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901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九0一卷)  2008/1/28  華嚴講堂  檔名:12-017-19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經文是第九段「同讚如來」。清涼大師在第一首偈裡面跟我們說明三世諸佛在同樣的因緣之下說十住法。經上講「皆於此處」,就是忉利天宮善法堂。我們從經的意思去體會,這個善法堂就是我們修學十信心滿,就是十信修圓滿,這就是入十住位,就是升善法堂。所以表法的意思要清楚,我們自己才真正得受用。我們講修行裡面第一個科目十信心,我們溫習一遍。昨天我們溫習到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今天我們從第六個「不退心」看起,不退心。因為十信心絕對不是我們現在講的初發心,這個十信心是初住菩薩的十信心滿,所以它的標準很高。這個標準是建立在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的基礎上,這個十信心才能夠圓滿,只要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不行,這就不得其門而入。所以我們現在說實在話,這個十信,連初信我們都沒辦法契入。為什麼?初信位的菩薩他已經沒有把這個身體看作是我,我執破了,法執猶存,他還有法執,他沒有我執。確實《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得到一分。這個一分雖然很少,可是他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入門了。雖入門,還沒有登堂入室。什麼時候才能登堂?七信位才能登堂。什麼時候入室?初住就入室了,就見到法身,見到法身就是見到毘盧遮那佛。佛法裡頭最難理解的就是表法,如果不懂表法,光看經典字面上所講的,你會以為它是迷信,其實它是意在言外,言語、文字它做為一種藝術的表述,真正的意思不在裡頭。所以你要會看,要會體會。這是一種高等藝術的手法,你懂得這個才能看出佛菩薩的善巧方便,無盡的慈悲、智慧、善巧方便。

  不退心的說法,「定光發明,明性深入」,這個時候,「唯知進而不知退」。這是我們淨土宗裡面常說的圓證三不退,初住以上是證三不退,但是不能說圓,淨土宗殊勝就殊勝在此地,他三不退上頭加個圓,加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加這個字的意思,超過十住、十行、十迴向、一地到六地,超過三十六個位次,這是我們沒有法子想像的,永遠想不透的,永遠也猜不到的,這是法性不思議的奧妙,是真的,不是假的。什麼時候你才真正知道?唯證方知,你什麼時候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知道,你才點頭,你才微笑,明白了。放下了分別執著,妄想沒有放下,都不行,那還差很遠,必須把妄想放下才見到。你所見的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見的無二無別。定光發明,光是智慧,因定開慧。這是什麼?定慧等持,就不退轉了。定多慧少會退,慧多定少也會退,必須要定慧等持,才能保持不退。譬如,這是清涼大師講的,有行無解就好比有定沒有慧。什麼人能成功?真正老實人,行。中下根人決定不行,為什麼?他定不住。自古以來,我們聽說發心閉關,時間不算長,三年,他在關房住了三天就熬不住,想辦法偷偷的翻牆跑出去,有的待一個星期,有的待十天,這就是古人講的有行無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自己試試看你就曉得了。有解無行也沒有辦法,只天天讀誦研究經教,沒有能夠依教奉行,他所學的、所說的全是別人的,釋迦牟尼佛的、祖師大德的,與自己心行毫不相關,古人講說食數寶,是這一類的人。他心裡面依然是煩惱習氣,所以他沒有辦法提升。向上提升這是屬於精進。

