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八一卷) 2006/6/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8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第三「宗趣」,清涼大師的《鈔》,我們接著上面所講的經文,今天從「云何行圓行」看起:
我們將文念一遍,「云何行圓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不餘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這段文不長,意思真是深廣無盡。圓是圓滿,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這是圓行。清涼大師在此地首先告訴我們,圓行不外乎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長時薰修,永恆不變,這就是圓行,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但是這個方向跟目標,他給我們指定得很清楚,方向跟目標都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究竟的佛果,在華嚴會上來說還在等覺之上,真正的無上菩提。如果從權而論,也就是廣義的來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無上菩提,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也就是說決定要脫離十法界,絕對不是以脫離六道輪迴為目標,不是以這個為目標,是以脫離十法界,這就對了。這個指示通一切大乘教,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通無上道。
但是前面這四個字你要注意,那就是一向專求。八萬四千法門,今天喜歡學這個,明天又換那個,那就不是一向專求,那叫什麼?多向亂求,無上菩提能不能得到?決定不能得到,為什麼不能得到?多向亂求的人,你們想想看是不是叫心浮氣躁?心浮氣躁生煩惱不生智慧,所以無上菩提他沒有分,什麼他有分?六道輪迴;換句話說,他出不了六道輪迴,肯定還是在六道裡面打轉,這我們不能不知道。一向專求這句話不但是對無上菩提,它能夠通世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以世間法來說,你想學一門學問,或者是學一門才藝,乃至於去學一門工巧,你都要一向專求,你才能成就。
以世間法我們來舉個例子,今天看到學醫不錯,因為現在真的年輕人選擇學科、選擇將來的行業,以什麼為目標?以怎樣能賺錢,賺錢賺得多。所以我們在外國時間住得久,對外國的情形比較了解。一般年輕人所趨向的行業,第一個是醫生,第二個是會計師,第三個是電腦,第四個是機械,你要問他,你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學成之後找工作容易,收入也相當可觀;換句話說,他總的目標方向(就是指導目標方向的)是個利。哪一種學術、哪一種行業對我有利,什麼利?財富收入多,物質生活享受豐足,他沒有想到別的,諸位要曉得這跟中國古人的思惟方法不一樣。中國在古代,換句話說,兩百年前的中國依舊還能夠保持著傳統的理念。中國人思惟是什麼?為祖宗爭光,用現在的話說為人民服務,沒有想到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讀書人,讀書人他的目標方向是什麼?我想許多同學都能答得出來。讀書志在聖賢,他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想成為聖人,成為賢人,最低限度要成為一個君子,這是從前人讀書的目標。至於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做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公務員,書念得好,有道德、有學問、有見識,出來做官報效國家、造福百姓,沒有為自己名利。
