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63集)视频/MP3/文字/开吉法师、开定法师、上官居士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開吉法師、開定法師、上官居士  (第六十三集)  2014/7/25  台灣台南極樂寺  檔名:02-042-0063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链接MP3链接

老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

學生:「孔子廟巡禮」。慚愧弟子開吉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孔子廟巡禮」。

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曾經說過,中國自古以來,社會長治久安,禮義之邦,三個硬體設備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是祠堂,祠堂教孝;第二、孔廟,教倫理道德教育;第三、城隍廟,是道教的因果教育。這三種設施使得社會安定和諧。近日弟子有幸和攝影組的師兄們一同參訪嚮往已久的台南孔子廟,這座始建於明朝永曆十九年(一六六五年)的孔子廟被稱為「全臺首學」,它秉持「興國學,行教化」的宗旨,歷經三百多年的歲月沉澱,至今仍是溫潤典雅,生意盎然。

一、初入孔門。從孔子廟的泮宮石坊(古代諸侯學校的大門),仰望東大成坊主入口,赫然入目的是「全臺首學」的金字牌匾(這張圖片就是「全臺首學」的照片)。大成的稱呼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也」,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是真正的集大成者,被後世人尊為「萬世師表」。

在大成坊的北側,矗立著一塊立於清朝康熙年間的下馬碑,石碑以漢文及滿文鐫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十二字。記得從前在北京孔廟、歷代帝王廟等地,都曾經見過下馬碑,此碑彰顯歷代帝王對孔老夫子及先祖的尊崇,以滿漢文鐫刻石碑,亦體現清朝各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淨公恩師曾說:「孝是中華文化根(孝親),敬是中華文化本(尊師)。」中國文化是從孝之根、從敬之本生發出來的,孝親尊師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下馬碑提醒過路的官員、軍民要從車馬或轎子下來,步行通過,以表達對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真誠恭敬。下馬碑是一種諭令碑,碑文內容等於是帝王的口諭命令,違令者可處以重罰甚至斬首,體現帝王對聖賢教育的尊崇。

走進東大成坊,只見幾十隻活潑可愛的小松鼠在大樹上蹦蹦跳跳、跑來跑去,好像是在夾道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顯示出孔子廟生意盎然的景象,吸引了許多旅客在此駐足拍照。記得多年前,當人們發現此地三川殿前的大榕樹罹患褐根病,就為它進行打點滴等醫療措施,還舉行祈福活動,祈求老樹不要死。這使我們想到,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如果不能夠從孝親尊師的根本做起,那麼縱使是枝繁葉茂的百年老樹,也會罹患褐根病而不治身亡。

二、禮門義路。孔子廟的格局是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有三進兩廂,也是全台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從正門走到大成門,需要經過禮門(這張圖片就是禮門的照片),與之對面的是義路(這是義路的圖片)。禮門義路意為君子遵行的禮義之道,語出《孟子.萬章下》:「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這句話體現了孟子的義利觀。

二0一四年七月,習近平主席在韓國首爾大學發表演講,演講妙語如珠,現場掌聲雷動。習主席說:「百金買屋,千金買鄰,好鄰居金不換。」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習主席在演講中指出,在國際關係中要踐行正確的義利觀,並引用《大學》的經文:「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習主席說,我們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以開放包容心態,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中國將繼續向世界學習,向各國人民學習,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動中國和世界發展得更好。這段演講將孟子及《大學》所述的義利觀闡述得淋漓盡致,我們只有以兼容並蓄的博大胸懷,以義為利的傳統文化價值觀,才能夠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平台上,締造永久的安定與和平。

