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七九九卷) 2007/7/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799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坐。請看「無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門」,今天我們從第二十八「嚴潔光」看起,這裡只有一首頌。
【又放光明名嚴潔。令地平坦猶如掌。莊嚴佛塔及其處。是故得成此光明。】
這個「嚴潔光」與下面的「大雲光」還都是屬於敬田,這段都是講的福田,它是講敬田,敬田是用三寶來做代表。這個氛圍是佛光明當中的氛圍,莊嚴清淨,它的作用是『令地平坦猶如掌』,這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心平則地平」。極樂世界沒有高山,華藏世界也沒有講到高山,為什麼?要知道天地萬物從哪裡來的?這點諸位總是要記住,心現識變。真正通達明瞭之後,到底有沒有萬物?佛在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這個答案有很多種,都是正確的。佛最常提醒我們的,那就是非有非無。為什麼說非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心性變現的,離開心性,一法都不立,法法皆心,法法皆是性,哪有萬法?沒有,這非有。就好像我們在作夢,夢中所有境界是哪裡來的?心現的。為什麼又說非無?它現相。體是空的,決定沒有,心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精神跟物質都是從心性裡面現出來的。六祖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是整個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包括一真法界,世出世間一切法是你自性裡面現出來的。
大乘教講這個講得清楚,《華嚴經》不斷的在講,專講這個問題的,我們前面念過,「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附帶的講,九會,會會都說到。為什麼佛要多次宣講?你沒有聽懂,你沒有聽明白。佛是講清楚、講明白了,你沒有聽明白,你沒有聽懂。什麼原因?因為你有障礙,這個障礙叫業障。業障在哪裡?給你說出來,你自己會曉得,業障是妄想。一面聽經一面打妄想,這就是業障。只要有妄想雜在裡面,你就聽不懂,讀經也是的,念佛也是的;換句話說,你的精神、你的心不能集中、不能專注,心是散亂的,這就是業障。我們自己想想,我們是不是這樣的?不論是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犯這個毛病。小事還無所謂,大事你就做不成功,大事什麼?大事心要清淨,你才能看得清楚,才能照顧得到這個局面。你心散亂怎麼行?所以這些事情自己要清楚。
我們到底怎麼辦?修定,持戒修定。修定先從持戒開始,戒不能持,定決定得不到。你要記住,這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這樣說,也都是這麼修成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守規矩?持戒、守規矩就是訓練你的思想、精神、意志集中,沒有別的,這是持戒主要的目的。意志完全能集中的人,他表現出來的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合乎規矩,那在佛法叫什麼?叫道共戒。我們心散亂,用散亂心來持戒,這是訓練,訓練我們的意志集中,這個對自己是真實的利益。做個規矩樣子給別人看,那是附帶的,那不是主要的。如果把這個做個樣子給別人看,附帶的當作主要的,那你是存心欺騙眾生,那就有罪,這個罪很重。為什麼?你不但欺騙眾生,你還欺騙諸佛菩薩。我裝模作樣,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求別人恭敬,是求名聞利養,這必定墮阿鼻地獄。樣子是像,錯用了心。
我們在前面講過五扇提羅,這個故事常常來聽經的你還會記得。裝模作樣,像個修定持戒的樣子,這樣子果然不錯,很多眾生對他尊重,來皈依供養。死了以後墮地獄,地獄出來還債,這個故事給我們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要知道,持戒修定主要目的是為自己。第一個目的,自己開悟,定到一定的程度就覺悟,因定開慧,智慧才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照見諸法實相。到照見五蘊皆空、照見實相,那就恭喜你,為什麼?你成了法身菩薩,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所以修行為誰?為自己,不是為別人。但是為自己肯定影響別人,這就是說你自度決定是化他,別人看到了,對你自然生起恭敬的心、仰慕的心,自然向你學習。