在中國,印光大師所推崇的最好的榜樣,學而優則仕,范仲淹。范仲淹的官做得不小,文武全才,武官做到了元帥,文官做到了宰相。你看這個人處事待人接物謙虛,他不是在做官,他確實是報效國家,為人民造福。因為地位高,國家給他的俸祿,他的收入就相當可觀,可是自己依舊過著秀才時代的生活;換句話說,他並沒有拿到國家豐厚的俸祿,我們用現在的話說,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他沒有。他把這些錢回饋給社會貧民百姓,沒有吃的,沒有穿的,他養三百多家,這個事情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慈善救濟。他不是貪官,他不會接受別人賄賂,他是拿自己國家給他的俸祿去做慈善事業,同時辦義學。貧民當中的兒童有很好天賦的,可以造就的,沒有機會讀書,他辦學校,辦學校不收學費,不但不收學費,而且還供給食宿。你來念書,衣食住他都管,都供給你,替國家培養人才,真是個好宰相。行善有善報,你看范家一直到今天,他是蘇州人,你到蘇州去看,范家世世代代都出人才。
印光大師對范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言語文字裡頭時時讚歎。他的成就不亞於孔子,孔子是想求一個職位沒求到,范先生得到。孔子要是得到宰相的地位,我們相信范先生所作所為,孔子在他之先一定也做到。孔子是實在求不到,這才回家去辦學培養後代,就是自己的抱負不能在自己這一生施展,希望留給學生。這也是他沒想到的,反而成為至聖先師。諸位要曉得,至聖先師也是個緣,我們可以說夫子的運氣好,遇到一個漢武帝,至聖先師是漢武帝推崇的。
漢武帝確實了不起,他的思惟、智慧,雄才大略,確實值得後人尊敬。因為在那個時代,中國經歷春秋戰國一段長時期的動亂,戰爭頻繁,民不聊生,要想化解國家跟國家的衝突只有一個方法,統一。諸位要曉得,統一中國的是秦始皇,把諸侯這些國家全部消滅改成郡縣,像現在省縣制度就是從那以後傳下來的,中國統一了。秦始皇雖然統一中國,不知道怎樣治國,所以時間很短就徹底失敗,被項羽滅了。項羽的武功,太史公也讚歎,也是不懂得治國的方法。真正懂得治國的方法,漢武帝,漢武帝才回過頭來想想,兩千多年的老祖宗用什麼方法治國平天下?用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個道理他懂。所以用什麼來恢復社會的秩序,安定人心?提倡教育。
在春秋時代所謂是諸子百家,學說之多讓人看到眼花撩亂,到底哪個好?如果這些學派統統都要來學,必然會引起學派跟學派當中的爭論,社會還是不能太平。所以漢武帝的決策,諸子百家裡面細心去考察、去選擇,選擇一家就訂為國教,我們全國人都學這一家。其他的各家,國家不提倡,那就是私人去學,私人人數很少,這不至於擾亂社會。國家選擇的是孔孟,選擇孔孟,孔孟的思想。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我們曉得。孔孟思想是繼承中國過去兩千年的傳統,從黃帝到漢朝初年,兩千多年的傳統。這個教育的中心理念是仁義,仁義跟我們佛門講的慈悲是同樣的意思,仁就是慈,義就是悲。你看我們佛門解釋慈悲,慈是帶給人快樂,悲是幫助人解除痛苦,所以悲是拔苦,慈是與樂。仁就是與樂,義就是拔苦,用佛法來說,慈悲的教育,跟佛法可以說同一個理念,同一個教學的核心。佛家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這個慈悲,也就是儒家講的仁義,以種種善巧方便落實在社會各個層面,那叫做善巧方便。佛法的善巧超過儒家,儒家仁義的運用沒有佛法慈悲運用那麼樣的善巧,所以在整個社會影響來說,佛法的影響超過孔孟,特別是佛法影響到民間的深處,到農村極其偏僻地方都有小廟,這是值得我們思惟的,這叫什麼?就是此地講的行圓行。於是中國的教育就有了一向專求的方向跟目標:仁義。
仁義是中國的傳統,教學的方法是從家庭,重視家庭教育,提倡家庭教育,上行下效。家庭教育最初提倡的是周文王,這個時間就早。我們看到文王的夫人,他的王妃,太妊是文王的母親,文王的妃子太姒也是了不起,她的兒子武王、周公都是聖人。從什麼時候教小孩?從胎教,諸位要知道周家提倡胎教。太妊懷文王的時候,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端莊,端正莊嚴,影響胎兒。諸位想想看,文王的母親,這家族帶頭,文王長大了,娶了夫人太姒,一定是效法她的婆婆,所以才生下武王跟周公,這就是上行下效。
國君,周朝的君王自己以身作則,他下面的臣子,他國度裡面的人民,你想想看會不會效法他?當然之理。人模仿是天生的,模仿就是學習,上面做個好樣子給他模仿就是教育。於是世世代代帝王都是以周家的文、武為典範,問題就是自己學得像不像?有的學得很像,有的學得不像,這是另當別論,但是提起文武周公,在中國的社會,舊社會裡沒有人不尊敬。所以中國這幾千年的安定和平靠什麼?靠教育,不是靠武力,也不是靠開會。武力只是跟人家結冤仇,冤仇愈結愈深。會議,聽聽眾多人的意見,意見再好,制成政令,沒有根。教學有根,人人都懂得仁義,天下哪有不太平的道理?
