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571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七一卷)  2006/6/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7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偈頌第九段,第四首看起:

  【見佛塔時。當願眾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塔』是個高而顯著的建築物,在古時候多半是用來收藏舍利的,以後也就形成佛門裡面一個標誌。在中國這兩千年來,大多數佛寺都有塔,有些造型很高很大,形成像現在所謂的地標。塔放在那裡,有好像鎮邪、避邪的一種作用。東方人自古以來講求風水,塔在風水裡面也就起了一定的作用。有塔的地方一定有佛寺,寺院庵堂一定有修行人,所以菩薩見到佛塔自然生起稱性的大願。『當願眾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供」就是供養,接受天人的供養。我們要懂得經教表法的意思,這首偈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兩個字。特別是現前的社會,普遍的缺乏自尊自重,自尊自重決定不是自大狂妄,不是的。尊是尊嚴,重則是厚重,中國人常說的忠厚老成,這也是性德,與自性相應,自性本來就是尊重。

  人要怎樣才是自尊?人自尊而後別人尊重。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誰會尊重你?那我們要說了,怎樣才是尊重自己?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這是講有情眾生)皆有佛性,凡有佛性皆當作佛。世法裡面講,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於是我們就體會到怎樣是自尊自重,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本善相不相應?與本善相應,那就是自尊自重,我尊重我的性德,我尊重我的本善,人不會有惡念;在佛法裡面,我尊重我的佛性,我尊重我的性德。佛法裡面所說的性德,總的綱領來說就是大菩提心,從因上講是菩提心,從果上講是大涅槃。

  菩提心,我們在講席裡面講得很清楚,菩提心的體是真誠,真誠兩個字很不好懂。實在講,懂都不好懂,當然就很難講,很難講自然就很難懂,這是一個境界,這是真正覺悟了,真正通達明白了,所以它是體。古人的註解註得是很好,可是那個甚深的義理確實不容易體會。什麼是真?離開一切虛妄就是真,真就不假,誠就不虛;虛情假意跟誠是相反的,誠的反面是虛情假意,虛情假意的反面就是真誠。學過佛學,對佛法稍稍有一點契入,說的時候比較容易。你要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就不是真誠,菩提心就沒有了。如果你能把八識五十一心所捨棄,不用它,那就是真誠,性德就現前。為什麼?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妄心障礙了真心,真誠就是真心,就是我們的自性、本性、真如。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什麼時候見性?八識五十一心所放下,不用它了。這個東西麻煩又來了,什麼是八識?這個我想一般同修都能接得出,第八識叫阿賴耶,第七識叫末那,第六叫意識,前面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眼耳鼻舌身,這叫前五識,總共加起來八個,唯識裡頭稱為八心王。這不是真心,是妄心。阿賴耶從意思上翻叫藏識,藏是含藏,用我們現在話講像倉庫,檔案室。你看看我們見色聞聲都有個印象,這個印象收藏在阿賴耶識裡頭,所以阿賴耶識像倉庫一樣。我們一個初見面的人,跟他見了一面有了印象,第二次見面還認識他。為什麼認識?因為你阿賴耶識裡有底案在那個地方,現在再見到,立刻就把那個檔案拿出來,一對照沒錯,就是他,是這麼認識的。

  阿賴耶識裡面所含藏的檔案無量無邊,怎麼會有那麼多?生生世世,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統統藏在裡頭,一個不會漏掉。遇到緣它就起現行,就起作用,這個叫種子,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的種子,所以阿賴耶也叫種子識。第七末那識是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前五識是起用,眼見色,耳聞聲。前五識,眼只是見,只見色,有沒有分別?沒有,也沒有執著,這個諸位要曉得。阿賴耶它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它只是收藏印象。眼耳鼻舌身,乃至於意,還有意識,意識就是念頭,起個念頭也落印象。所以阿賴耶這個倉庫裡頭,種子就太多了。佛給我們講,每個眾生,十法界的種子統統有。你自己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有佛的種子,有菩薩種子,有聲聞、緣覺種子,有諸天的種子,有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什麼種子都有。

