常丰富的佛学常识。套一句古人的话,与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干。那他是为学,他不是为道。

 

如果为道,像我们同修们所熟知的,谛闲老法师从前有个徒弟,这是香港倓虚法师常常在讲经里头提到的。那个人真正是为道,他的特长是不认识字,这是他最大的一个利益。他不认识字,他什么都不会,就跟此地讲的他无圣人之才,但是他有圣人之道,什么都不会。没有出家之前,是个做苦工出身,感觉人生太苦了,所以就出了家。出了家以后,什么都不会,年岁也大了,这谛闲老法师只教他一个方法,「南无阿弥陀佛」,就教他这一句。这一句你会?那没有问题,这一句会。好,那你就念这一句好。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他说,你将来一定有好处。他也不知道什么好处,反正这个人老实,这他最可贵的地方,他老实、他听话。他就真的依教奉行,人家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着往生。这难得,太不容易了。而且往生之后,谛闲法师给他料理后事,三天才到达,他往生,死了,站在那个地方还站三天,等老和尚来替他办后事。老和尚看到这个样子,对他非常赞叹,认为大陆上多少名山大的寺院,住持、方丈不如他,还有一些到处讲经说法的这些大法师也比不上他。这是真的,这个赞叹不是假的,谁有本事预知时至,没有生病,这样走了,还得站三天等人家去替他办后事,这不简单。站着走已经不容易了,走了以后还站三天,这是有道,他是有道无才。所以像这样的人才能够学道。要想这个也知道,那个也知道,这个人要学道就很困难,就有许多障碍。

 

由此可知,佛说一切经,目的是在修道,不是在讲学。所以古德讲,四教仪出来之后,天台宗就死了;五教仪出来之后,华严宗就灭了。这什么道理?我们看起来,这四教仪是天台宗的精华,五教仪是贤首宗的精华,把这个教义整理得真是有条不紊,使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好。诸位晓得,把它变成学术,把道变成才了,大家以后学的什么?都学的这个,学的是在才上去了,道没有了。从前这个东西没有出来,大家依照《法华》、依照《华严》去学,他是学的道。这个东西出来之后,学的什么?是学了,现在讲学问,是华严学、天台学,变成变问了,所以古人才有这样的感叹。但是这些东西,对我们好像真正学佛法、学经教的人是一个很大的便利。现在问题就是,我们决定是学经教,经教是才、是才华,还是决定要修道?修道就是修清净心,明心见性,这就不一样。

 

修道的方法,刚才讲了,跟学教的方法是决定不相同。学道目的在觉正净,无论是天台或者是华严,对于经义并不要求你了解,并不要求。这个经义懂不懂无所谓,重要的是在清净心。听讲,听得懂与不懂不相干。听一个钟点,一个钟点不起妄念,是在一起修定。听懂得的,就是你听的时候决定不能用分别,不能用意识心,所以禅宗参禅,离心意识参;教下听讲,也是离心意识听。《楞严经》上讲得很好,尤其是交光法师在注解里头交代得很清楚,交给我们什么?舍识用根。也就是听经,用什么听?用闻性去听。用闻性,你去闻法,闻的是法性,这就是学道。如果用耳识去闻声,这就是一般凡夫所做的,落在意识里面去了。意识是分别执着,分别经义,执着教条,那就所谓是死在教下,这是为道跟为学不相同的处所。为学得的利益很少,世间法;为道得的利益大,那真能叫超越世间。

 

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只要你心真正清净了,往生净土不难,心净则土净。虽然一生没有念阿弥陀佛,没有念净土五经,你到临终时想往生极乐世界,你这一个愿,他就生了。这是我们在大乘经典,《无量寿经》典里面看到的,所以一念回向,即得往生,他心清净。由此可知,我们修净土、念佛也好,念《无量寿经》也好,要知道目的是要修清净心。心地真正清净,这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本钱,这最重要的。

 

那在此地,我们也就是很清楚,这是庄子这个时代,佛法没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的思想、见解跟佛的许多见解都能够相应,因此教学的方式就不一样。就是古时候教学重在清净心,现代的教学重在常识,重在佛学常识,这是古今教学的思想不相同,方法不一样,因此成就也就不相同。

 

【吾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

 

