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17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十七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017

第17集 A

MP3下载

第17集 B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九十一面倒数第四行,看《疏》:

 

【是知不有太虚。曷展无涯之照。不有真界。岂净等空之心。】

 

这是序文里面第三段:

 

【法喻结叹者。】

 

前面一句是比喻,后面这一句才是说法。我们看这《钞》里面,先把科题点出来了。

 

【疏是知不有太虚到等空之心。是喻。】

 

这是比喻。

 

【中空无日而不显。】

 

下面又有一个小注,譬如黑夜出门,因为眼睛看不见,所以只有摸索,很小心的不敢动步。如果说太阳出来了,才晓得前面的境界清清楚楚,这才大胆往前面走。比喻就说明这个意思。

 

【日无空而不舒。】

 

那个太阳如果没有虚空,虽然它有光,它光也照不出来。所以光明一定要有虚空,才能够展示它的光明。可见得,『日』与『空』是互相起作用的,这个意思容易懂。

 

【故空日互相假也。】

 

『假』就是藉,互相假藉才能够发挥它的大用。

 

【理实日照亦有分量。】

 

这是从『理』上来讲,太阳的光明确实是有『分量』的。譬如说照在我们地球上的亮度,比去照到天王星、海王星那个亮度就差很远。这我们现在很清晰,我们在晚上看到空中许多的星星,它的光度超过太阳百千万倍的都有。为什么看到它们那么小?距离我们太远了。这就说出这个光度是有限量。但是诸位要晓得,我们的心性没有限量,怎么样比都不能够比到恰到好处,比不到的。只能比个彷彿,这一点一定要能够体会。

 

【但取人间目睹不及。故曰无涯。】

 

实际上并不是『无涯』,这是讲我们世间人的见量。因为我们见不到太阳照到的边际,所以就说无涯。实际上,它的确是有界限的。

 

【大经云。譬如孟夏月。】

 

『孟夏』是初夏。在我们中国用孟、仲、季,每一季有三个月,第一个月叫孟,第二个月叫仲,第三个月叫季。所以这个中秋节,中秋是秋天当中的一个月。按照中国的阴历,孟夏就是四月。这个时候刚刚到初夏,日光特别的炽盛,取这个意思。

 

【空净无云翳。赫日扬光辉。十方靡不照。】

 

这是形容夏天太阳的光照。后面底下的这一句就讲到法。法里面讲:

 

【法中真界与等空之心亦然。若无真界。何以展心智。若无心智。何以缘真界。】

 

这个『真界』就是一真法界,《华严》里面讲的华藏世界。『等空之心』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跟虚空法界一样大。可见得,前面的比喻的确只能比喻一个彷彿。前面讲的空日,不但日光有限量,虚空也有限量。为什么说虚空有限量?这个虚空是顽空,不是真空。你看禅家讲,粉碎虚空。那真空怎么能粉得碎?大乘佛法里头常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这大千世界都没有了,可见得,大千世界是有限量的,虚空是有限量的。这个事情,佛在《楞严经》里面说得很详细。但是真空就不一样,真空,我们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因为我们的心是个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你就缘不到真空。什么时候你才能缘得到?一般大乘佛法里面说,几时你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你所缘的跟诸佛如来的境界就相同。那个时候才是「等空之心」,才是真如法界,这是佛法最高的原理原则。无论佛法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以这个目标为我们修正的终点,都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所以法门才是真正的平等。一定要用平等心,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我是一再在讲席当中劝勉同修,一定要用平等心,不可以有高下;我这个高,你不如我。为什么不可以有这种心态?诸位要晓得,这个心态障碍你修行证果。譬如说,我们念佛人,障碍你得一心不乱,这麻烦大了;学密的人,障碍你三密相应;学禅的人,障碍你明心见性。你要晓得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教我们修平等心。平等心从哪里修?就像《华严经》上,五十三位善知识。一定要自己谦虚,尊重别人,平等心才会现前。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就是清净心。心里面稍稍有一点高下,你的心不平等、不清净。换句话说,禅宗里头常说,向上一着,你永远没分;我们念佛法门讲一心不乱,你这一生不能证得。由此可知,清净平等是多么重要。