  我們現在沒上路,一定要知道自己現在在什麼位置上。我們今天都在做什麼?準備工作,沒上路,我們的解行都不夠。什麼狀況之下上路?《華嚴經》上講的初信位的菩薩,他上路了,小乘裡面講初果須陀洹,他上路了,為什麼?他真放下了,放下什麼?放下我執,不再執著身是我。我們現在還執著身是我,不但執著身是我,我所有的一大堆,都放不下,這怎麼行?所以老師、善知識教導我們,教我們放下,先從哪裡放起?先從我所有,容易,放下身可不容易,把身外之物,我所有的統統放下。我所有的財富,這是叫你頭一個放下的,比較容易的。第二個我所有的親情,這就比較難了,為什麼?一般人把親情看得比財富重。可是現代的社會跟從前不一樣,從前親情真的比財富重,現在財富比親情重,為了要執著財富、名利,甚至於連父母妻子都不顧,這個社會大有人在,這是大錯特錯。所以叫你從容易的先放,這是修布施。真正捨乾淨了,你心清淨。可是雖然有善友教導,幾個人肯相信!為什麼不相信?錢好不容易賺,得來不容易,布施丟掉之後,明天誰供養我?我沒得吃,誰給飯給我吃?我沒得穿,誰送衣服給我穿?一想到這裡,不敢施捨。這是什麼原因?這是沒有看破,沒有看破就是沒有真正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他不敢,了解事實真相的時候他樂意、他歡喜,為什麼?愈施愈多。話雖然是這麼說,還是不相信。如果你真幹,一點懷疑沒有,你才會真正證實這句話,愈施愈多,根本就不去想明天吃的、喝的,腦子裡一片空白,到時候自然有人送來,妙不可言!

  而且你布施得多,供養愈來愈多,多到你自己沒有法子享受,再布施,有福大家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在中國古人,那時候佛法還沒傳到中國,范蠡,范蠡的夫人是西施,這兩個聰明絕頂,幫助越王句踐把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復興了。范蠡很聰明,知道句踐這種領導人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就是在有難的時候大家是非常好的朋友,言聽計從,可是享富貴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他對你有懷疑,他不相信你。所以這個人聰明,有智慧,看出來了,國家復興的時候逃了,也沒有告訴句踐,帶著西施逃走了,改名換姓,找個偏僻的地方做生意去了,做小買賣,做生意。做個三、四年,發大財。發大財,他把他的財富布施給貧窮的人,幫助貧苦,自己從小生意再做起,過兩年又發了。這證明因果理論裡面所說的,你命裡有的你丟不掉,你命裡沒有的你求不來,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愈施愈多。施的時候沒有懷疑,不怕人騙你,不怕人坑我的,得來的時候自在,不用操一點心,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沒有不賺錢的,為什麼?命裡有,命裡有是淨財。你要常常擔心別人騙我,擔心別人坑我,這個財不清淨,不淨。不淨就是你得來的時候也要吃一點苦頭,真的賺得好辛苦,賺得不容易,那個財不淨。財清淨的時候,沒有想賺錢,錢就來了,不操一點心,自然就來了。這是佛菩薩給我們講的生財之大道,你才懂這個道理。

  中國古人也有類似的說法,自己流亡在國外,從前的國不大,孔老夫子周遊列國,自己的國家範圍小,那時候國家還沒有一個縣大,大概一個鄉鎮就是一個國家,自己在本國沒有法子發展,到別的國家去,周遊列國。孔老夫子是如此,自己國家不能發展。在旅遊的時候,到某個國家,接觸這個國家的士大夫,也就是我們講國家領導人,不是最高的,像部長以下的,我們講二把手、三把手,接觸這樣的領導人,你說的話他們能相信,他們很歡迎,這個地方可以住。所以,這個地方能不能住!更進一步,你跟這些士大夫往來,你提出一些建議,好的建議,他們能接受、能採納、能夠落實,你可以在這個地方做官,也就是你可以從政。如果你能夠在這個地區,這不是你的國家,對於人民布施恩惠,你就可以在這裡紮根,可以定居。你想想看,說到最後最重要的,我們在一個地方布施恩惠,這個地方人從上到下都愛護你,把你看作自己人,不會把你看作外人,所以你可以定居。這是說你旅遊在別的國家或者是別的地區,能不能在那裡久住定居,你就想到這三種。古人講的話有道理。所以基本的一個觀念,《弟子規》裡面講的「凡是人,皆須愛」,無論在哪個地區,一定要有慈悲心,要真誠的愛心愛護當地人,思想、言行都要為當地人民福祉去關懷,誰不喜歡你?誰不歡迎你?這個重要!在別的國家如此,在自己的國家更應當如此。在外地、在外國有了成就,要想回到自己本國家鄉定居,你能對家鄉這些親友、同胞們不關懷嗎?哪有這個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懂這個道理。