这简单讲就是修定。心定了三天,三天什么都不想,实在这个功夫,袁了凡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一个妄念都没有,就是这个境界。『外天下』就是把世间事统统放下,全放下了,心地清净,得清净心。他这是做功夫,袁了凡那个不是功夫;是孔先生把他算命算定了,想也是妄想,这个妄想不如不想,是不是?不如不想。他是从真正知道命运,知道因果报应,不想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命运,命运没有法子强求,所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这一次,华藏图书馆同修们要求我讲《了凡四训》,我也觉得很有必要。因为现在这个世间很乱,过去印光大师非常感慨的说,对治动乱的根源,无上的法宝,就是使大家知道因果报应。为什么?人如果真正知道因果报应,他会安分守己。人人能安分,社会就祥和,天下太平。这绝对不是愚民政策,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了凡四训》是他亲身的经历,里面有理论、有方法、有成绩。这小册子虽然不长,也是相当的圆满。所以我们利用这短短的七天,重复再跟同修们一起温习一遍。将来这个录音带也可以帮助远地的同修们,做为学习的参考。再看底下:

 

【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物』,这底下注解讲,「谓凡有物象」。这定的时间又久一点,『七日』。前面是三天,三天能够把世间一切拉拉杂杂的事情放下;七天,境界更好了,几乎达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这个『外生』,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了生死,超越生死。当然这个地方是庄子的寓言,但是也不无道理。一个人定九天未必到这个境界。我们晓得了生死确实是靠定功,而在佛法里面讲,这个定是第九定,他这是九天。如果这九天说是九次第定,那就没错,那跟佛法完全就一样。可惜他没有说得清楚,这九天到底是九次第定,前面这七天,是不是第七定?第七定也很了不起。四禅八定,第七定的境界差不多都是在四空天。色界天是四禅,第五定,五、六、七、八都是在四空天,在无色界天。如果拿这个跟佛法,这样子的四禅八定来配的话,他这个跟我们佛讲的确是相同的。但是他没有说第几定?因为那个时候佛法没有到中国来,如果他用这个定多少日,比喻做多少这个定的层次,那意思就通了,就完全相同。所以到第九定,「不见是身,何生之有』。超越六道轮回,了生死出三界。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朝彻』是什么意思?「不有万物,唯真独存」。所以朝彻是个比喻,譬如早晨太阳升起,空气非常的新鲜,没有染污,阳光彻照无遗。一个人,修持功夫到这个境界,跟整个宇宙自然合而为一,就这个味道。那这在佛法里面,《华严经》讲清净法身,就是证得清净法身了。这种境界,在大乘佛法里面讲,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但是庄子是不是这个境界?那就不一定。所以那个世间书,毕竟是世间书,它没有交代得很清楚。可是在佛法里面来讲,那确实是这个意思。所以宗密大师引用《庄子》这段的话,让我们容易了解,帮助我们理解。

 

【朝彻而后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这个『独』就是真,我们今天讲的一真法界,万法一如,性相不二。独就是不二门,入不二法门。『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无古今而后能入不生不死也。】

 

这些话都不难弄懂。『无古今』,无方所,古今是世间,超越世间,方所是空间,超越了时空,哪里还有生死?没有生死了。过去、现在、未来,四方四维上下,是一不是二。《庄子》有这个说法,依照老庄书做不到,绝对不是凡夫能够做得到的。为什么?他讲得太简单了。你不相信,你去做,什么都不想,你就坐九天,看看能不能做到?做不到。

 

所以佛法里面有精密的方法,他真能够做得到。佛法没有一句话是骗人的,可是有不少人对佛法怀疑。譬如说,经上讲得很清楚,往生咒很有灵验,你能够念三十万遍,一定就见到阿弥陀佛。从前张龄居士,做总统纪念歌的张龄,他过世不少年了。以前在世的时候,我讲经,差不多他是每会都来听,有一天他就告诉我说:法师,这经上讲的还是有问题。我说有什么问题?他说,明明说念往生咒念三十万遍就见阿弥陀佛。我三十万遍念满了,阿弥陀佛没见到。我就告诉他说:你念三百万遍,你也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心里有一个要见阿弥陀佛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妄念。你心清净,佛才现前。像那个水一样,水清净的时候,月亮影子才照得进去。你三十万遍念了是没错,念念当中都有个妄想,我要见阿弥陀佛,你说这个糟糕不糟糕?这是用妄想心念佛,所以不灵,没有用处,要用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世出世间统统不求,一念不生。你念到心清净,自然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这么一个道理。

