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830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八三0卷)  2007/9/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83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用無方最後的一大段,「寂用無涯三昧門」。這段總共有三十四首半偈頌,經文分三段,第一段只有一首,我們學習過了。今天從第二首學起,第二首是第二小段的第一段。清涼大師有說明,「業用中分三」,這段裡面分成三個小段,「初二頌」,前面兩首,「於十方處交絡出入,明於器世間自在」,器世間就是我們的物質環境,在物質環境裡面得大自在。當中有五首偈頌,這是第二段,有五首偈頌。「十方佛所,入出無礙,明於智正覺世間自在」,智正覺世間是佛的世界,有情世間,有情是指我們正報的世界,但是加上「智正覺」,那至少是阿羅漢,我們可以說是十法界裡面四聖世界,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得自在。末後有二十五首頌,「通顯三世間自在」,三世間就是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這三種世間。三種世間只有器世間是講物質的世間,我們今天講環境。先看前面兩首,這兩首是講物質。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或於東方入正定。而於西方從定出。或於西方入正定。而於東方從定出。或於餘方入正定。而於餘方從定出。如是入出遍十方。是名菩薩三昧力。】

  完全是講物質的環境,就是從我們生活環境裡面,在這個地方經文上明顯的告訴我們,入定、出定,『從定出』就是出定,寂用無涯。入定是寂,出定是起用,總的來說,為什麼會這麼自在?譬如東方,我們用《彌陀經》上的,《彌陀經》上東方阿閦鞞佛、須彌相佛他們的世界,在他們那個世界裡面入定,入定修成得定的處所,我們是在東方修行得三昧。這統統講三昧門,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禪定,得三昧就是得禪定。

  什麼叫禪?什麼叫定?這總是要很清楚的了解。世尊在《金剛經》上告訴須菩提,教化眾生就是經上講的這段,入定、出定都在定中。實際上定哪有出入?你要懂得出入的意思,不是真的有出有入,而是什麼?而是講一個不起用的時候,一個起作用的時候。起用一定是眾生有感,眾生沒有感的時候,他在定中,這叫入,不起作用,入定。眾生有感,他就起作用,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應!眾生心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道交;沒有感,他住在定中。什麼叫定,這個要知道,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全都放下,這叫入定。你在哪裡放下的,就是在哪裡入定。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那是示現表演,在菩提樹下,佛家的術語說「現成等正覺」,示現成等正覺,他在菩提樹下入定,可是還從菩提樹下出定。出定就是度五比丘,五比丘在鹿野苑,他出定之後到鹿野苑去找這五個人。這五個人原本是他的父親派出來去照顧他的,照顧他,世尊參學,他們也就跟著一起,陪同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很用功,他們也很佩服,最後釋迦牟尼佛捨棄無益的苦行,這種苦行沒有意義,得不到利益。這五個人不知道,以為釋迦牟尼佛退了道心,所以他們五個人離開,不再跟他,這退道心,不知道釋迦牟尼佛統統是在做表演。

  成正覺之後,佛到鹿野苑,看這五個人在鹿野苑修行,再去找他們。他們遠遠看到釋迦牟尼佛,五個人商量,他已經退道心了,來的時候我們大家都不要理他,五個人商量好了。佛來了,到面前之後,每個人都站起來向佛致敬;原來商量好了都不理,結果見了佛,大家都向他致敬。佛為他們說四諦法,這是頭一次開始說法,第一個得度是憍陳如尊者,聽佛說法之後,證阿羅漢果。這個與宿世有緣,我們前面一段講主伴嚴麗,講的宿世有善緣。憍陳如在過去生中跟釋迦牟尼佛有一段緣分,那就是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是印度話,翻成中國就是個不仁慈、無道的王,我們中國稱暴君、昏君,在印度稱歌利王。

