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594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九四卷)  2006/7/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9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後三偈開章,我們從這個地方念起:

  【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何況無量無邊劫。具修地度諸功德。十方一切諸如來。悉共稱揚不能盡。如是無邊大功德。我今於中說少分。譬如鳥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塵。】

  這個三首是賢首菩薩提出他修學的報告,也就是報告菩薩依「淨行品」修行,所獲得的無量功德。所以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這段說得非常詳細,我們也應該認真的來學習。我們把《疏》前面這段念一念,接著今天我們要講的。「以發心之德,況出修行,巧顯深廣」,這句是總說。「於中初偈」,初偈就是第二首偈,「若有菩薩初發心」這首偈,「舉發心章」,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這個發心是初信位的菩薩,初發心。初發心的功德,古德常講,成佛有餘!你就知道那功德多大,十方諸佛都讚歎不盡。問題在什麼地方?心是發了,不能夠持久,也就是講退心了。發心的人很多,退心的人也很多,真正到不退轉的沒有幾個。

  這種現象我想每個同學都有經驗,我們看看周邊發心的這些同學,再想想自己,就明白了。古人有個比喻,說發心就像魚子一樣,你看魚子生下來的時候有多少。可是魚子能夠長成大魚,太少了,就是說牠的死亡率太高了。比喻發心到修行證果,不是個容易事情;可是如果不發心,你永遠不能成就。發心最難能可貴的,是如何保持永不退轉,就像前面李長者給我們的開示。尤其是在現前的社會,學佛是真難!內有煩惱習氣,外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誘惑的力量空前的巨大。在過去,沒有這麼多的誘惑,現在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幾個人能夠在這種巨大誘惑裡面不動心?可以說一萬人裡面找不到一個,這是說實話。

  怎樣能保持著不退心?只有一個辦法能保持,這個辦法是念念不離聖教,除這個辦法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聖教是經典,每天不離開,每天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因為這樣做法,你才能夠遠離外面的誘惑。要接受外面的誘惑,你的讀誦受持、為人演說決定不能成就,因為讀誦很勉強。為人演說,演是要表演,要做給人看;說是要為人解說明白。那你得要有充分的準備,像講經、講演,事先都要做充分的準備,如果不離開這些誘惑,這個準備工作你做不到。

  今天誘惑最大的,排名第一的是什麼?電視。你能夠不看電視嗎?你能夠不聽廣播嗎?能夠不看報紙雜誌嗎?全是誘惑!如果每天在這上接觸的時間,超過我們讀誦受持的時間,那你當然會退!你怎麼能不退轉?又何況現在的都市,都市的染污是最嚴重的。你到路上去走走,你看到處所貼的廣告,廣告的內容是什麼?無非是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這個接觸到了,能不動心嗎?你能夠保住清淨平等覺嗎?難,難在此地。現在不但都市,農村也受到染污了,這一類的廣告,我們開車走過這些農村也都看到,一年比一年成長,多起來了。這決不是個好事情,這種嚴重的染污,它的結果是非常可能讓整個人類,地球上人類在這個地球上滅絕,這就叫世界末日。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社會現象是末日現象,末日的徵兆,不能不提高警覺,先救自己,救自己最穩當的辦法是念佛。

  印光大師教導我們的,建念佛堂,念佛堂裡面大眾在一塊共修的,人數最好不超過二十人,小念佛堂。如果我們有一百多人,我們可以建五、六個念佛堂,認真努力的修行!有同修來告訴我,我們這個地方有些人想念佛,請不到法師來領眾,我們不懂得念佛的規矩。這是小事,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國內北方長春的百國興隆寺,常慧法師的念佛堂,可以去參學,到裡面去住一個星期、住半個月,你就學會了。南方杭州臨安東天目山,齊素萍居士的念佛堂,東天目山昭明寺。她那邊有三個念佛堂,每天在山上念佛的人有三、四百人,可以去看看,他們是用什麼方法。到山上去住個半個月,住個一個月,你就學會了。學會之後,你回去就能夠領眾,回去就能辦你們地方上的小念佛堂。念佛堂小,容易照顧,二十個人是非常理想的人數,又容易維持,開銷少。要想成就,成就的祕訣就是止語。黃忠昌居士有一篇止語的心得報告,我們道場有,諸位可以向櫃檯上拿一份,回去仔細看看。