所以中國教育一向專求倫理道德、成聖成賢,這是一向專求的目標方向之所在。縱然沒有這個機緣,古時候失學的人多,有機會讀書的人並不多,因為沒有學校,學校都是私人辦的私塾,塾就是學堂。政府有辦,國家有辦太學,省有學,縣也有學,國家辦的這些學校,學生是選拔的,統統是選拔的、是保送的,沒有招生。從什麼地方選拔的?從私塾裡選拔的。選拔的標準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孝親,第二個是廉潔,你們想到這兩樁事情合起來,孝廉,為什麼?國家所辦的學校是培養國家幹部的,學出來不是做別的事情,學出來就是各級政府服務的,是政府的官員、官吏。我們現在所講的,官是政務官,吏是事務官。一個政府的首長是政務官,他底下的部屬是事務官。所以國家辦的學校是替國家培養各級政府的人才。你看看選擇的對象,孝廉。在家能孝父母,對國家就能盡忠;廉潔就不貪污,真正為人民服務,這是國家選拔幹部的兩個條件;一向專求,比現在這種教育的理想高尚。所以他的教育確實能給社會帶來安定,能給國家、給世界帶來和平。
大乘教裡面層次高,專求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什麼?聖人,不但是聖人,大聖。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就是覺而不迷,究竟圓滿的覺而不迷稱之為無上。無上菩提也翻作無上正等正覺,你要是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你的名號就稱之為佛陀。你要是成為正等正覺,還不是無上,你的名號稱為菩薩。如果你成為正覺,正等還拿不到,你稱為阿羅漢。諸位要把這個意思、這樁事實搞清楚,你就曉得佛、菩薩、阿羅漢不是神仙,跟神仙沒關係。這三個名詞是佛陀教育裡面的學位,就好像現在大學裡面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名稱。你就曉得一向專求無上菩提,這就是你學大乘一個目標,一定要拿到博士學位,無上菩提是最高的學位。要怎樣拿到?下頭有一句說,不餘趣向,這句話很重要,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你只能學一門,你才能得無上菩提。
法門眾多,諸佛如來實在也是了不起,他開很多科系,就像現在一所大學一樣,科系非常多,你學一門,你可以拿到學士、拿到碩士、拿到博士。你要是每一門都學,一個大學裡面的科系有一、二百種,你要每個科系學的時候,換句話說,門門不及格,不要說博士拿不到,學士都拿不到,這個道理不難懂,諸位想想都會清楚;只有學一門。你在大學念書,你只學一個學系,四年課程就畢業,就拿到學士學位;再繼續念,念個二、三年,碩士學位拿到;再念二、三年,博士學位拿到,樣樣都想學你樣樣都不行。所以不餘趣向就是其他的法門我統統不學,我就學一門。
諸位要知道,佛法跟世法不一樣,我前面跟諸位講的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怎麼得來的?一門深入。譬如我們今天學佛,我們是大乘,我們所選擇的是淨土宗,我們所用的方法是持名念佛,我們用這個方法。只有一門深入,其他的統統放下,放下不是不尊重。你看看《華嚴》末後五十三參,每一位學人都是一門深入成就圓滿,自己謙虛,對別人、對不同的法門尊敬。《金剛經》上說得好,「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要選擇?各人根性不相同,也就是說你的善根不一樣,用現在話說程度不齊,有人的根利,有人根鈍。所以一個法門不能度一切人,於是佛慈悲開無量法門,開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都幫助你得定,都幫助你開智慧。
所謂因戒得定,因戒是什麼?你就守住佛陀教導的原理原則一門深入,這就是持戒。決定不能學雜,決定不能學亂,服從老師的教誡,這是持戒。你的心是定的,因為你只有一個目標、只有一個方向。譬如修淨土宗的,淨土宗的典籍五經一論,這就是你學習的範圍,不能超越。到什麼時候你才能夠涉獵本宗以外的經典?到什麼時候?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以後可以涉獵。你看我們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做表演,文殊師利菩薩是他的老師,他在老師會下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們今天學佛恰好跟大乘相反,我們今天一下手就要無所不知,學到最後變成什麼?變成一無所知。