  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沒有成佛,是在做菩薩修菩薩行的時候,修忍辱,所以稱之為忍辱仙人。歌利王出來打獵,帶了很多人馬,也有很多宮女跟著他一起。仙人在山洞裡面,住在山洞裡頭。打獵的時候這些宮女無意當中就遇到忍辱仙人,忍辱仙人給她們說法。歌利王看到宮女怎麼不見了,去找,找到了。找到他很生氣,你是什麼人?你在這兒幹什麼?修道的。國王認為他調戲宮女,把他凌遲處死。歌利王看他,你能不能忍?你修忍辱,看你能不能忍?佛受這個傷害,告訴歌利王,確實沒有瞋恚心,當然更沒有報復的念頭,而且告訴歌利王: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無論是什麼人,不要說菩薩,誓願不可以隨便發,發了之後都會兌現的。不要認為我發個誓願騙人,你意思是騙人,將來還是兌現。佛的誓願兌現了,這次示現成佛,憍陳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他害了菩薩,你就想想看,害一個有道心的人有沒有過失?害人的罪墮地獄,不知道經過多長的時間。忍辱仙人繼續不斷的修行,生生世世,這一世成佛,成佛又遇到了,遇到他現在不是國王身分,已經降低了。這段的緣,聞佛說法,真的第一個證果,小乘四果羅漢。

  所以佛入定的地方,是菩提樹下,出定也在菩提樹下,這是很正常的。東方入定,在西方出定,這就不平常,這裡就顯示出自在,東方入定,他到西方出定。起用、出定的處所沒有一定,原因在哪裡?道理在什麼地方?道理是心性是一。無論在哪個方所,出定、入定都得自在。我們為什麼不能自在?我們不自在就是沒有定,所以就不自在;如果要得定,就自在。《遺教經》上佛說了一句名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一處就是定,你把心放在一個地方,這個意思就是說,離開妄想你的心就定了。諺語形容一般眾生那個心叫心猿意馬,猿是個好動的動物,猿猴,確實你細心去觀察,牠決定停不住。把我們的心就比喻做猿猴一樣,永遠它不停,停不下來,妄念紛飛,我們這胡思亂想。你能把一切妄想放下,心就定了,心本來是定的。惠能大師講「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佛給我們講自性本定。由此可知,動搖就不是本定,心好像水一樣,水本來是平靜、清淨,平等、不起波浪的。動搖,動搖就起波浪,小的動搖叫波,大的動就是浪,波濤。

  十法界的眾生都是迷而不覺,迷了之後心是動的,所以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動相。三細相裡面講業相,業是什麼?業是動。不動是真心,所以佛教人要回歸自性,要回到你的真心,真心就是禪定。佛家講修行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這麼多的方法、這麼多的門道,修什麼法?給諸位說,就是修禪定。無量無邊的方法,沒有一個方法不是修禪定的,他不是修禪定,那就不是佛法。我們今天學淨土宗,淨土宗的方法也很多,我們用持名念佛。用這個方法修什麼?修禪定。不過在淨土宗裡頭不叫禪定,叫什麼?叫一心不亂。你們想想,一心不亂是不是禪定?

  禪,簡單的說,不受外面環境影響,這叫禪。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定,起心動念,定就失掉了。你看一心不亂,一心是定,不亂就是不受外面干擾,是禪。所以諸位要曉得,念阿彌陀佛還是在修禪定。佛在《大集經》上講得很好,念佛法門是無上深妙禪,這是給念佛同學說的。你用這個法門好好修,不要再去羨慕別的法門,你這個法門是無上深妙禪。為什麼?這個方法是真好。你念頭才一起,就動了,你的清淨心就失掉,就動了。無論起什麼念頭,善念、惡念,淨念、染念你都不管,只要有念頭就錯了,你已經落在無明裡面。「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是佛家的話。用道家的話來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出來了。《道德經》上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是宇宙顯出來了。你看都講的這些次第,但是這些次第非常快速,快到什麼程度?一念完成,一念不覺。

  一念覺就回歸到本位,一念覺這個幻相就沒有了。一念不覺,就好像作夢一樣,夢境起來了,非常相似。所以佛講經教學常常用夢來做比喻,每個人都作夢,夢境是怎麼來的?睡著的時候,昏沉了,控制不住,這一念不覺。覺,你能控制住意識,不覺的時候意識控制不住,阿賴耶裡面的種子起現行,這成夢境,這就是萬法生起的根源。所以,整個宇宙萬法是一心所現的,真的是唯心所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唯識所變,這個識就是你再迷,迷得更深,分別執著就起來,會起很大的作用。這些東西用現在的話說,全是破壞性的,讓你愈迷愈深、愈陷愈苦,變成六道,變成三途,變成地獄。所以佛教我們,教我們省悟過來,教我們回頭,用什麼方法?就是修一心不亂。

