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八0卷) 2009/12/3 台灣高雄 檔名:12-017-208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本分,最後一段「別陳其名」。
今天我們從第四「生貴住」,看清涼大師的註解,「生佛法家,種姓尊貴故」,我們世間人所謂貴族,在世間這是帝王將相,貴族,在出世法裡面佛是最尊貴。生佛家,這個意思是你修行證得佛的果位,這生佛家,當然世出世法最尊最貴是你成佛。在《楞嚴經》上講,「生貴住,謂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將生佛家,為法王子,故曰生貴」。這個地方介紹得清楚,前面的妙行,就是二住修練成清淨潔白,在前面三住「巧觀空有,增修正行」,為妙行。冥契,冥,實在講是自自然然,佛法裡面講法爾如是,妙理就是自性,完全與性德相應,這是法王之子。我們中國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一句話跟另外一句話,「夫婦有別」,我講得很多,這兩句話很重要。無後並不是說你的兒孫多,不是這個意思。你兒孫裡頭有沒有人才能夠繼承你的家道,繼承你的家業,那叫後。如果沒有人繼承,子孫再多,還是家敗人亡,那不叫有後。有後,世世代代都有人繼承,這是中國古人非常重視的!
男女有別,我說得很清楚,男女結成夫婦建立一個家庭,家庭裡面兩樁大事情,一個是物質生活。所以從前男主外,女主內,男女是平等,並沒有說男尊女卑,不是這個意思,是平等的。但是他所負的責任不相同,男主外,擔負起家庭的經濟生活,物質生活。這個女在家裡面要肩負起相夫教子,而相夫教子裡面,教子擺在第一非常重要。你的家能不能出賢人?能不能出聖人?能不能出人才繼承你的家業?完全靠母親。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沒有說輕視婦女,要是輕視婦女,那對中國文化不了解,那是冤枉古人。中國古人沒有輕視婦女這個意思,這是我們讀聖賢書的人應當要明白。不但不輕視婦女,而且對婦女的尊重超過男子,為什麼?她是聖賢之母。所以在中國,你看自古以來稱妻子為太太,這個太太的名字太尊重!太太從哪來的?周朝開國帝王都是聖人,王季有聖德,太王有聖德,太王是周文王的祖父,王季是周文王的父親,有聖德生下來聖賢。所以文王的祖母太姜,就是太王的夫人,太姜;他的母親太任,王季的夫人;他自己的夫人叫太姒。你看文王夫妻兩個,生武王、生周公。我們讀孔子書,孔子文字記載,對於文武周公是他心目當中最尊敬的大聖大賢。誰教出來的?母親教出來的,他們家出了三太,太姜、太任、太姒,你看生下來文王、武王、周公。尊稱妻子為太太,就是期望太太要能夠繼承周家的三太,把自己的兒女都教成大聖大賢。這是家能不能興旺、能不能發達,太太負一大半的責任,你說這個對婦女是多麼的崇敬!這應該要曉得。他各人有各人本分的職責,這個相夫教子。
現在說這一位菩薩怎樣才能夠契入佛境界?契入佛境界就是佛的傳人,這真正是佛的後代。你不能夠續佛慧命,利益眾生,這不是佛子。佛子要繼承佛的道統,佛的道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真正的佛子。真正的佛子當然得佛威神加持,當然得一切護法神照顧你,這肯定的。真修才能夠冥契,不肯真修不但是假的佛子,就是冒名的佛子,這個過去我都講了很多。他生佛家為法王子。下面引的是「經云」,這個引用的是《楞嚴經》,「行與佛同,受佛氣分」,這個兩句話很重要。此地說的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行這個字的意思很廣,包括身語意,身與佛同,戒律清淨,標準就是十善業道。身的三業清淨;口與佛同,口四種淨業,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心與佛同,不貪、不瞋、不痴,這是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得佛力的加持。「如中陰身」這是比喻,「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底下是個比喻,像中陰身它去找它的父母,中陰身是一個人死了以後,靈魂還沒有去投胎,這個時候叫中陰身,它去找父母。怎麼找父母?是自自然然的緣,跟父母的緣成熟出現。佛講的四種緣,討債、還債,與父母沒有四種緣不來,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四種關係。