 

这个地方所讲的真界,就是能证的如如之理;所说的『心』,就是能证的如如之『智』。心是智,可是这个理跟智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法,这又不平等,里面又发生问题了,要记住佛法是不二法。在这个境界里面,理跟智是一,不是二。所以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心境不二,心境一如,这样才能够入这个境界。所以后头引这个:

 

【三昧经云。等空不动智也。】

 

『等空』之心就是智慧。般若智慧这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正是佛在「现相品」里面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这就是如来智慧,统统都有的,很可惜的,我们这个智慧现在失掉了。怎么失掉?「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的大病就是妄想执着。去了妄想,去了执着,如如智,如如理,统统现前。千经万论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无量法门都是教给我们除妄想、除执着的方法而已。所以这里头哪有高下?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值得我们尊敬、不值得我们赞叹的,这是应当的。再看底下这一段: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

 

前面讲了这一番的大道理,文不多,真的把宇宙人生体相作用都叙述一个概略。现在要介绍这部经,《华严经》到底是讲些什么?

 

【即穷斯旨趣。尽其源流。】

 

原来《华严经》就是说明这一桩事情。简单讲,就是宇宙人生的实相,真实相状,说明宇宙万有的本体、现相、作用。从前方东美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告诉我:《华严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学书。他说古今中外讲哲学书里头,没有《华严经》这样完备,这样的圆满。他是个哲学家,他用哲学的观点,认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学书。

 

这大经就是全经太长了。我们今天念这疏钞,《行愿品疏钞》,这一品经不长,但是这个注解,疏是清凉大师著作的,钞,是清凉学生,宗密作的。钞是解释疏的,就是把老师的注解再加一次注解,注解的注解。疏是解释经的,注解经的;钞,是注解疏的。连疏带钞我们这一看,给诸位说,就是大《华严经》的浓缩。虽然这注解的注解,这里面的意思是无有穷尽,与《八十卷》大经,这大疏钞,两个一比,给诸位说,是不增不减,只是文字上有详有略,义趣是不增不减,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所以人家问你《华严》说什么,你就能讲得清楚,《华严经》的内容是说了些什么。

 

【故恢廓宏远。包纳冲邃。不可得而思议矣。】

 

我们看底下这段注解。这一段在序文里头是属于第二大段,前面是第一大段,这是第二大段。

 

【别叹此经。】

 

这是赞叹本经。

 

【以申旨趣。】

 

《华严经》的宗旨,《华严经》的归趣,这个地方为我们叙述出来了。

 

【文中三。】

 

这分三个小段。

 

【一标叹。二释叹。】

 

『释』是解释。

 

【三结叹。】

 

我们念的这段就是第一个小段『标叹』。

 

【今初。】

 

这一段是第一段。

 

【斯者。指如上融摄旨趣也。】

 

『斯』,这一个字指前面这一大段所说的。

 

【良由穷此融摄旨趣。故得恢廓宏远等。】

 

『穷』是穷尽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追根究柢、彻法底源。在整个法界里面,确实是互融互遍,这前面我们读到过;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华严》里面所讲的十玄。十玄门到后面玄义里面我们可以读到。从这个意思,能够看到整个法界是交融的,真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我们自己即使动一个很微细的念头,都跟整个法界交融,这是讲意念。我们整个身体微微有所动作,也与整个法界交融,这是真正不可思议。不是深入大经细心去体会,你不晓得这种不思议的境界,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底下讲『恢廓宏远』,这里面都有简单的解释。

 

【恢。谓旷荡。廓空也。宏大也。今云宏远。则周遍义。】

 

『恢、廓』是空旷,就是虚空的意思。『宏』是大,『远』是周遍的意思。

 

