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九0四卷) 2008/1/31 華嚴講堂 檔名:12-017-190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經文第九段第七首頌看起。
【弗沙明達第一義。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弗沙』是梵語,意思是「增盛」,「明達勝義,是增盛也」,這是清涼給我們做的開示。『明』是明瞭,『達』是通達,勝義就是第一義,義是理,義理。什麼是『第一義』?與自性相應的是第一義,與自性不相應的,那就第二義、第三義。古大德常講,六道凡夫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不是第一義。三心是什麼?第八識是心,第六識也是心,第七識也是心,第八識就是第二義。由此可知,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是第一義。大圓鏡智就是我們的本性,本性本善,本性本覺,這是第一義。換句話說,完全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第一義。才動一個念頭,動念,就是第二義,念頭一動,自性就變成阿賴耶。所以一念不覺,我們的自性就變成阿賴耶,由阿賴耶就變成末那、變成第六意識,末那是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所以末那叫意根,第六叫意識,這叫二意,三心就是八識、七識、六識,這叫三心;二意就是指七識跟六識,七識是意根,第六是意識,叫三心二意。所以三心二意都是屬於第二義、第三義,不是第一義。大乘教裡面這樣說就很清楚,絕對不是含糊籠統,三心二意真的把它講出來,哪個三心、哪個二意。用三心二意是凡夫,不是聖人,用第一義才是聖人。
在《華嚴經》裡面,哪些人用第一義?《華嚴》是大乘圓教,古大德也稱為一乘,大乘中之無比殊勝的大法,初住以上就是第一義。我們學了這麼久,逐漸這個道理也都相當的清楚,初住菩薩就像《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因為他無明斷了,也就是他把妄想放下,完全跟自性相應。所謂四十二個階級,清涼大師說得好,那是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同,是世尊的方便說。所以大乘教裡面也有這個說法,十住又名十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十住菩薩他們的智慧、神通、道力跟十地菩薩確實沒有分別;差別就是十地菩薩無始無明的習氣很薄,十住還相當濃。因為剛剛破無明,還帶著很濃的習氣,但是這個習氣不會起作用,不礙事。他的活動空間不是一佛土、一尊佛的教化區,也不是百佛土、千佛土、萬佛土,不是的,他是遍法界虛空界,為什麼?完全回歸到法性。法性沒有邊際,所以他的活動空間就沒有範圍,這回歸自性,這才是宗門裡面所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都是佛,這個我們一定要承認;如果這句話不承認,就沒辦法學大乘。學大乘,一定要肯定佛陀這句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十法界是假的,十法界是迷了自性之後,變現出來的境界,就像作夢,「夢裡明明有六趣」,夢裡明明有十法界,「覺後空空」,就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理跟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
「弗沙如來」,這是究竟佛果。此地講的十尊佛都是證得究竟果位,也就是無始無明的習氣全都斷盡。我們現在雖然不能斷,一品都沒斷,你知道這個訊息就了不起。你看六道裡頭芸芸眾生,幾個人知道?知道就是解悟!解悟有什麼大的好處?解悟的人,他找到目標,他找到方向,只要自己肯幹,決定可以達到目的。沒有找到的人很可憐,無論怎麼修,用再長的時間都不能成就。像《楞嚴經》上舉的比喻,他方向目標錯了,猶如蒸沙作飯,給你再長的時間,沙煮不出飯出來,為什麼?它不是那個因。所以你認識這個方向目標是比什麼都重要,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