所以我們看到,世世代代都看到,這個人家出孝子,兒孫非常好當然靠教育,還有什麼?他是報恩來的孝子賢孫。如果是報怨來的,是討債、還債來的,你給他受很好的教育,能把這個事情化解;如果你不好好的教他,他長大的時候,肯定我們一般講敗家子,不孝父母、不敬祖宗,為什麼?他是來報怨來的。討債一般都很乖巧、很聽話,他債討完了,他就走。如果父母欠他少的,三歲、五歲他就死了,債討完了;如果欠他多的大概到二十幾歲、三十幾歲,你看是大學畢業、博士學位拿到,可以在社會工作,他走了,這欠他多的。所以如果我們有天眼通,就會看得很清楚。他欠父母的,他是來還債的,對父母物質生活會照顧,沒有孝順心,沒有恭敬心,這是什麼?還債的。他欠父母欠得多還得多,對你物質照顧,生活很豐盛,照顧得很好;欠得少的,僅僅夠你吃得飽、穿得暖,就夠了,他不會多給你,世法如是。
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你待人要不要厚道?不能刻薄待人,刻薄待人將來你欠了他的,就變成這種情形,待人厚道。即使是地位很低,貧賤之人也不敢輕慢,學聖賢!佛菩薩對乞丐都尊重,決定沒有輕慢心。在中國孔子、孟子亦復如是,《禮記》開頭第一句,「毋不敬」,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什麼心對待?誠敬。《禮記》頭一句「曲禮曰,毋不敬」。你看在佛法裡面許多懺儀,你一打開第一句話,「一切恭敬,一心恭敬」,這是佛教導我們。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頭一個「禮敬諸佛」,這個要懂!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沒有一個見人是用輕慢心,沒有,都是做到至誠恭敬,我們學佛從這個地方學。對待一切眾生,要用孝順心對待,佛在經上講的話是真的,我們一般都講是比喻,其實是真的。《菩薩戒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中國人講孝道,佛法這孝道發展到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真孝。自自然然起感應道交的作用,就像中陰身求父母是自然的。中陰身,陰信冥通,菩薩修行契入性德的時候,他就入如來種,這叫生貴住。
下面第五「方便具足住」,清涼大師給我們講「帶真隨俗,習無量善巧,化無住故」。文字不多,講得非常好。帶真隨俗,就是《楞嚴經》上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真是他證得的,真是真性,所以他是佛,他是真佛,天台大師所說的分證即佛,《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證得法身的人,是真佛,他能隨俗,俗是十法界,十法界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怎麼應?無量善巧,善巧下面叫方便。他是方便具足,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兩個字意思,就是最適當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所以這個方法上面加上善巧,善是好極了、巧妙極了。他為什麼?為化這一個字,化什麼?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不著教化眾生的相叫無住,不著教化眾生的念頭,佛家講三輪體空,就是無住。教化是三種布施裡面的法布施,實在講三種布施裡面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分不開的。法布施裡面有沒有財?當然離不開財。我們知道佛菩薩沒有財,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每天都到外面乞食,他不接受人家的財布施,只是一缽飯,所以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身上沒有錢。在那個時代出家人身上都沒有錢,用什麼布施?用智慧、用精神、用時間、用體力這叫內財,內財布施勝於外財。我們今天講的義工,義工是屬於內財布施,這個布施的福報超過外財。外財的布施是有量,內財的布施是無量,哪個福報大你就很清楚。