  修一心不亂的方法太多,但是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最簡單、最直捷。你念頭才起,不管什麼念頭,立刻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阿彌陀佛這句話是什麼?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名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自性的名號。自性是深廣沒有邊際的,所以佛在經裡面簡單給我們介紹「阿彌陀」這個意義,說他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光明遍照,講空間;無量壽,壽講壽命,時間,這好懂。我們知道時空之內所有的萬事萬物都不能夠離開時空,都在時空之內,說個時空全都包括了。什麼叫阿彌陀?你就曉得了。然後你再想想我們的自性,自性是包虛空法界的,虛空法界是自性裡面變現的東西。所以,阿彌陀跟自性就很相應,用這句名號把你喚醒,幫助你回頭,是這個意思。只要你常常念這個名號,什麼問題都解決,念念歸阿彌陀。

  我們最近看到夏威夷土著的這份資料,昨天美國同學傳給我,翻譯的比較完整,前面的太簡略了。我看到他裡面最重要的,理念跟方法跟我們念佛異曲同工,很妙。他的理念,靈性的治療,理念。肯定宇宙是你自己造的,這個事情確實很少人知道。完整的寫得很清楚,與我們淨土宗的道理很相似,方法也很相似。他這個地方第一個,肯定宇宙是自己,整個世界是我們的心想成就的,這跟佛法裡面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意思相同,佛說得比他清楚。既然整個宇宙是自己造的,世界是自己造的,你對世界就要負起責任。你造的,你怎麼能不負責任?所以他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你所見的、所聽的、所嘗的、所接觸到的,你都必須負起責任,因為那是你心所造的。任何人事物都是你自己心變現出來的,現在他出了事情,出了麻煩,只有你,因為是你造的,你才能夠把他治好。為什麼你不去治他,治自己?治自己就能把他治好。因為那些事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存在,不是真實的,都是自己內心的反射。他們沒有問題,問題在自己,要想改變他們,必須先改變自己,這是他心靈治療的理論依據。

  我們現在要問,現在我們這個世界真的叫變成污穢不堪,所以說地球都病了,人病得不是更重?佛菩薩已經覺悟了,他為什麼不來幫助我?不來改造我?他這個地方也有答案,他們幫助也得有緣人,這是佛度有緣人。什麼叫有緣人?肯接受,不肯接受就難了,肯接受就容易。所以講到因緣,因緣也是很深的道理。他解決的方法跟我們念佛法門真的相同,他不是念阿彌陀佛,他的方法是念「對不起,我愛你」,就這麼一句話。對出問題的人,需不需要當面說?不需要。所以他治病,為夏威夷一個精神病院,有一些精神病非常重的病患,嚴重的病患。報導裡面說這個病房是重病犯,誰都不願意進去,所以他們的職員、工作人員常常請假,不願意從事這個工作,有很多辭職的、請假的。

  這位藍居士,就是翻譯的是個博士,他知道了,他接手來幫忙,就用這個土著心靈治療的方法。醫院在病房旁邊給他一個小房間,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病人,他每天工作就在小房間裡面,跟病人不見面。拿到每個病人的病例,不斷的重複去觀想這個病人說「對不起,我愛你」。當然如果自己沒有功夫,說這兩句話沒用處的。自己真正有功力,真誠的愛心顯露出來,他說你怎麼曉得你真的這是真心?你對於一切人事物沒有一個不愛,你是真誠的愛,你是平等的愛,就是我們佛法講的大慈大悲,你做才有效果;如果你沒有愛心,沒有誠意,你用這個方法沒有效果。但是這個方法有個什麼好處,如果你常常練習,能夠把你自己的真正大慈悲心引發出來,這很有道理。就跟我們念阿彌陀佛一樣!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念一句「對不起,我很愛你」,他用這句話。佛教給我們這句,功力就超過他們太多,我們不但有功力,而且還有個非常殊勝的利益,那就是念到熟透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到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從這個報導對念佛法門的信心增長,理論、方法都很相似。他這是世間法,這個方法出不了六道,念阿彌陀佛可以出六道輪迴。他這個方法可以能夠醫一切的病症,一句阿彌陀佛也不例外,也能夠醫除任何的病症。所以佛稱這句佛號叫「阿伽陀藥」,阿伽陀藥是印度的,就像中國人講的萬靈丹。不管什麼病你用這個藥治,都能治得好,叫阿伽陀藥,這一句名號。

