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八九四卷) 2008/1/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89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經文第四段看起,「第四各嚴殿座」。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即以神力莊嚴此殿。置普光明藏師子之座。其座悉以妙寶所成。十千層級迥極莊嚴。十千金網彌覆其上。十千種帳十千種蓋周迴間列。十千繒綺以為垂帶。十千珠瓔周遍交絡。十千衣服敷布座上。十千天子十千梵王前後圍繞。十千光明而為照耀。】
這段經文第一句是總說,後面是別說,都是講的表法。清涼大師告訴我們,「表嚴根欲之殿」,因為忉利天是欲界天,五欲還沒有完全放下,比我們淡很多,比四王天也淡很多,所以它有圓滿的莊嚴。就世間法來講,這是對於佛陀的尊敬,對於佛法的尊重,顯示出自己求法的心真誠。印祖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種莊嚴具需不需要?在世間是很需要的。佛法雖然重實質不重形式,這些全是形式,但是佛法的弘揚必定是自利利他。重實質是自利,如果要是利益眾生那就要形式,因為這種形式上莊嚴,才能夠引發還沒有學佛的人,對佛法沒有認識的人,引起他們的注意,啟發他們,讓他們對佛法起尊重的心,起仰慕的心、嚮往的心,就召集大眾。這等於說是舞台的表演,舞台布置得富麗堂皇,給誰看?給觀眾看的。絕對不是給表演這些人看的,一切為觀眾;佛法是一切為眾生,為眾生演出種種莊嚴的相。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於是道場的莊嚴你就知道那是必要的,不能夠疏忽。盡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如果超過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這不如法,盡心盡力叫做圓滿。
底下說「為法器故,置師子座」,這把它說明「表十住之法門故,文有十句」,第一句是總說,後面是別說。總說裡面說『置普光明藏師子之座』,普光明藏師子座是什麼?清涼大師只說這是表十住法門,「普光明藏,此是解位」,後面說「智照法空,含眾德故,從信始入,故有置言」。實在講就是世尊到忉利天宮說法,給世尊鋪個座位,這個座位就叫普光明藏。由此可知,普光明藏是佛的性德,跟大乘教裡面一般所說的大光明藏是一個意思,是自性。一切諸佛如來、一切佛法、一切萬物,都是從普光明藏流露出來的。要用哲學的名詞來說,這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普光明藏就是本體。能生萬法,一切法都是從它而來,這個意思就深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座位?什麼樣的座位都可以。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是坐在生草鋪的座位上,他在那裡打坐;可是天人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他坐的是金剛寶座。由此可知,佛坐在那裡,他沒有起心動念,每個人看他的座不一樣,每個人看佛像也不一樣,這個道理我們現在明白了,境隨心轉。前面說過,隨誰的心?隨我們自己的心。佛坐在那個地方,我們許多人去見佛,每個人看的世界都不一樣,你說這境是不是隨心轉?
香港佛門的大德聖一法師,早年我到香港來講經,一九七七年我們見面的時候,那時候我講經他老人家每天都來聽。告訴我,他們曾經有三個出家人,那時候大陸剛剛開放,他們到普陀山去朝聖,在梵音洞裡面拜觀世音菩薩,三個出家人在洞口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出現了,每個人都非常歡喜。有很多人拜了沒有看見,他們三個都看到,離開的時候,在路上三個人就問,你見到觀音菩薩現的什麼像?聖一法師見到的,現的像像地藏王菩薩一樣,戴毘盧帽,完全是金色的,現這個像。另外一位法師看到的,就像我們普通看到的白衣觀音,現的是這個像。第三位法師看到一個比丘僧的像,三個人都看到,同時看到。你看,同時、同處,不一樣。我們就曉得,每個人心不一樣,那個相從哪來?相從心生,是你自己心裡面現出來的。前面講的道理講得好,從佛菩薩來講是從體起用,他起的用現相,相由體現的;我們見到的人,見到的人是相由心生的。我們的心想見菩薩這是緣,這是你心想生,所以你心想見到這個相。這是個很好的例子,這個事情發生距離我們現在不算遠,大概三十年的樣子。