所以施捨布施,不著能施的相,也不著哪些人接受我布施的相,連布施什麼也不執著,心裡面乾乾淨淨。也就是說天天行布施,心住在空中,住在空中痕跡都不落,這個福德可不得了。為什麼?他跟自性相應,跟自性相應就跟我們前面所學的一樣,他的功德、他的福德沒有邊際,跟自性一樣無有邊際。如果他著相呢?著相就有邊際、就有大小。我做了多少好事,哪些人接受我的好處,我對他好處哪些人,都很清楚,我給他到底有些什麼好處,將來果報這個福德就有限。如果布施完之後,把它忘得乾乾淨淨,痕跡都沒有,那個福報就跟自性一樣,稱性。所以教化一定要懂得無住,教化眾生要三輪體空,在什麼地方做?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所以會,這個世間沒有一樣不是菩薩道,沒有一樣不是成佛之道!我在廚房裡面做義工,這是不是佛道?是的。是不是菩薩道?是的。我能把菜飯盡心盡力做得很好,供養大眾,用我的智慧、用我的勞力,供眾,眾歡喜。自己三輪體空,一絲毫執著沒有,他在那裡行佛道,他跟自性相應。所以問你會不會?那個在廚房裡工作的人是佛,不是別人。他供養的呢?供養的是眾生。
在中國古時候這種例子很多,最著名的天台山國清寺,智者大師道場。在古時候,我們佛門裡頭記載的有三個人,寒山、拾得,這兩個人在廚房打工的義工,一個是燒火的,廚房大灶燒火,一個是挑水的。還有一個豐干和尚在磨房裡面推磨,磨米的,都是做些苦力的工。以後這三個人的身分被發現,發現的是太守,到這個地方去上任,中途他母親生病他去求醫,結果來了一個出家人說他懂得醫,能夠給他母親治病,果然把他母親病治好。他就問他,問這個法師住在什麼地方?他說:我住在國清寺裡。他說「國清寺裡有哪幾位是高僧大德?我去上任,正好是在這個地區(歸他管轄的),我會去拜訪一下。」從前做官的都相信佛,都是佛門弟子。他就介紹,「有,有文殊、普賢、阿彌陀佛。」有這樣的人?「是,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化身,豐干和尚就是阿彌陀佛。」他聽了高興得不得了,上任之後就到國清寺去拜訪佛菩薩,問寒山、拾得。先問文殊、普賢沒有人知道,問寒山、拾得,大家知道,瘋瘋癲癲的,語無倫次。太守見到他就下拜,而寒山、拾得不還禮傻笑,根本就不理他,兩個人就走了。他去追,追到之後,看到走到一個山上,山裂開兩個人走進去,山就合起來不見了,再也見不到。豐干和尚也不見了,才跟大家說。這三個人沒有一個人瞧得起,瘋瘋癲癲的,豐干是阿彌陀佛,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然後大家知道這個身分之後,從前他們唱歌,牆壁上寫的這些詩詞,把它蒐集起來,現在《大藏經》裡面還有。
你看佛菩薩示現做義工,侍候大眾,照顧得都很周到,給我們做榜樣。這個時代有沒有?肯定有,我們肉眼凡胎不認識,往往我們所瞧不起的、輕慢的,不曉得他是佛菩薩再來。那怎麼辦?祖師大德教導我們,你看每個人都是佛菩薩,那就不會漏掉,就不會錯。人人都是佛菩薩,行嗎?行,修行人就得要這樣做法。這個人見我就生歡喜心,是佛菩薩;那個人見到我,他就不高興,也是佛菩薩。這經裡面教我們修怨親平等,就在這境界裡頭鍛鍊,鍛鍊什麼?鍛鍊清淨心。順境、善緣好,不能起貪戀心;逆境、惡緣不好,不能起怨恨心。清淨心、平等心,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成的,鍛鍊成功的叫會修行。不能說這個人我討厭他、我不喜歡他,那個人我喜歡他,你七情五欲還沒有放下,你是凡夫。真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真練功夫。帶真隨俗,一定要懂得學無住,你看《金剛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生其心就是前面習無量善巧,要生這個心,幫助一切眾生斷疑生信,幫助一切眾生改過遷善,幫助一切眾生轉凡成聖。在我們現前真正幫助眾生往生淨土,那就是轉凡成聖。
這個《楞嚴經》裡面講的,「由前妙行,既與佛同,則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這個話講得很清楚。「經云,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經裡面講的是比喻,道胎是比喻佛道,就好比人投胎的時候,在母親胎胞裡,這是接受如來的教誨,自己直下承當,願意做佛的繼承人,覺就是佛,胤就是佛的後代,就是佛子,真正要發心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如胎已熟,這在胎胞裡面長成人,這出生,所以人相不缺。用這個比喻來比喻菩薩自行利他,善巧方便,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這叫方便具足住。由此可知,方便具足是利益眾生,真的,將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做出來,完全兌現。
