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教学案例】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第一集
http://ww.wmfjt.com/programs/view/KVtTiUpTKPE/?resourceId=15033522_06_02_99
陈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这是一个新的栏目,叫做【幼童教学案例】。还有一个名字,【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教学案例】,是一个意思,名字太长,我们就把它简化,【幼童教学案例】。幼童,自古以来的标准,七岁以下,这就算是幼童了。七八岁以上那就懂事了,就可以上学去了,到私塾里去。所以说七岁以下或者是六岁以下,还应该在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里边。那么这个新的栏目它有个特点,在外地有很多的传统文化的幼儿园,我们要找到一个可以称为典范的,可以作为一个样板教学的这么一个试验点,我们就选择了。那么他们的教学完全是依照师父老人家的经教的理念,同时我们有时间的时候还会经常交流。我有的时候有空闲我也去看一看,他们请我做顾问,监学。教小孩子实际上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专门有一个【幼童教学法】,七岁以下的家庭教育的我们专门有一个部分,在大树课程表里边就有,大家可以找得到,专门讲理的,【幼童教学法】。专门讲事的,今天这个栏目就是,它是跟这些理论相对应,在生活中到底怎么个教法,小孩子们?【幼童教学案例】今天开播了,最关键的是什么呢?他们的这个报告是来自于一线的生活,一线的教学,它不是纸上谈兵,真的就发生在他们这个幼儿园里,所以拿出来大家常常看,跟我家孩子一样,你家孩子就好办了,就好教了。今天是头一期,我们大家下面就来看这个幼儿园老师她们的分享。
班主任:大家好。我是一个在传统文化幼儿园工作了几年的老师。那么在这几年里我们看到、接触到了很多的孩子、家长、还有老师,也和其中的一些家长和老师做过交流。我们发现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想教孩子,可是发现孩子不听话了。那么孩子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听话了呢?据我们了解,最小的一两岁。一两岁起孩子就开始不听话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这个现象就很明显。有很多家长跟我们讲,孩子三岁了、四岁了,我们已经管不了他了。孩子怎么会不听大人的话呢?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亲戚家里面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大概三岁多,是一个小姑娘,非常的聪明伶俐。爸爸妈妈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说实话,他们比起很多家长来说,对孩子的要求还算是严的。这个孩子平常也很乖巧,也很听话,有礼貌。但是因为我在亲戚家住了些天,时间久了我就发现这个孩子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她经常会犯拧。犯拧,就是她不听大人的话。这个时候她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比方说在吃饭的时候,全家的大人都坐在饭桌前开始吃饭了,这个孩子她就开始折腾。一会儿让爸爸妈妈坐到这来,让外公外婆坐到那去;吃着吃着又不行了,又要换座位,她要坐到这里来,又要把爸爸妈妈调到别的位置上去。这么反复了几次以后她妈妈着急了,你这么样子胡闹大人还怎么吃饭?妈妈就说不可以,你现在好好吃饭,不要再在这里胡闹了,这孩子就开始哭了。一开始哭还是小声的,抽抽搭搭的,后来一看大人不理她,她就使劲地哭。妈妈这个时候也上火了,这还有客人在,因为我算客人。她妈妈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赶紧地把这个孩子抱到里屋的一个屋子里去。告诉她,你要再哭,我就让你在这一直哭下去,不许吃饭,然后就把门关上出来了。结果这个孩子在屋子里不停地哭、嚎叫,整整哭了将近半个小时。这个时候她的妈妈当然也吃不下饭了,气得站在客厅的窗户前面,望着窗户外面,一句话也不说。外公外婆这饭也没法吃了,坐在那里,难过也不是,心疼也不是,无可奈何也不是。爸爸就很着急,一会儿开门进去看看,吓唬吓唬这孩子,你别哭了,别闹了,妈妈都生气了,大人都没法吃饭了。可是越这么说这孩子就越闹得厉害。最后没办法爸爸就只好哄她,把她抱起来,然后跟她讲,你不要闹了,妈妈生气了,一会儿妈妈不要你了。