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九七卷) 2006/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9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清涼大師註解裡面第三段,「願所為境成利益」,「別顯」的第八句,我們把文念一念。
「願於他捨眾聚法成一切智,則自成就如來十種智力」。前面三個字「願於他」,就是一百四十一願裡面的「當願眾生」。每一句裡頭第二句都是完全相同的,當願眾生,境界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是願於他。捨眾聚法才能成一切智,一切智是指什麼?這是佛學普通常識,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佛這個字裡頭含著有三種智、三種覺,所以這個字不好翻,只有用音譯,這是含多義不翻。如果我們翻成「智」、翻成「覺」,固然是不錯,但是華文裡面的智沒有這個意思,沒有這三種意思,華文裡面的覺也沒有這三種意思,所以不能不用音譯。這三種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佛陀這個字裡頭有這三種智。三種覺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我們中文裡頭的智跟覺都沒有這三個意思。
一切智是知諸法的本體,佛法講總相,總相是什麼?總相是空。所以成一切智就是知一切法畢竟空,佛門裡面常講萬法皆空,那個萬不是數目字,萬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相有體空,事有理無,《般若經》上講這個道理講得非常透徹!《般若經》的總結,《金剛經》上說得好,這是中國人很熟悉的,不論是學佛不學佛,從前讀書人沒有說沒念過《金剛經》的,那很少。讀書人,至少這一生當中他也會看幾篇。《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一切智。後面有四句偈,這非常有名的,這也是《般若經》的總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佛教導菩薩的。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的法,諸位想想,哪一法沒有生滅?我們今天講動物,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植物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也有成住壞空。現在我們這種知識更豐富了,從天文望遠鏡裡面看太空當中的星球,星球確實有生有滅。滅,多半是爆炸,看到很明亮的一閃以後沒有了,這顆星就沒有了。星星的生,新星球,原來這個地方沒有,突然發現了。有個亮光,仔細一觀察,有新的星出現,證明佛在經上講世界的成住壞空。這些統統是無常的,這都是有為法!所有自然現象都不是永恆的,都是剎那剎那在變化,這叫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告訴你相有性無,體沒有,所以從萬法理體上去看就是一切智。什麼人證得?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有一切智,沒有道種智,他知道萬法皆空。可是現象之有,是怎麼回事情它會有?阿羅漢不知道,阿羅漢只知道這個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為什麼會有這個假相?假相變幻無窮,到底是回什麼事情?這種智慧叫道種智,道是道理,種是種種,種種就是萬法。宇宙之間萬事萬法,這種種,它是什麼道理形成的?為什麼會有?這個智慧叫道種智。菩薩有道種智,所以菩薩比阿羅漢高明。空跟有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很多菩薩也沒有辦法融會貫通。佛所證得的叫一切種智,一切就是一切智,種智就是道種智,一切種智就是說明空跟有是一不是二。所以,這是佛所證的三種智,空有是一不是二。
覺,這三種覺。自覺,這四十一願裡面,第一句是自覺;第二句,覺他;三、四句,真的是覺行圓滿,句句都與三種智、三種覺相應。你要成就智慧,「捨眾聚法」,你得放下。眾聚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都要放下。放下,這個地方要注意,不是說把事都放下,什麼事都不要幹,那你就錯了,誤會了。如果什麼事都放下,釋迦牟尼佛成道,他也不必四十九年為大家講經說法。為大家講經這是事,在我們講,何必這麼辛苦、這麼辛勞?