  基本的道理我們懂得,他是一句話,對一切人事物都是「對不起,我愛你」,或者是「謝謝,我愛你」。能解決一切問題,能化解一切衝突,能治療一切疑難雜症,我們通常講癌症,不管什麼癌都能治好,所以他很有效果。幾個月之後,他隔壁那個病房的病患全部都好了,現在那個病房沒有病人。人家問他:你怎麼治的?他說很簡單,我就是不斷重複念這句,念這句是修自己。他住在旁邊,他就感染,那邊就受影響。他念這個人的名字,他的病歷在他的手上,他就是對著這一張病歷說「我很抱歉,對不起,我很愛你」,就這麼一句話,簡簡單單,要不斷重複。把自己的煩惱習氣全念掉,愛心真的生起來。到靈驗的時候,什麼時候產生效果?就是你真正的愛心生起來。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萬物,不管有情、無情,就是動物、植物,一片愛心。我們講的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你真正做到,說到做不到,不產生效果;說到真正做到,就產生效果。效果,我們前面這一大段所念的「毛光照益」就是你的愛心的磁場,愛心善意的磁場能化解。

  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這一句佛號的功德的能量決定超過這個,超過太多,哪有不產生效果的!理論他講得很對,理論,宇宙、萬物都是一心變現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他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說一切問題不在外面,外面出了問題,好好治自己,外面問題自然解決。這個話使我們想到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讓我們對這句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遇到一切困難的問題,問題不在外面,解決問題不能從外面,從自己。今天世界的動亂,恐怖分子頻率不斷上升,如果用這個方法,能不能解決?肯定能解決。我自己做,我肯定影響一些人,我能影響十個人,十個人跟我一樣一起做,就能影響一百人。一百人一起做,就能影響一萬人,一萬個人做就能影響十萬人,十萬人做就能影響百萬人,這產生效果。

  所以,我們看到入定、起用,自己入定他自然就起用。你在一方入定,他在餘方起用。這節經文的大意告訴我們,十方法界禮佛、供佛、聞法無礙。像《彌陀經》上告訴我們的,這都是事實,生到極樂世界,你的身體在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得三昧。十方還有許多諸佛剎土,你同時有能力去拜佛、去供養,聽諸佛如來講經說法。自己身體在這沒動,一切諸佛剎土都有你的化身,那個化身是什麼?是起用。在極樂世界入定,到他方世界去起作用,出定了,就是說這個意思。所以,十方無量無邊剎土,《彌陀經》上只講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是有數量的,不大,很小的數量。為什麼講十萬億?古大德給我們註解註得好,因為佛說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世界十萬億佛國土。這個意思就是十萬億,在這個範圍之內,我每天都可以回家來,來看看我這些親戚老朋友,是這個意思。順著我們這個地方人情來講的,其實能力比這個大多了,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同時去。所以,那個世界叫不退轉,你怎麼會退?你天天親近、接觸的都是諸佛如來、諸大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的旁邊周邊朋友太好了,沒有一個是造惡的,這是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

  這份資料另外給我們一個啟示,真學佛,要真幹。我們確實要用大慈悲心來處事待人接物,佛給我們講的決定正確,他們也是修這個法門。自己的心真誠、清淨、平等、慈悲,菩提心上講這五個,除了正覺之外,好像他都有,這我們要懂,我們要學。我們常講,菩提心有一個,五個統統具足,怎麼他們有四個,為什麼沒有正覺?他也有正覺,實在講他這五個有,還不到位,還達不到佛法菩薩的標準。菩薩的標準是滿分,他大概有個七、八十分,所以還達不到這個境界,已經就相當不錯了。你看他能夠治別人的,他自己一定是健康長壽。別人的病在自己身上做功夫,為什麼?別人是我們自己心變現的。我的心要善,那都善了;我的心不善,才出了事情。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看看今天世界不善,人心不善,努力修自己,自己成就,外面問題就解決了。告訴我們,真正從自己心地用功夫去下手。

