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2055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五卷)  2009/11/7  台灣高雄  檔名:12-017-2055

  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我們從「第三正辨加相」,經文還是從頭念一遍:

  【善男子。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是時諸佛即與法慧菩薩無礙智。無著智。無斷智。無痴智。無異智。無失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智。無奪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是時諸佛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薩頂。】

  經文到這個地方。我們前面學到『無礙智』,第一句,「無礙智」就是四無礙智,也叫四無礙辯才。我們今天看清涼大師的《疏鈔》,反正字不長,我們就從頭念。「疏,分三」,就是剛才念的這段文分三個小段。「先」,先這是第一段,「口加」,因為這是正辨加相,佛陀加持菩薩,先說口加,「勸說以增辯」。第二段是「意加,冥被以益智」。第三是「身加,摩頂以增威」。這是先把三段交代了。我們看底下,「二是時下」,『是時諸佛即與法慧菩薩無礙智』,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意加」。「先加後釋」,後面再解釋,「前中與十種智」。「初總」,總就是無礙智。「謂四無礙解智,是說法所依故」,這是解釋第一句四無礙辯才,這裡頭有法、有義、有詞、有樂說,這個我們在前面學過了。從「無著智」一直到「無奪智」,這個九句都是屬於樂說無礙,這個科文裡面,「餘皆樂說無礙」。

  第一個『無著』,著是執著,無著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無分別、無執著。如果我們能夠將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再執著了,這個我們在講席裡面學過很多,這是什麼境界?阿羅漢的境界,在《華嚴經》是七信位以上,雖然還沒有入住,是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法界,他脫離六道輪迴了。有沒有辯才?有,他真的得到了,四無礙辯才他都具足,但是那個功力不如菩薩,菩薩的辯才比他深、比他廣,這是剛剛得到。如果再進一步,於一切諸法不但不執著,連分別都沒有了,那他的地位高,在四聖法界裡面他成了菩薩。你看看聲聞、緣覺是小乘,菩薩跟佛是大乘,但是是十法界裡面的,沒有出十法界,是十法界最高的兩層,這都是屬於方便有餘土,在我們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他所證得的是正等正覺,沒見性,為什麼?他還會起心動念。這個非常非常之難,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他就圓滿的超越,超越十法界,那他真的成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智者大師說得好,他說他是「相似即佛」。天台大師講六種佛,叫「六即佛」,這個我們學大乘的人必須要記住的,為什麼?他真的給了我們信心、給了我們希望。第一個是「理即佛」,從理上講。從理上講一切眾生都是佛,佛是什麼?佛是自性,我們中國老祖宗講人性本善,那個本善就是佛。從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佛在《華嚴經》上講過好幾次,本來是佛,哪個不是佛?都是佛。可是現在我們怎麼樣?我們的自性是被障礙住了,就是這三種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有這三種東西,我們自性雖有,不顯。實在說,怎麼不顯?明明就在眼前,可是在眼前,明明你就不認識,不認識當然你就起不了作用,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佛法講隱現,有障礙的時候它就隱了,就是障礙現前,你所感受得到的統統是分別執著妄想,這是你能感受到的。所以必須把這三樣東西放下,那自性的性德你就感受到,實在講自性的體、相、作用你全就感受到了。那是什麼人?最低的程度就是法慧菩薩,我們現在學的這一段經文,初住以上,超越十法界了。法慧菩薩那就跟我們這個世間,像從前惠能大師一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有障礙都化解了,自性的體、相、作用統統現前。

  所以我們學佛,要把無著做為我們學習第一個目標。真的無著你就入門了,你還有執著,你入不了佛門。可是這個東西難,是真難,我們想不想放下?想放下,可是就是放不下。這應該有二十年了,早年我在美國講經的時候,提出十六個字跟同學們互相勉勵,我們要把這十六個字放下,才能契入佛門。十六個字就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五欲六塵要放下,貪瞋痴慢要放下,我說得很明白、說得很清楚。這個放下很難得了,有沒有入大乘?告訴大家,不但大乘沒有入,小乘也沒入。這功夫算不錯了,是的,只到門口,還沒有進門,你看看,這四樣放下,到門口,沒進門。怎樣才算進門?那要用《金剛經》的標準,四相破了就進門,你看這無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就入門。入門是什麼地位?《華嚴經》上說的十信菩薩,你是初信位。十信是小學,大乘的小學,一年級。所以我講的那十六個字是門口,到門口了,再努力一下,把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放下,就證得,才是《華嚴經》上的初信位菩薩。初信位很了不起,雖然沒有出六道輪迴,他決定不墮三惡道,所以在三種不退轉裡面,第一個不退轉就是位不退,他得到了,他是我們佛法裡面一般講的聖人,他不是凡夫,他證得聖果,小小果。他斷煩惱跟小乘初果相等,是平等的,統統都是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了。可是論智慧,初信位的菩薩不但超越須陀洹,他的智慧超過阿羅漢,這是真的。神通相似,天眼通、天耳通他恢復了。六通是我們每個人的本能,一點都不稀奇,我們是有煩惱,那是障礙,煩惱只要消除一點,它就慢慢的往外透,這兩種能力是最先透出來,你獲得天眼、天耳。智慧你就可想而知,無著智現前了。

