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 (第二十三集) 1998/8/2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23
请掀开经本,第六面倒数第三行:
【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经文上告诉我们,悟入华严三昧之后,这些大众的生活状况,文字虽然不多,可是它的含义很深很广。首先告诉我们第一个大用,他能够见无量诸佛,「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了。第二个作用,他有能力在『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这一句是给我们说明,他们生活空间是多么大,由此可知,华严三昧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念顷」是说时间很短,在经文里面有种种说法,都有经典做依据。而古大德采取其中的一种,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一念顷就叫一剎那。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弹指这个时间很短,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也叫一念,这是时间非常短暂。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当中,他就有能力「遍游一切佛土」。此地的「一切」,不但包括了十方,也包括了三世。「三世」诸位要明了,有过去世,还有未来世,过去未来一切诸佛剎土,他都能够遍游。「遍」是一个都不漏,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剎土,他一念之间圆满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们很难想象,难在哪里?难在我们有分别、有执着,所以看到这些经文都很不容易理解。我们凡夫侷限在一个身相不能分身,侷限在这个身相上,所以就做不到。别说是一念之间你做不到,给你再长的时间你也做不到。
在大经里面,跟诸位同修多次的报告过,法身大士也就是说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没有身相,也就是没有「我」这个执着。无相,他才能现一切相,无相无不相,他能现一切相。无智,他能够现一切智,无所不知。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他能在同时现无量无边的身相。所现的身相是不是一个样子?不是的,他能现各种不同的身相。像大家在《普门品》里面所念到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相。三十二应是三十二大类,每一类里面无量无边的色相,而每一个色相可能都不相同。这些是不是菩萨有意现的?不是的,诸位要知道,有意就不能现了。我们现在不能现,什么原因?我们有意,有意就不能现,无意就能现。有意,诸位要晓得,那个意是烦恼,不是个好东西,意是执着、是妄想、是分别,所以障碍自性的德用。如果我们把「意」舍掉了,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你没有意思你就自在了,你就能像诸佛菩萨一样自在示现。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将这些道理、境界、事相,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这是真的不是虚妄的。
在中国佛教史里面有记载,隋唐时代还有这些人,佛家史传里面有一部书叫《神僧传》,这里面记载也有好几百人,大概有将近三百人的样子,两百多人、三百人在历史上记载的,用现代的话来说,他们都有特异功能。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喜欢看这一类的书,而后晓得这些能力都是一切众生的本能。他们有,我们也有,他们能够示现,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示现,原因是什么?他们没有障碍,我们有障碍,把自己的本能障碍住了,所以这个能力不能显现。正如同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不但包括我们一切人类,一切畜生、饿鬼、地狱这都是众生。大家的智慧跟如来果地上没有两样;大家的德能,这说能力跟佛也没有差别;「相」是现相,依正庄严都跟佛一样。佛很感叹的说,说这些众生,「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我们因为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所以智慧德能不能现前,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业障,你有障碍;如果这个障碍除掉了,我们的智慧能力就现前。智慧不可思议,世间出世间,世人常讲天上、人间,过去、未来,你没有一样不知道,样样都明了,这是你的智慧。你为什么知道?你本来知道。