【包纳。则含空义。即当法界观中第三周遍含容观也。】

 

这是讲『包纳』。

 

【冲谓冲深。邃谓幽邃。】

 

『冲邃』,冲邃是深远之义。末后这『结叹』是:

 

【不可得而思议者。】

 

理深,不是我们思惟想象能够达得到的。没有法子想象,愈想愈讹。为什么?你思惟想象是落在心意识里,心意识没有办法达到这个境界。《唯识论》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第六意识的功能非常广大,向内缘可以缘到阿赖耶识,向外缘可以缘到虚空法界,但是就是没有办法缘到真性。不能缘到真性,这华严境界他就达不到。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了。所以这个境界要如何契入?要靠定功,甚深禅定,像《楞严》里面所讲的,首楞严大定,这个心定了。定到相当程度,是豁然开悟,一切明了通达,就是心跟境一下相应,相应就是开悟。那不能相应就没有法子,所以这一定要靠定功。定,实在讲就是根本智。般若无知,无知之智是根本智。我们今天学佛犯了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求知。这一求知,这个知是什么?是世智辩聪,不是佛法里面讲的智慧,这个大家千万要认识清楚。

 

佛法里面讲的真实智慧是从定里面生的,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我没有定,我的智慧很高,这要觉悟,这个智慧是世智辩聪。这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一个法门,不能违背这个原理,我们念佛法门也不例外。念佛法门一定要得一心,一心不乱里面开智慧。所以修行人,没有别的,就是修定。我们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诸位同修,说八万四千法门,不过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道,修什么?统统修定,没有一样不是修定的。如果不是修定,那就不是佛法;如果是佛法,决定是修定。所修的目的是相同,所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所以才说法门平等。不管你用哪个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记住统统是修定。定能开慧,慧才能入不思议境界。所以这个甚深之理,无边之事,这一下就通达明了。这底下说:

 

【理深事广。俱不思议。】

 

『理』也不可思议,是『事』也不可思议,

 

【况一多即入。】

 

一能入多,多能入一,一多相即,一多不二。

 

【故宜词丧虑绝。】

 

这一句好。『词』是言词,言词说不出来;『虑』是思想、思惟,思想想不到。连想都想不到,你还能说得出吗?当然说不出。所以大家一定要明了佛说法的事实。佛有没有说法?佛是绝对没有说法。为什么没有说法?「词丧虑绝」。佛怎么说?佛所说出来的还是言词,还是诱导。佛说法,就好像我们走路看的那个指路牌一样,只能做到这个。我们循着这个指路牌走,你就能达到你的目的地,你就能入这个境界。所以这个真的境界说不出,也想不到。你要循着这一条佛的路线,你去契入,佛能给我们做到的是开示。佛帮我们忙,只帮到此地,悟入靠自己。悟要智慧,没有智慧不会悟。不悟,就没法子入,入是相应、相契了,契合,契入。也就是我们佛门俗话讲,证得了。所谓证得,就是你的心与境界融合成一体,那叫入。真正到心境一如,就是这个境界,这才叫入。我这个心境当中还有隔碍,没有一如,这没入。不但我们今天没入,悟也没悟。为什么?成天打妄想,怎么会开悟?这四个字就是通常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词丧就是言语道断,说不出;虑绝就是心行处灭,就入这个境界了。禅家说,「起心便错,动念即乖」。你起心动念就错了,不管你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所以禅堂里面教学,老师拿什么东西教?拿香板教学。你一起心动念,香板就打下去;你一开口想问,马上就把你嘴捂住,打你几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你还开什么口?你还有什么好讲的?往往在这个时候一下就悟了,一下就觉悟了。原来这个事情,真的,想不得也说不出。

 