要知道學到無知的時候,什麼是無知?妄想沒有了,分別沒有了,於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無知。你心性裡面所有的煩惱、習氣、障礙統統都沒有了,這時候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德能相好都透出來了,那你可以參學,什麼都可以看,什麼都可以聽,什麼都可以涉獵,成就你無所不知,只要一接觸就統統通達明瞭,不要去用研究,不能研究。在中國表演的,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也沒有聽過講經,你看他通了之後,一通一切通。《金剛經》五祖給他講了不到三分之一,他就全明白,後頭不要講了,不但全明白,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全通了。你看他以後接引大眾,他沒有學過的,別人學了不少年,你念給我聽,一念他就懂,念的人自己不懂,他懂,他講給他聽,他聽了之後也開悟了。六祖沒有學過《大涅槃經》,無盡藏比丘尼學了幾十年沒有開悟,當然很熟悉,念給他聽,他講解給她聽,無盡藏開悟了。六祖沒有學過《法華》,法達禪師學《法華》學了十年,雖學了十年沒悟,見六祖,六祖說你念給我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只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說行了,不要再念了,我全都知道,給他講解他也開悟。六祖沒有學過法相,你看《壇經》裡面講八識五十一心所,講得多麼透徹、多麼簡單,什麼都通。這就叫一向專求無上菩提。
在淨土宗就這一句佛號,這句佛號你老實念,萬緣放下,首先你所得到的是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妄想沒有了,妄想並不是斷了,你的功夫很好,把你妄想伏住,所以這個斷叫伏斷不是滅斷。功夫成片就有把握生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面有三輩九品,上三品的功夫成片,給諸位說,可以自在往生,想去就去,想留在這個地方就留在這個地方,一點妨礙都沒有,這叫了生死,在這個世間決定不墮落,念佛功夫得力了。如果再提升,一般有到功夫成片的不往生,為什麼?在這個地方提升比極樂世界的速度快,因為這個地方的障難多,你要禁得起磨鍊,提升到事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還不求往生,還在這個世間再加功用行,提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功夫相等,生實報莊嚴土,這他去了。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通,無量法門通,這叫行圓行,我們要懂這個道理。圓,門門都圓,古人講的一句話講得很好,「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修行,無行不圓」,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決不是哪個法是圓的,那個法是不圓,法沒有偏圓,人有偏圓,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圓,有妄想分別執著怎麼圓也圓不起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現在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下面的鈔文,「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三諦是天台家所說的真諦、俗諦、中諦,也是依三觀而來的。諦當作真實講,這三種我們用世間的話來講,這是真理,諦就是有真理的意思,也是《般若經》上所說的實相,真實相,這不是虛妄的。真諦,真空觀;俗諦是假觀,妙有;中諦就是中觀。由此可知,說空說真都是從體上講的,說俗說假是從相上講的。相是假有,不能說它沒有,空是真空。假有從哪裡來的?從真空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真空是體,沒有真空決定就沒有假有。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物質,物質是有,從哪裡來的?無中生有,正是空中裡面會有妙有。所以說真空不空,它會現相,它會變成物質;妙有非有,物質雖然是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中諦是什麼?中諦是兩邊都不沾,那就叫中道;不偏於空,也不能偏於有。偏於空,不得有之用;偏於有,你不知道有的本體,換句話說,你迷在有中,這都不能夠覺悟。兩邊都不執著,這個人覺悟了,所以菩薩行的是中道。
