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義清法師、上官居士 (第三十八集) 2014/5/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038
諸位同學,大家好。
學生:「懺悔感恩」,義清法師。罪障弟子義清在上周第三十集的修學報告中思想偏頗,對「直下承當」一詞嚴重誤解。經師父當頭棒喝,弟子仔細的學習念老的註解,又參考師父《大經演義》中的講解,才發現問題非常嚴重。弟子慚愧萬分,深感對不起師父上人多年的慈悲教導,這是對師父上人的大不敬,對道場護法菩薩們大不敬,對全球淨宗同修的大不敬。罪障弟子,在此向師父上人、十方三寶、護法菩薩、善信居士至誠頂禮懺悔,懇請慈悲護念。今天的教訓,弟子定當終身引以為戒,誓願改往修來,後不再造。一定牢記,沒開悟之前,複講師父的講義,不能增加自己的意思。弟子慶幸今天有福報得到師父上人的慈悲糾正,無限的感恩。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錯誤?細細反省:一、弟子貪瞋痴慢,得失心重,心浮氣躁,目無尊長。初出家時,卻不聽師教,牴觸學戒,自我放縱,褻慢三寶,缺乏恭敬心、清淨心、真誠心。當年,剃度恩師慈悲,看到弟子的情形,就希望弟子從經教中提升。弟子就學習師父上人《無量壽經》的講解,習講過四遍,自認為是守著規矩,也以百丈野狐的公案警惕自己,問題不會太大。現在才知道師心自用的習氣如此嚴重,那八年裡,不知斷送多少人的法身慧命,錯下多少因果!想到這裡,不禁渾身冒汗。在此,罪障弟子義清向師父上人以及培養、護持自己的剃度恩師、護法菩薩,以及所有發心聽經的居士菩薩們至誠頂禮懺悔,懇請寬恕。
其二,弟子心志羸劣,迷於文字相、名字相、心緣相,不務實修。雖自命追隨師父上人修學淨土,心行卻與上上乘的淨土大法不相應。讀《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不生法喜,對普賢菩薩的大願,想到就有畏難情緒。師父儘管苦口婆心,反覆強調淨宗修學遵守行門五科,弟子卻把標準降到三福的第一福,也沒有徹底落實。做為出家人,《沙彌律儀》不納入計畫。聽經時總是把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的教導放在後邊,覺得自己水準離這些還很遠,所以雖聽經,不明經義。改過必備之三心:恥心、畏心、勇心,無從生起。師父上人無數次啟發學人斷煩惱的信心,「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弟子只是聽而已矣,不能領納於心,更談不上發心練習。這樣隨順煩惱,因循苟且,既辜負諸佛、師長、父母慈恩,又空消信施,違背檀越心願,罪業之深不知其底。在此,愚痴弟子義清向師父上人、現在道場大眾、護法大菩薩、十方善信檀越,乃至父母眷屬、一切有緣眾生,至誠頂禮懺悔,誓願改過自新。
人稱法師,而德不配位,以致感召現前疾病。身邊發生過這樣的例子:一位同修講經說法十多年,卻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死後附體,還不明白自己為什麼遭此慘報,令人嘆息不已!由別人而反觀自己的業行,全是地獄種子,豈不可畏!