  可是成就,我們前面講了,定這個字是樞紐,關係最大,我們要想成就,定太重要了。親近一個善友沒有十年,你的根不穩。我在台中,李老師要求我跟他五年。到了五年,我向老師說這五年很有受用,進步很明顯,我希望再跟老師五年。老師聽了笑笑。我跟他十年,守他的規矩,十年不改變,根才能紮得穩。如果你常常換,常常想新的東西,那就完了,那你就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想到祖宗五千年的教誨,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成果,不能不相信。給我們說的什麼?教之道,貴以專,你只要十年專一,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如果常常換花樣,十年學十門東西,一門東西你只有一年的功力。不錯了,在現在這個社會就很不錯了,一門東西能學上一年,一般人都做不到,你就超過一般人,但是你要跟古今中外的大聖大賢相比,那你比不上他們,為什麼?他們用的功力又超過你十倍,道理就在此地。我們學大乘,大乘法裡面還是依一部經,專一,教之道,貴以專,真的,一經通一切經就通了。

  中國的文字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它是藝術,高等藝術,還在繪畫之上。諺語說畫有價錢,字沒有價錢。書法家比畫家高!我請了老師給你們同學們也練練毛筆字,為什麼?它可以幫助你修定,練毛筆字就是修定,要全心全力貫注,先紮這個基本功,基本功紮實之後你再學臨帖。對於學佛有幫助,為什麼?學佛最重要的是清淨心。實在說,字寫得好的人書一定念得好,佛一定學得好。你說為什麼?他有基本功的定力,道理就在此地,沒有定力什麼都學不好。所以練字一方面是練書法,更重要的是修定,不止兩得,一舉二得不止,這一舉,你所得到的利益是多方面的,決定不止這兩方面。所以定慧等持就是此地講的「定光發明,明性深入」。

  十信心滿就是法身菩薩,明心見性。對於見性這樁事情會愈入愈深,愈入愈廣,這時候才真正出現了法喜充滿,真正明白古人所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這句話你真的明白了。所以知進而不知退,念念都在精進,也就是念念與自性相應,行行與性德相應,他怎麼不歡喜?歡喜心生起來了,疑慮的心沒有了。你心裡有懷疑、有顧慮,歡喜心生不起來。不善的心沒有了,邪惡的心當然更沒有了,這些東西統統沒有,換句話說,貪瞋痴慢疑都沒有了。那恭喜你,身心健康,無量壽命,無量壽你就證得了,也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你證得金剛不壞身。金剛不壞身是你的原本的身,你本來就是這樣的,為什麼?你本來是佛。

  再看下面第七個「護法心,心進安然,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交涉也」,這是真正護法。心安,這可不是容易事情,心為什麼安?心平了,你的心不平就不安。所以平安兩個字常常連起來用,連起來用,平是因,安是果報,心平自然就安,不平就不安。你看中國文字,這含的意思多深,這是外國文字裡頭沒有的。平字的寫法很像一個天平,兩面平等的,所以心安,外面環境呢?環境安然了,境隨心轉。

