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善导疏菁华 (第十九集) 1993/11/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3-008-0019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五页,从第三十四段看起,「中品上生」,这个地方看起:
【一二九、中品上生。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前面我们看过上辈往生的三种,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个三类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都是世间上善的凡夫。所谓上善是心量很广,时时刻刻能念众生苦,能够舍己为人,这个世间上善凡夫,他的心量与菩萨非常接近,所以一发菩提心就能够往生到高品位。今天我们看到是中品的三个人,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这三个人当中前面二人都是持戒。『若有众生,受持五戒』,五戒在佛法里面是属于根本大戒,无论是在家、出家,比丘戒或者是菩萨戒,前面的五条都是相同的,所以称它作根本戒。戒如果持得非常清净,那个功德利益是很大的,戒清净,心就清净,清净心就是定。所以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了之后就会开智慧,可见得持戒非常的重要。
『持八戒斋』,这个就是前面所讲的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在家人受出家戒。我们没有机缘出家,出一天家,就是过一天出家人的生活,要非常的严格,要从心地上去做起。所以这八关斋戒虽然时间很短,只有一天一夜,受这个戒一天一夜之后自然就失掉了,就是它这个戒的期限,用现在的话来说,只有二十四小时。那每天都持就每天都受。受很简单,有法师,在法师面前受,固然很好;如果没有法师,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可以自己发誓来受戒,效果都相同的,可以在佛菩萨面前自己受戒。八关斋戒前面介绍过了,此地就不必细说。戒有八条,斋有一条,斋就是过中不食。这个诸位要记住,八关斋戒那个斋很重要。中是日中,我们一般人讲持午,持午不太适合,因为午时照我们一般人来说法,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都是午时,午时前半没有到日中,后一半已经过了日中。但是斋是以过中就不能吃了,过中如果吃了,斋就破了。所以这点要知道,要严格的遵守。能够修一天一夜,这个功德也非常之大。
『修行诸戒』,「诸戒」就是包括一切戒律,都包括在其中。『不造五逆』,五逆罪是最重的,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五种罪叫五逆,是大逆不道,这个罪过是决定堕阿鼻地狱的。当然持戒的善人决定不造五逆罪,为什么佛要提出「不造五逆」?实在说特别是末法时期众生,当然我们的善根比古人要差,我们的业障习气、生活环境没有古人那么好。即使在古代,这个五逆罪往往不知不觉他做了。当然不是五种都有,杀父亲、杀母亲这个是太少,从前没有。杀阿罗汉,阿罗汉在哪里你找也找不到,阿罗汉有神通,恐怕你也杀不了他。出佛身血,佛不在世,你恶意破坏佛菩萨的形像得等流罪,等流就是与这个罪是同等的,我相信这个也不会犯。最容易犯的破和合僧,这个僧团,僧团里面我们是凡夫,瞋恚、嫉妒,最严重的嫉妒,争权夺利,有这个恶念存在,就很容易在僧团里面闹事,这就做了破和合僧的重罪,这一样特别要留意。
佛在世的时候,受过出家戒的同修都知道,佛当年在世有六群比丘,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佛学生里头好学生很多,坏学生,调皮捣蛋的、嫉妒障碍的,也有,不是没有。佛陀在世,那些不听话的学生闹事,常常在僧团里头闹事,闹事带头的人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也是佛的弟子,在家他跟佛是堂兄弟,佛的堂兄弟也是受过大戒,带着那一群坏的出家人天天闹事。佛在世的时候就有,何况佛灭度之后?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情形,我们要知道自己如何防范,如何适应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有智慧去适应它。适应当中,我们的修持落实在道心上,就是逆境也成就我们的增上缘,成就善的增上缘。你看本经发起的因缘,就是韦提希夫人她的儿子听了提婆达多的教唆,来搞一个政变,现在的话就是政变,夺取王位。提婆达多想把释迦牟尼佛害死,自己成佛,两个人图谋不轨,逆境。逆境,夫人好,夫人是在逆境当中,她的心能够落实在求法上,这就变成了逆增上缘。所以在皇宫里面忏悔求佛,佛才为我们说出这部《观无量寿佛经》。不但韦提希夫人得度,因为说出这个经不知道多少人都得度,逆缘变成了善的增上缘。
由此可知,世间顺逆境界不一定的,有智慧的人去运用,顺逆都是好的增上缘。如果没有智慧,不但逆境里面生瞋恚心,顺境起贪爱一样堕落,这是要知道的。我们特别警惕,也就是道场里面我们的同修伴侣有真正精进用功,决定不可以嫉妒、不可以障碍。如果嫉妒、障碍,你就犯了破和合僧的这一条。所以这是相当可怕的一桩事情。佛在此地给我们讲的「不造五逆」,这句话的用意非常之深。就像唐朝时候,诸位同修,我相信很多人读过《坛经》,《坛经》里面叙说惠能大师得法之后,寺院里面大众不服、不甘心,平常对于能大师瞧不起,衣钵被他拿去,这还得了!大家都出去追他要把衣钵抢回来,还要把他害死,这破和合僧。那个时候尚且如此,我们今天遇到一些嫉妒、障碍,怎么能避免?所以我们应当要明了,自己要知道能够回避,自己万万不可以造这个罪业,就是不造五逆。