像世尊當年在世一樣,他沒有招生,他沒有炫耀自己,腳踏實地老老實實自己修行。中國過去這些祖師大德也都是如此,你們看看蓮池大師的傳記,蓮池大師在沒有出名、沒人知道的時候,深山裡面搭個小茅蓬在修行。與附近的村莊都隔絕,搭個小茅蓬,一個人。住了幾年,以後偶然被人發現,修道的人常常到山上去玩玩,發現這個茅蓬,看到這個修行人很有道心,這個人下山之後就傳出去。當然傳的人不多,傳了哪些人?決定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志同道合真正慕道的人,「某個地方,我見到一個修行人,不錯」。這大家去看他,真的是好修行人,是好榜樣!於是慕道的人在蓮池大師茅蓬旁邊再蓋個小茅蓬,親近他。慢慢人愈來愈多,就有很多大富長者知道了,給他們建寺,建個大殿,建個寺。所以寺不是他化緣來的,是人家自動送來的,這是你感召。他也沒有去宣揚我要做什麼做什麼,沒有,自然成就的。杭州的雲棲寺,我們去看過幾次,現在這個道場沒有了,地方還在,裡面的佛像設施統統沒有,變成茶館招待觀光客;大殿裡面變成一個音樂廳,演奏中國的國樂,變成這麼一個所在。
由此可知,真正修行人一定要知道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如果自己不修,光天天修理別人,你就跟很多人結了冤仇,這個冤仇會有報應,報得快的在這一世,報得慢的在來世,來生後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不能不知道。不但是言語造作有報應,起心動念都有報應,修行從哪裡修?從起心動念處修,這我們常說。經教裡教導我們,於世出世間,對人、對事、對物不能有一個惡念,不可以有惡言,不可以有惡的行為。現代這個社會,我們常常遇到同參道友談到世間出世間(現在這出世間也不是真的出世間,就是佛門)許多不如法的事情,來跟我講。我的回應,告訴他,全都是正常的。怎麼是正常的?《三字經》上告訴我們,「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講得清清楚楚!沒有受到聖賢的教育。
中國傳統的教育,像香港、沿海的都市,至少丟掉七代以上。中國內地的農村,我自己的家鄉比較偏僻、閉塞,也丟掉了四代,差不多就八十年了。沿海大都市這些地區,丟掉至少是一百二、三十年。所以佛慈悲,我們要向佛學習,佛怪不怪這些人?不怪。你們天天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佛告訴我們,「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人跟他講,沒人教他,先人是我們前一輩,我們的父母不知道,我們的祖父母也不知道,我們的曾祖父母也不知道,丟掉這麼多代。到我們的高祖父母他們知道,他們為什麼不教?這裡面原因很多,不是不教,環境、社會動亂。
滿清亡國之後,中國社會就亂了,軍閥割據,接著跟日本人抗戰,整個社會大亂。我十一、二歲的時候就逃難,逃難跟家裡面常常就分散,總是分的時間多,聚的時間少。自己雖然一個小孩,自己要學著照顧自己,沒有地方再學,父母照顧不到。所以我這一點根,父母能照顧到的是十歲以前在農村,真的是過了個幸福的童年。也幸虧我們家鄉文化底蘊比其他地區要深厚,是明清桐城派的發源地。所以我們農村讀書的風氣很好,農村裡面都有私塾,老人都接受過傳統教育。雖然他們並不認識字,他們沒有念過書,可是倫理、道德、因果都懂,對於兒童都會教。父母教你,不認識的這些大人也會教你,我們就是在這麼一個環境裡面長大的。但是那個幾年的教學,懂得孝親、尊師,懂得守法、守秩序,懂得這些道理。學會自己的謙虛,懂得尊重別人,懂得幫助別人,都從小學的。這個根深蒂固,懂得因果報應。
所以這麼多年來,雖然在海外飄流、流浪,走了許多國家地區,沒有被壞習氣染污,都靠童年的教育。所以我懂得兒童教育重要,我懂得這個道理,我從這個地方走出來的,這就是古諺語裡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古諺語裡面講,「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就看你的根好不好?我們現在想想,現在人的根沒有了,他的父親根沒有了。祖父,就是我們這一代的人,看他生長在什麼地區,如果不是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地區,那他也不知道,必須再上溯一代。你知道這些事實真相,對現在人作奸犯科、種種非法,你就不會責怪他,你會生憐憫心,像菩薩對眾生一樣。
他沒有受到聖賢教育,他不懂得怎麼做人,不能怪他。要怎樣?要好好教他。怎麼教法?要自己做出樣子給他看。言教,他聽不懂,要身教,這就是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就是教學。如果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有毛病,怎麼能教人?言行舉止、生活行為的標準是什麼?戒律。你必須要認知,你不要看輕弟子規,你能夠把弟子規落實,你學佛,你是菩薩,你不學佛,你是聖賢,你有聖賢、菩薩的根,你有這個底子;再往上,你就成聖成賢,你就成菩薩。你沒有這個東西,你沒有根,沒有基礎。沒有根、沒有基礎,你學儒,你把四書、五經、十三經念得滾瓜爛熟,夫子的德行溫良恭儉讓,你沒有!念書、講學另外一樁事情。為什麼?你在生活當中,就是像我在劍橋大學所說的,你依然生活在煩惱跟痛苦的世界。為什麼?沒根,你才曉得根多重要。