這第一句是講體,能現之體是普光明藏。十住菩薩是解位,《華嚴》信解行證,所以它這裡代表的是「智照法空,含眾德故」。法是法性,總的來說是法相,法性能現,法相是所現。至於萬法千變萬化,這是什麼原因?這是識變的,識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三位法師在梵音洞上,見的觀音菩薩現的像不一樣,他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相同,所以見的觀音像不一樣。觀音有沒有分別執著?給諸位說,沒有,不但沒有分別執著,決定沒有起心動念。就像江本博士做的水實驗一樣,這個我們可以做,三個人,我們每個人都寫一個「愛」字,貼在水瓶上面,三個結晶一定都很好看,但是不是相同的?沒有一個相同。就是自己寫的這一個「愛」,我現在貼在水瓶上,看水瓶的結晶;我還用這個字,我再貼在另外一個水瓶上,再去看,現的相也不一樣。江本博士告訴我,他幾十萬次的實驗,從來沒有看到兩個結晶是完全相同的。為什麼?我們的念頭剎那在變,雖然是講一個愛字,那個愛字裡面的成分不一樣,所以結晶顯現出來的時候大同小異。前一秒鐘跟後一秒鐘不相同,此處跟他方也不相同。在佛法裡面,總的來說,叫不可思議,妙極了!但是你要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道理你總要牢牢的記住,為什麼?你就不執著了,進一步你就不分別,你真正能放得下。放下之後,全心全力照顧苦難的眾生,為什麼?他們還沒覺悟,他們還沒回頭,所以全心全力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就真正幫助自己,幫助自己什麼?幫助自己提升境界。在財富上幫助人,在智慧上幫助人,佛給我們講的三種布施,這才是真的。三種布施你一定要曉得,你像菩薩一樣修大布施,眾生得到的有限,不多!你自己得到的是無量無邊,得到什麼?提升自己的靈性。靈性向上提升,你的智慧、神通、道力、相好,福報是在相好裡面,也不斷向上提升。
我們在《華嚴》上看到,華藏世界的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報身佛,佛說「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什麼?這就是你靈性提升,自性裡面眾德自然流露。你要是不肯捨,那變成什麼?能說不能行。佛法學得很多,甚至於下了很多苦功夫,能背能講,說得天花亂墜。李老師從前跟我們說,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還是輪迴心。輪迴心學佛法也是造輪迴業,不過在輪迴業這是善法,但是很難講,佛法是善法,如果我們行得不善,自己造業報是一重罪,讓外面社會人看到,他起副作用,「學佛的人也貪,貪瞋痴慢他都具足」,別人起這個念頭,造這種口業,你要負責任,這個麻煩就大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菩薩所在之處,怎麼可以叫眾生造業,尤其造惡業,這不可以。總要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總是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就對了。所以菩薩所在之處,決定是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這個最好的榜樣不是定法,你看看現在眾生他造的是什麼毛病,菩薩自然示現。菩薩沒有心,就是沒有起心動念,是隨眾生的心,眾生的心他自己也不知道,而是什麼?他的善根發現。無始劫來他阿賴耶有善根,遇到這個緣他自然發現,起感應道交的作用。這個道理很深,很深的哲學問題,所以方先生說佛經,尤其是《華嚴》,是所有哲學裡面的最高峰。我們通過半個世紀的學習,肯定了方老師這句話。
法空是講的性,眾德是講的相、是講的作用,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能生萬法」。後面這句話重要,「從信始入」,所以它有個置,它表這個意思。你對老師要有信心、對於老師所傳授的法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於自己的信解有信心,對自己的行證有信心,你怎麼會不成就!有信心,他真幹。沒有信心,他做不到,雖然學,學得很歡喜,也法喜充滿,他不肯做,這種人怎麼樣?這種人也很正常。因為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每個人對於大乘教不是你這一生才開始,你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會遇到,都在這裡很認真學,所以學得很歡喜。都是因為沒有做到,所以來生還要學,就這麼個道理。這一生學了之後能做到,等於說你學了這陣子畢業、成就了。聽了怎麼?聽了真幹,這不容易,真的放下,只要肯放下,智慧就慢慢開了。為什麼?執著障礙智慧,執著能放下一分,你就透一分智慧,放下兩分就透兩分智慧。