  種子起現行要緣,種子是因,因緣具足才產生果,譬如我們這一生當中得了人身,到這個世界上來。怎麼來的?是阿賴耶裡面有人的種子。人的種子是什麼?過去生中曾經修五戒十善,修得不錯,五戒十善是人道的種子。如果是上品十善再加上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這是天道的種子。種子說老實話也是平等,一切眾生統統有,至於你到哪一道去是遇到的緣,也就是種子遇到它可以開花結果的那些條件。譬如植物的種子,植物要能開花結果,一定要有好的土壤,對它非常適應,有這種土壤;它有水分、它有肥料、有陽光、有空氣,這種種具足了,它會長得很好。

  所以佛跟我們講,這從大的來說,不能細說,細說因緣是無量的,把無量因緣歸納成四大類。「親因緣」,親因緣是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的業習種子。「所緣緣」,這個也具足,所緣緣就是這個種子的本身就具足果報。「無間緣」,這個能量或者是能力永遠不會消失。所以種子四種緣,種子本身就具足這三個條件,它統統具足。怎麼樣它才能起現行?要「增上緣」,增上緣是外面的環境。譬如你有人道的種子,確實具足這個條件。可是第一個你要有父母,父母是你的增上緣。你的靈性遇到你父母這個緣,它就坐胎了,坐胎是緣。胎裡面吸收養分,逐漸逐步長成,十個月就出生。出生之後,父母照顧你、養育你,這都是緣,不能中斷,中斷你就活不了。父母有愛心,希望你長大,跟你自己的緣相結合,你得這個人身,慢慢長成。

  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佛法講得透徹,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科學技術,也沒有這些儀器的發明。你看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講人坐胎,七天一個變化,所講的確實超過現代醫學。佛怎麼會說得這麼清楚?佛的天眼看得很清楚,胎兒在母胎裡頭,一天一天怎麼變化,他都看得很清楚,佛能夠透視;現在需要靠儀器,佛不需要。所以講到科學,佛為什麼他的能力超過了科學?佛說這不是他的專利,這種能力是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本來具足的,你不讓它恢復,你就是不尊重自己。本來具足,為什麼現在沒有了?佛跟我們講得清楚,因為你起了障礙,把你本來的智慧德能障礙住了。起了什麼障礙?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的能力失掉了。

  今天科學家種種發現,實在講對於宇宙的真相,他們能知道的只百分之一、二而已,就很了不起了。事實真相,真相都在摸索,都在猜測,誰都沒有能力見到,為什麼?他有妄想,他有分別,他有執著,這就難了。諸佛菩薩為什麼能夠見到?他不必去研究,他親眼看到;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去掉、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才是尊重自己。你天天還起心動念,有妄想分別執著,不知道尊重自己!我們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就是不知道尊重性德,不知道尊重自性。把智慧變成煩惱,把大涅槃的果德變成生死,你說冤不冤枉!

  佛在大乘教裡頭,《華嚴經》裡面教給我們,你什麼時候能肯定,真正認識,生死就是涅槃,煩惱就是菩提。這個我們愈講就愈迷糊。菩提是大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是性德的相,性德的現相;迷了的時候就變成煩惱,悟了的時候就是菩提。涅槃是性德的果,佛法不離因果,是果,悟了就是大涅槃,迷了就是生死,它是一不是二。正如同我們現在所說,你要是真正尊重你的性德,你就是佛,你就是法身菩薩;你不尊重你的性德,那你就是六道凡夫,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尊重如塔」,塔是高、明顯、高顯。人天敬仰,人天自然會供養,這個我們很容易體會到的。在這個世間,對社會、對大眾真正有貢獻的人,都會受到大眾的愛戴,都會受到大眾的尊重,同時也會有很多大眾供養,就這個道理。如果你真正尊重性德,那還得了嗎?我們迷失已久了,性德迷失太久了,起心動念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言語造作都是自利,自利一定就損害他人,你不要認為「我是自私自利,我可沒有損害別人」,錯了!自私自利就損害別人。特別是學佛的,學佛的人自私自利,「我沒損害別人」,你自己並不知道你損害別人之大。我有什麼地方損害別人?你自私自利是破壞佛教的形象,讓許多人看到,「學佛是這個樣子,佛不能學!」你這個罪多重,你自己不知道。

