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669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六九卷)  2006/11/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69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經文講到第三段「結歎其德」。經文裡面說到四十一位菩薩法眼、善行都具足圓滿,我們特別在此地把善惡,看看古來大德們他們是怎麼說法。前面介紹經論上絕對的標準,也介紹了小慧遠大師的三種善惡。接著我們來看天台大師說的六種。

  第一種「人天之善」,五戒十善。現代社會的動亂頻傳,倫理道德幾乎是蕩然無存。即使是專家學者他們所寫的許多論文,對於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這些事,都是用一種懷疑的心態來研究、來敘述。這個問題不是個小問題,是什麼?是這一代人對於整個文化認知的問題。我們想想外國人,當然外國人真正有認知的也不多。過去二十世紀,上半個世紀還有人,下半個世紀就每況愈下了。我們非常幸運遇到大乘佛法,也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從來沒有放棄過,天天在學習。你說有什麼收穫?我們能說的,就是對這樁事情真的認識、明白了。

  古今中外,真正的聖哲他們有共同的認知,那就是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確實是隨順於人性的;換句話說,做人應該是這樣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原則,中國人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萬物和睦相處,從來沒有殺盜淫妄。今天我們講到善,大家懷疑,講到惡,人人都舉手,這個世界怎麼能沒有災難?天災人禍。雖然如是,我們還是應當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認真努力提升自己的靈性。現在連西方人也明白了,身體有死亡,靈魂沒有死亡,這是外國人說的,靈魂沒有死亡,靈魂會到另外一個空間去,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東方人講有輪迴,西方人現在也相信了,相信報應,相信輪迴。那麼我們是不是要重視來世?既然知道有輪迴、有報應,對於來世我們要看得比這一世還要重,這一世時間很短促,來世的時間長。東方的聖者都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尤其佛經裡面講得非常透徹。

  天台大師這六種善,我們學習要步步往上提升,先講五戒十善,人天之善。再說二乘,「二乘能離三界之苦,故名善」。二乘比我們強多了,三界就是六道,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不再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日子實在是不好過,真正覺悟、明白的人還能到這裡來嗎?縱然再來,要做再來人,至少要像阿羅漢一樣、二乘一樣,不是業力來的,而是乘願再來。乘願再來自在,業力來的受苦,受苦受難,乘願再來的是救度眾生,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這是應該的。

  我們看天台大師下面所說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為惡」。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小乘人著重自度,會不會度他?度,不是不度他。為什麼說不能度他?他不像菩薩,菩薩是主動度他,二乘人不是的。跟你有緣,你來求他幫忙,他會幫忙,他也很慈悲;你不找他,他也不找你,跟菩薩不一樣的地方在此地。你看我們在大乘經裡面,諸位常念《無量壽經》,經文裡頭就有,「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不需要別人來請,菩薩就來了,主動就來了;這跟小乘不一樣,小乘是一定要有啟請,沒有啟請他不來。當然,人報恩,小乘怎麼會忘恩負義?這不可能的。所以對他有恩的,這就是有緣,他一定會幫助你;對他有怨的,他不會記在心裡,記在心裡面他出不了六道輪迴。但是在我們想像當中,跟他有怨的人想求他幫忙,他也會幫助,這是肯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沒有菩薩心量那麼大,大慈大悲,他跟菩薩一比,他比不上菩薩,所以也就不善了。

  「故大論」,大論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裡面對二乘人有批評。「寧起惡癩野干心,不生聲聞辟支佛意,當生死涅槃俱為惡也」,這是大乘菩薩。野干是狐狸一類的,畜生道。惡癩就是這個狐狸還生了病的,我們現在講傳染病、皮膚病,惡癩是皮膚病。寧起這樣的畜生心,也不願意去作聲聞、辟支佛,這二乘。諸位要知道這個話是比喻。所以,「當生死涅槃俱為惡也」,生死是六道,涅槃是小乘,偏真涅槃。這是佛在大乘教裡面有批評,這是二乘的不善。所以我們曉得,沒有弘願,心量不大,但是他修慈悲喜捨,他修十二因緣,確實可以脫離生死輪迴。比我們六道裡面的凡夫,我們稱他為聖人,他不是凡人。