如果你要是真正能夠在一生當中,生活在幸福圓滿當中,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你這一生真正能夠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做到才行!做到什麼?儒釋道的根。儒的根《弟子規》,道的根《感應篇》,佛的根《十善業道》,出家還得加上一個根,《沙彌律儀》。你有這四個根,就像一張桌子一樣四個腿,叫四平八穩。你做不到,做不到沒用處,大乘佛法《華嚴經》倒過來背,能背誦,講得天花亂墜,你還是出不了六道輪迴,有什麼用?紮根才有用。有了這個根,我大乘教沒有學過,行,你念佛決定往生,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成佛了。為什麼能往生?你是善人。往生西方世界的條件,基本的條件就是善人,經上一打開「善男子善女人」,有你一分在裡頭。你沒有這三個根,你不是善男子、不是善女人,縱然你有信願行還不行,你去不了,為什麼?你有業障。你就曉得這個根是多重要,不在根上下功夫,沒用處。
你看此地講的『嚴潔』,嚴潔是根,心清淨,「心淨則國土淨,心平則天下平」。西方世界地平如掌,那是什麼?那個世界的人心平,沒有一絲毫傲慢;有絲毫傲慢,不平。再跟諸位說,沒有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心就不平;有貪瞋痴的念頭,心就不乾淨,就染污。佛法一入門就教我們修戒定慧、修覺正淨,戒是清淨,定是正知正見,覺就是智慧,覺正淨就是戒定慧,三皈的時候就把這個傳授給你。所以《無量壽經》真好!在經題上「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報,果從哪裡得來的?「清淨平等覺」這是因。經題上就是有因有果,你看多圓滿。那我們修行與清淨相不相應?與平等相不相應?與覺相不相應?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看因跟果。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是小乘。
現在我們要問,清淨平等覺怎麼修法?從哪裡修起?就從三個根修起。先把三個根紮好,再向上提升,輕而易舉。我講《無量壽經》的時候講得很詳細,也講了很多遍,先後講過十一遍,最後這一遍沒講完,講到「三輩往生」。我講這個經的時候跟諸位說過,我解釋三輩九品,《無量壽經》上的教誨你學了,你做到多少?我說百分之百的做到,《無量壽經》教給我們的統統做到,恭喜你,你是上品上生。說完全做沒做到,大概我能做到九成,九成是上品中生;做到八成,那上品下生;做到七成,中品上生;這樣一直下來,下品下生要做到多少?兩成。諸位必須要記住,要有根,沒有根的話做不到!這個根,最起碼的、最少的,不能夠欠缺的,一定要做到的,就是《十善業道》、《感應篇》、《弟子規》,決定有這三個根。這三個根,你從《無量壽經》上學的能夠做到兩成,你就有把握往生。天天讀誦,不能做到,兩成都做不到,跟淨宗結個善緣,這一生不能往生。這一點都不奇怪。
你要知道,我們這一生得人身遇到淨宗很歡喜,過去生中都是學淨宗的,為什麼不能去?兩成沒做到,這一生接著再來,就這麼個道理。前一生修淨宗,不是一生一世,過去是多生多劫修淨宗,三個根沒紮好,《無量壽經》沒有做到兩成的標準,就這麼回事情。這一生補功課,來補課。這一生還是沒有做好,那好了,再等下一世。下一世之中,你能不能得人身?這是問題。怎樣才能得人身?還是這三個根紮好了,你有《弟子規》、有《感應篇》、有《十善業道》,沒能夠做到圓滿。這三個做到圓滿,你生天,不是生人道。《十善業道經》上講,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人道。所以這三樣東西你做到中品,沒有做到上品,來生得人身。得人身,你還能不能遇到佛法?難講了!為什麼難講?你想想我們今天的佛教,你就知道了。
現在講經的人愈來愈少,我們要不努力培養一些弘法人才,以後講經的人沒有了。巴黎聯合國宗教的代表,斯里蘭卡的法寶法師傳一個訊息給我,他是看到全世界宗教發展的一個資訊,別的宗教信徒年年都有成長,佛門裡面的信徒年年下降,沒有成長。所以他告訴我,像這樣下去三十年之後,佛教在這個世間會斷掉,他有這個憂慮,這個看法正確的。所以佛教裡頭逐漸沒有人才!你來生得人身,如果佛教在這個世間滅絕,你的機會就沒有了。然後你才曉得,你在這一生當中這個機會是多難得,開經偈上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所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你遇到了,你不知道珍惜,你錯過這個因緣。往後是還可以遇到,但是時間太長,可能要經過多少劫,經過無量劫,你再會碰到一次。這麼長的時間,你在六道裡面起惑、造業、受報;換句話說,夠你受的!所以,不想不知道,愈想這個問題嚴重!