  在一個家庭裡面,你自己要不知道尊重自己,別人看到你的行為不端,罵你的父母,罵你的祖宗,是不是這樣?那你就想到,我們為佛弟子,在在處處要為佛爭光,要給佛菩薩有面子,那就是我要做得好。怎麼做?依教奉行,這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佛菩薩的教誨,我是佛的好學生。讓社會大眾看到,佛的學生是不一樣,佛的學生真是值得人尊重,那佛就有光彩了。這個道理我想不難懂,稍稍冷靜細心去想想,你都會明白。

  佛是什麼心,我是什麼心?佛心念念念苦難眾生,哪些是苦難眾生?十法界苦,六道苦,三途更苦。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看得太清楚了,諸佛菩薩念念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樂是什麼樂?涅槃樂,剛才講涅槃樂是果,怎樣才能夠得到涅槃樂?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因,有因就有果。我們今天是個什麼心?輪迴心,什麼是輪迴心?貪瞋痴慢疑邪見。我們問問自己,有沒有貪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有沒有貪?得不到的時候,你有沒有瞋恚?你知不知道貪瞋是錯誤的?不知道貪瞋是錯誤,這是愚痴。佛菩薩苦口婆心教導你,你懷疑,不相信。真正來救你的,為你拔苦與樂,你懷疑,不相信、不接受。起心動念全是違背性德,大錯特錯!這是輪迴心,輪迴心在裡面主宰著你,所以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叫輪迴業;輪迴心造輪迴業,菩提心造菩提業。

  自己總覺得自己還不錯,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別人的過失,從來沒有看到自己的過失。這是什麼?不知道尊重自己的性德,不知道尊重自己的靈性。這個虧吃大了,無量劫墮落在六道輪迴。你要了解這個事實,佛菩薩會問你一句:你對得起你自己嗎?你對得起你自己的自性嗎?你對得起你自己的本善嗎?這些話佛在經典裡面講得太多了。菩提心起作用,我們在此地看到,這一品經裡面看到菩薩一百四十一願。只要你有菩提心,你起心動念肯定跟「淨行品」相應,「淨行品」只是舉例而已。你從早到晚起心動念,不止一百四十一次,每個念頭都與性德相應,那才叫做尊重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尊自重。

  由此可知,在佛法標準上,自尊自重的底限是菩提心,沒有發菩提心都不能算真正的自尊自重,這個標準高!這個標準就像我們旅行希望達到的目的地。目的地雖然沒達到,我們現在想到那裡去,我們採取什麼樣的交通工具?走哪個方向?這就是什麼?這就是佛家講的修行,你採取的是哪個法門,法門多,八萬四千。在中國,學佛的法門有十個宗,宗下面還有派,《大藏經》裡面蒐集的經論有六千多部。依一部經都行,那就好像我們要到目的地,我們要找個工具,是坐車還是坐船,車有很多車,我們選一部車。就好像在《大藏經》裡面我們選一部經,選一個法門。

  選定之後,目標正確,方向正確,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達到目的地,大涅槃的果德就達到。那我們選擇方向,選擇目標,選擇我們的工具,這也叫自尊自重。但是這個自尊自重不是真的,真假怎麼說?真的是永遠不變,永遠不會退轉,這是真的。我們選定這個靠不住,說不定修一段時期之後,這個法門不喜歡,還有比這個更好的。他要換工具,火車不如汽車,換工具,一換就退轉,甚至信心喪失掉了。好像修行很久沒有效果,疑情愈來愈重,懷疑,會不會有成就?一懷疑立刻就退墮,前功盡棄。