第六「正心住」,《疏鈔》裡面講「成就般若,故聞讚毀,真正其心,念不動故」。般若是智慧,智慧,心才正,這個第六是正心住,心才正。比我們儒家講得詳細,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在第四;佛法在此地,正心是在第六,成就智慧。所以有智慧,聽到人家讚歎,心裡如如不動,對待人謝謝,心裡沒有覺得讚歎就生歡喜。如果讚歎你你很歡喜,毀謗你你就很怨恨,你不行,你是凡夫,你在佛法上沒有得受用,你還是愚、迷不覺。真正智慧開了,覺悟了,不一樣,跟佛一樣,聞讚歎,謝謝,不放在心上;有毀謗也謝謝,也不放在心上。這個心清淨,這才叫正心,所謂是「八風吹不動」,不會受到外面境界影響,你這個心才得其正。如果外面小小境界動,你就受影響,我們今天講心浮氣躁,你什麼都沒學到。所以這個不能不知道,這個正心,念不動。
《楞嚴經》裡面說,「正心住,謂前行相,雖與佛同,心相有異,未名正心」,前面無住,心行跟佛相同,但是心相有異,不一樣。「至此則心相不異,方名為正」。行跟相的差別在哪裡?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如果契入佛的境界,自然心相同。這是什麼人?如果沒有見性做不到!佛的相是圓滿的相,這個諸位要知道,因為相由心生,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正心住的人,這個菩薩他跟佛所示現的,一絲毫差別都沒有。前面行同佛,相不同;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相也跟佛一樣,這就說明他修行的功夫成熟。相是自然轉,有念轉不過來,為什麼?念是煩惱,分別是煩惱,執著是煩惱,這要記住,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有煩惱,佛的相不能現前。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沒有八十種好,八十種好是講細相,佛的三十二相非常明顯,轉輪聖王有,沒有佛那麼明顯。相是福報,佛現這個相自然的,絕對沒有意思,為什麼會現這個相?隨眾生心而應現,眾生希望佛來度他,他就現佛相;眾生喜歡菩薩,他就現菩薩相,都會現的是圓滿的相,這是感與應的現象。不是菩薩有意,所以經上常講「法爾如是」,就是自自然然是這個樣子。
我們看到正心,中國古人也是這樣教我們,標準跟佛法當然有差別,可是也很高!這是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國人從小就接受這種教育。我們這種教育,現在丟掉幾十年,將近一百年,這樁事情我們要知道。在古代,一個人生下來父母就教,父母會教,他為什麼會教?他的父母從小教過他,所以他也要如法炮製去教下一代。教什麼?教格物,物是物欲、欲望。格物就是要對欲望一定要控制,欲望有,人皆有之,一定要控制它、要約束它,不能讓它擴張。佛法對於欲望是叫你要斷掉,儒家不是斷掉,儒家講控制,有限制,自己能克制,這就是格物。致知,欲望要不能克制,智慧不會現前,你所求得的我們現在人講知識,你可以求得知識,你不可能求得智慧。這都要從小教!格物致知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弟子規》。不但格物致知在《弟子規》裡面,誠意正心也在裡面,做人的基礎。智慧有了,你對人、對事、對物你會有誠信,那就是誠意,沒有虛妄,這個心才得其正。誠意,你處事待人接物那個心就得其正,這是中國傳統教導的。我們看到佛法裡面講的正心,它是心相不異,與佛一樣才叫做正,這標準高。所以這引用經說,這個經是《楞嚴經》,「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我們再看第七「不退住」,清涼大師講,「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能壞故」。這是講的不退,入於無生畢竟空性,這個入是契入,也就是心裡面與空性完全相應,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放下起心動念,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大乘法裡面常說的法身菩薩,四十一位法身菩薩都住在這個境界裡頭,起心動念尚且沒有,怎麼會有分別執著!