 

不但佛法讲求这个,你看《了凡四训》里面,讲那个画符,画符、念咒都灵。可是你画的符不灵,你念的咒也不灵,为什么不灵?你的心不清净。你看符咒家,他那个符之灵,祕诀在哪里?平常练习,练得很熟,符画得很熟,就是不必用思考,一笔就画下来了。当你要画的时候,这一点下去,一个妄念没有,一念不生,一道符画下来,这个符就灵了。如果你一面画符,一面在打妄想,这个符就不灵。你知道这个道理,念这个咒也是如此。所以这个咒,长的咒不如短的,因为长的太长了,会打妄想,是不是?那个要灵,所以楞严咒是非常之灵验的,今天念楞严咒几个有感应?为什么?咒太长了,一面念是一面打妄想。一个咒念下来,不晓得打多少个妄想?那咒还能灵吗?打一个妄想都不灵。由此可知,这个咒愈短,我们精神能够集中,就是不打妄想,还做得到。所以古人讲,念经不如念咒;经太长了,念部经不打妄想很不容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这佛只有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是,你只要好好的注意到,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从「南」到「佛」一个妄想都没有,这一句佛号就灵,这一句佛号就可以管用。如果再要说是六个字还太长,四个字「阿弥陀佛」。大家一定要懂这个理论,不懂理论的时候,这为什么有人念灵,有人念不灵?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一切邪门外道,现在妖魔鬼怪太多了。有的时候中了邪,那个邪附在身上,用什么方法治?你明白这个道理,就有方法对治。不要受别人欺骗,自己确实有方法对治。我们中国俗话说「诚则灵」,什么叫诚?一念不生,谓之诚。你心里起个念头,就不诚;心里头一念不生,这就诚。所以佛法的修学,无论是念经、念咒、念佛,目的都要求一念不生,那个经也灵,咒也灵,佛也灵,样样都灵了。这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决定不灵。但是要想在念的时候不打妄想,这就是功夫,平时要练习、要训练。在初学的时候,妄想是决定不能避免的,但是这不要害怕。为什么?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妄想起来的时候不要去理会它,不要管它,把这个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念的经、咒,或者是佛号,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地方,念个三年、五年,你这妄念自然就少。妄念愈少,换句话说,功夫就愈得力,感应也愈明显。可是决定不要去求感应,即使神通现了,也不要去求神通,这才是对的。始终要保持心地清净,不会被一切境界所动,这才叫道心,这叫学道。再看底下一段,前面是解释「朝彻」,后面是解释「坐亡」,坐亡完全讲定功。

 

【言坐亡者。亦庄子第五。】

 

这也是出在《庄子》里面。

 

【颜回以契道之言白夫子曰。回益矣。】

 

『颜回』是孔老夫子的学生,而且是孔老夫子最得意的一个学生。他非常之聪明,孔老夫子赞叹他「大智若愚」。在形象上一点都看不出来,看他好像是个愚人,其实他有很大的智慧;这个智慧也就是他心地清净,因此他领纳接受的能力就太强了。孔老夫子一说,不管说什么,拿我们佛门的话来说,他都能够消归自性,这厉害了。换句话说,真正被他学去了。别的人听未必听得懂,未必学得去;他一个人是全盘都接收过去。所以孔老夫子对他是非常的欣赏。这是举他的一段故事来说。『契道』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证道,或者是开悟、契入、悟入,都有这个意思。与大道相契、相应了。他向孔老夫子报告,『回益矣』,对老师、对父母,自己一定要称名,一定要名,称自己的名字,这是表恭敬。

 

【仲尼曰。何谓也。】

 

『仲尼』是孔老夫子。就问他,你说这个话什么意思?