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不容易,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他老人家,這經典上記載的,每天講經多少鐘點?現在的時間是八小時。古印度那個時候,佛在世當年,印度人把一晝夜分做六時,分做六個時辰,晝三時、夜三時。這是白天,白天他叫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白天分三個時辰;晚上也是三個時辰,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分這三個,所以叫六時。佛經裡面常常講六時,諸位要懂得,講六時是講印度,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那個時候,印度人所說的時辰,六時就是一晝夜。我們現在一晝夜分為二十四時,二十四時是西方人分的。中國人分的,是分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印度的時大,我們中國時就小。
現在西方人用二十四時,所以我們把它稱二十四「小時」,小時從這麼來的,它比我們中國還小。我們中國一個時辰是現在二小時,印度一個時辰是中國的二時,所以是現在的四個小時。二時講經就是現在的八小時。釋迦牟尼佛每天跟大家上課八小時,難得,太難得了!哪個學校的老師排的課程,每天跟人上課八個小時?他也沒有星期天,也沒有假日。現在講一個星期,七八五十六個小時,全世界找不到。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敬業,你看到他敬業的精神。從三十歲開始,到七十九歲往生,講經說法沒有中斷過。不但有言教,更重要是身教。言談舉止、行住坐臥都是眾生的榜樣,真正名副其實「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的言談舉止是我們世間人的模範,天人師。
所以得放下,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講得太多了,同學們要記住。不是放下工作,放下工作,那你把佛法誤會了,那就錯誤了。佛教導我們,人生在世當然一定要有所事事,不能遊手好閒,你一定要有工作。工作,在這個社會上的分工非常複雜,尤其在現在,愈分愈細。你從事某個行業,某種工作,你就得認真努力去做,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與社會大眾配合。這就是你對社會的貢獻,社會要回饋給你,這是人世間任何一個人不能夠捨棄的。這是佛教導我們的。
可是心裡面,心裡頭要把它放下,要得清淨心。我們做任何行業,任何工作,都要有個觀念,「我為社會一切眾生服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與整個世間一切眾生互助合作,這個世界才美好,一切眾生的生活都能過得幸福美滿。這佛教導我們的,絕對不能不負責任。學佛是學智、學覺,就是學這三種智、三種覺,覺而不迷。所以自己才能成就如來果地上的十種智力,這在前面都已經做過報告,後面還會說到。
十種是表法的,十代表圓滿,換句話說,你才能成就一切的才藝。雖然有智慧、有能力,你得要給社會大眾做榜樣;你雖然多才多藝,還是勸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才有傑出的成就。為什麼?一生時間、精力集中在一點,他有成就。如果搞多了,有些人,我們就看到世間福報很大,他有很多事業。事業多了之後怎麼樣?智慧沒有了。成就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是決定做不到,你說為什麼?分心!
當然事業多的時候,自己沒有辦法每個行業自己親自去做,不可能。他一定要委任許多的經理,哪個經理管哪個行業。像現在的跨國公司,在這個世間我們看到太多了,每個國家都有他的分公司,你說這個老闆多操心!他的心怎麼清淨?心不清淨,心不平等,就沒有智慧。如何能做到心地清淨平等?很不是容易事情。所以真正容易成就的,你一生搞一樣,不要改行,一樣做到底,一定能做成功。與佛法相應,一樣的時候專心,專心就是定,定到一定的程度,開智慧。智慧開了,你這個行業可以做到全世界的頂尖,就成就了。
所以,佛希望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但是佛也不障礙人。你有福報,你搞很多事業,佛也不障礙你。為什麼佛不障礙你?佛如果障礙你,佛就起心動念,佛就有分別執著。他老人家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接受他的教誨,他歡喜;你不接受,他也歡喜。為什麼?他沒有分別心,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人家是入這個境界,這是真實智慧。佛的智慧、能力都是圓滿的,但是他不這樣做法。他一生為我們的示現,一門,就是講經,就是教學,一生就幹這樁事情,沒幹第二樁事情,連蓋個道場都沒有。
釋迦牟尼佛在世沒道場,佛經上給我們講的像祇樹給孤獨園、竹林精舍,這些是居士們提供的,不是他自己建的。居士們有這個林園,請佛跟他弟子們一起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提供居住環境。這個地方的主權是老闆的,祇樹給孤獨園的主權是祇陀太子、須達多長者,是他們的。佛在那個地方,居住在那裡,我常講,佛居住在那裡多少天有多少天的使用權。佛菩薩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所以他心清淨。我們今天麻煩在哪裡?什麼都要「我所有」,麻煩來了,只要有個我所有,心就不清淨,智慧、德能、相好都不能現前。為什麼?煩惱障礙了自性,障礙了性德,所以智慧、德能不能現前,這個道理不能不明瞭。所以要放下,熱心努力工作,做完之後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你的心是清淨的。清淨心並不妨礙工作,工作,說實在話也不妨礙清淨心,只要你會用心。