不退的標準是依這個說的。從現相上,法身菩薩與遍法界虛空界十法界裡面的眾生起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現相,雖然現相,常行空無相願。這裡頭是三樁事情,一個是空,一個是無相,一個是無願,它這個無字是貫下來,無相、無願。「空、無相、無願」,在大乘教裡面,小乘教也講,叫三解脫門。為什麼要「住空」?一切法體性空寂,你不能把一切法常常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錯了。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讀大乘經,知道這樁事情,如果我們常常能夠保持空性,這個好!為什麼?什麼煩惱都沒有,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的道業在這一生當中會圓滿的成就。如果心裡面有,有什麼東西?有六道輪迴。說老實話,四聖法界沒分!
佛在大乘經上常講「萬法皆空」,「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你把它放在心上,不就錯了嗎?佛法能不能放?不能放。為什麼?《金剛經》上講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它說的法就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世尊講得很好,為什麼這些法要捨?這個法就像筏喻一樣,像我們坐船過渡,過渡在從前用竹筏,或者是用木筏渡過去,現在講渡船。渡過去之後你就把它丟掉,你就不能再要它,用這個比喻。我們現在是坐渡輪渡河,過去之後我們就離開渡輪,把渡輪捨掉你才能夠上岸,你要不肯離開渡輪你永遠上不了岸。所以佛經的筏喻是這個意思,你要能捨。坐在渡船上,心裡就沒有執著渡船的念頭,何況到達彼岸你上岸。佛這個比喻說,這個水就是六道,苦海無邊,渡船就是佛法,苦海你要捨掉它,渡船也要捨掉它,你才能到彼岸,這個比喻很好。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要放在心上,要捨掉;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也要捨掉,你真的達到彼岸。彼岸是什麼?彼岸是自性,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不可以說我要依佛法,要是依佛法,你就留戀佛法,你就不肯放下佛法;換句話說,你有這個障礙你就見不了性。這種開示才叫真正究竟的大法。我們今天沒見性,還沒成就,我們得用它,這是工具,它能幫助我們成就。我們成就了,這個工具不要!好比生病我要吃藥,病好了藥就不能再吃,再吃就又生病了,就這個道理。所以病好了藥就捨掉,我們見性,法就捨掉,不捨掉不能見性。所以說空的義理很深,應當要學。
第二「無相」,不要執著相,相有沒有?相有。為什麼不要執著?相是幻相不是真的,現在我們知道剎那生滅。彌勒菩薩講得很好,念,念頭是能現相,相是所現,相裡面就有識。他說念、識,實際上它是講三個字念、相、識,這是阿賴耶三細相,念是業相,相是境界相,識是轉相,阿賴耶三細相。極其微細不可執持,它的速度非常快,生滅的時間非常之短,你無法執持。所有一切現象它的體就是阿賴耶,阿賴耶能變,法性能現,阿賴耶能變,這才真正叫從根拔除!好,這個方法教得好。我們對於一切相,可以受用、可以欣賞,不能夠執持。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看電視這是屏幕裡面,你可以欣賞,你不能說是我要控制它,我要得到它,我要佔有它,那就錯了,你永遠得不到。所以你要曉得相,佛在經上常常用「夢幻泡影」來比喻,真的是像夢幻泡影,所以你要認識它,你就不執著它。這個願,「無願」也叫無作,我們要不要作?要作,作而無作就對,你才真正得到解脫。解是把煩惱化解,脫是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脫離煩惱生死,脫這個,這三種解脫門。對於相不執著,對於作也不能執著,作不為自己為眾生。菩薩來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為眾生,是來幫助這苦難眾生,這個人是菩薩。凡夫生在這個世界上為誰的?為我,為我的家。所以他不能脫離六道輪迴,他是有作,心裡頭真有作。菩薩事上有作,理上無作;相上有作,性上沒有作。所以在事相上要發願,在性理上要空寂,這個道理很深!