  這一場大風雪,我看到同學們從網路上下載的一些資訊,知道這場大風雪也造成很大的災難。災難是眾業所感。在前些時候也有訊息告訴我們,今年冬末春初,就是冬天最後的一個月、春天的第一個月交接的時候,也就是臘月跟正月有一場瘟疫,這個瘟疫很嚴重。這個災難是屬於去年,二00七年,這場風雪這個瘟疫沒有了,可是風雪帶來的災難,損害也相當嚴重。我們這個小道場也非常的難得,在這裡一起修學的出家眾有一百多人,在家眾將近兩百人,所以也是很可觀的道場,我們四眾同學一共將近三百人。我們看到這個現象,應當將自己修學功德迴向,這麼大的一個災區,希望這個災難能減輕。特別是旅行在路途上的人,他們缺乏糧食、缺乏飲水、缺乏保暖,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想到。幫助他,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我們念念給他們迴向,祈求佛菩薩保佑這個災難降到最低的程度,希望正法廣大久住,希望眾生回頭是岸。只要我們真正懂得斷惡修善,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的,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災難自然就能夠化解。這個事情連現代很多科學家都深信不疑,他們舉出很多科學的證據,人的善念能改變環境。

  唯有自己心境安然,你才能保持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四個字怎麼講法?我們把佛字拿掉,一切法,那就好講了。一切法就是萬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那佛是什麼意思?佛是智的意思、佛是覺的意思。一切佛法就是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叫一切佛法。不失就是不能夠失去覺正淨。覺正淨是三寶,是三學;三寶是佛法僧,三學是戒定慧。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保持著覺正淨,不失覺正淨,覺正淨要沒有了,迷邪染馬上就來了,這是真精進。三寶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我們看到佛菩薩的形像,立刻就能警覺到覺而不迷,看到釋迦牟尼佛像,聽到釋迦牟尼佛名號,就知道、就提醒你待人要慈悲,待自己要清淨平等,這是世尊德號裡面的含義,他的名號就是提醒我們。

  同學們當中有常常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有修學地藏法門,很好。地藏法門是什麼?是孝親、是尊師。孝順父母,尊師重道,這是地藏菩薩。要把這個精神,這樣的教誨,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是真修地藏法門。如果我們天天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每天稱念地藏菩薩名號幾萬遍,我們對父母不關心,對長輩不尊重,那就錯了,完全錯了,你的心行跟地藏菩薩完全相違背,這我們要能夠想到,才能真正得到大乘經教的受用,才是真正護持自己的大法,這個大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是自己的。

  末後一句,希望我們常常能跟十方如來的氣分交接。十方如來的氣分是什麼?就是我這二十多年來常常講的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就是十方如來的氣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十方如來的氣分。念茲在茲,要認真努力去學習。二十個字它的根就在真誠,真誠就是我們的自性,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大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那麼其他的?其他是作用,真誠心對自己就是自受用,就是清淨平等覺。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心不清淨,真誠心沒有了;心不平等,真誠心沒有了;心還有迷惑,真誠心沒有了。如果有真誠心,一定是清淨平等覺,對待任何人、對待一切萬物、對待樹木花草都有愛心,有愛心那就是有慈悲,那就有真誠心,如果很隨便,沒有愛心,你沒有真誠心。這些地方都在日常瑣碎事情當中你去觀察,最重要的,自己要去檢點。

  真誠、禮敬是性德的流露,現在人裡頭沒有真誠,外面哪有禮敬?實在講,他很想尊敬,但是他不知道怎麼尊敬法。所以這個要學,人不學不知道,要從《弟子規》裡面去學。跟我往來的同學很多,我偶爾也提到過,想到我們年輕的時候,做學生的時代,給老師、給長輩寫書信、寫報告,都是毛筆工楷。字不一定要寫得好,我們不是書法家,但是一個條件必須要遵守的就是要工整,你要寫得規規矩矩,端端正正,不能夠潦草。潦草是什麼?潦草是說明你心裡沒有誠敬,這要懂得。書法裡面有草書,那是藝術,這不是書信文件裡面所用的,那個不許可的,一定要工工整整。可是我們這麼多年來看到很多人給我寫信,寫的一些問答,很多字我都不認識,真的很潦草。在從前老師要是看到你這個文字,他不看你的,他把你丟掉,他不需要答覆你,答覆你也沒有用,你聽不進去,心浮氣躁。現代人由於電腦發達,年輕人都用電腦,電腦裡面打出來的字當然整整齊齊,可是怎麼樣?自己不會寫字了,真正恭敬還是要自己寫,電腦打出來的那都不算,但是可以用。最恭敬的還是自己提起筆來寫,不管你是用鋼筆、鉛筆、毛筆,總而言之,記住,端正,這個重要,不可以潦草。對長輩、對父母、對師長怎麼可以那麼隨便?長幼有序。現在社會不講這個。他們不講,我們要講,不講是錯誤的,講是正確的。我們怎樣幫助別人回頭?我們一定要做得很好,做個好樣子給人看。有些重要的,譬如信件,他寫給我的很潦草,我回他的信很端正,讓他收到我的信的時候,拿到手上他自己會想一想,我是怎麼對人,人家是怎麼對我,這都是教育。所以護法,護自己的法就能護如來的法,能護如來的法就能護眾生的法,一切是從我做起。我的思想要正,言行要正,這才真正能做到護法心。