  我們看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的,「一、無著者,論名不著辯才」,不著是不執著了,不執著的這種辯才。「於所說法,無住著故,即七辯中捷辯」,昨天我們學的七辯,七辯學了,現在學這一段經文就容易。捷辯,「須言即言,故無著也」,就是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七辯裡第一個捷辯。昨天我們也說過,真正具足捷辯,捷是敏捷,別人提出問題,不需要思考,自自然然就答覆出來,不需要思考的。一般是對誰說?一般都對法身菩薩,也就是初住以上,他是真的。在阿羅漢當然也有,我們人間天上不如他,他不如法身菩薩,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要用天台大師的話,十法界裡面的捷辯也是相似捷辯,他所證得的果位是相似佛。第一個是理,理即佛。

  從下往上來看,我們現在學佛了,天台大師稱我們現在這個階段叫「名字即佛」,名字即佛什麼意思?有名無實。現在才開始學佛,依然是凡夫,不過凡夫天天向成佛這個方向、向成佛這個目標邁進,可是第一站還沒達到,還向著第一站前進。第一站是什麼?第一站叫「觀行即佛」,我們一般講你修學功夫得力,是這個境界,功夫得力了。這個功夫得力稱為觀行,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觀是什麼?止觀,你看我們《還源觀》裡面講「五止、六觀」。觀,就是章嘉大師給我講的看破,那你就曉得,觀行那個行是什麼?行是放下,能看破肯定放下。他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真看破了,也就是對於宇宙人生世出世間法真的明白、真的通達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為什麼?你想想,你要不要智慧?要。要不要清淨?要。我們現在心淨不下來,妄念太多。想不想得清淨心?要。要不要得平等心?要。要不要得隨緣自在?要,放下都得到了。你不放下,是業障把你障住了。這個東西就是把業障放下,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就往外透,從觀行就透了一點,那一點雖然很少,可是在我們世法裡面講,那非常管用。為什麼世法大家都沒透,你才透一點,你就出人頭地?觀行即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就是功夫成片,那就是天台大師講的觀行即。

  功夫成片是什麼意思?這是在所有法門裡無比殊勝的法門,這是念佛法門。因為在其他法門,在這個階段裡頭不能算成就,功夫成片是不錯,出不了六道。可是在念佛法門裡頭,功夫成片就決定得生。生極樂世界,不但超越六道,十法界都超越了。你看看八萬四千法門,這點小功夫,其他法門裡不行,你必須要往上提升,這是我們要知道的。你才曉得淨土的殊勝,淨土達到這個階段就肯定往生。功夫好一點的,不但是預知時至,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自在!這是修其他的法門不行,只有修淨土,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所以我們要知道珍惜,這個法門要不好好的修,你到什麼時候再遇到?善導大師講得好,善導大師傳說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自所說的,多麼稀有!所以他說淨宗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這話是真的。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常常很感慨的說,他是說我們台中蓮社的蓮友,蓮友當中一萬個人,真正念佛往生的只有二、三個,那跟善導大師說的話怎麼有那麼大的差距?原因是什麼?你念佛念一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就是功夫成片。如果達到功夫成片,那就肯定得生,沒有話說。沒有達到功夫成片就靠不住,那麼將來到哪裡去?這是個大問題,來生是不是肯定生天?不見得。

  我在台中有一天偶然翻到灌頂法師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我翻到最後一頁,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當然他只舉一百個例子,肯定不止一百種,但是這一百種類都包括了。頭一條墮阿鼻地獄,我吃一驚,一個人念佛念一輩子怎麼會墮阿鼻地獄?哪有這種道理?我就拿著經本去問老師,老師一看到這個疑問就說:好,你問得好,這個問題我不跟你一個人講,我在講經的時候跟大眾講。雖然自己認真學佛、念佛,天天發願求生淨土,可是他的心行與五逆十惡相應,所以他不能往生,死了還要墮阿鼻地獄。那他一生念佛有沒有功德?有,功德是什麼?阿賴耶裡面的念佛種子,這個在。五逆罪我們想起來真可怕,五逆罪裡第一個殺母親、殺父親,從前少,現在社會上有,這是五逆罪裡兩個最重的,擺在前面。殺阿羅漢,阿羅漢是老師,不知道報老師的恩,還要殺老師、害老師,這個罪重。第四條是出佛身血,這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幹的事情。佛的福報大,沒有人能夠傷害佛,你想暗殺做不到,他福報太大了;可是讓他受點傷,有。提婆達多知道佛每天出去托缽走的道路,那個道路當中有一段是峭壁的底下,所以他就偷偷爬到峭壁上,準備一塊很大的石頭,佛在下面走,他就推下去。他把石頭推下去的時候,韋馱菩薩在空中用降魔杵把石頭攔住,攔住的時候,這個石頭就破碎,碎片把佛的腳砸破,流了一點血,叫出佛身血。這個都是起這種念頭、幹這個事情,要墮阿鼻地獄。第五條是破和合僧,就是破壞僧團。這叫五逆罪,一切罪裡頭最重的。