所以禅宗教学好教,不要讲课,拿个香板就行了。你一动念头,就好好的供养香板。可是这个在后世的流弊就可怕了。当年教学是非常有效果的,多少人在香板下面开悟,大彻大悟,后来就装模作样了。有禅堂,我也可以到禅堂去当堂主,为什么?看到你想讲话,打你几下,这还不容易吗?但是怎么打也开不了悟,冤枉挨打了。所以这要看在什么时代,什么样的人物,他用这个手段,行。今天我们用这个手段不行,打死了也开不了悟。这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一种法门。这个法门不是不好,真的过去用这个法门成就的很多,现在这个法门,很难发生效果了。众生根性不相同,这个法子没法用。

 

【故龙树菩萨判维摩经为小不思议经。指华严经为大不思议经。】

 

『龙树菩萨』,这是了不起的一位大师,他出现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六百年,在我们中国尊称他为八宗之祖。除了小乘之外,所有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他传的。《华严》,他在龙宫里面传出来的,我们这个世间原来没有。这部经释迦牟尼佛讲了之后,大龙菩萨收到龙宫里面去珍藏,我们这个世间没有。龙树菩萨到龙宫里面去,这大龙菩萨邀请他到龙宫,参观他的藏经楼,看到《大方广佛华严经》;看到之后,他这才五体投地。本来龙树菩萨非常聪明,这个世间的佛法、世间法都读尽了,所以贡高我慢,认为这个世间只有他,除他之外,任何人没有能在他之上。大龙菩萨非常的怜悯他,他是个人才,可惜狂妄。所以带他到龙宫,一看到《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傲慢心没有了,晓得我所知道的很浅薄,才一点点,还有这么多东西我还没有看到,这个傲慢心一下就降伏。他告诉我们,龙宫里所珍藏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种本子。这个上本分量有多少?那没法子说了。他说「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一首偈是四句,这部经有多少字?是用四句做一个单位来算,十个大千世界微尘那么多偈颂,「一四天下微尘品」。这四天下是单位世界,好像我们今天讲一个太阳系。把这一个太阳系磨成微尘,一个微尘算一个数,有这么多品。龙树菩萨一看,呆掉了。这是没有法子,这是我们决定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再看中本,中本看了之后,阎浮提众生还是没有法子接受。最后看下本,下本十万偈四十品,他说这个可以。那个下品,实在讲,就是《华严经》的提要,大纲提要,十万偈四十品。所以把这下品经带到我们这个世间,带回世间,我们这个世间才有《大方广佛华严经》。

 

现在这部经,说实在话,在全世界只有中文本保存得最丰富,梵文已经丧失掉了。但是传到中国来,并不完全,因为这部经太大了。从前的经书不是印刷的,也没有纸张,写在贝叶上,就是贝多罗树的树叶。那个树叶差不多像我们这边香蕉树树叶那么厚的样子。把这个叶裁成一张一张的,很厚,一片树叶写四行,他们是横着写,写四行。你想想看这一部《华严经》多少页,页数多了就容易丢掉,所以传到中国来的这个《华严经》,一半都不到。晋经,就是东晋,最初传到中国来,这《华严经》只有三万六千偈。你想想看,全经是十万偈,传到中国来的,我们把它翻出来,叫《六十华严》,只有三万六千偈,不到一半。到唐朝,实叉难陀翻译,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八十华严》。他从西域带了这部经过来,比我们以前的这个部分多了九千偈。所以这是翻译出来的叫新经,八十卷,总共只有四万五千偈。这个晋经是三万六千偈,四万五千偈还是不到一半。但是,这个经的意思能看得出来了,比这六十卷要丰富得多了。在我们中国现在流传的就是《八十华严》。

 

《四十华严》这一品,就是八十卷里面叫《入法界品》。四十经里面讲,《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一品有四十卷。这一品的原文是完整的,这是唐朝时候,乌荼国的国王送给我们中国皇帝的礼物。那个时候叫进贡,这个贡品之一。所以进贡,就是送给皇帝的礼物,有这一部经,这部经是完整的。我们这四十卷翻出来之后,大概《华严经》是一半,就是有五万偈了。这是我们称之为叫略本,小本都不足;小本,十万偈。我们中文本的《华严经》是这么来的。虽然经文欠缺不足,可是意思能够看得出来,大致上意思可以看出来。

