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9集/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第二十九集)  2001/6/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5-013-0029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链接MP3链接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经本,《吉凶经科会》第八页,最后一句。

 

【亦无经像恭恪之心。既不烧香然灯礼拜。恒怀狐疑。瞋恚骂詈。恶口嫉贤。】

 

这是说一些学佛的,没有善知识教导,对于经教也不懂,在佛门里面纵然是受了戒,也是有名无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不懂得什么叫修行,依旧随顺自己的习气常常在造业。没学佛造业还情有可原,学佛之后造业,罪就加重了。譬如不学佛的人,他对于佛的经像没有恭敬心,这是情有可原的;学佛皈依三宝,又受了戒,对于三宝不恭敬,罪过就很重。今天我们念的这几句经文,『经』是经典,经典是法宝,『像』是佛菩萨形像,佛菩萨不住世,形象是代表佛宝。佛弟子至少对于三宝要存恭敬心,诚敬做不到,表面上要有恭敬;这个心没有,没有恭敬心。

 

『既不烧香然灯礼拜』,「烧香然灯」是供佛,佛虽然不需要我们供养,但是我们常存报恩之心,时时刻刻表达我们报恩的愿望,所以佛前这一炷香是不能够避免的。现在在家同修居住的房子,有不少是住在公寓里面,公寓里面房子都不太大,而且都不太高,所以燃香、燃灯很容易造成污染。如果你全家都学佛,你每天烧香燃灯,你的家人都欢喜不见怪。如果家庭当中只有你一个人学佛,别人都不学佛,甚至于还信仰其他宗教,燃灯烧香容易染污环境。尤其是白色的、很鲜明的天花板,如果一个月,你烧香燃灯的地方,一定就有一块痕迹。所以我们表达诚敬,我们可以燃一炷香,不要燃得太多,尽量避免点蜡烛,蜡烛的油烟很大。如果你要是燃灯,你点一盏油灯可以,一盏油灯油烟比较少一点,尽量避免油烟染污空气,染污你居住的环境,这不能不考虑。现在住在都市里,实在讲可以用电灯来代替,佛前面用两盏电灯,现在也相当的普遍,也好,因为它都是属于表法的。如果环境不许可,也可以不烧香、不燃灯,佛前面供养鲜花、供养水,水是一定要供养的,它不会造成污染。

 

供具的表法我们一定要懂得,烧香的意义是代表信、信香,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香。像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就跟我们讲得很明白,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我们闻到香,我们看到香,就要想到佛教给我们修行的总纲领是戒、定、慧三学。如果只是烧香,天天烧香,不懂得烧香表法的意思,香也等于白烧了。灯代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现在话来说,舍己为人,为众生服务,是这个意思。佛弟子决定不可以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要晓得损人利己的罪业很重,得不偿失。自己贪图一点小利,叫别人蒙不白之冤,你罪过多重!如果这种行为对父母、对师长、对佛菩萨、对僧团,你这罪业是阿鼻地狱。世间人不晓得利害,只看到眼前小利,没有看到死后的大害。你坑一个人,你将来还要报偿,业因果报决定不能避免。你要想害一个僧团,害父母、欺骗父母、欺骗师长,罪在不赦。现在世间人没有善知识教诲,有意无意造作这样的重罪,比比皆是。

 

造作罪业的人有有意的、也有无意的,有意的是罪,无意的是过,过太大了还是堕地狱。地狱差别很多,我们在佛经上看到的有七十多种,苦报久暂不同,轻重不同,都是地狱罪业。所以这事情决定干不得!我们眼前图的小利太小太小了,人怎么会糊涂到这种地步?所以宁肯舍己为人,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我绝不堕地狱,来生得善报、得善果。尤其是一个正法的僧团,你要障碍它,你要伤害它,果报不可思议。

 