 

【曰。回亡仁义矣。】

 

这「道德仁义礼」是儒家所讲的五个层次,最高的是道,最下面的是礼,失道而后有德;失德,德没有了,而后有仁,到最后的时候,最后是礼。礼是一个不能少的,最低的一个界限,礼是讲求往来的,礼尚往来。今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谈报酬,这都是礼,礼尚往来。礼往上面去是义,义是尽义务,不求报酬,比礼要高一层;礼要没有,就天下大乱。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大家不讲礼,所以这社会脱序,序是什么?序就是道德仁义礼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最低的是礼,礼没有了,这序就脱掉了,天下大乱。我们中国过去礼义之邦,现在可怜,现在这方面是比不上外国人,外国人比我们有礼。所以中国这些古书要多读一读,对于当前这个社会之动乱,它的根源、它的方向、它的后果会知道一些。凡事都有礼,有礼有事,自自然然会了解一些。那这个就是他能够超越仁义,能够超越。这底下说:「仁即不周,义则不及」。讲仁、讲义没法子到圆满,很难达到圆满。孔老夫子听到这句话说:

 

【曰。可矣。】

 

这是赞叹他,不错了。

 

【犹未也。】

 

你功夫还不够,是不是?还不够。算是不错了,但是还是不够的。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益』就是这个功夫又有进展了,又有了进步,功夫又有进步。

 

【曰。何谓也。】

 

这个『曰』,就是孔老夫子说的。

 

【曰。回亡礼乐矣。】

 

『礼乐』这个注解说,「礼过则烦,乐则心动」。礼乐是儒家教育里面最重要的两个工具,礼,调身,就是我们言语、身体,一举一动的规范,合礼;乐是调心,人总有情绪,情绪不稳定,用什么方法来调节?用音乐。所以中国古时候的乐章,它的用意是教育,不是像现在的娱乐,它是教育。使我们心情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之下,都能保持到平和,心地平直、安详、寂静,目的是在此地。所以现在的音乐跟古时候旨趣完全不相同,现在这种功能达不到了。现在的音乐,我是很多年没听了,偶尔在街上听一听的时候,或者坐在出租车里面,司机开的那个收音机听一听,那有一点像什么?打麻醉药,那个麻醉之后就有痛苦,很不正常。

 

【曰。可矣。犹未也。】

 

那孔老夫子又是用这个方法来打破他。是有了进展了,但还是不够的。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亡矣。】

 

到这个境界了。

 

【仲尼蹙然曰。何谓坐亡。】

 

这孔老夫子听了这个话,也不晓得颜回究竟是个什么境界?什么叫『坐亡』?

 

【曰。回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亡。仲尼曰。回果至贤乎。丘也从而后矣。】

 

这就是我们佛法讲的,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离开了,完全恢复到天真本性。《无量寿经》里面讲了八个自然,这就是法尔自然的境界。在我们佛门里面讲,明心见性。前面他的功夫进展,都没有见到性,『坐亡』是见了性。坐就是定,跟我们中国禅宗,六祖大师《坛经》里面所讲的,坐禅,坐跟《坛经》上这个定是一个意思。这个亡,就是《坛经》上讲的禅。禅是什么?不取于相。他什么相,世出世间相都不取了。外,不取境界相,不着境界相;内,不着身心相。『堕肢体』是不执着肉色身的相。『黜聪明』是不执心行的相,身心之相统统远离。所以前一句是离色,后一句是离心,也就是《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的,离心缘相。《起信论》给我们讲的,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黜聪明就是离心缘相,那这是离德,究竟彻底了。所以说『同与大通』,这个大通就是虚空,虚空是通达,什么障碍都没有,同于虚空,那这叫做坐亡。孔老夫子看颜回到这个境界,那赞叹了,这是圆满了。

 