现在科学家常常在想,宇宙怎么来的?生命从哪里起源的?都在那里追究,都在那里探索,能不能有正确的答案?说实在的话,永远没有正确的答案。为什么?因为他的障碍没有去掉,障碍障住了他的智慧,所以他怎么样去研究、去探索,统统是落在妄想、分别、执着,而没有办法了解事实真相。佛告诉我们,如果真正想了解事实真相,不难。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现前,那时候就真相大白。真相究竟像什么样子?正如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华严经》上所讲的就是事实真相。那是佛跟我们说的,我们没有见到,佛教导我们,去了障碍事实真相就在你面前。然后佛说的经有什么用处?给我们做印证,看看我们所见的、所接触的事实真相,是不是如佛所说,这是经典另一个用途,是给我们做证明的。
由此可知,学佛究竟的目的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恢复我们自己本来面目而已。再要说得浅一点,学佛的目的就是教你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生活环境。如果你不认识自己,不明了自己生活环境,在佛法里面讲,这叫凡夫,这叫迷惑。明了了这叫觉悟,觉悟之后你自然就有这种能力,你的生活空间不是拘束在一个区域,而生活的空间太大太大,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感,哪里就有应,诸佛菩萨现身遍游十方剎土,不是有意去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感应道交。所以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讲的,诸佛菩萨随类化身,随机说法,你说多自在。这种能力我们把它总结归起来讲,就是他们「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华严三昧前面说过了,简单的说,他已经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本人,宇宙就是自己生活环境,这真相明了了。
华严三昧也叫做「海印三昧」,海印是比喻,「海」是比喻深广。「印」,我们平常盖印用这个做比喻,我们盖个印章,印章里面有很多字,有很多文字,我们盖下去之后,这个文字是同时现前没有先后。我们写字有先后,印章盖下去没有先后,取这个意思,取「同时」。佛在大经里头有两句话也很著名,许多同修都能够记得。佛说「三世古今」,这从时间上来说的,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古代今世;「不离当念」,这个当念就是一念顷,所以它一念顷才能遍游一切国土。又说「十方世界,不离当处」,这个当处佛经上常常讲,「微尘毛孔,不离当处」。这是我们凡夫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法身大士所证得的,他们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叫华严三昧,所以他是同时同处,遍虚空、遍法界。佛说这是事实真相,究竟是不是事实真相?现代人相信科学,实际上科学他真的懂不懂?也未必懂,未必懂而相信,这个信叫迷信。他们说我们迷信佛法,我们说他们迷信科学,都是迷信。搞清楚了才叫不迷信,没搞清楚相信它,那就叫迷信。
学佛的人一般头脑都比较冷静,都比较清楚,人家说我们迷信,我们听了也很好笑。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是不是迷信?没错,是迷信。怎么说是迷信?佛所讲的这些东西,我们的确没搞清楚,纵然是理论上搞清楚,事实我们没见到。就是此地这两句,我们明白了,可是事实没见到,「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我们深禅定没有得到,我们没有见到诸佛,可是我们相信,相信佛不欺骗我们。「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这更不可思议,我们更不能够做到,我们也相信,这个信叫迷信。人家说我们迷信阿弥陀佛,不是骂我们,真的,我们确实是迷信,怎么可以怪别人?可以迷,可是你要晓得,他说我们迷信,他迷得比我们更糟,你懂不懂这个意思?我们迷是一重迷,他迷是两重迷,他对于佛法一无所知,就敢说它是迷信,所以他是迷迷信。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才可以说他这个信是正信还是迷信,要搞清楚。没有搞清楚,你说他是信,他也是迷信,你说他迷信,他是迷迷信。佛法唯一的好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了以后,教我们自己去证实,你自己证明之后,那个时候才叫真信。换句话说,佛劝导我们一定要入华严三昧,这个事情你就证实了,就变成自己的境界,这一点很重要。
大乘经上常说的,「延促同时,广狭自在」。「延促同时」是讲时间,「广狭自在」是讲空间,空间跟时间都不是真的。在法相经典里面,把时间、空间定位,定在哪个地位?不相应行法。什么叫不相应行法?要用现代的话来说,不相应行法就是大家一种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现在人由于科技发达,逐渐逐渐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跟从前人不一样。从前人你要说时间是假的,很难理解,现在我们说时间是假的,大家比较容易懂得,为什么?有时差。我们现在此地八点钟,澳洲现在加两个,他们十点钟,现在晓得各个地方有时差,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空间方位,这四方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看你在哪一个点上说话,你这个点移动,你的方位全部都移动。所以时间、空间不是一定的,不是定法,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换句话说,根本没有这个事实。