『无众过患』,这是真正很好的持戒修行人,他没有过失,身心清净,戒律庄严。『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他以这个「善根」回向求生,这是决定得生,生到西方世界他是中品上生。我们也许有人会怀疑,他戒律这样精严,没有过失,为什么不能生到上品,还落得个中品?这个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出在心量上。心量大了就与大乘相应。你看经典里面常常赞佛,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太虚是虚空,佛的心量把虚空都包括了,都包括在里面。虚空多大?那个心量的容纳,无量恒河沙数诸佛世界都在佛心量之中,这大心量,所以他圆满成佛。这些持戒,戒律虽然很精严,他比较执着,心量比较小;心量小,果报就变成小乘。所以他是中品往生。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也有许多的大众跟佛一道来接引。这些大众是什么人?都是阿罗汉,都是示现小乘的身分。不像上品生的,上品生的是佛与无量诸佛菩萨来迎接,中品生的是佛与阿罗汉,声闻罗汉来迎接。由此可知,佛实在没有分别,都是自己的心感应变现出来迎的境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心量一定要大,所以要学菩萨。中国出家的比丘都是受三坛大戒的,三坛大戒这个第三坛是菩萨戒,所以他不是止于小乘。从小乘提升到大乘,这个样子我们念佛往生才能够达到上三品往生。再看下面一段:
【一三0、中品中生。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中品中生人他修行的因缘跟中品上生一样,是持戒的凡夫去往生的,而且都是很重视小乘戒。他持戒的功夫比前面的人差一等,持戒的功夫差一点,这亦能往生。可是诸位一定要记住,《无量寿经》上三辈往生的因行,三辈统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九品人都要具足的,不具足是不能往生。往生品位的高下,那是你修持功夫上的问题,九品都讲这个功夫。我们在此地节录是特别节录它差别的修持。共同的,大经上说得清楚,我们就不再多说。『一日一夜』是时间短,无论是八关斋戒,或者是沙弥戒、比丘戒,它的时间都短。当然这些多半是在这个世间工作繁忙的人,没有长时间去修学。时间虽短,他很认真,正如同前面所说,「一切真实心中作」;真实心中作,时间虽短,也有不思议的功德。这样念佛往生是属于『中品中生』。
【一三一、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这是讲他平常做人,我们这一看就知道,中品三个人,前面两种是修小乘戒的善人,后面这种没有学佛的。没学佛,他是世间的善人,他能够孝顺父母,能够爱护众生,『行世仁慈』,存心非常仁厚,处世待人都很慈悲,能够舍己为人,就是能够欢喜帮助别人。这是世间善人,他没有接触过佛法。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讲他快要命终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讲他得病,或者在病重的时候,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遇到学佛的朋友。这个学佛的朋友恰好是修净土的,这个缘很殊胜,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给他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这些事情。这个人听了以后生欢喜心,也发愿求生,他就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由此可知,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说,这一切众生临命终时,十念一念都能够往生,这个话证明一点都不错,他生到西方世界品位不算低,中品下生。这是平常没有听到佛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我们初学的人样样求佛,求佛保佑、求佛加持,佛是我们的靠山。如果功夫更进一步提升了,我们要帮助佛、帮助菩萨,不单求他,我可以帮助你,这就更好了。怎么帮助?你把你所听到的,你将你所读到的,你在修行当中的感受,你这个见闻,你常常给人说。换句话说,把这个法门,把往生好处、修学的方法,时时刻刻讲给别人听、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你能够这样存心,这样去做,你就是帮助佛接引众生,帮助菩萨劝化众生,比单单求佛又高上一等。你肯帮助佛菩萨,佛菩萨哪有不照顾的道理!我相信不但照顾,特别照顾。你的帮助愈尽心,佛菩萨对你照顾得就愈周到,他愈欢喜愈爱护,这一定道理。我们世间人常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个道理。所以一定要帮助佛菩萨,我们遇到人都要劝告,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庄严,应当发愿求生。这个世间善人,这世善。再看底下这一段,这一段第三十七,这是将中辈三个人做个总结。
【一三二、中辈中行中根人。】
这是中三品往生。
【一日斋戒处金莲。】