當聽到師父上人開示,「修學淨土,第一就是老實、聽話、真幹,不能搞假的」。罪障深重的弟子覺得擔子很重很重,但又無處逃避。搞了二十年假的,難道還要再搞嗎?這顆麻木不仁之心終於受到觸動,慚愧無比,慶幸無比,歡喜無比。如果沒有師父的猛然遏止,到了阿鼻地獄也不知所以然!弟子深深感恩師父上人大悲願力,及諸佛菩薩的慈恩無極,對愚頑至極的弟子仍然攝受不捨,也深深感恩所有善知識、護法大德、諸位菩薩們的慈悲與辛勤付出,成就今天無比殊勝稀有的學習因緣,弟子能親聆師訓,慚愧、感激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從今而往,弟子定當端正心念,發廣大心,把師父教誨在當下生活中全面練習、運用。從落實《弟子規》入手,奠定孝親尊師的德行根基,紮好四個根。過去,師父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悲智方便的教化,給予積習難化的弟子信心和希望;在未來,仍然是指引弟子菩提路上前行方向的唯一明燈,弟子將終身奉行,誓志不渝。現在不孝弟子,願從身邊環境做起,學習對人耐煩、諒解、尊重、包容、愛護,這樣在父母、師長身上才能真正做到「怡吾色,柔吾聲」,孝順、奉事。從今日起,誓願效法師父上人、賢公和尚、諸佛菩薩的宏深願行,養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學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之行,懇請師父上人慈悲攝受,和護法大德、同修提攜幫助。
現在弟子再把學習念老關於「直下承當」一詞經文的體會,向師父及與會善知識報告。
一、念老引《要解》後解釋:「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深妙。但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開。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是能直下承當者,肉身大士也」。法門深妙,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是離心意識。但驀直念去,驀直就是死心塌地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需要用任何方法來幫助。不落思量,也不能有三心二意。這個法門直起直用,自得心開。當下破盡一切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破盡戲論,所知障斷了;除一切計度分別,煩惱障斷了,人家這一句佛號能斷煩惱障,能斷所知障。「故云:如是深妙之法,唯有馬鳴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當,徹底擔荷也」。所以只有像馬鳴、龍樹、智者、永明這樣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才能徹底承擔,這是肉身大士,這不是普通人。師父上人都不敢以此自居,何況弟子這個業障深重者!想到這裡非常汗顏,直感無地自容。二、又「要解云: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念老註解說,由上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這是說明名號度生功德不可思議,是佛果地境界。直接擔當的唯有上根,九界眾生不靠佛力加持不能信解,怎敢妄言擔當?上面兩段都是講淨土法門深妙,只有明心見性者才能直下承當,徹底擔荷。下段說明彌陀大慈大悲,於九界眾生垂慈,方便救度。
三、念老云:「世尊憫念末世凡愚,障深苦重,乃發無上宏深大願,故號願王」,顯如來大慈大悲。「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顯彌陀之最勝定慧成就,度生方便之十八願,十念必生願。「蓋以生死凡夫,迷心逐境,沉淪苦海,頭出頭沒,若無此十念必生之大願,眾生何由得出輪迴?故為多障眾生,特垂方便,開此易行之法」。凡夫欲當世往生,無論智愚善惡,只要於此法門:一、能生實信,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二、因信發願,願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三、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具足此三資糧,必蒙彌陀願王加被,往生極樂世界,位登補處。
然而淨土一法,其理深妙,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信解,難信易行,故須仰信佛語,依戒定慧三學,恪遵師教,一部《無量壽經》、一部《大經註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方能生實信。因信發願,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真正具足淨業資糧,確保往生不退成佛,自利利他,圓滿菩提。