  早年我在台北講經,有一次一個老居士請我吃飯,趙默林老居士,老一輩的人都知道。這也是我們台灣佛教裡頭的名人,他也是皈依印光法師,跟我們李老師是同學,師兄弟。請我吃飯,在台北火車站的功德林,我去了,邀我去,就我們兩個人,叫了兩個菜。吃飯的時候他就問我,淨空法師,你知不知道我今天為什麼要請你吃飯?我說我不知道,我還沒有神通,不曉得。什麼事情?他說我有一樁事情要請教你。我說不敢當,老居士學佛比我們早,怎麼會有問題來問我?不敢當。他說五逆罪墮阿鼻地獄,前面四條不容易犯,你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都不容易。出佛身血,現在佛不在世了,有等流,就是跟他有平等的,是以很惡的心,瞋恨、惡心破壞佛像,等於破佛身血。無意當中破壞沒有關係,是用瞋恨心,恨透了,要把這個佛像毀掉,那是五逆罪,這是等流。他說這個都不容易,他說末後那個破和合僧,這個可不得了!他問我這個問題。你看,哪個寺廟裡頭沒有破和合僧的?我說這個事情,咱們吃飯,沒關係。他說怎麼沒有關係?我就問他,我說老居士,你學佛很多年了,比我早多了,你想想,你在什麼時候遇到一個和合僧的道場?我這一問他,他一回想,笑了一笑,寺廟裡住兩個人都打架,哪來的和合僧?沒有和合僧。我這一說,他才恍然大悟,真的沒有。無論是出家人道場、在家人道場,裡頭住兩個人都天天吵架,都不和。和合僧的條件,必須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遵守戒律、遵守六和敬,那叫和合僧團。我跟他說,我說我學佛這麼多年沒有遇到過,也沒有聽說過,這個問題才把它解開了。實在講,和合僧團,你在家裡頭學佛,你家裡頭要有四口之家,四口人,如果你真正做到持戒、守六和敬,你這個家裡就叫六和敬的僧團。這樣的僧團出現,經典講得很清楚,諸佛護念,天龍善神擁護,你居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不會遭災難,你說那個功德多大。所以破壞和合僧團,這個罪是墮阿鼻地獄。所以和合僧團沒有了,現在不要說兩個人不和,一個人都不和,你看他無緣無故都發脾氣,自己跟自己都沒有辦法和睦相處,何況跟別人?所以請他放心吃飯,這個沒問題。我跟他解釋了這麼個問題。

  我們這一生當中真的想有一個和合僧團出現,就是找不到。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第一次離開台灣出去講經,在香港講《楞嚴經》,講了四個月,認識了香港佛教界裡頭的兩個領導,一個是覺光法師、一個是洗塵法師。他們兩個都是東北人,覺光法師比我大,洗塵法師年齡跟我差不多,大我二、三歲,我們很談得來。他在我面前提到這個戒律重要。我就跟他講和合僧團,我說你帶頭,你在香港幹,找五個人,五比丘,香港還有些山坡地,沒人住的,我說我們搭帳棚,我們每天出去乞食。香港學佛的人很多,每天乞食一定都還吃得不錯。我說我們在一塊念佛、研究經教,過釋迦牟尼佛當年的生活。他很歡喜!一直不能兌現,你就曉得這個事情多難。為什麼?現在出家人不願意受苦,他受不了。其實不苦,入了這個境界之後,其樂無窮,釋迦牟尼佛怎麼會教人吃苦?他老人家宣揚佛法,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怎麼會苦?你說過這種生活多自在。洗塵法師也往生了,現在我們不再提這個話了,沒有一個人能做到。所以至少四個人以上,五個人最好,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五比丘起家,所以這很有意思,這是真正的僧團。今天我們想到這個地方,說到、講到了,我們看有緣分來試試看,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有沒有發這個大心,有發這個大心的,我們來幫助他、成就他。現在不必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是需要的,不用樹下一宿。現在帳棚好,蒙古包非常理想,又很便宜,能有一塊場地,架五個蒙古包,可以一個做佛堂、一個做講堂,五個人在一塊講經,另外一個可以做廚房,有兩個做宿舍,五個蒙古包,很有意思,真的能做得出來。

