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一七卷) 2006/8/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1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第一大段「發心行相」,我們接著看這段末後清涼大師的鈔文。「雖知眾生甚多,而度多多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邊底之煩惱,假觀」。前面我們讀過空觀,空是從體上說的,假是從相上說的。相,我們常說森羅萬象,無量無邊。大師在此地說,「雖知眾生甚多」,無量無邊,要發心「度多多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這也是講煩惱的相太多,千變萬化,要發心斷無盡的煩惱。這兩句也是非常重要。我們要知道,定能伏煩惱,慧能轉變煩惱,可是學佛從哪裡學起?要從持戒學起。怎樣才能持戒?先要從認識佛教做起。你對佛教一無所知,完全不認識,你就不得其門而入。
正如同我們中國老祖宗五千年來傳統的教學、傳統的文化,我們如果完全不知道、完全陌生,我們就無從學起。你要是真的學,你一定清楚,你一定明瞭;不清楚、不明瞭,怎麼學法?儒釋道三家在中國教了幾千年,代代都有人承傳,從來沒有中斷過。可是到現在斷了,一般來講大概斷了一百年,至少也有八十年,八十年三代。都市,愈是沿海的都市,接觸西方文明愈早的都市,斷的時間就愈早,香港這個地方至少斷了五、六代。所以現在人怎麼會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不知道!只知道西方先進的物質文明、科學技術,知道這些;對中國傳統的東西非常陌生,對於佛就更陌生。佛教之衰,說一百年是最保守的說法,還可以往上面再推展半個世紀,至少是一百五十年。
我在年輕的時候,對佛教是一無所知,沒接觸過。以後在學校念書,老師告訴我們,宗教是迷信,佛教尤其是迷信,這些印象真的叫先入為主,這印象太深刻了。由於這個錯誤的認知,障礙我們對佛法的接觸。不接觸,一看到、一聽到,迷信,就把它排斥開。我多次告訴諸位,我年輕是學哲學,我的老師在課堂裡面跟我們講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聽了這個課之後,才真正認識了佛教。所以我不是從迷信入門,我是真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覺得這門東西值得我們終身來學習,來從事於續佛慧命、弘揚佛法的工作。這個工作是什麼工作?你就要想到釋迦牟尼佛一生所作所為,釋迦牟尼佛一生是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佛教是社會教育,不能不知道。他老人家一生就是辦班教學,我們在經典上讀到的,講經三百餘會,那就是辦班三百多次,我們講辦學、辦班都可以;說法四十九年,說法就是上課,講學、上課四十九年,一點迷信都沒有!
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這是中國帝王派特使到西域去禮請,很隆重,請來印度的高僧,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來之後,皇上把他看作老師,佛門所謂是國師,以國師之禮來對待。於是佛教的教育在中國就展開來,帝王支持,不是一個帝王,世世代代,從漢明帝一直到清朝。你看看哪個朝代的帝王不學佛?哪個朝代的帝王不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所以代代出人才。這些高僧大德,還有在家的大居士們,依教修行,弘法利生,這就是做的續佛慧命,弘傳佛陀教育。佛陀教育是屬於社會教育,不要別人的供養,不收學費,所以說是義務教育。釋迦牟尼佛最早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
在當時,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也給我們做出好榜樣。最著名的祇園精舍,就是祇樹給孤獨園這個道場,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講了很多部最重要的經典。你看《彌陀經》是在這裡講的,這是淨宗流傳最廣的一部經典。這個道場你要知道,是居士的,園林的產業是給孤獨長者的,是他的財產,裡面的樹木花草是祇陀太子種的,他們兩個人奉獻出來的,不是送給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出家了,你送給他那就錯誤,送給他,是不是又叫他回家去了?你們想想對不對?所以,給孤獨長者給後人做了個榜樣,希望後世人能效法他。那就是正法久住!