  再看「小乘菩薩之善」,諸位要注意到小乘菩薩,小乘教裡頭有菩薩,小乘教裡面有佛。小乘教裡面的佛,我們一般稱他叫藏佛,這個藏就是天台家的四教「藏通別圓」,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也是小乘佛,沒有見性。在哪裡?十法界裡面的佛。諸位要記住,十法界裡面的佛是小乘,小乘菩薩之善。「慈悲兼濟故是善,然彼身中未斷一毫之煩惱,小乘菩薩三大劫中不斷惑,最後一坐成覺」。這個我們要認識,為什麼?小乘菩薩很多,雖然他是講學的大乘,實際他是小乘,為什麼?見思煩惱都沒有斷,塵沙、無明那就不必說了。他善在哪裡?他有慈悲心,他能捨己為人,這是善。他不善,不善就是他沒斷煩惱,這是我們要細心去分別。為什麼?怕自己學佛走上這個路子不知道,以為自己是大乘。

  尤其是一類著重修福的佛弟子,不著重修慧,著重修福,慈悲喜捨,非常注重這個。也就是對於社會慈善福利的事情很認真去做,認為這就是佛法,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他也修,可是怎麼樣?他對於六波羅蜜了解得不夠透徹,有形式沒有實質。持戒是著重在戒條的條文,像佛門裡面半月誦戒,每半個月大家也在一起把戒本從頭到尾念一遍,念完就沒有了。我們現在明白,十善五戒都做不到,所以他的果報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算是不錯的了。

  念佛能不能往生?那就是善導大師的話,「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重要,這句話說得好。如果他遇到淨宗,遇到真正的善友,接受了淨宗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分。你看看我們講到第一條人天善,人天只要能把五戒十善真正修好,念佛往生決定得生,何況二乘菩薩,小乘菩薩,哪有不生淨土的道理?如果這一生遇不到這個緣,這真的有,不是沒有,一生遇不到,那他這一生就錯過了。來生到哪裡去?多半是人天福報,這個很麻煩。一享福把修行就忘掉了,就中斷了。福報享盡了,宿世今生所造的這些惡業現行,還是免不掉三途果報。這是佛法裡面講的三世怨,你說這個事情多麻煩。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對修行人來說是好,不是壞事,苦難很多,你親身感受的。好在什麼地方?對這個世間不再留戀,好在這裡。那你就得認真努力,把握這一生有限的時光,認真努力。淨宗,我們在過去、在現代,我們看到、我們聽到,一個人真的是放下萬緣,一向專念求生西方,需要多長的時間?三年到五年足夠了。那我們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有沒有?肯定有!就怕你不認真幹,你要認真,來得及,沒問題。關鍵就在放下,什麼都要放下,你就什麼障礙都沒有了。你有一樁事情放不下,那就是障礙,障礙要是太多了,很麻煩,就去不了。

  我們念佛的同修很多,念了幾十年,西方極樂世界消息都沒有。什麼原因?障礙太多,也就是說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沒有把它放下。不但世法要放下,連佛法都要放下,無量法門我只取一門,其他的也放下,千經萬論我只依一部經,其他的經典也放下,這才行。所以你要是搞得太多太雜,那就麻煩了。道場?道場也要放下,否則的話那也是個累贅,統統要放下。距離我們最近的,深圳的黃居士,你看他閉關念佛,他發心是三年,閉關三年就是求往生。他做個實驗,古人三年都成就了,我試試看三年能不能成就。他發的是真心,向小莉居士護持他,三年不說話,只念佛。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他就預知時至往生了。這個例子我們親眼看到的。火化的時候撿到舍利,向小莉居士不錯,給他建個舍利塔,供在道場裡面。這就說明了,他給我們作證,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換句話說,他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問題就是他能放下,我們能不能放下?

  放下最重要的是在心裡,不是在形式。可是關鍵,真的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祕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上給我們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十二個字。什麼叫菩提心?蕅益大師說得很好,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真放下,止語,一句話不說,我這三年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那你要說,黃居士不錯,有人護持,可以幫助他,我們沒有這個福分,甚至家庭裡面還有很多瑣碎事情。真發心沒有不能克服的,家事照做,怎麼樣?不放在心上,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放在心上。