三、釋奠典禮。三開間的大成門是孔子廟最為典麗的大門(這就是孔子廟的大成門),人們要跨過大成門高高的門檻,才得以見到典雅莊嚴的大成殿(這就是孔子廟中的大成殿)。隱喻讀書人要精勤進德修業,才得以進入孔門,從而登堂入室。大成門是由六根柱子支撐的木結構,依古制而作,有垂花、雀替、獅座等裝飾。大成門上有一種似獅似虎的瑞獸,稱為「騶虞」。騶虞是一種義獸,白虎黑紋,尾比軀長,天性柔仁,不食生物,象徵著至信至德。大成門的每組門扇以門釘裝飾,共一0八顆,由於九是陽數之極,其十二倍一0八是禮制之最大者,用之於孔廟,其意義是顯示孔子地位之尊崇。

大成殿位於由大成門、名宦與鄉賢祠、孝子與節孝祠、東廡與禮器庫、西廡與樂器庫、崇聖祠與以成書院、典籍庫所包被的四合院中。大成殿肅立於高起的台基上,呈現崇高的義涵。每年在孔子廟,都會舉行莊嚴肅穆的祭孔大典。大成殿前的露台就是釋奠禮祭孔時,表演八佾舞的場所。佾生右手執羽,左手執籥,分別代表立容、立聲之意。近代歷經戰亂後,台灣與韓國仍保存完整而嚴謹的祭孔儀典於世,成為世界寶貴的文化資產。

二0一三年冬至和二0一四年清明,淨公恩師在香港親率眾弟子參加莊嚴肅穆的「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祭祀大典」,這是全球華人的一大盛事。釋奠典禮是由香港政府代表主祭,祭典中所採用的禮儀規範,是根據桃園孔廟崇聖殿祭祀儀程,在專家們的指導之下完成的。今年八月份,由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主辦的中元祭祖大典即將隆重舉行,我們亦翹首以待。

釋奠典禮中的釋、奠均有陳設、呈現的意思,意指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各種祭品,表達對三皇五帝、中華民族萬姓先祖之崇敬。祭典分為二十九個程序,主要祭儀為:監禮及主祭官就位、啟扉、迎神、進饌、初獻禮、恭讀祝文、亞獻禮、終獻禮、飲福受胙、送神、望燎等等。在釋奠典禮儀程上,都有很深刻的教育義涵在其中,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祭祖是非常重要的一樁大事,祭祀「報本反始,慎終追遠」的深遠意義,在在提醒後世子孫要孝親敬祖。弟子在祭祖的過程中,最為深刻的體會是,祭祀能讓我們感受到自己與千百年來的祖先都是一體的。這種生命共同體的深切體會,讓我們能夠生起為歷代祖先精勤積德累功念佛迴向往生的至誠之心。

四、御賜牌匾。孔子廟的大成殿所供奉的,是孔老夫子及四配十二哲的神位,殿宇上方高懸著清朝歷代帝王所頒賜之匾,此乃孔子廟最引人注目之處。

康熙御書「萬世師表」,指孔子是千秋萬世為人師表的表率(這張就是在孔子廟當中大成殿所高懸的歷代帝王御賜的牌匾)。雍正御書「生民未有」,語本《孟子》:「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意思是說,千古以來,從未有如孔子這樣的聖賢。乾隆御書「與天地參」,這是乾隆皇帝臨雍釋奠行三禮時題書,形容孔子的聖德偉大,足以配天與地。嘉慶御書「聖集大成」(這張圖片中間的這個牌匾就是嘉慶御書的聖集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聖先賢的美德於一身。道光御書「聖協時中」,語出《中庸》,意思是尊崇孔聖之道,協和萬邦,處事待人接物符合中庸之道。咸豐御書「德齊幬載」,語出《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譬如天地無不持載,無不復幬。」意為孔子之德行與學問,可經天緯地,無所不包。同治御書「聖神天縱」,意為孔子是順應天時而生的聖人。光緒御書「斯文在茲」,是指世間之文化,淵源於儒家創始人孔老夫子。

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在講席中曾經說過,清朝盛世之時,前清的帝王都是禮請儒釋道的專家學者到宮廷中講學,皇帝帶著嬪妃、文武大臣日日接受儒釋道聖賢的教育。做為少數民族,滿清入主中國,入關之時只有二十萬軍隊,如何統治中國如此大的幅員、如此多的族群呢?他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帝王真正肯學,例如雍正皇帝,他對儒釋道的經典非常精通,與高僧大德相比絕不遜色,宗門教下,顯密圓融,實在是了不起。