這就是道場的建立是在家人的事情,出家人只是修道、講經說法,不建道場。佛教傳到中國,道場是中國國家建立的,不是出家人建立的。你看許多古老的寺院,匾額上有「敕建」,敕建就是國家建的。皇帝下命令請地方政府建立道場,提供給出家人修行,做為弘法利生的場所,不是個人!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要提倡。出家人什麼都沒有,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是你真正護持佛法。我們這個地方,漢口道的佛陀教育協會,就是遵循祇園精舍的精神,我們用三層樓,三個施主。道場怎麼樣?借給我們用的。我們不要了,他可以收回。我們用一天他就供養一天,用一年就供養一年,用十年就供養十年,好!一點都不操心。我們哪一天不在這裡,不講經了,這個道場是居士的,他就收回去,這是對的。
釋迦牟尼佛離開祇園精舍,那個精舍就還給給孤獨長者。不過給孤獨長者很難得,釋迦牟尼佛走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繼續在那個地方弘法利生,他繼續護持。所以要記住,產業永遠是居士們自己擁有,出家人才叫真正出了家。如果出家人還擁有產業的話,他沒有出家,他出了他的家,又建立一個家,出了個小家,又搞個大家,錯了。有家就有家累,就有很多事,他就不能專心辦道。辦道,不外乎學經教,要專心,參禪也要專心,念佛還是要專心。你給他搞那麼多事務,他就要分心,他就不能專心,那是害了他。你本來想成就他,結果是害了他,這錯了,這個要懂。我們自己要斷煩惱,我們要幫助別人斷煩惱,尤其是他已經出家發心修行,你更要幫助他斷煩惱。你還給他家業,你不是給他增加煩惱嗎?這個錯了。
諸位要曉得,出家人,想想世尊當年的僧團,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阿難,你們這些都很熟悉。他們這一生過的是什麼生活,每天幹些什麼,要知道,這是我們的榜樣!道場裡面,這是給孤獨長者貢獻的道場,裡面所有辦事的,這些瑣碎事務都是他派人來做,出家人可不管這個事情。出家人只管自己的事情,專心辦道。就跟學校一樣,出家人做學生、做教員,他的事情就是學習、就是上課。在家人是學校裡面的職員,一切工作人員是在家居士他派人來做,或者是他請人來做。不管他派人,他家大,家裡人多,他會派人;家要沒有那麼大,他有這個力量他請人,發工資請人來做,行。行政事情是他的,出家人決定不管行政,行政人決定尊重出家人,修行、授課、上課,這就是如法的道場。
我們讀到這個地方感觸很多,想到自己要斷煩惱,一定要幫助這些好心出家的人,幫助他們斷煩惱,不能讓他生煩惱。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力量,沒有力量的時候就可以聯合一些人,我們來建個道場,組成一個管理委員會,管理這個道場,請法師來教學、來上課,這是對的。理、事都要明瞭、都要通達,我們才不至於做錯了。護法的心是個善心,結果是害了佛法,害了出家人這一生不能成就,將來他造作罪業墮三途,護持的人有很大的責任。由此可知,護法要不懂佛法,肯定會有過失,肯定會把佛法這個事情做錯了。
佛教傳到中國來,在制度上跟印度不同。所以方東美先生把佛法教給我的時候,他說中國的佛法是佛教的改革派,是佛教的革新,也就是革命。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在印度,出家人是決定不管行政。但是在中國,中國從馬祖、百丈,這是禪宗第八代,諸位曉得六祖惠能大師,他們是惠能大師的徒孫。到他們的手上就正式興建叢林制度,這是好的,佛法的革新,是中國佛教的特色,印度沒有的。那就是什麼?行政跟教學出家人都參與。在以往,出家人只管學習、教學,不管行政。這時候開始,正式建立學校的制度,叢林就是佛教大學,走上制度化,印度以前沒有,這好事情。老師告訴我,佛教要復興,一定要把叢林制度再興旺起來,那佛教真的就復興了,也就是今天講的辦佛教大學。
叢林制度的好處,出家人從事於行政工作,工作那是奉獻,等於是做義工;出家人從前不做義工的,現在要做義工,做義工的期限是一年。很有道理!叢林裡面有住持,住持也稱作方丈、也稱主席,叢林主席。主席也好,方丈也好,住持也好,一個意思,用現在的話講,校長,他是校長。校長底下有組織,就是有教務、有訓導、有總務,跟現在學校一樣。但是它名詞不一樣,它不叫教務,叫首座;它不叫訓導,叫維那,維那是訓導;它不叫總務,叫監院,或者是叫當家師,這三個地位是平等的。你看每個下面都有組織,所有這些工作人員是寺院這些出家人推選出來的。選什麼樣的人?有道德、又有學問,還要懂得管理的;不懂得管理的人,你讓他來做不是管得一團糟嗎?也要懂得管理。