這個經前面經文裡頭,「菩薩善用其心」,這句話很重要。怎樣善用心?因為你善用心,你才能夠獲得一切勝妙功德。這品經裡面所舉的例子,就是菩薩善用其心,教我們學!無論做什麼樣的工作,起心動念,「當願眾生」,這就是善用其心。念念為一切眾生,沒有為自己。諸位要知道,沒有為自己是真正為自己,自己沒離開眾生,自己跟眾生是一體!迷的人不知道,有你我他,分得清清楚楚;覺悟的人不是的,覺悟的人知道,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上跟諸佛如來,下跟一切眾生一體。我們平常在講席裡頭說話方便起見,大家比較容易明瞭,我們常講「一個生命共同體」,大家容易懂。
可是,是不是真的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的,但是這裡面真正的意思很難體會。一般人聽到只有模糊的概念,很不容易體會到這個意思。我們不得已,用個比喻來說。譬如我們身體,我們知道身體是無數細胞組成的,細胞組成器官,器官組成這個身體。每一個細胞,你說跟這個身體是不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就明白,是!說生命共同體,距離遠了;實際上?實際上就是一體,哪有共同?就是一體!所以大乘教裡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要是契入的時候,把「共同」改成「就是」,「十方三世佛,就是一法身」。你才能稍稍體會到一點,自他不二,性相一如!你自性裡面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現前,所以成就如來十種智力。
成就如來十種智力,諸位要曉得,這是什麼人?最低的層次是圓教初住菩薩。我們中國禪宗裡面所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見性成佛,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裡面,沒有六道,也沒有十法界;換句話說,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才得十種智力。這真正是入了佛的家,成佛了,入了佛的家。往後再上去,就是斷習氣,前面講得很多,這是很難理解的。斷習氣要很長的時間,自自然然就斷。
這麼長的時間當中,那是佛法裡面講真正的無量劫,不是有量的,真正的無量劫。幹什麼事?教化眾生,實踐在因地裡面所發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時時刻刻表演給那些還沒有回頭的眾生看。就是在十法界裡面,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現身不一定現佛身、菩薩身,《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身,三十二應統統都是講的有情眾生。除此之外,還現無情眾生身,山河大地,樹木花草,現這種身。
怎麼知道?我們在佛門典籍裡面見到,尤其是史書裡頭看得更清楚。不定是在家、出家,也不定他在什麼時候,看到流水,他開悟;聽到流水的聲音,開悟了。那是什麼?那個流水的聲音是佛菩薩示現的,就在那個機緣,一分一秒都不差。前一秒鐘,他開不了悟,後一秒鐘,他也開不了悟,就在那節骨眼當中那一示現,成就了眾生。看到飛花落葉,這自然現象!所以佛菩薩也現自然現象身。什麼身都現,真的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方法覺悟,他就用什麼方法。歸納起來,總不外這十大類的智力。所以自己成就如來十種智力,自己已經是法身大士,你才真正有這樣的願,幫助別人。
我們在今天念這個經,只是在這裡做預備,實際上無法落實。但是要有個願心,我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落實,也就是能做到!真正想做到,一定要修要發菩提心,要放下執著,要放下分別,要放下起心動念,這一生才能成就。這個我們說得很多!放下一切執著,我們念佛往生淨土,在凡聖同居土;如果再能把一切法的分別也放下,生方便有餘土;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生實報莊嚴土。念佛,什麼都沒放下,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一生不能往生。往生最低限度,要把執著放下,往生才沒有障礙。愈是堅固的執著,就愈麻煩,連往生都障礙,何況其餘?念佛這是易行道,理、事都要明瞭。
再看下面第九句,「九願於他」,每一句開頭都是願於他,或者是願他,「皆如普賢端正嚴好,則自成就十王敬護」。這個「自成就」就是自己成就普賢行,願一切眾生都知道修普賢法。通常我們講普賢,大家一定都想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個「十大願王」已經列入早晚課,寺院庵堂的這些修行人天天念,經文都很熟悉。什麼意思?真正能理解的人不多。那要讀《華嚴經》,不但要讀《華嚴經》,還要讀清涼大師的註解,你才真正了解普賢行願。他這個行願,每一願都包括菩薩一切法門,一門都不漏。
《華嚴經》裡面講的修學綱領,沒有別的,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六度後面加上方便、願、力、智,十度!十波羅蜜。波羅蜜翻成中國意思是圓滿的意思。普賢菩薩的十願,把文殊菩薩十波羅蜜提升到究竟圓滿,這個究竟圓滿是深廣無盡的殊勝境界。學《華嚴》,不能不知道,學淨土,也不能不知道。為什麼?淨土是普賢法門,不可思議!你看《無量壽經》夏老居士的會集本,第二品裡頭「德遵普賢」。第二品是序品,沒到正宗!只是開端把與會的大眾介紹出來,最後介紹在家菩薩眾,「賢護等十六正士」,在家菩薩眾。這十六位在家菩薩是等覺菩薩,跟文殊、普賢地位完全相同,在家菩薩。你看接著頭一句,「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每個都是修普賢行願,而且都是圓滿成就的。我們讀了《無量壽經》才曉得,極樂世界是普賢的法界,不修普賢行怎麼行?