真正要快速成就,沒有別的,古大德五千年的經驗,我們要重視!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老辦法;說實在話,決定不能創新,創新你還要通過實驗,看看這個新方法靠得住靠不住?有沒有效果?老方法已經通過五千年的實驗,在中國最近這兩千年來,就是佛法傳到中國這兩千年來,宗門教下,真正明心見性,明達第一義的人,我們概略的估計,應該接近一萬人。淨土不算,要把淨土算進去,那往生的太多了。不算淨土,算宗門明心見性,教下大開圓解,這個合起來,這實驗成功!那我們要走近路,就不要再費這個心,不要再搞創新,學做老實人,我常講孔孟是老實人,為什麼?「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釋迦牟尼佛是老實人,跟孔老夫子的態度完全相同。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沒有一個不是老實人,為什麼?你想創新,你能創得出來嗎?所有的創新都跟自性相違背,用我們現在的話說,科學天天在創新,現在有不少科學家覺悟了,創新怎麼樣?破壞了大自然的環境,這是創新。破壞大自然,後面必定遭大自然的報復。這個報復,那就是大禍臨頭,誰也沒有力量去抗衡。
聖人教給我們,在中國儒釋道都一樣,「息滅貪瞋痴」。佛法是講息滅;儒雖然不講息滅,儒講貪瞋痴要克制,要把它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不可以超過,這是儒。佛法要息滅,為什麼?自性裡頭沒有!我們老祖宗知道,七情五欲,本善裡頭沒有,那是不善。隨順自然的法則是老實人,也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最有德行的人,他的思想言行,他的生活,沒有一樣不是隨順自然。隨順自然,就是佛法裡面講的隨順法性。我隨順法性,法性也隨順我;我不隨順它,它也不隨順我,這是因果的道理。因果從哪裡來的,這要知道。因果是一念不覺,這是因,因之前沒有因,一念不覺,果是什麼?果就是阿賴耶。所以因果是跟一念不覺同時來的,它的來源深,有天地就有因果,有萬物就有因果,有眾生就有果報。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如佛法所說,甚深甚深,難知難解。知解都難,說就不容易,信當然就更難,所以佛才告訴我們一句話說,「唯證方知」,什麼時候你明瞭、你通達?你證得就明瞭。
要怎樣才能證得?這個經上處處都提醒我們,你看底下一尊佛,「波頭摩佛淨無垢」,就是叫你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你就證得。放下執著,你證得少分;再放下分別,你證得多分;把妄想也放下了,你就圓證,圓滿的證得。千經萬論,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沒有別的,就是放下比一般人多,他就成為賢人;再放多一點,他就變成聖人,就這麼個道理。不是說你念了多少書,你學了多少年,不是,是你在放下。我們這個道場,很難得,這麼多菩薩在護持,提供大家修學的環境,修什麼?學放下,把你的毛病放下,把你的習氣放下,把你的欲望放下,把你的貢高我慢放下,就是放下這些。這些東西都是障礙自性的,只要放下,性德就現前了。所以第一義就是自性圓滿的顯露出來。阿羅漢沒有得到,因為阿羅漢只放下執著,還有妄想、分別;菩薩也沒有證得第一義,因為他還有妄想沒有放下,分別執著雖然放下,妄想沒有放下。凡是沒有證得第一義的,都不能離開老師。跟著老師走,沒錯,老師在前面走,帶路,我們跟他走;他認識路,我們不認識路不要緊,跟著他。明達第一義,就認識路了,可以不必跟老師,你自己走,你走的路跟老師走的路一定是一條路,不會是兩條路,這叫什麼?佛佛道同,你成了佛。成了佛,你走的路決定相同,方向相同,目標相同,你才能證果。
佛的路在哪裡?佛的路太多了,無量法門,我們找不到。可是佛給我們示現一個我們這樣的程度可以依循的一條正路,這個路是什麼?這個路就是經典。佛陀留下來這麼多經論,經典裡面,佛說得很清楚,學習就跟上學一樣,要有次第,循序漸進。你遵循著次序,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你要遵循這個順序,你不可以躐等。小學、中學沒有念,就去念大學,這個搞法,佛菩薩搖頭,錯了,你搞不成功。如果小學、中學不要念,就可以念大學,國家辦小學、辦中學有什麼意思?不是都辦錯了!浪費那麼多金錢,浪費那麼多時間,讓這些小孩統統去念研究所去,一年、半年,博士學位就拿到,那不是很好?他不行,還得從幼稚園念起。所以《佛藏經》裡面世尊才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釋迦牟尼佛這句話說得多麼嚴肅,不承認!小乘是什麼?小乘就是戒律,小乘是人天佛法,教你在世間做個好人,不要做壞人。學佛要從這裡學起。你看經典一打開,「善男子,善女人」,小乘就學這一句,我要學做一個佛陀那種標準之下的善男子、善女人,然後才能入門。「淨業三福」第一句指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很清楚,你要從這裡做起。