我們讀《壇經》,細細去看惠能大師,他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還有,那你就曉得這個人善根是多麼深厚。所以遇到五祖忍和尚,忍和尚點一點他就通,那個通是什麼?連起心動念放下了。這什麼境界?初住菩薩的境界。這是最低的境界,初住菩薩,那個境界在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他所得到的,我們佛法裡面講,他所證得的就是他得到的,他真正證得,他得到什麼?清淨,不生不滅,他見性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得到了,這個心得到之後,我們就會想到《金剛經》上所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自性裡面本具的實相般若統統現前。這是大乘佛法,這不是假的,這個智慧開了,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全通了,沒有一點障礙。得到「本不生滅」,就是佛教以及印度所有宗教所追求的大般涅槃,他證得了。他告訴我們,自性裡面「本自具足」,就是此地講的含眾德故,本自具足,沒有絲毫欠缺,你得到大圓滿。「本無動搖」是自性本定,就是說沒有起心動念。末後說「能生萬法」,真正得大自在,叫成佛去了,十住菩薩,初住菩薩,成佛去了。他還有問題,就是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無始無明的習氣還在。記住,不是分別的習氣,不是執著的習氣,分別執著的習氣早就沒有了,在四聖法界裡面就斷掉了。剩下來的是無始無明的習氣,無始無明的習氣很難講,也許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波動,就是波動的現象。非常微細的波動,這種非常微細的波動連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法身菩薩,初住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菩薩在遍法界虛空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心想是感,佛菩薩自然就有應。這種感應的能力、感應的智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究竟果地上的佛,究竟圓滿佛可以說沒有差別。你要說差別,那就是他還帶著無明習氣,究竟果佛無明習氣沒有了,差別在此地。這句對我們來講,比什麼都重要,「從信始入」,你什麼時候能入門?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有信心,關鍵在這裡。這個信心也可以說,這個信心就是你要把你的障礙放下,你的障礙是妄想分別執著,你真的信了,你就放下,你沒有放下你還不信,這很重要,什麼時候我們真的放下,什麼時候真信。所以信不容易,太難了,不要疏忽了這個字,這個字是個關鍵的字眼。
「別中初句約體」,初句就是『其座悉以妙寶所成』,這句是體。後面十句都是事,都是「餘並顯嚴」,其他的十句都是顯示莊嚴。它十句每句都用十千起頭,你看有個十千,你就曉得那是一句。為什麼都用十千?「皆云十千者,萬行因感故」,這把意思給我們說明了。十千不是數字,是代表大圓滿。你看我們平常計數從一到十是個圓滿,從十到百也是圓滿,從百到千是大圓滿,取這個意思。菩薩的修行,真的萬行因感,這個萬也不是數字,是代表圓滿。《華嚴經》上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菩薩的一行,無論是布施一塊錢,或是持戒、或是忍辱,極其微小的一樁事情,他的功德都遍法界虛空界,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前面說的「唯心所現」,他沒有障礙。沒有障礙,極微弱的波動都周遍法界,所以他能修那麼大的德,念念都是修圓滿功德。這絕對不是凡夫能跟他相比的,妄想分別執著沒破,你修再大的功德都有限。