 

龙树菩萨判《维摩经》为『小不思议』。为什么说小不思议?因为《维摩经》上有这个思想,就是芥子纳须弥。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很小,芥菜子里面,把须弥山装到芥菜子里面。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就装进去了,这不思议。这是华严境界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但是《华严经》讲的比他那个讲得更要殊胜。《华严经》上讲,「尘含法界」。尘是微尘,比芥子小得多了。微尘,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阿罗汉的天眼才看得到。这么小,这个微尘能够把整个法界包在里面,这『大不思议』!这跟《维摩经》一比,那是小巫见大巫。《维摩经》是芥子纳须弥。这大不思议、小不思议,就是从这个意思上分的。

 

何况本经讲「念摄僧祇」,这是讲时间。念是一念,一个念头,一念。一念,实在讲,我们没有法子体会得到。佛告诉我们,一弹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这一剎那当中有九百个念头。我们怎么能觉察得出来?一念,就能够融摄阿僧祇劫。阿僧祇劫的时间长,一念的时间短,所以叫念劫圆融。一个阿僧祇劫,可以把它收在一念里面,一念可以把它放大成阿僧祇劫,这不可思议。所以《华严经》是大不可思议。《维摩经》上讲的,跟《华严经》一比那差太远,所以《维摩》就称为小不思议。

 

给诸位说,这个事情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尘是真性,是真如本性。法界也是真如本性,心性里面没有界限,心性里面没有大小。一念是心性,一个阿僧祇劫还是心性。所以见了性之后,就入真性,就入这个境界。今天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讲,非常奇怪,怎么想也想不通。你当然想不通,你想三个阿僧祇劫还是想不通,不想就通了。这真是奇怪,不想就通了;想,怎么想也想不通。这个想就是障碍。想是识心,不是真心,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念。因为真心离念,所以念劫才圆融。你不离念,念劫怎么会圆融得了?圆融不了的。你没有离念,所以才有相对,大跟小是相对,离了念,大跟小就没有相对;没有相对,它就能互融。所以微尘才能够含法界,都要做到无念才能达到。

 

诸位要晓得,六祖大师当年在黄梅跟五祖所说的,我们在《坛经》上看到这个境界。六祖那个时候,至少是圆教初住菩萨。所以他说出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那个智慧是真智慧,说穿了,说得简单、明白一点,就是清净心。心清净到极处,《楞严》上说得好,「净极光通达」,你要净到极处,本性里面的般若光明就透出来,没有一样不通达的。大家知道这个原则之后,你就晓得,无论你是念佛,是持咒,或者是诵经,一个目标,修清净心,那就对了。所以你念经不要起分别,不要分别这一句什么意思?这一段怎么讲法?不要搞这个,搞这个落到意识里去,你把佛法当作世间法去念了,非常可惜。你要离开一切分别妄想,学什么?学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所以大乘起信,就是大乘佛法的入门的书。这里面教给我们的原则一定要遵守,「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能够离这三种相,听经有受用,句句能够消归自性;你能够离这三种相,读经,我们讲得粗浅一点,你决定能得清净心。就是我们常讲的,这种念法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我念一个钟点的经,我是修一个钟点的戒定慧,我不是修别的,我修戒定慧;我念两个钟点,我修两个钟点的戒定慧,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决定不可以分别,不可以想里面的意思。你想里面的意思,决定是妄想,绝对不是如来真实义,决定是妄想。到你心清净了,这六根跟六尘六境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那是智慧。

 

所以佛告诉我们的都是最好的方法,可惜我们把它错用了。这个错用,不止我们一个人,自古以来,不知道多少人错用。读到心真正净了,这个经里面的意思就透出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为什么会意思透出来?他心净了,心清净,清净了,就跟《心经》上讲,照见。这一照就明了、就通达,决定没有错误。所以读经要这样子读法,听经要这样的听法。