我們必須要知道,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他的那些學生分頭向四面八方傳播佛法,南傳這一支成功了,從印度往東面走,到達現在的馬來西亞、印尼,到越南,是南傳小乘。北面這一支傳到中國,中國接受的是大乘,為什麼?小乘教義裡面所說的,中國儒跟道都講到,所以中國向上面再提升,儒跟道再向上提升,這是大乘。最成功的、最殊勝的就是這一支,向中國傳的這一支,其他的都沒落,有的一、二百年沒有了,有的六、七百年沒有了。唯獨南傳跟中國這一支一直到現在還存在,這是什麼原因?南傳小乘嚴格執持世尊的教誡,特別是戒律;北傳這一支重視在定慧,用儒跟道代替小乘的戒律。這個根佛教沒有傳到中國之前,中國已經做得非常好,就是基礎非常好,佛法一來之後就開花結果。這些歷史我們不能不認識。
現在佛教沒落,沒落的原因在哪裡?根沒有了,現在我們不學儒、不學道,也不重視佛的戒律,佛的戒律裡根本的根本是十善業道。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十善業道經》不長,先後兩次講到,十善是人天法,你怎麼樣得人身?你怎麼樣能生天?修十善業。上品十善,生天,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身,不失人身。換句話說,你不會墮落在三途。下品十善,阿修羅,三善道。沒有十善,三善道就沒有了。我現在這一生在人道,三善道之一,我這一生不重視十善,不學十善,不學十善跟十惡相應,雖然我沒有殺人,不殺生,我沒有殺人,我有沒有叫別人因我而生煩惱?這想想,有,可能有,這屬於殺戒裡頭的。人沒有殺,有沒有殺過小動物?蚊蟲螞蟻你還殺不殺?你這麼一想就知道了。偷盜,我沒有偷人的、沒有搶人的,有沒有佔人便宜的念頭?有,想佔一點便宜,那就是偷盜。這心沒有斷,殺心、盜心、淫心。前面講的三垢,現行、種子、習氣,現行雖然沒有,種子、習氣有,所以一遇到緣不知不覺就起現行,你就曉得煩惱習氣是多麼重!什麼時候才真正能把它化解掉?這些惡緣現前,依然如如不動,這是功夫,這是定功。
所以我們學佛,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候,諸位想想,如果不用《弟子規》來打基礎,還有什麼方法?沒有辦法。這一個基礎還不夠,還要用《感應篇》來幫助,用《十善業道》來幫助,希望這個根紮穩,這三個是主要的功課。輔助的東西很多,印光大師跟我們介紹的,最好的是《安士全書》、《感應篇彙編》、《了凡四訓》。我發現印祖他老人家一生對這三種書的提倡,真正是世俗所說的,不遺餘力,一生全心全力在流通這三樣東西。他的弘化社,我看過他的本子,翻翻後面的版權頁,我概略的給它估計一下,這三樣東西,在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印的數量將近三百萬冊,那個時代這麼大量來流通,為什麼?這三樣東西都不是佛書。印祖弘化社印的佛經很多,數量都很少,一千部、二千部,三千部以上太少了。可是這三種你看到都是五千部、一萬部、二萬部、五萬部,他這樣印法,為什麼?我三十年前第一次到香港講經,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倓虛老法師辦的。它裡面收集弘化社的書,收集得很多,我白天沒有事情,晚上講經,白天我就去看這些書,看版權頁。我就想,想不通,佛門的祖師對佛經流通沒有這麼熱誠,對這三種東西是全心全力在做,不遺餘力的在做,為什麼?我在香港住了四個月,終於想通,這是祖師的慈悲心,要挽救劫運。這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沒有佛法,儒跟道也就沒有了。
我對於這個認識是在香港講經的時候給我的啟發,愈想愈重要,難怪祖師這麼用心。所以那一次我回到台灣之後,我就把這三種書大量流通。第一個是《了凡四訓》,好像那時候我印了五萬冊,這是最大一次分量;《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開始大量印。而且我到處講,講這三樣東西,彌補我們基礎之不足,一定從這裡紮根,這是很多很多人都疏忽,都沒有注意到。那看看,這又過了半個世紀,看看現在,現在再不認真的救,再過個五年、十年,沒得救了,是真的,神仙出來都救不了。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夠不重視。我們學大乘,同時紮根,一定要曉得,沒有根,這大乘不會結果。所學的這些時間,我們只可以說,你得一點大乘的常識,大乘法裡面所講的殊勝德用,你一分都得不到。如果你有根,那是活的,這大乘對你是最殊勝的滋養,你會很快的長成。所以希望我們同修有這個認知,一定要把四個根紮好,我們自己才有救,佛法才不至於在我們這一代滅絕,這就是報佛恩,這就是利益無邊眾生。