近代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讲过,他说:「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他知道同时存在,他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也没有办法走入未来,他没有法子。理论上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把时光隧道突破,现在还想不出办法。在佛法里面早就突破了,所以他能够回到过去,也能够进入未来,才能够「遍游一切佛土」。一切里面包括着三世跟十方,他能够回到过去,他也能够很自在的进入未来。佛家用的方法就是禅定,禅定是什么意思?完全断离分别执着。分别的意念、执着的念头统统断尽,这叫深禅定。所以世间禅定做不到,世间禅定叫四禅八定,他为什么做不到?他有念头,他入在甚深禅定之中,他还有个禅定的念头,那就不行。只要有禅定,就能恢复一部分的能力,不能够遍一切佛土,做不到这个。如果能有一点小定,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现在身住在新加坡,世界其他各区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必用电视,你在定中可以看见。不但在定中可以看见现在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看到未来发生的事情,这是不必要很深的禅定,小定就可以做到。但是我们地球以外其他星球,这个定功就要深了,一般小定不行。
在过去我在讲经的时候,有一位老居士,他是个军人,是一位将军,告诉我一桩事情。在抗战期间,他们军队住在江西,附近有个道观,里面有个老道,这个老道很有修行,年岁也很大,仙风道骨,他们对这个老道很敬仰。有一天老道派人来通知他们,叫他们搬家。他说:为什么?老道告诉他:三天之后,这个地方会被洪水淹没。他们听了这个话很难相信,天气非常好,根本没有水灾的迹象。奇怪,这个老道为什么会说这个话?老道住的地方地势也不高,他就派人去打听,看看老道有没有搬家?派人去,老道已经搬家了,他们就姑妄听之。到第三天之后,果然山洪爆发,那个地方真的被淹没了。老道确实有一点能力,几天以后的事情他见到了,这是一桩事情。另外有一桩事情,有一天老道告诉他,他在入定的时候看到有一场战争,告诉它的方位在中国的东方,距离相当遥远,这个战争非常残酷。他们听了之后,因为都是些军人,高级军官,对于这些事情消息都很灵通,没有,没有这个现象,那么以后就算了。过了三个月之后,就是老道讲的那个方位、那个距离发生事情,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他们就奇怪了,为什么他在三个月之前看到?这就说明突破了时间,他可以看到未来,未来三个月的事情他看到了,看到这一场战争。所以说明时空确实可以超越的,小的超越。
我们在《神僧传》里面,这是哪一位的故事我记不得,这大概总是四、五十年前读的这些书。有一位印度来的法师,在中国传道讲经说法,回去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平常亲近法师,都办了好的斋菜为法师饯行。这个法师的法缘非常殊胜,这头一天人家请他吃饭,他都去了。每一家都欢欢喜喜,「法师看得起我,你看多少人家请他,他今天到我家来应供」,那个人讲「法师瞧得起我,到我家来应供」。到第二天到十里长亭去送行,大家去送他,每个人谈起来,「昨天中午法师在我家」,「在我家」,这样一串连起来,差不多当天请他,有三、四百人家他都去了,才知道这个法师有分身的本事,同时吃午饭的时候,他能分几百个身,每一个人家都去,记载在《高僧传》里面。佛说这些能力我们统统都有,这个法师有这种能力,这是我们通常讲的,至少他大概也是小乘三果罗汉。三果罗汉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变化,《西游记》上讲孙悟空七十二变,三果就有这个能力,那决定不只七十二变,孙悟空跟阿那含相比差很远,差太远了。他同时能够分身,说明「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这是事实。可见得佛法一定要修学,我们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快乐,只有在佛法里才能得到,其他法门纵然得到也很有限,没有佛法里能力这么样的广大,真正是无有边际。上面所讲的「自利」,你自己得到的好处,你得到的受用。下面这个经文是讲「利他」,帮助社会,帮助大众,这里面有四小段。
【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
这一小段题目里面讲的「妙行显实」,「行」是他的生活行为,「显」是显示出真实的作用。『得佛辩才』,佛的辩才无碍,这是达到究竟圆满。在佛经上为我们解释辩才有四种。第一个是「义」,义是理论,佛对一切法的理论透彻。世间人赞美上帝全知全能,实在讲,佛的辩才真的是全知全能。说佛的辩才,诸位要晓得就是说我们自己的辩才,我们自己因为有障碍,把这种才能障碍住不能现前,所以叫凡夫;如果障碍除掉了,我们的能力现前,那就叫佛。说「众生」是说自己,说「诸佛」也是说自己,自己迷了就叫众生,自己觉悟了就叫佛,所以要知道佛跟自己的关系是一不是二。经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我们自己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智慧。我们读了这个经之后,如何将自己的本能恢复?理论上通达没有障碍。第二是「法」,法是方法。法是一切诸法演变的过程,都在法里面,用佛家平常讲的话来说,就是因果的变迁,这是属于法。讲席当中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是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转变跟相续都是法。佛对于这些通达没有障碍。第三种「辞」无碍。辞是言语表达,现在我们讲的辞令无比的高超,我们常讲佛的辩才无碍,现在讲辩才多半是讲辞令,他很会说。第四种「乐说」,喜欢说。你虽然有辩才无碍,不喜欢说话那也不行,人家得不到利益,喜欢讲给别人听,只要别人肯接受,他喜欢听,佛就喜欢说。佛的辩才里面含这四个意思。