  所以佛教導我們,佛陀入滅的時候給我們說了兩樁事情,最後遺教,第一個是「以戒為師」。這是阿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您老人家在世,我們以您為老師,您老人家不在了,我們依靠什麼人做老師?佛也沒有說指哪個人,佛說「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你要能持戒,你不怕吃苦,你就跟佛陀在世沒有兩樣。佛陀在世,修行是個人的事情,佛從來沒有領導大家修行。共修沒有,佛只有講經說法,只有解答問題,所以我們要曉得,釋迦牟尼佛一生是教學。所以嚴格的來說,佛跟宗教沒有關係,他跟學派有關係,他是一個學派,是教學,像中國孔子、孟子一樣,是教學。一生教學,三十歲開悟,七十九歲圓寂,這是經上記載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教學!今天寺院庵堂為什麼不能和合?這個問題是我早年出家,大概我出家是一年的樣子,是出家好像第二年,過年的時候,左營興隆寺的住持天乙法師,邀請我到她寺廟來過年,我在寺廟住了二天還是三天。過年的時候當然跟大眾見面,要我跟大家講講話,她提出一個問題問我,她說她在古籍裡面看到,古時候在寺院裡面修行的人,趕他走他都不肯走。她說為什麼現在我們的道場,她有五個廟,分布在南台灣,台北還有一個,五個寺廟的住持。她說為什麼我這裡人留不住,住在這裡二、三個月就想走,這什麼原因?我就告訴她,古人是慕道而來,你這個寺廟有道,他是來學道的,他道業沒有成就,他當然不會走。現在我們的寺廟沒有道,有什麼?有法會、有經懺佛事,這個留不住人。這她才完全明白。所以你要曉得,道場,這是什麼道?佛道!佛道在所有道門裡頭是無比殊勝的大道,你這有沒有?沒有,那怎麼行?所以從前是來求道的、來求學的,這個道場真有道、真有學,人家沒有學成,怎麼樣苦、怎麼樣困難,他也不會離開。所以這個我們要懂,無論是出家人道場、是在家居士道場,都要重視道。

  佛教在隋唐時代,那個時候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最盛的時期,十個宗派出現了,大乘八個宗,小乘兩個宗派,真是無比的殊勝。到現在可以說是一個都沒有了,就是淨土宗到處有,是不是如法?還是不如法。從什麼地方看不如法?道場自立門戶,同修不相往來,這就不如法。尤其是自讚毀他,變成什麼?經營一個道場,目的是什麼?拉信徒,這就壞了。釋迦牟尼佛一生不拉信徒,為什麼?師道。師道是非常尊嚴,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所以學是你來求學,哪裡是我來求你?哪有這種道理!那個師道的尊嚴不是完全沒有了嗎?不能往教,是你來求學,這就對了。中國的師道跟佛家教學可以說是很多地方是相同的,這一點是不謀而合的。怎麼可以去拉信徒,怎麼可以自己讚歎自己去毀謗別人?這是犯戒,菩薩戒裡面就不許可,不准自讚毀他,怎麼能做這種事情?

  十個宗祖師建立的,每個宗都是適合不同根性的人而建立的。淨土宗的門廣,所謂是利鈍全收,從上上根到下下根統統都能修淨土。不像其他的,你說達摩傳來的禪宗,六祖惠能這一支,通常我們稱南宗,它的對象是上上根人,上根人都不行,上上根人。只有淨土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它的成就有理一心不亂、有事一心不亂、有功夫成片。在這個末法以後,這個時間很長,哪個法門成就?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在《大集經》裡面講的,佛有這麼一段預言,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他預先說的,在世的時候說的。什麼是正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往生之後一千年,第一個一千年,正法;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從第三個一千年以後有一萬年,末法一萬年,淨土成就,講得這麼清楚。我們生在末法,我們選擇淨土法門是佛親自指導的。我要選擇其他法門,那是我們自己根性,我們屬於哪一種根性,能夠接受哪一個法門。我們沒有能力,不知道自己根性,法門這麼多,也不知道選擇什麼法門,那就老老實實依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大概不會有錯誤,這選淨土宗,所以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曉得。

  成就一定要在自己這一生,所以無著非常重要,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我們才能夠真正獲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三輩九品,我剛才說的,功夫成片裡面,上三品的自在往生,他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有這種功夫。中等的,預知時至,不會生病,無疾而終,坐著走的、站著走的,你說多瀟灑。下品的,可能還有一點病,有一點病苦,也許有人幫他助念,決定得生。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有三輩九品,這是專門接引中下根性的人,我們聽到歡喜,為什麼?我們是中下根性,這就有分了。可是這個地方要記住,千萬不能有嚴重的分別執著,為什麼?這個東西它會產生障礙,現前障礙我們念佛功夫,往生的時候障礙就更麻煩,所以這個總得要放下。尤其我們學了《華嚴》,《華嚴》實在講,祖師把它看作淨土宗的經典,實際上它是哪一宗都有,你看《華嚴經》到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個老師、善知識,德雲比丘就是修般舟三昧,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我們中國人講先入為主,你看看它表法的意思,他參訪頭一個念佛法門,最後一個,普賢菩薩領導他到極樂世界去,一頭一尾,你想想這什麼味道。所以善財是用什麼法門?念佛法門,當中參學這五十一位善知識是成就他的後得智。後得智是什麼?無所不知,他每個法門都去參觀、都去訪問,他都明瞭,他不學。他學什麼?還是學淨土,還是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一點你要看清楚。文殊是念佛往生淨土,普賢也是念佛往生淨土,善財也是。我是看到這個才回過頭來真正相信淨土了,以前沒懂這個,老師勸我學淨土,不好意思說不修,實際上呢?實際上沒有發這個心。所以我在民國六十年開始講《華嚴經》,講了十幾年,《四十》講了一半,《八十》講了一半,發現這個問題,發現這個才死心塌地回歸淨土。我也很感謝老師過去苦口婆心勸導我,也很感激他,《華嚴》上才真幹了。