我們要把《弟子規》當作我們修學最重要的戒本來看,你有了這個基礎,你再去學戒就很容易,一點都不困難。我們今天感覺得戒律很難修、很難學,處處都是束縛,都是妨礙我們的自由,這是我們放逸慣了,完全違背了性德,完全違背了本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三途的因緣。這些事,只要頭腦稍微冷靜一點,你會看得很清楚。看自己看不到,看別人,看了別人之後,立刻回光返照,再看看自己跟別人是不是一樣?很清楚,很明白,我們現在走的是什麼路?是佛道,還是鬼道、還是畜生道、還是地獄道?都是道,那個道不一樣,到達目的地不相同。佛道,第一義;菩薩道,第二義。我們現在連人道都不走,人道是什麼?人道是弟子規,《弟子規》百分之百做到,絕不失人身。所以你有弟子規的基礎,你再修十善業就不難。《十善業道》這個經雖然不長,內容非常豐富,為什麼?他從初發心講到人乘,一直講到無上乘。所以要記住,佛在經上講的話,這個法是人天乘,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菩薩行處,乃至無上菩提,大根大本,你說多重要。所以從初發心到無上道不能離開,離開就錯了。離開十善,你就離開了佛法,你就走上邪道,你的方向就偏差。
我們學習還是從《弟子規》,《弟子規》提升到《感應篇》,就是增盛;從《感應篇》再提升到《十善業道》,增盛;由《十善業道》提升到《沙彌律儀》。給諸位說,前面這三種,《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我們用一個總的代表來說,它教我們什麼?孝養父母,《沙彌律儀》教什麼?奉事師長。人不孝父母,決定不會尊師重道,所以孝是根,孝是本。唯有孝養父母,才懂得尊師重道。我們的學習,這是大乘法。佛在《菩薩戒經》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要求我們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人生觀。這正確觀念是什麼?「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世世,此界他方,六道輪迴,互為父子親屬。這樣的心態去修學,孝道才圓滿,那是佛菩薩的孝道。而學《沙彌律儀》,我們的心態一定要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是佛弟子,一切眾生是佛,是我的老師,師道才圓滿。聖賢教育無他,孝親尊師而已,這是聖賢教育。
你要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學?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個道理太深,儒釋道三教的經典精華都在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可是你要是把道理都搞清楚以後你才幹,太遲了,恐怕時間來不及,你的壽命、福報、緣分可能就沒有了。所以真正有福德的人,聽到一句幹一句,聽到兩句就做兩句,這是有福的人。佛在經典裡用看病做比喻,這比喻得很好,你的病很重,看到是病危,有人送你這個藥,告訴你那個藥很好,特效藥吃了,你病就會好。如果你沒有懷疑,相信就吃了,果然病好。如果你要問他,你這是什麼藥?從哪裡來的?這藥是什麼性質?對不對我的病?問長問短,問個幾天都問不清楚,你病入膏肓,壽命到了,藥還沒有入口,已經過世。這個比喻很值得我們省思,我們對於聖人的教誨,就像這個處方一樣,一絲毫懷疑沒有,要想了解它,等我病好了,我再來研究,現在頭一個救命要緊,這是個有福德的人,也算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對於大聖大賢,諸佛菩薩,要有清淨的信心,決定不能懷疑。
弗沙如來也曾經在這個場所,忉利天王的善法堂,講過十住法,所以這個地方『最吉祥』。我們再看第八首:
【提舍如來辯無礙。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提舍』,清涼大師給我們開示,「亦云底沙」,我們中國的意思就是「度」的意思,也有「說」的意思,總的來說是「說法度人」。說法度人最重要的要有辯才,所以這是讚歎佛德辯才無礙。「辯才無礙」,這是「能說」,佛經裡面常常講四無礙辯才,如果沒有辯才,你就不能說。辯才是不是學得來的?是有這一門課程,學演講。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的人,你看師範學校裡面,有教育心理學,有教學法,這都是屬於辯才的範圍。我們學佛,要學講經,老師給我們編了兩個教材,一個是《實用講演術》,講演的方法;另外一本是講經的,《內典講座之研究》,裡面講講經的方法。這些是我們初學的時候必修的課程。這個東西學了之後,有人會用,有人還是不會用。正如同兵法一樣,《孫子兵法》,現在很流行,外國看的人很多,翻成許多不同國家的文字,全世界流通。學了之後,幾個人會打仗?這就是岳飛所說的一句話,說得很中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飛是被害死,年齡不大,能說出這句話,可見得他對傳統教育、對漢學的底蘊還是很深;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得力於周同老師的教誨。他講一心。你學的方法是個原理原則,可是怎麼樣會用,那是本事。方法是死的,可是應用是活的,應用是學不來的,老師也沒有法子教你。