  《華嚴》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什麼事都可以照常,是要求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只是嚮往極樂世界,對這個世界天上人間全放下,沒有一絲毫留戀,沒有一絲毫嚮往,妨礙就沒有了,障礙就沒有了。那你的心境跟閉關沒有兩樣,言語少了,這一定道理。別人問你,你就答覆他,不問你,就一句阿彌陀佛;沒有人的時候念出聲音,有人的時候默念,不妨礙別人,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認真這樣修,多!你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頭例子很多。對人、對事、對物,這是我常講的,再沒有對立,再也沒有疑惑,再也不要操這些心。這顆心專注在阿彌陀佛上,念茲在茲,這叫念佛人。

  家庭裡面的工作認真去做,做還債想。這一家人什麼原因相聚的?佛經說得好,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我們做什麼樣的想法?報恩、還債,任勞任怨,盡心盡力把它做好,功夫純熟了,肯定預知時至。我想預知時至也不需要告訴家人,自在就走了。這種情形應該在五十年前,台灣將軍鄉一位老太太,念佛往生,站著走的,現在台南一些老同修還有人知道這個事情。她念佛走的時候沒告訴家人,告訴家人怕妨礙,所以不告訴,等到家人發現的時候已經走了。這個方法好,功夫純熟也不要跟人講。

  另外一位,這是二十多年前,我住在美國舊金山,甘老居士告訴我的,是她的一個朋友,念佛往生。她的兒子在美國工作,結婚生了小孩,就把母親請到美國去照顧小孩,夫妻兩個都要上班工作。所以母親在家裡面就料理家事,洗衣服、煮飯,整理家裡面的環境,這是她的工作,看小孩。每天早晨都是老太太起來燒飯,兒子、媳婦吃了飯之後就得上班。她說有這麼一天,兒子、媳婦起來之後,看到他母親早晨沒有燒飯,因為他母親起來得早,他們比較晚。就感到很奇怪,怎麼今天沒燒飯,到母親房間裡一看,她盤腿打坐坐在床上,坐著走的。叫她也不答應,仔細一看,她已經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再一看,她的床上留的有遺囑,預知時至,她老早寫好的。不但有遺囑,而且她還給她的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都放在床邊上。這個老太太真了不起,後事她都料理好了,她兒子、媳婦才感覺到非常驚訝。

  你想想看,做那些衣服需要時間,預知時至。不但沒有告訴家人,甘老太太是他們很好的朋友,幾十年的老朋友,也沒說。到大家看到的時候,發現她真了不起。你看這等於是家庭主婦,念佛往生。你看看她是不是作還債想?兒子、媳婦把母親接到外國,名義上是長輩,實際上工作是佣人的工作。在美國要請個佣人可請不起,請人是用鐘點算的,只有很忙的時候請個人來幫忙,一個小時多少錢。我那時候在美國,大概一個小時八塊錢,給你工作十個小時就是八十塊錢。所以找母親去照顧比什麼都妥當,又不要付錢。老太太真的是報恩、還債,還完了,她功夫熟了,真的就走了。每天事情做得都非常認真,都做得非常好,那麼清楚、那麼明白,一點不糊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關鍵是放得下,事認真去做,不是說事都放下了,事都放下那要很大的福報。黃居士那是福報大,有人照顧他,護關,他閉關。沒那麼大的福報,可以學將軍鄉的老太太、舊金山這位老居士。

  這些是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沒往生之前是很平常的人,哪一個也沒有看出來。只看到他們待人很謙虛、很真誠、很有禮貌,只能看出這個,其他的看不出來。這一往生一表演,才曉得真有功夫。諸位要記住,「真有功夫」這句話裡面最重要的含義是真放下。功夫是放下,他才會有這樣的成就,放不下是決定不行。所以,放下在心地,不在事相,事沒障礙,記住《華嚴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你要問,多少時間功夫能成就?你什麼時候能放下什麼時候就成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真能夠把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放下,我們在前面講過,不是完全放下,能放下一半;執著是見思煩惱,能把見惑放下,就證得小乘須陀洹果,大乘《華嚴》初信位的菩薩,自在往生。願意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願意多住幾年決定不礙事,生死自在。這就是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勸勉同修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這四種是最嚴重的障礙,這四種只要有一種,我們這一生念佛就不能往生,你說多可怕。如果四種都具足,我們這一生的修行是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結個法緣,往生靠不住。