  第八個「迴向心,覺明保持,能以妙力感應佛光迴照,又向佛而安住也」。前面這句話,覺明保持,這就是護法,你能永遠保持正覺,永遠保持智慧明瞭,這是護持自性,自性的覺正淨。然後自自然然產生極其微妙而殊勝的能量,我這樣說大家容易懂。妙力,那是自然的,它是從覺、從明裡面生出的能量,這個能量就是感,十方如來住在法性當中,他自然就有應,感應道交。感應什麼?佛的能量加持我們,這個加持,我們在這麼多年學習當中,加持的能量大小好像跟自己能量是相等的,我們有一分,佛加持一分,我們有兩分,佛就加持兩分。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從江本博士水實驗裡面就明白了,為什麼?佛沒有起心動念,佛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對一杯水,把這個愛心給它,我很喜歡你,這個喜歡程度不一樣,它反應的結晶不相同。我們平常心,「我很喜歡你」,你看它的結晶,是很美,不錯;「我非常喜歡你」,那個結晶就更美,它不一樣,它也沒有分別執著。佛是法性,法性是應,我們的能量、波動是感,它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所以感得佛光迴照,我們通常講佛力加持。

  迴向在平常十法界裡面,佛常常教給我們,把自己所有一切功德迴向三處,不求世間的榮華富貴,不求這個,我所修學一切功德,第一個迴向菩提,無上菩提,我們念念只求這個。這個無上菩提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成佛了,我們就求這個。第二個是迴向實際。實際是什麼?實際是法身、理體,就是老祖宗傳下來本性本善,我迴向給本善,佛給我們講的本性本覺,我迴向給本覺,我迴向給本善,希望本覺本善常常現前,不至於迷失,時時刻刻本覺本善都能現前,這是我們學佛人終極的目標方向,你看多清楚。第三個教我們迴向眾生。十法界的眾生、六道眾生,特別是一些苦難的眾生,迴向給他們,全心全力幫助他們,跟這個地方結緣,跟這些眾生結緣。我能夠尊重這些眾生,我能敬愛這些眾生,能關懷這些眾生,能照顧這些眾生,而且能幫助這些眾生,這是我們要做的。這個緣結下去之後,在大乘教裡面講得太多了,生生世世,將來你作佛的時候,凡是跟你有緣的人都是佛弟子。

  我們幫助他總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物質的幫助,一種是精神的幫助。物質上特別要照顧的,老人,我們要做出最好的榜樣,如何能叫這個地區的老人真正過到幸福美滿的晚年。我們的父母不在了,都過世了,看到跟我們父母年齡相當的都像父母一樣看待,我們能照顧他就是照顧我們父母。再回頭看,小孩,童子,特別是十五歲以下,如何幫助他們受到好的教育,這是什麼?這是真正迴向眾生。迴向眾生不是在早晚課完了之後念個迴向偈,那個沒用處,有口無心,那是形式,那不是實際。實際上我今天沒有能力,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說這種話這是推卸責任,這是不了解事實真相,說老實話,每個人都有能力。我沒有能力幫他,我要照顧自己,我自己能依教奉行,依照戒定慧修學,依照《弟子規》修學,依照《感應篇》、《十善業道》修學,就是照顧他,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能給大家做榜樣、做模範,利益無邊,這真迴向。這個意思我們不能不懂,否則這些經教全白學了。