我在台中學《講演術》、學《內典講座之研究》,我用了多少時間?不到一個星期,全都學會了,我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上台不會用,怎麼辦?李老師講經教學,我一堂都不缺。上課的時候,我聽他什麼?我跟一般同學們真的不一樣,一般同學都聽老師講的是什麼,我不重視他講的什麼,我要聽他,他為什麼這樣講?那就是什麼?他在講台上,他活活潑潑用上了,我要學這個本事。這個本事他不能傳,活的,上了講台之後,因時不同、因人不同、因處所不同、因環境不同,千變萬化,活的。這個經驗,常講經的人都有,你看沒有講經之前,你備課,準備了很多很多,可是有的時候一上台之後,看看大眾的神情,所預備的東西一條都用不上,這很多。不能沒有準備,但是準備,可能到時候用不上。準備得很豐富,也許只能用上幾句。活的,活學活用,活用活學。這就要講求什麼?悟性。掌握住原則,靈活運用,這才能做到無礙,特別是在答問的時候。
早年我在求學的時代,跟著李老師,李老師在台中,也可以說是首創第一家,大專佛學講座,利用寒假、暑假,學校放假了,這些年輕學生們,對佛法有興趣,到台中來向他老人家請教,於是辦了這個班。這個班在慈光圖書館,所以也叫「慈光大專佛學講座」。這個講座的起源是我給他建議的,因緣,是在那個時候,台灣大學,這是台灣高等學校第一個有佛學社,同學們組織起來學佛,有佛學社。這個佛學社的領導人周宣德老居士跟我們李老師是老朋友,他是教授的身分,他是佛教徒,所以在學校裡面就正式組成佛學社,叫晨曦社,學校的學生社團。周教授把這個訊息寫了一封信給李老師,李老師看到跟我們大家宣布,講經的時候宣布:好事情,高等知識分子學佛了,這證明佛教不是迷信,大學裡面正式有學社成立。每個人聽了都很高興。下課的時候,我就跟老師說:老師,不是一件好事情!他就瞪著我說:你怎麼說這個話?怎麼不是好事情?我就分析給他聽:高等知識分子,他們學佛,如果學有偏差,沒有真正善知識指導,所謂先入為主,他一下學錯、學偏差了,誰去幫他們糾正過來?我這樣一說,老師立刻就想到,他說這是個問題,他回過頭來就問我:那怎麼辦?我說我可以想個主意,我們利用寒暑假,把這些學生找來,我們在這裡講,你就把他糾正過來。這個提議老師立刻接受,所以我們慈光圖書館就附設這麼個講座。
這講座辦得很成功,辦了很多年。以後平時,星期六跟星期天,星期六晚上,星期天一天,那對什麼?對當地的大專學校的學生,報名參加。寒假、暑假是對全台灣省各地的大專學生,開六門功課。修學期間最短是兩個星期,最長是四個星期,好像第三屆就是四個星期。第一屆,我記得,就是大專講座開始第一屆,李老師自己教,一個人教,好像四個學生。四個學生,三個是華僑,兩個馬來西亞的,一個香港的,一個是台灣本土的;這個學生好像是師範大學兩個,台大一個,政大一個,我跟他們都很熟。第二屆增長兩倍,十二個學生,第三屆二十七個學生,第四屆就一百多個學生。第四屆的時候,老師要我參加,我擔任什麼課程?答問。這個課程是李老師自己擔任的,他一個人講三門課,講《彌陀經》,講《佛學概要》,還有一個「答問」。也是忙不過來,所以「答問」這門功課就是每天下午兩個小時,學生提問題,我們現場給他解答,第一天第一次,老師自己主持,下來之後就跟我商量,要我代課。所以這四個星期,我就代他答問。一百多個同學,裡面有六個研究生,念研究所的,我也是戰戰兢兢,因為那個時候的同學年齡跟我差不多,所以老師做後台,反正答不出來的時候,再向老師請教。
這門功課沒有法子預備,只有吃過飯,中午好好睡一覺,養足精神,來應付他們。我們總認為後生可畏。四個星期下來,最後一堂課,我說看看這個情形,四個星期,你們所提的問題,沒有一個問題把我難倒、我沒有辦法答覆你,還沒有遇到過,看來後生並不可畏。李老師給我這麼一個機會。問的問題非常廣泛,包括他們學的六門功課。他們六門功課,《佛學概要》,李老師編的,有《八大人覺經》,這兩門都是介紹佛法的。另外就是解門跟行門,解門,性宗,老師選的《心經》,《般若心經》,還有法相唯識,法相唯識沒有適當的教材,所以自己編的,大概介紹八識跟百法明門;另外是行門,行門一個是念佛的,《彌陀經》,一個是《普賢行願品》,六門功課。六門功課四個老師教,所以李老師自己一個人教兩門。有這麼一個機會學習,教學相長。所以我在台灣對於大專學校的學生就認識很多,這以後到美國,緣就成熟。我到美國去的時候,我們慈光的講座跟台北中國佛教會的大專佛學講座,道安法師主持的,請我去做總主講,這些我認識的學生,在美國留學的差不多三百人,美國的緣就這麼成熟;他們分散在各州,都搞小型的佛學社,我一到美國去之後,這些人都圍繞著我,美國各州這些大城市,每年都要巡迴到那裡去講一次,緣是這麼來的。