  這首經文裡面講的就是十方法界,入定、起用自在無礙,這講一方,東方、西方,第二首偈講餘方,其餘的八方。佛家講十方,講一方,東方跟西方,其餘八方亦復如是。『或於餘方入正定,而於餘方從定出』,這個餘方就是反方向的。譬如你從南方日月燈佛的世界,在那個地方得三昧,你從北方最勝音佛世界起作用,起用,這就是餘方的意思。實在講只要真正得正定,十方世界,不但十方世界,三世,能參加過去佛的法會。為什麼?他時間沒有了,這在中國有例子。智者大師他是隋唐時候的人,他生在隋朝,往生的時候是唐朝。住在浙江的天台山,是天台宗,就是法華宗的祖師。傳說他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日本、韓國對於他非常尊重,我們到日本去看,到處都有智者大師的造像,反而在中國看不到。他們對智者大師非常尊敬,對於善導大師尊敬,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他們都相信。我們跟日本人的法師談到這個問題,他說我們日本有這個說法,所以日本善導寺很多。善導大師的像到處都是,他們對祖師非常崇拜,非常尊敬。智者大師有一次讀《法華經》,讀到「藥王品」入定了。出定之後告訴大家,他在定中,到靈鷲山,看到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他還聽了一座,就是聽了一堂課。回來了告訴大家,法華一會現在還沒有散。這是什麼?在定中空間維次打破了,他可以回到一千多年前,世尊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他還親自聽了一堂課。所以,你能夠參加古佛、過去佛的法會,你也能夠參加未來佛的法會,時間跟空間沒有了。所以入定,哪個地方不能入定?我們看惠能大師,可以說他在五祖會下放下的,放下是入定,妄想分別執著一時放下;真正正式起用,是在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的道場起用。這是入定從定出的意思,得自在。但是這裡頭一定要曉得是有因緣的,這就是佛在大經常講的佛法從緣起,佛法因緣生。

  『如是入出遍十方,是名菩薩三昧力』,「如是」,像前面所舉的例子,入定出定實在講是遍十方世界。說十方,一定就包括三世,十方三世,入出自在,這是菩薩三昧力。這個三昧我們現在比較清楚,但是我們沒有做到,一定要做到。我們從夏威夷這份資料得到的啟示,他能幫助我們念佛得一心不亂。理論方法相同,我們不必學他,這個方法比他高,高很多,效果比他大。他那個能有效,我們這個效果一定更殊勝。一句阿彌陀佛!你看,很多往生的人是些什麼人?阿公、阿婆,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無論在什麼地方他就是一串念珠,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他口裡不停,不就是他們講的,他們講的道理也是一樣,念念都是「謝謝,我愛你」,就這一句,就跟我們念佛一樣,「謝謝,我愛你」,或者「對不起,我愛你」六個字。我們念念南無阿彌陀佛,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蓮池大師教我們的。可是我們沒有真幹,要真幹的話,這效果可大了。我們要是幫助別人,別人有災難,我們把他寫個消災牌位擺在我們面前,你每天對著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比念「謝謝,我愛你」好得多,肯定有效,他的病痛問題就自然會解決。所以,他們也要念好幾個月,這個報告裡說大概四、五個月,自然他們的問題就沒有了。如果我們用他這個方式的時候,我相信效果會比他快,會比他更殊勝,可以做試驗。

  菩薩三昧力,三昧是禪定,就是智力、定力,永離妄想分別執著是菩薩。這個地方講的菩薩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妄想沒有了。如果有妄想,那就不是法身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妄想沒斷,就是起心動念。我們念佛人,妄想斷了,阿彌陀佛還是不斷,為什麼?自然的反應,不是從起心動念生的,那是法性裡面自然的流露。這是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念佛、念法、念僧,這《彌陀經》上給我們介紹得很清楚。念佛是念覺,念法是念正,念僧是念淨,念念跟覺正淨相應。還是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與覺正淨相應,就是念佛、念法、念僧。這個道理不能不懂,這個道理不能不好好的學。

  我們再看下面第二個段落,第二段有三十二首半偈頌。正顯業用裡面第二段,「明智正覺世間自在」。智正覺世間有五首頌,「十方佛所,入出無礙」。我們念第一首:

  【盡於東方諸國土。所有如來無數量。悉現其前普親近。住於三昧寂不動。】

  『盡』,第一句關鍵的字在「盡」,盡就是圓滿,沒有一個佛國土漏掉的,就是東方世界所有一切諸佛國土統統都到了,這是講器世間。第二句,『所有如來無數量』,這是智正覺世間。像我們的本師釋迦如來,如來是佛的通號,成佛都稱如來。成佛之後有十個名號,十個名號都是通號,只要成佛統統都有。佛的名號從哪裡來?從他的德能。他的智慧圓滿,德能圓滿,所以具足十號。如來的意思,《金剛經》上世尊講得好,它的含義很多,最簡單的意思,如來者,如同古佛之再來。你現在成佛跟古佛沒有兩樣,如就是一樣的,如來。這個說法也說得非常之好,為什麼?成佛之後,沒有先佛後佛,沒有古佛今佛,也沒有哪個佛大、哪個佛小,完全平等。古人用江河的水做比喻,長江、黃河的水沒有流到大海,確實有前浪、後浪,有這個差別;流入大海之後,前浪、後浪都沒有了,入平等的境界,這個比喻我們能夠體會得到。