選舉民主,選舉制度在佛教裡頭,一千多年前就實行,至少將近一千三百年,禪宗第八代就用選舉制度。任期一年,就是正月初一就職,臘月三十總辭,辭職,重新改選。這是什麼?這是你對於大眾做出事務上的貢獻,為大家服務。每個人有權利,當然就有義務。權利是什麼?權利是學習經教,教學、上課,這是出家人的權利,管理道場這是盡義務。方老師講這個制度好!道場大多數都是國家建立的,不屬於私人的,叫十方叢林。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去掛單,掛單就是到裡面去住,在裡面修學,或者是在裡面擔任執事,就是做義工。這個制度非常之好,我們要積極來提倡。
因為現在佛法也斷了一個多世紀,我們世間儒家的傳統教育,就是中國老祖宗傳統的教育,也斷了八十年到一百年。所以這些東西對我們現在的人非常的陌生,不能不認識,不認識你會走錯路,熱心,付出慘痛的代價,目的達不到。這個你可不能怪別人,也不必怪自己,為什麼?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上一代的父母也不知道,再上一代祖父母也不知道,斷了好幾代。所以現在一定要讀經、要研究經教,經教裡面講得清楚、講得明白。
佛在滅度之前,遺教教給我們後人「四依法」。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都依靠他,你不在的時候我們依靠誰?佛就講了四種,四依,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教,我們一定要遵從經典的教誨,不能聽人胡說八道。就是菩薩再來,他教導我們也要依靠經教,他所教的、他所學的、他所講的,不能離開經教。離開經教,就是假的,就是騙人的,魔說,不是佛說。這依法不依人。
第二個「依義不依語」,這個說得好!為什麼?會避免很多的爭論。因為佛的原始經典是印度梵文寫的,翻成中國文字。尤其是一部經有好多個譯本,譯本都不一樣,哪個對?哪個不對?大家就會爭論。所以佛這句說得好,依義不依語,只要翻的意思對就可以,文字上差別沒有關係,把這個爭論化解了。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不要執著在文字,不要執著在言語,意思對了就行。
第三個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簡單的說,能適合我們這個時代,適合我當地人的生活需求,就叫了義。也就是說學了很管用,能夠在生活上用上,在工作上用上,在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得上,這就叫了義;如果學的東西統統用不上,就不是了義。你看佛的意思多好,學以致用。所以同樣一部經,每個朝代講的方法不一樣,註解就不相同。唐朝的註解適合於唐朝那個時代,宋朝的註解適合於宋朝那個時代,明朝的註解適合於明朝,清朝的註解適合於清朝。
現在我們的時代,我們在一塊講經、學習,一定要適合於現代時代生活,才管用!所謂是現代化,這就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我們今天不能拿唐朝註解來學習,那就變成回去做唐朝人,做古人了。無論在生活、在社會各方面不一樣了,怎麼能叫現在人回去做唐朝人?尤其是在對外國人講佛法,總不能叫外國人做中國人,還得要做中國古人,哪有這個道理!那外國人怎麼能接受?懂得四依法。
最後一句,我們修學的態度,「依智不依識」。智是什麼?現在講的理智,你學佛要用理智;識是感情,可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肯定出毛病。所以你用理智,頭腦要冷靜,你才不會把事情做錯。你看四依法多好。
上面我跟諸位講過,那是佛涅槃之前,貼身的這些學生向佛請教。佛是我們的老師,你老人家走了之後,我們依靠誰做老師?佛講了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就是說你能夠持戒,能夠吃苦,那就像跟我沒有兩樣。釋迦牟尼佛一生,持戒就是守規矩,一生苦行,決不求五欲奢侈的生活,不求。雖然是國王大臣來供養,他老人家每天還是出去托缽,沒有改變。好榜樣!佛法要興,你不從這上做,怎麼辦?你怎麼興得起來?所以不學經教,你離佛就太遠了,錯了,你的煩惱怎麼能斷?發願是度眾生,結果是幫了倒忙,自己不能度自己,你怎麼能度眾生?這個道理一定要懂。這雖是假觀,統統是幻相,也要很認真去做;雖做,知道「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心裡頭沒罣礙,不捨清淨心。