就像佛在《金剛經》上所說的,你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抵不過為人說四句偈的功德。這個話講了沒有人相信,我們不要說是大千世界七寶,我們就以今天來說,你布施一億的美金,人家說你布施一億美金做這麼多的好事,不如給人家說四句偈,誰相信?沒人相信。我們學佛的同學,你相不相信?問你哪個功德大?你也不敢講,為什麼?你不了解這裡頭真相。你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說四句偈的功德大,為什麼?這個四句偈是佛法,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阿賴耶識裡面種了佛法的種子,這個種子生生世世跟著你,將來遇緣起現行,你因這個種子會學佛、修行、開解、證果,現在雖然看不到,這是金剛種子,這個太寶貴了。如果沒有這個種子,再大的福報,你都是永遠在六道裡輪迴,你出不了六道!所以了解這個道理才真正知道,念一句阿彌陀佛那個功德比大千世界七寶的功德大,大太多了,不能比。為什麼?阿賴耶識裡這個阿彌陀佛的種子,將來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這個種子多不多?多,多得還不夠,還要多,為什麼?你現在世緣放不下,你還對這個世間有貪戀。這就是什麼?障礙你往生。你要是真的想往生,放下就是,緣就成熟。放不下,一樁事情放不下,就等於說是一條繩索給你綁住,你不能出離。你要真放下,徹底放下,什麼時候放下,我們常講預知時至,你立刻就知道了。所以,什麼時候往生,不要問別人,別人不知道,也用不著問佛菩薩,問自己。自己什麼時候把世緣放下,你障礙沒有了,那時候你想去就去,真的生死自在、來去自由。所以萬行因感。
第一句裡頭,『十千層級』,十千是一萬,「萬行熏成故」,好像台階一層比一層高,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要做的。千萬不要積財,佛在大小乘經論裡講得很多,時時刻刻我們自己能提得起來,佛常講「積財喪道」,你有財富,你自己要做好事,散財。你不能說是我有兒女,兒女很可靠,我留給兒女,將來我死了,兒女給我做佛事,給我超度,錯了。你把你修行的事情委託給別人,他做不到,他的心沒有你的心那麼真,沒有你的心那麼純。你應該自己超度自己,不要委託任何人,任何人都不可靠,最靠得住的是自己,都要懂,要真幹。什麼是好事?當前迫切需要的,這是好事。現在當前迫切需要的是什麼?現在人都迷,都迷惑顛倒,都幹貪瞋痴慢,我們現在曉得,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教育。所以現前提倡普及教育,這個對的,普及教育那就是基本的教育,倫理、道德、因果這是普及教育。
怎麼提倡法?從我自己本身做起,這個功德大。我要在在處處、時時刻刻把它表演出來,給大眾做個好樣子。大眾把錢財看得很重,我們把錢財拿去做好事,自己依然過一種清苦的生活,清苦是最健康的生活。想到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做好樣子給我們看,做得真是究竟圓滿。佛每天到外面去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挑剔。僧團裡面更難得,托來的時候,不是托來就吃,不是。托來之後回到道場,道場都在山林、在樹下,每個人托的飯都合在一起,然後念供養咒,再把這個飯大家分了吃。所以「一缽千家飯」,一點沒錯,這有道理的,因為他們那時候佛的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每個人都去托缽,托缽回來的飯都集中在一起。所以你在那裡面分開,每個人托的都在一起,托多托少沒關係,托的飯菜好的、飯菜不好的統統混合在一起。你看做這種樣子給我們看,這真的叫平等,我們不能忘記,縱然做不到,要心裡常常想到,我們什麼時候也能夠有這樣的一種緣分出現。
過去香港有位法師叫洗塵,他有個老同參叫金山,這兩個法師跟我都是好朋友,過世多年了。他到台灣來找過我,跟我談過,怎麼樣能把佛教振興起來?那個時候我正在講《金剛經》,江味農居士在《講義》裡面提倡,佛法真正振興一定要實行托缽的制度。所以我就跟他建議,我說我們找五個人,五個出家人五比丘,現在在香港這地區,我們露宿還沒有這個能力,身體不行,但是住小帳篷可以。我們以前在學校念書露營的時候,童子軍露營的小帳篷,我住過小帳篷。小帳篷可以,五個出家人,隨便找哪個地方搭小帳篷。白天出去托缽,香港佛教徒很多,不怕沒有人供養。托回來的飯,回來用一個大臉盆統統倒在裡面,然後再分而食之,行!我給他建議,我說你去找五個比丘,我算一個。他就找不到了。
在這末法時期,縱然這種形式沒有了,如何能保持著釋迦牟尼佛所倡導的精神,這個重要。這個精神就是六和敬裡面講「利和同均」,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能常常記住,幫助我們,幫助自己看破、放下,排除自己的障礙,讓自己在這一生當中順利的提升,這個重要。我們走的路子還是走極樂世界,為什麼?它靠得住,真的是穩當、快速,世間人所說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能這樣做就給很多人帶來啟發,這個效果大,這個效果就是佛法講的功德。所以應當要做,要恢復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那樣的教化行持。佛一生教學,現在講辦班教學,從開悟,三十歲開始,一直到圓寂七十九歲,四十九年從來沒有中斷過,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這是層級代表的意思,我們諺語講的「步步高升」,不要停滯,更不可以倒退。