  佛家常說三轉法輪,這是講教學的三種方式。對上根人來講,就是真正聰明有智慧的,所謂是點到為止,好教。點到就沒有問題了,他自己就上路了,他相信,依照你的指示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成功了,很容易成功。第二類是中根的人,中根人沒有那麼樣的智慧,中根的人是疑慮多,妄想分別多,我們一般講業障重。你點到不行,他未必幹,必須苦口婆心的勸他,用真誠感動他。他覺得我要不認真的修,我對不起老師,我要不認真學好,我對不起父母,這是中根,所以要勸導。下根就難了,你勸他,他也不會接受,這是最難度的。必須讓他親自看到,看到造惡業得的惡報,他就醒覺了;這個事不能做,做了會有這樣結果,行善有善果,他必須親眼看到因果報應,他才相信。念佛一定要親自看到,這個人念佛他真的往生了,他才能振作起來,「他行,我要試試看,我也應該行」,這是下根人。

  所以佛對這三種根性的人,就有三種不同的講法。對於下根人作證轉,現身說法做證明。佛跟這些弟子說,我教你們放下執著,對世出世間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要再執著,你看我放下了。佛是真放下了,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放下,他老人家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下根人看到佛的形象,看到佛的生活,受佛的感召。佛教我們捨棄貪瞋痴,他做到了,世間榮華富貴沒有羨慕的心,念頭他都不動,富裕的生活,崇高的地位,連帝王他都不要,真放得很徹底。一些宗教裡面修行可以生天,他天也不要,做出榜樣給大家看。佛陀滅度之後,也還不錯,佛的這些弟子們做得跟佛一樣,讓大家心服口服,真做到了。

  最後做的示現是不生病,自在離開這個世間。我們看到《往生傳》裡面講的,站著走的、坐的走的,不生病,預知時至,曉得哪一天走,向大家宣布,到時候真走了。這都是作證轉,度下根人,下根人看到這個樣子,他省悟過來。下下根人見到這個,他還不覺悟,這就是緣不成熟。緣不成熟,佛門當中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佛的手段只有這麼多,統統耍盡了,你還不相信,你還不能夠感動,那就等來生來世,這一生不行。但是你所看到的這些,阿賴耶裡面善根種下去了。你看到的,你聽到的,你所接觸到的,佛陀的現身說法,給我們做出這些樣子,以至於佛的弟子們做出這個形象來給你看,還不能得度,還沒有動心,這時候自己應該曉得業障多重!這一生不能得度,就肯定繼續搞六道輪迴;繼續搞六道輪迴,你就要知道三途苦,特別是地獄苦。

  宋朝瑩珂法師示現的往生,這是個出家人,破戒,不守清規。他為我們所示現的,就是他怕地獄苦,自己業障習氣這麼重,天天做錯事。問他的同參道友,像我這樣子肯定墮地獄,你們有什麼方法來救我?這個同學也還不錯,給他一本《往生傳》,叫他自己看。他看了之後非常感動,關起門來念佛,《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不睡覺,不吃東西,不喝水,就是一口氣,就一個念頭,求阿彌陀佛。所謂誠則靈,人真誠到了極處,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現身,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等你命終的時候我再來接引你,你好好的念十年。瑩珂說:不行,我劣根性太重,禁不起誘惑,這十年當中我會犯很多的罪過,我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阿彌陀佛聽了也同意,告訴他:好!三天之後來接你。真的,三天之後帶他往生了。

  這些都是什麼?都是佛菩薩示現給我們作證轉,給我們做證明,這種證明朝朝代代都有,現在也有。我們聽到、看到,要有高度的警覺心,那你就還有救。如果聽了麻木不仁,你就知道你沒救了。好,「尊重」這兩個字的意思一定要懂得,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下面第五首偈:

  【敬心觀塔。當願眾生。諸天及人。所共瞻仰。】

  『塔』是佛滅度之後收藏舍利的處所,所以見塔就像見佛一樣。不論這個塔裡面有沒有佛舍利,它裡面決定有佛像,決定有經典,還有守塔的僧人,所以它絕大多數三寶具足。『敬心觀塔』,以真誠恭敬心觀塔,自然就會想到三寶具足,佛法僧。所以引發的大願是『諸天及人,所共瞻仰』。三寶是人天師範,哪有不瞻仰的道理!每遇見都要能想到,從塔你就要想到建立佛法,正法久住,續佛慧命,普度眾生,這個念頭就自自然然生起來。如果這個塔裡面沒有三寶,也沒有佛像,也沒有經典,也沒有出家人,那我們見到這個塔的形狀,也自然想到從前的塔具足三寶,現在三寶為什麼不住世!那我們自己要發心,發心續佛慧命,發心普度眾生,這個願就稱性,與自性相應了。

  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希求正法久住,不能希望別人,希望別人一定會失望,這個道理一定要懂。那求誰?一定要求自己。古人所說的,人生在世有兩大難,登天難,求人難,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真正發心,如理如法的修行,正法就住世了;要正法久住,那你要好好教人,代代相傳,那就久住了。代代有繼承人,不能說這個法到我這兒就中斷了。那麼我們這邊,諸位都曉得,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光法師的學生。他一生在台灣建蓮社,建慈光圖書館,菩提醫院,誠誠懇懇領眾念佛三十八年,這是我們親眼所見的。我的法是從他那裡得來的,所以這一支就是印光大師的嫡傳。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溫習祖師的教誨,印光大師《文鈔》,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自行化他。到我這一代,我還要找傳人,如果沒有傳人就對不起老師。所以正法住世是要求自己要做到,正法久住一定要有學生,真正能擔當得起,依教奉行的學生,代代相傳才能久住。

  當然傳人愈多愈好,早年我跟黃念祖老居士第一次見面是在北京。我去看他,我到北京聯絡上了,我還沒有到他家裡去拜訪,他就先到我住的旅館裡來看我。那個時候在海外弘揚《無量壽經》會集本只有我一個,在國內弘揚這個本子也只有他一個,我們見面無量的歡喜。見面頭一天,他就交代我一個任務,希望我在海外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要建一個淨宗學會。他告訴我,淨宗學會是夏蓮居老居士的願望,老居士提出這個構想,還沒有落實,老人家就往生了,所以他把這個希望就放在我身上。

  我離開北京到溫哥華講經,真的就在溫哥華建立第一個加拿大淨宗學會。從溫哥華回到舊金山,在舊金山講經,就成立一個美國淨宗學會,現在會長楊一華居士也辦得不錯。再接著洛杉磯也成立一個淨宗學會。在美國那幾年,美國跟加拿大一共成立十幾個會,我離開之後,聽說差不多將近有三十個會的樣子。每到一個地方都成立淨宗學會,去年我們到巴黎,法國淨宗學會成立。訪問倫敦,倫敦淨宗學會是今年成立的,這都是象徵著淨宗的正法常住世間。

  常住是要人,這是形象,形象有了,人,真正修淨土的人,真正在這一生示現往生瑞相的人,這種人要多!身分無論在家、出家、男眾、女眾都一樣,都是了不起的聖人,只要能真正往生,就是聖人,一點都不假。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位都曉得,即身成佛。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諸位對於淨宗經論都熟悉。這個世界很特別,跟諸佛剎土不一樣,諸佛的四土在極樂世界一生一切生。不像我們這裡,我們這釋迦牟尼佛的報土,四土不在一起,是四個不同的維次空間,彼此接觸不到。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四土在一起,沒有空間維次的界限。所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能見到阿彌陀佛,你能見到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你能夠天天親近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十方諸大菩薩,這個學習的環境就太好了。