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心裡面的染污把它洗乾淨,恢復到清淨心,恢復到平等心,這個重要。這是我們這一生的第一樁大事,別的都是叫雞毛蒜皮小事,不值得放在心上的。用什麼東西來洗乾淨?染污就是用戒律,弟子規是戒律,十善業道是戒律。怎樣能恢復到平等?修定。定,不是叫你盤腿打坐,定是叫你把散亂的心放下,精神意志集中就叫修定。用什麼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就是修定。學東西不能學得太雜,不能學得太多,學得太雜太多,你心散亂,一門深入才能夠真正得到平等心。所以戒跟定能幫助你。《三字經》上的教學,「教之道,貴以專」,教跟學是一樁事情,「學之道,貴以專」,這就是定;佛法裡面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一個意思,都是這個意思。你看世出世間聖人,他們沒有開過會,他們沒有見過面,不同的時代,但是教導我們的理念跟原則完全相同。我們明瞭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服,不能不佩服。真正能夠接受,那就是依教奉行;你不能依教奉行,你沒接受。你們想想這多重要。
所以只要把清淨、平等這兩樁事情成就了,成就有高下,最起碼的標準就是三個根,三個根統統做到,你最低限度的標準就取得。然後在大乘教裡面好好學習,無論是學儒、學道、學佛,你都有資格、都有條件,只要你一門深入,你決定有成就。所以成就不成就,說實在話是自己修成的,外面有沒有修行環境,要看你的福報!福報是屬於助緣,有,固然很好,沒有,也障礙不了你。你們想想孔子有沒有進學校?沒有,母親教出來的。長大完全靠自學,到處去參訪,沒有一個好的學校,聽到哪裡有好老師,到那個地方去向人請教,學無常師。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的,十九歲出去求學,到三十歲,十二年,聽說哪裡有好老師,趕緊去拜訪、去學習。十二年當中,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學術界的大德統統親近過,沒有一個好的修學環境。
三十歲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往後專門教學,我們習慣上稱為弘法利生,專門教學。教學有沒有固定的場所?沒有,沒道場。什麼是道場?釋迦牟尼佛所在的地方就叫道場,多半都在山林樹下,沒有房子。他們的生活簡單,晚上樹下一宿,白天出去托缽,上午就托缽。晚上休息,中夜,中夜是什麼時候?現在我們講的十點鐘到兩點鐘,這是他們休息的時間,中夜休息四個小時。兩點鐘天還沒有亮,他就得用功,這個用功是修行,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用什麼方法修行,佛不規定,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各人幹各人的。佛只是教學,修行是你個人的事情,佛從來不干涉你,同學們彼此互相也不干擾,各人修各人的;所用的方法不盡相同,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我們修念佛法門的,兩點鐘起來之後,或者是經行,經行佔大多數,經行或者是靜坐,修什麼?念佛。
天亮之後,大家都要準備出去托缽,住在山林裡面,距離村鎮是有一段距離的,都要走路,沒有交通工具,要出去托缽。所以要去、回來,我們一般講大概要走十里路,去要走五里路,回來要走五里路,十里路。還要沿門去托缽,不是一家。托缽的時候還要跟齋主說法,齋主供養你是財布施,你不能說拿到財布施就走路,這不可以的。你對齋主的回報是法布施,你得要講點佛法給人聽,時間不必多,十分鐘、十五分鐘。如果齋主有問題向你請教的時候,可能會耽誤長一點,半個小時,大概是這樣的,再回來。你看《金剛經》上說,托缽回來之後,洗足,走得有灰塵,小河旁邊把腳洗乾淨,然後大家在一起吃飯。不是托缽托了之後就隨口吃,不可以,那就失了威儀,不像出家人,怎麼這麼隨便;托回去之後再一起吃。
吃完飯之後,缽要洗乾淨,再把它好好收拾起來,敷座而坐,幹什麼?老師上課,佛陀在就上課。佛上課,這就講經。聽完課之後,如果有疑問,這就有問答,你提出來,佛會給大家解答。常隨弟子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臨時來參加的也不少,臨時有些在家居士或者是出家修道的,那總是一般宗教裡面的宗教徒,像婆羅門教,瑜伽、數論這些教派,他們的生活方式都是托缽。有些時候他們跟著僧團住一段時期,十天、半個月、一個月的,這都是常有的。有些在家居士,佛講經他來聽,講完之後,他回家去了,他不跟僧團在一起生活。所以它有教學的時間。晚上時候也是自己用功,修行在各人。所以那個時候的生活方式,我們能體會到,每個人真用功。