所以「普賢行願品」,魏默深居士把它附在「淨土三經」之後,稱為《淨土四經》,我想有些同學見過這個本子。早年,南京金陵刻經處印過這個本子,線裝書,《淨土四經》。原本淨土只有三經,他把「普賢行願品」附進去,為什麼附進去?就是因為《無量壽經》上講到「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在民國,我們曉得弘一大師,這是大家都所熟知的。他老人家一生受持,他的早晚課就是「普賢行願品」,一生受持這部經。魏默深是咸豐年間人。到民國,我們的印光大師把《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又附在「淨土四經」的後面,稱為「淨土五經」。這個來龍去脈,淨宗同學不能不知道。
世尊給我們介紹的是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三經;後面這兩種,「普賢行願品」,怎麼回事情?「大勢至圓通章」怎麼會變成淨土五經,要知道。實在講,這個五經,淨宗的經典就圓滿了,編得好!「大勢至圓通章」我講過不少次,我說它是淨宗的心經,比《般若心經》字還少。《般若心經》是二百六十個字;「大勢至圓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淨宗的心經。文字雖然不多,淨宗的奧義包括盡了。所以淨宗的五經一論,一共是六種東西,分量都不多。只要受持一種,一生依教奉行,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不往生的。
「皆如普賢端正嚴好」,嚴是莊嚴,好是妙好。為什麼對普賢菩薩如是的讚歎?普賢行是圓滿的,我們常講純淨純善。確實沒有毫分不善夾雜,沒有毫分不淨夾雜,所以他的端正嚴好跟如來究竟果地沒有兩樣。這也是這個大經,世尊對於菩薩的讚歎。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就是這個道理,菩提心圓滿的現前。今天我們講菩提心,我們說得方便,真誠心,真誠達到圓滿,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此界、他方,過去、未來,沒有一絲毫虛偽。
普賢行裡面,第一個「禮敬諸佛」,禮敬裡頭沒有絲毫虛偽。我們舉個例子,我們對佛的禮敬,對釋迦牟尼佛的禮敬,對毘盧遮那佛的禮敬,做到了真誠的圓滿。我們對人的禮敬,我們對個蚊蟲的禮敬,我們對個螞蟻的禮敬,有沒有等差?如果有等差,那不是普賢行。普賢行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差別,這個難!真不容易!不但對於有情眾生是平等的,無情眾生也平等。所以普賢十願念起來容易,你想他的境界、你想普賢菩薩的落實,那真正不容易。禮敬、讚歎、供養、懺除業障、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
布施,這個布施裡面具足普賢十願。十波羅蜜,每一條裡面統統具足。布施裡頭又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沒有一樣不具足。具足普賢十願,這才叫普賢行,果報是端正嚴好,在我們這個世間常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大乘教裡面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什麼?這是因果,你種的是普賢因,結的是如來果,這個如來是究竟圓滿果。因為講如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可以稱為如來,這個要懂;諸佛如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可以稱。講究竟圓滿的如來,那只有妙覺位,不是等覺位,是妙覺位。
自己成就,你才能得十王敬護。這個十王是冥王,前面跟諸位說過,就是我們常講城隍廟裡面的十殿閻王。十殿閻王敬重你,十殿閻王護持你,這是講什麼?你的德行的感應,連十殿閻王都恭敬、都護持,其他都不必說了。龍天護法,天上人間的善神,見到你全都尊敬你,全都護持你,為什麼不幹?從哪裡入門?從這個一百四十一願入門。我們要認真的來學習,盡心盡力去做。真正發這個心,我們相信佛的話是真的,佛沒有妄語,決定感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你。
尤其現在世間災難很多,你有諸佛護念,有龍天善神保佑,你就會身心安穩。中國諺語常說,「逢凶化吉,遇難成祥」,這是我們能相信的,甚至於科學都能夠證明這不是假話。這是什麼?我們的純淨純善可以改變我們周邊的人事、物質環境,境隨心轉。你過去、現前的冤親債主,這對頭!遇到你都佩服你,尊敬你,不再下手,不再找你麻煩。本來想要來害你,看到你,不忍心害你。這是什麼?這是你的感應,純淨純善的感應,化解一切災難,是真可能,不是不可能。我們今天地球上的人,人人都修普賢行,什麼災難都沒有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第十句,「願於他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則自成饒益為依救德」。這個「為」應該是這麼念法,「為依、為救之德」。這一句在三皈依裡頭最後一句,「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句話什麼意思?可以說在我們的社會裡,各個階層的領導人都包括在其中。在家庭裡面是家長,在公司行業裡面是老闆,甚至於大公司底下還分很多部門,每個部門也有個領導人,都應該要學這句,你說它的範圍多大?往大處講,國王、天王,因為他們都是統理大眾的。統理大眾需要些什麼條件?這個地方就說得很清楚,「為依、為救」。你自己是個團體的領導人,被領導的這個團體的大眾,你是他們的依靠,你是他們的救護,所以底下才有「一切無礙」。如果你不能做他的依,也不能做他的救,他怎麼會聽你的?你這個團體當然就有問題,不會和睦,不會團結。