他们的修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持戒念佛的,即使一日持净戒,功德都不可思议,『金莲』就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
【孝养父母教回向。】
前面这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的,这一句是讲中品下生的,是世间的善人。
【为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
这到往生的时候,他所见到的佛来接引,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带了许多出家人阿罗汉,这些人来迎接他,『取』就是迎接。
【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天花开见佛,他就证阿罗汉果。西方世界是菩萨法界,哪来的阿罗汉果?我们晓得,此地所讲的阿罗汉果,实际上他所证得的果位是圆教七信、八信、九信,证这个位次,七、八、九信。因为这个位次断见思烦恼,得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所以他的断证等于他方世界的小乘阿罗汉,并不是真的阿罗汉。这些人他们的神通、智慧、道力绝对不是他方声闻、缘觉可以能跟他相比的。经上讲『七日』,我再告诉诸位同修,西方世界没有年月日,没有这个,所以那边的人不老。我们这边人为什么会老?天天在算年月日,就把人算老了,西方世界没有年月日。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大家知道,这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转一圈这是一年,地球本身自转,自己转一周这一天,对着太阳这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这一面是夜晚,二十四小时是一个往复,时间观念是从这个地方形成的。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日月,不需要,那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不放光,自己身体放光,穿的衣服放光,所有一切连大地都放光,那个地方是光明世界,没有夜晚。西方世界人心清净,不像我们这里工作繁忙好苦,分秒必争,日子好难过。西方极乐世界人的心地清净,他什么也不争,所以他没有时间观念。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时界,统统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时间。你想想,我们这个世界七天,西方人感触当中也就是一弹指、一剎那而已,这个必须要知道。所讲的统统是我们这边时间来计算。『三品莲开证小真』,「三品」就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就这三品。
再看底下的经文,要讲下三品。这个下三品,实在说我们仔细看经上的内容,我们去往生大概多半都是这些人,下三品往生的人是造恶的众生去往生。上三品不造恶,是上善的凡夫,心善,心地善良;口善,不造口业;行善,这个行为没有一样不是善,上三品往生的。中三品是持戒的善人,都不造恶的,中品下生都不造恶的,都是善人。下三品是恶人往生,造作恶业的。我们来看,造作恶业有轻重不等,所以生到西方世界品位高下不同。
【一三三、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
他造作很多恶业。
【虽不诽谤方等经典。】
但是他不毁谤佛法,他不谤佛、不谤法,但是这个人造恶业。
【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惭愧』就是后悔的意思,造恶而不后悔,恶业就相当重!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确实是很多。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经是佛说的,佛决定没有妄语,佛所说的话句句真实。我们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到,这个人在命终之前遇到了善友,这个善友跟他讲大乘经典的经名。所以现在有许多人单念经名,都是从这来的,有人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还在念经题的,有没有好处?有好处。虽然不懂经义,这个经题听到耳根,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乘经经题都能够消业障、消罪业。能消多少罪业?『除却千劫极重恶业』。那应该我们的罪业都消得差不多了!其实佛告诉我们真话,我们人从无量劫、无量劫到今天,过去无始,无始以来我们造的恶业不晓得有多少,念一个经题消千劫重罪,在我们自己罪业里面那才消一点点,才知道我们的罪业之多。佛在经上一个比喻,假如这罪业要有体相的话,哪怕它的体相像微尘那么小,我们无量劫到今天所造的罪业是尽虚空都容纳不下,装不下,造得这么多。即使念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天念十万声念上一百年,佛讲你所消的罪,爪上土,还没消的,大地土。你就晓得,我们这个罪业实在是无量无边,很不容易消除。所以修学其他法门很难成就,原因就在此地。