因此,清朝的帝王非常的重視教育,皇帝在國子監中的臨雍講學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清朝順治九年,清世祖福臨親自視察國子監,以後歷代相沿,成為定制,稱為臨雍講學。乾隆四十八年清高宗弘歷親自命禮部、工部倣《禮經》舊制,在國子監彝倫堂南面建造辟雍,又在辟雍南面為向學重教專門建造一座琉璃牌坊。乾隆五十年高宗親臨辟雍,舉行了隆重盛大的講學典禮,其臨雍之儀、講學之禮又歷代相沿,成為定制。

由此可見,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之治,其根本原因即是教學為先。今日之下,面對紛繁變幻的世界、浮動不安的人心,淨公恩師為我們指明了一條以教學為先帶動世界和諧幸福的道路。利用高科技的便利,國家領導人如果能夠禮請專家學者到電視台講學,宣講《群書治要》等聖賢經典,領導人在台下聆聽學習,並將此鏡頭廣為傳播,使得人民皆知國家領導人在聽講《群書治要》,則必能帶動各級官員勉力學習,同時各行各業,如企業領導人,也會認真學習。由此見和同解,建立共識,使人民的思想、見解趨向統一,如此則國家必能富強,世界焉有不和平之理。國豐民安,教學為先,誠哉是言也。

五、萬世師表。孔老夫子雖然距離我們已數千年之久,然而孔老夫子的德行與學問仍然代代傳承,史不絕書。夫子振木鐸之聲於曠古之世,興文教於衰頹之時,是永垂千秋的萬世師表,是我等華夏子孫永遠追懷的聖哲偉人。斯人已去,音猶在耳,我等尤當效法孔夫子至聖至德,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傳承命脈,繼往開來。

以上是慚愧弟子參拜孔子廟的淺顯心得報告,不妥之處,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

老法師:開吉師去參觀台南的孔廟,孔廟就在此地,我還沒有去參觀過,等於她參觀,給我們做了一個報告。說得有層次、有條理,在今天確實能夠讓聽到的人可以說耳目一新。為什麼?大家把這樁事情忘得乾乾淨淨。所以中元、冬至、清明,祭祖這個活動意義格外之深,唯有透過這些活動,讓人民慢慢回憶祖宗。孔廟這種場地,我覺得是辦班教學,教儒文化,特別是《群書治要》,這個場地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可以有儒有道,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所嚮往的三教九流是一家,這中國文化就統一了。有一個中心的理念,這個理念就是儒家的仁義,孔子講仁,孟子講義,以這個為核心,能把中國傳統文化帶動起來,復興起來。過去講復興中華文化,只是提了口號,沒落實,很遺憾,現在我們得繼續努力。好,下面還有。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雲南大士閣開定法師。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居士、義工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開定,恭敬向大家匯報的主題是「依三皈修學、反省、改過」。

師父上人近來在講經當中常常教誨我們,三皈依是我們學佛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還引用章嘉大師的教誨,三皈好比我們坐火車的火車票,要時時帶在身上,以備查票,到終點站了,票還要交上去。足證三皈是我們學佛人,從入佛門到往生極樂世界,此生盡形壽受持之重要修學綱領。

一、皈依佛,覺而不迷。在修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師兄或學長們詢問學生:自己修學,總感覺到業障很重,妄想雜念很多,伏都伏不住,心總是不能安住當下,好好學習,該怎麼辦?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的回答是:一、好好聽經明理;二、相信佛菩薩,求佛菩薩加持;三、平時多念佛。學生反省自己,我好好聽經明理了嗎?我信佛菩薩,求佛菩薩加持了嗎?我平時有認真念佛嗎?答案是沒有,自己給別人說教時,講得頭頭是道,覺而不迷,對自己的認知卻是蒙昧無知,迷而不覺,真是太愚痴了。