為依為救之德,我前面說過,後面還有詳細講。你要懂得愛護別人,你要懂得照顧別人,你還要懂得成就別人。救的意思深!究竟的救護,你如何能幫助別人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幫助他成就究竟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那個才叫做功德圓滿。不僅僅是現代物質生活有困難、或者工作有困難,你來協助他、幫助他,這是小事,雞毛蒜皮小事;大事是要怎樣幫助他脫離六道輪迴。
諸佛如來、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實在講真是我們的皈依處。我們要依靠三寶,只有三寶能救我們,能幫助我們,所以這一句是在「皈依僧」裡頭。這個僧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僧是什麼意思?僧是團體。在佛法裡面,四個人就叫一眾,一眾就是一個團體,四個人就是組織一個團體。家庭裡面,夫妻有兩個小孩,那你家庭就是一個團體。怎樣稱為僧?這四個人都能夠落實六和敬,就叫做僧團。僧團就是和睦相處的團體,所以它說眾中尊,眾就是團體,它是所有團體裡面最值得人尊敬的。為什麼?他們和睦。三皈依第三條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想想,我們的團體和不和睦?如果不和睦,那我們的德行不夠,就是我們對於大眾的照顧、關懷、愛心不夠,要好好的來修學。對團體的每個人,我們這個團體是開放的團體,從各個地方來的聽眾,還有來念佛共修的,我們的愛心、我們的關懷,一個都不能漏。這樣的團體,就叫做僧團,才是諸佛護念、天龍鬼神尊敬的團體。不要多,五個人,能成就這麼一個團體。
釋迦牟尼佛當年,那是剛剛成道,三十歲,在鹿野苑帶五個人,五個人都皈依了。一個老師,五個學生,這五比丘,憍陳如尊者,最初成就的這批人。和合僧團,六和敬都做到了。第一個是見和同解,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建立共識,這是和合的基本條件。我們大家思想見解都是一致的,這個事情很難,可是佛的方法太妙,真正是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們怎樣能對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能一致?佛教我們是放下,這就一致!我有我的看法,你有你的看法,就不一致。每個人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統統放棄掉,不就一致了!這個法子高明到極處。你看《般若經》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還不放下嗎?放下就一致。正是所謂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一致,見解完全相同。
我學佛的時候學到這個經文,對世尊佩服得五體投地。世尊絕對不是說,你們的想法、看法是錯的,要依我的,不是這個說法。這個說法不服!誰能服你?放下我們自己的成見,不就一致了!這每個人聽到都心服口服。釋迦牟尼佛本身也放下,每個人統統都放下,放下就明心見性。你看經教裡面,這個我們老同學都熟知,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執著,就證阿羅漢,就成阿羅漢,正覺;再放下對於世出世間一切分別執著,就成正等正覺,菩薩;再要把起心動念也放下,無上正等正覺。你還執不執著這個名相?不執著,如果你執著,沒有放下;你還分別,沒有放下。如果你要分別,「我是正等正覺,他是正覺,他比我低一層」,你什麼都沒放下。真正放下的人,大家在一起,這三個人在一起,阿羅漢、菩薩、佛在一起,統統沒有分別,心地真是純淨純善。但是淨善還是有差等,絕對沒有起心動念,這個見和同解你說高不高明?大家聽了還有什麼話說?六和敬頭一條。
第二條,戒和同修。團體生活,四個人以上是團體生活,總要如法,總要有個規矩。這個規矩是什麼?現在我們來講是《弟子規》。《弟子規》是規矩,《弟子規》是戒律,基本的戒律,都要遵守。各個人都遵守,哪個人不和睦?要守《弟子規》、要守十善業、要守三皈、五戒,這就是我們團體裡基本的戒條,佛所制定的,不能夠違犯。這是一個和睦、是一個如法的團體。這樣的團體,佛教道場是個團體。如果你做生意,你做買賣,開個店,老闆跟店員都用六和敬,你的店就是個僧團,同樣的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
早年,香港我還有幾個很好的老朋友,現在都不在了。洗塵法師,提起來香港人都知道,跟我往來很密切,也挺發心的。我就曾經勸過他,因為他是香港的佛教領袖,我那時候剛剛出來講經說法。我就請他,我說你來帶頭,我們跟進來配合,找五個真正出家人,真正發大心的,我們組織一個僧團,修六和敬。他很喜歡,但是回到香港來之後又沒下文了,不容易做到。這個世間如果真正出現一個僧團,不要多,全世界出現一個,世界上災難決定會減輕。這個僧團裡頭的成員,每個人真正要做出犧牲奉獻,才能做得到。徹底放下,就做到;還有自己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就做不到。五個人,不容易!