  世出世法真正成就是在真誠懇切,這是祕訣!佛法裡面,你看許多儀規第一句,「一心稱念,一心頂禮」。《彌陀經》上跟我們講的,念佛要求的標準是「一心不亂」。起心動念就二心、三心了,就不是一心,一心有感應,二心、三心,感應就破壞了。止語容易得一心,為什麼?我不跟別人講話,別人也不肯跟我講話,我心裡面一天到晚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這個發心功德就不可思議,這是淨土宗的發心。

  真正能做到對念佛往生這樁事情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一個不成就!可是這個裡頭最重要的是不懷疑。如何才能做到不懷疑?那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要相信阿彌陀佛,他們決定不會騙人。他們講的話,句句話一定是真實的,我要百分之百的接受,接受之後要真幹。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當然要把這個世界放下,這個世界還有留戀,還有牽掛,還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我想放下,我還有些家親眷屬,還有些要好的朋友,難分難捨;尤其是母子的親情,夫婦的愛情,最難放下的。這個東西常常在你念佛的時候,起心動念,夾雜在佛號當中,把你念佛的功夫破壞了。你要想成就,這些夾雜要放下,不能有夾雜,你才能得一心。否則的話,雖是念佛,不是一心稱念,是雜心稱念。雜心稱念當然也有好處,功夫不純,這一生往生靠不住;一心稱念,這一生往生是決定可靠。

  所以只要能夠遵守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樣都攝六根,我在此地告訴大家,止語就是都攝六根最好的辦法。不說話,沒有妄念,心裡面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樣念,在一般狀況之下,三年到五年決定成就。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沒有比這個方法更簡單的,沒有比這個方法更穩當的,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可靠的。為什麼不幹?真正下決心,希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人的發心十方諸佛讚歎,那就真的是「誓求當證佛菩提」,肯定成就。

  第二首偈,就是第三「何況無量無邊劫」這首偈,「況出修行章」,出就是說出,說出修行章。「初心期於當證」,這是講前面一首偈,初發心的時候,「期」就是我們淨宗法門裡面常講的剋期求證。我們期望用多少時間,我們可以能夠證得,得就是功德,功德已經無量無邊,「況長時入位遍修」。偈頌裡面講『何況無量無邊劫』,這是長時間的,「具修」,具是具足,『具修地度諸功德』,「地」是地位,十信十個位次,十住十個位次,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次位,再上面等覺,五十一個次位,這裡用一個「地」來代表,「度」,菩薩修行的總綱領,一般大乘經上講六度,六條,在《華嚴經》裡面用十代表圓滿,所以《華嚴經》跟我們講十度。就是要具足,具足就是圓滿的落實,落實十地,十地展開就是五十一個位次,每個位次都是修十波羅蜜,諸多功德。

  「故多佛不能盡說」,多佛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個功德說不盡,為什麼說不盡?稱性,自性功德深廣無際。菩薩所修的功德與自性相應,所以雖然修的是小小行,功德可不可思議,稱性道理在此地。這個道理,往後經文很長,要細說,而且是多遍的細說。這是佛法跟我們中國教學義趣不相同的地方,佛教化眾生不怕麻煩,不像中國古人教人要求的是「簡要詳明」,佛很慈悲。