下面這圓行,三諦圓修,三觀圓觀,即空即假即中,即真即俗即中,宇宙之間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相有,這是假有,你可以用它,用它做什麼?對自己來講,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靈性;對別人來說,幫助一切眾生悟入,教化眾生,所以這個假有用處。自行化他不能離假,可是你要知道它是假的,為什麼?你不會執著,一執著就壞了,一執著就墮落。執著假有,就變成六道輪迴;分別假有,就變成四聖法界;起心動念,不能夠把習氣斷掉,不名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不能稱為究竟圓滿佛。所以你要知道,這是假相,當體即空。《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無所有,你起心動念錯了;畢竟空,你分別錯了;不可得,你執著錯了,你們想想看對不對?你要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全對了,那叫修圓行。
底下這兩句話說得好,不為無邊所寂,無是空的這一邊,誰墮在空的那一邊?二乘。聲聞緣覺,妙有是假的,他不要了,他就住在空裡頭。雖然證得空裡,不起作用,對於自己不能向上提升,又不能夠教化眾生,所以佛在大乘教裡頭常常呵斥他們,說他們錯了。雖然沒有墮在有邊,他墮在空邊。六道凡夫墮在有邊,以為這些幻有是真的,是實在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不知道,他認為這一切現象是真的,這個錯了。所以你執著在有邊就有六道輪迴,你執著在空邊就有聲聞緣覺,不是菩薩。菩薩行中道,兩邊不著。
諸位再記住,現在科學家講的相對的,空有是相對的,真俗是相對的,真諦跟俗諦是相對的,真空跟妙有是相對的,如果我們還要分別執著佛法,給諸位說,佛法就變成世間法,不是佛法。所以法沒有世間、出世間,人只要離開分別執著,一切法都是佛法,如果有分別執著,一切法都是世間法,為什麼?你沒有離開相對,愛因斯坦講的相對論你沒有超越。只要你落在相對裡面,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六道輪迴是相對的,這是事實真相。所以菩薩高明,即有即空,空有是一不是二,體空相有,兩邊不著,在一切法裡頭得大自在,這叫行中道,所以他不為無邊所寂。阿羅漢是為無邊所寂,他住在寂滅裡頭,九次第定,剛才講了,既不能利己也不能利他,為什麼不能利己?不開智慧。
不為有邊所動,為有邊所動的是凡夫,六道凡夫。不動不寂,這就直入中道。假相裡面曉得了不可得,《金剛經》非常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雖是妄相,可以用這虛妄提升自己,可以用這妄相幫助眾生,幫助眾生斷惡修善,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轉凡入聖,自他兩利,這叫中道。兩邊不著,兩邊不立,不即不離,這是直入中道,這叫圓行。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真的是明白通達,於一切法不再去分別執著,你的根性就叫圓根,圓人的根性,圓人根性無論學什麼法都是圓法,念這句阿彌陀佛也是圓法,無法不圓,圓融無礙。無礙是《華嚴》境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叫圓融。
下面講德用,「其位德用之圓,全引今經」,這是說智者大師。天台宗他們主修的經論是《法華經》,智者大師在「圓頓止觀」,這算是他發明的,他是根據經典建立一種修學的方法叫止觀。止觀裡面有圓頓止觀,這是最圓滿、最殊勝的,不是次第止觀,圓頓止觀,依什麼?就是依這品經。圓頓止觀裡面講的位、講德、講用,他總共是講了聞圓法、起圓信、行圓行,後面還有圓位、圓德、圓用,這三種完全引用這品經,今經,我們現在學的這部經。
「若自取當經,聞圓即聞上同時具足等十種玄門,及依正無礙等,依此起信,即是圓信。」圓行,圓行是前面的一品,淨行品就是圓行。現在我們讀的這一品,裡面多半,廣就是細說,細說圓德圓用,這品經裡頭要給我們說這個,圓滿的功德、圓滿的應用,好!學以致用,如果學了不知道怎麼用法,就是你所學的不能把它活活潑潑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工作裡,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那你叫白學了。
中國古人講的話說得好,讀書有什麼用?有用,什麼用?讀書在變化氣質,把不好的氣質統統都給它改正過來,這就變化了。最明顯的例子,許許多多同學,男女老少都有,聽了弟子規的課程之後,才真正明白體會到自己對父母不孝,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家庭,聽了之後痛哭流涕,爾後就真的改進,變化氣質;感人的事情很多。如何能幫助他一直向上提升?那就是天天讀、天天幹。三天不讀,三天不幹,你的老毛病、習氣又出來了,這是什麼?每天讀,每天做,把煩惱習氣壓住。必須天天讀、天天幹,連續不斷幹上三年,為什麼一定要三年?中國古人說得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三年是一千遍。一年三百六十遍,三年千遍,三年下來,你的心定了,換句話說,你應該得到像淨土宗講的功夫成片,有功夫成片你就能收到效果,也就是說有效了。