  下面我們看第二個,「無斷智,即無斷辯,謂相續連環,終無竭故」。這個辯才說他有這個能力把一樁事情長說短說、深說淺說,無不自在,不會有斷層說不下去的這個問題,這叫無斷。這智慧從哪裡得的?全是自性裡面的。所以人要見了性,智慧全現前;不見性,智慧確實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特別是答覆別人問題,有人提出問題,真的自己沒有接觸過就被人問倒了,答不出來。所以我們在答問的時候是求佛菩薩加持,而且首先要謙虛,我不是聖賢,我沒有開悟,大家提出問題,盡我能力為大家解說,也可能我不能解決。從前老師在,我不能解決,我會去請教老師,或者是再到經典裡面去找答案。咱們總得話說在前面,不至於有尷尬的場面出現,總得預防。真正煩惱斷了,智慧增長了,他自然有這個能力。所以這些全都是菩薩,尤其是法身菩薩,智慧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當然沒有中斷的。

  第三是「無痴智」,就是我們前面學的七辯裡面的「迅辯」,「明於事理,心無痴闇,言則迅疾,如懸河故」,我們中國古人常常形容辯才無礙,口若懸河。第四「無異者」,就是「應辯」,所以這跟七辯所講的大同小異。「應時應根,無差異故」,提出問題的人是感,佛菩薩有應,你給他解答就是應。一個問題確實有時節因緣,有根性不同,同樣這個問題,你在古時候有那個時候的解答,為什麼?那個時候的眾生聽到之後,學習有受用。現在這個時代跟過去不一樣,不要說太遠,一個甲子之前跟一個甲子之後,差別就太大了。一甲子之前就是六十年前,我剛到台灣那個時候,台灣人口只有六百萬人,現在二千三百萬人。那個時候台灣這個地方人情味很濃厚,人民確實非常老實、非常可愛,人與人之間有真誠相交,跟現在完全不一樣。所以佛法講解修行跟現在也完全不相同,現在的染污非常嚴重,光是應付這些染污,我們的智慧、精神都不夠用,所以修行在今天比起六十年前不知道困難多少。那個時候還真有些有道心的人,嫌這個都市太繁華,到鄉下、到山上住個小茅蓬。我在三十一歲那一年跟懺雲法師,我們台南的菩妙法師,還有個達宗法師,在不在我現在不知道,三位法師,朱鏡宙老居士,我一個,我們五個人,在埔里觀音山住茅蓬。真的是茅蓬,沒路,我們自己開了個小路,不能用車,自行車都不行,都不能走的。山上住個小茅蓬,非常清靜,沒有人去。我在茅蓬住了五個半月,以後懺雲法師給我建議,他看到我性格是個講經教書的、教學的,他說你走這路子好,就勸我到台中跟李老師去學教去。李老師在那裡開了一個經學班,有二十多個學生,我去參加他的班。所以應時應根性,這個就叫契機契理,學的人真得受用。

  第五「無失者,即無錯謬辯,凡說契理,無差失故」。前面講契機,就是你講的東西一定要適合提問的人的根機,而且是他現前的需要,這是他最希望獲得的知識,或者是智慧,幫助他解決現前的難題。所以說法要上契如來所說之理,對下,下契眾生的根機,這叫契機契理,這個說得就有價值,實用;不是說一些無用的話,談玄說妙,那叫玄學。所以佛法稱之為實學,實實在在,學了就管用,所以大家歡喜。《大方廣佛華嚴》說些什麼?是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說的,實際上就是說我們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真實的狀況,我們從早到晚,從出生到我們離開這個世間,這一世,還講到什麼?還講到我們過去世,還有未來世,它講得太多了,所以真管用!統統說的是自己,沒說到別人。所以方老師講,從理上講,它是高深的哲學,從事上講,它是高深的科學,裡面還包括圓滿的倫理學、心理學,道德因果,無所不包,真正是一門大學問。