『回果至贤乎』,果然不错。『丘也从而后矣』,这是孔老夫子谦虚,你到达这个境界,我也跟你走,我也到这个境界。所以大圣大贤,处世非常谦虚。现在大陆上黄念祖老居士,这是我们现前希有难逢的善知识。虽然现的是在家相,真的是高人。他给我写信,下面署名冠上「下凡」念祖顶礼。下凡是下等凡夫。你看人家这么谦虚,这么客气。我们现在这出家人,头一剃,穿上这衣服,就要称大师。大师,大师是谁?大师是佛。在佛门里头,唯有成佛才可以称大师;菩萨都不行,没有资格称大师。你看观音菩萨称大士,不称大师。现在一出家就作佛,地位超过观世音,观世音在底下,大士在底下,第一等是大师,像观音菩萨、文殊、普贤,这都是第二等的,都是他底下的,大师,你看怎么得了。好像一般称法师,这法师太不恭敬了。我们看看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是如此。你愈要往顶峰,他取最下面的,下凡,下等凡夫,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的。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翻经这些法师,上面冠上个三藏,三藏法师,没有称大师的。在佛门里头,唯一自古以来称大师的,只有一个例子,就是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这不是净土宗祖师自己提高自己身分。因为净土宗的祖师是怎么来的?往生以后,底下一代人推崇的,称他大师,他已不在世了。没有说,他在世,称大师,这没听说过。你看印光大师,是圆寂之后才称的;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没有人称他大师,称他印光法师。《文钞》是他在世时候发表、编辑的,《印光法师文钞》,你看他那个古本子,老本子,弘化社印的,那上面都还《印光法师文钞》。他老人家圆寂之后,大家推崇他,认为他是净土宗当代的祖师,才称他作大师。所以说《印光大师文钞》这个题目是印光法师往生以后才有的。你看他以前在世的时候没有这个。我还有几本那个古老的本子,线装的,那上面是《印光法师文钞》,不是大师。所以真正大圣大贤没有一个不谦虚的。这是举《庄子》这段故事说出来了。下面,要合本经的序文来说明。

 

【今疏意云。】

 

现在《华严经》清凉大师所作的《疏》,他的意思是说:

 

【据诸教所诠鉴用之智。寂灭之理。早以逾于朝彻之明。坐亡之静。】

 

超越了,《庄子》里面所讲的,《华严经》这个教义超过它太多了。

 

【若以华严圆妙之旨。不唯超彼而已。兼诸权教小乘亦皆超越。故有岂唯而已耶之言。】

 

用这些来衬托、显示出这部经之不可思议,超越世出世间一切经典。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然玄籍百千。幽关半掩。】

 

这两句是说到本经,前面是跟众经世出世间法做个比较。世间法讲到最高的境界,《庄子》这个颜回跟孔老夫子这段问答,那是最高的境界。出世间法,佛所讲的一切大、小乘经典,《华严》统统超越了。这也正是古德所说的,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教,拿来做一个比较,《华严》第一,所以我们在此地看出来,《华严》确实是第一。『玄』是幽玄,『籍』就是典籍,就是指这部经。『百千』是说这部经分量之大。这两句,这第三个小科:

 

【教起由致。庆遇希奇。文中二。】

 

有两段。这两句是第一段:

 

【明昔翻未具。】

 

第二段是底下这一段,在第一百五十五面,那是下面那一段,是说这次的翻译。因为这个本子在《华严经》是第三次的翻译。所以『昔翻未具』是指过去晋译与唐译的。晋译我们今天称为《六十华严》,唐译称为《八十华严》。我们现在念的这个,这是唐贞元年间第三次翻译的,叫《四十华严》,只有一品,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只有一品。我们看下面文:

 

【今初。】

 

这是第一个小段。

 

【龙树菩萨至龙宫。见华严经有三本。】

 

『龙树菩萨』,是初地菩萨化身来的。我们看他的传记,这个传记都是菩萨应现在世间。换句话说,菩萨应现在世间,他一切的作为都是教化众生,都是给众生做一个榜样的。换句话说,他是在舞台上表演的,你不要认为那都是真的。不可以把他当真,他是表演的。那他表演什么?他表演世间最聪明的人,最有智慧的人,他的记忆力之好,我们现在的录像机都不如他。就像当年佛在世,阿难尊者一样,听过一遍,永远不会忘记,他有这个能力。而且耳目聪明,我们看书要一行一行看,人家看书,这一面一看就看完了,就像现在计算机扫描,一下就完了。他从头到尾念下去一个字也不会错,这个本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只用计算机才办得到,人没办法办到。他那个人脑超过计算机,有这个本事。所以他在没有多久,就把这世间、出世间的书籍念完了。世间所有书籍他都念过,没有一样他没有念过;出世间,佛法在世间的这个典籍,他统统都念过了。这个完全念完之后,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所以贡高我慢的心就生起来了。第一个,这世间所有的一切有学问的人都不如我,我是世间第一,这个傲慢心生起来。这《金刚经》上说,大菩萨要常常护念小菩萨,大龙菩萨看到龙树,这个时候需要帮忙了,也就化身跟他见面,跟他讨论这世出世间学问,那当然龙树是不如大龙菩萨。大龙菩萨觉得你不必傲慢,你看的东西不算多。他说世间的我都看尽了。这算得了什么!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那地方东西比这个世间多得太多太多了。这龙树菩萨一想,还有这么个地方,好,赶紧跟他去。