止觀雙運,緣不能壞,緣是境緣,我們講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用這個字,它不能破壞你,它不能夠干擾你,你如如不動。止是放下,觀是明瞭,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不二叫雙運。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參訪善知識,聽善知識的教誨那是觀,明瞭!止是不動,不被境界所轉,他還是老老實實念佛求生淨土,不會被其他法門動搖,這是止。聽許多善知識的教誨那是開智慧,他樣樣明瞭,樣樣明瞭樣樣都不動心,這樣一生圓滿成就無上道。特別顯示在念佛法門,這不可思議,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學《華嚴經》你會真有成就。怎麼樣應用在我日常生活當中?譬如吃飯,吃飯裡頭修止觀,這個飯菜色香味你知不知道?知道這就是觀。這個好吃,多吃一點;那個不好吃,少吃一點,你就被境界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裡怎麼樣?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止。沒有好惡,把好惡止住,沒有貪瞋,叫你止這個。你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外面的境界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樣樣都知道這是觀,如如不動這是止。也就是說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是止,一切法了了分明是觀,觀是屬於智慧。
《華嚴經》,佛菩薩給我們表演,表演修定,在哪裡修?在百貨公司、在市場裡面。我們現在講逛市場,市場裡面新的產品,他樣樣都在看,看得很歡喜,這樣樣清楚,這是觀,這修觀;心裡怎麼樣?如如不動這是修止。如果你看到,這個我也想買,那個我也想得到,那你心被外頭境界轉,錯了。哪個地方不是修行地方?真的在修行。所以宗門大德問你,「你會麼!」這句話意思很深,如果會,你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全是道場。道場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沒離開道場,成無上道!不是說單獨一處,沒有處所。就是曉得一切法因緣所生,大乘論裡面所講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是佛說,一切法緣聚緣散不是真的,別當真,包括身體,身體四大五蘊眾緣和合現的色身,你怎麼可以認為是自己?你想控制它,你想佔有它,哪有這個道理?它也是剎那生滅,也是《般若經》上講的「不可得,畢竟空,無所有」,都得要清楚。真的明白之後,起心動念放下很難,能把分別執著放下,不錯了。放下分別執著念佛往生淨土,我們冷靜觀察,這個人肯定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他有這樣的功夫,往生的時候佛光先照他,佛光一照他的功力提升一倍,那不就是實報土!所以修行環境,會修的人不要去選擇環境,不會修的人才要重視環境。所以過去中國古代,祖師大德建立道場接引大眾,道場都建築在深山,我們一般人都稱之為風水寶地。
曾經有人問我,是不是從前出家人都會看風水?我的回答很簡單:不見得。為什麼這些道場都是風水寶地?這個道理不難懂,因為佛在經上講「境隨心轉」,這些出家人都是聖賢,他住在那個地方,那個風水當然跟他轉,就變成福地。他是三寶之一僧寶,所以地也就變成寶地,應該是這個道理。由此可知,境隨心轉這是真話,心隨境轉不是真話。這個地方是個風水寶地,你的心行不正,你在那裡住不上幾年,風水就壞了。所以我們古大德常講,「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最重要的,你是不是一個有福報的人?你是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你有德行你就有福報,德行跟福報加起來,你住的這個地方就是福地,不必選擇,無論住在哪個地方都是福地。所以佛家講的這兩句話很重要,「相由心生」,我們的心地善良,相貌就善,心正,相就正,相隨心生;「境隨心轉」,居住的環境一定是跟心在轉變,你心地善,這風水就善,你心地不善,住的環境風水就不善,就這麼個道理。所以祖師大德需要看風水嗎?不需要。先正其心,先修其德,哪個地方不是寶地!風水家也說叫風水輪流轉,它不是這個地方是寶地,永遠是寶地,寶地會變壞,那個壞的風水地方會變好,這才能講得通,這個與佛經上所講的它才相應。