  所以你一定要曉得,我們講的這些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應該要放下。自私自利是假的,自性裡頭沒有,真心裡面沒有,妄心裡頭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都沒有。一定要曉得,這個世界也沒有,也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觀世音用法眼,般若觀照,照見五蘊皆空,這就告訴你不是真的,你在這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錯了!妄想我們無法控制,只要把執著放下,就能成就我們往生淨土;妄想、分別到極樂世界再斷,可以。這是最聰明的做法,這才是真正世間第一等的聰明人,無量劫來的生死輪迴這一生了了。

  經教有緣分可以聽,也可以不聽,為什麼?一向專念。來聽教也是念佛,幫助你斷疑生信。對於佛菩薩的信解你了解得愈清楚愈好,為什麼?堅定你自己的信心,絕對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經教的好處在此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幫助你提升品位,因為提升品位要智慧。同樣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品位不同,原因在哪裡?智慧有高下。所以,小乘須陀洹跟《華嚴》初信位的菩薩斷煩惱是一樣的,平等的,智慧不一樣。為什麼?初信位的菩薩聽經聞法,學習經教學得多,小乘沒有,所以差別很大。

  就像阿難尊者在《楞嚴經》上跟我們做的示現,楞嚴會上阿難尊者是初果,你看佛說《楞嚴》,大概只講到三分之一,阿難開悟了,說偈讚佛。富樓那尊者是四果阿羅漢,比阿難高多了,聽到阿難說偈讚佛他不懂。這什麼原因?我們一般講,根性不相同,也都是為我們示現的。阿難煩惱障重,就是放不下,所知障輕,他聽的多,佛講經說法他一堂也沒漏過,情執很深,我們現在講感情很重。富樓那煩惱輕,所知障重,也就是說他對情執能放下,聽經聞法太少,所以佛講到大乘他聽不懂。從這些示現我們就知道,解行都重要,行是修行,解就是學習經教,相輔相成。小乘菩薩三大劫中不斷惑,最後他能成就。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再看天台家這段文字,「小乘菩薩三大劫中不斷惑,最後一坐成覺。如貯於毒器之食物,食者乃死,故亦為惡」。天台大師的比喻說得很好,見思、塵沙、無明,大師把它比喻成毒器,器是器皿。因為小乘菩薩三大劫中貪瞋痴慢疑都沒斷,雖然是慈悲兼濟,在我們凡夫眼睛當中看到他真是個菩薩,能捨己為人。我們可以知道他有非常好的修養,三毒煩惱他能伏住,但是他沒斷。伏煩惱的功夫,在我們淨宗法門就決定能往生,伏煩惱就是我們所講的功夫成片。諸位要知道,功夫成片沒有斷煩惱,伏煩惱。我們舉的幾個例子,深圳黃忠昌居士的例子、五十年前台南將軍鄉的老太太、二十多年前舊金山的這位老居士,他們的功夫都是伏煩惱,沒有斷。斷了,功夫就高了,沒斷,達到功夫成片,他就能走了。

  可不可以再多住幾年?你自己想想看,如果你有這個功夫,你要不要多住幾年?多住幾年,你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有這個貪戀,功夫成片達不到,功夫成片之後,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他要不要在這個世界住?不是自己的意思,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世間是同一個道理。這個世間他有沒有法緣,這是他住世的唯一的條件。就是說還有一些人跟他有法緣,他可以度他,有很多人對他有信心,肯聽他講經說法,或者接受他領導念佛,這都是有法緣。如果他沒有法緣,沒有理由住在這裡,沒有必要。

  如果講自己修行,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每天親近阿彌陀佛,比這裡殊勝多了。雖然是凡聖同居土,即使下下品往生,我們在《彌陀經》、《無量壽經》上看到的,他們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每天都可以去十方世界供養諸佛如來,這是修福,你說那個福報多大。你供養佛,佛不會白受你供養,佛一定為你說法。不說多,一尊佛一天給你說一句佛法,你每天去參訪,就算《彌陀經》上所說的十萬億佛,那你每天就聽十萬億句法,你怎麼會不開悟?哪有這個道理!有這麼好的機會你不去,你還留戀在這個世界上,沒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不難懂,你想想就明白了。除非這個地方跟你很有緣分,很多人都需要你幫助,需要你教導,那你可不能那麼快走,你要在這裡住一段時間;法緣沒有了,自然就走了。只要有法緣,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是這麼個道理。