辯才,真的就是靠清淨心,求三寶加持,沒有別的辦法,你沒有法子準備,求佛力加持。當然還有後台,真答不出來,找老師。好在這四個星期下來,沒找過老師。辯才,基礎還是多讀書,多讀書還是得一門深入。一門深入,你的心是清淨的,清淨心生智慧,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學,無論是佛法或者世間法,最忌諱的是你學得太雜,你學得太多、學得太亂,那變成什麼?變成都是常識、知識,不是智慧,你在應用期間自然就會有障礙。智慧是沒障礙的,智慧是有悟性,隨機應變,有應變的能力;知識豐富,未必有應變的能力。所以不能執著,這非常重要。執著,你肯定就不能靈活,你就會產生障礙。這個地方,在平常修學的時候,修學當然要參考資料,參考資料還是以一家之言,不能搞多。我們現在學《華嚴》,我們主要的參考資料是清涼大師的,你們看到經文裡面的《疏》,小字是《鈔》,這都是清涼的;另外一個參考資料,論,李通玄的《合論》。我們學《華嚴》,主要就採取這兩種資料。有時候在《疏鈔》、《論》裡面提到一些重要的開示,這些開示裡面涉及到一些名詞、典故,那我們只查這部分的參考資料。這部分參考資料,最方便的是《佛學大辭典》、《教乘法數》。
如果教誡初學,我們可以穿插一些公案,因緣,業因果報的例子,這些可以蒐集。甚至在佛法講到理論方面,我們懂得經上有很多真的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也可以引用東西方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東西來引證,這也很有說服力。像《華嚴經》上講宇宙的起源,這是科學、哲學都在探討的,我們一做比較,還是《華嚴》講得圓滿,《華嚴》給我們講宇宙的起源是一念頓現。現在科學家講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什麼東西爆炸的?爆炸有個原點,這個原點多大?這科學家也很了不起,我們不能不佩服他,應當是從數學裡面發現的,我相信他不是從科學儀器,科學儀器還做不到,還沒有法子看見,應該是數學,所以數學是科學之母。他們說原點,原點太小了,我說也說不上,但他舉這個比喻我記得,他比喻說我們人的頭髮,一根頭髮,我們拿這個來比喻頭髮,已經很粗了,一根頭髮,把頭髮切斷,切斷這個地方有個平面,頭髮是圓的,它有個直徑,這個直徑上可以排列多少個原點?它前面是一百萬,後面是三個億,所以是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那一個原點爆炸就是一個宇宙。這個原點,我相信現在顯微鏡看不到,一根頭髮的橫切面,這個直徑上排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
在科學家天文望遠鏡裡面觀察,現在這宇宙呈現還是在膨脹,所以從膨脹推見,它一定是爆炸的原點。現在很多科學家是勉強相信這個,找不出第二個辦法。而佛法講得妙,佛法講的是一念頓現。這一念的時間多長?真的,億萬分之一秒,非常非常短暫。我們平常用《仁王經》上講的,這是佛的方便說,《仁王經》上講的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我們已經是無法想像,就是一秒鐘的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所以我在講《仁王經》,通常在大乘教裡頭引用的時候,我都說這是佛的方便說。我們在《法苑珠林》裡面看到,有一條記錄,我相信那是佛的真實說,那是幾十億分之一秒,而不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說明宇宙不是真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是假的,是虛妄的,是如夢幻泡影一樣,一種抽象概念,它不是真的。所以物質不存在,精神也不存在。這個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不承認有物質存在,但是他承認有能量,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從能量變現出來的。他們的說法,能量在聚集的時候,會產生物質,就是物質現象;雖然產生物質現象,時間非常短,一剎那就沒有了,但是第二個現象、第三個現象,它會連續。我就想起我們電影的幻燈片,我用這個東西來解釋一念頓現。