洗塵法師那時要帶頭真幹,我相信還是有可能做得出來;可惜雖然講的時候很歡喜,沒有真幹的這種決心跟毅力。現在要去做,比那時候要困難太多,這差三十年。那時候出家人還真的有好心的,現在幾乎統統都染上嚴重的名聞利養,誰肯放下名聞利養?誰肯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不容易。如果真有五個人,像我當年跟洗塵法師所談的,五比丘,我們完全過釋迦牟尼佛那時候的生活,托缽。有人奉獻,好,我們就有個道場。但是我們學釋迦牟尼佛一樣,我們只要有使用權,不要所有權。產業是施主的,我們用,借給我們用,我們不用的時候,還給你。我們的生活,我們出去托缽,很有味道!日中一食,大概不會樹下一宿。如果我們真幹,香港的信徒很多,決定會有地方來供養我們。
我們每天工作是什麼?我們不要去做法會,不要去做經懺,我們天天在一起討論經教,弘法利生。講經,什麼地方都能講。信徒有個地方來借給我們,五個人輪流講經,天天不中斷。釋迦牟尼佛講一輩子,一天講八個小時;我們今天精神、體力比不上他,我們一天講二個小時,有五個人的話,輪流講,肯定法緣殊勝。只要有這麼一個團體出現,這五個人心地清淨,沒有一絲毫染污,確實可以減輕全世界的災難。我這一生很留意,一個都找不到。每個人聽到都生歡喜心,都點頭,笑咪咪的,不肯幹!
不能夠,我常常講這十六個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要真的放下,你才能夠為依、為救。如果有這十六個字,你自己都救不了自己,你怎麼能救別人?不要害怕,初學佛最怕:我真的統統放下來之後,明天我的生活怎麼辦?人人都有這個擔心,這是什麼?對佛不信任!佛說的很好聽,未必是真的,明天我餓著凍著怎麼辦?誰來關心我?還是要自己想辦法來養活自己,這對佛沒有信心。我這一生能到今天這個成就,給諸位說,沒有別的,我對佛有信心。佛怎麼樣教,我相信,我不害怕。
早年,我還年輕的時候,我記得那一年我四十五歲,四十五歲壽命到了。那一年結夏安居,我在台灣基隆十方大覺寺,老和尚是靈源,他也是我受戒的時候尊證和尚,他請我在夏安居三個月講《楞嚴經》。我大概講了一個月,第一個月,記得是講了三卷就得病了。心裡一想壽命到了,念佛求往生。我也不找醫生,也不吃藥,因為心裡想著,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壽命到了,還有什麼話好說?我在講經的時候,勸大家要信佛,不要怕生活沒有著落。講堂就在韋陀菩薩殿的後面,背後就是韋陀菩薩。我就跟大眾說,韋陀菩薩是護法神,如果我們天天講經,天天學佛,天天念佛。我們不做經懺佛事,不做法會,不要去跟信徒往來,如果我們餓著凍著了,韋陀菩薩要撤職查辦,他管什麼事?
當時聽我講經的,結夏安居,都是出家人,差不多有四、五十個出家人,聽我講這個話都嚇到了。這韋陀菩薩!我說我也信他。生活苦一點沒有關係,日子一定可以過得下去,那操什麼心?他管的就是這個事情,我對他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所以,我這一生沒有向人家化過一分錢的緣,再苦,餓死,我也不會伸手問人家要一塊錢,不可能的。這一生過得很好,真的愈學愈自在,真的是心想事成。
初學佛的時候那幾年,因為經書很不容易得到,流通太少,沒有人印經書,所以智開法師幫了我很大的忙。那時候我們不認識,我給他寫信,我是初學佛的,我都稱他作老法師。以後到香港見了面,我們兩個人同年。他在這裡搞香港佛經流通處,我就求他,我想要什麼書什麼書,他替我找。那時候大陸還有舊的經書流通到香港來,價錢也不太貴,線裝書,他替我蒐集,很多年我都靠他。他對我真不錯,我那時候初出家,很窮,沒錢。書,他寄給我;帳,記住,什麼時候有錢我什麼時候給他,他也不催我,也不逼我要錢,幫很大的忙。這是我這一生講經念念不忘。所以就是要求經書,可是真是心想事成,想要的書他都能給我找到。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佛,我用的參考書,李老師看到都驚訝。他說,奇怪,你怎麼會有這麼多種好東西?心想事成,想什麼他就有什麼。所以物質生活雖然很苦,精神生活法喜充滿!我所求的是正道。
我在基隆講經的時候,有位法師,都不在了,年齡跟我也差不多,德融法師。我講《地藏經》的時候,他每天都來聽,聽到我講到「有求必應」。那天下座之後他來找我,他說:淨空法師,有求必應是假的,不是真的。我說怎麼是假的?我跟佛求一個電冰箱,求了三年都沒有人送給我。我說你的道場有多少人住?他說就他一個人。一個人要什麼電冰箱?求的不如法。我說我這是有感應,有求必應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相信老師的話。你看我所求的這些經書,沒有一次落空,只有我想求一部《中觀論疏》,想求這部書。這部書的時間很長,智開法師半年才給我找到,六個月的時間。通常他給我找,大概都不出兩個月,就能替我找到,這部書是六個月。沒有不感應的,我對於佛的話,對於老師的話,一點都不懷疑。如理如法的求,這章嘉大師教我的,你不如理、不如法就不會有感應。如理如法,真正是修學,確實是需要,哪有不感應的道理!