  所以小乘菩薩沒有遇到淨宗,要遇到淨宗那全都變了,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總在遇緣不同。沒有遇到淨宗,那就是天台大師所說的,遇到淨宗就有很大的變化。所以沒有斷煩惱,雖然煩惱伏住了,好像盛毒藥的器皿,毒都倒掉了,裡面聞一聞還有味道,那個東西你要是盛其他的食物,還會中毒。這是比喻,所以說他不是純善。

  再下面一段講通教三乘。「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斷見思之煩惱,是善也。」我們就曉得通教三乘菩薩,他們跟阿羅漢一樣超越六道輪迴了,他們在四聖法界,塵沙、無明沒有斷。「然墮於二邊不見別教中道之理,未斷一分之無明,故亦為惡。」所以他跟別教菩薩不能比,別教是大乘,通教比小乘高一點,我們通常一般講中乘,大乘、中乘、小乘。通,上面通大乘,下面通小乘。像念書一樣,這是中學,大乘好比大學,小乘好比小學,它是中學,圓教好比研究所,這樣說起來大家就很容易體會。而實在佛法裡頭有沒有這些分別?沒有,分別從哪裡來的?分別從眾生不同根性上來說的,從事上講的,理上沒有,這個我們必須要懂得,在《華嚴》裡面要明白這個道理。事有理無,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哪有這些東西?什麼都沒有。迷失了自性之後才有這些事情發生,這些事情在法身菩薩眼目當中全是虛妄的。為什麼會變成有?是我們自己執著裡頭產生的,分別執著產生的,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是這麼分別,是這麼個看法,是這麼個執著。所以別教菩薩二邊離開了。

  此地講「然墮於二邊不見別教中道」,這個二邊不是邊見,邊見他早已經沒有了,這個二邊是空有二邊。五種見惑裡面的邊見,我講的時候是講對立,這個大家好懂,二邊對立,這是邊見。我們學佛,真實的功夫要從這裡做。我們對一切人沒有對立,他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我學佛才會有進步。如果我還有跟人對立,這個我喜歡他,喜歡他是對立,那個我討厭他,討厭他是對立,對事、對物都是這樣的,這個麻煩。你有對立,就有疑惑、就有顧慮、就有矛盾、就有衝突,都從這兒發生的。在佛法裡面,特別是大乘,沒有對立。所以我們放下身見,不執著身是我,要認識清楚,我是什麼?學佛的人知道,法性是我。這個話很難懂,我們換句話講,靈性是自己,靈性不滅,世間人講靈魂,靈魂不滅。在哪裡?在十法界。十法界,六道裡面是靈魂,到四聖法界不能講靈魂,應該講靈性,靈性不滅。有沒有見性?沒有。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靈性就變成真性,變成我們講的自性、法性、佛性,這個稱法就沒錯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不講靈魂,講靈性,不生不滅。而且怎麼樣?不來不去,這個意思就深了。跟《楞嚴經》上講的一樣,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是大乘講的。所以,你一定要曉得,人有沒有生死?沒有,你對於生死的恐怖就離開了。所以叫了生死,了是什麼?明瞭,明瞭生死的真相,你對於生死一點恐怖都沒有了。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為什麼那麼自然,一點恐怖都沒有?就是他了生死,這個太清楚、太明白了,身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外國人今天能夠懂得靈魂沒有生死,身有生死,這就是很大的進步。他們知道靈魂還會投胎,還會到人間再來,而且知道報應。你殺人的,你再來世間會被人殺,殺你的那個人就是從前被你殺的人,欠債的人你將來要還債。這個他們懂得,他們承認,欠命的還命,欠債還錢,而且還的還要多,還要付出利息。這是什麼?六道裡面的一些現象。

  外國人現在所曉得的太少了,印度其他宗教了解的就多,但是不透徹。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不曉得,釋迦牟尼佛出世,才把這個所以然的道理講清楚、講明白,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不是很深,這是三乘佛法。我們懂了之後,這邊你就看破了,看破怎麼樣?看破你才會放下。你今天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這是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所以放下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你要不斷的放下,你的智慧就不斷向上提升。菩薩的級別愈高智慧愈大,他放下的愈多。譬如講初信位的菩薩,見惑放下了,思惑沒放下,所以他還不能夠出六道,他還要不斷的放,不斷的學,不斷的放。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到七信,思惑完全放下了,八十一品思惑全放下了。

