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九O集) 2017/10/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49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O七四页,倒数第三行看起:
「心不住相」。这一段很重要,修行能不能得到真的利益,这一句的关系非常之大。「《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若有少法当情,皆名住相」。下面为我们举例子,「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着,何况世间梦幻境界。故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这几句话说的,什么叫不住相?大师为我们解释,要离凡夫烦恼境界。凡夫的六根缘六尘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不着相的;不着相,他是菩萨,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着相决定是凡夫,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眼见色,耳闻音,鼻闻香,舌尝味,身体觉触,法,第六意识起心动念,这就叫着相。
佛教导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上说的。二十二年所说的《大般若经》,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这八个字,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对了,跟佛没有两样了。凡夫是有所住,有所住,我们平常换句话说,大家容易懂,把它放在心上,叫有所住;不放在心上,就是无住。眼见色,佛陀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最高的境界,真的是应所无住而生其心,佛境界。在大乘教里面,法身以上的菩萨,证得法身,《华严经》上讲的十地菩萨,七地以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换句话说,七地以下的还不行,他还有起心动念,但是他没有分别执着,这已经了不起了。
凡夫修行,没有不着相的,错就错在这里,功夫为什么不得力?着相。不着相,难!在净宗有一个方法,对治这个办法,用什么?净土宗是住相。住什么相?住阿弥陀佛的相,住极乐世界的相,经上所讲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要我们常常想念,这就着相,想,着相了,念,着相了,不同于其他大乘法门。其他的,除净宗之外,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不能着相。难易从这里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净宗只要你对极乐世界真正相信,绝不怀疑,你要问我有没有极乐世界?我告诉你,真有,确实有极乐世界,佛不妄语。那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着了相为什么还能去?着相只能去净土,去净土之后,跟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威神加持,帮助你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净土的方便在此地,净土的殊胜也在此地。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说是住相能成就的,没有。
经上告诉我们,甚至于菩提涅槃,可不可以着?不能着,菩提涅槃的境界才会现前。如果着相,菩提涅槃是口上的名词,真正菩提涅槃你没有办法证得。所以何况世间梦幻境界。大乘法里面说,佛有没有法度人?佛没有法。人是怎么成佛的?自己成佛的,只要他放下了,他什么都不执着,那就是佛境界。凡夫境界,着,佛境界,不着。
所以心不住相这四个字很重要,我们时时要记住,住是凡夫,不住是菩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心不住相,起心动念,着了,着了相;不起心不动念,这对了。世间梦幻泡影,《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有为法就是世间法,「如梦幻泡影」,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不应该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生心可以,只要不住就没事,生心有住就有事,不住没事。不住是佛法,住,世间法,世出世间就从这里分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得无住心,即契圆觉」。契是相契,相应。你真正无住了,一切法都不放在心上,与大圆觉,圆满的大觉相应,圆满的大觉是佛境界。法身虽然也是圆觉,但是还没有圆满。法身菩萨,最后一品无明还没破,无明破了,无明习气还在。所以到等觉,菩萨最高的一个阶层,真正得无住心,往生极乐世界生常寂光净土,不是实报土。实报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能生到实报土,在实报土里面再去提升到常寂光净土,就契圆觉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