  我們肉眼凡夫看得見的,三維空間我們能看見,四維以上的我們看不見,有沒有?有,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比我們三維空間不知道多多少倍。《華嚴經》說得詳細,前面我們讀過很多,微塵裡頭有世界。講到剎那生滅,我常常說,絕對不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不是,而是什麼?億萬分之一秒,幾十億萬分之一秒,幾千億萬分之一秒,沒法子想像。我這個想法想應該是這樣子,查查《大藏經》,佛真的是這個說法,所以諸法實相不能不清楚。這裡頭找真妄、找邪正、找生滅、找來去,都找不到,根本就沒有,所以自性本定。自性裡頭法法具足,到底具足多少自己也不知道,就像什麼?我找到萬花筒,這是個小型的萬花筒,你看裡面就幾片不同顏色的紙片,你去轉,你從這邊去看,千變萬化,你從早晨轉到晚去看,沒有一個相同的。再多的變化,就像整個宇宙一樣,離不開這個小筒。這個小筒比喻什麼?比喻法性,裡面就是法相。你要問這什麼道理?你細心看看萬花筒的道理你就明白了,跟這個道理差不多。宇宙間真的有奧祕,萬花筒裡含藏著奧祕,跟宇宙的奧祕是一樣的,無二無別。

  後面一句,「又向佛而安住也」。這個向是學習,我們向佛學習,佛是怎麼安住的?《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佛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無所住就是諸法界,就好像這個萬花筒一樣,這裡面小碎紙片它依萬花筒而住,它不依別的,萬花筒就是法性,依法性住。而生其心是什麼?生其心是動,你看萬花筒,你不動它就不現相,你一動它就現相,動就有感,這個相的變化就是應,有感就有應。這個道理確實很深很密,深密。佛告訴我們,並不是不能理解,能理解,只要你肯放下,你自然就明白。所以自然智、無師智,沒有老師教的,一時頓現,全明白了。過去那些開悟的人都做出很好的示範給我們看,頭一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做榜樣給我們看;在中國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做出榜樣給我們看。其實佛教傳到中國這兩千年當中,開悟的,禪宗《五燈會元》裡面記載一千七百則公案,那就是一千七百個開悟的人,十住以上的,教下大開圓解,淨宗、密宗,淨宗理一心不亂的,這境界都相同,統統合起來最低的估計應該接近一萬人,這都是我們最好的楷模,只要我們自己肯幹。這個事情不是求人,求人難,這個事情求自己,自己真肯放下不難,所以迴向要落實。

  再看第九「戒心,心光密迴,則安住無為而不遺失也」。這個地方講的是道共戒,也就是說心光密迴,這個密是深密,迴是回歸,回歸到自性。自性無為,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為,它不起作用,我們前面也跟同學們報告過,不起作用是什麼樣子?常寂光淨土,大乘經裡面常講的大光明藏,是一片光明。這個諸位要注意到,我們現在的太空是一片黑暗,你看最近這些年來科技發展得很快,特別關於宏觀世界,講太空物理、太空探險,你看現在發射了多少衛星,還有載人的太空船,美國人、俄國人都曾經登陸過月球,從月球裡面看太空還是一片漆黑,在太空當中看到地球就像我們看月亮一樣。照相的照片,我們看到不少這些照片,我這裡還有一張,這裡只有小張的,這是地球,這不是月亮,我們的太空船從空中拍的,下面這塊大地是月球,我們的太空船,這個順序是月亮在當中,對面是地球,拍下來的照片。這張拍的是很完整的一張,非常不容易,沒有濃雲密霧的遮蓋,看到地球上非洲的地形能看得很清楚,在太空當中看地球。所以天是黑的,佛經裡面稱為大黑天。大黑天是什麼?給諸位說,這叫無明。我們的自性是光明的,所以你要見性之後,大黑天沒有了,空中是一片光明,不是黑暗的。如果是黑暗的,那你還是墮在無明裡面,你沒有見性,就是你的無明沒破,無明破了之後這個天空是明亮的,不是黑暗的。所以你什麼時候破無明自己很清楚,再也看不到黑暗,一片大光明藏。西方淨土最高的常寂光淨土,大光明藏。我們還看到天空是黑的,無明沒破,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黑暗沒有了,從此之後黑暗沒有了,這都是事實真相。黑暗從哪來的?黑暗是分別執著變出來的,這我們要知道。