  末後一首偈許說,前半法說,『如是無邊大功德,我今於中說少分』,這是法說。「如是者,雙指發心修行」,發心功德不可思議,修行功德也不可思議。「下文具顯故,前文雙問故」,文殊菩薩問的是這兩個問題,下面答覆也是這兩個問題。後半最後兩句是比喻,比喻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顯喻少分」,明顯的說明比喻這少分,「謂發心行德,如太空大地」,說不盡!但是能說得出的非常狹窄,很有限的,「如足履一塵」,我們在大地上行走,大地廣大無邊,我們行走的腳印就是一塵,非常的有限,是說這個意思,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就比較深了,「密喻不異」,這第二個意思。「謂鳥足之空,不異太空」,鳥在空中飛行有沒有痕跡?沒有!我們今天講軌跡,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牠飛行的時候一定有個軌跡,但這軌跡並不存在。現在用什麼方式把牠的軌跡能記錄下來?用錄相機可以,你用錄相機把牠錄相,然後放映出來,可以把牠的軌跡畫出來。雖然畫出來,也是個抽象概念,事實裡面找不到,這是密喻。鳥在空中飛行的軌跡像一條線一樣,這條線的虛空不異太空,跟太空沒有兩樣。「微細之塵,不殊大地」,這是比喻我們走路,我們腳踏在地下,踏在地下這塊面積很小!這塊很小的面積跟整個的大地沒有兩樣,就像鳥飛的軌跡跟空中的事相相彷彿。

  「故此略說,義無不周」,賢首菩薩在此地雖然講了三百五十九頌半,差兩句就是三百六十首。他所說的就像鳥跡,就像我們腳踏在地上這個很小的面積一樣,不異大地,不異太空。他所說的三百五十九首半的偈頌,不異自性圓滿功德,顯示這個意思。故此略說,義無不周,言詞是簡略,意思是圓滿的。「若廣若略,皆無邊故」,菩薩在此地略說,諸佛如來在虛空法界廣說,廣說也好,略說也好,都沒有邊際,所以說深廣無盡。這個道理我們要能夠體會,事實真相要能夠觀察,這個樣子我們才能夠領悟,才能夠契入,入《華嚴》境界。

  下面舉「出現品」,這也是本經,「出現品」還在後面,我們還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講到。「出現品」裡頭有這個比喻,「如鳥飛虛空,經於百年,已經過處,未經過處,皆不可量」。這是比喻鳥在空中飛,飛多久?一百年。你就曉得這是比喻,鳥的壽命沒這麼長,哪裡能夠飛到一百年,所以很明顯的是比喻。已經過處,在空中軌跡,牠已經飛過的,還有沒有飛過的地方,已經飛過、未經飛過都無法測量,皆不可量。為什麼?虛空不可量故!下面解釋,「何以故」,為什麼?「虛空無邊際故」,你怎麼樣去測量?怎麼樣去測度?「彼就果行,此就因德」,這裡面明顯給我們看出因與果。彼就果行,彼是指前面一品「淨行品」,「淨行品」裡的行是果行。果是什麼意思?果是佛,菩薩是因,「淨行品」就是諸佛如來之所行。我們如果學會了,雖然不是佛,可是你行的是佛所行,功德不可思議。

  此就因德,賢首菩薩的報告是要講什麼?講果行裡面的因德;不說果德,說因德,意思好!意思是什麼?效法菩薩行,他有些什麼功德,這個意思好。如果說是果行、果德,那我們只有嘆息,那是佛所行的,我們做不到,我們沒分;講果行、因德的話,我們人人有分。我在此地再給你補充一點,我們中國五千年來古聖先賢的教誨,聖賢教什麼?無非是教我們倫理道德、五倫十義。「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道。隨順道,這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是德,中國古聖先賢五千年的教誨不離這個總綱。落實在行的方面就是《弟子規》,在大聖大賢,弟子規是果行。

  我們凡夫依照這個綱領來修行,把聖人的教誨也變成我自己日常生活行為,變成我們工作、處世待人的原則,遵守不違背。我們不是聖人,但是在日常生活所思所行跟聖人沒有兩樣。聖人的德行就像太空,就像大地;我們今天模仿學習,我們的功德就像此地比喻裡面所說的鳥跡、履塵。履是鞋子,穿的鞋子踏在地上這一點塵土。我們從這些地方去體會,你就明白了。真正懂得、明白了,凡夫作佛難不難?不難。凡夫能不能作佛?能不能作菩薩?能不能作羅漢?能!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幹。