下面說「雖知眾生如佛,而度如佛之眾生,雖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中觀」。體是空寂的,相是幻有,你要會用,用是中道;空有二邊不離,空有二邊不即,不即不離就是中道,所以你要會用中。前面講了,煩惱即菩提,這個地方講實相,實相即是菩提。要不要斷煩惱?要斷,真的很認真在做斷煩惱的工作。自己已經斷掉了,還要不要做這樣子?要做。為什麼?做給還沒有斷的眾生看。
釋迦牟尼佛,跟諸位說,早就成佛了。《梵網經》上他老人家講,他這次到這個世界上來示現作佛,是第八千次,在他方世界那就不說了,單單在這個世界上,他來示現作佛第八千次了。這就是常常表演給大家看,真的,五欲、王位、富饒、自樂、大名稱統統放下了。世間人所希求的、所期望的,他全放下,完全捨棄掉了。這就是告訴人,那些東西不重要。身體在這個世間,只要三餐吃得飽,衣服能保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避風雨,足了!你生活多快樂。真正快樂是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智慧天天增長,身心清淨,自在隨緣,與一切眾生相處常生歡喜心,這就對了。
前面經文上讀過,清涼大師前面給我們說過,「本來成佛」,本來成佛是一切眾生。我畫了個圖,想表這個意思,有些同學看到,又畫了個圖給我看。我看了之後,他沒懂,是不好懂。本來是佛是誰?就是自己!我本來是佛,你本來也是佛,他本來也是佛。我畫了個圓,好像這個圓是個鏡子,這是個圓,這裡面什麼都沒有,就叫佛,這就是自己。我在上面塗了一層黃色,它有東西了,但是還淺,只塗一層黃色,這叫菩薩。為什麼?他有無明,黃色代表無明,佛沒有無明。有一層黃色的,染得不重,很輕的染著,菩薩,這黃色。再在上面塗一層藍變綠色,染污不就更嚴重了嗎?他就叫羅漢,這染污重,比菩薩重多了。然後再塗一層紅的,這個東西變成咖啡色,紫咖啡色,很嚴重的染污,那是什麼?我們凡夫。
我們現在就是三重染污統統有,這叫凡夫;如果去掉紅色的,還有黃色、還有綠色在裡頭,這叫羅漢;再把綠色去掉,只有黃色的,那就是菩薩;黃色都沒有了,乾乾淨淨,這叫佛。我看他們今天拿給我看的,佛的圈圈裡頭,還有黃色的,還有個蓮花,這不是糟糕了嗎?那是什麼?那是凡夫。佛是什麼都沒有,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怎麼會有蓮花?哪有這種道理!你的清淨自性裡頭什麼都沒有。所以我那個圖的意思他沒有看懂。最好就是一個圓圈,不要搞好多,因為這三種顏色塗進去,沒有法子我才畫了四個圓圈,實在講四個是一個,這一定要懂得。
現在我們在電視螢光幕上可以把圖做成功,在螢光幕上就像這一個圓,一個圓圈。畫上黃色的,黃的圓圈告訴你這是菩薩,什麼都沒有的是佛;再加一個藍色的,兩種污染,這是阿羅漢;再加上一種紅色的,三種污染,就是凡夫;什麼都沒有就是佛。一個圓圈,不要三個圓圈。但是我們畫畫不出來,可是在螢幕上能顯示得出來,這就叫人很容易了解。本來是佛,本來是菩薩,本來是羅漢,本來是凡夫,就這個!所以叫生佛不二,是一不是二。你只要把染著去掉,你就是回歸自性、回歸本性,反璞歸真;你要是不斷的在那裡塗染,那你是六道凡夫,就這個意思。
每種顏色有深淺不一樣,黃色有淡黃、有深黃,綠色有淺綠、有深綠,紅色有淺紅、有深紅。譬如在六道裡頭,六道是執著,執著輕的那就是淺紅,三善道;執著很深的,深紅,深紅是三惡道。三善道又可以分為淺、中、深,淺的是無色界天,中的是色界天,深的是欲界天。深紅色裡面又可以分為三等,淺一等的是畜生道,中等的是餓鬼道,最深的,深中之深是地獄道。這麼一顯示,你就曉得,十法界在哪裡?十法界在此地,就是自己一個人,迷悟不相同!徹悟了,什麼都放下、都沒有了,那就叫佛,那才是你自己本人,所謂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本來是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無始劫以來你迷了,迷了就是有個黃圈,迷了,愈迷愈深,這就錯了。
諸位一定要懂得我畫這個圖的意思,我畫這個圖是一個人,不是四個人。不是向你介紹這位是佛,這位是菩薩,這位是羅漢,這位是凡夫,有四個人上台,你們把意思錯會了,沒懂得。我介紹是一個人,這一個人,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是佛;起了妄想,你就是菩薩;又起了分別,你就是阿羅漢;如果再起了執著,你是六道凡夫。是一個人,是一個圓,不是很多個人。所以你沒有懂得我的意思。沒懂得意思就是這句話你沒有聽懂,你不知道你自己是佛,你自己是菩薩。