  講到戒心,我們把它換句話說,什麼是戒心?明瞭、通達、愛好、歡喜、守法的心就是戒心。古聖先賢給我們立的一些法,在中國,五倫十義是法,三綱五常是法,四維八德是法。在過去五千年來,世世代代,一直到民國初年還都遵守。我是十歲離開老家,那年是一九三六年,我們家鄉還是屬於舊社會,受桐城派的影響很深,對於傳統祖宗這些教誨都沒有絲毫異議,都是依教奉行,認為這個遵守是天經地義的。為什麼?祖宗立法能夠行五千年,什麼道理?現在立法搞個十幾年就要修訂,為什麼祖宗之法能夠留幾千年不變還歡喜遵守?性德,性本善,他本性就是這樣的。所以與性德相應的,常存,與性德不相應的,那就短命。現在訂的那些法都看到眼前的利益,過個幾年這個利益起變化了,法令要修改,不修改行不通。所以你想想古人的法。古人是什麼人?明心見性的人,他立的這些法才跟你自性相應。所以我們想到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我相信他們是佛菩薩在中國應化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中國人相信聖賢,他們用聖賢身,印度人信佛菩薩,就現佛菩薩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我相信孔子、孟子也是佛菩薩再來的。我早年學佛,把我這個想法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聽聽,聽了之後笑笑,理上講得通,事上沒有依據,事上沒有憑據,理上講得通。真的,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對於戒律,特別是在這個時代,為什麼?大家不守規矩,就顯得特別重要,大家都不守規矩的時候,社會亂了,世界亂了,這一亂,不但是世法不能建立,佛法也不能建立,要曉得世法、佛法都必須要建立在安定的社會基礎上,所以社會安全是第一重要,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你明白之後,你才會真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如何能維護社會的安定和平,這是大功德,大好事。不可以搞動亂,搞動亂那個罪過,現在人不相信因果,不是他不相信就沒有,不相信還是存在,肯定在阿鼻地獄。為什麼?你擾亂這個社會,受害不是自己一個人,受害的範圍愈大,受害的人愈多,受害的時間愈長,你的罪就愈重。這裡面特別是包括言論,甚至於文章。知道因果的事實真相,不敢做這個事情,不敢起這個念頭。

  所以古德常講聰明人有前後眼。學佛是聰明人。什麼叫前後眼?你能看到過去、你能看到未來,前後眼跟你講就是你能看到三世因果報應,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會很謹慎、很小心,決定是斷惡修善,趨吉避凶。趨吉避凶是果上講的,斷惡修善是因上講的。你的一生才能真正過到像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為什麼?你一生不造惡業。造作種種善業也不放在心上,三輪體空,與法性相應。與法性相應,這個好事就大!跟法性一樣大,一文錢的布施,那個功德都是滿法界虛空界,你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你做的那些好事有侷限、有範圍,你自己把它畫個範圍,出不了那個範圍。所以諺語才有句說得好,「量大福大」。什麼人量最大?沒有分別執著的人量大,他的福是跟虛空法界一樣,有分別執著福就不大,它有範圍。明瞭就要認真學,好好的去學。所以我們持戒,持戒的福報無量無邊。學《弟子規》的福報那還得了!不要認為《弟子規》是儒家教小朋友的,小道;如果是大心菩薩來學,它就變成大道。道沒有大小,隨著你心量而有差別,心量小的,學《大方廣佛華嚴經》也是小道,心量大的,學《弟子規》是大道,隨著你的心量在變。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不是講得很清楚嗎?所以心大,智也大,願也大,行也大,福也大,沒有一樣不大,有了分別執著,樣樣都小,想大也大不了。