这四个意思,我们有没有能力学得到?现在有一些在家、出家的同修,发心要来学讲经,学讲经一定要学佛的辩才。可是你要晓得,佛的辩才是性德的流露;换句话说,不是学来的,学不来的。你怎样才得到?前面讲一定要得定。所以现代教学的方法跟从前不一样,如果我们真正想开智慧,还是从前老方法有效,现在这个新的方法没效。老方法为什么会有效?老方法从禅定教起。譬如说你要学讲经,从哪里学起?先修禅定,得到禅定之后,再来学讲经那就很容易,一听就开悟、就明白了,哪有那么麻烦。为什么?定心能生智慧,你有慧解。现在你为什么学得这么辛苦?因为你有妄想,你有杂念,你有烦恼,你有忧虑,你有牵挂,你没有智慧。上台讲经讲一个小时要预备几十个小时,好辛苦,到什么时候,你预备一个小时可以讲十个小时,讲得很自在,你就快乐了。所以从前学讲经先修禅定,现在大家不肯修禅定,一开头就想研究经典,研究古今人的注解,不行,永远不能开悟。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禅堂,有念佛堂,念佛堂一样。所以真正要是学讲经,发大心将来要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从哪里学起?最好先到念佛堂老老实实念三年,三年念下来之后,你的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了。你一天到晚在那里一句「阿弥陀佛」,你不会胡思乱想,你万缘放下,能够放下三年你的心定了。如果念佛堂住上三年,你来听我讲经,开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现在大家学经学得这么辛苦,道理在此地。这是现代教学的方法跟从前不一样,现在修行人的成就远远不如过去,道理都在此地。
第二句『住普贤行』。「普贤行」是什么?实在讲,就是前面讲的华严三昧。我们这一部经这一品,一开端就说「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就是普贤行。普贤行简单的说,只有一个念头,利益一切众生,造福社会、造福人群,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没有,那是普贤行。所以普贤行是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慈悲心,做一切利益众生的工作,这是普贤行。这是菩萨行里面最殊胜的行门,要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是「高级的菩萨行」,称之为普贤行。普贤行它的样子是什么?样子就是我们自己现前的生活,现前的工作,现前处事、待人、接物,样子没有改变还是照常。事相上没有改变,心理上改变了,决定跟从前不是一个想法,不是一个看法,你的想法、看法转变了。从前念念有我,为我,为我的利益,现在这个念头没有,这个事也没有了。现在是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社会大众,世间人讲的牺牲奉献,他所做的确实是牺牲奉献,但是牺牲奉献这个念头他没有。如果你有牺牲奉献的念头,还有这个意识,你还是凡夫,你修的不是普贤行,你还是凡夫行。凡夫里面修的什么?修的是善行,善因将来有善的果报,不是普贤行。普贤行的果报不在三善道,普贤行的果报就是前面的四句,我们这个经上前面的四行,那是普贤行的果报。不但不在六道,连十法界也不在,他的果报在一真法界,这是我们学佛不能不知道。
普贤行要详细说,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你展开《华严经》,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字字句句都是普贤行。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有这个缘分学习,是大福德。这个福报不是一世的,也就是这个机会不是你随时能够遇得到的,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华严经》大概最近,至少有两百多年没有人讲过,我们今天遇到这一会绝不是偶然。这一部大经,诸位要不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你就不可能遇到,你遇到了你也不可能生欢喜心,遇到能生欢喜心,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不是容易事情。我们既然得人身,遇到这个机会就不能放过,虽然不能学得圆满的普贤行,普贤行里面学个一条、两条,我们这一生都受用不尽,这都是事实。《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纲要,当然也就是普贤行的纲要。