  我們今天念這個經文是十信位的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十信都叫賢首,賢首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就到初住,脫離了十法界。所以在賢首菩薩這個次位上他所修學的這些課程,裡面就已經包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都包括了,這是《華嚴》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這是十信,下面九信、八信,一直到最低的初信,它的課程裡面有沒有包括?有,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初信位菩薩所修的也包含。所以,須陀洹不能跟他相比,須陀洹只有斷煩惱跟他是一樣的,智慧完全不一樣。斷煩惱我們可以說是修福,福分相同,智不一樣,福慧雙修。

  明白這個道理,現在學佛同修修福的人很多,把修慧這個事情疏忽了。不行,要記住福慧雙修,這樣才圓滿。只修福沒有慧,出不了六道輪迴,這些道理我們在前面都說過。在大乘教裡面,修慧比修福更重要。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的,「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什麼事?生死大事,修再大的福,不能了生死,出不了三界。你要想脫離六道輪迴,修慧比修福重要,這個不能不知道。

  他這個墮於二邊,是空有二邊。小乘人著在空邊,凡夫著在有邊,所以不知道中道,中道是空有二邊都離。這是什麼人修的?別教菩薩,空有二邊都不著。怎麼修法?譬如菩薩修布施,修布施的時候不著有能施的我。誰布施?我布施。你只要著到一個我,你是凡夫,不是聖人,為什麼?《金剛經》上說得好,四相具足。你看,你有我相,我能施;我施給誰?那個人是我布施他的人,你看,你有個對象,有接受你布施的人;當中你有布施的這些財物,著相!所以菩薩布施一文錢,我們今天布施一千萬,功德不能跟他比。我們布施一千萬,三輪不空,就是能施的我,接受的他,我當中布施這一千萬,念念不忘,這是福。菩薩布施一文錢,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也不著那一文錢的相。他是功德,叫三輪體空,二邊都不著,這叫中道。

  布施如是,持戒亦如是,忍辱亦如是。所以忍辱仙人他能那麼自在,他無我相,他在被割截身體的時候,無我相,沒有苦受;無人相,沒有怨恨,他不會記著歌利王他以這樣惡劣的手段對待我,他無人相,所以他修的是圓滿的功德。忍辱波羅蜜圓滿了,離了四相。我們今天幹什麼都不行,修六度、修萬行,我們是人天菩薩。人家稱你菩薩,你是人天乘的菩薩,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斷。你也在學六波羅蜜,你也在修四攝法,為什麼學得還不如意?煩惱沒斷。所以菩薩等級很多,人天裡面就有二乘菩薩,就有小乘菩薩。

  通教的我們做不到,為什麼?通教的,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斷了在圓教裡面就是七信位的菩薩。但是通教三乘,雖然斷了見思煩惱,他的智慧連初信位的菩薩都不如,為什麼?所知障重,所以他見不到中道,他不明瞭什麼中道;無明更不必說了,無明是起心動念,所以無明沒斷。雖然沒有執著,分別在。為什麼說他沒有執著還有分別?對,沒有執著是什麼?身見沒有了,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貪瞋痴慢疑都沒有,有分別,分別是什麼?二邊,有二邊就沒有中道。所以你就曉得,通教三乘菩薩他們在四聖法界大概在什麼地方?在緣覺、在菩薩這兩個位次上,四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在緣覺跟菩薩這兩個階層當中。功夫不同,上品的,菩薩去了,下品的在緣覺,中品的在中間,大概是這麼個狀況。所以天台大師說這個也是惡,是他們的惡,我們凡夫看到,是大聖人!不是小聖,比欲界天、色界天都要高。

  說到這個地方,我要特別勸導大家,釋迦牟尼佛入滅前的兩句話要記住,「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為什麼?我們在六道裡的時間太長,過去真的是無量劫搞生死輪迴,煩惱習氣非常之重,所以自己要有高度的警覺。佛這兩句話就有很大的道理,他是現身做榜樣教導我們,真的是大慈大悲。生活苦一點好,為什麼?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情執淡一分好,太重了就產生恩愛,這個事情可麻煩了。尤其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愛不重不生娑婆」,娑婆指六道輪迴,「念不一不生淨土」。所以要想學淨土,沒有別的,一向專念,《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就決定得生。為什麼要把這個世間虛幻不實的東西放在心裡?你心裡本來沒有,真心本來沒有,妄心裡頭有,這是我們最大的錯誤。