  下面第六「無量」,這個就是七辯裡面「豐義味辯」,「名數事理,皆無量故」,這個是清涼大師寫的。現在我們學了這麼多年,可以說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要是用現代話說,無論它講哲學、講科學、講所有的學術,樣樣都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為什麼?它稱性。我們學佛,稍稍契入經教就明白了,就不會懷疑,為什麼?自性是無量的。你看我們在《還源觀》裡面,賢首國師給我們講三種周遍,他是舉一個例子,什麼例子?一粒微塵,這一粒微塵是我們眼睛不能看見的,大概現在科學裡面講的基本粒子夸克。它能不能再分?如果還能再分,那還不是的。佛講的微塵是不能再分了,小到不能再小,再小就沒有了,就變成虛空,這樣的微塵,一粒,一粒它稱性,為什麼?它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怎麼變現出來的現在我們也明白了,難得彌勒菩薩把這個祕密給我們揭穿,我們懂得了。這一粒微塵「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這周遍是什麼?能量,現在科學名詞叫能量、信息。這一粒微塵是物質,這麼小的物質,它的信息跟能量周遍法界。第二個「出生無盡」,這就是無量,所以它變化。所以我們想不通,以後我想到萬花筒,萬花筒你看小小的都變化無窮,你怎麼樣轉,你去看裡面的圖案,你轉一個星期,找不到有兩個相同的。所以我從這個比喻上有一點想像,一粒微塵把整個宇宙裡的變化那個信息統統包括在裡頭,一個都不漏。第三個「含容空有」,這不可思議,沒法子解釋,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一粒微塵它能夠包虛空,它能夠周遍法界。這些我們用今天的話來說,從信息,真正不可思議!這是屬於無量,所以豐義味辯,你要能契入,法味無窮。

  下面第七「無勝」,勝是殊勝,無勝是沒有能夠比它更勝的,我們講是無比的殊勝。「即一切世間最上妙辯」,這個一切世間可不得了,一切世間包括智正覺世間,那就包括佛的法界,我們常講一真法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個下面有「五德」,它有五種德。第一個叫「甚深如雷」,他說話的音聲像雷響一樣。雷震耳,雷聲震動我們有時候害怕,佛說話像打雷一樣,那不把我們都嚇壞?這是形容,佛的音聲非常的美妙,讓你聽到非常悅耳,它不會刺激你。佛光亦如是,佛光比太陽還亮,不刺眼睛,太陽光刺眼睛,佛光不刺眼睛,柔和,明亮超過太陽,光是柔和的。全是性德,性德是最美滿的、最圓滿的。第二個「清徹遠聞」,這個遠聞是遍法界虛空界都聽到,就像現在的廣播一樣。我們為什麼沒聽到?不是此地沒有諸佛講經的音聲,有,我們為什麼聽不到?我們這個收音機壞了、有故障,這耳朵是收音機,故障不靈了。本來是各種頻道統統能聽到的,現在只能聽到一、二個頻道,其他的頻道統統不靈了。怎麼壞掉的?妄想分別執著把它搞亂了,如果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它馬上就恢復正常。恢復正常,宇宙之間什麼樣的音聲統統聽到,所以諸佛講經說法,我們要不要到那邊去?可以不必去,在這裡就聽得很清楚。佛的聲音就有這麼個好處。

  第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彌陀經》上講的有迦陵頻伽鳥,這鳥極樂世界有,牠會講經,牠會說法,牠也會唱讚,非常美妙。你心裡才動念頭,你有感,牠就有應。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如果看到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都很嚴肅,坐在那裡不敢隨便,這是有很多約束。如果我們能聽這些鳥來講經說法,講的跟佛菩薩沒有兩樣,你看我們就可以放逸一點,可以自在一點。極樂世界真的處處都替我們想到,這些鳥都是阿彌陀佛變化的,阿彌陀佛的化身。第四「能令眾生,入心敬愛」,這一點很難得,聽到說法的聲音起恭敬心、起愛慕的心,他才能真的學習,認真學習提升自己的境界。

  第五「其有聞者,歡喜無厭」,這種說法,真可以說說到究竟圓滿,為什麼?聽不厭,一遍一遍聽不厭。世間這些東西,像報紙、雜誌,你看一遍決定不會再去看第二遍。好的文學作品,像中國的四大小說,《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水滸》是中國四大小說,名著,我小時候都看過。大概可以看多少遍?看十遍,有這麼大能耐,十遍以後不想看了,現在這個東西擺在面前,不會動心了。《西遊記》跟《紅樓夢》大概我看過十遍,《三國演義》跟《水滸傳》大概三、四遍。看這些東西對於自己寫作有很大幫助,那文章好,這是名小說。普通的小說看一遍不會看第二遍。可是聖人的作品不一樣,你看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你念一百遍還想念,念了一千遍還是想念,歡喜無厭,那是什麼?有道在裡頭,遍遍意思不一樣,把自己提升了。佛法更是如此,佛法這一部經,中國古人講讀書千遍,那是講聖人的東西,佛法不講千遍,長時薰修,無限的,就是一部經,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你去念,愈念你悟出的道理愈深愈廣,無有窮盡。