请看下面一句,『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这是说语言上的障碍突破了。语言我们很清楚,特别是住在新加坡,新加坡这个地方虽然很小,种族很多,连官方的语言都采取四种,有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语,都有四种,语文都不同。可是佛菩萨他们的本事很大,「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我们做不到。如果是佛跟这些菩萨们在此地讲经,各种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不同言语的人,坐在下面来听经,不需要翻译,每一个人都能听懂,这个很妙。每一个人听佛讲的都是自己的语言,佛有这个本事,这个很不可思议。我们想想可能吗?现在想一想还真有可能。为什么?因为现在用电脑可以能做到,既然计算机可以能做到,佛的智慧比计算机不知道要高多少倍,所以我们现在看计算机的运用操作,想到佛这个能力,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确实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我们在经典里面所看到的,它的道理是如来跟这些法身大士们,他们是真实智慧、无碍辩才,这一种功德力量,所以能够变现出随类的语言。他不需要别人翻译,他能够在同时同处以一个音声,叫所有人听到都听到他自己的语文,他有这种能力。有这样的能力,说法利生就没有障碍了。
大家都晓得佛法好,佛法非常殊胜,今天佛法在全世界的弘扬,实在讲语文的障碍是第一个因素。真正有修行的人,当然这个修行没有证得华严三昧,要证得华严三昧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那么深的功夫,所契入的境界很浅,能入个几分,功行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就受语文的障碍。对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字的这些人,就不能把殊胜微妙的佛法介绍给他们,必须要通过翻译。像古时候两千年前,佛法传到中国,那个时候的经典是梵文,到中国一定要翻译成华文,中国人才能看得懂。通过这一次的翻译,世尊原来的意思有没有被翻错误?这在我们一般常识想象当中来说,一定是有可能,不可能把他原来的意思,一丝毫不错误的翻出来,很难。我们普通人自己写一篇文章,请人家去翻译外国文字翻出来了,跟我们原来的意思是不是完全相同?很难讲。如果把佛的意思翻错,怎么办?那不是贻误众生?所以这一点,也引起现代人学佛对于经典怀疑,所以有一些人一定要去找梵文原文的经典,到哪里去找?原文的经典都失传了。中国人有没有尽到责任?在古代大量梵文经典流传到中国,非常可惜,中国人没有保存,翻成中文之后梵文经典就不要了,没有把它保存流传下来,你说这多可惜。
我在早年学佛的时候,就这一桩事情请教过方东美先生,我提出这个问题,「这样珍贵的典籍,为什么不好好的保存下来?」你看看中国古人,唯恐佛经将来在大灾难当中失传,把它刻成石经,藏诸名山流传给后世。前些年在中国房山发现的石经,你看古人用心多苦,唯恐失传,把经文刻在石头上,全部的《大藏经》分别藏在七个石窟里面。我到房山去参观,叹为观止,那个工程不亚于万里长城。根据他们的记载,这一部经典总共刻了差不多三、四百年才完工,多少人力、财力来做这个工作,为什么不把梵文保存下来?方先生听到我这个疑问,他老人家哈哈大笑,这一笑也把我笑糊涂了。他告诉我,他说这桩事情你不知道,过去的中国人跟现在的中国人不一样,现在中国人没有民族的自信心,都觉得不如别人,过去的中国人自信心之强,别的国家民族比不上,世界第一。佛经翻成了华文,不但它的意思一点都没有错,就能够有这么肯定,意思决定没有翻错,而且文字比梵文原文还要华美,那就告诉天下人,以后读华文经典就可以,梵文用不着读,不要了。你看看这种气概,我们想不到方先生说出这个话来,我们想想确实是有这个道理,这中国人翻成华文经典值得自豪。
所以李炳南老居士告诉我,当年参加翻译译场这个工作,里面很多修行证果的人,所以它这个意思才翻得不会错。佛说的这个境界,他们这些人修行真正证得这个境界,契入这个境界,他翻译就没问题。绝不是像我们现在一知半解自以为是,那不行,那就错误百出。所以从前人真的是有修有证,我们现在人是有信有学,那个修都谈不上,证更没有。今天学佛,我们的成果远远不如古人,道理在此地。所以经上讲的这句话,我们深深相信这个可能,但是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今天还是要通过翻译,翻译的工作非常艰难,要真正把翻译工作做好,还是要靠修行的功夫,那才真正能做得好。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本经总共说了三个「真实」,这是为古大德非常赞叹的。在一部经上讲三个真实很少,这种经典不多,我们在此地看到第一个,「真实之际」,向下还有两句,「住真实慧」,「惠以真实之利」。这三句也可以说是《无量寿经》的总纲领,也是唐朝时代善导大师跟我们讲的,「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这个经上说三个真实。「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一句说明诸佛如来,他为什么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原因说出来了,众生有感,他就来应。我们心里面有感,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这就像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电波,我们这个电波发出去,这个电波非常微弱,自己都没有感觉到。可是这种微弱的波,佛菩萨那里他已经接收到,他比我们高明太多,我们自己发出去自己尚且不晓得,他知道了,他知道他就来了。他来了反而我们感觉到非常惊讶,佛菩萨怎么来了?