以上是罪障弟子義清的反省懺悔報告,敬呈師父上人。其中定有不妥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法師、護法菩薩、大德同修慈悲賜教,無限感恩。
老法師:義清法師的懺悔、感恩報告,我們聽了之後深有同感。古人有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關鍵就是在能改。真能改很難,如果真能改,這個人必定是聖人。一般人知道自己過失相當不容易,知道之後還是不能改,原因在哪裡?第一個,習氣太重;第二個,敵不過外境誘惑的力量。現在誘惑力量跟古人相比,超過一百倍都不止。兩百年前社會的環境比我們現在好多了,人都老實、都誠懇,外面誘惑力量輕微,不是很嚴重。今天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是有一些人想盡方法來誘惑,唯恐你不上鉤,幾個人能逃過這個關口?所以今天能夠改過,改過能有成就,他的功力跟兩百年前的人比就要高一百倍,兩百年前的人用一分力量就行了,現在要用一百分。那怎麼?得真正覺悟。真正覺悟的人,覺悟就是看破,他才能真正放下。放下身心世界,放下分別執著,這是心;環境,放下財色名利,放下七情五欲,然後還要隨順眾生,普賢行願「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修什麼?無論什麼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修什麼?都是修一樁事。所以佛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一樁事情是什麼?煩惱習氣,三大類的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就修這個。見思是什麼?《華嚴經》上說執著;塵沙是什麼?《華嚴經》上說分別;無明煩惱是什麼?《華嚴經》上說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動念,真的,只要起心動念就是妄想,妄想就是無始無明。無明上加個無始,說明這個東西沒有開始,沒有開始裡面包含它是假的,不是真的,有始有終是真的,無始當然就無終,所以它不是真的。意思很深,它不是過去,它不是未來,三際十方不能界定它。換句話說,確實這個東西根本沒有,我們迷了,以為它有,以為它存在,過去有、現在有、未來還有,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觀念。真正覺悟就徹底放下了,連痕跡都不著;還有這些事情發生,有分別執著,就是六道凡夫完全沒覺悟。怎麼知道自己覺悟了?放下就知道自己覺悟了;還沒放下,自己沒覺悟。
所以學佛,我們在今天這個時代,特別要求是把佛的教誨,佛經上所講的義理,統統能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待人接物。如果你不會,我教給你的方法,你去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現在還有一片文字的,裡面沒有畫面,就是有聲書,有文字、有聲音,有同修從頭把這些文字念一遍,念得很清楚。把它當作一門功課來修,一天修三次,就是看三遍,念一萬聲佛號。什麼都別想,萬緣放下,一年之後你的根紮好了,你的信願行都生根了。所以這片光碟是《無量壽經》的實踐、《無量壽經》的總結、《無量壽經》的落實,要用真誠、清淨、恭敬心來看、來學習。看這片光碟的時候,這一個小時不念佛,專心看,你會看出門道,會看出它所說的字字句句無量義。萬緣放下,一心專注,這就是三昧現前。念到一定深度會豁然大悟,自見其義。這個方法就是海賢和尚九十二年念佛功夫所累積的無上妙法,能幫助世尊末法往後九千年眾生一生圓滿成就,真正是妙極了、好極了、殊勝極了!我百看不厭,常常帶領著同修,我陪大家一起看。如果你看,入了這個境界,你會欲罷不能,遍遍都有新的悟處,你會法喜充滿。
一年,這個根紮下去了,這個根是什麼?信願行的根,真正紮下去了,你再看《無量壽經》、再聽《無量壽經》,不一樣了。你也有可能入海賢法師的境界,他的境界是理一心,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境界。雖見性,他一字不露,你跟他接觸,無論是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你看到、聽到的就是一句佛號。你向他請教,他跟你說的話,話很簡單,那話裡有話,你要能體會到,你要能悟到,那真有受用。聽了怎麼樣?當平常話聽過去了,沒有悟到什麼也管用,那個用處小;聽懂了,那個作用大,能幫助你解決世出世法一切疑難雜症。怎樣才能聽懂?清淨心能聽懂,平等心能聽懂。心裡頭有雜念、有妄想聽不懂,為什麼?那個東西障礙,障礙你的覺心,障礙你的本覺。所以一定要放下,不能不放下。