  天天跟這些人在一起,所以你的功夫只有進沒有退,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道理在此地。你六根所接觸的全是正法。縱然阿賴耶識裡面還有六道三途這些種子,它沒有緣,沒有緣永遠不會起現行。但是阿賴耶裡面這些業習種子它有作用,有什麼作用?哪一道眾生有感,你就能現他同道的身。你為什麼能現?阿賴耶識有種子,所以這個種子起現行,不是業報,而是菩薩乘願再來,所以他自在,業報不自在。這個在十法界應化是得大自在,是願力身,而不是業力身。

  觀塔,不能不想到這些事,所以善學的人,就是會學的人,見色聞聲他起正念,他不起邪念。縱然見到不如法的,他也能把它轉過來成正念,這就是《楞嚴經》上所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華嚴經》上所說的就是如來,永遠不會被境界所轉,你能轉境界,不被境界轉。不但你自己本身有福,還有多少苦難眾生也沾你的光。沾什麼光?很多災難默默當中自然的就化解了。什麼原因?修行的功德。人的習氣很重,沒有被感動,天地鬼神、山河大地感動。山河大地的感動,我們從日本江本勝博士水實驗裡面看到了,也能體會到世尊在《華嚴》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體會到了。

  這些境界都是不思議境界,很難懂,很難講。所以科學有些成就,我們也可以借用,雖然沒有像佛法那樣的逼真,但是已經靠近了,從種種實驗裡面,我們能夠推想得到。無論在哪裡,你看到它就提起正念,正法久住。反過頭來一定要要求自己,正法住在哪裡?住在自己的心行之中。這就是世尊在大乘教裡常常囑咐的,所有佛的學生都應當要記住,依教修行,《金剛經》上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所學的東西,要能理解,理解之後要全盤接受,接受過來就是依教奉行。

  學習有次第,現在學習為什麼這麼困難?為什麼看不到成果?那是我們疏忽了次第,躐等去學習,所以看不到成績。就好像讀書一樣,沒有上過小學,沒有上過中學,他就要到大學裡面去讀,讀再多年都沒辦法;很用功,很努力,可是每次考試都不及格,到最後連自己信心都失掉了。今天學佛,很多人犯這個毛病。應該怎麼辦?應該從小,由淺而深,由易而難,你要按這個順序。所以《佛藏經》裡面有句話說得很好,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三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學習要有次第,要有順序,循序漸進就容易了。

  小乘淺,小乘容易學,佛法傳到中國,沒有違背佛陀的教誨。小乘經翻得很完整,我們現在《大藏經》裡面的阿含部就是小乘經。小乘經律論跟現在南傳巴利文的藏經一對照,幾乎是全部都翻出來了。巴利文的藏經比中國所翻的經論,我聽說大概只多五十幾部,它差不多總共也將近有三千部,只多五十幾部,你就可想而知,翻譯相當完整。

  為什麼中國人不學小乘?不學小乘,是從唐朝中葉以後就不學小乘。原本在隋末唐初佛法裡頭,小乘有兩個宗派,成實宗、俱舍宗,這兩個宗派現在沒有人知道,沒有人學了;經典在,沒人學了。這什麼原因?中國人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儒的基礎,從小接受過儒家的教誨,倫理道德;也接受過道家的教誨,道家主要是因果教育。所以我常講,儒家的根是《弟子規》,道家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家的根是《十善業道》。所以中國人有儒跟道的基礎,就代替了小乘,直接就可以入大乘,一點都不困難。三皈五戒、十善,在出家,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真能做到。歷代修行成就的人,四眾都有,成就超過印度。

  但是在最近這兩百年當中,佛法衰了,為什麼衰?儒也衰了,道也衰了。滿清晚年的腐敗,西方文化的進入,看到西方人富國強兵,中國人對自己傳統文化幾乎喪失了自信心,這一百年當中遭受的真叫奇恥大辱。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人頭又抬起來了,可是怎麼樣?傳統文化丟掉了,這個現象後遺症難以想像,要求社會長治久安,那是大問題。中國維繫著社會、維繫著國家五千年而不衰,就是靠倫理道德。以後佛教來了,添了生力軍,這兩千年來,中國人受什麼教育?儒釋道,諸位要看看「雍正皇帝上諭」你就明白了。傳統文化滅亡,比亡國還可怕,亡國實在講不可怕,文化存在,決定有復興的一天;可是文化亡了之後,永遠就不能復興了。就像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三個已經沒有了,中國現在是搖搖欲墜。現在要不覺悟,要不趕緊努力來恢復,不要多,再過三十年就起不來了,這第四個文明古國在歷史上消失了。這一消失,世間苦難就多了。