我在上一堂課用三副眼鏡做比喻,這就更親切了。我們沒有戴眼鏡,我們自己能見的跟我們見到外面,外面所見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佛知佛見。我們戴上個黃色眼鏡,看到外面有一層黃色,從外面看我們眼睛,也戴了一層黃色,因為它有個黃的玻璃片在那裡。再加一副眼鏡,加個綠色的,好像這個世界染污嚴重。再加個紅色的,那更嚴重了。是不是我眼睛有毛病?沒有。外面境界上是不是有染污?也沒有。到底這個事情是什麼回事情?原來就是這幾片玻璃片作怪,拿掉就沒事了。就好像同時帶上三副眼鏡,六道凡夫,統統拿掉就是佛。懂不懂這個意思?我們現在確實戴三副眼鏡,而且這三副眼鏡的色彩非常嚴重,這個眼鏡拿不掉,我們才搞六道輪迴,永遠不能脫離。
你要是明白,我不執著了,於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統統不執著,我這副眼鏡拿掉了,紅色拿掉了,拿掉就是阿羅漢。拿掉之後怎麼樣?你就是不念佛求生淨土,也超越六道輪迴;六道的因沒有了,六道的果報哪裡會有?你就超越六道了。到哪裡去?到四聖法界去。四聖法界有分別,四聖下面兩個有分別;分別拿掉,就是四聖的上面兩個,佛、菩薩,只有妄想,沒有分別。妄想斷掉,十法界沒有了,一真法界,你算是反璞歸真,你這才真正成佛了。就是《壇經》上講的「本來無一物」,你到這個境界了,這才叫究竟圓滿。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面清涼大師的鈔文。「何者」,這是一句問話,用現在話就是為什麼,為什麼要用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三觀。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為什麼要用三觀?這下面就講得很清楚,「若但拔苦因,不拔苦果,此誓雜毒,故須觀空」。這個要知道,為什麼要空觀,你發四弘誓願為什麼要空觀?要空觀,道理在此地。苦因、苦果都要遠離,苦因、苦果在都不行,這個要懂。這是教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還要用空觀。
這就跟我們畫的圖一樣,你裡面有染污。有染污,染污是毒,摻著有毒在裡頭,不可以。不能有相,你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性沒有相,法相才有相,法性是能變、能現,叫法性;法相是所變、所現,它有相,雖然有相,相是假相,《般若經》上講得很清楚,「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個不能不知道。現在科學家逐漸的觀察到這個事實真相,大科學家他都不承認有現相的存在。你們如果學現代的物理,講到宏觀世界、微觀世界,只承認有「場」的存在,不承認有物質。宇宙只是一個場,場是什麼?能量。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從能量變現出來的。所以物質不是真的,是一種幻相,永遠不變的是能量。
佛法在三千年前就講到這個,佛法不稱能量,佛法稱性,性裡頭確實有能量。能量是什麼?是智慧,般若智慧,是德能、是相好,法性本來具足,沒有生滅。從法性起了現相,這個現相就叫法相,法相必定也具足智慧德相,肯定具足!這個事實真相,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科學技術沒有發明,他就講得這麼清楚、這麼透徹,我們應該要曉得。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觀空,因為菩提心,菩提心的體是大智;菩提心的自受用,深心,要觀空,清淨心才能現前。只要你心裡頭還有一點點的染污,你的心就不清淨,心不清淨就不空;換句話說,你就不是佛,你就變成阿羅漢、變成凡夫,這個道理要懂!
我們再看下面,「若偏觀空」,你沒有假觀、沒有中觀,你只偏在一邊,你只知道觀空。觀空怎麼樣?「即不見眾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諸佛所不化」。有沒有這種人?有。什麼人?就是在六道裡面無色界天。所以無色界天裡面沒有佛法,八難裡面第一個是長壽天,長壽天就是無色界天。因為它完全是空了,色身都不要了,我們一般講靈界,這個地方佛沒有辦法教化。所以佛的教化是色界,色界的天頂摩醯首羅天有佛法,無色界天沒有佛法。沒眾生可度,觀空之後,無有眾生可度,你所證得的東西不起作用,偏空!