如果講到用功的總的原則原理,沒有別的,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總原則、總綱領,為什麼?放下就是。採取什麼樣方式放下那是個人自己事情,佛不管你這些,佛只是教你。上上根人聽到佛的教誨,立刻就放下,那個人就成佛了,跟佛的境界沒有兩樣,無論是在家、出家是相同的。中下根人聽懂了,放不下,他慢慢來。聽懂了,我們能理解,這個事情以前章嘉大師教我,為什麼沒有徹底放下?他是聽懂了,不夠透徹。聽懂了,我們一般講悟了,悟有小悟、有大悟,大悟還不行,小悟放下一點;聽懂了沒悟,完全沒有放下。你從這個地方就知道他悟的程度,大悟,他就放下得多;徹悟,全放下了。哪一類人是大悟?阿羅漢是大悟。為什麼?他把執著放下了,妄想、分別沒放下。大悟的境界是什麼?六道沒有了,超越六道輪迴,這是大悟。所以他的清淨平等覺是真的有,清淨平等覺真有,少分,為什麼?還有妄想分別障礙,他得的少分。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得要懂,都得要認真去學習。
我們在前面跟諸位做過詳細的報告,小悟裡面也有小小悟,所以大悟,積小悟成大悟。你看阿羅漢,阿羅漢前面有七個等級,四果四向。這樣就我們把它分作七分,七分他放下一分,這就是須陀洹果,小乘須陀洹,放下一分。再放下一分,二果向,再放下一分,證二果;七分全放下,證阿羅漢。這是講放什麼?執著。所以我們的執著不能一下放下,慢慢的放,一定要認真的放,不要執著。你有執著你決定脫不了六道輪迴,執著真正放下了,六道輪迴沒有了,你就生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面最上面的四層,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就是淨土裡面所說的方便有餘土,這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方便有餘土。六道,六道是凡聖同居土。華藏世界是實報莊嚴土,一層一層向上提升,你說這個東西多重要。
『莊嚴佛塔及其處』,這就是三寶,三寶學習的場所,三寶弘化的場所。我們用信心清淨、信心平等、信心善良,這就真正是莊嚴佛道場。佛道場,你一定要知道,在哪裡?真正修行覺正淨的,真正修行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那個場所就是佛道場。我們用覺正淨、用戒定慧的氛圍去莊嚴它,自然就起感應道交。感應的事情,許多同修都有這個經驗,甚至於自己見聞之中親見親聞,是真的不是假的。與諸佛菩薩感應,就是清淨心,你只要有三個根就會起感應,沒有這三個根就沒有感應。如果你充滿貪瞋痴慢,你也有感應,誰跟你感應?魔跟你感應,跟魔感應道交,你自己不知不覺被魔掌控制。你學佛也不例外,還是掌握在魔的掌控當中,為什麼?你遇到急難、遇到困難,你不求佛,你去求魔。求魔什麼?你去求感應,你認為那個很靈。魔可以,也能夠,他有五通,他也能夠現相,讓你看到過去生,讓你看到未來生,你就很相信,你認為他比佛還高明。
佛跟你講心性,佛跟你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魔怎麼樣?魔教你著相,魔是決定叫你分別執著,魔教你這個,為什麼?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佛不是的,所以跟佛感應道交,一定是清淨平等覺;心地不清淨,你見到佛像、見到菩薩像都是魔變現的。這怎麼辦?佛在楞嚴會上教給我們,不要放在心上,好境界;放在心上,就是一著相,壞境界、魔境界。《金剛經》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看到佛像、看到菩薩像,不放在心上,好境界;一著、一生歡喜,「我見到佛、見到菩薩了」,你著魔了。為什麼著魔?你起了分別執著,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什麼是佛?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平等覺是佛。佛在哪裡?自己是佛,清淨平等覺是佛,失掉清淨平等覺是魔。佛跟魔是在你一念之間,一念覺是佛,一念迷是魔,是這麼回事情。一念覺,魔就都變成佛;一念迷,佛也變成魔。所以境界上無佛亦無魔,都在你那一念之間,這叫佛法。