這段文裡面,聞圓就是聞圓法,在《華嚴經》裡面祖師大德提出來,同時具足十玄門,依正無礙。正報是我們的身心,依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無礙,我們的身心跟環境可以和睦相處,與一切人和睦相處,與一切事、一切物也都能和睦相處,裡面沒有絲毫衝突,天台的圓頓止觀於是就落實了,落實的功德利益那就是這品經所說的。
十玄門也叫做十玄緣起,如果要是細說要好幾個小時,在《華嚴經》玄義裡面說得很清楚。往後到入法界品我們要換本子,要換《華嚴經》貞元年間所翻的《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品經是全文,很難得,《華嚴經》就是這一品沒有缺失,全文到中國來,所以這品經是完整的。分量很大,有四十卷。清涼大師給它做註解,疏,沒有鈔,只有疏。清涼大師疏的前面也有十玄門,所以十玄門往後我們有機會講到。
這一次我們講這部大經的時候,前面的玄義沒有講,只是有簡單的講經的緣起,介紹經題,明宗論用,我們就入經文,為什麼?沒有學過全經,講玄義怕聽不懂。玄義是對什麼人講的?對學習《華嚴》的人講的。全經大意,等於說是清涼大師學習《華嚴經》的心得報告。所以對一個學《華嚴經》的人,他不願意聽經文,因為經文很熟了,他要聽你學習的心得報告,可以提供他做參考。所以我們這次講經把這一大段省掉,什麼時候講?全經講完之後講玄義,那就有味道了。清涼大師當年在世為什麼先講玄義?因為大家天天都學《華嚴》,所以提出講玄義(就是講大意,全經大意)沒有人不歡喜,每個人都在學習,聽聽清涼大師你是怎麼學的,用意在此地。這就是今天我們的根性跟過去的根性不一樣,方法當然也有差別。
十種玄門在丁福保居士編的《佛學大辭典》也相當詳細,我看了幾遍也特地把它摘出來,同學們如果需要參考可以贈送給大家,在這個地方我就想省略掉。下面李長者的《合論》也非常精彩。我們學這部經是有兩位老師幫助我們,一位是清涼,一位是李長者。尤其是難得的道霈禪師,他是乾隆年間的福州鼓山湧泉寺的方丈,通宗通教,難得的一位大德,把經論會合起來,簡化了,便利於初學《華嚴》的人做參考,所以我們這一次選這個做為我們學習的課本。
現在我們看《合論》,論,「將釋此品,約作五門分別」,這是《合論》裡面的玄義。玄義,五門就是分為五大段,這五大段第一個是「釋品名目」,這是解釋品題。第二個「釋品來意」,第三「明品之宗趣」,第四「明信心退住」,第五「隨文解義」。跟清涼大師在此地,你看他只講一個來意,這一品的來意,這一品的品名,這一品的宗趣,大致上差不多。但是他裡頭有一段說明十信位,信心的退,住就是不退,有退有不退。什麼條件之下會退心?什麼條件之下不退心?這當然對我們初學來講也非常重要。「隨文解義」,這是相同的。
我們現在先看第一段,「釋品名目者」,這是解釋品題。「何故名為賢首」,為什麼要稱他為賢首?「為依行立菩薩之名」,所以這個名字的來由是菩薩他所修的行;換句話說,名號是表法,顧名思義,知道菩薩修的是什麼。「依菩薩所說之法及行,立品之名為賢首」,這是為什麼這個品題要叫做賢首品。賢首是菩薩名,菩薩修賢首之法,稱為賢首菩薩。
我們再看下面對於菩薩名號的解釋,「以明信解如來因果」,諸位在此地你就要體會到佛法始終不離因果,重視因果,這個因果是如來所修之因、所得之果,這個菩薩他能信、他能解。「普賢五位行門」,五位行門就是下面所說的,「心行調柔」這是第一,「順和正直」這是第二,「深心正念」這是第三,「樂集善根」這第四,「常念利生」這是五。具足這五位行門,「名之為賢」。這五句很重要,雖然清涼那邊也有講,我們重講一遍不算多,為什麼?沒做到。
大乘教的好處就在此地,跟中國聖人心量不一樣。中國聖人講東西只講一遍,不再重複,重複叫廢話,寫文章重複叫累贅。可是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我們看到說法的時候重複很多,經文裡面重複的也非常之多,這是什麼?這叫大慈大悲,這叫善巧方便。諸位想想,天下有幾個人聽一遍就覺悟?不但一遍你覺悟不了,十遍你還是不悟,百遍還不悟,千遍有幾個悟的,到萬遍,悟的人就漸漸多起來,所以佛說法不厭重複,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不可以拿中國聖賢的標準去衡量佛法,各有各的用意,各有各的善巧,各有各人督促的對象。