净土法门之容易成就,叫带业往生,这就好办,我们有罪业不要紧,可以带着罪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见到阿弥陀佛,证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明心见性得无生法忍的时候,罪业就消除了。这个消罪业两种方法,一个叫事忏,一个叫理忏,事忏,这个地方讲念经名、念这个佛号,都是属于事忏,消的力量很弱,不容易消除掉。理忏那就很容易消除掉,佛在经上跟我们举了个比喻,罪业好比千年暗室,千年比喻久远,时间很长,黑暗就好比罪业,无始劫以来的罪业,黑暗,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就消除掉了,这就是说明智慧开了业障就消除。智慧要不开,凭着事上的忏悔是可以消,力量很弱。所以一定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宗就用一句佛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个心开就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净土宗叫做「理一心不乱」。所以我们念到理一心不乱,那个时候就真的灭罪了,真正把无量劫的罪业都消除。此地所讲的是事上的。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同修们念了这段,你有没有觉悟?念经题名灭千劫罪,念阿弥陀佛佛号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哪个方法好?念佛好。从前慈云灌顶法师告诉我们,很重的罪障,所有一切经法,法就包括忏悔法,像「梁皇忏」、「水忏」、「大悲忏」、「药师忏」,乃至于「水陆法会」这种忏悔法,都消不掉的那种重罪,念阿弥陀佛可以消除。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不晓得,晓得这个你就天天念佛了。这个大智慧人晓得,印光大师知道,所以印老的道场一年到头都念阿弥陀佛,这是真正高明、真实智慧。他没有这些法会,没有任何的佛事,都没有,他那个道场也不讲经、也不传戒,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天六支香,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不间断,什么重罪到那个地方统统都消掉了。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西方三圣也是以金色莲花来接引他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下品上生』。这是一般作恶的人,平常作恶不知道悔改,不知道他作恶是错,他没有感觉得他做的恶,自己好像做错了,没有这个感觉。这样的人临终遇到善友,这是「下品上生」。底下还有说明:
【一三四、造罪之人障重。】
他的业障很重。
【加以死苦来逼。】
这个快要死了,非常痛苦,在这个时候:
【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
这就是说你给他说法,你给他讲经,给他念许多大乘经的经名,他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散』,心力不集中,讲多了他也记不住,甚至说太多了,他也没有这么多精神去照顾,所以这个力量小。教他念这一句佛号,这佛号简单,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愈简单、愈容易愈得力。临终助念一定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都不要,为什么?四个字比六个字简单,比六个字容易受持。所以临终愈简单愈好,愈简单力量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不但是人临终,平时也一样,我们在平时修行也是一样。所以古人常讲「念经不如念咒」,咒比经短;「念咒不如念佛」,这个佛的名号比咒又短,愈简单愈得力,愈简单愈受用,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大家不要看到简单,恐怕没有什么用处,没有什么力量,那你就估计错误,你看颠倒了。
【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
把他的心力集中起来。
【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这一段就是解释为什么念经名除千劫罪,念佛名除五十亿劫罪,道理就在此地。
【一三五、望佛愿意。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
这个说得非常之好,这就是我们看佛的意思,从经典、经文上仔细看佛的意思,佛的意思实在讲就是劝我们持名念佛,他的主意确实是在此地。为什么?一心持名往生西方快,『疾』就是快速,你这一生当中决定能成就,不要等到来生,等到来生就麻烦大了。念佛的人,说实在的话,如果没有恶业,不造罪业的话,不生西方来生一定得人天身。这一得人天必定享福报,而且一定福报比这一生大,人一享福就糊涂了,就不肯再念佛。福报大的人能不能遇到佛法?我们看今天这个世界上,大福报的人、大富贵的人,几个人在一生当中遇到佛法?纵然遇到佛法,能不能遇到念佛法门?遇到念佛法门了,肯不肯认真修学?都是问题,重重淘汰到最后剩不了几个。所以富贵很可怕。念佛人万万不可以求人天富贵,不求福报,唯求往生,唯求见佛,那就对了。所以『不同杂散之业』,这个念佛跟修其他的法门功效完全不同。所以一切诸佛处处赞叹,劝我们念佛,只有念佛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要』是最精要、最重要,『益』是利益。