無論學世出世間法,成敗關鍵完全在你有沒有自覺,肯不肯回頭。聽經、讀誦,讀到煩惱輕,就是雜念少了、妄念少了,智慧長,就能覺悟。義清學佛二十年了,二十年都沒覺悟,現在覺悟了。他那二十年的功力沒有白費,沒有前面二十年他怎麼會覺悟?這怎麼?用心用得正就覺悟;用得不正,愈迷愈深,迷到財色名利裡面去了,愈迷愈深。所以我們看了這個報告很歡喜,他覺悟了,他回頭了。能不能成就,就看他能不能保持,佛學的名詞叫保任,能不能長久保持下去。要學對人恭敬,要學看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阿彌陀佛。你們看海賢老和尚,有一天燒香燒了十二支香,有人問他,你今天怎麼燒這麼多香?他告訴他,我看到這個房間到處統統都是阿彌陀佛,佛都擠滿了,所以在香爐上插了十二支香。這個代表什麼?心裡頭真有佛,看一切眾生全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見到了。我們現在沒見到佛,看到都是六道凡夫,而且都是作惡的凡夫,將來都是三惡道的凡夫,那我們自己到哪裡去不就可想而知?人家看全是佛,我們幾時能看一切眾生個個都是佛,傲慢的心沒有了,自尊的心沒有了,溫良恭儉讓出來了,自自然然出來。這是德行,世出世法都不例外。
孔子的日常生活,學生能看出來,明顯溫良恭儉讓五德。在佛法裡頭,賢首國師說四德,這五德在四德當中,「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這四德是修華嚴所依據的,沒有這四德聽不懂《華嚴經》,你也看不懂,佛給你講也枉然;具備這四德能入華嚴。這四德比前面講的五德還要圓滿,還要深、還要廣。溫良恭儉讓只是在四德的第二德,威儀有則就全包括了,乃至於五常,仁義禮智信,佛法裡面把仁義概括在四德當中的代眾生苦,這仁,捨己為人。全體的顯現就是第一句,隨緣妙用,能隨順一切眾生。妙用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妙!沒有起心動念,如來的隨喜;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菩薩的隨喜;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具足就不妙了,那是凡夫。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跟我們不一樣,不起心不動念。《還源觀》上的四德,夫子的溫良恭儉讓,祖宗的五常,仁義禮智信,諸位細心看看海賢和尚,他圓滿具足,每一分、每一秒都沒有離開,行住坐臥,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圓滿具足,分秒沒有捨離,總在一句佛號,應當學!希望我們大家跟義清法師一樣,覺悟了要真幹,不是口頭上說的。三年有小成,十年有大成。要肯吃苦,要歡喜持戒,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屬於戒律。還有哪一位?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上官老師,主題是「十玄門給現代生活的啟示」。最近學習的華嚴宗十玄門,看似義理高深莫測,其實完全是古大德智慧和慈悲的結晶,為了解說事事無礙、圓融無盡的境界,讓後人有方便之處入手,了解宇宙緣起的真相,而十玄門正是恩師常常講解的一切眾生是一體的具體解釋。學習十玄門,真正的意義是讓我們能夠拓開心量,認識清楚自己和佛,以及一切眾生無二無別,而且共同包容在一體當中,根本就是一個我,從未分開過,所以才有「我心即是彌陀,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廣大莊嚴,完全是因為菩提心廣大無邊而感召的。心裡多包容一分他人,多放下一分自我,心地淨土就會顯現一分。我們學習班網路教學的方式就像是一個空中學校,看似虛無不在,卻在上課教學;看似同時身處一個網路講堂,實則又不是同處而是多處。慚愧弟子在此藉用這個網路教學方式,這個與法界實相略有一分相似的比喻,來體會十玄門的含義。
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無量壽經》學習班緣起於恩師慈悲傳法之心,學生立誓承傳之願,而發起成立,實則是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生起往生的信心。每日主持人利用網路平台登陸,各地學員也各自登陸網路教室,而同時連線;登陸網路教室後,每個學習地點可以通過自己的電腦螢幕看到其他所有同學,同時看到師父上人;上課時,師父上人的影像現身於每一處螢幕之上,這就如同於一佛身中此法悉現,於一人即一切人。雖然全球二十多個地點,空間和時差不同,但卻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於各自電腦螢幕,以及攝影棚螢幕上。身體還是一個,卻同時現於多處,而影像真實圓滿。說明緣起之體用同時顯現,重重無盡。師父上人一音說法,而眾弟子因根基深淺、恭敬程度不同,所獲法益也各自不同,但恩師圓音說法,眾生隨類而得度。
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以一剎之力遍照十方。彼此電腦螢幕雖小,比喻狹,其他所有學習場所以及攝影棚,雖面積廣大無界限。然一狹小螢幕之力卻顯現廣大無邊空間,而電腦螢幕雖包容,卻不影響電腦螢幕自身大小和本相,沒有因為小包容大,而破壞小的本來面目。此處顯示事事無礙特性。