 

这一到龙宫。佛当年所讲一切大乘经典,这个世间人没有能力接受,《华严经》是佛在成道二七日中所说的,所以现在小乘人,不但小乘人,许许多多的学者,不相信《华严经》,因为在历史上找不到依据。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在那里入定。而在《华严经》上说,释迦牟尼佛不是在那里打坐,是在那里讲《华严经》。当时有无量无边的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来参与这个法会,听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我们凡夫怎么会晓得,晓得他坐在那里干什么?我们不知道。他在那里讲经,所以这不是人天的境界。经讲完了,大龙菩萨把这部经带到龙宫去收藏。诸位要知道,这个《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说法全部佛法的总题目,我们现在不用这个题目,我们现在用《大藏经》。实在讲,我们今天讲的《大藏经》,就是跟《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题目意思完全相同。「大方广」是讲的法,真如本性,本性的体,本性的现相,本性的作用。大是说体,方是讲相,广是讲作用,所以说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讲什么?都是讲大方广,就是讲这个法门。佛是能说的人,也就是完全觉悟的人。下面是比喻:「华」,它的全经经题是《杂华严饰经》。杂华,像个花园,什么样的品种都有,它不是纯一的,样样都有,叫杂华。庄严,装饰,像一个大花园,应有尽有,一样都不缺。这就是像我们现在讲《大藏经》,就这个意思。所以这部经是佛一切经的全部,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经的一个部分,它是全部,所以叫做根本法门,这一切经是《华严》枝叶,《华严》眷属。那这个被大龙菩萨收到龙宫里面去了,收藏去了。现在人对这个事情,很多老和尚都不赞成这个说法,为什么?不合乎科学。现在潜水艇,潜到这个连南、北极都去了,没有发现龙宫。

 

样样附会到这个科学,那问题就多了。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现在在国外,用通灵的方法,用催眠术的方法,确确实实发现到人有过去生,这个科学没法子解释的。有些人,他前生是别的国家来的,在催眠当中,他说出他前生是什么姓名,住在什么地方,当时他居住的环境情形怎么样。那一查,都是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事情,可是到那个地方,博物馆、政府那些档案确实是有那个人,那个时候的环境确实是如此,证明一点没错。可是还发现了,很有多人前世畜生道来的。还有一部分,不是我们地球的,其他的星球,外星球来投胎的,那个外星球就没有法子找了,没有能力去,确实有三世。我们中国人讲灵魂,确实有这个东西。这个世界是凡圣同居土,诸佛菩萨、鬼神同居在这个世界,彼此不相干,彼此不妨碍,证明了《华严经》上所说的,事事无碍,彼此不妨碍。我们在这边盖一个房子,那鬼也在这里盖一个房子,这房子重复在一起,但是我们觉得是我们的房子,他觉得是他的房子,没有妨碍,这是《华严经》讲的事事无碍的境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华严宗里面讲的法照禅师,在五台山遇到文殊菩萨,大圣竹林寺。他下山之后,回头再一看,没有了。他明明在那个地方还听了一座经,跟文殊菩萨问了很多话。你们再看看,台湾最流行的《三昧水忏》,很多道场都拜这个忏。《三昧水忏》是讲悟达国师的事情,迦诺伽尊者替他治好人面疮,那个迦诺伽尊者,那是阿罗汉的道场。他那个人面疮确实是治好了。治好以后,下山,再一看,没有了,那道场没有了,荒山一个。类似像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了。龙宫,哪有凡夫能发现的,哪有潜水艇能够到达的,不可能的事情。连鬼神的境界,我们人都没有办法,何况这佛菩萨的境界!所以像这些地方不可以附会科学。科学没有达到尽头,还会进步的。再过几百年看看,进步了,也许科学又发现可以跟灵界交通,可以跟菩萨、阿罗汉交通,那个时候就证明了,现在还没有这种能力,科学再发达,可能会有这个能力。那这是大龙菩萨带他到龙宫,看他所收藏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先看下本:

 

【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这个分量差不多有我们现在的《大藏经》。说上本的,这不可思议!