師父上人在《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五十八集當中給我們開示到:「很多人替我不平,這都叫多事,我自己都沒有事,你們為什麼心這麼容易受外面境界影響,受外面境界的干擾?要學,你們聽到別人批評我、毀謗我、羞辱我若無其事,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就對了,你是真正佛弟子。你要為我抱不平還是怎麼,你是凡夫一個,你這個佛是白學了。所以,沒有必要為自己,更沒有必要為別人,我受冤屈與你不相干,你老實念佛就好。所以勸同學,不要因為我的事情,連累你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失掉了,那就是我的過失了。」師父上人這段慈悲至極的開示,不就是教誨學生要覺而不迷嗎?要把自己往生極樂世界這樁事情當作是自己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去辦,要把自己成佛這樁事情當作是自己這一生當中最究竟重要的事情去辦才對。教誨學生老老實實念這一句佛號,這才是真信佛,真皈依佛,才是真做佛弟子。

二、皈依法,正而不邪。師父上人常常教誨我們,讀經、聽經這就是修定。我們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讀經、聽經。字字句句讀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心裡頭沒有妄想、雜念,攝心專注,只管讀、聽。讀懂了、聽懂了,很好;讀不懂、聽不懂,不理會,不去想它。讀懂了、聽懂了,這個我明白了;讀不懂、聽不懂,這個我不懂,這些念頭都不好,為什麼?你的心不清淨。讀懂了、聽懂了,不動心,心是清淨的;讀不懂、聽不懂,仍然不動心,也是清淨的。如果讀經、聽經裡頭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你能得到些知識,三昧你得不到,開悟得不到。遍數多了,你會背,那是念熟了會背,你的心不清淨,這跟世間人念書沒有兩樣,沒有戒、定、慧。讀經的目地是其義自見,是開悟,讀經、聽經是修戒、定、慧,是恢復清淨平等覺,那就成佛了。這是教誨學生用讀經、聽經的方式,遵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修學理念,依據「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修學方法,恢復自性的清淨平等覺,就有了正知正見,這才是真正的皈依法,正而不邪,才不會誤導眾生,才能真正將如來正法傳承下去。

三、皈依僧,淨而不染。大經科註:「清淨者,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探玄記》云:三業無過,云清淨。蓋謂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也。」學生反省自己,今天也學佛了,出家了,身口意常常犯過失,原因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四個根沒有紮牢。所以,孝親尊師的心不足,表現在學習上面就是不敬學,修學態度不夠端正,誠敬心不夠。對因果報應沒有敬畏之心,表現在日常生活行為上就是我行我素。在修學上面,不能克除邪念斷惡修善,不注重自己的行持威儀,做不到持戒。這四個根是我們修學成就聖道的基礎,沒有這個根基,所有的修行都會落空。祖師大德常常教誨我們要持戒念佛,四個根都沒有做到,又何來的持戒呢?沒有持戒,又何來的清淨心?反過來,那就是在用一顆妄心生活、修學,將來的去向肯定不是自己希求的極樂世界,而是三途六道。因此,一定要學好四個根,依止三皈五戒十善,老實念佛,才能實現此生了生死、出輪迴,往生淨土,今生成佛的願望。

學生粗淺心得向大家匯報到此,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同修慈悲,給予批評指正,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老法師:開定法師的報告,是他一篇懺悔文。我們看到聽到許許多多同學懺悔,有沒有真的效果?太難了。為什麼難?對於聖賢教育、佛菩薩的教誨認識不真,我們不要說透了,認識不真,所以基本上還是懷疑。因果了解不夠透徹,雖然講到三途六道,一點畏懼的心都沒有,所以他回不了頭。在無量劫當中已經養成習慣了,三途六道的根太堅固了,佛法的根轉不過來,道理在此地。怎麼辦?真正要發勇猛心,要多看看苦難的境界。