  在六道裡面輪迴,好像有時間,佛家說用「劫」做單位,這是大的時間單位。可是成佛之後,這個單位就沒有,為什麼?時間沒有了。時間沒有了,我們習慣稱時間,佛也給你稱時間,所以佛經講「一時」,這裡頭哲學的味道就很濃。一時,沒有時間,佛為我們講經說法一時頓現,我們今天在一塊學習也是一時,一時是真的。給你講哪年哪月哪日是假的,世界有許多地區曆法不一樣,我們用的曆法跟印度曆法不一樣,跟回教曆法不一樣。中國舊曆跟陽曆的曆法不一樣,中國舊曆是用夏曆,是夏朝,夏商周的時候,夏朝的曆。今天是八月初一,陽曆西方用的今天是九月十幾號,不一樣。所以佛講經,叫阿難尊者記年月日,不用世間的,用一時。

  一時是什麼?你什麼時候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個世間在,像現在在電腦找資料一樣,一按鈕就出來,過去也出來,過去現在未來同在一念之間。《華嚴經》上講的,「十世古今不離一念」,十世,過去現在未來叫三世,過去有過去的現在過去未來,過去三世;現在三世,未來三世,九世,加上一念,十世。十世古今不離一念,十方世界不離一心,這是完全消歸到自性,自性裡面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遠近,『盡於東方諸國土』就在現前,「所有如來無數量」都在現前。那佛的德號,釋迦的德號,實在說諸佛菩薩沒有名號,我們有沒有名號?我們也沒有名號,名號是假的,不是真的。老子說得很好,「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這才是事實真相。

  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裡的人沒有名號,居住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城市,也沒有什麼街道,也沒有什麼門牌號碼,人數比我們這個世界不知道多多少倍。我們這個世界人口還不到七十億,西方極樂世界每天去往生的人都不止七十億,他所容納是十方世界。你想十方世界天天到那邊去移民,他那世界多大?他的世界是法性土,不是法相,法性土沒有大小。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從前往生的老朋友到哪去找?這你放心好了,你只要有這個念頭,一念哪個老朋友,那個老朋友就在你面前,就出現了,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可思議這句話也非常有味道,只要你不可思議,境界就現前。思是思想,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不能用這個;議是議論,議論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心到極淨之處,什麼都通了,而且曉得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幻相。

  我們要問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是不是幻相?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極樂世界,包括一真法界。那要問,到底有沒有不是幻相的世界?給你說有。在哪裡?常寂光淨土,那個地方沒有相。大乘教裡頭講大光明藏,是一片光明,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遍法界虛空界。它不是精神世界,也不是物質世界,我們見不到。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我們現在天空是黑的,我們的光從哪裡來的?太陽照的,要是沒有太陽,我們這個世界是漆黑的。黑到什麼程度?真的是伸手看不到五個指頭。晚上很黑,我們看到影子在動,伸手還可能看到五個手指頭,那是什麼?還是陽光,陽光在地球的背面,還是有餘光,才能看到。真正沒有陽光的時候,你什麼都看不到。太空船飛到太空,就看不到,一片漆黑。密宗裡頭叫大黑天,就是這個意思,天是黑的,大黑天。為什麼叫大黑天?無明,這就懂得了,無明就是這個,就是一念不覺把自性的光明就變成黑暗。

  所以你要曉得,你什麼時候開悟,什麼時候明心見性了,你知道,明心見性的時候,天空當中黑暗沒有了。如果還是看到天空黑暗,無明沒有破。無明破了的時候,這個境界就現前,你就曉得。禪宗大德真正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入這個境界。所以這個境界十法界裡頭沒有,十法界天都是黑的;出了十法界,大光明藏。我們睜開眼睛看天是黑的,應當要慚愧,我無明沒破。一念不覺,念念不覺,為什麼別人能放下,我不能放下?不能夠頓超,也需要漸悟。漸悟就是世尊教給我們,一點一點放下,先放下執著。執著裡面有很多,有名聞利養,有財色名食睡,佛祖教導我們,你哪一種執著最重,先放下它。就跟治病一樣,滿身都是病,哪個病是要命的病,先治它。這個治了,能救命,其他的病慢慢再治,再調養,用這個方法。哪個執著最重,對財執著最重的,先從那裡斷,把這個放下;榮譽最重的,譬如好名,財看得淡,榮譽看得重,權力看得重,地位看得重,哪個看得重你就先從哪個放下,對治的方法。看得最重的都肯放下,看得輕的慢慢都能放下,這佛教給我們的方法。