  我前幾天畫了個圖表,好像他們也貼在這邊。我是畫了個圓圈,圓圈裡面什麼都沒有,空白的一片,這是自性,這個時候就叫做佛。這個圓圈裡面加上個黃色,黃色代表妄想,就是你的真心、自性起了妄想,還好還沒有分別,還沒有執著,只有妄想,這個時候你叫做菩薩。下面一個,在黃色裡面又加上一道綠色,綠色代表分別。但是你沒有執著,雖有分別,沒執著,這叫阿羅漢。黃色叫菩薩,這個叫阿羅漢,沒執著。末後一個圖,再加上藍色的,藍色代表執著,那就叫凡夫,六道凡夫。所以六道凡夫,你看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你去掉執著你就是阿羅漢,再去掉分別你就是菩薩,最後把妄想也斷掉你就成佛了。這個圖很簡單,一看就明白了。

  你要問什麼是佛?佛在哪裡?菩薩在哪裡?阿羅漢在哪裡?就是你自己。你自己有佛性,那就是佛。佛性上現在染著了妄想,帶著妄想,你就是菩薩;又帶上了分別,你就是羅漢;如果再帶上執著,你就是凡夫。由此可知,佛、菩薩、羅漢不是別人,是自己!正如同我們上學念書,譬如念大學,大學畢業了,你拿到一個學位,叫學士,學士好比是阿羅漢;再念研究所拿到個碩士,好比是菩薩;再升一級你拿到博士,好比是佛。所以,佛是博士,菩薩是碩士,阿羅漢是學士,你就曉得這三個名詞是佛教育學位的名稱,人人都可以拿得到!但是現在每個人這三種煩惱,妄想分別執著是煩惱,三大類的煩惱你統統具足,所以現在變成凡夫了。

  凡夫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善有不善,善心、善行生三善道,不善的心行墮三惡道,六道是從這麼來的。六道的下三道,佛講得很清楚,後面還有很詳細的講解,經文上有地獄、餓鬼、畜生。這三道總的來說都是屬於貪瞋痴慢疑,後面還有惡見,六種根本煩惱而墮落。六種裡面哪一種偏重,譬如六種煩惱統統有,瞋恚心很重,這墮地獄;貪婪的心非常嚴重,墮餓鬼;愚痴很重,墮畜生。是這麼回事情,這六道裡面的因行。

  統統搞清楚,統統搞明白了,佛在哪裡?地獄在哪裡?餓鬼在哪裡?你全都明白了。沒有離開自己!現在連外國人也證明了,用科學的方法證明,證明什麼?人沒有死亡。確實肯定了,身有生滅,他們現在講,靈魂沒有生滅;身有痛苦,靈魂沒有痛苦。他們的說法只是沾到佛法一點邊緣,還沒有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怎麼樣?在靈魂,靈魂還是有色身,他的色身跟我們的色身不一樣。我們的色身是物質,他的色身不是物質,是形象,在佛法裡面叫無表色,表是表示。我們現在就講物質,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可以能夠接觸,就有表色。無表色是什麼?眼看不見,耳聽不到,鼻也嗅不到,身體也接觸不到,他確實有身,他有色身。所以地獄有色身,餓鬼有色身。天人有色身,欲界天人有色身,色界天人也有色身,有色身就有苦,不過他的苦跟我們來比淡多了,我們的苦很嚴重,他們的苦很淡薄,沒有我們這麼嚴重。