我這次到台南,有個同學送了我一片光碟,是科學家他們研究判斷的。說非洲西岸有五座小島,這五個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活火山,任何一個火山爆發,都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海嘯,海嘯有多高?有一千米。過去日本三一一的海嘯只十米,一千米這還得了嗎?三個小時到倫敦,八個小時到美國,海嘯的速度大概一個小時五百英里的樣子,速度很快。在歐洲這一面,發警報都來不及,你看到倫敦三個小時時間。這個海嘯如果是一爆發,會給全世界帶來空前的災難。有沒有可能?非常有可能,不是沒有可能。這些影片我們可以看,不必給人說,給人說是我們造謠生事,造成社會動亂,不可以,自己看,警惕自己。

像看地獄變相圖一樣,江老師的地獄變相圖畫出來了,幾個人看?幾個人認真去看?那是依照道家《玉曆寶鈔》編寫出來的。我們在佛經裡面也找到地獄,釋迦牟尼佛講得比道家更清楚,我們也把它編成一本書,《諸經佛說地獄集要》,從二十多種經論裡頭找出來的。這個書流通量也很大,要有人看,最好能有人講,讓人心裡常常會想到。想到地獄苦,懺悔的心才是真的。根本不知道地獄苦,他怎麼會回頭?所以過去城隍廟確確實實在民間起了很大的作用。祠堂、文廟(就是孔廟)去的人不多,而去城隍廟燒香的人非常普遍。這是中國過去,一百年前的中國,中國人沒有不相信因果,沒有人說一生當中沒有去過城隍廟的,找不到。從小父母就帶他到城隍廟燒香,他就有這個印象,所以縱然造作不善,他還是收斂一點,不敢太過分。

《往生傳》裡面瑩珂法師,他要不知道地獄苦,他就不會真正回過頭來念佛求往生。他是真怕地獄苦,關起寮房門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造五逆罪業,三天能把阿彌陀佛念來,這是給我們做最好的表法。佛慈悲,你只要真誠心、清淨心,一心專念就有感應。瑩珂,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十年之後我來接引你。他真的是福至心靈,突然開智慧了,跟阿彌陀佛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去。阿彌陀佛告訴他,行,三天之後我來接你。他真往生了,沒有生病,沒有任何狀況,給我們念佛人做證明,《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在這個世間、在這種亂世,日子過得很辛苦,有沒有體會到?海賢法師體會到了,他求生極樂世界,天天在求,念念在求,他對於這個世間完全放下了,這是我們現前的榜樣。他為什麼能放下?從小家裡生活太苦了,所以他沒有上過學,沒有念過書,不認識一個字。心地那麼好是母親教出來的,母親不是凡人。一生當中能有這樣的成就,為念佛人表法,為淨宗表法,阿彌陀佛囑咐他的,光碟上講得很清楚。讀經,有些人讀經厭煩,讀不下去,看光碟比讀經方便。看光碟要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恭敬心,把它當作課來學習,你才能真正得利益,真正得受用,知道我該怎麼修,我該怎麼學,怎樣處事待人接物。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弟子上官,「四十八願和五十三參濃縮為十六正士的表法」。

本經「德遵普賢第二」首列賢護等十六位正士,意義非凡,正如《出生義》云:「厥有河沙塵海數量,舉十六位焉;亦塵沙之數不出於此矣。」十六正士的表法就是彌陀四十八願的濃縮,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要旨,處處顯示出本經事事無礙之相,確證本經是中本《華嚴》,表明持名念佛能入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

甲、賢護表總持。甲一、賢護菩薩居首位表往生極樂世界成就最高。

《科註》舉《名義集》曰:「颰陀婆羅,翻為賢護。自護賢德,復護眾生故。或云賢首,以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自護賢德表自利,復護眾生乃利他,位居等覺表諸法平等。為眾賢之首實際表賢護為十方世界眾賢之首,表本經往生即證三不退作阿惟越致菩薩,體現念佛法門橫生圓超,成就最高。又念老引《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眾樂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此處表十方眾賢之首的賢護菩薩受樂果報無能比擬,彰顯往生極樂享最上妙樂。