他老人家教我布施,我真的是布施得乾乾淨淨,有就施。學佛從來沒有想到,我們居然有能力布施《大藏經》,不可思議。布施了多少套《大藏經》?我概略的計算一下,超過五千五百套。過去歷代帝王也沒有印過這麼多《大藏經》,真正是有求必應。現在我們的《藏經》,早年我印過兩次,是跟大家一起印的,書店裡頭合夥印的。一千套,我印四百套,書店印六百套,我們搞過兩次,有八百套。我還買過一些,最早國內有向我要《大藏經》的,我只要錢夠,我都會買來送給他,大概也買了二、三十套的樣子。以後供養多了,我就印《大藏經》。前年我們同修積了一筆錢,我們發心印四千套,前面二千套,前年、去年印出來了,送全世界。今年的一千套,聽說已經印好了,明年還有一千套,總共加起來超過五千五百套。不可思議,法布施。所以,想要的書本,無論是佛經、無論是世間的典籍都能得到。
世間典籍裡頭最大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薈要》,尤其是《薈要》。《全書》我有一套,在澳洲。《薈要》,我記得,算了一算,前後總共買了四十九套。最初是陸陸續續的,有錢就買、有錢就買,買了送給中國大陸。每一個省、特別市、自治區,選擇一個大學,都送一套。那時候在中國一共送了三十二套。這三十二套裡頭,北京有兩套,北京圖書館向我要一套,所以它有兩套;上海有兩套,上海圖書館也跟我要一套。上海是復旦大學,北京是北大。陸陸續續送了這麼多,這是我幹的事情。我沒有拿這些錢去建個道場,沒有,我不幹這個事情的。
道場都是聽眾他們覺得很需要,他們自己籌一點錢去建道場,我不管事的。我從來沒有問過這些事情,不聞不問,心才清淨。你心裡頭有這些事情,你怎麼能清淨得了?連那些書籍,我現在全部也都捐獻給圖書館。我們澳洲有個淨宗學會,這是給悟字輩的這些年輕人建的道場,建個圖書館,我所有的收藏都放在那裡。我用,我可以借用,用完之後歸還,你說多自在!放下才行,問題就是不肯放下,放下,真的有求必應。你為人人,人人為我,所以統理大眾的條件,愛心、關懷、互助合作,人人都要學。人與人之間應當要互相依靠,互相協助,互相協助就是「救」的意思。
末後這一句,「願他得第一位入不動法,則自成就超勝第一德」。這一願是當願眾生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第一位是妙覺位,入不動法,這個不動法就是大涅槃,清淨寂滅。寂滅,滅是滅無始無明習氣,到妙覺位的時候,無始無明習氣沒有了,滅的是這個;智慧、德能、相好,圓滿的現前,所以叫圓寂,叫寂滅;寂是清淨,無明習氣斷盡。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所以不可以說是究竟寂滅地,一定是妙覺位才是真正究竟寂滅。
我們讀了這一句,一定要懂得,這是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最後我們就是希望得這個果位,等覺之上,等覺是第二位,這是妙覺位。可是目標是在此地,修學還是漸次。像我們求學,我們的願望是希望將來拿到最高的學位,拿到博士學位。可是念書,還是要從小學、從中學、從大學、從研究所,循序而進,沒有法子躐等,想跳一級,不可能的,這個道理要懂。在我們現前這個地位,我們連初信位的菩薩,《華嚴經》上講的五十一個階級,從初信到妙覺五十一個階級,我們連第一個階級,等於說連小學一年級還沒有拿到。現在要怎樣進入小學一年級?我們的目標是最高的學位,佛陀。要從初信菩薩學起,這不能不知道。
初信菩薩從哪裡學?這個要知道,從十善業道: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從這個地方入門,從這個地方下手,你才能進得去,才能夠得第一個位次,就像我們講小學一年級。雖然地位不高,沒有能夠出六道輪迴,但是非常尊貴。為什麼?證得初信菩薩的地位,他就不退轉。雖然在六道,決定不墮三惡道,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他所修學的不貪、不瞋、不痴。貪瞋痴是三惡道的因。雖然阿賴耶識裡面,過去生中確實有嚴重的貪瞋痴,那是三惡道的業因,因要遇到緣才能起現行。這一生學佛,把貪瞋痴的緣斷掉了。不貪,餓鬼道的緣沒有,你不會墮餓鬼道;不瞋,地獄道的緣斷了,你不會墮地獄道;不痴,畜生道的緣斷了,你不會墮畜生。所以圓初信菩薩永遠不墮三惡道,道理在此地。