  所以,靈魂不死,靈魂要改造、要提升,提升到靈性,問題真的就解決了。回歸到靈性!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才圓滿,因圓果滿。學佛總不管是哪個宗派、哪個法門,無不是以此為目標,這是不能不知道的。明瞭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對於生死就不在乎了,知道沒有死,換個境界繼續學習,繼續修行。這個話沒講完,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接著講。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來看果行、因德。果是講如來究竟佛果,證到究竟圓滿那就是自性的自然流露,佛法裡名詞稱作法爾如是。那我們要問,在那個境界裡面有沒有果行、因德?諸位同學你自己去想想有沒有?中國《老子》一開端就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在前面報告的次數太多了,明心見性的時候,妄想沒有了,斷掉了。妄想是什麼?是起心動念。諸位想想,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之觸,意之知,這是六根接觸六塵。到不起心、不動念了,還有因、還有果嗎?還有行、還有德嗎?統統沒有了。如果還有果行、因德,他就退下來了,退到什麼位次?退到阿羅漢。為什麼?阿羅漢還有分別,所以他有果行、果德、因行、因德,他還有;菩薩沒有,不分別了,只是他還有起心動念。

  你就知道,這些話是佛給凡夫說的,佛在講這個經的時候,裡面有凡夫眾,就是大心凡夫。發了菩提心,修菩薩行,執著沒有完全放下,確實是在放下,沒有徹底放下!執著是什麼?講得清楚一點、明白一點,叫輪迴心,輪迴心是執著。四聖法界的心是分別。所以不執著,六道就沒有了,超越輪迴;不分別,十法界沒有了,你就到一真法界,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然後我們學經教,就跟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面所講的相應。聽經、學教,離言說相,不執著言說,不分別言說,離言說相。有沒有言說?有。我們在上課,聽佛說法,會聽的人意思都明白了,不著相。不著什麼相?不著名字相,不著言說相,不著心緣相。

  心緣相比較難懂,也比較深,心緣相是什麼?我們聽了之後都有見解。我們今天要求學生聽課之後,要提出心得報告,提出你學習的感想,這都屬於心緣相。這些長聰明,不生智慧,長聰明。現在學校教的都是這個,隨著年齡愈來愈聰明,學得愈來愈多的,愈來愈沒有智慧。智慧跟聰明不一樣,兩樁事情,離相就是智慧,著相就叫做聰明。聖教跟六道凡夫裡面的教誨,不相同之處就在此地。所以我們聽了,恭恭敬敬的聽,細心、認真的聽,聽懂就懂,不懂不研究,也不要去問。為什麼?你問了,人家給你講,你還是不懂。這什麼原因?你的妄想執著沒放下;妄想執著只要放下,你自然就懂了,你能懂幾成,那就是你放下了幾成。放下一成,你這一聽就懂一成;放下兩成,你這一聽就懂兩成。就這麼回事情!

  為什麼?你要知道佛說法,佛有沒有說?佛沒有說。我們常講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可是佛在大經裡面常講,他沒說法;甚至說如果誰要是講佛說法,叫謗佛。這話說得嚴重!他不是有意謗佛,他完全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世尊天天在說法。所以大乘教裡頭常講,諸佛菩薩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你在事相上看,他有說;你在體性上看,他沒有。《金剛經》上講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誰說?誰聽?說者、聽者皆是虛妄,夢幻泡影!《大般若經》上講的,「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才是諸法實相,那才叫做明心見性,那才叫一切通達明瞭。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全都通達明瞭,誰的境界?菩薩的境界。什麼是菩薩境界?沒有分別執著的見解。

  法相宗常講,沒有分別執著就是轉識成智。你看看八識裡頭,末那識執著,轉末那為平等性智,執著沒有了,平等性智現前。平等性智是什麼?是禪定,是自性本定。你的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沒有執著,所以執著是錯誤的,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是分別,不分別了,妙觀察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你只要不分別,自性智慧現前,這不是學來的,學來的是聰明,不是學來的。也就是大乘教裡面常常講的佛性,佛性就是妙觀察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迷了佛性就變成第六意識。只要這兩個轉過來,阿賴耶自然轉成大圓鏡智,前五識也自然轉成成所作智,轉八識成四智。第六、第七這兩個是因上轉,前五識跟第八識是果上轉,因一轉,果上就連帶一起都轉。轉八識成四智,諸位要曉得,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叫一真法界!那個境界叫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末後一段「入法界」就有詳細的說明,真的入法界。法界在哪裡?就是我們現前的社會,沒離開!念頭一轉,不一樣了。所以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裡面講,他講的是真話,自心(我們自己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自心;此方就是淨土,淨土就是此方。這是什麼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這三種煩惱斷掉的時候,這境界現前,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全沒有了。這些道理、事實真相要知道。