 

【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

 

这『十』是十个,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一个四天下微尘品。

 

【上中二本。阎浮提人力劣。不能住持。】

 

龙树菩萨看到这个大本经,傲慢的念头完全消失了,才知道自己所学的太少太少了,微不足道。那想一想,这个上本,不但上本,连中本都不是我们地球上人类能够接受的,分量太大了。所以只好把这个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将这部分带到了我们人间来,这个人间才有《华严经》,《华严经》是这么来的。人间才有《华严经》。所以龙树菩萨是大臣,八宗共祖,八个宗都是他传的。换句话说,《华严》完全是从他出来的,他以前没有《华严》,他以前没有密宗。密宗是他老人家去开铁塔,这个铁塔一打开,铁塔里面金刚萨埵菩萨,这才跟金刚萨埵见了面,金刚萨埵把密法传给他。金刚萨埵是谁?普贤菩萨化身的。所以密宗里面,跟显宗实在是显密不二。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准提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密部里面,化身为准提;普贤菩萨在密部里头化身,就是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是密宗里面开山的祖师。所以龙树菩萨:

 

【将下本流布天竺也。】

 

当时这《华严经》是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言玄籍者。玄妙典籍也。百千者。即下本经十万偈也。】

 

《华严经》留存、『流布』在我们世间百千偈,『百千』就是十万,就是『十万偈』。现在传到中国来是残缺不全的本子。

 

【言幽关半掩者。谓晋译三万六千偈。】

 

这是最初传到中国来的。因为这个分量太大,实在讲,收藏相当不容易。尤其那个时候的经是用贝叶写的,贝多罗的树叶,在我们台湾也能够看得到,从印度带来的。这个树叶很厚,有一点像我们中国的香蕉叶差不多,比我们的香蕉叶耐用。他把它裁成一块一块的,一片树叶写四行,两头穿洞,用绳子穿起来,你想想,这一部《华严经》那要多少?这多了,很容易丢掉,很容易散失。所以传到中国来,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三分之二的经都丢掉了。但是这部经太好了、太宝贵了,还是把它翻译出来。所以这部经翻成中文,就是《六十华严》。《六十华严》的文字翻得很好,但是经文缺失太多,往往你看,看到这一段应该还有意思,它下面都没有了。这就很明显的当中这个缺的文没有到中国来。

 

【唐加九千偈。成四万五千偈。】

 

到唐朝武则天的时代,实叉难陀到中国来弘法,也带有《华严经》。所带来的比晋那个时候的要增加了不少。所以做第二次的翻译,翻成完了之后叫《八十华严》。这增加『九千偈』,就是比晋译的多了九千偈。从三万六千偈,这就变『成四万五千偈』,还不到一半。一半,还要加五千偈,还不到一半。但是增加这么多,大致上的意思能看得出来了。虽然不详细,大致上可以看得出来。所以以后修学《华严》,都采取八十卷这个本子。这是说:

 

【经来未具。】

 

《华严经》传到中国来不具足,缺少的部分太多了。

 

【故幽微关键之教而半掩也。】

 

来了一半,好像门只开一半,那一半没开,是不是?这部经到中国来只传来了一半,另外一半没传来。底下这一段,就要给我们叙说这一次的翻译。这一次的翻译是最后一次翻译,所传来的也不是完全。但是它是最后一会,《华严经》是七处九会,最后一会,这一会是圆满的,没有一点欠缺,所以整个翻出来,称为《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八十卷里面的「入法界品」。八十卷「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你看这个完全到中国来的时候,真是增加了几分,四十卷。所以我们今天读《华严》,应当在八十卷里面,读它前面的「离世间品」,也就是五十九卷。念那个五十九卷,再念这个四十卷,这样合起来总共九十九卷,是我们中文翻译《华严经》最完整的本子,九十九卷。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9日15:01: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391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