 

【此有四义。下解品题中当广明之。】

 

这里面有四个意思,就是讲这个不思议,不可思议。这一段留在后面解释『品题』的时候,宗密大师要给我们细说,在品题里面。因为这一段是序文,我们这是从序文开始读起,序文是很少人读的,但是序文真好。再看底下这一段,底下这段是『释叹』,释是解释。前面是标,这个标目,标举题目,《大方广佛华严经》,那这解释了。

 

【指其源也。情尘有经。智海无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万法之门皆入。冥二际而不一。动千变而非多。事理交彻而双亡。以性融相而无尽。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现。】

 

这一段是第二小段。我们看《钞》里面的解释:

 

【指其源也。】

 

这以下就是我们刚才念的这一段,这是第二小段。

 

【释叹。文中有六。】

 

这一段文是有六句。第一句是讲:

 

【本源深妙。】

 

『本源』就是我们当人自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禅宗里面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现在哲学里面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就说这个,『深妙』。第二句是讲:

 

【成益顿超。】

 

第二就是说,『妄惑非取,重玄不空』这一句,『成益顿超』。

 

【三诠旨圆融。四说仪深奥。五约器明。非器不测。六指例显。当机益深。】

 

这一段理事都有相当的深度,所以这个解释文字就相当之多。第一段来深入探讨本源。在本源这一段里面有分三个小段,就是我们前面念的这段,有三个小段。第一个小段是:

 

【标指其源。】

 

这就是『指其源也,情尘有经,智海无外』。第二段是:

 

【正明深妙。】

 

这里头有六小段,从『妄惑非取』,一直到『以性融相而无尽』。到九十四面第一行,到这个地方,这里面有六句。末后这一段是:

 

【三喻结难思。】

 

就最后这一句,『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这是比喻。『重重交光,历历齐现』,这是『难思』的境界,不可思议境界。往后面这《钞》文里面我们可以读到。底下这个科我们就不要细说了。我们看第一句,九十四面倒数第二行,从第二句看起:

 

【今初。】

 

看这一段里面的第一个小段。

 

【情尘有经。智海无外。】

 

我们来看这一句,这一句就是「融情智」,指的是融情智,也就是本源深妙里的第一句:

 

【经有二义。一约喻。】

 

『约喻』,就比喻上来说。

 

【二约法。】

 

是从『法』上来讲。

 

【喻即尘含大千经卷。如情念含圆明大智。文在出现品。如下具引。】

 

这是《华严》上说的「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一微尘非常之小,刚才说了,阿罗汉天眼才能看得到,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这一微尘里面含有『大千经卷』,大千是一个大千世界。正是龙树菩萨在龙宫里看到的,《华严经》是大千经卷,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我们读经读到这个地方,从前人他能够相信,真要靠功夫,他要没有相当的定功,这个神话,这怎么可能相信。所以这从前人有定功,现在虽然没有人有定功,没有有修定功的人,但是我们也能相信。凭什么相信?你看现代计算机的发明。小小一个圆圆的碟子,就能够把整个图书馆的东西统统藏在里面。如果科技再进步,将来计算机能够发明像一个钮扣一样的时候,也能够把全世界图书资料统统收藏在这里面,岂不是尘含大千吗?不需要佛菩萨,我们这个世间人也能做到相似。可见得,这个东西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讲经卷,我们现在能够了解。

 

能不能把整个世界含藏在里面?世界里面有很多活泼的人,能不能?能。为什么能?因为整个宇宙的现象,只是波动而已,只是光波的振动,波动而已。现代科学家发现了,从前认为这个世间有物质,现在不承认有物质存在,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波动。那波动,这个光波可以收在一个小小的体积里面,也可以把它放大,放大放到外面去,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从今天科学的观点里面,知道这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学家要是看到《华严经》,他很奇怪,怎么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会晓得这个事实真相?现在科学家从理论上明白、明了是有可能,可是还没有法子做到,总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知道宇宙之真相。所以佛教给我们,你要把烦恼撇开,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打掉,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恢复本性,对于我们了解如来真实义,有决定的障碍。你能把这些东西统统去掉,就是「出现品」里面所讲的,妄想执着这个东西统统去掉,你就能恢复到自性。这底下讲:

 

【还源观中释云。】

 

这是解释,在九十五面,第二行。

 

【尘。】

 

什么叫『尘』?