  更應該要知道的,我們現在是在迷位,沒覺悟!也就是說這三種煩惱習氣統統具足。現在我們懂得了,我們用佛的果行做為我們自己的因行,這個太殊勝了!諸佛的果行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弟子規,就是感應篇,就是十善業;從這裡紮根,這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根本行。你看這個東西重要不重要?這個要是疏忽了,你這一生只可以說跟佛法結了個好緣,能不能得到佛法受用?得不到。因為你在這個世間,你還在造作,在造業!這個業決定是染業,不是淨業。為什麼?因為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斷,這三樣東西染污了自性,所以你所造的一切業是染業。染業裡面有善、有惡,善業生三善道,惡業生三惡道,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

  除非你真的相信淨土,真信切願,身心世界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一生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不但脫離六道,而且脫離十法界,這個因行與佛的果行完全相應。念佛是佛的果行,從什麼地方知道的?從《彌陀經》上知道的。《彌陀經》最後,釋迦牟尼佛自己說出來,他老人家也是修這個法門成佛的。念佛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眾生說這個難信之法。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點破了,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念佛成佛的。果行、因德就介紹到此地,再看下面的文。

  「然普賢行德,似同佛果,是故皆以虛空為量,上下文中,皆同此說」,我們就念到此地,這是一段。普賢行德,似同佛果,普賢是菩薩。什麼叫普賢?直接向佛學的這個人就叫普賢。向菩薩學習,向阿羅漢學習,我們拜一個師父,向師父學習都不行。為什麼?不同佛果;只有向佛學習,就似同佛果。所以普賢菩薩,你要知道,誰是普賢菩薩?一聽到這個名號,馬上就想到峨嵋山,騎著六牙白象的這是普賢菩薩。那個普賢菩薩是代表,那是等覺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個普通的名號,你要知道。他代表一個行門,就是修行的法門。什麼行門?就用如來的果行,我們從這裡下手,從這裡學習。

  我們在因地,我們開始學就學佛,佛怎麼樣對父母,佛怎麼樣對兄弟,佛怎麼樣對朋友,佛怎麼樣對眾生,我直接向他學習,這叫學佛。所以雖然不是佛,同佛,似是相似,有點像。總的來說,我們用一句話來說,佛的行德是什麼?用一句話,「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是如來的行德,諸佛的果行,無條件的慈悲,平等愛護一切眾生。眾生裡頭包括植物,包括山河大地,森羅萬象,佛是平等的慈悲對待。方便為門,就是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叫方便。再看你的根性,看你的程度,看你現前的生活環境,給你說法,叫應機說法。佛沒有一定的法說,也沒有一定的身相,千變萬化,這叫方便為門。方是方式、方法,便是便宜。什麼叫便宜?就是此時此刻最恰當的、最合適的,為你顯示出來,讓你眼見耳聞,接觸到了你會開悟,這就叫佛法。

  佛法就是幫助人破迷開悟的,悟有大悟、有小悟,不管是再小的小小覺悟,也叫佛法,佛法就是幫助你覺悟的。有人根性利的、煩惱輕的,接觸之後大悟;有人煩惱習氣重的,業障很深的,接觸到佛法,小悟,不一樣!佛在方便門裡面,方便門裡都有最初方便,這是我們要注意的。我們學佛學了很久,再細心想想沒得到什麼,只是學了一些皮毛常識,在實際上、受用上沒得到。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老毛病,還是習氣煩惱,沒能改變。這是什麼原因?我們沒有從最初方便下手,所以沒法子契入。最初方便是什麼?佛講得很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佛說的。