再看下面,「若偏見眾生可度」,前面是著空,這著有,「若」是假設,偏見,見眾生可度,「即墮愛見大悲,非解脫道」。墮空錯誤,墮在有也錯誤。墮在有怎麼樣?你的感情動了,你看大悲,這個慈悲裡頭有愛、有見,有愛見。佛給我們講,慈悲在佛法裡面講有四種緣。凡夫有沒有慈悲?有,凡夫叫「愛緣慈悲」。愛見,我喜歡他、我可憐他,我才幫助他,這是凡夫,這不是解脫道。
比愛緣慈悲高一級的,叫「眾生緣慈悲」,還是有愛見,愛見很淡薄。我為什麼要幫助他?我是眾生,他也是眾生,眾生緣慈悲。這是世間的聖人、賢人、君子,就跟《弟子規》裡面講的,「凡是人,皆須愛」,那是眾生緣。你看把愛心擴大了,能愛一切眾生,不是愛你親愛的人;愛你親愛的人那是愛見,愛緣慈悲。這個愛心擴大了,能愛一切眾生,我們講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愛世界、愛一切眾生,都是眾生緣慈悲。
第三種叫「法緣慈悲」,阿羅漢是屬於這個,阿羅漢跟權教菩薩,可以說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的,屬於法緣。知道,從佛法裡面得到的,眾生與我們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是屬於法。既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自他不二,眾生有苦,怎麼能不幫忙?自然去幫忙,自動自發去幫忙。這是覺悟了,雖覺悟,沒有徹底。
徹底覺悟的,是諸佛如來,這個諸佛如來是圓教以上,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以上都叫諸佛如來,他們是大徹大悟,他們的慈悲叫「無緣慈悲」,沒條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究竟圓滿,真正契入《華嚴》的不二法門,這是自己證得。前面法緣是正在學習,沒有證得,從佛的教誨裡面知道這個事情,不是自己境界;無緣慈悲那是自己境界,已經證得,差別在此地。
只要是愛緣、眾生緣,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說非解脫道,你還在六道裡頭。既然在六道裡面,你就脫不了輪迴,你爬得再高,將來還是要墮下去。由此可知,愛見是個麻煩事情,現在大家把這個看得很重,我們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但是自己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在相上來說,諸佛菩薩跟我們眾生真的毫無差別,骨子裡頭完全不一樣。為什麼?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知道即空、即假、即中。他的慈悲、他的大愛是即空、即假、即中,有沒有?有。有沒有執著?沒執著。有沒有分別?沒分別。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究竟解脫!所以這裡頭具足三觀。
具足三觀,「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毒,不摻雜愛見;非偽,不是小乘。這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這叫真,真的定義在此地。「非空邊,非有邊」,空有二邊都不著。不像前面所講的,偏觀空是空邊,偏觀有是有邊;偏觀空是阿羅漢,偏觀有是凡夫,不名為正。所以菩薩中觀,非空非有,「故名為正」。下面舉個比喻,這個比喻佛在經上也常用,「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住空,跡不可尋」。鳥在空中飛行,飛行決定不住,一住就掉下來了,牠不住。「雖不住空」,你要求牠飛行路徑的跡象不可得,用這個來做比喻,「跡不可尋」。
「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與虛空共鬥,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因為這個緣故,誓是四弘誓願,空就是三觀,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鬥是什麼意思?中國這個字,一個字有很多的解釋,在此地當作引導的意思,我們也叫逗趣、逗人,鬥是誘導,此地用這個意思。你看菩薩教化眾生用四弘誓,又用一心三觀,來誘導眾生覺悟。你看覺悟不是事不做了,事要做,要為眾生服務,要很認真的去做,絲毫痕跡都不著。就像鳥飛空中一樣,牠飛過了,有沒有痕跡可尋?找不到。所以這個比喻,比喻得很好。這叫真正發菩提心,四弘誓願全是為眾生服務的。
但是我們是凡夫,我們不是法身菩薩,不是諸佛如來。諸佛如來在這裡現相,像釋迦牟尼佛,他第八千次到我們這個地方來示現成佛,這段完全講他。我們的菩提心發不起來,怎麼說,實在講多少人把菩提心的意思錯會了。縱然我們講直心、至誠心、深心、大悲心,聽眾聽到似懂非懂,實在講沒懂。有些人在那裡產生誤會,我真的發菩提心了,我有誠心,我誠心誠意,我好善、好德,我有慈悲心,我常常幫助眾生。要是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全沒有了。所以經不能不學,不學不會,而且學要深入。佛經深廣無有邊際的,我們一生學不完,你學的時間愈久,用的功夫愈深,你體會的境界不一樣!