 

【即众生妄念。】

 

尘是『众生妄念』。

 

【经即大智圆明。】

 

『经』跟尘是一,不是二。妄念没有了,尘就变成经;起了妄念,经就变成尘,转变的枢纽就是在迷悟。悟了,就是『大智圆明』,佛法里常讲,大光明藏。悟了是大光明藏,迷了叫「情尘」。

 

【智体既其无边。故曰量同千界。】

 

『千界』就是大千世界,也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你也就能明了,如果一迷,这个情尘也是无边,也没有边际,转变枢纽就是迷悟之间。

 

【二约法者。】

 

前面讲的是从比喻上说,现在从法上讲。『约法者』:

 

【即经是常义。】

 

『经』是永远不变的意思。一切法都会变的,什么不变?能变的真性不变,所变的一切物相都变。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没有一样不在变的。能变的性体,不变。这是经。

 

【故孝经云。天地之经。而人则之。】

 

在隋唐时代,出家这些大德,对于世间典籍都通达,因为那个时候出家要经过考试。考试,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通达,所以考这出家比考进士还要困难。因为进士只考世间法,不考佛法,出家人还得考佛法。因为那个时候出家是皇帝同意的,皇帝发给你证书,叫度牒。他同意你出家,就是说他承认你,你可以有资格做我的老师,天人师。要想考个皇帝的老师,不简单,比考进士难。进士是他的部属,他底下用的人。这个不行,这是老师,也就是代表皇帝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这种考试比一般考试还严格,因此往往我们在经论、注解里头引用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很多。这里引用的《孝经》。

 

《孝经》里面说,『天地之经』,就是天地之常。『而人则之』,以天地的常规,作为我们生活处事待人的原则。上是顺乎天,中是应乎人。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统治这个国家,不是君主专制,是行的王道。在中国历代皇帝真正专制的很少,没几个人,都是读书明理,顺天应人,他才能享国几百年,才能够得到大众的拥护。如果说专制、独裁,不可能,那很容易被人推翻。

 

所以中国自从汉以后,建立国家,把教育摆在第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行政体系里面,礼部是最大的,礼部就像现在的教育部。虽然六部部长是平等的,但是礼部排在第一,它管教育的。所以说自古以来重视教育,重视我们现在人所讲的知识分子,所以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地位最高。士、农、工、商,这人民四个等级,第一是读书人。所以从前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像现在,现在念书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从前是学而优则仕,书念得很好,品学兼优,这才出来做官,替老百姓办事,替国家办事。现在不是,现在是商而优则仕。现在做官要钱,那没有钱,没有办法竞选。你说念书人他哪有钱?他品德再好,学问再好,本事再大,他没有钱,拿不出竞选的经费,这时代变了。所以诸位真正读书,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你才晓得中国过去传统之美。我们今天讲从前什么专制,讲现在民主,那是对于历史文化不认识。你真正认识,绝对不会赞同这个说法。现在是时势不同了,都讲民主,不讲民主也不行,不合潮流,是不是?可是自己一定要晓得,这里面的利害得失自己要清楚。下面:

 

【御注云。】

 

这是《御注孝经》。这《御注》是哪一个皇帝注的,我搞不清。好像是宋朝时候,哪个皇帝我记不清楚了。这个本子也是很著名的一个本子,《御注孝经》。

 

【经者。常也。】

 

这是注解里头说的。

 

【今意云。】

 