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她就开始提要求了,她就对爸爸讲,那我要妈妈过来看我,我才不哭了。她的妈妈站在窗户面前,正在那里难过,听到孩子这么说,一开始她还不动,说了两次,这妈妈也受不了了,也赶紧凑到孩子跟前去。这样这件事情就算是结束了。孩子这个风波也算是了结了,这才大家开始继续吃饭。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住的日子比较长,所以我就发现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有时候一天甚至出现两三回,我就问她的爸爸妈妈,我说你们的孩子,你们为什么不管教她呢?她这么不像话。他们说,我们也管教她,我也打过她,在长辈面前我们不敢使劲打,但是平常我也打她,她的小屁股有时候都被我打红了。可是她就是时不时地会犯拧,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发生同样的错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当然不方便直接说什么,但是我看得很清楚,这个孩子,她为什么平常很乖巧的,她犯拧的时候是什么道理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为什么呢?我想可能很多家长、还有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得出来,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这个孩子哭,在她的哭声里面你能听出她的哭是有意思的。什么意思呢?不满意。她带有明显的情绪,表示不满意。她不满意什么呢?我再讲到刚才的这个孩子,她为什么这样?看她在平常跟爸爸妈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看这个孩子她有个特点,她特别喜欢,因为她聪明,她反应很机灵,她很喜欢安排大人做这个、做那个。比如说吃饭前她拿着一把筷子,还有很多的勺子、餐具,她开始给大人发餐具。她要安排,爸爸用这双筷子,妈妈用那只碗,外公外婆用什么,他们都坐在什么位置,不能有差错,必须按照她的安排来坐,否则的话就不行。那么平常大人都会配合她,她说今天外公坐我左边,外公就会很乐意地坐在她左边;明天她说妈妈坐我右边,妈妈就会乖乖地坐到她右边,觉得这没关系。那么这个孩子她对大人的印象是什么呢?就是大人可以听我的指挥,她就玩得很有趣,她觉得很有意思,把它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她的安排大人能听吗?她毕竟是个小孩子,很多事情你不能听她的,这个时候她就不行了。她会觉得为什么?你们刚才还在高兴地听我派遣,听我的指挥,怎么现在就不行了呢?所以你看这个孩子她为什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不听大人的话?因为她糊涂了,她弄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该听我的,什么时候该听大人的,到底是该听我的还是该听大人的?她就完全糊涂了。所以当这个时候不能听她话的时候,这个时候必须得听大人的话的时候,她就不高兴了,她就开始发泄自己的不满。她觉得委屈,她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她是小孩,她分不清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是可以当作游戏的。孩子分不清,大人分得清。所以大人在这个时候他着急、他生气,有没有用?没有用。因为孩子是糊涂的,孩子为什么糊涂?因为你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标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看在【养正遗规】里面,这是清朝的陈宏谋先生编写的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这个里面有关于儿童怎么在生活中教育他,怎么教孩子读书、写文字,还有怎么当老师,其中有一篇叫【诸儒论小学】,这里面就讲到了教孩子怎么教。你看它讲到「教之,示以好恶有常」,这个地方hào wù也可以读成hăo è,两个意思都可以。读hăo è的时候,就是对的和错的。读hào wù的时候,就是大人希望你做的,还有不希望你做的。说我们教孩子要「示以好恶有常」,示,就是揭示、让人明白,让孩子明白,明白什么呢?好恶,你希望他做什么,恶就是你不希望他做什么。告诉他,让他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下面的这两个字很重要,「有常」,很多家长还有老师都会告诉学生,你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比如说,要诚实,不能撒谎,不能挑食,要勤奋,不能偷懒。