你怎樣保持你的清淨、平等、善良?我們中國老祖宗說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不善,心性裡頭沒有,既然沒有,所有一切不善,像六祖給我們舉的例子,十惡、八邪,給我們舉出十幾條不善與習氣,自性裡頭沒有;沒有,自然可以斷掉。自性裡面有的是本善,十善、八正,一切善心善願是自己本性裡頭具足的,當然能夠證得。所以講到這個地方,最關緊要的是信心,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性本善,相信自己本性本覺,相信一切佛法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這個信心太重要了。我們不能夠依教奉行,還有不善的念頭、言行,這個人叫什麼?不自愛。不自愛的人不會愛別人,自私自利;自愛而後能愛人,「愛心遍法界,善意滿娑婆」,菩薩。菩薩是誰?是自己,覺了就是。佛法沒有別的,就是覺迷,一定要用清淨、平等、善良「莊嚴佛塔及其處」,這是成就嚴潔光。我們再看下面一段,大雲光。
【又放光明名大雲。能起香雲雨香水。以水灑塔及庭院。是故得成此光明。】
這是福田、敬田最後一段,也只有一首,名字叫『大雲』。這是什麼雲?心雲。心,不是天上的星星,是自己的心;雲是比喻。雲比喻什麼?佛經上雲字用得很多,我們在前面也講得很多,你只要看到雲都是代表非有非無,遠看有,近看沒有。現在我們對於雲這個現象我們很清楚,常常出國旅行,你坐飛機,飛機飛到雲彩上面去了,飛在雲彩當中,你知道它像霧一樣,遠看有,近看沒有。凡是雲都是代表事實的真相,所有一切事實真相叫非有非無,相有性無,事有理無。你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兩邊都不執著就對了。所以這個地方講心,比喻作真心,真心也好、妄心也好,不論是真心、是妄心,統統是非有非無。
下面講『香』,這心香,講到『水』,心水,心香、心水。心是不是有香?是。真心、自性它確實本來具足見聞覺知,它沒有現出來,它真的裡頭有,它不是沒有。如果沒有這個,阿賴耶就不能夠現出見分。自性裡面本來具足色聲香味,如果沒有色聲香味,阿賴耶就不能變現出相分,相分是物質,色聲香味自性裡頭本來都有。所以,凡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萬法,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無論是哪一法,乃至於一微塵、一毛端,一定是具足見聞覺知、色聲香味。這樁事情我們從江本博士的水實驗裡面看到了。所以江本勝博士搞的這樁事情,我當時聽到之後非常興奮,為什麼?經上只這樣說,很難體會、很難懂。沒有想到通過他的實驗,我們才見到這真的是事實。
水是礦物,無情的,它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但是它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自性裡頭有的,分別執著自性裡沒有,被他實驗出來。實驗出來,水能看、能聽、能懂得人的意思,這就是說明它有見聞覺知。在通過科學實驗裡面它現相,現的相什麼?色相。我告訴江本博士說,我說你現在只看到它現相,它還有香、還有音聲、還有味。自性裡頭具足色聲香味,你現在只看到一個,還有聲香味,你沒有能把它實驗出來。我勸他再努力、再進一步,把這個東西測量出來,決定是有,佛說的不會錯。見聞覺知你實驗出來,色聲香味的色實驗出來了,聲香味決定有。最近他跟我約定,他要到香港來看我,我們也是好朋友。所以見聞覺知、色聲香味也是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沒有,自性本來具足;你不能說它有,沒有緣它就現不出來。所以佛家講萬法因緣生,遇緣它就起現行,起的現行是自性的性德,法爾如是。如果性德裡頭沒有,縱有因緣,它也沒有辦法現出來。
『能起香雲雨香水』,這個「雨」念去聲,我們這個本子上它圈了個圈,念去聲。去聲做動詞,就是它落下來,我們講雨水落下來;不當名詞講,當動詞講,「雨香水」,落下來。香雲、香水從哪裡來的?給諸位說,從清淨平等覺裡頭來的。為什麼?清淨心、平等心是真心,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是香的,香雲、香雨、香水。我們的心現在被染污,被妄想分別執著染污,所以我們聞不到妙香,自性裡面的色聲香味我們見不到。色,我們眼見不到;聲,我們的耳聽不到;香,我們的鼻嗅不到;味,我們的舌嘗不到。實際上,我們眼耳鼻舌現前所接觸的有色聲香味,是不是自性的?是的,不能說不是自性。是自性算不算見性?不算。為什麼?因為色聲香味上面有一層妄想,又有一層分別,還有一層執著,這個三重煩惱障礙住,把性德裡面的色聲香味變質了,它的真相我們見不到。