『今』,是现在这个本经意思里面说:

 

【明情尘生灭之念。智推体即真常。】

 

『明』是发明,也就是明达。『情尘生灭』这个念头,『念』就是尘,念是妄念,有念统统是妄念,有念皆妄。佛法里面虽然正念,正念无念,无念才叫正念。但是这个说法也很容易引起大家误会。好,我什么念头都没有了,是不是正念?不是正念,是无明,这就糟糕了。正念是什么?确实什么念头都没有,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他不是样样不明白。一切通达,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样不明了的,心里头不起一念,这才叫正念。我们今天,好,什么念头都没有了,问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不行,这是无明,这不是正念。所以有念是妄想,没念是无明,这个东西很麻烦!

 

所以我告诉诸位,你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正念。我有这一念在,其他念头都没有。我这一念,清清楚楚,念念分明,这一念是正念。你修其他法门要得正念很难很难,念佛人得正念,容易,所以这个法门叫易行道是有道理。这个易行道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净土宗故意夸大的,不是的,事实如此。所以你想想这一句阿弥陀佛,与六道里头哪一道都不相应,没有一道相应,与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也不相应,没有一法与它相应。它与什么相应?与真如本性相应。所以古德给我们讲,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觉,我们能念这个心是始觉。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就是一念相应一念觉。始觉合本觉,这是究竟觉,念念与究竟觉相应。别的法子我们要修没有这么容易,这个法门修,容易。何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这四个字不可思议,也是遍含虚空法界,没有一法不在里面。也可以说是,佛所说的一切法就融合在一念之中,这阿弥陀佛一念之中。这一念展开来就是大千经卷,无量法门。这个境界要不深入《华严》,很难发现,不容易体会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智推体即真常』。那我们晓得这个念,觉了,念就是智;迷了,智就是念。智之体是真常,念之体哪有例外的?当然还是真常。这就是念智圆融,念智不二。所以佛法常讲,不一不异。不一什么?相上是不一样。不异,一样,体上是一样。相上不一样,但是体上是一样的。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佛法,我们修学关键之所在就是要明体。体要明白了,这个相用就自在,就得到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自在。体要不悟,难,非常非常难。体就是真如本性,换句话说,不见性,很困难。在我们念佛人来讲就是一心,没有得一心,非常困难。

 

你看佛在《四十二章经》上教给我们,没有证到阿罗汉果,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为什么?自己的意思是妄想,你认为,我想的不错,是对的。哪里晓得是错误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想错了,不晓得自己看错了。证到阿罗汉果之后,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为什么?阿罗汉是正觉,菩萨是正等正觉。这是佛,实在讲,把这个标准拉到最低,拉到阿罗汉。要是严格一点讲,应当是正等正觉才行。正等正觉见了性,阿罗汉还没有见性。阿罗汉的成就是得定,是定成就的,没有开慧。正等正觉是开慧,是慧成就的。我们在《百法》里面看到的,正等正觉是同生性,跟佛是相同的,同用一个心,用真心。阿罗汉、辟支佛以下的六道凡夫是异生性,跟佛用的不一样,因为他用八识、用心意识。用心意识,已经离开见思烦恼,所以才叫做正觉,不能叫正等正觉。

 

我们读这些经都要特别留意,我们自己才能够得到受用。人,最可贵的就是晓得自己过失,知道自己错了,知道自己错了这就是觉悟。错了以后,我就会改,就能改过。改过是真正的修行,把我行为修正过来了。如果连自己过失都不晓得,你怎么修法?从哪里修正?所以佛真是苦口婆心,跟我们讲这些经。讲这些经是教我们解悟,教我们自己知道自己错了。真正修行,这完全靠自己,佛帮不上忙。佛只能够提供你几个原则、原理、方法,必须要自己认真的去改过,去修正自己的心性。这是这一段第一句,下面第二句是:

 

【智海无外。】

 

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好,只能够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9日10:57: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384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