  不要以為《弟子規》上這個話很普通,我們講開頭幾句話,「父母呼,應勿緩」,這一條就不得了。你看現在多少年輕人,你去叫他,慢吞吞的,愛理不理,這違背性德。我們能夠把對父母的這個態度變成對所有一切眾生,任何一個人叫我的時候,我都很恭敬、很敏捷的答應,為什麼?這是性德流露,這是受過教育的。你這樣的態度,你在任何地方受到人的歡迎,受到人歡迎就受到人尊敬,受到人尊敬就會受到人幫助,諺語所說你的貴人就多了,貴人從哪來的?就是這點小小的態度,這個小小的禮貌。我們能這樣做,慢慢感化周邊的人,讓我們這個小團體,這個小道場,這個小的地區,人人都能夠學到,這個功德就大!不要看到這一句,這有什麼了不起?真了不起!你不知道。所以對父母的這些態度真的能落實,就產生巨大的安定社會的作用,不可以疏忽。

  末後一個是「願心,住戒自在,故能遊於十方,所作悉隨願也」。安住在戒,戒裡面已經把它變成一個生活行為,變成自然,沒有拘束,就是圓圓滿滿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落實《沙彌律儀》,能做到這四樣東西就很圓滿了。這四樣東西是性德,這四樣東西是自性裡面的淨戒,清淨的戒律。然後願願都具足,念念具足,行行具足,你就會受一切眾生普遍的愛戴、歡迎、擁護,你的一切所作當然得到一切大眾的擁護。我們以《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作綱領,「禮敬諸佛」,怎麼禮敬法?落實《弟子規》是禮敬,落實《十善業》是禮敬,落實《感應篇》是禮敬,落實《沙彌律儀》是禮敬,這個禮敬要能落實,不是空口說白話,真禮敬。「稱讚如來」,稱讚不說諸佛說如來,禮敬,說諸佛不說如來,這有差別,說諸佛是從相上講的,從事相上講沒有差別,平等的禮敬。可是稱讚不一樣了,他的心行不善我也讚歎他嗎?這不可以,那你就善惡不分,會引起社會大眾誤會。所以稱讚是有標準的,他的善稱讚,他的不善不稱讚。記住,不善,不批評也不稱讚,這就對了。

  菩薩慈悲心,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人家做錯事情,做壞事情,不批評他,不指責他,他怎麼能改過自新?菩薩的慈悲,不用批評、不用指責的手段,是用自己做出樣子給他看,讓他慢慢的看,慢慢的覺悟,慢慢的醒過來,這是菩薩的慈悲。譬如我們剛才講的個簡單的例子,這個人有傲慢心,很自大,什麼人叫他都愛理不理,我們在他的旁邊做出一個很敏捷、很恭敬,任何人叫我都很快的答應,慢慢去感染他,時間久了他會發現,你這個人人緣很好,什麼原因?想想一定有道理。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先是用身教。什麼時候用言教?他來問你、請教你的時候,再跟他說明,他要沒有問你,完全是示現,現身說法,這個高明。我做到了,你來問我,我跟你講解,他相信;你沒有做到,你說給別人聽,要求別人做到,人家不相信,人家不會接受。所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產生那麼大的效果,沒別的,先做到,古人講的「先行其言」,我要想說的話,想想我有沒有做到,先行其言。這是聖賢、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原則,我們要懂。現在時間到了,十信簡簡單單我們在此地做一個溫習,非常重要,如何能將十信心落實,十住以後才能夠稍稍有一些體會。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7 09:11:27)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7日09:11: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80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