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網路課堂上,所有影像都顯現於彼此電腦上,互容但是又不影響各自本來面目,沒有因為多個影像出現在一個電腦上而扭曲任何一個影像,沒有因為時空而影響顯現多個影像,正是「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多之相不失,一法遍於多法」。這裡說明了萬物互相遞容的關係。
第四,諸法相即自在門。網路課堂上,師父上人以一音說法,一音遍布於其他所有學生處所;師父以一身說法,而一身遍佈於其他所有學生處所。然於師父上人而言,還是一音一身,對於所有學生而言卻是多音多身。此處正是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相即相容,也就是一法裡面具足無盡法門。
第五,隱密顯了俱成門。網路課堂上,對於不同學生而言,師父上人和其他同學出現在他螢幕上,他未見師父上人和同學也出現在其他螢幕上。因為有時空阻隔,各自只見到出現在自己螢幕上的影像,但對於師父上人和其他同學而言並無二身,也並無多身,只有顯和隱。對一人而言,見到的影像和聲音為顯,沒有見到的他方世界為隱,但是顯和隱同時出現,沒有前後;對於一切法而言,互相傳遞,互有顯隱,沒有前後時間,互不妨礙。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無論細微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耳機雖小,卻能聽到千里之外所有聲音,而耳機並沒有因為容納聲音而破壞所有聲音,聲音也沒有因為容納在耳機而破壞耳機。哪怕是極微塵也可容納虛空法界。此處表明不壞諸法大小,而同時顯現於一門之內。
第七,因陀羅網法界門。對於一位學生而言,其螢幕可以看到其他所有學生和恩師影像和聲音,同時也可以和恩師和同學互相對話和視頻互看、互聽,而其餘所有學生也都具有這樣的能力收看、收聽一切音,互看、互聽一切音,這正是宇宙大法重重映顯而重重無盡。
第八,托事顯法生解門。此處如同看見落葉知道秋來,看到發芽知是春,看到頭頂一片藍天,知曉藍天竟是如此這般。聽課堂上恩師勸解,如同十方三世如來共同勸解;聽一句阿彌陀佛於課堂,如同感受阿彌陀佛所有功德。最深的道理於最平凡的生活中顯現,這也是賢公的境界,所以賢公真正修行到家了,處處華嚴、處處極樂、處處彌陀。
第九,十世隔法異成門。恩師課堂宣講《無量壽經》,此經乃世尊三千年前宣講,然恩師今現在說法,諸弟子等同回到世尊三千年前《無量壽經》盛會。課堂上恩師苦口婆心勸看破、放下,激發出學生一念發願求生之心。然這一念發心之善根乃過去生所種植,又是過去無始劫善根之積累,今超越時空起作用,如同見到過去生其所供養無量諸佛均來加持一樣。同學發心懺悔往昔惡業,惡業種子也是過去生生世世積累,今真正發心改過自新,過去惡業所感召之未來果報又在當下一念消失。而恩師今現在說法之視頻錄影,未來有緣眾生也同樣會得度,激發無量劫前善根,發願求生淨土;而未來極樂世界七寶池也會有一朵蓮花,其眾生是因為恩師今現在說法之功德所成就的。所以時間本來沒有開始和結束,沒有現在和未來,時間圓融無礙,因為諸法是一體,才能三世相同。故一念具十,十是顯示無限,則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
第十,主伴圓明俱德門。法不孤起,障境方生,隨舉一法生時,萬法即生。今之《無量壽經》學習班緣起於一大事因緣,令眾生契入佛之知見,發願求生淨土,因此才有殊聖之網路課堂,令師生聚會一處。每日課畢,一切影像和聲音於螢幕上悉皆消失,螢幕沒有任何變化,如同自性般若照見諸法,緣起緣滅,自性不生滅,自性不增減。
綜上所述,若能明白一切事物純雜染淨無礙、一多無礙、三世無礙,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可以幫助修行人放下更多、看破更多,欣求極樂之心更加堅定純粹。以上是大慚愧弟子上官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還請師父上人慈悲指正。
老法師:上官是我們班上的好同學,她所學到的比我們一般人都要深刻,這個報告是真的。《華嚴》在哪裡?就在當下。《華嚴》最精彩的就是十玄,十玄沒離開我們,分分秒秒都在眼前,如果你覺察到了,你能夠把它用上,你就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與我們不遠,一念之間,一念覺就是,一念迷就不見了。如何能把一念覺保持住?十玄是事實真相,不僅僅是法身菩薩見到的,大乘教裡佛常說八地以上。也就是說明,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們生活在十玄之中,圓滿得到十玄門的境界,圓滿證得,這是遍法界虛空界裡最真實,也就是說,圓滿的證得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就是十玄,法法具足,乃至一毛一塵,無不具足十玄,這是把整個宇宙講透了、講明白了,科學跟哲學最後也是希望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大乘佛法,哲學家眼睛裡頭,它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科學家的眼目當中慢慢發現了,大乘佛法是最高的科學。