  我初學佛的時候,我的老師費了三年的時間說一句話,「戒律很重要」,這句話三年當中講了幾十遍。我跟他老人家見面是每個星期一次,換句話說,一年有五十次,三年一百五十次,這個話他說了幾十遍,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他的善巧方便,因為我們那時候對戒律不能接受,排斥;羨慕佛法的理論,道理講得太好,所以修行的行門疏忽了,認為我只要懂得這個道理就行了。不持戒就是不修行,就是不接受它的行門。他老人家就這麼一句話輕描淡寫,說了幾十次。到他老人家往生之後,我們才豁然想通,說這麼多次一定用意很深。想想他為什麼要說這句話?想通之後,這才曉得,這叫最初方便;如果不從這個地方下手,就不得其門而入。從這麼個思路,我們才真正明白了聖賢之道,才真正明白了中國五千年前的老祖宗,教導後世的子孫用的是什麼?最初方便,就是戒律!

  戒律從哪裡開始?從孝親尊師開始,倫理教學裡面「父子有親」,我學了佛之後才懂得,沒有學佛之前,念這個雖然念得很熟,不懂意思。只曉得父子有親,父子之間有親情,這個親情是自然的,知道就到此為止。而不知道這個親情是性德的核心,學佛之後才明白!整個聖賢教育,也可以說十方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他教學理論的核心是什麼?就是這個。但是佛教裡頭不叫親愛,佛教裡叫慈悲,所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門就是方法、門徑,要用方便;根本的理念,教育的理念是慈悲。慈悲用現在一般人講的話,愛的教育,佛法是愛的教育,愛人就不會害人。所以它的德是和平的,和平的教育,和睦的教育,跟中國古聖先賢所講的最初方便完全吻合。

  我們學淨土,希望往生到極樂世界,你不能不懂這個道理,你不能不認真修學。因為淨宗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淨業三福。淨業三福裡面,第一句是「孝養父母」,如果你對父母不孝,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一看這個人不孝,那怎麼能接受他?再看這個人對老師不尊重,只要這兩個條件不符合,你就去不了極樂世界。諸位要知道,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第三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你要具足這四個條件,你念佛才能往生;不具備這四個條件,念佛不能往生,你不能不知道。

  三福裡面第一條是最初方便,沒入門,沒有入佛門。我們中國古老的祖宗知道,就用這個基礎來教化後代。所以中國五千年來,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民族,都能夠和睦相處,都能夠過安定和平的生活,靠這個教育。這個教育是什麼?就是我們在此地念的普賢行德。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似同佛果!不能不重視。我們學《華嚴》從哪裡入門?就從這裡。如果不在這上認真努力,就是遇到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給你講《華嚴經》,你也不得其門而入,你進不去!什麼原因?你有業障,業障障礙住你;心裡想去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你不具足條件。譬如我想考大學,你要參加考試,你要考試及格才行,那是你具備的條件。想考大學,中學沒念過,考試得個零分,你那個願望落空,不能實現。這不能不知道。

  普賢菩薩這樣我們就曉得了,普賢菩薩從初發心到等覺,有多少個等級?五十一個。五十一個菩薩都是修的普賢行,都叫普賢菩薩。我們《華嚴》上講十信位,初信位普賢菩薩、二信位的普賢菩薩、三信位的普賢菩薩,到十信位的、十住位的、十行位的、十迴向位的、十地位的、等覺位的,他統統都叫做普賢菩薩。這些人這一系列的全都修普賢行,就是說他修行的綱領決定離不開十大願王。他修什麼?修禮敬、修稱讚、修供養、修懺悔,這是十願前面的四願,前面四願是根本,是最初方便。我們想想,我們對父母、對尊長有沒有恭敬心?有沒有禮貌?這兩個字沒有,不是修的普賢行!我很少看見。