第二句「金網防護」,第二句經文是『十千金網彌覆其上』,這個現在我們就曉得,現在人所說的環境的保護,環保。現在講環保,金網防護就是環保,不但身心要防護,環境也要防護。金網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戒律。說到戒律,包括《十善業道》、包括《感應篇》、包括《弟子規》,所以《弟子規》、《感應篇》是金網。佛法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能持戒,那你就是有防護的網;你破戒,不持戒,那你這個防護完全沒有了。沒有防護,那你要知道,內有煩惱貪瞋痴慢疑,外面有誘惑,五欲六塵的誘惑,你的道業就難了。你怎麼能成就?我們在這麼多年當中,也深深的去反省,為什麼十善業道做不到?為什麼三皈五戒做不到?都變成形式。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我們的金網防護完全撤銷,沒有了。現在我們來看看,三賢位的菩薩他們具足,十住、十行、十迴向菩薩尚且嚴持戒律。他們都是見了性的菩薩,還要這樣做嗎?嚴持戒律是不是有分別、有執著?這個分別執著是表演的,是做給我們看的,其實他們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也就是我們這些眾生心,感得菩薩現這個相給我們看,現嚴持戒律。釋迦牟尼佛在《梵網經》裡面告訴我們,他這一次,就是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現,示現以佛身來教化眾生,他說這一次是第八千次;換句話說,他到這個地球上來過的次數太多了。他還要那麼樣守持戒律,我們就曉得做給我們看的,是為我們表演的。佛如果不持戒,他說的這些戒律我們就不會去做;他做到了,他做出榜樣給我們看。就如同《弟子規》,《弟子規》是誰做的?菩薩做的,哪個是菩薩?父母是菩薩。小孩才生下來,父母家人在小孩面前,言行舉止都要把弟子規演出來,表演出來,給誰看?給嬰孩看。父母表演得很好,小孩受教,他完全接受,不折不扣。
我們看周朝開國的時候,太王生了三個兒子,泰伯、仲雍、王季,三個都是聖人,孔子佩服到極處。王季的夫人太任生了文王,在我們想像王季跟他的夫人太任一定很會教,樣子做得好,所以文王從小就懂規矩。他的祖父看到很歡喜,就希望把王位將來傳給他,但是他的父親是老三。他的大伯父、二伯父知道父親的意思,故意找個藉口離開家出走了,以後無影無蹤找不到了,所以王位傳給他。文王的夫人太姒生武王、生周公,肯定都是表演得非常好。所以教育要表演,佛教人,經上常講「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出來,然後才說,由此可知,教學身教第一。我們自己沒做到,用言說來教人,人家不服;一定要做出榜樣大家才服,才真正受教。佛都做出最好的樣子來給我們看,這就是金網防護。
下面講,『十千種帳十千種蓋』,蓋是寶蓋,帳也是,這都是屬於絲綢一類的,像旗幟一樣,比旗幟大,可以連起來做圍牆一樣。帳跟蓋表什麼?表慈悲,帳表慈,蓋表悲,慈悲。「以育以覆」,育是養育眾生,覆也是保護眾生,危險的時候把他們覆蓋住,避免暴露,這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親師這三個字,只要是人,他就有這種天賦,這是天然的職責。這個解釋要用廣義的講法,君是個領導人。我不是在領導的位置上,我們做個小職員,小職員一樣要懂得作君,為什麼?在你同僚當中,你能做出最好的榜樣給你的同事們看,你就在領導同事!你雖然跟大家是同事,身分完全一樣,你常常會照顧你的同事,愛護你的同事,那你就是親。你常常能教導你的同事,你就是老師。
所以君親師,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你都能演出來,這個人是菩薩。在家庭也好,在團體也好,在社會也好,你都能表演給你周邊的人去看,去影響他們,這就是菩薩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不一定要在位。像現在的佛教也有住持,你不是佛教會的會長,你也不是寺院方丈住持,你是個清眾,清眾也能做到君親師。在寺院裡面對方丈尊重,像兒女在家庭尊重父母一樣,對尊長有禮,做給大家看!你看到大眾不如法地方,你就做個如法的樣子。所以把君親師在自己身上演出來,這就是佛門裡面講加被眾生,育覆就是加被的意思。