  那我們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自然就曉得。我們放下什麼?放下不是看重的,看得很輕的先放下。好像修布施,財布施,總是我們有多餘的,把零頭布施掉。布施衣服,衣服穿舊的,穿了不要的,做新的,舊的布施掉,你不能把新的布施。穿得心裡很喜歡的,人家要的時候,都能給人家,舊的當然就無所謂了。這是我們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地方,佛祖教給我們的方法是好,我們沒有能體會到。哪個執著得最嚴重,先放下它;哪種分別最重,先放下這個分別,這樣修就很明顯的受益。這是佛法講的五欲六塵,要懂得先後。連儒家也是這麼說,真正懂得先後,懂得次第的,「則近道矣」,跟佛法沒有兩樣。知道從哪裡下手,知道自己什麼病最重。藝術品裡面,確實有不少喜歡收藏,如果我們常常想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就不想收藏。收藏麻煩大了,你過分的喜愛,你離不開它。喜歡收藏書的,喜歡讀書,喜歡收藏書,真有這個嗜好,死了以後,非常可能在他書房裡面,他離不開。書房裡面書裡頭有什麼?書裡頭有蛀蟲,他去投胎變蛀蟲了,這個事情太多了。

  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我在學佛的時候也蒐集很多線裝書,智開老法師他幫我蒐集的。可是我那些書自己看了之後,恭恭敬敬,沒有一點點破壞,不可以在上寫字,不可以在上圈點,要留給後人;前人留給我的,我也留給後人,不可以破壞。現在印刷術發達,我都把它翻印了,至少都印一千套,不至於失傳。原本,原本都交給佛陀教育基金會去保存,我用什麼?我用影印的本子。影印本子印得多,我可以在上寫字,可以在上畫線條,原本不可以動。我不喜歡收藏這些東西,為什麼?收藏東西,常常心裡念著;用複製品的時候,不會放在心上。你們看到我們背後這個華嚴三聖,複製品,印的數量很多,不會放在心上。如果是原版,你一看這個像,大家就知道這肯定是唐朝人畫的,收藏原版,你就有負擔。不要有這種嗜好,真正能夠什麼都放得下,心裡頭一點點負擔都沒有,你就得大自在。

  底下這句『悉現其前普親近』,這句非常重要,《弟子規》裡頭講,「能親仁,無限好」。釋迦的名字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能仁,仁慈;牟尼是寂靜。這個名號就是從我們這個地區,這個地球上的眾生,現前的住眾,缺乏仁慈,心不清淨,所以佛用這個名號,讓你提到這個名號,就想到我自己要寂靜,我對人要仁慈。常常念這句名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常常念這句名號,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念出來,把自己的仁慈的心念出來,這叫真正念佛。身心清淨,慈悲一切,這叫釋迦牟尼。念佛是個修行的法門,現在人把意思搞錯,念佛是求佛保佑,哪有這回事情!要懂。念阿彌陀佛,怎樣念才相應?阿彌陀直接翻成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無量覺就是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一切境緣之中,就是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面都能夠覺而不迷,這叫阿彌陀佛。所以念這句佛號破迷,真的是破迷開悟。

  怎樣才不迷?一心就不迷,記住,二心就迷了,起念頭就迷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大徹大悟。有妄想、有分別,沒有執著,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句話裡頭是三句,佛是無上正等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阿羅漢是正覺。阿羅漢沒有執著,正覺。只要還有執著的話,沒有達到,你不在這句話裡頭。這句話三個層次,佛是最高的,用現在的學位來講,佛是博士,正等正覺是碩士,正覺是學士,你拿到學位了。大乘教裡,你拿到學位了。如果執著還沒有放下,你學位沒有拿到;學位沒有拿到,你沒有出輪迴。阿羅漢拿到正覺的學位,超越六道輪迴,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羅漢生方便有餘土。六道凡夫能夠遇到這個法門,帶業往生,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放下,但是往生有個條件,沒放下不要緊,要有方法把它控制住,妄想分別執著不起作用就能往生。