这个微弱的波是什么?能够接受佛法,就是如果有人说这些东西,我们听了能相信、能理解,只要你有这个条件,佛菩萨就来。如果你听到这个法,接触到这些法,你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他就不来。所以这种波发出去这就有感,他来现身、来说法,这是他来应,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如果我们是个强烈的欲望希求,当然这个发出去的电波就很强,我们自己很清楚。像现在我们建念佛堂,我们希望建弥陀村,希望求三宝加持,这个心的力量非常强,这个不是微弱的,我们有感,佛菩萨哪有不应的道理?佛菩萨如何来感应,就看我们发的心是不是真心,如果是真心,反应就非常显著、非常明显;如果是妄心,藉着这个来搞名闻利养,来贪图五欲六尘,给诸位说,佛菩萨就不应,就没有感应,你这个波再强也没有感应。为什么?跟他的频率不相同,频率不一样起不了感应道交;如果你这个心是至诚恭敬的心,就有感应。佛菩萨示现到这个世间来,以种种不同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但是他们所表现的,总不离这个原则,就是这一句「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我们在《华严经》上特别明显看到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这一句话,在《华严经》上用了四十卷的经文,在《无量寿经》上就八个字。
「开」是开佛知见,「化」是契入境界,佛家常讲开示,开就是开示的意思。众生对于这些事、对于这些理,不明白、不了解,这叫闭塞。你遇到这些善知识,这些明白人,这明白人就是佛菩萨,佛菩萨示现的,他来给你说明、给你讲清楚,指示你,给你讲清楚,你听了之后觉悟,所谓是茅塞顿开。他给我们开示的是什么?给我们说明的是什么?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后面讲的「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事实的真相,他一说我们就明白,这个「化」就是明白,我们就产生变化,原先是迷惑颠倒,现在是恍然大悟,所以这叫做开化。「佛知佛见」,佛是觉悟的意思,就是觉悟的知见;知是明了明白,见是见解,你的明了、你的见解完全正确。正确的标准是什么?跟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相应相符合,这个见解思想才叫正确,正确的标准在此地。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佛之知见,一定是以释迦牟尼佛的见解思想做标准,你就错了。释迦牟尼佛没有思想,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见解,这个标准是事实真相,与事实真相相应。
「显示」就是示佛知见。根性利的,我们讲聪明伶俐汉,这是禅家常说的。根性很利的人,佛一说他就明了,这是上根人,他就懂得。中下根性的人还不行,你给他讲,他似懂非懂不能够透彻,所以更进一步要显示,显示什么?做出样子来给他看,他这才恍然大悟,他才真正明白;显示要做出样子,做出一个榜样来教他。佛法一切经论里面,佛常常嘱咐我们,这个话说了不晓得有几百遍、几千遍,甚至于说几万遍,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每一部经上都有好几遍,全部《大藏经》上不是有几万遍了。劝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话说了几万遍,这是佛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受持」,受是接受,佛所讲的道理,佛所讲的方法,佛所讲的境界,我们要接受,我们要相信,这个是受。「持」是什么?保持不能够失掉,一定要把它用在我们生活上,用在我们日常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把他所讲的道理方法要用上才行,这才叫受持。
「读诵」是劝我们常常要读经典,为什么?不要把老师的教训忘掉,凡夫很健忘,这一部经要常常不读都忘掉了。我讲经常常引用一些经典里头,都把那些字都念错,为什么?那经不常念,甚至于一、二十年都没有再温习过一遍,偶尔想起一、两句,里头还有几个字搞错了。所以读书人,特别是学讲经的人,这些参考资料确实不能够离开。我过去自己的道场这些资料非常完备,到这个地方来我也带了不少东西,但是搬了几次家都搬不见了,现在我手头上什么都没有,所有这些经论资料都不晓得到哪里去了。以前我住在一个居士家里头,搬到这边来,这一搬都搬乱了。由此地以后又搬到净宗学会,净宗学会又搬到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听说现在又给我搬到澳洲去,都不见了,所以在教学上造成很多的困难,许多资料找不到。希望将来我们能够有个永久的道场,建立一个完善的图书室,我们参考资料完备。不但是讲台上,平常我们跟人家谈佛法,引经据典都不可以有错误,一定要多读,所以佛教给我们要读诵。还要热心「为人演说」,演是什么?演就是显示,也是表演,你所学到的你要做到,你学到的没有做到不算,一定要做到。所以演是表演,做出样子来给人看,「说」是给人说明。