「礼拜」这一句,代表你如法修行,佛经上常讲「如教修行」、「信受奉行」,行门里面的一种,举一种就统统都包括了。也许有初学的同修问,学佛为什么天天要拜佛?拜佛的用意很深,世出世间第一桩大事都是讲养生之道,佛陀教育是养生的大学问。礼拜是许多修行方法里面的一种,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它是无量法门里头非常重要的一个法门,主要是修恭敬心,是落实孝亲尊师,净业三福头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经文的落实。

 

在佛菩萨形像面前,我们早晚礼拜,早晨礼拜提醒我们,我们要把对佛这一份诚敬的心,在今天一天处事待人接物都要用上;晚上礼拜,就好好的反省,我今天这一天对人对事对物,有没有尽到诚敬,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讲养身,身一定要动。礼拜是非常好的运动,佛弟子不学其他运动,也不要练气功,也不要学什么拳术,佛弟子的运动就是经行跟礼拜。这是养生之道里非常殊胜的,它不限于年龄,不限于性别,不限于贫富贵贱。礼拜跟经行,心都是定的,身缓慢的运动,不是激烈的。养身要动,养心要静,礼拜里面动静两方面都照顾到,所以举这个来做修学的代表。

 

他对于日常的功课,他没有做,完全疏忽了。『恒怀狐疑』,对于佛菩萨到底有没有、灵不灵、有没有感应,常常怀疑,就是前面讲的「乍信乍不信」。日常生活行为当中,还常常有恶心恶念,表现在外面是『瞋恚』,小小不如意就发脾气、发怒了。新加坡许哲居士说,发一分钟的脾气,你的心情要三天才能恢复。发脾气能不能解决事情?如果能解决事情,脾气可以发;如果不能解决反而害事,那你就铸成大错了。佛在经上常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无量无边的障碍都起来了,瞋恚是堕地狱的业因,不是开玩笑的。所以佛教导我们处逆境、遇恶人,要冷静,要心平气和,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化解对方的瞋心。自己尤其不可以动瞋恚的念头,诸位要知道,动这一个念头就造一个地狱的业因,你这一生当中造多少次地狱的业因,累积起来就非常可怕。

 

下面『骂詈、恶口、嫉贤』都是「瞋恚」的表现。当面是「骂」,背后骂人叫「詈」,对别人伤害不大,对自己的伤害太大太大了。「恶口」是说话非常粗鲁,「嫉贤」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嫉妒心非常重。我们自己要常想,我们有没有犯?我们有没有嫉妒心?这都是瞋恚表现在外面。你有嫉妒,你一定想方法去障碍,阻止好人好事,果报是你将来想做一点好事,就有很多人障碍你。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因跟果决定相应。所以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教导我们成人之美,看到好人我们要帮助他,看到人做好事,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我们能够帮助别人,到我们想做一桩好事,帮助的人就很多,果报本来就如是。

 

言语一定要学柔和爱语。尤其在现代的社会,一般众生疑心都很重,你的好言、好意对他,他怀疑你,他对你恶意相向。我们要接受,我们要明白,这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不能怪他。为什么?他愚痴,他没有接受过圣贤的教诲,佛在《无量寿经》上讲的:「先人不善(无知)」,他的长辈没教好他;「不识道德」,所以他对于道德仁义礼他不懂;「殊无怪也」,没有人告诉他,对于这些众生,我们要原谅他,不要跟他计较,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你要是责怪他,我们自己就错了。

 

佛在经上讲「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我们到阎浮提来,示现教化众生,要知道阎浮提众生的根性,我们能受侮辱、能受迫害,我们还是诚心好意去帮助他。时间久了,有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自然会感动。甚至于到临死,他回想一生,某人是个好人,临终忏悔。这些人有,不是没有。所以一切事,孟夫子说得好,一切不如意的事要「反求诸己」,回过头来想想,我自己做得怎么样?别人对我误会,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我自己做得不够圆满,决不怪对方,决不怪别人,要常常反省,常常忏悔,常常改过自新,我们的前途是一片金色光明。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一段。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8月3日18:19: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474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