下面說,『十千繒綺以為垂帶』,這是表四攝,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我們看到有這些莊嚴具,你就想到它的用途,它什麼意思,它所表的法那是實質,外面的裝飾這是形式。形式它有內容,不能說只有形式沒有內容。四攝重要,人與人的關係,懂得四攝就一團和氣。四攝法裡面的「布施」,我講得很多,常常送禮、常常請客。送禮、請客不必很多,隨自己的分,你買一包花生米,一個人一粒,那也是布施供養,大家歡喜。買一包糖果,一個人一小塊,要懂這個道理,要把它養成一種習慣。小錢不斷,這笑口常開,時時刻刻都能想到別人。如果你有能力要多做一點,能力大大做,能力小小做,隨分隨力,一點都不勉強,給一些眾生結善緣。在佛門裡面除這個之外,還要結法緣,現在很便宜的做光碟,大概一片光碟聽說不到一塊錢。時時刻刻以這個東西,再加一點糖果一起送,世味、法味都有這樣才好。所以要懂得布施,要懂得幫助我們居住這個小範圍的社會,公益事業他有需要,我們有這個能力做一點,好事!最容易的就是見人能行禮、能打招呼。現在這個世界禮節沒有了,看到陌生人的時候他不打招呼。他跟我們不打招呼,我們笑笑跟他點點頭,我們天天這樣做,久而久之,慢慢這個風氣也就形成,人跟人會打招呼。人與人自己表示謙卑,能夠尊敬別人,能夠關懷別人,能夠照顧別人,這全是四攝法裡頭的布施。
「愛語」,不是花言巧語,是真正愛護他,他有了過失,你要怎麼勸他?勸他你要想到,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言語,他能接受,歡喜聽,還不排斥,真正愛他,不是害他。這些是很不容易,言語是非常困難,夫子教學列在第二位,第一個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由此可知,孔子對於言語多麼重視,為什麼?諺語常講「口為禍福之門」。病從口入,你吃東西不小心吃壞了;禍從口出,你說話不謹慎得罪人,別人記恨在心,將來緣成熟他報復你,所以言語要非常謹慎。內心雖然愛護他,顏色還要柔和,最好不要用責備的口吻,命令的口吻都不好,人家都很難聽得進去。古聖先賢、佛菩薩在經論裡面常常教導我們。
「利行」是講我們的行為,行為包括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是利益社會的,一定是利益眾生的。利益自己可以,利益自己一定是利益社會、利益大眾。如果利益自己,不利社會大眾的,這事就不能做;利益社會大眾,對自己有損害的,應當要做,那個功德更大。為什麼?你自己無利可圖,但是對眾生好,這個利益最大!人不會報答你,天會報答你,這個道理現在我們懂。為什麼說天會報答你?因為你的起心動念是善念,讓整個山河大地它都有感動,真的,天會報答你。不求報答,這多好!不求報答,報答得更多,報答得更快,為什麼?你有求你心不清淨,你無求是清淨心,清淨心做的功德是清淨功德,無比的殊勝。諸佛菩薩給我們示現的,他們無量無邊的功德從哪來?就這裡來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一切都是幫助眾生。而且幫助眾生裡面有個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幫助眾生覺悟,這不可以不知道,這是主要的目的。因為眾生覺悟,他就成佛,他就一切圓滿具足,所以以幫助覺悟為第一德。釋迦牟尼佛你看他老人家一生在世,他就專門搞這個,天天跟大家講經說法,幫助你開悟。他的生活、他的行持完全做出來給你看,一點不假。所以你對這個人,你覺得這個人可靠,這個人樣樣是真的,一點虛偽都沒有,你對他相信,你對他沒有疑惑。
那我們怎麼辦?尤其處在現在的社會,首先你要是真正明白、覺悟了,怕不怕別人欺騙我們?不怕。真明白之後,你知道因果通三世,有沒有吃虧的人?沒有。有沒有佔便宜的人?沒有。這一世你好像被人騙了,吃了虧,來世佔大便宜,只要理搞清楚,心就安了,心安理得!真正是佛在經上講的比喻,「捨一得萬報」,一點都不假,那是什麼?是菩薩的施捨。菩薩沒有私心,這裡頭用清淨心布施、平等心布施、慈悲心布施,決定沒有貪瞋痴慢疑。我們世間人布施夾雜著貪瞋痴慢疑,所以果報就變得很小,有果報,也會加一點,加得不多,利息很少。如果你布施裡面沒有貪瞋痴慢疑,那個果報就不可思議,太大了。所以要通大乘法,要懂諸法實相,知道一切眾生本性本善,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供養佛,現在他雖然沒有覺悟,他是糊塗佛,但是我還是供養他,我供養佛,這個功德大。別人懷疑我,我不懷疑他;別人欺騙我,我不欺騙他;別人毀謗我,我不毀謗他。別人批評我,我完全接受,我不批評別人,這是什麼?這是在現前社會行菩薩道!聯合國這麼多年真的他們有誠意,許多志士仁人都在那裡想,用什麼方法化解衝突,用什麼方法讓世界恢復安定、恢復和平,想不出方法。佛教裡面的四攝法比什麼都好,四攝六度,沒有人我、沒有是非、沒有憎愛,以清淨平等心修四攝法,就能化解一切衝突,幫助這個世界走向和諧。從哪裡做起?從我做起,從我的起心動念做起,要知道利益眾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利益社會是真正利益自己。摻雜著自私自利,你全功盡棄,那你是用的輪迴心,無論造作什麼都是輪迴業,出不了六道輪迴。