一念頓現裡面告訴我們一個理,這個理是什麼?沒有生滅。十法界依正莊嚴,講老實話,沒有生滅。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了解事實真相,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你搞妄想分別執著,那不叫冤枉!所以,為什麼放不下?不知道事實真相。真正知道事實真相,那才非常痛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真正是慷慨大方,得大自在。所以事實真相不了解不行,愈清楚、愈明白,愈歡喜放下,很容易放下,為什麼?知道過去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是錯了,這不能再錯下去。
人活在世間,最有意義的一樁事情是什麼?幫助別人,這是最有意義。回過頭我們再看看,諸佛菩薩他們所表演的最有意義的,契入境界之後,那就是明達第一義,契入第一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入不二法門,所以他沒有痕跡。作而無作,是對自己說的;無作而作,是對眾生說的。從佛菩薩的應化,像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教化眾生,不捨一人。只要是遇到都是有緣人,沒有一個捨棄。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業,說法度人,度這一個字,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幫助、協助。幫助他什麼?幫助他覺悟,破迷開悟,佛一生就幹這麼一樁事情,自己的示現是覺悟的樣子,戒律是什麼?釋迦牟尼佛日常生活,把它記錄下來,就叫戒律。我們知道,他生活所做的示範,完全是治我們現前眾生的毛病,我們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他完全把它修正過來。換句話說,我們是違背了性德,迷失了自性。他不迷,他是覺悟,圓滿的覺悟,他完全是隨順性德,做出隨順性德的樣子來給我們看。我們無論是從先悟後行,或者是先行後悟,都要向他老人家看齊,都要跟他學習,那就對了。上上根人,悟後起修,像惠能大師這樣,他什麼也沒有學過,悟了之後,樣樣都如法,沒有一樣是違背自性,這個正確。迷了之後,沒有一樣是順著自性,完全跟自性相悖,我們的麻煩在這裡。
頭一個,迷了的人沒有誠意。中國古聖先賢教人,誠擺在第一個;佛法教人,也是把誠擺在第一個,你看菩提心,菩提心第一句,「至誠心」。《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至誠心是菩提心的體,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也就是真誠心,真誠心對自己是什麼樣子?對別人是什麼樣子?真誠心對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對別人就是大慈大悲。那個迴向,點點滴滴,一毫、絲毫的功德都迴向給一切眾生。為什麼?一切眾生是法相,法相是自己法性變現的,性相是一不是二。
由此可知,迴向菩提,迴向實際,迴向眾生,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們以前把它當三樁事情講,現在才知道是一,一而三。菩提是覺性、是佛性,實際是法性,眾生是法相,你看看。如果用相宗的話來講會更清楚,菩提是什麼?是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佛性,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佛在《華嚴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菩提就是如來智慧,如來是自性,自性裡面的智慧。第二個實際,實際就是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但是不完全相同,法性是講全體,佛性是講法性裡面的智慧,單獨講智慧是佛性,所以法性裡面有佛性,佛性裡面當然有法性,它分不開的。能生萬法,萬法是法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永遠不能分割。這是歐陽竟無所說的,佛法不是哲學,不是宗教,為什麼?哲學有能有所。佛法雖然講能所,它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這不是哲學的意思。法性是能生,法相是所生,所以六祖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自己自性所生。所以萬法跟自己是什麼關係?一體,這是一般人不知道。認識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還有什麼話好說?你的慈悲心真正是遍法界,你的大慈大悲確實遍一切眾生,你真的覺悟!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現前。