所以佛法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儒家的教學可以說對象只對中上根,下根就不教。夫子說得好,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者,夫子就不願意教他,為什麼?太笨了。至少你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聞一知十的能力,夫子喜歡教你。教你一樣就懂一樣,孔老夫子不願意教這笨學生,但是釋迦牟尼佛慈悲,再笨的學生他都願意教,他不厭其煩,所以慈悲方便超過夫子,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疏忽聖賢教育的時間久了,脫節了,染上不善的風氣太多太深,要讓大家回頭真難,真不是容易事情。讀「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一開口就問,你老人家到我們國家來,對我們國家有什麼利益?孟子聽了之後,回答梁惠王說,「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就是孔孟為什麼在當時得不到這些諸侯的重用,志不同,道不合。孔子、孟子心目當中是仁義,推行仁義的政治,仁義的教化,當時這些國君他們心目當中只有利,利跟仁義恰恰相反,爭名奪利。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爭名奪利達到最高峰,過去歷史上沒有過這樣的現象,雖然有爭名奪利,沒有現在這麼普遍,沒有現在這麼樣的深刻。太史公(就是司馬遷)對這段文字,他有很深的感慨。
利是社會動亂的根源,反過來,仁義是社會安定的根本。我們想想現前這個社會、現前這個世界,動亂的,你就曉得動亂的根源是什麼,大家爭利,所謂是為了利就能做出損人利己。他要利,要利己一定就損害別人,每個人都是這個觀念,人人都損人利己,他怎麼不衝突?他怎麼會不產生矛盾?衝突發生了,嚴重就是鬥爭、戰爭。現在要是戰爭的話,那就是講世界末日。所以曉得整個社會動亂的根源,家庭不和的根源,夫妻不和的根源,父子衝突的根源,你想想,要用一個字來答覆就是利。我們學佛要救自己、要度眾生,從哪裡做起?要把名利徹底放下,這是救自己。只要有個名利心,就迷了你的心竅,換句話說,你不會開悟。
佛菩薩教我們捨棄、遠離,祖師大德教我們放下,捨棄什麼?放下什麼?首先你要把名利給放下,不是好東西。我們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頭搞生死輪迴,什麼害了?第一個業因就是名利。首先要把身外之物放下,到最後就是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這是一條活路,斷惡修善的路,破迷開悟的路,轉凡成聖的路,永脫生死輪迴的路。所以我們成天被名利所害,自己是完全不能夠覺察,天下可悲的現象還有比這個嚴重嗎?一個人生活在世間所需求的不多,何必要爭它?古人講得好,日食三餐,夜眠六尺,只要衣食足了,夠用了,有一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你要是捨棄名利,你得大自在,你的生活多麼快樂!何必要墮落在名利圈套裡面自尋煩惱,痛苦無邊,錯了,真的是錯了。
所以菩薩所修的這五門,這五句我們真的要學。頭一個,「心行調柔」,這句話怎麼學?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柔。柔的反面是剛強,心行剛強的人不會長壽,性情剛強的人一定多病,我們常講脾氣不好,容易衝動,這不但不是菩薩道,不是善道。如果他的福報大,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大,他是修羅道、是羅剎道。要是沒有福報,他是畜生道,他是餓鬼道,他是地獄道,不是人天,人天心行柔和。
第二句,「順和正直」,順是隨順自然的運作,隨順自然的法則,這是德。德裡頭最重要的是和,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宇宙太和,宇宙大自然的運作,和,決定沒有衝突,太和,所以人要效法宇宙,跟著大自然走,那叫德。大自然是道,跟著大自然走,不違背,這是道,道是中和,前面清涼大師給我們講中道,中就和了。你看不偏有、不偏空,不偏真、不偏俗,俗即是真,真即是俗,真俗不二,中和。中和就是順和,順和就是正直,正不邪,直不會倒下去。
佛法常講「直心是道場」,我們的心要正直,我們的行要正直,具體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十善業道。此地給我們講綱領、講原則,確確實實佛有細則,《十善業道經》是細則。小乘經教裡面很多很多講細行,戒律裡面是有系統的教導我們。《沙彌律儀》,你看看歷代祖師大德的註解,你展開經註,它跟《弟子規》、跟《太上感應篇》沒有兩樣,那就是順和正直的落實。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5:55: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