譬如這個經上我們常常讀到的,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有!你跟諸佛如來沒兩樣。起了妄想分別執著,自性智慧變成煩惱、妄念,變質了;自性裡面本有的德能變成了造業,造作一切善惡業,變成這個東西;自性本具的相好,變成六道三途,變質了。誰變的?自己變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干涉你,是你迷了,自己變現出這個境界。就像作夢,夢中境界是你自己變的,絕對不是別人變出來給你示現的,不是,與別人毫不相關。確實你真的明白之後,你就曉得叫自作自受。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我們要覺悟,我們再把它變回來。
你看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太多!有同學他們在網路上把全世界各個地方現在發生的災難,下載來給我看。我們沒有習慣看報紙、看電視,至少四十多年我們都不看報紙、不看雜誌。災難訊息,很多同學有人從報紙上剪下小方塊送給我看,有人從網路上下載給我看,看了太可怕了。水災、風災,龍捲風、火山爆發、地震,死傷的眾生很多,財物的損失非常嚴重!最嚴重的是莊稼沒有收成,五穀雜糧沒有收成,來年我們吃什麼?你說這個問題多嚴重。水源被嚴重的染污,我們每天的飲水就成了問題。就是說我們每天吃什麼喝什麼?這個問題多嚴重,這個災難在眼前。
更嚴重的,現在已經浮起來大家看見的,地球的暖化,溫度不斷上升,這個上升的關係非常大!全世界南極、北極,雪山、高山上的積雪都在快速融化,這個災難很麻煩。南北極的冰融化,海水上升,沿海的城市都會淹沒;也就是地球上的陸地愈來愈小,海洋的面積愈來愈大。高山的積雪融化,那是什麼?河流的源頭,中國的長江、黃河源頭。源頭的水斷掉之後,河流就乾了,將來長江、黃河都沒有水了,這怎麼辦?人類的文明離不開江河。西藏高原的積雪,總共在亞洲這個地區有七條大河發源地,恆河也是當中的一條,印度的。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
這個嚴重的災難,科學家的估計,十年到三十年這個災難就現前。十年到三十年,我也許見不到了,諸位要知道,八十以上的老人不一定哪天走。在中國的古禮、習俗都說到,「八十不留飯,七十不留宿」。七十歲老人,我可以招待請你吃飯,我不留你在家裡住一晚上。為什麼?萬一住一晚上,你過世了,責任承擔不了。你們家人說是我把這個老人謀害,那官司打不完的。所以七十不留宿,這是禮。八十不敢留你吃一餐飯。為什麼?說不定一餐飯你就走了,那個麻煩不就大了嗎?所以八十不留你吃飯,是禮上有講的,人家不會怪你的。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人不會怪你的。這叫什麼?風燭殘年,不一定什麼時候走。所以再有十年、三十年,我們不一定能見到。可是你們年輕人會遇到,你們現在四十、五十的肯定會遇到。
科學家想盡方法來拯救,美國的前副總統高爾,諸位曉得,在全世界到處演講,講溫室效應。我們現在科學技術發達,排出去的廢氣,飛機所排的、汽車所排的、輪船所排的、工廠裡面煙囪上所排的,這些氣都放在空氣裡面,造成溫室效應,也就是地球的溫度上升。所以極力在呼籲,盡量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在佛法裡面講,這是在緣上說,因他不知道!因是什麼?因是貪瞋痴。地球溫度上升,真正的因是瞋恚,瞋恚是火;水面上升是貪心,風災是愚痴,地震是不平、傲慢,貢高傲慢,自以為是,這是因。所以貪瞋痴慢是因,沒有人曉得。如果不能夠把貪瞋痴慢轉過來,所以佛救世間用什麼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從因上救。然後我們盡量再減少排放這些污染,這是從緣上講的,標本兼治。治本是息滅貪瞋痴慢,治標,減少排放這些污染,保護自然生態的平衡,這是治標。如果只治標不治本,沒有用處、沒效果,一定要懂得標本兼治,這個境界可以能夠恢復原狀。