  人活在這個世間毫無意義,毫無意義就是只有造罪業多,會有善念善行的就太希少了。人生的意義跟價值是提升自己的靈性,提升靈性一定要靠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的教育,這四種東西都沒有了。東方人所講的智慧跟西方人講的不一樣,西方人講的智慧沒有離開意識心,就是分別執著,沒離開。用分別、用執著來探索宇宙。今天講的太空物理,講的量子力學,說得很多,解釋宇宙的起源,甚至解釋生命的來源,是用這個方法。東方人不是,東方人是用禪定,甚深的禪定突破了空間維次,這叫智慧。所以智慧是從禪定裡面得來的,小定開小智慧,大定開大智慧,佛在經典裡面所講的這是大智慧。

  今天科學家所講的太空物理、量子力學,佛經有沒有?有,講得比他還透徹。我們就在這個經前面讀過的,微觀世界,佛說微塵裡面有世界。現在這個微觀世界還沒講到,沒談到這個問題,只講到微塵是很小的物質。今天科學家講到夸克,原子、電子、核子、粒子。我們佛法裡頭用微塵,微塵分很多等級,最細的叫極微之微,那就再不能分。極微之微裡面有世界,微塵沒有放大,世界也沒有縮小,微塵裡頭居然有世界。誰能進去?普賢菩薩,能入微塵裡面的世界。微塵世界裡頭又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這個說法科學裡頭沒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而且《大方廣佛華嚴經》上所說的,大小不二,那才叫真正契入。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遠近,沒有對立,這是《華嚴》講的四無礙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佛憑什麼講這個?憑什麼能說出這麼深的大道理?禪定當中見到的,不是思惟想像,用不著去思考,用不著去研究,思考研究全是第六意識。所以他是性德的直覺。

  在甚深禪定裡面六根起的作用,自自然然的,你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明瞭。這三寶,三寶是我們的性德,覺、正、淨,覺是佛寶,正是法寶,清淨是僧寶,不是講外面。但是到後頭才曉得裡外沒有界限,裡外是一,自他不二。大宇宙、小宇宙是一個整體,是一體。這才說出「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我們前面讀過的。怎麼會不令人敬仰!我們再看下面一首,第六首:

  【頂禮於塔。當願眾生。一切天人。無能見頂。】

  塔很高,你得要上空才能看到塔頂,你在下面的時候見不到頂。現代科技發達,有些高樓大廈形狀就像塔,在香港到處能見到,它的造形確實就像一座塔,幾十層的高樓。雖然不是塔,它的樣子像塔,我們見到之後也會引發這種大願。『頂禮於塔』,這在佛門修行也是一門功課,拜佛的舍利,八萬四千行門裡頭有這麼一個行門。

  拜佛,一般是一天三千拜,《影塵回憶錄》裡頭記載著這麼一樁事情,佛家稱公案,就是記述這一段事。這法師名字我記不起來了,晒蠟燭的法師。這是寺廟裡的香燈師,專門管香、蠟燭,早晚上殿、中午上供點蠟燭燒香的時候,他來管這個事情。夏天天很熱,寺廟一般人晒衣服、晒被子,還有晒經書的。有人就跟香燈師開玩笑,因為他老實。「香燈師,你那些蠟燭拿去晒,否則的話上霉了」。你看老實人就沒有這個常識,聽話,把蠟燭統統搬出去了,晒了兩個小時,全晒化了。晚上上晚殿的時候點蠟燭,點燃了,蠟都化掉了,大家看了都笑話。維那師就告訴方丈,這個人不能用,怎麼會做出這麼蠢的事。方丈是有道行,覺得這個人很難得,可以成就他,就叫他不要再搞香燈,把他送到阿育王寺,那個地方有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塔,拜塔,一天拜三千拜。真聽話,拜了三年,他開悟了。他不認識字,他能做詩、他能做偈,學東西學得很快,以後居然成了講經說法的法師,智慧開了。