從這個位子上慢慢向上提升,提升到七信位,就超越六道輪迴。七信位的菩薩在斷證的功夫上,見思煩惱統統斷盡。諸位要知道,初信位的菩薩跟小乘須陀洹初果,斷的煩惱是相同的,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我剛才講是講得簡單,是同樣的一個道理。貪瞋痴斷了,不貪、不瞋、不痴,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貪瞋痴,小乘初果,大乘初信。再往上提升,斷思惑,到七信位,思惑斷盡,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斷盡了,這樣證小乘的果位是阿羅漢,大乘的果位是七信位的菩薩。他們到哪裡去?四聖法界。七信位是阿羅漢;八信位,辟支佛;九信位,菩薩;十信位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在天台稱為藏教佛,在賢首稱為小教佛。賢首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教佛沒有見性,他是佛的位次,十法界到頂了,再提升一層,那就是真佛,不是假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是真佛。
這個《華嚴》裡頭講得太清楚,從這個之後,統統都是斷無始無明習氣,也就是初住菩薩。對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可以說也是入不動法。不動法裡頭有等級,真正是入不動法,但是他無明習氣還在,習氣礙不礙事?不礙事,但是還是要把它斷掉。所以華藏世界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你要說有,在形象上完全平等,沒有;你要說沒有,這四十一位菩薩習氣帶得有多少確實不一樣,是這麼個道理。一定到妙覺位,到第四十二個位子才完全沒有,無始無明習氣沒有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現在我們是在初學,是在起步,十善業重要,三皈、五戒重要!三皈是覺正淨。《壇經》裡頭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他講得明白,他不是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是的;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講覺正淨。覺正淨是我們自性三寶,我們自性本覺,自性本正,自性本來清淨,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皈依,換句話說,回歸自性。住持三寶有沒有用?對真正修行人來講有用,為什麼?他提醒你,見到佛像就想到我自性本覺。像剛才說的,本來具足三智三覺,圓圓滿滿,我自性是這樣的。見到法寶、見到經書,立刻就想到正而不邪。我的心正,這個心是講用心,處事待人接物,你心是正的,沒有邪。見到出家人,不要去管他持戒、破戒,與我統統不相干。見到他就提醒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自己要做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他來提醒我,穿上這個衣服是提醒我,那就是我的善知識;沒有他提醒,我常常會忘掉。
自性三寶對我們修行,就是時時刻刻在提醒你,這個功德太大了。像一個出家人,他自己的行業不管他,各人因果,各人負責;但是他的形相令一切眾生種善根。他在外面走一圈,你看多少人看到,一看到,「佛」,有意無意那個佛就印到阿賴耶識裡頭,不就種了善根!普通人沒有這個功德,穿上普通衣服,你在街上逛一天,也沒有一個人看到你想個佛字,沒有。但是出家人一出去,人家看到,「佛」,阿賴耶裡頭已經有個佛,種子下去了。這是他的功德,形相!
所以,住持三寶要不要?要!佛像、經書、出家人,要!沒有不行,沒有的時候就忘得乾乾淨淨。他們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對他要尊敬,對他要供養。讚歎,這是普賢菩薩教給我們,他真正有修、有學、有德行,讚歎。如果沒有德行、沒有修持,不讚歎,禮敬、供養。為什麼要供養?他的形相常常提醒我,對我有好處,我不能不供養他。他又能給一切眾生種善根,我當然要供養,所以禮敬、供養不能缺。讚歎不讚歎,看他有沒有德行?沒有德行,可以不讚歎。這個《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要依教奉行。
所以,知道在我們現前這個位次上,應該怎樣學習?怎樣契入十信位的境界?契入之後,怎樣步步高陞?那個時候你就法喜充滿,那就是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到,真正能夠得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55:30)
评论