這裡頭根據的一個理論要懂得,「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都是我們理論的依據。心善,整個環境都善,沒有一樣不善;心要是惡,所有環境都變惡。小的環境是你自己的身體,你的容貌、你的身體可以轉。你心清淨,你全身的細胞都清淨,你全身的器官都清淨,那你就健康。你心地慈悲善良,你的容貌就變了,我們講菩薩相,清淨慈悲相。相隨心轉,看相算命都這麼說,相隨心轉!你怎麼樣去改變你的相貌?你要修善行,善念、善行,相貌就轉!千萬不要到美容院去美容,那就壞了,那是破壞自然生態。你的相貌是你父母生的,這是自然生態;你去美容就是破壞,破壞之後一定有後遺症,那個後遺症你會一輩子痛苦。我在澳洲見到一位,我們學院的義工,她很痛苦,我問她什麼原因?她去美容鼻子,十幾年前做的美容,現在痛苦不堪,後遺症。美容是滿好看,好看不了幾年,頂多三、五年;三、五年之後就不好看,就非常痛苦,所以不懂得。用什麼方法美容?善心、善意,那真的是美容。佛法教的是用自己的意念來美化你的容貌,美化你的身體,絕對沒有副作用。你為什麼不學?又不要花錢,又不會浪費時間。
你只要真正好好的學佛,依教奉行,你會像菩薩一樣修得金剛不壞身,那就是你永遠不會生病!修到最後真正利益,你永遠不死。怎麼永遠不死?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以後往生,這個諸位要知道。往生極樂世界,你還沒斷氣你很清楚,看到阿彌陀佛來了,西方三聖來接我,跟你的旁邊親朋好友告別:我走了。走了之後再把身體丟掉,不要了。所以每個往生的人,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走的,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懂。有些業障重的,臨命終時他有病苦,他走的時候也是看到佛來接引他,他想告訴大家,沒有力氣。有時看到嘴唇在動,動的時候,有人說「他跟著我們一起念佛」,不一定;他很有可能他嘴唇在動,是說佛來接引我了,真的往生了,這業障重的。業障輕的,他神智很清楚,他能說話,告訴我們,佛來接引他,這是肯定往生,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我們身體,科學家告訴我們,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我們如何把這個水分變成香水?
『以水灑塔及庭院』,這都是比喻,都是表法。我們自己身要是不清淨,你就沒有辦法用大雲香水供養塔院,供養道場,沒有法子。所以,中國古人講得好,修身之後才能齊家。「以水灑塔及庭院」這是齊家,齊家一定要修身,修身一定要正心,正心一定要誠意,誠意一定要智慧,智慧一定要放下,格物是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貪瞋痴慢,這個重要。放下對五欲六塵的貪戀,五欲六塵不能不要,不能貪戀,不能夠執著,一切隨緣度日就好,決定不要有攀緣的心。隨緣,什麼都好,要學會這點,你的心就清淨了。
清淨心生大雲、生香雨、生香水,你的灑塔供養庭院一念,你一觀想,真的周邊環境統統清淨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有效果!江本博士對琵琶湖的實驗不就是證明了嗎?琵琶湖的水是臭水,二十多年,氣味難聞。他搞了三百五十個人,請了一位九十多歲老和尚,到琵琶湖海灣邊去祈禱,一個小時。祈禱很簡單,就讓大家把所有念頭放下,恢復清淨心,不要有一個雜念,一心一意來祈禱水乾淨了,我愛你,我喜歡你,水乾淨了。就這麼簡單幾句話,三百五十人統統就一句話,這一個念頭,祈禱一個小時。三天之後,琵琶湖真的乾淨了,氣味沒有了,水乾淨了,水也平了,也沒有波浪,像一面鏡子一樣。日本的電視台新聞統統報導,這個乾淨居然能保持了半年。你看看,行,轉自己!科學做出的證明。
今天世界災難能不能化解?能,肯定能。只要善心的人士大家把念頭轉過來,「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迴向給全世界,所有一切災難統統能化解。所以我們在這一段期間當中,勸勉所有學佛的同學,我們每天早晚加持一千聲「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迴向給全世界各個地區這些災難的眾生,會有效果的。常常不斷的我們來迴向,這個世界上就能夠得到長遠的安定和平。琵琶湖一次能支持半年,那我們每天迴向,天下災難真的能夠化解。學佛的同學要發慈悲心,自度度他,消自己的業障,也幫助一切眾生化解災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敬田我們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8:22:4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