整個宇宙跟我同一體,無緣是沒有條件,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什麼條件都沒有。這個世間人怎麼會知道?世間人做一樁事情,你什麼動機?你為什麼這樣幹?你幹這個用意何在?一大堆的問題。佛菩薩沒有問題,知道是一體。世間人不知道,迷了,所以他不覺。迷了就有苦,悟了就有樂。悟了,樂個什麼?不是我們世間說的很快樂,錯了,快樂也是苦,沒有苦樂才叫真樂。有苦有樂是什麼?相對的,相對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極樂世界是不是到那裡很快樂?不是,很快樂,錯了。人間、天上有很快樂的事,佛菩薩世界裡頭找不到,苦樂都沒有才叫真樂,入不二法門。一切都不二,也就是說找不到對立,沒有對立的。對立尚且沒有,你們想想看,哪裡來的矛盾?怎麼會有衝突?不會。自性的法則,也就是現在所謂大自然的法則,大自然的法則是自性的法則,隨順大自然,隨順自性,什麼問題都沒有。
由此可知,佛應化在這個世間,他所幹的事情,第一樁大事、第一樁有意義的事情是教學。你看看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哪個不是從事教育?他不會做國王,他不會搞別的行業。然後才知道教學是根本,他們完全從根本上做出來,讓一般人自己去體會,去悟入,不必用言語教。所以佛出生在帝王家,捨棄王位。祖師大德裡面,像安世高,也是生在帝王家,他是安息國的皇太子,漢朝時候的安息,唐朝叫波斯,現在的伊朗,他父親是國王。父親死了之後,他繼承王位,做了半年,把王位讓給他的叔父,他出家了。緣在中國,所以到中國來弘法,漢朝時候來的。早期弘法,翻經最有成就的就是安世高。實際上,他的法名叫世高,安是什麼?安息國,把他的國冠在前面當作姓,就像玄奘大師在印度,稱他作唐玄奘,唐不是他的姓,唐是他的國籍。所以安世高,安是他的國籍,安息國。真正覺悟,王位不要,哪裡還爭這個東西!那是什麼?成就的人!
我們現在還沒有成就,還沒有明達第一義,還沒有成就無礙辯才,我們更應當要專心,一心一意來學習。那你要問,我們學多久才開悟?你要是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可以老實答覆你,你這一生沒開悟的希望,為什麼?你懷疑你不會開悟,這是個障礙。大乘教裡講得很清楚,「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沒有信心,你怎麼能開得了悟?那真的開悟的原因是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開悟,沒有時間限制,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開悟。放下一分,小悟,抵一分執著,你能放下,我不再執著,於世出世間法都不執著;於經教天天學習,非常認真努力學習,但是不執著文字,不執著名相,也不執著裡面的義理,我懂多少就算多少,淺深廣狹沒有關係,要放下。你放下得愈多,你慢慢的體會就更多,體會得深、體會得廣。所以這不是老師教的,是自性的流露。那你能放下分別,你這一生開悟的機會就愈來愈多。最後把妄想,就是起心動念也放下,立刻大徹大悟,那恭喜你,你成佛了。
總而言之要記住,世尊所說的話絕對不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說得多好!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捨棄掉,你的障礙沒有,如來智慧德相就現前。你看看大乘教裡面講的,就這麼簡單,就這麼容易,問題是你肯幹,你真肯放下才行。當然無始無明習氣,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在裡頭打滾,很想放下,偏偏放不下,那最殊勝的緣是什麼?就是天天我們在研究,天天我們在講解,天天在薰習,一遍一遍薰習。薰習若干年之後,真的明白了,明白之後,放下就容易,就不難。
所以這緣就太重要,到哪裡去找這天天薰習的緣?可是現在的確用高科技,我們用網路、用衛星,雖然我們不在面前,我們在網路,你打開屏幕,如同在面前,天天在一起學習。網路上學習的,衛星屏幕上學習的,有沒有成功的?有,而且有不少。所以我們在這裡講,愈講愈起勁。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垂頭喪氣,講的有什麼用?真有,身邊沒有,網路裡頭有,衛星裡頭有,還有不同維次空間裡頭有,法喜充滿。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7 09:11:4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