【非但念佛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这是念三宝,『念佛』决定往生,念法也能往生,这个『法』必须念往生经,这是最靠得住的,往生经就是净土三经,或者是净土五经也行。弘一大师与新加坡很有缘分,我在新加坡许多道场都看到弘一大师写的字,我们这个上面是弘一大师写的。弘一大师一生就念《普贤菩萨行愿品》,这是五经之一,他的早晚课都念《行愿品》,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的《行愿品》念得很熟,都能够背诵,不必看经本,他念得很熟。所以说念法也能往生。念僧,『僧』是最常见的念观世音菩萨。有人跟观音菩萨很有缘,一生念观音菩萨,他来问我,我念观音菩萨能不能往生?能往生,一定能往生。所以观音菩萨念得很多年,念得很熟了,就不必再改念阿弥陀佛。改念阿弥陀佛,他念了几声阿弥陀佛,不知不觉又念观音菩萨去了,这念熟了。所以不必改,一样可以往生,观音菩萨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都可以往生,这个很重要。下面说:
【一三六、下品中生。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
『下品中生』是破戒的人去往生,这是恶人不是善人,破戒的人,他受了戒之后他不能持戒,毁戒犯戒。
【如此愚人。偷僧祇物。】
『僧祇物』就是寺院里面的不动产,不动产叫「僧祇物」,霸占寺院里面的财产。
【盗现前僧物。】
这个『现前僧物』,我们现在讲叫动产,这些财物,所谓资生之具,衣食住行这些物品,我们今天讲一个动产,一个不动产,「现前僧物」是属于动产,像寺庙里面供养的钱财、生活必需品,这些东西都是属于叫现前的僧物。这是偷盗,偷盗常住,这个罪过非常之重,在经上讲这是不通忏悔的,这个罪非常之深。深的原因就是它结罪的范围,这是我们同修不可以不知道。我们偷一个人的东西,我们将来还债只还一个人,这些因果的真相我们一定要知道。世间人决定没有哪个人说是能可以占别人便宜的,没有这回事情,也绝对没有说一个人吃了亏、上了当,决定没有。为什么?欠人钱这一生没还,来生遇到还是要还;欠人的命,这一生不还,来生也要还。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没有一个人能逃得掉因果定律。咱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这一生所受的,无论是富贵也好、贫贱也好,前生修的因,于是乎自己就甘心情愿了,绝对没有妄想。我富贵安于富贵,我贫贱安于贫贱,心安理得,道理明白心就安。无论在什么环境,顺境逆境、贫贱富贵,心都安,这是佛法真正的好处。我们决定不去害人,决定不去想非分的利益,知道纵然得到,将来要还的,是不可能的事情,会安分守己。
假如我们要偷了公家的设施,这个罪就重了。譬如新加坡政府公共设施那个电话亭,我们举个比喻,你把这个电话偷走了,你这个罪麻烦。因为这个财物是整个新加坡老百姓纳的税,你是偷了全新加坡的人,将来这个还债可麻烦,新加坡有多少人那都是你的债主,这个讨厌。所以你想想看,偷一个人好还,偷那么多人就不好还,这个罪就大了。你要偷寺庙这个常住物,那个罪就更大了,为什么?寺庙十方常住尽虚空遍法界,他方世界的出家人到这里来都有一分,那这个罪就算不清了,这个不只这个地球,跨越地球、跨越太空。所以大家不知道常住物决定不能动,那个动了之后麻烦可大了。所以说他堕在地狱真是很不容易出来,就是他那个债主太多了。所以常住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都不要去偷盗,不知道这个结罪之重。所以现在人很多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以为眼前有利可图,不晓得将来结罪的可怕。再看底下:
【不净说法。】
什么叫『不净说法』?说法利生是好事情,但是他的说法目的是在贪图名闻利养,心就不干净。贪图恭敬、贪图利养,这心不清净,这个罪过都很重、很重。
【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他认为他作恶手段、技巧很高明,还做得很漂亮,还得到人家的恭维、赞叹。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
他应当『堕地狱』,一定会「堕地狱」,这是讲他一生做这样重的罪,这个罪不轻,阿鼻地狱的罪业。
【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
在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还没断气,那一断气就没法子,那没救了,诸佛菩萨都救不了,还没断气这个时候还可以救,还有救。不过这个时候诸位要晓得,他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他头脑清醒。如果在这个时候他胡里胡涂的,人事不醒,那没办法,纵然遇到善知识也不能得救,头脑要清醒。第二个,善根发现,遇到善知识跟他一开导他立刻就后悔,知道一生做的事情错了,真正后悔,真正忏悔,求生净土,这才行。所以这也相当不容易,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胡里胡涂走的人太多了。我们念佛人最怕这一着,临终的时候胡里胡涂,人事不醒,那就不得了,纵然有善知识来助念都枉然。所以平常要修福,要积功累德,就求临命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决定往生。所以临终这是我们最大的福报,临终清楚,最大的福报。他在这个紧要关头的时候:
【遇善知识。】
这个『善知识』:
【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
这给他开导,赞叹『阿弥陀佛』不思议的威神本愿功德,又『广赞彼佛光明神力』。
【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这个人听了之后生欢喜心,真正忏悔,知道一生所做的都错了,求阿弥陀佛能够原谅他,能够救拔他,求愿往生净土这个心。
【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
地狱里面油鼎、刀山都变成莲花,一片火海变成『清凉风』,地狱境界没有了,西方境界现前。
【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这是下品中生,他最重要的就是讲这出家破戒,偷盗常住物、不净说法,出家人无恶不作这些人,他要不往生决定堕地狱。我们再看底下一段:
【一三七、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这是众生当中造作罪业最重的,五逆罪统统都造,十恶业造全了。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以他的行业必定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出来之后还要经历大地狱、小地狱,再要经历饿鬼道、畜生道去还债,还命债、还钱债。不晓得要经过多少大劫他才能再得人身。纵然得人身,就像《地藏经》上所讲的,也是下贱之人,六根不完具,《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这是到临终他的运气很好,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实实在在不可思议,这样罪恶的人没救了,一切诸佛菩萨都救不了他,『阿弥陀佛』还不舍弃,阿弥陀佛的慈悲,实在讲超过一切诸佛菩萨。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留意的就是念佛、称佛,可见得前面讲的念佛是讲心里面忆念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心里头想。他这个时候来不及,想也想不出来,也不能教,那怎么办?称名。就是我们今天讲念佛的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称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说明这个称名跟念佛是有区别的。念佛是忆念,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说「忆佛念佛」,那个忆佛就是此地讲的念佛,念佛是我们今天讲的称名。所以执持名号这个方法也是出在《十六观经》,也是《观经》,《观经.下品下生章》提倡念名号,提倡执持名号。所以说是『应称无量寿佛』,就是十念都能往生,十念一念都能往生,『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临终的时候地狱相现前,他这个时候念佛的心力专一,所以效果特别大。不像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跟着大家念,有口无心,所以效力很小。他这个时候是要命了,马上要堕地狱,不念佛就下地狱,那佛号念得跟我们念不一样,他声声真实,与佛感应道交,所以灭罪也灭得快,他在这个时候能够往生。底下这段解释非常好。
【一三八、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
这是四十八愿说。可是我们在这个地方看:
【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五逆』也能往生,『谤法』不能往生,「谤法」是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当然不能往生。只要你肯相信,你能接受,五逆罪都可以往生。这个地方问答问得很好。他问到底什么意思?「下品下生章」说了,除了谤法之外,五逆罪都能往生,这什么意思?答得好: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此之二业。】
就是下品中生跟下品下生,下品中生是出家人造作罪业的,这是在家人造极重大罪业的,这两种罪业。
【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无由可出。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所以四十八愿讲不得往生,佛的意思不是说不来度你,不来救你,希望你不要造这么重的罪,就是这个意思。你真造了,真造了还是度你,还是来救你。希望你不要造这个重罪,这才是佛真正的意思。什么样人不能往生?说真话,不相信的人,不接受的人,这讲谤法的人,那是决定不能往生;你果然能相信、能接受,造极重罪业都可以往生。诸位同修,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这一生造的罪业不少,跟经上比比,我们还没有造这么重。我们虽然说没有这么重,没有这么重,换句话说,我们决定得生,而且往生我们的品位也不会在下品下生。这个明天晚上圆满,我跟诸位详细报告,为什么我们不会落在下三品?因为往生是两种因素,一个是积功累德,一个是至心忏悔。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如果真忏悔,会把品位提得很高很高。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