末後「同事」,我們今天在現前講同事,我不照古人的講法,古人的講法那是有很高道德水平,與一切眾生同事。這個話今天不能講,那個人喜歡賭博,你也跟他一道去?現在搞電子遊戲機,他喜歡,你也能跟他去?不行。今天我們講同事,我們要跟聖賢同事,我們要跟善人同事。以中國話來講,要跟聖賢、君子同事,就不會有流弊,我們跟佛菩薩同事才能夠提升自己,幫助眾生。你能夠修四攝法,你在家你的家庭和睦;你在社會、社團裡面,你這個社團興旺;你在這一國,這個國家安定繁榮,世界和諧。
第六句『十千珠瓔周遍交絡』,珠是珠寶,瓔是瓔珞,清涼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圓融行願交絡萬善」,這意思好。你看看珠寶、瓔珞代表這個,所以要懂,懂,你看到別人戴著珠寶、瓔珞,你馬上想起普賢菩薩、你就想起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的行,十波羅蜜,普賢菩薩的願,十大願王,行願圓融交絡萬善。所以寶殿裡面有「十千珠瓔」這個裝飾,你要曉得它的含義,懂得的人、明白的人看到這個,想到文殊菩薩十波羅蜜,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用這個來提醒我們,念念不忘,念念要相應。十波羅蜜是《華嚴經》修行的綱領,十願是普賢菩薩把文殊菩薩的十行,擴展到跟性德圓滿的交融。說個禮敬,禮敬諸佛,有情眾生是諸佛,蚊蟲螞蟻也是諸佛。我們看到蚊蟲螞蟻,合掌對牠螞蟻菩薩,已經把牠降等了,牠本來是諸佛,你現在稱牠菩薩。不過牠也不會怪你,牠也很高興,牠從來沒有聽到人家稱牠菩薩。
樹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諸佛如來,《華嚴》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圓就是圓融、圓滿,種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如來所證得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什麼時候見到?你自己證得的時候,你才看到一切眾生、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同圓種智。從這個境界、從這個現象,我們就會體會到,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如果不是一體,這個現象怎麼產生?我證得一切種智,看到一切眾生是同等圓滿的一切種智。現在還有這麼多眾生,這一切眾生是有顯有隱,我證得的顯,明顯顯出來了;那些沒證得的,他有,他隱藏的,他不顯,隱顯。不能說他隱,他就沒有了,不是,他有,跟顯出來的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就是宗門大德見性之後所說的,「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就這個意思。我們凡夫對於隱的這一面看不見,一絲毫不能體會;覺悟的人他體會到,他的慧眼、他的法眼看到了,不是肉眼。圓融的行願周遍法界。
第七『十千衣服敷布座上』,衣服代表什麼?代表忍辱、代表慚愧,「以覆法空」。我們的衣服是什麼?衣服是禮,中國人講禮服,遮羞的,遮羞這就有忍辱、慚愧的意思在裡頭。所以佛的衣,我們搭的衣這叫忍辱衣。「柔忍慚愧」,柔和忍辱,忍辱是中國人說的,佛法裡面只是講忍,沒有講忍辱。印度這些大德到中國來,看到中國人對於辱看得太重了,就是堅固的執著。你看古人常講「士可殺,不可辱」,士是讀書人,今天講的知識分子,讀書的人殺頭沒有關係,不可以侮辱,侮辱受不了。所以這些法師翻經翻到這一條,忍就加個辱,辱都能忍,那還有什麼不能忍,就沒有什麼不能忍的,取這個意思。什麼都要忍,沒有一樣不能忍,你如果實在不能忍的時候,你就常常想到《金剛經》上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看能不能忍?沒有一樣是真的。順境要忍,忍什麼?不起貪愛;逆境要忍,不生瞋恚。一切順逆境界、善緣惡緣都要忍,只有忍才能得定。所以忍是禪定的前方便,就是禪定的預備的功夫。不能忍決定不能得定,不能得定決定不能開智慧,智慧決定是從定當中生的,你才曉得忍多麼重要。佛在《金剛經》上,你們去看經文,《金剛經》裡面講六波羅蜜,布施講得多,忍辱講得多,說明這兩個最重要。布施是修福,忍辱是你能保住你的福;你不能忍,保不住。人在這個世間,特別是與人相處要柔和,唯有柔和能忍,這個人一生他才能保全自己,我們今天講消災免難。一個剛強不能忍的,樹敵很多;換句話說,冤親債主報復的人很多,都是自己惹來的。柔和能忍,冤親債主見面也就算了,不找你的麻煩,放過你,往往有之。