我們一般講,時間久,你的經驗豐富,你體會到的深廣。而且一定要行,信、解、行、證。我們有沒有證?有,我們證得很淺。證不是突然的就證得,也是一分一分慢慢證得,有證。從哪裡證?從行,就是信解行,「是真的,是一不是二,一而三,三而一」,這就是證。證在信解行中,那你的信是真信,你的解是圓解,你的行是妙行。為什麼是妙行?空有二邊不沾!行願為虛,與虛空共鬥,這個多妙!這個鬥有逗趣的意思,逗趣跟逗留的逗是一樣的字,它是逗趣、挑逗的意思。這個鬥不是鬥爭,字是一個字,有很多意思。這是把發菩提心跟四弘誓願為什麼要跟三觀融會在一起,有他的道理!清涼大師慈悲,怕我們沒有法子透徹的明瞭,下面還有解釋,這很難得。
「釋曰」,解釋,「此上釋(釋是解釋)須三觀所以」,上面的文是為我們解釋為什麼需要用三觀,把這個說清楚、說明白。「又云,又識不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瓦礫,謂如意珠,妄指螢光,呼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悲,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我們看到此地。很不容易!清涼大師給我們這樣詳細說出來。「識不思議心」,識是認識,我們今天講認知,這很多人不知道。不思議的心是什麼?菩提心,不可思議。「一樂心一切樂心」,樂是愛好,把它讀作ㄌㄜˋ也能講得通,樂是快樂。這是《華嚴經》上常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關鍵在一,我們今天的心沒有辦法做到一,你看看行住坐臥你的念頭有多少?前念滅,後念生,雜念太多!所以這個樂你得不到。這個樂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法喜,儒家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喜悅。
「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真正的樂因是菩提心,不思議心。誰得到?菩薩得到了。菩薩得到也不是那麼容易,依照佛陀的指導,很長時間修得的,這個要知道。怎麼修法?前面講了,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因。你煩惱不斷,你的真心不能現前。諸位要知道,妄想是煩惱,分別是煩惱,執著是煩惱,《華嚴經》上這麼說法。一般大乘經教裡頭,多半都是講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講這三大類。無明煩惱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塵沙煩惱是《華嚴經》上講的分別,見思煩惱是《華嚴經》上講的執著。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塵沙煩惱斷了,是權教菩薩;無明斷掉了,才是真正的菩薩、真實的菩薩,法身菩薩。那就是一樂心一切樂心,菩提心現前,三種障礙都沒有了,那是不思議心。不思議心本來就快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是真正究竟解脫的境界。
所以現在想想自己跟一切眾生,我及眾生,在六道裡頭生生世世,誰不求快樂?哪個不是這樣追求?可是真正快樂的因沒找到,所以快樂後面都是苦。樂會變成苦,這個樂就不是真樂,假的!世間人不知道。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講,講苦樂,他說苦是真的,樂是假的,我們都很難相信。他舉個例子,譬如人家打你,你很痛很苦,這苦!一鞭打下去苦,再打一鞭更苦,繼續不斷打下去,苦中又加苦,不會變樂,苦不會變成樂。樂怎麼樣?樂會變成苦,譬如很好吃的東西,吃起來很快樂。吃一碗很快樂,再吃一碗也很好,叫你連續吃十碗、吃二十碗,苦了,樂會變成苦,所以樂是假的。這個比喻我們容易懂。唱歌、跳舞很快樂,如果叫你連續唱三天三夜,你就苦了;連續叫你跳一個星期,日夜不休息,恐怕跳完就死了。所以,樂會變成苦,苦不會變成樂。舉這個例子給我們講,讓我們了解樂是假的,苦是真的。
到你的煩惱統統斷盡之後,那個樂叫真樂,那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二邊都沒有,才叫真樂!怎麼知道苦樂二邊都沒有?不是說法喜充滿嗎?常生歡喜心嗎?我們講這個話,真正的意思我們不懂,只是用我們自己的理解去想像這個境界,其實想錯了。為什麼?他們的法喜與即空、即假、即中相應,一心法喜,無量法喜,即空、即假、即中。它跟性德相應,跟法性相應,跟理體相應,這是我們凡夫想像不到的。所以,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那種喜樂是稱性的,是不思議的境界。我們如果套這個話來說,那是不思議的樂,我們只能這樣說法。不思議之心有不思議之樂,不能用我們的意思去解釋,我們的意思一解釋就錯了。
所以佛經難懂,真難,難在什麼地方?佛不是用意識心說出來的,意識心是有心,佛是無心。佛是無心說出來,我們今天用有心去體會,你怎麼懂得他的意思?這是沒法子,這就是《華嚴》跟《大智度論》裡面所講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人是什麼人?佛、法身菩薩,智是什麼?世間,六道裡面絕頂聰明智慧的人,不懂佛的意思,所以佛經要有人說。最早是佛說的,佛滅度之後,菩薩說、阿羅漢說,這些人滅度之後,歷代這些高僧大德說,這些高僧大德都有師承,代代相傳。雖然代代相傳,自己要沒有真修實證,你還是說不出來。真修實證,自己確實契入三觀四弘,契入這個境界,契入華嚴境界,入就是證,你才能夠體會少分,你能夠宣說少分。如果你自己沒有體會,你依照經文來講,依照註解來講,自己都不懂;自己不懂,怎麼會讓別人聽懂?哪有這個道理!