开化是说,显示是表演,这是为人演说,演说什么?「真实之际」。在本经上用的是这个名称,在《般若经》上佛讲「诸法实相」,跟这四个字意思完全相同,一切法的真实相。「际」怎么说?际是达到极处。我们用佛学的名词来讲,「诸法实相妙理究竟至极」,那就是际的意思;或者说是「实相妙处穷尽其理」,达到极处叫做际;是边际、顶点。一般大乘经上也说「彻法底源」,这一切法的底,一切法的源头,也是际的意思。由此可知,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不是普通人能做到,只有诸佛如来才能够做到。为什么?他证得真实之际,你没有达到你怎么能说得出来。菩萨为我们讲经说法,一定得佛力加持,如果不得佛力加持,因为不是他自己的境界,他也说不出,等觉菩萨说法都要求佛加持。我们看古大德注经,看看古人注解经,前面一定有求佛加持的偈颂,请加。古人讲经没有上台之前在下面拜佛,也求佛加持。我们不求佛加持,上了台就胡说八道,那还得了,所以我们在上台之前,礼佛三拜求佛加持,没有别的办法。这八个字实实在在讲,圆圆满满含摄一切佛法,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没有离开这个原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给无量无边众生所说一切法,也不出这八个字,这八个字给我们说的是究竟圆满。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这当然之理,不但是「世间」诸所有法超过,「出世间」诸所有法也超过。那么这一句经文落实在哪里?落实在这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诸佛如来「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所以隋唐古大德他们在研究、在探讨,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哪一部经才算是第一?到最后的结论,这一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所说的第一经,这是许许多多经论一一来做比较,这个经是第一经。所以这一句话,就落实在这一部经典之中,确实是超越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要特别珍惜,所以每讲这一部经法缘特别殊胜。我讲经讲了四十年,走过许许多多国家地区,讲任何经典都不及这一部经的法缘殊胜,听众多、听众欢喜。你要说是我会讲,应当我讲每一部经人家都欢喜,人都那么多,可是不一样,讲这一部经人特别多,讲别的经人就少一半,这个原因是什么?三宝加持,不一样。我很有体会,在这么多年当中,常常想一想道场里的状况,唯独讲《无量寿经》法缘特别殊胜,其次是讲《弥陀经疏钞要解》,听众也非常欢喜,比讲其他经论那个情况不一样,证明「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再看底下这一段: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心常常谛住在度世之道,这一句话怎么讲?「谛」是真实,不是假的是真的;「住」是安住;「度世」就是四弘誓愿里面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心要常常安住在大愿之中、大愿里面,这就叫「谛住度世之道」。常存这个心,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什么叫「度」?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关怀、爱护、帮助,以真诚的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真正做到舍己为人。世间人有这种心肠的人少,诸佛菩萨确确实实都是这样存心,都是这个心。阿罗汉虽然也有帮助人的心,那个心不热烈,一定要有人去求帮助,这个阿罗汉看到很顺眼他帮助你,看不顺眼他未必肯帮助你。不像菩萨,菩萨真的有求必应,甚至于你不求他,他也来了。愈是有苦难的地方,佛菩萨示现的愈多,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
像现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一天看到这些消息,各个国家地区传来的灾难太多太多,这些受灾受难的,诸佛菩萨有没有去帮助?有,而且很多。诸佛菩萨帮助,为什么他还有这么大的灾难?业力现前。佛菩萨能帮助你,佛菩萨不能帮你消除罪业,这是佛在经上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三个力量是平等的,心的力量,佛的力量,众生造作的业力。我们在《地藏经》上读过,经上讲众生的业力,「能敌须弥,能深巨海」,形容众生造的业力不可思议。你造的业你一定要受这个果报,当你受果报的时候,佛菩萨一定在旁边照顾,在旁边帮助你;如果对佛法深入一点会感觉得到。众生受大灾难的时候,佛菩萨哪有袖手旁观之理?没有。可是我们自己如果真正要能够侥幸的免于灾难,我们自己的心念跟佛菩萨的心念要相应,就很有可能避免劫难。这也像我们前面所说,我们心里面发出去的思想的波,跟佛的心波频率接近、频率相同,就得到他的帮助,这是我们佛家讲的保佑、加持,道理在此地。你不懂,你认为那是迷信,你要懂得,它是思想波的频率相应,确确实实能帮得上忙。