「不退住」,在《楞嚴》上說,「謂前心行二相,既與佛同,則佛身佛心二種合成,日以滋益,漸漸增長,唯進無退」。這話說得好!所以我們真的要努力,我們的心是存心,我們的行是行為,要跟佛同。佛是什麼樣的心?你看在初住裡面講過「大菩提心」,初住菩薩住大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個心。我們修淨土,在最近大概有二十年,我在美國加州跟同修們講菩提心,我用《無量壽經》的經題來說明,深心,大家好懂。菩提心的體是真誠,我們用真誠心待人接物,我們跟佛同,不要跟凡夫同。我們用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對待自己,這就自己的存心待自己,我們用慈悲心對待別人。所以我講了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要用這個心就是佛心,你跟佛心同。心跟佛心相同,佛身自然就同!佛身是什麼?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這是佛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是佛身,身口都是身,這佛身。所以十善業裡面身口七支是佛身,不貪、不瞋、不痴是佛心。在我們修菩薩行的時候,我們要修菩提心,菩提心是覺而不迷,我們才能真正落實十善業,十善業就是佛身、佛心。這樣不斷的向上提升,不斷的向上增長,有進無退,這叫不退住。
所以我們講十住,總的來說,不要說十住,四十位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我們學淨宗統統住阿彌陀佛,決定沒有錯誤,住阿彌陀佛就是住大菩提心。有人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講也很難講清楚、講明白,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得好,真的,古來祖師大德沒講過,他第一次講出來,念佛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話講得太好了。對於教理沒有去探討研究的人,聽到這句話你就照做,你有沒有發菩提心?念阿彌陀佛就是發菩提心。他不發菩提心怎麼能往生?那是十念必生,念念都是無上菩提心,這話講得好,講絕了!可是念佛那就是什麼?死心塌地一句佛號,真的是放下身心世界,一生當中圓滿成就,古今有不少的大德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三年前深圳有個年輕的居士,三十才出頭,他聽說古大德一心念佛,萬緣放下,三年就成功,他說:我來實驗一下,我也下定決心放下萬緣,老老實實念三年佛。向小莉居士護持他,居士閉關每天的功課,就是一部《無量壽經》,其他的是佛號,佛號不間斷。兩年十個月,你看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真的不是假的,還差兩個月滿三年,給我們做證明,這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古人能做到,今人也能做到,問題就是你能不能放下?能放下真行。所以這個法門成就,不要很長的時間,從理上講,《彌陀經》上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所以古大德註解,說根性利的一天就行,徹底放下;縱然根性不十分利,七天也可以圓滿。我們業障太重,煩惱習氣太深,要用三年的時間,功夫成片,沒有病苦,佛來接引,自在往生。讓我們親眼看到,親耳聞到,這不是假的。下面說「經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這跟清涼所講的相應。
下面第八童真住,「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這叫童真。心不會生顛倒,這個顛倒是什麼?心裡頭原本沒有,你生了,就叫顛倒。心裡頭原來有什麼?給諸位說,心裡原來什麼都沒有。所以起心動念就顛倒!心是真心,是自性,也叫法性。佛說明這個名稱說得很多,事情就是一樁事,一樁事為什麼說這麼多名稱?這是佛說法的密意,很深的意思,叫你不要執著,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性空。你只要懂得這意思就行,名詞術語不重要,言語文字也不重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就對了。所以這是真如自性,自性裡面什麼都沒有,雖然沒有,它能生萬法,惠能大師見性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性是什麼樣子?清淨,一點染污都沒有;自性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大般涅槃。自性本自具足,《華嚴經》上講得清楚,具足什麼?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本自具足智慧、德、相,本自具足,雖具足不現,佛法講隱現,它是在隱的狀態之下,不現。什麼時候現?眾生有感它就現,眾生沒有感它就不現,本自具足;本無動搖,它是寂靜的,它不是動的。後面說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眾生有感,它就有應,應就生萬法,不應,萬法就沒有。