  用什麼方法控制?就用持名念佛,念念想阿彌陀佛,不想別的,這能往生。這個法門方便,這法門管用。除這個法門之外,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要斷煩惱,才能證菩提。也就是說,你執著沒有斷盡,你就不能證阿羅漢果,你一定要斷盡;分別不能斷盡,你不是菩薩;妄想不斷盡,你不能成佛。這是通途,八萬四千法門。淨宗方便,不斷也能成就,不斷是能伏,就是能控制得住。你瞋恚心沒有斷,你佛號念得很有功夫,心裡一不高興,阿彌陀佛,就把它伏住,不發作。是有,阿彌陀佛能把它伏住,喜怒哀樂一起,動念頭的時候,阿彌陀佛伏住了,這叫伏煩惱,這能往生。所以,平常念佛就是練功夫,把它養成習慣,到臨終的時候也能伏住,那就決定得生。

  臨終的時候,你看《飭終津梁》,這次悟道法師來,從台灣帶了幾本最近翻印的,裡頭有一本《飭終津梁》,這是送往生。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顧往生的人,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是正念。所以送往生不能讓他的家親眷屬在旁邊,為什麼?怕動感情。這時候一動感情,「哪個人還沒有來,我要看他」,這就完了,就去不了。所以一定要同參道友,等他斷氣之後,家人才進來,進來也念佛,不可以有悲哀的哭哭啼啼。什麼時候你才可以哭?最好是十二個小時以後,這時他走了,神識已經走了,這是安全起見。所以一定要控制住,不是不近人情。有很多人說念佛人真不近人情,你看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哭。這是不知道,這是關鍵時候!他走的時候,不管他是什麼姿勢,都不要動他,八個小時不可以動。如果他神識還沒有離開的話,八個小時沒有離開,你動他知道,他會生瞋恨心,他討厭。這個念頭一動他就墮落,所以一定是把他護持好。雖然念佛人一斷氣佛就接引,就往生了,但是為了一般安全起見,至少還要維持八個小時,不改變助念的狀況,也給一般學佛同修們做個好樣子,這是慈悲,這是正確的。

  所以,智正覺世間是親近佛菩薩,「悉現其前普親近」。『住於三昧寂不動』,自利,這就是入定,下面一首「廣修無量諸供養」,利他,起定,這個地方入定。親近佛沒有別的,親近佛最重要的是得清淨心,接受佛菩薩的教誨。佛教沒有別的,告訴我們整個宇宙都是虛妄的。你在這個地方求學,學與不學都沒有關係。世間法裡頭要學,連老子都懂,為學,世間學,「為學日益」,天天有進步,天天有增長。可是學道,「為道日損」,我修道的要天天放下,要天天減少。世間、出世間道家這個說法,跟佛法沒有兩樣。佛法真正的修學,學可以,不學也可以,這不重要,重要是放下。釋迦牟尼佛學,示現去求學十二年,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他所學的就叫做佛學。如果放不下,他所學的那是世間學術,世法、佛法差別在此地。放下了,沒有一樣不是佛法,學是佛法,不學也是佛法;沒有放下,你學了佛法也是世法,學與不學全是世法。這個道理要懂!

  我們在大乘教裡面,天天學習,接受經教的薰陶,為什麼?為什麼要接受?這裡頭有法味,享受,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到這邊來一起研究,是享受,佛菩薩的享受,我們也能體會到一點點。諸佛菩薩在一塊都是講經說法,高等享受。我們嘗到這點滋味,所以是欲罷不能。世間人他們所追求的還不是享受嗎?娛樂場所去享受,娛樂場所跟這個享受味道不一樣。古人講的兩句話講得好,「世味」,世間的享受,「哪有法味濃」,法味的享受超過這個世間太多了。如果真正嘗到法味,世味你就一定丟掉,你再也不會去想它,人家拉也拉不去。甚至於給你再多好處誘惑你,你也不願意去,這個享受好!所以它是一種享受。如果我們自己真正體會到,你們的親戚朋友遇到,怎麼你又去聽經,兩個小時,坐得住嗎?最高的享受!你要去感化他,讓他來親近。這是一種享受,高尚的享受,真正嘗到法味的時候,世味全都放下。不要說世間,天上也不羨慕,天上人間統統能放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9:33:04)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9:33: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6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