  所以你一定要記住,我可以過富裕一點的生活,可是還有比我苦的人,我應當布施給他。我們自己生活只要能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遮蔽風雨,夠了。不要再去講求,講求舒適就會產生貪戀,貪戀就沒有辦法往生。你對這個世界有貪戀,這叫真錯了!名聞利養統統不能要,不可以不知道,沒有好處。統統放下你才會真正感覺到自在,我們佛法裡面講輕安,輕安用現在話來講,身心沒有壓力,心裡沒有壓力、精神沒有壓力、身體也沒有壓力,你說多自在。生活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什麼都好,沒有一樣不好,我們才真放得下。

  這樁事情,總是要把我們現實的環境看清楚、看明白,自己了解,也幫助別人。別人的根性不是一樣的,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中下根人多,執迷不悟。對他們更要慈悲,要做出種種示現,啟發他們離惡修善。尤其是我們現在要用科學的證據,現在科學證明整個宇宙是個有機體。現在有很多科學家認為這個世間是無機的,那個錯誤,無機的就不是生物,叫礦物,生物是有機的。現在證明礦物,像水,能看、能聽、能懂得人的意思,這被證明出來了。泥沙、石頭是礦物,水有,它們有沒有?肯定有!我們怎麼會說得那麼肯定?這佛經上說的。

  宇宙所有一切的現象,萬事萬物,共同一法性,這現象叫法相。法相從哪來的?法性變的,法性是有機的,變出來一個法相,怎麼會變成無機的?哪有這種道理!絕對不會變質。就是說法性有見聞覺知,法性有色聲香味,換句話說,任何法相一定具足見聞覺知、具足色聲香味,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莊嚴,佛說從心想生,如果我們大家都往好的想,都往善的想,我們這個世界就會變成極樂世界。我常講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絲毫差別,差別在哪裡?那個地方的人心純淨純善,他沒有染污,他沒有惡念,所以山河大地也變成純淨純善,就這麼個道理。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麼災難這麼多?人心不善。所以境隨心轉是真理。

  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能夠主宰自己的身體,心地清淨,心地善良,心地慈悲,你就百病不生,長壽健康。你的妄想太多,惡念太多,你的身體老化就快,你身體疾病就多。病從哪裡來的?妄想來的、惡念來的。佛給我們講,我們的念頭,貪瞋痴叫三毒,加上慢就四毒,加上惡見就五毒,你很多邪惡的念頭,怎麼會不生病?所以《十善業道經》上講得好,教我們「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個教訓多好!我們如果真的能懂得,真的能夠依教奉行,你就得健康長壽,福慧圓滿。

  好好的守住十善的教誨,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雖然都知道,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我們想這個問題。從小學壞了,符合了聖人的教誨,什麼教誨?「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我們從少小學壞了,現在要改太難,改不掉了,很想改,改不掉。這樣使我們想到中國在五千年前,祖宗就已經知道這個事情,所以就注重嬰孩的教育,小孩一出生就要教。這種教訓傳了這麼多年,傳了五千年,現在忘掉了,不重視了,出了麻煩。

  昨天我的講經停了一天,我的家族同輩分的兄弟,族兄弟、晚一輩的姪子,來了八個人找我。什麼事情?他們找到一份家譜,帶給我看,我看了之後非常感動。這個譜是民國四年修的,到今年九十年了。我看看我家裡的承傳,我連我祖父,因為我祖父過世得早,沒見過面,只知道他的名字。名字還是別號,輩分的名字我都不知道,父母沒跟我講過,查到了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看到我們這個家譜,這個族的家譜,有三十九冊,九十年前前人所修的。印刷非常精美,宣紙木刻版印的。版沒有了,還剩下這麼一套,真難得,所以拿來給我看。我看了之後,我們趕緊要把它重印,先印個三百套。不能像從前那樣印刷,那個成本太高,我們現在只可以用精裝。不能用宣紙,不可以用線裝,我們也找不到這個廠來做,一般印刷廠印精裝。三十九冊,我們想把它印成四冊,精裝四冊,就不會失傳了。

  我這個家族往上追,居然追到四千多年,追到夏朝的時候。人知道你自己家的根底,你對於家族才能產生愛心。這是中國存在這個社會上五千年還能存在,還沒有消失,原因就在此地。所以我們來做這個工作也是提倡孝道,也是在儒釋道基礎的教學上做個好榜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7:09:17)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7:09: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32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