但是「有常」这个「常」就是不变的意思,什么意思呢?你这个标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比如说我们教孩子,你要听大人的话,可是在我们很高兴的时候,或者跟孩子玩耍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听孩子的话,告诉孩子你来安排爸爸妈妈,你说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这么做就是在混淆他的好恶,混淆这个标准,就不叫「有常」,你就变了。你变了,你大人知道,大人知道我现在做游戏的时候不要紧,可是孩子不知道,他不分游戏,他不分啊,他分不清楚现在是做游戏,还是现在是重要的时候,他分不清楚。所以「示以好恶有常」,他举了个例子我觉得非常贴切。他说「如养犬者」,比方说养狗的人,「不欲其升堂」,养狗,不想让它到屋子里来,「升堂」就是到屋子里来,到正屋里来。「则时其升堂而扑之」,那么他不希望狗经常往屋子里跑,所以当这个狗跑到屋子里来的时候,他怎么样呢?「扑之」,打它。就像我们打孩子一样,犯了错误,打它,让它长记性,记住你不该到这里来,是这个意思。「若既扑其升堂」,如果你因为它跑到屋子里来你就打它,「又复食之于堂」,可是你高兴的时候、你想逗它的时候,「食」就是喂它吃的东西,你又在这个堂屋里,在屋子里,你又喂它吃的东西,你逗它吃东西,「则使孰从」,那么你让它听从什么呢?它不知所从。到底我是该进屋子是不该进屋子?如果我该进去,那为什么我进去的时候你又打我呢?如果我不该进去,你为什么又老招呼我到这屋子里来吃东西呢?所以结果是什么?「虽日挞而求其不升」,虽然你每天都打它,为了让它知道不能进屋来,「不可得也」,你也做不到,那狗还是会往屋子里跑。什么意思呢?那狗它没记住,你打,白打了。所以他讲「养异类且尔 况人乎」,我们养一只小动物,养一个小畜生都是这样,更何况人呢?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比方,用养狗来比喻教孩子觉得有些不大恰当,但是它又有它的合理的地方。什么合理的地方呢?这个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理解能力是很有限的,很多时候他真的就像那小动物一样,小猫、小狗,你给他讲很深的道理他听不明白。但是你给他印象他能记得住。他是怎么来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不能做,他怎么明白的呢?他通过观察和感受周围的环境,周围大人的态度他来形成这个判断的。你看孩子在很幼小的时候,可能不到一岁,还抱在怀里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判断了,可能很多父母遇到过这种情况。你看这个孩子比如说他摔倒了,或者说他哪里疼了、哪里不舒服了,他会哭。他哭的时候他怎么哭呢?我仔细观察过这个情形,他会冲着那个平常对他娇惯的大人来哭。你比方说,平常爷爷奶奶经常宠着他,很溺爱他,这个孩子他受了委屈了,他就会冲着爷爷奶奶的方向哭,爸爸妈妈可能平常对他严一点,他不会对着爸爸妈妈哭,如果这个时候爷爷奶奶不在,不在现场,那么他可能就会忍着。可是当他看到爷爷奶奶来的时候,他就哇哇地大哭,这说明什么?说明孩子他明白他想要得到的在哪里能得到,他就判断出我和不同的大人之间、和不同的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他就判断出来了。所以这就和小动物其实是一样的,有很相似的地方。刚才我们说的这个孩子,她就在建立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的印象,她在建立,通过什么呢?通过每次大人给她的反馈,大人对她的态度。她形成的印象、形成的观念和判断是什么呢?就是大人要听我的话,我可以指挥大人。这是你在平常、在生活、在游戏中给她留下的印象。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听话呢?可以。只要我们给他正确的标准,明确的标准,让他清楚地知道这个是底线,不可以碰,这个事情绝对不可以做。我还说刚才的那个孩子,因为她哭闹,她父母在场,平时我不方便说什么,正好有那么两天,她的爸爸妈妈出差去外地。我就有机会帮着这个家里的这个亲戚长辈带这个孩子,带了两天。开始这个长辈很担心,她说你带她行吗?到时候她哭闹,你没办法怎么办?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她拧的原因在什么地方,所以当这个孩子又开始闹的时候,有一天她中午睡完午觉起来,她非得要爸爸妈妈,她明明知道爸爸妈妈出差了,可是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没法把她叫起来,她一看外公外婆还有我,按照辈分,她应该叫我姨妈。