  那問題,你可能會問我:我現在怎麼念不下去?甚至念一念就打瞌睡,什麼原因?你沒有懂得,像吃東西一樣,囫圇吞棗,你沒有嘗到味道,你要細嚼慢嚥,你才能欣賞這佳餚的味道,你沒嘗到味道,如果真嘗到味道,其味無窮。所以展開經卷就如同跟佛菩薩對面談話一樣,聽佛菩薩教誨,真的是歡喜無厭,你才能把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法喜充滿。昨天我們談到學習的祕訣,這個很重要。現在人學佛學不下去,為什麼?心浮氣躁,你不具備做佛弟子的條件。不但是沒有做佛弟子的條件,就是世間聖人,你要想親近孔子、孟子,你也不具備條件。現在做老師很可憐,我都不講現在,我講六十年前,我親近方老師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因為那個時候我生活在最困難的時候,自己失學,也非常好學,希望利用工作的假期,能夠到學校旁聽老師的講課,我寫信寄文章給他,目的是在此地。見面的時候他就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六十年前的台灣大學,他說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他告訴我這個話,就是完全拒絕了,那時我的心裡多難過。所以來求老師,老師給一瓶涼水給你澆下了,確實很沮喪、很難過,沒有話說,回答不出來。這樣我們沉默了五分鐘的樣子,老師很慈悲,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講二個鐘點。我們就這麼約定,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二個小時課,所以我們上課是在他家的小客廳,小圓桌,我們一對一這樣上課的,沒有書本。

  他真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從他自己,他自己是學西方哲學的,學康德的。從西方講到東方、講到中國,從中國講到印度,這樣給我介紹,最後講到佛經哲學。這是我們連作夢都不敢想,我們貧窮,一分錢學費都繳不起,老師為什麼這麼愛護?給諸位說,我只具備一個條件,做學生的條件,尊師重道,真想學。所以他告訴我,到學校學不到。我們才體會到,真正好老師一生希望什麼?希望有個傳人,能夠傳他的東西,這個太難了。所以學生求一個好老師不容易,可遇不可求,這是李老師告訴我的。做老師的人想找一個學生來繼承他的道業那是更難,哪裡去找?所以以後很多同學知道我跟方老師是這樣學的,對我都另眼看待,他說我們的老師眼睛長在頭頂上,根本就瞧不起人,他說他能對你這樣關照,大概你還不錯。這是真的,傳人不容易,要發真誠心,真幹!所以學東西,你要用心去學。

  昨天我舉個例子,前幾年我們在湯池,我提出「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村做起,從我鎮做起」,我教他的。我們學大乘經教也是如此,你要不用心去學,你得不到。可是今天一般人心裡是什麼?心裡面是財色名食睡,心裡頭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聖賢他怎麼能放得進去?所以那自自然然排斥的力量,這就是好老師在學校裡也沒有辦法教學生,不能接受。學生心浮氣躁,沒有定力、沒有耐力,坐在那裡能聽兩個小時嗎?不容易。所以我們這個講堂,一堂課兩個小時,這麼多人坐在這裡動都不動,走遍全世界,你去看大學,看不到。哪個大學裡頭講堂有這樣好的秩序?包括英國,這是最著名的大學,劍橋、牛津我去看了,也比不上我們講經的這種氣氛。教授去上課,十五分鐘之後,你看學生東張西望,就定不下來,就在胡思亂想了,東張西望,精神就不集中,一看就曉得,他怎麼能學到東西?所以他學到什麼?知識,不開智慧,智慧要從定裡面,他能定得住,他才能開智慧。所以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我們真正要學習中國傳統的文化,這個很重要,中國傳統文化是大乘的根基,現在學《弟子規》,《弟子規》大家知道了,這麼多年我們在提倡,大家曉得了。能不能學得好?用心就學得好。實在講,老祖宗教給我們的東西,教我們抓綱領,綱領抓住。中國傳統東西是什麼?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多簡單。佛法裡面,淨業三福、五戒十善、六度、普賢十願,也是四個科目。你真的用心,真的心上有,那你就契入境界。所以我們常講的八德,八德兩個講法,古人的講法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後來又有一種講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兩種我們把它合起來,四個重複,四個重複去掉十二個字,這是中國的德目。如果我們真正能做到,「孝悌忠信從我心做起,禮義廉恥從我身做起,仁愛和平從我行做起」,我們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和樂,家和萬事興,我們居住這個地區不會有災難。為什麼?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人,哪一個人不能成聖成賢?佛法講,哪一個人不能作菩薩、不能作佛?問題是你自己肯不肯幹,得用心才行。心上再不要有自私自利,再不可以有是非人我,不能有名聞利養,不能有五欲六塵,心裡頭要有道德,這個道德是性德,自性裡頭本來有的。道德就是我的心,心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我的行為,行為就是道德,成就了。佛菩薩大聖大賢之道,不在外頭,在自己自性裡面,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這後面說,「具斯五義,故云無勝,上即七辯」,我們昨天講的七種辯才無礙,這個前面的七句確實就是七辯。下面第八「無懈者,通策前七,無疲倦故」,這個無懈是精進,精進不懈。我們中國古德講日新又新是這個意思,現在講天天求進步。在佛門,寺院裡面一進門,山門天王殿,山門,裡面塑的有四大金剛,就是四天王,四天王裡面第二位南方增長天王就是無懈。你看他的名字叫增長,智慧增長、德行增長,在我們今天講,我們的生活品質也增長,樣樣都往上提升。所以佛教不是呆板的、不是落伍的、不是一成不變,它求進步,它求精進,無懈就是精進,精進要靠智慧。所以精進什麼?前面的七種智慧,不斷的要向上提升,就是這個意思。下面第九「無奪者,具前總別」,這個無奪就好像是總結,前面的總是四無礙辯才,別就是前面所說的八種,「無能制伏,令退屈故」,這種智慧辯才這是具足自性的性德,有沒有能制伏的?沒有,他自性裡頭有,沒有任何力量叫他退轉、叫他屈服,不可能。為什麼?下面有解釋,「何以故下,徵釋」,何以故是經文,『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這就是說這個解釋,「法慧得此三昧,法合如是,得諸佛加」,這個道理在此地。為什麼說到無能制伏,令退屈故,這說到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何以故三個字是問話,這裡面的意思是「諸佛有力能與,有慈能普,何故十智唯與法慧」。諸佛有這個能力能夠加持你,有大慈悲,所以他能夠普遍加持你,也能夠加持一切眾生,這是真的。佛菩薩這種加持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還源觀》裡面講的三種周遍就是有慈能普。這樣的加持是加持法慧菩薩,法慧菩薩是剛剛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圓教初住,他剛剛離開十法界,證得這個果位,他生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通常叫這個地方叫一真法界,他到這裡去了。