我們看到這些萬法,好像沒有發現它中斷的時候,萬法存在,我們晚上睡覺還會作夢,它也沒有中斷,這就說明自性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沒中斷過。這個中斷,不是說別人,完全說的自己,這個道理要懂。我自己這個念頭、妄念要是斷了,萬法就沒有,你就回歸自性。你回歸自性之後,你跟諸佛如來一樣,自自然然與十法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你就會有應,那個應就很自在。像前面我們學的八種自在,在我們佛法講,你是再來人,乘願再來的。我們現在沒有斷這個,是業力變現的,這個業力是善、惡、無記,無記不談它,我們專門講善惡、染淨。六道裡面染業,染業裡頭善惡,善業現三善道,惡業現三惡道。如果沒有善惡那就是淨業,淨業現四聖法界,四聖也是功夫淺深不一樣,功夫淺的聲聞、緣覺,功夫深的這佛菩薩,統統都是應現。
所以童真住這個地位的菩薩心不動,這個心不生倒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邪魔怎麼能破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所以不起邪魔破菩提心。由此可知,邪魔能不能破菩提心?不能。如果邪魔能破菩提心,那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的心不全被他破除?破菩提心的人是自己,自己破菩提心,這個道理要懂。成就自己的是自己,破壞自己的還是自己,與外頭境界相不相干?不相干。佛菩薩教我們修十善、修五戒、修六度,好事情,我們會依教奉行,真幹也是你自己。外面這些邪魔遇到,「你修這個幹什麼?你不要修」,你要是真聽話,不是自己破自己嗎?你不理會他,不就沒事嗎?他怎麼能破你?佛經裡面常常有個比喻,「火燒功德林」,人修積功德可不容易,發一頓脾氣功德就燒光,就沒有了。所以你說你修了多少功德?你就想到,什麼時候到現在沒發脾氣,那功德在;一頓脾氣發了,光了,沒有了,燒光了,火燒功德林。是不是他燒的?不是,是你自己燒的。你自己要能夠不接受,不就沒事!聽佛的話,不能聽邪魔的話,這就對。邪魔教你什麼?教你貪瞋痴。佛教你什麼?佛教你無貪、無瞋、無痴,聽佛的話,不要聽魔的話。佛有沒有幫助你成功?沒有,是你自己聽話,自己成就自己。魔有沒有害你?沒有害你,你自己聽他的話,你自己起貪瞋痴,那沒有話說。你要是把這個事情真相搞清楚,你永遠不會怨天尤人,為什麼?自作自受。外面力量永遠不會侵犯你,永遠不能夠破壞你,這個道理要懂得。
《楞嚴》裡面講「童真住,體微曰童」,童子,小孩,「謂其體雖微,已具佛十身靈妙之真相矣」。雖然他剛剛證得法身自性,我們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剛剛成就。雖是剛剛成就,一證一切證,如來果地上的十身真相他具足。所以「經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一證一切證,證得的時候它現不現?那不一定,看緣分。他住佛實報土他現身,他現果地上的報身;他要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他不會現這個身。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這個世間,現的是劣應身,為什麼?我們人看到他的時候對他很尊敬,也不會感覺得奇怪,佛跟我們差不多,只是身體高大,身體強壯,相好光明,並沒什麼特殊。如果現報身相,我們會感到驚訝,佛的十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看到會害怕。不但沒有見過,聽也沒聽說過,這是我們要知道的。這叫童真,童真是個比喻,最重要的就是真性現前,邪外永遠不會干擾你,八住菩薩。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7 09:56:5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