这个姨妈在边上,不行,我就不起来。然后就开始哭,我要爸爸,我要妈妈,哭得枕头上全是鼻涕眼泪,最后还尿在床上了,估计是刚才睡觉憋着一泡尿,尿在床上,湿乎乎的,就是不起来,躺在尿里面打滚。外公外婆一看,头就大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时候我就把她抱起来,她哭闹、挣扎,我给她抱到另一个屋子里,把她放在一张床上,让她站在那里,然后我就看着她,我对她说,我说你听好了,爸爸妈妈去上班了,你知道的,你这个时候非要找他们,到哪里去找?看到外公外婆很着急了吗?如果你再这么哭闹、哭喊,我就拿起两只手,我在她面前拍了两掌,我说你听到这个声音了吗?如果你再这么不像话,这个巴掌就会落到你的屁股上去,我是说到做到的。我说完这些话以后,她本来哇哇哇地大哭,这回她声音就小了。小了以后她还是哼哼唧唧的,偷偷地在打量我,我说你停下来,不要哭了。她还哭,我就把脸拉下来对她说“你还哭”!我就说了这么一句,她马上一点声音都没有了,本来哭,然后她就安静下来,彻底安静下来了。这个时候我跟她讲,我说把尿湿了的裤子脱下来,我给她打了一盆水,给她洗了屁股,换好了。然后这个时候她已经完全安静了。我告诉她,你这么做,你知道不知道谁最难过?她说知道,外公外婆难过。哭的时候还有谁难过?爸爸妈妈难过。你看她什么都知道。我说你为什么要让爸爸妈妈这么难受?她不说话。我告诉她,你这叫坏孩子。你做不做?不做。好了,好孩子要听大人的话,不能由大人来听你的话,记住了没有?记住了。好了,在接下去的两天里我给她安排好座位,告诉她吃饭的时候你就坐在这里,你不能坐在别处。外公外婆他们分别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孩子记住了。有一天没吃饭,没吃饭的时候,外婆给她切了一碗水果,给她放在了一个座位上,说你坐在这,把这个水果吃了吧。那个座位平常是外公坐的,她这个时候就来找我,她就叫“姨妈,我能不能坐在这个座位上吃水果?”我说可以,不吃饭的时候你临时坐坐可以的,她这才乖乖地坐在那里吃水果。你看她心里非常清楚,你的要求是什么,你不允许她做的是什么,她都知道。三岁多的孩子,他已经完全能够理解这些了。关键是什么?关键是你得让他清楚地知道你的要求是什么,你不能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你不希望他不听话,可是平常你又经常问他,孩子,我们这样子做好不好?我们那样做好不好?你说这该怎么办?你总征询他的意见,你总听从他的安排,他当然就误解了。他误解不是孩子的错,是谁的错?是大人,你没有「示以好恶有常」,所以他糊涂了。我们通过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回答很多家长还有老师的这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孩子不听话,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孩子他就糊涂了。他的糊涂不是因为他的错,是因为大人,是因为我们这些成人。我想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方说,我们不希望孩子傲慢,可是我们可能会经常地在孩子面前夸奖他,当众赞美孩子。或者我们会经常说,孩子,你是第一,让孩子来争第一。比如说,我是第一个吃完饭的,我是第一个打扫完卫生的,我是第一个怎么样的。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其实是在教他傲慢。又比方说,我们教育孩子不要挑食,可是尤其是妈妈,在遇到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有营养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告诉孩子,孩子,多吃这个,这个有营养,这个好吃。你这是在教他食物是有差别的,有的好吃,一定有不好吃的。好吃的应该多吃;有营养的应该多吃,对不对呀?我想各位家长还有各位老师,我们大家都可以去反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是一方面我们要求孩子养成的德行,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做什么样的人,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常常混淆孩子的这些标准。如果我们把这些平常存在的这些矛盾找出来,把平常这些自相矛盾的地方找出来,那么孩子他就会建立起一个明确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孩子有了标准,他自然会听话,自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好,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