今天量子力學家所發現的宇宙的奧祕,物質是什麼?念頭是什麼?物質完全搞明白了,這個祕密揭穿了,現在正在研究念頭。你看科學家寫出來的書,現在在書店上,每一家書店都能看到,專門研究念力,《念力的祕密》、《念力的能量》。念力,確實大乘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整個宇宙一切法從哪裡來的?從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從哪裡來的,念頭是什麼,現在還沒搞清楚,腳步慢慢接近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二、三十年之後,念頭是什麼肯定被他揭穿了,然後念頭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念頭,這又深一層了。佛都說出來了,念頭從哪裡來?阿賴耶業相變現出來的。業相是什麼?業相就是一念不覺。為什麼會變現宇宙,佛法講法界虛空界?佛告訴我們,法界虛空界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只是在覺的時候它隱,隱顯,不知道它存在,到一念不覺它就顯出來了。它沒有生滅,它有隱現。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是心現的,它沒有識變,所以我們稱它為一真法界。相對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生滅法,識變的,阿賴耶變的,阿賴耶有生有滅,就是說念頭有生有滅。一真法界裡頭如果再加上念頭在裡頭,它就變成十法界了。十法界的本體是實報土,阿賴耶把實報土變成了十法界、六道輪迴,所以十法界、六道輪迴是生滅法,不是真的。一真法界是不是真的?跟十法界來對比它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如果跟常寂光兩個相比它也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究竟真實、圓滿真實是自性,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沒有現象,這個裡頭沒有物質,沒有起心動念,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淨宗經典把它稱作常寂光,它的樣子就是常寂光。常是不生不滅,寂是清淨無為,光是光明遍照,它的清淨寂滅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是整個宇宙,法界虛空界的本體,所以我們全在常寂光之中,就是見不到常寂光。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空氣,我們沒有看到空氣,空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沒有就不能活下去。常寂光比空氣還要神祕,空氣用科學儀器能測出來,常寂光測不出來。常寂光必須要把無始無明煩惱習氣斷乾淨你就見到了,見到了你就融入常寂光,我們的身體沒有了,我們居住的環境沒有了,我們跟常寂光融成一片,叫大圓滿,究竟圓滿。常寂光起不起作用?起作用,靈敏極了,遍法界虛空界一粒微塵、一根汗毛尖,這裡面的信息它全知道。如果一念不覺,實報土就現前,報身就現前,現前幹什麼?幫助他、度化他、教導他,告訴他他錯了,趕快把這個念頭放下回歸常寂光,這就對了。回歸常寂光就是回歸自性、回歸真如,真正永生,不生不滅。
只要一念不覺,整個宇宙,法界虛空界就變現出來,就像作夢一樣,在夢境裡面樣樣都有,醒過來之後一法不可得。所以《般若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土例外,沒有講。實報土有相,實報土是心現的,沒有阿賴耶識,所以實報土裡面的人壽命是長遠的,無量壽。他必須要把無始無明煩惱的習氣斷乾淨,它就不見了,就隱了,在沒有斷乾淨之前現。這就曉得,實報土從哪裡來的?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真正的極樂世界,你看,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住實報土,起心動念的習氣斷乾淨了回歸常寂光,究竟圓滿。
宇宙的奧祕,確實只有大乘經裡頭講得清楚、講得明白。賢首、清涼所說的十玄,清涼講得更清楚。賢首是清涼的老師,學生講得比老師更清楚,老師見到的《華嚴》是晉朝翻譯的六十卷,清涼大師他參加第二次《華嚴經》的翻譯,《八十華嚴》,他講得更精彩,講得更清楚、更明白。十玄,我們要不要去讀《華嚴疏鈔》?沒有必要,讀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就可以了。可是要很細心去體會、去觀察,把十玄落實在生活上,我們真正得受用。上官這入門,這個基礎就很好,往後不斷的提升,我們相信三、五年之間就得受用,對於淨宗法門往生不退成佛信心就堅定了,非常堅定,決定往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