  我接觸的人很多,表面上看到有禮貌,拿點東西,寫幾個字來問我,一看沒有禮貌,為什麼?字跡潦草。跟我們不一樣!我這一代以前親近老師,有問題寫出來向老師請教,我們的字都是恭恭敬敬用毛筆寫的。老師一看,寫得這麼規矩,這麼恭敬,老師就發心教你;如果字跡很潦草的話,一點恭敬心都沒有,老師教不教你?不教你。為什麼?教你你接受不了。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一點誠敬心都沒有,老師教你叫白教了,怎麼可能?所以,現在看人寫字是一片潦草,就看到他心浮氣躁,他不是法器,沒有恭敬心。再觀察他,帶著傲慢的習氣,不知道謙虛,你細心看他言談舉止就知道了。他能接受多少?不能接受,那就是大眾聽經就可以了,種善根。真正要想學,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是例外,從恭敬中學。你對你父母不孝,你對你的師長不敬,不能教,教了是白教,沒用處。

  一個人在一生,很少一個人一生只聽一個老師的,很少!啟蒙是聽一個老師,在一個老師會下成就根本智,這古人的標準,現在我們不談,標準降下來了。我的老師對我,標準就是大幅度的下降,降到什麼?你有能力能夠辨別真妄,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你有能力辨別。有能力辨別邪正,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可以了,行了,就是說你可以畢業了。畢業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可以聽別人講的,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可以接觸眾多的修行大德,不同宗派,甚至於今天講不同的宗教的學者專家,都可以接觸。

  你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你接觸的時候只會得利益,不會受害,老師放心!你可以出去參學了。沒有這個能力之前,老師決定不許可,為什麼?你沒有能力辨別。怕聽到邪說誤以為真,你走入歧途,老師對學生看得很牢。我年輕的時候就是被老師管教得很嚴,這個對我們以後好處太多了。如果你要覺得老師管得太嚴,你心裡不服,沒有獲得這種能力,這是基本的智慧,還沒有開,沒有這個能力,你就離開老師,那非常危險。往往一個人這一念錯了,就一生都錯了。所以我跟老師學了十年,這個十年培養這一點功夫。以後離開老師,我接觸的面到全世界,各個不同行業,不同的專家學者,各個不同的宗教,我普遍接觸。

  這個最低的標準,不能再降低,再降低不能成就,所以李老師給我設限的是最低的。他老人家很慈悲,給我設限的時間五年,五年之後我真正得到利益,我向老師請求我再做五年,他笑笑,這十年把這個基礎加深。以後出外面參學,自己才真的有這個能力,如如不動。對人懂得謙虛有禮,禮敬、讚歎、供養做到了。對不同的行業,尤其是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修行人,我都是一律恭敬、讚歎、供養,決定沒有毀謗。為什麼?我明白各個不同的宗教,都是諸佛、法身菩薩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化現的!你看《普門品》裡頭不是告訴我們嗎?「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我們把它換個名詞,應以基督身得度者,佛要不要現基督身而為說法?應以阿訇身得度者,要不要現阿訇身而為說法?通了!才知道,我這才明白,全世界所有宗教是一家人,都是佛菩薩的化身。

  在以前我也沒有聽到別人有這種說法,我提出來,心裡想一定還要遭到很多次的辯論。沒想到這麼多年來走遍全世界,我把我的觀點向大家報告,大家居然都贊成,沒有反對的,沒有辯論的。在日本遇到一個中村康隆老和尚,他今年大概是一百零一歲了。他見到我很歡喜,告訴我「全世界宗教的創辦人,全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他老人家給我做印證,我聽了非常歡喜!出來之後他的徒弟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我們老和尚一生沒講過這個話。講話也是看人講的!

  所以這就曉得,普賢行德,遍法界遍虛空界無所不包,只要與性德相應的就是普賢行德,就是似同佛果。所以底下講,「是故皆以虛空為量」,就是你初學佛的亦如此,老修行的也如此。佛法裡面的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經》我們詳細講過,諸位聽了之後就明白了,確實皆以虛空為量。本經上下經文皆同此說,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現在時間到了,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5:57:04)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5:57: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17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