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想到,我们讲堂发的是什么波?这么多同修在此地,我们很尽心的在听讲,我们在听讲两小时当中不起恶念,念念都是善念,念念都是与经教相应,这个波好,这个波跟佛菩萨的波相接近,纵然不是频率完全相同,但是非常接近,就得佛加持。念佛堂大家日夜在这里念佛,这个力量就更大,所以要晓得这个道场,讲堂跟念佛堂就是思想波的发射站。如果我们这个波的力量很强烈,就能把世间这一些众生,他们那个思想波是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我们这个强大的波就干涉他,能够把他那个波干扰着他不起作用,我们这个起作用,就能够给世界带来祥和,就能把这个世间一些灾难减弱,把这个世间劫难减缓,时间减短。念佛有什么好处?好处在此地,这不是迷信,真有科学的理论与基础在里头。
现在这个波动的现象,科学家承认了,甚至于说,世间根本没有物相的存在,所有物质现象是波动的现象。这个话说得有道理,他讲这个话我一听就明了,我一听就点头,说得一点都没错,确确实实是波动的现象,是波动产生的幻觉。《般若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话都是讲真的,所以说波动的现象。所有一切物质,植物、矿物只要是有现象的,现在科学家分析它,分析为分子、原子、电子,分析到基本粒子,仔细观察它都是在动,它不是静止。它是动的,动就产生波,所以哪一个物相没有波?我们佛家不叫波,佛家叫「光」,都有光;中国内地学气功的人,他叫「气」;科学家叫波,都是说的一个现象、一桩事。而且波动是以思想波动最明显、最显著,所以佛法讲「依报随着正报转」,就是根据这个道理。为什么物质环境会随着我们思想波来改变?思想波的力量强,干涉它,改变它的波动频率,所以这个物质的现象就改变了。我们可以改变它的频率,干涉它、干扰它。
如果是不正确的思想,干扰就把自然现象破坏,我们就有苦受。现在地球生态平衡被破坏,什么原因被破坏?气候也反常,海水温度也增高,南北极的冰融化,什么道理?我们的思想波干扰的。这个思想波就是贪瞋痴,发射出来,严重的贪瞋痴。贪是水,瞋是火,痴是风,心里面的不平就是地震,它都有原因的。可是这个深的道理,科学家现在还没有发现,这才是第一个因素。他们所看到的,没有看到第一因素,看到第二第三,没有看到第一,第一个因素,佛经里面讲得透彻、讲得明了。我们要想帮助一切众生,从哪里帮助起?从教育。古人懂得,现在人不懂,古人重视教育,教育里头最重要就是教你有一个健全的思想,有一个合理的思想。这个「理」就是此地讲的「真实之际」,要与宇宙人生的真相相应,这是正确;违反真相,那是完全错误。
所以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真实之际里头没有,这是违反的,这是错误的,错误就会把自然生态破坏。如果是正确的,自然生态就正常,有大道理在,这些道理都在大乘经典之中,佛讲得太多、太详细。这么好的东西,学佛的人称为「三宝」,世间人很轻易的,迷信两个字就抹煞了,就把它遗弃,不晓得再去研究,不知道这个东西真正能解决现代的危机,真正能够解决一切众生的灾难,让我们离苦得乐。所以现在人迷信科学,迷信科学的后果,不如迷信佛学,迷信佛学将来可以生西方极乐世界,迷信科学到哪里去,那我就不知道了。
底下这几句就是「心常谛住度世之道」的落实。『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随意」就是随缘,就是随缘自在。这是讲我们生活的态度,现在人讲心态,我们生活的心态要随缘自在。随缘是对攀缘说的,什么叫攀缘?你心里面有所希求就是攀缘,攀缘就不自在。为什么?因为你有「得失」这个心,得失心里面就生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得失心里头生的。如果得失这个念头打掉了,你就很自在,那个日子好过,你就过你真正的日子,真正幸福美满的日子。怎么说?你用尽心机,譬如说你赚钱,用尽心机、用尽手段、用尽方法,你赚的钱还是你命里头有的,你命里头没有的,多一块钱都赚不到,你看看你操的那个心不叫冤枉?你统统舍弃掉,心里头一念不生,你命里头这一天该赚多少钱,它自然就来,你说这个多自在、多轻松、多快乐。这个道理诸位要参不透,我常常教的,你回家去把《了凡四训》一口气念上三百遍,你就明白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谁定的?自己定的。自己前生修的因,这一生所受的果报,你前世不修因,你这一世哪来的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通达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的生活得大自在。我不需要求了,命里有的到时候自然就来了,求它干什么?来了也不希奇,为什么?该来的它要来,不该来的它不会来,没有得失的念头。所以生活要懂得随缘,随缘就是随顺因果的法则、随顺因果的事实。
我们生活当中要造的,底下讲『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我们努力修善。譬如说你们要钱,每一个人都要求财,财从哪里来?布施。我这个财一文都没有,但是要多少就有多少,你说多自在,随念就来了,动个念头它就来了,可是来了之后我马上就舍掉。为什么?我要不舍后头就不来了,我只要这里一舍掉后面源源不断而来。所以你要晓得「舍得」,这佛教给我们的,「舍是因,得是果报」,你不肯舍,你怎么会有得?就没有法子得,因果违背了。可是你得到之后,你要懂得,得到那个得还要舍掉,又要把那个得再舍掉,你就像流水一样永远没有止尽的;你舍财得财富,舍法得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所以随意自在,这个人一生不会生病、不会衰老,我还告诉你,不会死,真的不是假的;统统得到就随意自在,死了就不自在,不死。所以真正想不老、不病、不死,都在《无量寿经》、都在《大华严经》里面。今天时间到了,这一段我们讲不完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