慚愧,我們印光大師是淨宗最近的一位祖師,他老人家就用這個做名字,他署名「常慚愧僧」。慚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愧是對不起大眾,我沒有學得好,我沒有做得好。修行、做事沒有一絲毫傲慢心,沒有一絲毫自以為是,做得很好了,跟佛菩薩比還差得很遠,跟古聖先賢比也差得很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有什麼值得自滿的!所以慚愧是善心所,無慚無愧這是惡心所。無慚,那就是我們講人沒有良心;無愧,不怕別人笑話,做種種壞事人家批評,他還很得意,報紙上大篇報導,你看今天我又上新聞,又做頭條,無愧。這兩個字合起來講,無慚無愧就是我們講沒有羞恥心,現在在這個社會上時有所聞,造業。如果柔和忍辱,這決定是心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都想到對得起自己良心,唯恐輿論批評,那是愧心所。不讓輿論批評,那自己就不能做壞事。
這與從小教育有關係,我們也常常講,人有倫理道德的觀念,不願意做壞事,這什麼?良心,不願意做壞事。人要是懂得因果報應,不敢做壞事,那是屬於愧心所,不敢做壞事。所以倫理、道德、因果是人的基本教育,有這個教育,家和、國治、天下平。中國這幾千年來,這個國家長治久安靠什麼?就懂得靠這個教育。世世代代這些帝王、這些聖賢都懂得,全心全力來推動,不認識字的鄉下人,他都懂得這個道理。現在如果不講倫理道德,不相信因果報應,這個社會就沒救了。我們必須要覺悟,必須把倫理、道德、因果要表現出來,要做出來。「以覆法空」,以覆法空是什麼意思?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是從法空裡面變現出來的,變現出來的相,我們要怎樣讓這些法相都能夠與法性相應,與法性相應就是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萬物都善,柔和忍辱是善,這句話的意思你就懂得。
下面第八句『十千天子』,第九句『十千梵王前後圍繞』。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第八是「第一義天」,這是讚歎,本來第一義天是對佛說的,佛才是第一義天,這是讚歎天上天王;梵王這是「清淨梵行」。所以看到天神,我們聽到上帝,看到中國人講玉皇大帝,看到天人,我們就想到佛,佛是第一義天。看到梵王,這是大梵天,我們就想到清淨梵行,梵是清淨的意思,一塵不染。第一義天跟清淨梵行合起來,就是三皈依上講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看多好。「繞斯法體」,法體是什麼?法體就是自己。
末後一句『十千光明而為照曜』,這個光明是智光,智慧光明。一一都是智慧光明照耀,那就跟惠能大師所說的一樣,他跟忍和尚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常生智慧就是此地講的「一一智照」,他沒有迷惑、他沒有邪惡、他沒有染污。「於生死中,遣長夜暗」,生死就六道輪迴,長夜是無始劫以來你迷惑顛倒,迷就是暗。「舉斯果德,令物行因」,現在表法,你看天宮裡面寶殿、寶座這種莊嚴都是表法,讓你知道無比殊勝的果德,你就懂得行因,果必有因,修因一定證果。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教你修行的,都是提醒你的,這個用意很深。這兩句話是這段文裡頭最重要的兩句,「舉斯果德,令物行因」,你看他不說人,如果說人,那只有人道得利益,物,十法界都包括。所以我們要常常想到,要念念想到利益十法界的眾生。我們吃東西有沒有想到鬼神?如果在吃東西,我們在合掌的時候,從內心裡面起個念頭,「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它真產生作用。我有得吃,我不忘記九法界眾生;我有得穿,不忘記九法界眾生。養自己的慈悲心,養自己的心量,中國人常講「量大福大」,常常都要想到。連鬼神、九法界都想到了,眼前大眾哪有不想到的道理。「下行向中」,十行、十迴向裡面,「約位漸增,表法無異」,都有這樣的話,到時候我們都會看到,意思都相同。就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怕我們忘掉。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9:40:3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