  三年的「頂禮於塔」,拜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業障消掉了。所以諸位要知道,消業障最好的辦法就是拜佛,真誠心,恭敬心,一個妄念都沒有。拜佛的時候就想佛,或者是想佛的相好,或者是想佛的教誨,不要想太多,愈簡單愈好。像我們這種業障重,根性又不好,我們天天拜佛,只想佛教我們的十業善道,只想佛教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就行了,就夠了。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不違背十善,就是決定不造十惡業,念念修十善。日常的功課,拜佛,念阿彌陀佛,一聲佛號拜一拜;不拜佛的時候,阿彌陀佛不離口。功夫真正要得力,真的要止語,這是非常有效果的方法。

  最近東天目山,還有其他的道場,真正有成就的,都是得力於止語,不講話,不跟任何人講話,就在念佛堂。念佛堂裡面拜佛、經行、止靜,對於你身體的活動、保養,統統都照顧到了。你坐累了,坐著念佛,坐累了起來拜佛,拜佛是運動,也在念佛,拜累了經行,繞佛,就是散步,還是在念佛,佛號不中斷。休息的時候好好睡覺,起來的時候精神飽滿,功課不間斷。就像諦閑老和尚所教的,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三年五載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了。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三輩九品,功夫好的,上三品的功夫成片,自在往生。不必等壽命到,可以提前走,真的是預知時至,所謂生死自在,就是我想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就走得了。過去有,現在也有,我在這一生當中看到就有十幾個人。

  這個事情擺在面前,你要不相信,那就是與佛沒有緣,這一生注定不能成就,還要去搞六道輪迴,再等來生、等後世,遇緣的時候再接著幹。但是這一輪迴就可憐了,李老師以前常常跟我們講,這一生不能成就,決定不能避免長劫輪迴。來生還得人身再學佛,你哪有那麼好的運氣!這是億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要緊的是要掌握到現實。但是今天增上緣很難,你到哪個地方道場,真正能成就你?讓你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操心,每天三餐飯有人供給,累的時候有地方休息。你能不操一點心,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這個道場找不到。

  在中國現在,大家曉得的,我曉得是兩個,北方長春的百國興隆寺,常慧法師的道場,南方東天目山,齊素萍居士的道場,這兩個道場成就人。你要真正一心念佛求往生,他們非常歡迎,會全心全力照顧你,成就你。其他道場當然也有,我不很清楚。曾經聽說好像五臺山也有道場,規模沒這麼大,其他地方當然也還有。這種能成就別人放下萬緣往生的,這個功德主的福報大!就像大慈菩薩講的,你能成就兩個往生,你的福報就超過你自己這一生的修福。

  我成就很多人往生,我自己能不能往生?這個你就要記住,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話,此事福不能救。你要知道梁武帝當年在世,他等於是供養出家人十幾萬人,建寺廟道場,南朝四百八十寺。所以達摩祖師來,他向他炫耀,我這個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他是什麼?福德。六祖講「此事福不能救」,這點你要搞清楚。大慈菩薩所講的是你的福報,如果你不受這個福報,你照顧大眾,供養大眾,你自己一切能放下,佛號也不間斷,那你真是佛菩薩再來,那就決定得生。你不是凡夫,為什麼?你已經把妄想分別執著捨離了。

  所以從前古時候,道場裡面的負責人以及執事,都是佛菩薩化身來的,不是凡人。凡人幹這個就像梁武帝,只能修福而不能往生,來生有大福報,做這麼多好事,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這首偈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5:54:24)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5:54: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12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