甲二、賢護為眾上首表念佛三昧為三昧寶王。

念老悲智雙運,引據《般舟三昧經》,「此跋陀和(即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發起人,親見彌陀。今故來此勝會,助顯念佛三昧無上法門。」由此可見,持名念佛為賢護菩薩成為十方聖眾之首的修行方法。賢護菩薩為十六正士之首,表持名念佛法門總持一切法門,念佛三昧總持一切三昧,修此一法即修一切法,不需另求妙法。

甲三、賢護表念佛法門從信而入,持戒為首。

修般舟三昧尤其要持戒和吃苦,發大勇猛心和精進心,賢護菩薩放在此處,顯明念佛法門持戒為首,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基本原則不能更改。而般舟三昧因其成就最高,方法明明白白,也多令眾生不信、不樂、不學,影射本經持名念佛法必須從信入手,再發願起行。

甲四、賢護特表念佛法門仰仗佛力加持的殊勝。

又賢護表如來善護念諸菩薩。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萬類齊收,正是賢護之義。《佛說法滅盡經》云:「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本經「獨留此經第四十五」世尊有言:「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賢護菩薩是般舟三昧發起人,又為本經在家菩薩上首,根據佛經滅盡的順序,真實顯示如來於一切時、一切處,自始至終善護念一切眾生;同時表念佛法門不但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又得十方一切如來聖眾加持。乃仗佛力成就之特別法門,當起大信心。

甲五、賢護為首、解脫為末正是五十三參的要旨。

賢護菩薩為眾上首,既是把本經持名念佛法提到首要之處,是先入為主的喻意。而所有的修行目標都是為得解脫,所以才有賢護菩薩為首,解脫菩薩為末的排序。本經這種把修行方法和究竟解脫的修行成果放在開端和結尾最顯要處的方式,和《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排序同出一轍。

五十三參第一參表法的德雲比丘是修習念佛法門成就的,是世尊在八萬四千法門中為我們拈出念佛法門,表究竟方便第一法門之義。如善財白言:「我已先發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乃至應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時德雲比丘為說:「唯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已。」又說:「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念如來一切諸佛。」德雲比丘所言「憶念一切諸佛境界」,就是本經法藏比丘因地考察二十一億俱胝佛土圓滿功德莊嚴之事的另說。「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就是法藏比丘因地發願「恆放光明照一切」,而念諸佛如來正是本經「至心精進第五」中「教授名字,皆聞十方」名號妙德之同義。十方皆聞名號表示一切處普聞,唯有法身德才能遍一切處,令眾生普聞得度。而阿彌陀佛名號又是毘盧遮那法身佛妙觀察智所流出之自性名號,所以念法身佛就是念阿彌陀佛。

解脫菩薩位最末後,如同五十三參最後普賢菩薩的表法,是真正解脫的意思;以德遵普賢十大願王為通往解脫的必經之路,必修菩薩行;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圓滿此菩薩行,得究竟解脫。如本經云:「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正是華嚴法身菩薩導歸極樂的根本原因,即直入常寂光,證大涅槃,長壽泥洹之道。普賢菩薩偈云:「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恰恰是大士自己證實唯有往生極樂才能圓滿十大願王,圓滿菩薩行,速證究竟菩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目的就是為求普賢行疾得圓滿之道,其必定追隨普賢菩薩念佛求生淨土,實現疾得圓滿。

五十三參的要旨,從念佛法門入手,以修普賢行、念佛求生淨土得甚深自在,究竟圓滿解脫。本經在家菩薩眾以賢護為眾首,以解脫為末後的表法,就是五十三參的濃縮,證明本經即是中本《華嚴》無疑。

老法師:後天還有課,是吧?好,那這個後天我們再繼續,繼續我們從頭。她這個有錄音的送來了,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63集)视频/MP3/文字/开吉法师、开定法师、上官居士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2月14日21:11: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41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