  這個地方是平等法界,雖然有階級,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你看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四十二個階級。這個我們在學經教前面多次說過,這個階級是不是真的有?諸位想想,我們如果能夠把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也放下,不起心、不動念了,還有什麼階級?起心動念分別才有階級,分別沒有了,起心動念沒有了,哪來的階級?你要明瞭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境界是平等真法界,叫一真法界。為什麼佛又講這四十二個階級?清涼大師把它點出來了,如果不是他老人家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會懷疑一輩子。他說什麼?無始無明習氣沒斷,就是說起心動念雖然沒有了,起心動念的習氣還在,非常微細。礙不礙事?不礙事。所以初住菩薩那種智慧、神通、能力,跟究竟果地的佛果、第四十二個階級妙覺位沒有兩樣,真的沒有兩樣。沒有兩樣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個習氣沒斷,習氣有濃有淡。我們古大德用這個比喻很好,古大德用酒瓶做比喻,酒瓶裝酒的,酒倒乾淨,瓶子擦乾淨,確實一滴酒都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還有酒的味道,那就比喻習氣,習氣還在。所以習氣,證得果位,這四十二個階級他那個習氣厚薄不一樣。像法慧菩薩剛剛證得,他的習氣就很濃,愈往上就愈淡,到等覺還有一分,那一分沒有了就叫究竟佛果,所以究竟佛果沒有習氣了。這個習氣要多少時間才能斷完?佛在《華嚴經》上講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告訴你,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說我們修行證果,不是的,是你證得初住之後從那一天算起,像法慧菩薩證得之後一直到斷盡,斷盡就是妙覺,是這麼個意思。所以說這四十一個位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妙就妙在此地。

  從這個地方我們要學習的,我們有時候你看像煩惱什麼東西,貪瞋痴慢、自私自利,這個心淡了一些,有沒有斷?沒斷。為什麼?你還犯過失,這叫沒斷。真的斷了,真的斷了在行為上完全沒有了,可是有時候還有那一點樣子在,傲慢的樣子、喜歡的樣子、討厭的樣子,還有那點樣子,那點樣子是什麼?那是習氣。這是我們凡夫講見思煩惱的習氣,就是執著的習氣、分別的習氣,那個斷還不難。那我們曉得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就是執著沒有了,有執著的習氣,到什麼時候斷?到辟支佛斷了,辟支佛沒有習氣了,這才搞乾淨。但是辟支佛,在辟支佛這個果位上,進一步斷分別,分別斷了之後,他就是菩薩。可是菩薩有分別的習氣,那分別的習氣到什麼時候斷?斷了之後他就提升到四聖法界的佛法界,最高的。四聖法界裡面的佛沒有分別的習氣,他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斷掉了,就證初住菩薩果位,就證得這個果位,但是有起心動念的習氣。起心動念的習氣不好斷,你看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斷掉。三大阿僧祇劫,實在講佛法在這個地位上的時候,空間跟時間都沒有了,三大阿僧祇劫可能是佛說「很不容易斷」,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它分為四十二個等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我們了解這個意思,不要以為它真的有這個,那我們就完全著相,著相就錯了,一定要了解佛的真實義。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7 09:53:35)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7日09:53: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011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