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11/8/2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87-0002
诸位校长、诸位长辈、诸位同道,大家好!我们这节课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做孩子一生的贵人」。我们在教育界常常听到,「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诸位老师,你们也是工程师,不一定是读理科才是工程师。心灵是决定了一个人一生幸福与否的关键,这个很重要,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心理素质很好,知足常乐,那他时时都是在满足当中、欢喜当中;一个人假如贪得无厌,哪怕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钱财,他还是患得患失,很痛苦。所以一个人幸福与否,心灵是根本。
在《论语》第二句当中有讲到,「其为人也孝悌」,这个人孝养父母、友爱兄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他孝悌而又冒犯长辈、冒犯长官的,几乎找不到,很少的,不大可能。「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他连长辈、领导都不会冒犯,他怎么可能作乱?所以我们从这段话当中,就可以理解到我们的祖先,他的智慧都是看到根本。一个人的人格里面有孝悌,他这辈子不会跟人冲突,他这辈子有做人的根基。孝,他会知恩报恩;悌,他会友爱兄弟,他会很有情义。大家看,一个人在家庭当中形成孝悌的态度,其实他踏到学校去,还是不离孝悌的精神。
我们老祖宗特别重视伦理,这个伦就是五伦关系。五伦关系从哪里开始发展?从家庭。家庭里面有父子、兄弟、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而后有兄弟」。社会其实跟家庭是一样的,它是一个小、一个大。但是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一个单位、一个细胞,家庭不好,社会一定乱。哪有说细胞不健康,器官会健康的道理?您看都是找根本。所以社会乱,乱在哪?根源:夫妻冲突了。孩子从小看父母都是吵架,他会相信人跟人能和吗?第一个从小他就不相信人能和;第二个可能他从小就学会怎么吵架。所以您说社会的冲突难道会跟家庭没有关系吗?「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整个家庭成长,影响他最大的就是父母的行为、思想。
大家看,从夫妇延伸到父子、兄弟关系。他到了学校去,老师是谁?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对父亲尊重,很自然的也对他老师尊重。他这么恭敬,哪有学不到东西的?他到学校有老师,是师父。他到各行各业去,又有师父,因为那个行业的老板愿意教他,他也是他的师父,都是家庭的伦理延伸出去的。我们看孩子,他是兄弟,他到学校去,叫师兄弟。他到哪个行业去,学哪个本事,「这个是我师兄。」他在家里面的孝悌,很自然的在社会当中与人相处都用出来了。所以孝悌是整个社会安定,以至于一个人格最重要的基础。
从这段话,我们就了解到老祖宗看事情都是看根本。这段话后面说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找到根本了,从根本下手,学问之道、事业之道、家道都能兴盛起来。现在要接着问,什么是家道、事业之道的大根大本,在哪里?在思想。思想决定他的行为,形成他的习惯,最后形成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所以最根本的就是一个人正确的思想跟价值观,这是本。我们从幼儿园读到大学毕业,请问大家读了多少年?大家有没有算过?有的读到十八年都有,你假如又研究所,就二十年。请问大家,这二十年来,念了多少跟这一生幸福有关的思想观念?这个都是值得要冷静去考虑。我们花了二十年的工夫,这二十年所学的东西对我们的人生有多大的帮助?一个人的智慧就在取舍,本末先后,孰轻孰重,时间应该怎么分配,人生应该怎么样经营,他都很清晰,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他才走得非常明白,很踏实。
我们今天当老师也好、当父母也好,孩子跟着我们走,突然有一天你儿子跟你讲,「妈,爸,我们要去哪里?我们人生要往哪里走?」你回头看着他,「你问我,我问谁?走一步算一步。」其实现在的人,谁在思考的是他一生,甚至是他后代的幸福?「今天能度过就不错了。」像打仗一样,忙,从头忙到尾,礼拜一就等礼拜五还是礼拜六,赶快放假让我喘一下。所以古人特别强调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我们不管任何时候的思考,是不是都从根本在思考?人不从根本思考,那就叫本末倒置。您看这些成语在讲谁?讲我们的人生,你怎么样去真正抓根本,才不会走本末倒置的路。
您看多少的父母都是他的孩子十三、四岁出问题了,他才惊慌失措。其实到那时候要处理,就很辛苦了。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人那个忙、盲、茫,最后要什么情况他才开始思考?要不,医生告诉他,「先生,你还只有六个月的生命。」他开始,「我人生应该做什么?」或者,他的孩子完全不听他的话,他才知道代志严重,事情严重了,代志大了这是台湾常用的。或者是他的另外一半说,「我没法跟你过了,我们离婚。」「我这么拼命,为什么她感觉不到,还要跟我离婚?」一头雾水。都是遇到这些人生很大的撞击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人生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了。
有一个人从事砍柴的工作,他是个樵夫。有一天他看到一棵大树,就停下来在那里休息。他的一个朋友也扛着柴,走过来,「兄弟,赶紧赶路了,不然到时候柴卖不出去了。」他对着朋友讲,「好,好,你先走,我等我的灵魂上来了,我再接着走。」诸位同道们,我们灵魂跟上了没有?我们是不是随时随地,这个精神跟这个肉体是完全合而为一的?能做到心灵跟身体合而为一,除非他有智慧,而智慧,透过好学才行。
诸位朋友,请问我们大学毕业之后,你完整的看过几本书?您看,一个人踏出大学校门,正是他最需要学的时候,他要学着怎么处事待人接物、怎么经营家庭、怎么把他的工作做好。但是为什么反而大学毕业以后不想学了、不主动学了、没有学习的快乐了?请问大家,大学生不想学了,是谁造成的?自己。你们说的,我没有说。对,我们随时随地要找到根本,要找到原因。中医讲对症下药,病因都找不到,拼命吃药会吃死人。有时候一个朋友遇到一件事情,问身边五个人,五个讲法都不一样,请问大家,他听谁的?我们有没有帮人家开过药?这个药有没有先把把脉他的家庭成长、他的性格,还是「反正我觉得这样对了」,就做了。任何给人的方法,要因材施教,不然变成好为人师。这个心是要柔软的,不是主观的,是设身处地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