世間人求樂,這個世間是講六道,不但指人間,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就不談了,因為那是個清淨寂滅的世界,物質、精神的活動完全停止,所以佛到那裡去也無法度他們。佛的教化是從四禪天以下,他們能接受;四空天不接受,以為自己證得涅槃,以為自己成佛了,這產生錯誤知見。所以,我們不知道樂因。下面的比喻比得很好,「如執瓦礫」,瓦片、小石頭,以為這是如意珠,如意珠是寶珠。錯認了!「妄指螢光」,螢火蟲的光,以為這是月亮、太陽,這就是講錯認了,不曉得樂的因。樂的因是清淨心、平等心,真誠、智慧、慈悲,樂,這裡頭有真樂。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裡頭決定沒有。一般人都以為五欲六塵是樂,這是享受,名聞利養是享受、是樂,那就跟這兩個比喻一樣,錯了。
古人還有一個也說得很不錯,讀書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樂!讀聖賢書,讀道家的書,讀佛家的書,這裡頭真有樂趣。這個樂趣是要能信、能解、能行、能證,才真有樂趣;如果信得不深,解得不透徹,你不能夠落實,這就沒有樂趣。你看現在我們有一批年輕人,大家非常認真落實《弟子規》,他怎麼樣?樂!現在一些人學《弟子規》感覺得很苦,那是什麼?你的信解行都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信解行達到一定的水平,苦沒有了,樂,真樂!你自己樂,你天天這樣做,做出來給大家看,一切大家都樂。一樂心一切樂心,你看看多快樂。大家都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自己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沒人知道沒有關係,沒有人獎勵你,沒有人稱讚你,甚至於還有人挖苦你、諷刺你,沒有關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所以真正快樂是從切身體驗當中得來的。這個樂別人不知道,為什麼?他沒入這個境界,你給他講也沒用處,他也聽不懂。所以現在才真正明白,學了佛之後才明白。明白之後,這才生慈悲心,起了兩個願。兩個願是什麼?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雖知法門,永寂如空」,佛法也不是真的,佛在《般若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是告訴我們法門可以學,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就是剛才講的誓與虛空,誓願與虛空共鬥,來鬥我們,來引導我們,引導我們契入真實。你可不能執著,執著你就錯了,你要接受引導。這個意思很深,學不執著,放下跟提起同時。理體上放下,一塵不染;事相上提起來,樣樣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雖然恆順眾生,雖然隨喜,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但是還是幹得挺熱心的,幹得很快樂的,這是菩薩,這是如來示現,不是凡夫。知道法門永寂如空,「誓願修行永寂」。
「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中,吾故求之。上即空觀」。真的一塵不染,不是不幹。法門是什麼?經教。我們學不學?學。大眾在一起學,沒有人自己也學。法尚應捨,我還拼命在學,雖然學,心裡不著相就是捨,不執著。空有不二,這就對了,不墮空邊,不墮有邊。天天很認真學習,不墮空邊;雖學習,又不執著,不偏在有;空有二邊都不執著,這叫中道,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回歸到念佛法門也不例外,時時刻刻要想到我們自己是凡夫,大乘經教好,要記住,不是我們的境界。為什麼?我們見思煩惱沒斷,就是執著。回到日常生活當中,回到工作崗位,回到處事待人接物,依舊是有嚴重的分別執著,入華嚴境界談何容易!我們知道是即空、即假、即中,只是聽說而已,做不到。我們怎麼辦?印祖教我們求生淨土,教我們常常生慚愧心、懺悔心,只管自己,不要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只有自己一個是凡夫。他老人家所講的,跟《華嚴經》上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是同樣的意思。真正照這個去做,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決定得生,這個重要!《華嚴》可以聽,可是還是要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7:02: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